CN204020096U - 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玻璃钢制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玻璃钢制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20096U
CN204020096U CN201420085799.4U CN201420085799U CN204020096U CN 204020096 U CN204020096 U CN 204020096U CN 201420085799 U CN201420085799 U CN 201420085799U CN 204020096 U CN204020096 U CN 2040200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m
tissue layer
fiber reinforced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8579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旭凯
陆秋枚
刘家庆
贺志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e special new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Jiangsu Tyrese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YUEC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YUEC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YUEC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8579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200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20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2009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玻璃钢制品,包括立体芯材机织物,以其以立体芯材机织物为加强筋芯材,通过树脂使所述芯材与所述制品主体粘接成一体为主要特征,具有结构合理,制作工艺简易,与制品主体两者的整体性好,重量较已有技术轻,加强筋的抗折弯变形能力强等特点,克服了已有技术采用硬质芯材制作加强筋的诸多不足。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玻璃钢制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玻璃钢制品,属于玻璃钢制品生产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玻璃钢制品的加强筋,主要的是由钢材、木材和泡沫塑料等材质(以钢材居多)制件作为加强筋的芯材而制备的。由于木材和泡沫塑料芯材的机械性能差,而在生产领域一般很少采用,尤其是大型玻璃钢制品或者重要的对其有很高要求的玻璃钢制品,例如玻璃钢快艇等和军工产品(炮弹)的玻璃钢包装箱等,采用钢材作为加强筋的芯材就很不理想了。这是因为钢材的膨胀系数远大于玻璃钢,而会直接造成玻璃钢制品表面的加强筋印痕和钢质芯材的剥离,而直接影响玻璃钢制成品的质量,而且还会造成玻璃钢制成品过于笨重,而给其运动(机械产品)和搬运(包装箱)带来困难。不符合玻璃钢制品轻量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玻璃钢制品,以有效克服已有技术采用钢质芯材制作玻璃钢制品的加强筋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玻璃钢制品,包括由非金属材料经丝与纬丝机织的具有由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通过支撑站立芯柱连接构成的立体芯材机织物,而其:
a、所述立体芯材机织物呈工字型结构,且其第一织物层的宽度,接近第二织物层的宽度与2乘以支撑站立芯柱的高度之和;
b、所述立体芯材机织物的第二织物层密贴在玻璃钢制品主体的表面,第一织物层通过包覆支撑站立芯柱的两侧,而密贴在第二织物层的表面,且第二织物层与玻璃钢制品主体,和第二织物层与第一织物层,以及第一织物层与支撑站立芯柱的两侧,均通过树脂粘接,在支撑站立芯柱的芯柱长丝表面有树脂层,从而构成带有加强筋的玻璃钢制品。
由以上所给出的技术方案可以知晓,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的立体芯材机织物,作为加强筋的芯材,并通过树脂(液相的最好是不添加任何颗粒状固相物质如石粉等)与玻璃钢制品主体表面粘接的技术方案,所构成玻璃钢制品的加强筋,不但其制作工艺简便,制作周期短,制品轻量化,整体性能好,而且由于玻璃制品主体和加强筋为相同材质,因而其芯材不会产生剥离,且为立体空芯结构,因而其机械物理能性好,从而克服了已有技术的不足,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主张: 
所述立体芯材机织物的支撑站立芯柱的高度在5~50mm范围内,而其宽度在10~100mm范围内,而位于支撑站立芯柱两侧的第二织物层的宽度,等于或大于支撑站立芯柱的宽度;且位于支撑站立芯柱两侧的第二织物层(翅翼)的宽度是相等的或者是不相等的;而所述支撑站立芯柱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两者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相重合或者是不相重合的。但不局限于此。
所述用来机织立体芯材机织物的非金属材料经丝和纬丝,以及支撑站立芯柱的芯柱长丝,均是玻纤长丝,或者是碳纤维长丝,或者是矿物长丝(如玄武岩长丝)。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是玻纤长丝。 
本实用新型还主张,所述经丝和纬丝以及芯柱长丝,均是68~1200tex直接玻璃长丝,或其多股合捻长丝,或其多股併合扁丝。其中所述经丝和纬丝以及芯柱长丝的纤度,均不局限于此。可以根据玻璃钢制品的技术要求而定。 
本实用新型还主张,所述用来连接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的支撑站立芯柱的芯柱长丝,沿纬向呈连续V字型排布连接,而沿经向呈双X字型交叉错位排布连接。这一技术方案的目的,显然在于能让支撑站立芯柱具有足够站立起来的能力,而对形成空芯结构的加强筋提供了支持。 
本实用新型还主张,所述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的织物结构,是平纹织物结构、斜纹织物结构、缎纹织物结构和提花织物结构四种中的任意一种织物结构,或者是其中二种以上的混合织物结构。尽管混合织物结构的织物织造工艺比较烦难,但其多轴向的物理机械性能比较好。因而有选择的采用,对玻璃钢制品的加强筋的综合质量是有裨益的。 
本实用新型还主张,还适合于带有加强筋的塑料制品或金属制品。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作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的加强筋,而这种加强筋,一般都是在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成型后,尤其是当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实施修理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加强时经树脂粘接所添加上去的加强筋。试验证明,这是一种很好的技术措施。 
上述技术方案得以实施后,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结构合理,制作工艺简易,物理机械性能好,不会产生剥离,制成品轻量化等特点,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包括的立体芯材机织物2的结构主视示意图(纬向); 
图2是图1的侧视图(经向);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玻璃钢制品的加强筋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照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典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2、3所示。 
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玻璃钢制品,包括由非金属材料经丝与纬丝机织的具有由第一织物层2-1和第二织物层2-2,通过支撑站立芯柱2-3连接构成的立体芯材机织物2,而其: 
所述立体芯材机织物2呈工字型结构,且其第一织物层2-1的宽度,接近第二织物层2-2的宽度与2乘以支撑站立芯柱2-3的高度之和;
所述立体芯材机织物2的第二织物层2-2密贴在玻璃钢制品主体1的表面,第一织物层2-1通过包覆支撑站立芯柱2-3的两侧,而密贴在第二织物层2-2的表面,且第二织物层2-2与玻璃钢制品主体1,和第二织物层2-2与第一织物层2-1,以及第一织物层2-1与支撑站立芯柱2-3的两侧,均通过树脂粘接,在支撑站立芯柱2-3的芯柱长丝2-3-1表面有树脂层,从而构成带有加强筋的玻璃钢制品。
而所述立体芯材机织物2的支撑站立芯柱2-3的高度在5~50mm范围内,而其宽度在10~100mm范围内,而位于支撑站立芯柱2-3两侧的第二织物层2-2的宽度,分别等于支撑站立芯柱2-3的宽度,且位于支撑站立芯柱2-3两侧的第二织物层2-2的宽度是相等的;而支撑站芯柱2-3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第一织物层2-1和第二织物层2-2两者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相重合。 
而所述用来机织立体芯材机织物2的非金属材料经丝和纬丝,以及支撑站立芯柱2-3的芯柱长丝2-3-1,均是玻纤长丝,或者是碳纤维长丝,或者是矿物长丝(例如玄武岩长丝)。 
而所述经丝和纬丝以及芯柱长丝2-3-1,均是68~1200tex直接玻璃长丝,或其多股合捻长丝,或其多股併合扁丝。 
而所述用来连接第一织物层2-1和第二织物层2-2的支撑站立芯柱2-3的芯柱长丝2-3-1,沿纬向呈连续V字型排布连接,而沿经向呈双X字型交叉错位排布连接。 
而所述第一织物层2-1和第二织物层2-2的织物结构,是平纹织物结构、斜纹织物结构、缎纹织物结构和提花织物结构四种中的任意一种织物结构,或者是其中二种以上的混合织物结构。 
而本实用新型还适合于带有加强筋的塑料制品或金属制品。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工艺过程的简要描述是: 
1、在玻璃钢制品模具的加强筋的阴模(凹槽)部位表面均匀地涂布树脂;
2、将立体芯材机织物2的第一织物层2-1两侧的侧翼,通过包覆支撑站立芯柱2-3的两侧,而贴合在第二织物层2-2的表面后,置入加强筋的阴模凹槽内;且使第一织物层2-1的另一平面,密贴在玻璃钢制品主体的型腔内壁上;
3、使用毛滚进行滚压,使立体芯材织物2的表面与模具的加强筋阴模凹槽部位充分贴合;
4、取适量树脂涂抹在立体芯材机织物2裸露的外表面上,且通过毛滚滚压使立体芯材机织物充分浸透树脂,而支撑站立芯柱2-3的芯柱长丝2-3-1,则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自动浸透树脂。
5、经过反复的滚压之后,立体芯材机织物2自然站立。 
6、充分滚压立体芯材机织物2的第一织物层2-1与第二织物层2-2的密合部位,使第一织物层2-1与玻璃钢制成品主体1的模具型腔内壁充分密合,而第二织物层2-2的另一平面,与在后制作加工的玻璃钢制品主体1相密接。 
7、按照玻璃钢制品主体1的制作工艺,加工制作成具有玻璃钢加强筋的玻璃钢制品。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采用所需要的一种加强筋的模具,通过上述工艺过程中的1至5步骤,制作成玻璃钢加强筋单体,然后将玻璃钢加强筋单体,用树脂覆贴粘接在玻璃钢制品主体需要布置加强筋的部位,从而将并无加强筋的玻璃钢制品改造成具有加强筋的玻璃钢制品。 
本实用新型小试结果是非常成功的,它所彰现的先进性还有以下三个方面: 
(1)立体芯材机织物为软体,其随型贴服性好,解决了传统的硬质加强筋芯材不随型和不贴服的问题,而要采用腻子等粘接剂固定的不足。
(2)传统的加强筋往往需要在制品主体固化后再制作加强,而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制成品主体和加强筋一次性完成制作,同步固化,大大缩短了玻璃钢制品的制作周期,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提高了制成品的质量。 
(3)本实用新型由于支撑站立芯柱2-3是空芯结构织物,用它制作的加强筋不但具有良好的抗剥离性和整体性,明显降低了制成品的重量,而且还提高了加强筋的抗折弯、变形强度。 
本实用新型初样试验证明,本实用新型充分克服了已有技术采用钢质等实体芯材制作加强筋所存在的诸多技术问题,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从而得到了试验用户的肯定。 

Claims (6)

1.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玻璃钢制品,包括玻璃钢制品主体(1),和由非金属材料经丝与纬丝机织的具有由第一织物层(2-1)和第二织物层(2-2),通过支撑站立芯柱(2-3)连接构成的立体芯材机织物(2),其特征在于:
a、所述立体芯材机织物(2)呈工字型结构,且其第一织物层(2-1)的宽度,接近第二织物层(2-2)的宽度与2乘以支撑站立芯柱(2-3)的高度之和;
b、所述立体芯材机织物(2)的第二织物层(2-2)密贴在玻璃钢制品主体(1)的表面,第一织物层(2-1)通过包覆支撑站立芯柱(2-3)的两侧,而密贴在第二织物层(2-2)的表面,且第二织物层(2-2)与玻璃钢制品主体(1),和第二织物层(2-2)与第一织物层(2-1),以及第一织物层(2-1)与支撑站立芯柱(2-3)的两侧,均通过树脂固化粘接,在支撑站立芯柱(2-3)的芯柱长丝(2-3-1)表面有固化树脂层,从而构成带有加强筋的玻璃钢制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加强筋的玻璃钢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芯材机织物(2)的支撑站立芯柱(2-3)的高度在5~50mm范围内,而其宽度在10~100mm范围内,而位于支撑站立芯柱(2-3)两侧的第二织物层(2-2)的宽度,分别等于或大于支撑站立芯柱(2-3)的宽度,且位于支撑站立芯柱(2-3)两侧的第二织物层(2-2)的宽度,是相等的或者是不相等的;而所述支撑站立芯柱(2-3)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第一织物层(2-1)和第二织物层(2-2)两者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相重合;或者是不相重合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加强筋的玻璃钢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来机织立体芯材机织物(2)的非金属材料经丝和纬丝,以及支撑站立芯柱(2-3)的芯柱长丝(2-3-1),均是玻纤长丝,或者是碳纤维长丝,或者是矿物长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加强筋的玻璃钢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经丝和纬丝以及芯柱长丝(2-3-1),均是68~1200tex直接玻璃长丝,或其多股合捻长丝,或其多股併合扁丝。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带有加强筋的玻璃钢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来连接第一织物层(2-1)和第二织物层(2-2)的支撑站立芯柱(2-3)的芯柱长丝(2-3-1),沿纬向呈连续V字型排布连接,而沿经向呈双X字型交叉错位排布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加强筋的玻璃钢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织物层(2-1)和第二织物层(2-2)的织物结构,是平纹织物结构、斜纹织物结构、缎纹织物结构和提花织物结构四种中的任意一种织物结构,或者是其中二种以上的混合织物结构。
CN201420085799.4U 2014-02-27 2014-02-27 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玻璃钢制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200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85799.4U CN204020096U (zh) 2014-02-27 2014-02-27 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玻璃钢制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85799.4U CN204020096U (zh) 2014-02-27 2014-02-27 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玻璃钢制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20096U true CN204020096U (zh) 2014-12-17

Family

ID=52060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8579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20096U (zh) 2014-02-27 2014-02-27 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玻璃钢制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2009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2736A (zh) * 2014-02-27 2014-06-18 常州悦诚新材料有限公司 玻璃钢制品的加强筋
CN110774423A (zh) * 2019-10-30 2020-02-11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多曲面造型衬模及其制造方法
CN110788972A (zh) * 2019-10-30 2020-02-14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多曲面造型衬模的制造方法
CN110788970A (zh) * 2019-10-30 2020-02-14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多曲面造型衬模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2736A (zh) * 2014-02-27 2014-06-18 常州悦诚新材料有限公司 玻璃钢制品的加强筋
CN103862736B (zh) * 2014-02-27 2015-11-04 江苏泰瑞斯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玻璃钢制品的加强筋
CN110774423A (zh) * 2019-10-30 2020-02-11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多曲面造型衬模及其制造方法
CN110788972A (zh) * 2019-10-30 2020-02-14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多曲面造型衬模的制造方法
CN110788970A (zh) * 2019-10-30 2020-02-14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多曲面造型衬模
CN110788972B (zh) * 2019-10-30 2021-06-11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多曲面造型衬模的制造方法
CN110788970B (zh) * 2019-10-30 2021-06-11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多曲面造型衬模
CN110774423B (zh) * 2019-10-30 2021-06-11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多曲面造型衬模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20096U (zh) 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玻璃钢制品
CN102886863A (zh) 一种汽车仪表台侧支撑件成型塑胶模
CN103862736B (zh) 玻璃钢制品的加强筋
CN103465480B (zh) 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增强肋的成型方法
CN203078709U (zh) 一种中空碳纤维自行车曲柄
CN102555221A (zh) 一种蜂窝制造方法
CN101787602A (zh) 一种织入泡沫条的三维增强织物
CN207747277U (zh) 一种多腔复合材料结构件及其成型模具
CN103692580A (zh) 一种复合材料弧形管的制作模具以及制作方法
CN207291015U (zh) 复合材料“工”形长桁壁板结构成型工装
CN203566925U (zh) 一种复合材料弧形管的制作模具
CN205841398U (zh) 一种轻质高强碳纤维法兰
CN106741823B (zh) 由复合材料制备的无人机机体及其制备方法
CN204367762U (zh) 结构改良的纤维复合材料轮框
CN201686801U (zh) 一种织入泡沫条的三维增强织物
CN204451001U (zh) 一种石材饰面聚氨酯保温一体板的发泡模具
CN204372521U (zh) 具有内层发泡的纤维物件
CN203510415U (zh) 一种组合模具
CN106515098A (zh) 一种轻量化大尺寸中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70335B (zh) 碳纤维跑车把手成型方法
CN102991661B (zh) 碳纤维船舵舵杆及其制造方法
CN106239927B (zh) 一种rtm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205241956U (zh) 可塑性预浸树脂立体中空板状机织物
CN207345100U (zh) 飞机机盖壳的成型模具
CN106319751B (zh) 一种负曲率异形截面预制件的二维编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JIANGSU TAIRUI SIT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CHANGZHOU YUEC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3164, building B802, building 1, Changzhou science and Education City, No. 18 middle Wu Road, Wujin District, Jiangsu, Changzhou

Patentee after: The special new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Jiangsu Tyrese

Address before: 213022 No. 6 west the Yellow River Road, Xinbei District, Jiangsu, Changzhou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Yuec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

Termination date: 201602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