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13985U - 一种耳机组件及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机组件及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13985U
CN204013985U CN201420353144.0U CN201420353144U CN204013985U CN 204013985 U CN204013985 U CN 204013985U CN 201420353144 U CN201420353144 U CN 201420353144U CN 204013985 U CN204013985 U CN 2040139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base
hole
loudspeaker box
fixture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5314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永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5314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139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139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1398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机组件及一种电子设备,耳机组件包括:耳机座以及喇叭盒子;耳机座设置有贯穿耳机座的前端与后端的通孔,耳机插头从通孔的前端可拔出地插设于通孔中;喇叭盒子设置有用于输出声音的输出端,输出端与耳机座的后端开口连通,从而使喇叭盒子所输出的声音通过通孔从耳机座的后端传输至耳机座的前端。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耳机座将常用的耳机座与喇叭盒子设计为一个整体,使耳机插座孔与喇叭出音孔共用一个出音孔,可以使手机外观少一个孔,提升了美感。

Description

一种耳机组件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组件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的喇叭出音孔大都在手机电池盖的背面,这种设计方案可以确保腔体有较高的声学灵敏度,较小的失真,给用户带来良好的铃声体验。但一旦用户将手机放在桌面上,显示屏正面朝上时,喇叭的出音孔就会被水平桌面封堵,导致来电铃声变得非常小,为了规避此问题,设计人员改用了喇叭盒子侧出音方案。
喇叭盒子侧出音方案解决了手机平放时喇叭出音孔被堵的问题,但是,手机的侧面(中框上)多了一个孔,再加上耳机插座孔、USB尾插孔、MIC进音孔,侧面多达四个孔,严重破坏了手机的整体美感,故通过减少手机的开孔,将会极大地提升手机外观的美观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手机开孔过多的问题,提供一种耳机组件及一种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耳机组件,所述耳机组件包括:
耳机座以及喇叭盒子;
所述耳机座设置有贯穿所述耳机座的通孔,耳机插头可拔出地插设于所述通孔中;
所述喇叭盒子设置有用于输出声音的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与所述耳机座的通孔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耳机组件中,所述耳机座与所述喇叭盒子邻近设置,所述耳机组件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耳机座的第一固定件、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喇叭盒子的第二固定件;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于所述耳机座底部,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喇叭盒子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耳机组件中,所述通孔贯穿所述耳机座的前端与后端,其中,耳机插头从所述通孔的前端可拔出地插设于所述通孔中,所述输出端与所述通孔的后端开口连通,从而使所述喇叭盒子所输出的声音通过所述通孔从所述耳机座的后端传输至所述耳机座的前端。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耳机组件中,所述喇叭盒子包括喇叭单体以及容纳所述喇叭单体的喇叭壳体;其中,所述喇叭壳体上开设有所述输出端,并于所述喇叭壳体内形成相互隔离的前音腔及后音腔。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耳机座、喇叭盒子、以及设备壳体;其中,所述耳机座及所述喇叭盒子均设置于所述设备壳体的内部;
所述耳机座设置有贯穿所述耳机座的通孔;
所述喇叭盒子设置有用于输出声音的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与所述耳机座的通孔连通;
所述设备壳体开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开孔;
耳机插头通过所述开孔可拔出地插设于所述通孔中。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设备中,所述耳机座与所述喇叭盒子邻近设置,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耳机座的第一固定件、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喇叭盒子的第二固定件;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于所述耳机座底部,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喇叭盒子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设备中,所述通孔贯穿所述耳机座的前端与后端,其中,耳机插头从所述通孔的前端可拔出地插设于所述通孔中,所述输出端与所述通孔的后端开口连通,所述开孔与所述通孔的前端连接,从而使所述喇叭盒子所输出的声音通过所述通孔从所述耳机座传输至所述开孔处,从而传输至所述设备壳体的外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设备中,所述喇叭盒子包括喇叭单体以及容纳所述喇叭单体的喇叭壳体;其中,所述喇叭壳体上开设有所述输出端,并于所述喇叭壳体内形成相互隔离的前音腔及后音腔。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设备中,所述设备壳体包括下壳体以及与所述下壳体接合的上壳体;
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接合的交界处开设有所述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设备中,所述下壳体内的底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耳机座的第一凹槽以及用于容纳所述喇叭盒子的第二凹槽;
所述耳机座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于所述下壳体的第一凹槽中,所述喇叭盒子用过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于所述下壳体的第二凹槽中。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机组件及一种电子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新型耳机座将常用的耳机座与喇叭盒子设计为一个整体,使耳机插座孔与喇叭出音孔共用一个出音孔,可以使手机外观少一个孔,提升了美感。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耳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耳机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备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壳体的内侧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壳体的外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外观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机插座孔与喇叭出音孔共用一个出音孔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将耳机插座和喇叭盒子做成一个结构件,然后固定在手机等电子设备上,两者不再是相互独立的器件,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其特点是耳机座孔与喇叭出音孔共用一个孔。通过该方案,可以在插入耳机时,手机进入耳机模式,喇叭不会工作,拔出耳机后,喇叭出音通路恢复顺畅,因此共用一个孔不影响实际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耳机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机组件100,所述耳机组件100包括耳机座1以及喇叭盒子2;其中,耳机座可以采用防水耳机座以提升产品的体验性。喇叭盒子2和耳机座1的高度应设置于一定范围内,例如:目前手机上常用的四段式耳机座本体高度约为4.0mm,和手机常用的一体化喇叭盒子2所需高度相同,如图1中的喇叭盒子2;耳机座本体长度约13mm,与一颗13mm*18mm*2.5mm喇叭的宽度相当;耳机座入口处孔径为3.5mm,其入口横截面积约为9.6mm2,恰好为一款喇叭盒子所需的出音孔面积,如图1中的耳机座1;可以看出,耳机座1和喇叭盒子2在一些关键数据上有很大的相近性。
具体的,所述耳机座1设置有贯穿所述耳机座1的前端与后端的通孔11,耳机插头从所述通孔11的前端可拔出地插设于所述通孔11中;所述喇叭盒子2设置有用于输出声音的输出端21,所述输出端21与所述耳机座1的后端开口连通,从而使所述喇叭盒子2所输出的声音通过所述通孔11从所述耳机座1的后端传输至所述耳机座1的前端。
通过上述设置,将耳机插座和喇叭盒子做成一个结构件,固定在手机上,两者不再是相互独立的器件、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其特点是耳机座孔与喇叭出音孔共用一个孔。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耳机组件100的剖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耳机组件100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耳机座1的第一固定件4、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喇叭盒子2的第二固定件5;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4设置于所述耳机座1底部,所述第二固定件5设置于所述喇叭盒子2底部。由于本新型耳机座将常用的耳机座与喇叭盒子设计为一个整体,属于结构件,结构件下方有金属弹片可与手机主板相连,也就是第一固定件4和第二固定件5,四周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四个螺丝柱,固定在手机上,便于拆卸安装。
从图1及图2均可看出,所述耳机座1与所述喇叭盒子2邻近设置。这是因为该耳机组件100为一整体,耳机座1与喇叭盒子2贴近设置才可以尽量地节省空间和材料,减少不必要的制作步骤。
另外,在图2中,所述喇叭盒子2包括喇叭单体22以及容纳所述喇叭单体22的喇叭壳体23;其中,所述喇叭壳体23上开设有所述输出端21,并于所述喇叭壳体23内形成相互隔离的前音腔24及后音腔25。该耳机座内部的弹片端子被密封于该结构件的前音腔内,耳机插入时,该孔作为正常的耳机插座孔使用,未插耳机时,该孔作为喇叭前音腔的出音孔正常使用。
例如:手机音腔对于铃声和听筒音质的优劣影响很大。其中,后音腔25主要影响铃声和听筒的低频部分,对高频部分影响则较小。铃声的低频部分对音质影响很大,低频波峰越靠左,低音就越突出,主观上会觉得铃声和听筒比较悦耳。一般情况下,随着后音腔25容积不断增大,其频响曲线的低频波峰会不断向左移动,使低频特性能够得到改善。但是两者之间关系是非线性的,当后音腔25容积大于一定阈值时,它对低频的改善程度会急剧下降。而前音腔24对低频段影响不大,主要影响手机铃声和听筒的高频部分。随着前音腔24容积的增大,高频波峰会往不断左移动,高频谐振点会越来越低。高频谐振点变化的对数值与前音腔24容积的增量几乎成线性关系。
通过将本耳机组件应用于手机的仿真实验中,从仿真数据来看,该结构件的腔体低频谐振点可以达到860Hz,灵敏度可以达到89dB,高频截止频率可以达到4.6KHz.中高频失真小于8%,符合手机对喇叭腔体的基本指标要求。
本耳机组件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常用的耳机座与喇叭盒子设计为一个整体,可以使用于多种电子设备中,例如使用于手机中。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200,如图3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2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耳机座1、喇叭盒子2、以及设备壳体3;其中,所述耳机座1及所述喇叭盒子2均设置于所述设备壳体3的内部。该电子设备200可以是电脑、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炉、打印机,传真机、一体机等。
具体的,所述耳机座1设置有贯穿所述耳机座1的前端与后端的通孔11;所述喇叭盒子2设置有用于输出声音的输出端21,所述输出端21与所述耳机座1的后端开口连通;所述设备壳体3开设有与所述通孔11的前端连通的开孔31;耳机插头从所述开孔31可拔出地插设于所述通孔11中;并且,所述喇叭盒子2所输出的声音通过所述通孔11从所述耳机座1的后端传输至所述开孔31处,从而传输至所述设备壳体3的外部。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备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设备壳体3包括下壳体32以及与所述下壳体接合的上壳体33;所述下壳体32与所述上壳体33接合的交界处开设有所述通孔11。
其中,所述下壳体32内的底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耳机座1的第一凹槽321以及用于容纳所述喇叭盒子2的第二凹槽322;所述耳机座1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4固定于所述下壳体32的第一凹槽321中,所述喇叭盒子2用过所述第二固定件5固定于所述下壳体32的第二凹槽中322。
由于该电子设备200中的喇叭盒子2和耳机座1与上述耳机组件100一致,即上述耳机组件100安装于电子设备200中,故该电子设备200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耳机座1的第一固定件4、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喇叭盒子2的第二固定件5;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4设置于所述耳机座1底部,所述第二固定件5设置于所述喇叭盒子2底部。具体地,如图5a和图5b所示,图5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壳体的内侧示意图,图5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壳体的外侧示意图。图5a中,耳机座1中包括多个接口以容纳第一固定件4,喇叭盒子2的底部也设置了第二固定件5,而与第一固定件4与第二固定件5位置相对应的下壳体32上设置了多个弹片接口以及连接件,具体第一固定件4可以是弹片,通过弹片与下壳体32的弹片接口进行卡扣连接,第二固定件5为螺丝柱,下壳体32的连接件为螺丝,通过拧紧螺丝于螺丝柱上以固定所述喇叭盒子2。
另外,所述耳机座1与所述喇叭盒子2邻近设置。而喇叭盒子2包括喇叭单体22以及容纳所述喇叭单体22的喇叭壳体23;其中,所述喇叭壳体23上开设有所述输出端21,并于所述喇叭壳体23内形成相互隔离的前音腔24及后音腔25。
本电子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减少了电子设备开口,耳机插座孔与喇叭出音孔共用一个出音孔,如图6所示,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外观立体图,电子设备的外观开孔减少一个,一定程度上使电子设备提升了美感。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组件包括:
耳机座(1)以及喇叭盒子(2);
所述耳机座(1)设置有贯穿所述耳机座(1)的通孔(11),耳机插头可拔出地插设于所述通孔(11)中;
所述喇叭盒子(2)设置有用于输出声音的输出端(21),所述输出端(21)与所述耳机座(1)的通孔(1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座(1)与所述喇叭盒子(2)邻近设置,所述耳机组件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耳机座(1)的第一固定件(4)、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喇叭盒子(2)的第二固定件(5);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4)设置于所述耳机座(1)底部,所述第二固定件(5)设置于所述喇叭盒子(2)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贯穿所述耳机座(1)的前端与后端,其中,耳机插头从所述通孔(11)的前端可拔出地插设于所述通孔(11)中,所述输出端(21)与所述通孔(11)的后端开口连通,从而使所述喇叭盒子(2)所输出的声音通过所述通孔(11)从所述耳机座(1)的后端传输至所述耳机座(1)的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盒子(2)包括喇叭单体(22)以及容纳所述喇叭单体(22)的喇叭壳体(23);其中,所述喇叭壳体(23)上开设有所述输出端(21),并于所述喇叭壳体(23)内形成相互隔离的前音腔(24)及后音腔(25)。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耳机座(1)、喇叭盒子(2)、以及设备壳体(3);其中,所述耳机座(1)及所述喇叭盒子(2)均设置于所述设备壳体(3)的内部;
所述耳机座(1)设置有贯穿所述耳机座(1)的通孔(11);
所述喇叭盒子(2)设置有用于输出声音的输出端(21),所述输出端(21)与所述耳机座(1)的通孔(11)连通;
所述设备壳体(3)开设有与所述通孔(11)连通的开孔(31);
耳机插头通过所述开孔(31)可拔出地插设于所述通孔(11)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座(1)与所述喇叭盒子(2)邻近设置,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耳机座(1)的第一固定件(4)、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喇叭盒子(2)的第二固定件(5);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4)设置于所述耳机座(1)底部,所述第二固定件(5)设置于所述喇叭盒子(2)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贯穿所述耳机座(1)的前端与后端,其中,耳机插头从所述通孔(11)的前端可拔出地插设于所述通孔(11)中,所述输出端(21)与所述通孔(11)的后端开口连通,所述开孔(31)与所述通孔(11)的前端连接,从而使所述喇叭盒子(2)所输出的声音通过所述通孔(11)从所述耳机座(1)传输至所述开孔(31)处,从而传输至所述设备壳体(3)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盒子(2)包括喇叭单体(22)以及容纳所述喇叭单体(22)的喇叭壳体(23);其中,所述喇叭壳体(23)上开设有所述输出端(21),并于所述喇叭壳体(23)内形成相互隔离的前音腔(24)及后音腔(2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3)包括下壳体(32)以及与所述下壳体接合的上壳体(33);
所述下壳体(32)与所述上壳体(33)接合的交界处开设有所述通孔(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32)内的底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耳机座(1)的第一凹槽(321)以及用于容纳所述喇叭盒子(2)的第二凹槽(322);
所述耳机座(1)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4)固定于所述下壳体(32)的第一凹槽(321)中,所述喇叭盒子(2)用过所述第二固定件(5)固定于所述下壳体(32)的第二凹槽中(322)。
CN201420353144.0U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耳机组件及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2040139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53144.0U CN204013985U (zh)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耳机组件及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53144.0U CN204013985U (zh)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耳机组件及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13985U true CN204013985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53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53144.0U Active CN204013985U (zh)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耳机组件及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13985U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4726A (zh) * 2015-12-01 2016-04-2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耳机插座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06785704A (zh) * 2016-12-20 2017-05-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耳机插座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06785643A (zh) * 2016-11-24 2017-05-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插座防水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07147980A (zh) * 2017-06-27 2017-09-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7371078A (zh) * 2017-06-28 2017-11-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耳机
TWI626853B (zh) * 2015-10-30 2018-06-11 基礎產品股份有限公司 多用途音訊設備
WO2018232583A1 (zh) * 2017-06-20 2018-1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09871196A (zh) * 2019-03-15 2019-06-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CN111025886A (zh) * 2019-11-27 2020-04-17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表壳组件及手表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6853B (zh) * 2015-10-30 2018-06-11 基礎產品股份有限公司 多用途音訊設備
CN105514726A (zh) * 2015-12-01 2016-04-2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耳机插座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05514726B (zh) * 2015-12-01 2018-04-2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耳机插座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06785643A (zh) * 2016-11-24 2017-05-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插座防水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06785704A (zh) * 2016-12-20 2017-05-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耳机插座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10679155A (zh) * 2017-06-20 2020-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679155B (zh) * 2017-06-20 202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WO2018232583A1 (zh) * 2017-06-20 2018-1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07147980A (zh) * 2017-06-27 2017-09-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7371078B (zh) * 2017-06-28 2019-10-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耳机
CN107371078A (zh) * 2017-06-28 2017-11-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耳机
CN109871196A (zh) * 2019-03-15 2019-06-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CN111025886A (zh) * 2019-11-27 2020-04-17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表壳组件及手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13985U (zh) 一种耳机组件及一种电子设备
CN204069237U (zh) 音腔结构及具有该音腔结构的终端
EP2910033B1 (en) Resonance damping for audio transducer systems
KR100882328B1 (ko) 스피커와 하우징 사이에 후방 챔버의 조절 가능한 체적을가진 귀 삽입형 및 이어플러그 유형 이어폰
CN204465800U (zh) 扬声器装置和耳机
CN103974160A (zh) 双喇叭耳机
KR101867649B1 (ko) 사운드 처리
KR20140005207U (ko) 이어폰
CN201830308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3279147U (zh) 号角式多点激励扬声器箱
CN104811835A (zh) 扬声器模组
CN205142474U (zh) 音箱
CN103414974A (zh) 一种喇叭音室结构
CN210007865U (zh) 具有金属外壳的耳挂式天线蓝牙耳机
CN103260107A (zh) 音箱
CN204013979U (zh) 双喇叭耳机
CN203289768U (zh) 电子装置及其壳体
CN103152663A (zh) 一种带倒音管的耳塞
CN209120409U (zh) 耳塞
CN203399243U (zh) 一种喇叭音室结构
CN204291283U (zh) 原木音响
CN203851273U (zh) 一种智能音箱
CN201690494U (zh) 移动终端
CN204681532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5283635U (zh) 三防老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