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06315U - 一种通信机房的送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机房的送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06315U
CN204006315U CN201420298308.4U CN201420298308U CN204006315U CN 204006315 U CN204006315 U CN 204006315U CN 201420298308 U CN201420298308 U CN 201420298308U CN 204006315 U CN204006315 U CN 204006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ubsystem
conditioning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equipment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9830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建丰
胡坚钧
陈国盛
金坚成
叶楚周
林丽丹
方剑
黄勇达
张广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MAKE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MAKE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MAKE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MAKE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9830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06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06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0631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通信机房的送风系统,包括:空调子系统和与所述空调子系统相连的送风管道子系统,其中:所述空调子系统将所述通信机房中的设备产生的热风转化成冷风,并将所述冷风提供给所述送风管道子系统;所述送风管道子系统向所述设备提供冷风。利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通信机房内资源的有效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机房的送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机房的送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通信设施的更新换代和数据业务的快速发展,通信机房里的设备密集度越来越高,耗电量和发热量也越来越大。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两种形式的送风系统:上送风空调的送风系统和下送风空调的送风系统。但是,由于有些综合通信机房设备规格种类繁杂、排布空间狭小、进排风散热形式也不统一,因此,现有的通信机房送风系统难以解决通信机房内局部过热问题,从而导致通信机房的空调冷量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造成投资和能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信机房的送风系统,以实现通信机房内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种通信机房的送风系统,包括:空调子系统和与所述空调子系统相连的送风管道子系统,其中:
所述空调子系统将所述通信机房中的设备产生的热风转化成冷风,并将所述冷风提供给所述送风管道子系统;
所述送风管道子系统向所述设备提供冷风。
其中,所述送风管道子系统包括:
在所述设备通道之间设置向下延伸的冷风管,在所述冷风管的下部设置有送风口,通过所述送风口将冷风提供给所述设备;
在所述设备的上部设置向下延伸的热风管,在所述热风管的下部设置有吸风口,通过所述吸风口将所述设备产生的热风提供给所述空调子系统。
其中,所述送风口为三叉管;所述吸风口为三叉管,且在所述吸风口处设置有吸风器。
其中,所述冷风管垂直向下延伸,热风管垂直向下延伸。
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设备底部的风扇。
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子系统,与所述空调子系统相连,所述控制子系统包括:
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通信机房内的温度;
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通信机房内的湿度;
风量调节电路,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的通信机房内的温度和/或所述湿度传感器监测到的通信机房内的湿度调节所述空调子系统的送风量的送风量;
空调监测电路,用于监测所述空调子系统的运行状态;
告警电路,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空调监测电路的监测结果的任意组合进行告警处理。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技术成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通信机房的送风系统,由于空调子系统能够将设备产生的热风转化成冷风,并将所述冷风提供给所述送风管道子系统,而后由送风管道子系统向所述设备提供冷风,因而实现了通信机房内资源的有效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通信机房的送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通信机房的送风系统的又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热风循环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通信机房的送风系统中控制子系统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通信机房的送风系统的人机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通信机房的送风系统包括:空调子系统11和与所述空调子系统11相连的送风管道子系统12。其中,所述空调子系统11将所述通信机房中的设备产生的热风转化成冷风,并将所述冷风提供给所述送风管道子系统12;所述送风管道子系统12向所述设备提供冷风。
从以上可以看出,由于空调子系统能够将设备产生的热风转化成冷风,并将所述冷风提供给所述送风管道子系统,而后由送风管道子系统向所述设备提供冷风,因而实现了通信机房内资源的有效利用。
以下结合图2详细描述一下本实用新型的通信机房的送风系统。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通信机房的送风系统包括:空调子系统21,与所述空调子系统21相连的送风管道子系统,与所述空调子系统21相连的控制子系统23,以及设置在设备底部的风扇24。
其中,所述空调子系统21可包括多部空调,在图2中仅以一部空调为例进行描述。风扇24也可在每个设备底部都设置一部。
如图2所示,所述送风管道子系统包括:在所述设备(图中显示为机柜)通道之间设置向下延伸的冷风管221,在所述冷风管的下部设置有送风口222,通过所述送风口将冷风提供给所述设备;在所述设备的上部设置向下延伸的热风管223,在所述热风管的下部设置有吸风口224,通过所述吸风口将所述设备产生的热风提供给所述空调子系统。在图2中仅示出了一个热风管,在具体应用中,可以设置多个热风管,并且与冷风管在各设备之间间隔设置。
在具体应用中,为使冷却效果更好,所述冷风管221和所述热风管223均垂直向下延伸。其中,所述送风口222也可为三叉管,底部管口对称设置。从而可通过就近制冷的方式将冷风提供给相应的设备。所述吸风口224也可为三叉管,其底部管口对称设置于相邻设备的一侧;同时为了保证吸风效果,在所述吸风口224处设置有吸风器225。如图3所示,通过吸风器225,将设备产生的热风通过吸风管吸入空调内,通过空调内的制冷器制冷后将冷风通过冷风管送入设备底部,达到能源再利用。
如图4所示,所述控制子系统24包括:
温度传感器241,用于监测通信机房内的温度;湿度传感器242,用于监测通信机房内的湿度;风量调节电路243,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的通信机房内的温度和/或所述湿度传感器监测到的通信机房内的湿度调节所述送风管道子系统的送风量;空调监测电路244,用于监测所述空调子系统的运行状态;告警电路245,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空调监测电路的监测结果进行告警处理。
在具体应用中,温度传感器241和湿度传感器242实时监测通信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并将监测到的温度和湿度发送给风量调节电路243,从而由风量调节电路243控制空调子系统的送风量。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241和湿度传感器242可设置在设备之间的通道内,从而可实时监测机房环境温度、湿度数据,为告警电路提供高低温告警信息,快速定位过热点,提高维护效率。
其中,所述风量调节电路在具体应用中可根据温度和湿度这两个参数的任意组合来调节空调子系统的送风量。例如,所述风量调节电路可仅根据温度或者湿度来调节空调子系统的送风量,或者所述风量调节电路还可根据温度和湿度来调节空调子系统的送风量,从而使设备的温度达到最佳值。
当出现以下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情况时,所述告警电路可进行告警处理:所述空调子系统的运行出现故障;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测到通信机房内的温度超过预设值;所述湿度传感器监测到通信机房内的湿度超过预设值。此外,如图5所示,温度、湿度、空调的故障信息等还可通过TCP/IP(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RS485、RS232等多种通信方式接入用户的监控平台进行显示,从而提示维修人员对空调进行维护。其中所述温度的预设值或者湿度的预设值可根据实际经验设定。
由上可以看出,通过此种方式,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系统的自动运行,节省了管理成本,而且能够实时自动监测所发生的一切事故,无需人员监控,有效的节约了管理成本。
结合图2,为保证设备一侧的冷风管送的风量能够达到对设备的散热和实现吸风管的吸风,在设备底部设置风扇24,有效的将冷风从设备的底部吹向设备的顶部,达到了对设备的散热和实现了吸风管的吸风。
根据以上方案,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1)、在设备通道中间垂直向下延伸送风口,采取就近供冷模式,通过调节风量、风向将冷空气合理分配给设备。
(2)、解决了设备散热不良的问题:本系统分别在相邻设备间设置冷风管,并在两相邻冷风管之间设置热风管,解决了设备散热不良及空调冷源利用低的现象。
(3)、本实用新型布置多个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设备的工作环境,结合节能控制主机动态联动控制空调,使机房一直处于安全工作环境状态下,合理利用了空调冷源,节省了空调电源消耗。
(4)、本实用新型可以按照设备实际发热量精确分配冷量,解决了机房的局部过热问题,减少了宕机事故,保证了机房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5)、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提高机房的装机容量。通过改造优化,机房热环境得到改善可以将精密空调的制冷量全部用于IT设备发热,提高装机容量,提高了机房的利用率。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通信机房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子系统和与所述空调子系统相连的送风管道子系统,其中:
所述空调子系统将所述通信机房中的设备产生的热风转化成冷风,并将所述冷风提供给所述送风管道子系统;
所述送风管道子系统向所述设备提供冷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道子系统包括:
在所述设备通道之间设置向下延伸的冷风管,在所述冷风管的下部设置有送风口,通过所述送风口将冷风提供给所述设备;
在所述设备的上部设置向下延伸的热风管,在所述热风管的下部设置有吸风口,通过所述吸风口将所述设备产生的热风提供给所述空调子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口为三叉管;
所述吸风口为三叉管,且在所述吸风口处设置有吸风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管垂直向下延伸,所述热风管垂直向下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设备底部的风扇。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子系统,与所述空调子系统相连,所述控制子系统包括:
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通信机房内的温度;
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通信机房内的湿度;
风量调节电路,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的通信机房内的温度和/或所述湿度传感器监测到的通信机房内的湿度调节所述空调子系统的送风量;
空调监测电路,用于监测所述空调子系统的运行状态;
告警电路,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空调监测电路的监测结果的任意组合进行告警处理。
CN201420298308.4U 2014-06-05 2014-06-05 一种通信机房的送风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4006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98308.4U CN204006315U (zh) 2014-06-05 2014-06-05 一种通信机房的送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98308.4U CN204006315U (zh) 2014-06-05 2014-06-05 一种通信机房的送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06315U true CN204006315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46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98308.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006315U (zh) 2014-06-05 2014-06-05 一种通信机房的送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063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0701A (zh) * 2016-11-29 2017-05-31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长春市分公司 一种通信机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0701A (zh) * 2016-11-29 2017-05-31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长春市分公司 一种通信机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54449B (zh) 一种分布式电热蓄能供暖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3987233B (zh) 一种智能管道加压式网络机柜及服务器冷却系统
CN104918462A (zh) 一种云计算机房服务器机柜冷却系统
CN104390274A (zh) 基站机房通风空调系统
CN102957103A (zh) 室内无尘通风内外循环装置
WO2010135959A1 (zh) 一种通信基站设备蓄能型冷却系统
CN203349433U (zh) 小型机房定点精确送风节能控制装置
CN205137786U (zh) 一种建筑能源控制及分项计量系统
CN104534598B (zh) 采用双水源热泵的机房空调热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006315U (zh) 一种通信机房的送风系统
CN207252132U (zh) 计算机机房分散式散热器
CN205092761U (zh) 变流器的水冷系统
CN104654496A (zh) 采用抽热与换热制冷相结合的节能基站机房及其冷却方法
CN102645939A (zh) 一种电子设备温控柜
CN105318421A (zh) 一种机房、机房气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763873B (zh) 一种分区送风机柜
CN105431004B (zh)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机房的散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4786908U (zh) 一种通信机房分布式系统
CN204534940U (zh) 移动通信基站智能恒温系统
CN109814515B (zh) 一种配电站房物联网智能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02126055U (zh) 应用于中央空调冷却系统的节能装置
CN106051983A (zh) 一种环保空调系统
CN207438822U (zh) 一种基于云数据的中央空调有序用电调控装置
CN214155179U (zh) 一种微模块控制系统
CN204985014U (zh) 一种服务器机柜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