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93622U - 汽车轮圈夹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轮圈夹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93622U
CN203993622U CN201420475098.1U CN201420475098U CN203993622U CN 203993622 U CN203993622 U CN 203993622U CN 201420475098 U CN201420475098 U CN 201420475098U CN 203993622 U CN203993622 U CN 203993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plate
train wheel
wheel bridge
linear drives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7509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尤飞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PILOTDOER WH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PILOTDOER WH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PILOTDOER WH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PILOTDOER WH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7509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93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93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936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轮圈夹紧装置,包括四个夹紧组件,所述的夹紧组件包括固定座、下夹板、第一直线驱动组件、上夹板、第二直线驱动组件,所述的下夹板水平滑配合在固定座上,第一直线驱动组件的活动端与下夹板的尾部相连且安装在固定座上;所述的上夹板位于下夹板上,上夹板和下夹板的前端形成夹持口,上夹板下端与下夹板铰接,第二直线驱动组件的活动端与上夹板的竖条和横条交接处铰接。轮圈放置在四个夹紧组件形成的夹持区域内,采用气缸带动上夹板和下夹板夹住轮圈的边沿从而被锁定,拆装产品更加便捷。同时锁紧组件在固定座上可以左右滑动的,因此能够适合不同尺寸的轮圈夹紧,适应性更广。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汽车轮圈夹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加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轮圈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轮圈是车轮上安装轮胎的零件,车用轮圈从材料来分主要分为钢制轮圈和合金轮圈,在改装市场里最流行的轮圈当然是合金轮圈,合金轮圈又分为铸造成型与锻造成型两种。轮圈从结构上来看可分为一件和多件的结构。多件的轮圈即外框和轮辐分开制造,再用螺丝固定,它们是目前国内能够购买到的改装轮圈之一。其好处是一方面制造容易,因为外框可用钢片卷成;另一方面方便维修和多型号互换,比如同一型号的轮辐可配宽窄不同的外框,令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多件的轮圈因为零件数多,生产工序多,而且外表看起来有精密、高贵的感觉,所以价格比一件式的轮圈还要贵得多,但多件的轮圈通常更重,而且刚性比不上锻造轮圈。
轿车装配铝合金车圈,具有散热快,重量轻,舒适性好,外观漂亮等优点。1.散热快指轿车在高速行驶时,轮胎与地面摩擦会产生较高的温度,制动盘和制动片摩擦也会产生较高的温度,在这样的高温作用下,轮胎和制动片均会老化和加速磨损,制动效率下降,轮胎气压升高,爆胎和刹车失灵的事故就有可能发生。铝合金的传热系数比钢材大3倍,可将轮胎和制动盘上产生的热量迅速传导到空气中去,避免了轮子在高速运转下产生的种种弊病。
2.重量轻指铝材比重比钢材小,平均每只铝合金车圈比钢质车圈要轻2公斤左右,一辆轿车以5只车轮(包括一只后备车轮)计算可减轻重量10公斤。减轻重量也就是节省燃料,对于千方百计追求轿车轻量化的汽车设计师来讲,使用铝合金车圈是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3.舒适性好指铝合金车圈是精密的铸造件,精加工表面达到80%到90%,失圆度和不平衡重很小,特别是铝合金的弹性模数较小,抗振性好,能减少行驶中的车身振动,提高了整车的舒适性。
目前的铝合金轮圈大多采用铸造成型,铸造成型会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涉及到对轮圈的固定锁紧工序,目前业内采用螺栓和压板进行固定。靠压板对轮圈的压紧力进行锁定,这样的夹具夹持力度有限;并且在加工轮圈的过程中,轮圈是不同角度的安装(竖着、倾斜等),容易出现侧移,造成定位不准确,影响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保证轮圈在加工过程中不发生侧移、更加稳定的汽车轮圈夹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轮圈夹紧装置,包括四个夹紧组件,所述的四个夹紧组件两两相对呈环形排列设置,四个夹紧组件的头部组合形成夹持区域;所述的夹紧组件包括固定座、下夹板、第一直线驱动组件、上夹板、第二直线驱动组件,所述的下夹板水平滑配合在固定座上,第一直线驱动组件的活动端与下夹板的尾部相连且安装在固定座上;所述的上夹板位于下夹板上,上夹板和下夹板的前端形成夹持口,上夹板由竖条和横条组成,下夹板中部设有凹陷,上夹板竖条的下端插入凹陷内与下夹板铰接,第二直线驱动组件的活动端与上夹板的竖条和横条交接处铰接,第二直线驱动组件安装在下夹板上。
所述的下夹板水平滑配合在固定座上,是指固定座长度方向设有凹型滑槽,下夹板的下表面呈凸型,配合在凹型滑槽内。
所述的第一直线驱动组件和第二直线驱动组件均为气缸。
所述的上夹板前端下表面设有一个向上凹的与轮圈边缘形状相配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轮圈夹紧装置,轮圈放置在四个夹紧组件形成的夹持区域内,并且采用气缸带动上夹板和下夹板夹住轮圈的边沿从而被锁定。采用气缸带动夹紧组件方式实现锁紧,拆装产品更加便捷。同时锁紧组件在固定座上可以左右滑动的,因此能够适合不同尺寸的轮圈夹紧,适应性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示意图。
图3为锁紧组件俯视示意图。
图4为锁紧组件的夹持口夹持时示意图。
图5为锁紧组件的夹持口松开时示意图。
图中:1、夹紧组件,1.1、固定座,1.1.1、凹型滑槽,1.2、下夹板,1.2.1、凹陷,1.3、第一直线驱动组件,1.4、上夹板,1.4.1、竖条,1.4.2、凹槽,1.5、第二直线驱动组件,2、夹持区域,3、夹持口,4、轮圈。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轮圈夹紧装置,包括四个夹紧组件1,四个夹紧组件均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的四个夹紧组件1两两相对呈环形排列设置,四个夹紧组件1的头部组合形成夹持区域2;所述的夹紧组件1包括固定座1.1、下夹板1.2、第一直线驱动组件1.3、上夹板1.4、第二直线驱动组件1.5,所述的下夹板1.2水平滑配合在固定座1.1上,第一直线驱动组件1.3的活动端与下夹板1.2的尾部相连且安装在固定座1.1上;所述的上夹板1.4位于下夹板1.2上,上夹板1.4和下夹板1.2的前端形成夹持口3,上夹板1.4由竖条1.4.1和横条组成,下夹板1.2中部设有凹陷1.2.1,上夹板1.4竖条1.4.1的下端插入凹陷1.2.1内与下夹板1.2铰接,第二直线驱动组件1.5的活动端与上夹板1.4的竖条1.4.1和横条交接处铰接,第二直线驱动组件1.5安装在下夹板1.2上。
所述的下夹板1.2水平滑配合在固定座1.1上,是指固定座1.1长度方向设有凹型滑槽1.1.1,下夹板1.2的下表面呈凸型,配合在凹型滑槽1.1.1内。
所述的第一直线驱动组件1.3和第二直线驱动组件1.5均为气缸。
所述的上夹板1.4前端下表面设有一个向上凹的与轮圈4边缘形状相配的凹槽1.4.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初始状态,锁紧组件1的夹持口3如图5所示,夹持口3打开状态。再结合图1和图2所示,将轮圈4放置在夹持区域2内,第二直线驱动组件1.5自由端伸出,上夹板1.4和下夹板1.2合拢,将轮圈4夹住,同时轮圈4上的边沿部分正好陷入上夹板1.4上的凹槽1.4.2内,使得夹持更加的稳固。通过第一直线驱动组件1.3可以调节锁紧组件1的相对位置,以此来适应不同尺寸的轮圈4夹持。
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轮圈夹紧装置,轮圈4放置在四个夹紧组件1形成的夹持区域2内,并且采用气缸带动上夹板1.4和下夹板1.2夹住轮圈4的边沿从而被锁定。采用气缸带动夹紧组件方式实现锁紧,拆装产品更加便捷。同时锁紧组件在固定座上可以左右滑动的,因此能够适合不同尺寸的轮圈夹紧,适应性更广。

Claims (4)

1.一种汽车轮圈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夹紧组件(1),所述的四个夹紧组件(1)两两相对呈环形排列设置,四个夹紧组件(1)的头部组合形成夹持区域(2);所述的夹紧组件(1)包括固定座(1.1)、下夹板(1.2)、第一直线驱动组件(1.3)、上夹板(1.4)、第二直线驱动组件(1.5),所述的下夹板(1.2)水平滑配合在固定座(1.1)上,第一直线驱动组件(1.3)的活动端与下夹板(1.2)的尾部相连且安装在固定座(1.1)上;所述的上夹板(1.4)位于下夹板(1.2)上,上夹板(1.4)和下夹板(1.2)的前端形成夹持口(3),上夹板(1.4)由竖条(1.4.1)和横条组成,下夹板(1.2)中部设有凹陷(1.2.1),上夹板(1.4)竖条(1.4.1)的下端插入凹陷(1.2.1)内与下夹板(1.2)铰接,第二直线驱动组件(1.5)的活动端与上夹板(1.4)的竖条(1.4.1)和横条交接处铰接,第二直线驱动组件(1.5)安装在下夹板(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圈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夹板(1.2)水平滑配合在固定座(1.1)上,是指固定座(1.1)长度方向设有凹型滑槽(1.1.1),下夹板(1.2)的下表面呈凸型,配合在凹型滑槽(1.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圈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直线驱动组件(1.3)和第二直线驱动组件(1.5)均为气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圈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夹板(1.4)前端下表面设有一个向上凹的与轮圈(4)边缘形状相配的凹槽(1.4.2)。
CN201420475098.1U 2014-08-20 2014-08-20 汽车轮圈夹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93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75098.1U CN203993622U (zh) 2014-08-20 2014-08-20 汽车轮圈夹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75098.1U CN203993622U (zh) 2014-08-20 2014-08-20 汽车轮圈夹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93622U true CN203993622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33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7509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93622U (zh) 2014-08-20 2014-08-20 汽车轮圈夹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936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44417U (zh) 钢铝复合材料轻量化轮毂
CN205423628U (zh) 一种电动汽车制动装置
CN206632710U (zh) 一种具有自动对中功能的汽车轮毂夹紧工装
CN104999858A (zh) 钢铝复合材料轻量化轮毂
CN203993281U (zh) 汽车轮圈气门嘴钻孔夹具
CN203993622U (zh) 汽车轮圈夹紧装置
CN204008114U (zh) 轮圈抗拉能力检测装置
CN110587222B (zh) 一种汽车推力杆热铆接定位方法及工装
CN204019183U (zh) 汽车轮圈锁定装置
CN202678133U (zh) 一种易安装式制动灯开关
CN206242798U (zh) 一种汽车轮盖结构
CN202779409U (zh) 一种铝车轮旋压模具滑块机构
CN104669929A (zh) 一种改进的分体式车轮
CN206393243U (zh) 花纹块立面加工工装
CN201777075U (zh) 车轮
CN209868405U (zh) 三轮汽车前叉总成夹具
CN204077223U (zh) 一种汽车轮盖结构
CN109017140A (zh) 轨道交通用双压环式弹性车轮
CN104438628A (zh) 一种汽车悬架夹箍折弯通用模具装置
CN203401868U (zh) 两片式锻造轮毂
CN202846143U (zh) 汽车空调翅片模具滚刀的装配装置
CN203992327U (zh) 汽车轮圈成型低压浇注模
CN105082875A (zh) 双胎铝制汽车车轮
CN204674290U (zh) 一种改进的分体式车轮
CN206202465U (zh) 高寿命防变形扰流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