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87479U - 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987479U CN203987479U CN201420420582.4U CN201420420582U CN203987479U CN 203987479 U CN203987479 U CN 203987479U CN 201420420582 U CN201420420582 U CN 201420420582U CN 203987479 U CN203987479 U CN 2039874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n
- electromagnetic oven
- leg
- pot body
- oven he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4—Supports for cooking-vess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所述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包括:锅体;支脚,所述支脚设在所述锅体的下表面上且凸起于所述锅体的下表面。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具有加热效率高、能够延长电磁炉的使用寿命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炉加热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其锅底一般为平底结构。在加热过程中,锅具的底面与电磁炉的灶面板完全接触,锅具的热量经过灶面板传递至电磁炉内部,不仅造成热量损失,影响加热效率,而且热量传入电磁炉内部后,导致电磁炉内的电子元器件的温度过高,影响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该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具有加热效率高、能够延长电磁炉的使用寿命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所述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包括:锅体;支脚,所述支脚设在所述锅体的下表面上且凸起于所述锅体的下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通过在锅体的下表面设置支脚,可以在锅具加热时利用支脚支撑起锅体,仅有支脚与电磁炉的灶面板接触,减小了接触面积,锅体的下表面与电磁炉的灶面板之间隔有空气,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小于灶面板的导热系数,所以锅体的热量难以传向灶面板,由此可以大幅减少锅具的热量损失以提高加热效果。并且,电磁炉内部的温度降低,可以有效保护电磁炉内的电子元器件,进而可以延长电磁炉内部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支脚为多个,多个所述支脚相互间隔设置且均匀分布在所述锅体的下表面上。这样可以提高锅具在灶面板上的平稳性。
所述支脚为圆柱体形,所述支脚为至少三个且沿所述锅体的下表面的周向等间距设置。由此既可以利用支脚支撑锅体,又可以保证锅具在电磁炉上的稳定性。
所述支脚为长方体形,所述支脚为至少三个且从所述锅体的下表面的中心处呈放射状设置。这样同样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且能够保证锅具在电磁炉上的稳定性。
所述支脚为一个以上且所述支脚的横截面为沿所述锅体的下表面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由此同样可以起到支撑锅体的作用,且锅具在电磁炉上的位置稳定。
所述支脚的高度为0.5毫米-10毫米。这样既可以提高加热效率,又可以保证电磁炉对锅具的加热效果。
所述支脚为弹性件。由此可以利用支脚对锅体起到缓冲作用,并能避免支脚磨花电磁炉的灶面板。
所述支脚与所述锅体一体成型;或者所述支脚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锅体的下表面上。这样可以提高锅体与支脚的连接强度,且可以简化锅具的生产工艺。
所述支脚由隔热材料制成。由此可以提高支脚对锅体和灶面板之间的隔热效果。
所述支脚的底面为磨砂面或设有防滑塑胶层。由此可以防止锅具在灶面板上滑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可选实施例的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可选实施例的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1、锅体10、支脚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1。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1包括锅体10和支脚20。
支脚20设在锅体10的下表面上且支脚20凸起于锅体10的下表面(上下方向如图1-图4中的箭头A所示),加热时支脚20放置在电磁炉的灶面板上,支脚20将锅体10的下表面支撑起以离开电磁炉的灶面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1,通过在锅体10的下表面设置支脚20,可以在锅具1加热时利用支脚20支撑起锅体10,仅有支脚20与电磁炉的灶面板接触,减小了接触面积,锅体10的下表面与电磁炉的灶面板之间隔有空气,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小于灶面板的导热系数,所以锅体10的热量难以传向灶面板,由此可以大幅减少锅具1的热量损失以提高加热效果。并且,电磁炉内部的温度降低,可以有效保护电磁炉内的电子元器件,进而可以延长电磁炉内部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1具有加热效率高、能够延长电磁炉的使用寿命等优点。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1包括锅体10和支脚20。
为了提高锅具1在灶面板上的平稳性,支脚20为多个,多个支脚20相互间隔设置且均匀分布在锅体10的下表面上。
如图1和图2所示,支脚20为沿竖直方向定向的圆柱体形,支脚20为至少三个,这些支脚20沿锅体10的下表面的周向等间距设置。由此既可以利用支脚20支撑锅体10以使锅体10离开电磁炉的灶面板,又可以保证锅具1在电磁炉上的稳定性。
优选地,支脚20为三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3所示,支脚20为长方体形,支脚20为至少三个,这些支脚20从锅体10的下表面的中心处呈放射状设置。换言之,每个支脚20沿锅体10的下表面的径向延伸且位于锅体10的下表面的中心和外周沿之间。这样同样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且能够保证锅具1在电磁炉上的稳定性。
优选地,支脚20为六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4所示,支脚20为一个以上,支脚20为沿锅体10的下表面的周向延伸的环形,图4示出了支脚20为环形且为一个的示例,支脚20相对锅体10的下表面的中心处更加邻近锅体10的下表面的外周沿处。支脚20为环形且为两个以上时可以在锅体10的下表面上同心设置。由此同样可以起到支撑锅体10的作用,且锅具1在电磁炉上的位置稳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是,支脚20的形状和数量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支脚20的形状和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和要求具体设置,只要能够隔开锅体10和电磁炉的灶面板且能够保证锅具1在电磁炉上的平稳性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支脚20的高度为0.5毫米-10毫米。这样既可以提高加热效率,又可以保证电磁炉对锅具1的加热效果,且锅具1在电磁炉上更加平稳。
可选地,支脚20为弹性件,由此不仅可以实现支脚20对锅体10的支撑作用,而且可以利用支脚20对锅体10起到缓冲作用,并能避免支脚20磨花电磁炉的灶面板。
进一步地,支脚20由隔热材料制成,以提高支脚20对锅体10和灶面板之间的隔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支脚20与锅体10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组合式结构。
例如,支脚20可与锅体10一体成型,这样可以提高锅体10与支脚20的连接强度,且可以简化锅具1的生产工艺。
再例如,支脚20可以焊接在锅体10的下表面上,这样同样可以实现支脚20与锅体10的安装。
可选地,支脚20也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在锅体10的下表面上,这样在不需要支脚20时可以将支脚20拆卸下来,以将锅具1用于其它加热方式(如天然气加热),且可以方便支脚20的清洗和更换。
其中,支脚20的底面为磨砂面或设有防滑塑胶层,从而可以防止锅具1在灶面板上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
支脚,所述支脚设在所述锅体的下表面上且凸起于所述锅体的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为多个,多个所述支脚相互间隔设置且均匀分布在所述锅体的下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为圆柱体形,所述支脚为至少三个且沿所述锅体的下表面的周向等间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为长方体形,所述支脚为至少三个且从所述锅体的下表面的中心处呈放射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为一个以上且所述支脚的横截面为沿所述锅体的下表面的周向延伸的环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的高度为0.5毫米-1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为弹性件。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与所述锅体一体成型;或者所述支脚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锅体的下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由隔热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的底面为磨砂面或设有防滑塑胶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420582.4U CN203987479U (zh) | 2014-07-28 | 2014-07-28 | 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420582.4U CN203987479U (zh) | 2014-07-28 | 2014-07-28 | 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987479U true CN203987479U (zh) | 2014-12-10 |
Family
ID=52027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420582.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87479U (zh) | 2014-07-28 | 2014-07-28 | 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987479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19435A (zh) * | 2017-06-15 | 2017-08-08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煎烤盘和烹饪器具 |
WO2018227797A1 (zh) * | 2017-06-15 | 2018-12-20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煎烤盘和烹饪器具 |
IT201700108580A1 (it) * | 2017-09-28 | 2019-03-28 | Latini Elio E C Sas | Sistema per il suporto di contenitori su piani cottura con riscaldamento ad induzione |
EP3482663A1 (de) * | 2017-11-09 | 2019-05-15 | Erhard Tönsing | Abstandsshalter zwischen kochtopfboden und kochfeld für induktionskochfelder |
-
2014
- 2014-07-28 CN CN201420420582.4U patent/CN20398747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19435A (zh) * | 2017-06-15 | 2017-08-08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煎烤盘和烹饪器具 |
WO2018227797A1 (zh) * | 2017-06-15 | 2018-12-20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煎烤盘和烹饪器具 |
IT201700108580A1 (it) * | 2017-09-28 | 2019-03-28 | Latini Elio E C Sas | Sistema per il suporto di contenitori su piani cottura con riscaldamento ad induzione |
EP3482663A1 (de) * | 2017-11-09 | 2019-05-15 | Erhard Tönsing | Abstandsshalter zwischen kochtopfboden und kochfeld für induktionskochfelder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987479U (zh) | 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 | |
CN204181488U (zh) | 电磁加热的电饭煲 | |
CN203647136U (zh) | 温控器固定结构及电饭煲 | |
CN203987494U (zh) | 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 | |
CN203539092U (zh) | 一种电磁电压力锅的发热盘 | |
CN202204014U (zh) | 一种电磁炉 | |
CN203944799U (zh) | 活动加热式铸造冒口 | |
CN203647060U (zh) | 电压力锅 | |
CN203219850U (zh) | 一种电烤鸭炉的下部加热装置 | |
CN202773964U (zh) | 一种腐竹锅 | |
CN202698649U (zh) | 电加热烤茶炉 | |
CN110486759A (zh) | 一种防止玻璃面板碎裂的锅架及燃气灶具 | |
CN202979311U (zh) | 弹性连接的加热组件和加热器 | |
CN203615429U (zh) | 烤架组件和具有它的微波炉 | |
CN204478650U (zh) | 冰箱 | |
CN205026759U (zh) | 集成多功效的微波炉 | |
CN205107385U (zh) | 烹饪器具的内锅及烹饪器具 | |
CN203273984U (zh) | 蒸汽微波炉 | |
CN105193279B (zh) | 烹饪器具的内锅及烹饪器具 | |
CN203027523U (zh) | 一种线圈盘支架 | |
CN203609306U (zh) | 烤架网和具有它的微波炉 | |
CN201926246U (zh) | 温控器固定支架 | |
CN202993308U (zh) | 一种用于电磁低汤灶的托架 | |
CN203457349U (zh) | 线圈盘组件及具有其的电磁炉 | |
CN205175100U (zh) | 一种节能高效的烧结坩埚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