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85894U - 滚筒式茶叶烘干机 - Google Patents

滚筒式茶叶烘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85894U
CN203985894U CN201420474112.6U CN201420474112U CN203985894U CN 203985894 U CN203985894 U CN 203985894U CN 201420474112 U CN201420474112 U CN 201420474112U CN 203985894 U CN203985894 U CN 2039858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rical shell
roller
type tea
diameter
tea dr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7411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喜春
向彩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47411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858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858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8589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滚筒式茶叶烘干机,包括:第一筒体和固定在所述第一筒体内部的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筒体的直径;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封闭,所述第二筒体的另一端开放;所述第二筒体的封闭端靠近所述第一筒体的进料口;所述第二筒体的第一段筒体伸出所述第一筒体;且所述第二筒体的位于所述第一筒体内部的第二段筒体上设置有出风孔。本实用新型的茶叶烘干机根据茶叶的烘干曲线设计,采用简单的结构能够使茶叶烘干机的温度先逐渐升高然后恒温,使其符合茶叶的烘干曲线要求,达到很好的茶叶烘干温度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茶叶烘干机热效率高,得到的茶叶品质好,色泽均匀,干湿一致。

Description

滚筒式茶叶烘干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机,尤其涉及一种滚筒式茶叶烘干机。
背景技术
烘干是绿茶、红茶、普洱、乌龙茶等茶叶由生茶转为熟茶的主要工序,其是通过加热将茶叶中的多余水分去除,提升茶叶香气,并便于保存。
采用热风实现茶叶烘干时,其主要以空气导热为主,传热较快。热风是传热和传质的主要媒体。茶叶烘干是利用热空气作为介质来进行的。首先叶子内部的水分向叶表扩散,再自叶表逸出向其周围扩散。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小于被干燥叶片表面水蒸气气压时,茶叶中的水分不断向叶片表面扩散,并逸出叶片表面扩散到周围的介质中。烘干机烘干茶叶是利用流动的热空气进行的。
研究结果表明,茶叶的烘干包括增速烘干阶段和匀速干燥阶段。目前有的茶叶烘干机的热风直接进入茶叶烘干机,并且热风的流动方向与茶叶的运动方向相同,这样热风的温度是不均匀且逐渐降低的。因此现有的茶叶烘干机的温度不适宜茶叶的烘干。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茶叶烘干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滚筒式茶叶烘干机,包括:第一筒体和固定在所述第一筒体内部的第二筒体;
所述第二筒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筒体的直径;
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封闭,所述第二筒体的另一端开放;所述第二筒体的封闭端靠近所述第一筒体的进料口;
所述第二筒体的第一段筒体伸出所述第一筒体;且所述第二筒体的位于所述第一筒体内部的第二段筒体上设置有出风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筒体的封闭端与所述第一筒体的进料口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20厘米至40厘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同轴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筒体的直径和所述第二筒体的直径之比为1.5~4: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筒体包括进料段和烘干段,所述进料段的一端为进料口,所述进料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烘干段连接,所述进料口的直径小于所述烘干段的直径,所述进料段的直径逐渐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料段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固定在所述进料段上的第一导叶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烘干段上设置有固定在所述烘干段上的第二导叶板,且在所述烘干段的内壁上还固定有若干排柱状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筒体的封闭端伸入所述进料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烘干段的筒壁上设置有若干筛孔,所述筛孔的直径小于3毫米,所述第二导叶板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筒式茶叶烘干机还包括驱动装置、调节装置以及支架;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筒体活动连接且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一筒体旋转;所述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筒体的倾斜度,且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筒体的进料口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滚筒式茶叶烘干机根据茶叶的烘干曲线设计,采用简单的结构能够使茶叶烘干机的温度先逐渐升高然后恒温,使其符合茶叶的烘干曲线要求,达到很好的茶叶烘干温度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茶叶烘干机热效率高,得到的茶叶品质好,色泽均匀,干湿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滚筒式茶叶烘干机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滚筒式茶叶烘干机的左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滚筒式茶叶烘干机的第二筒体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滚筒式茶叶烘干机的的第一筒体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滚筒式茶叶烘干机的另一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滚筒式茶叶烘干机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茶叶加工过程是以热量供应为加工基础的,整个加工过程中茶叶需要吸收很多热量。热量吸收的多少,热温上升的快慢以及加热过程中水分散失速度都影响茶叶的品质。从热物理学分析,茶叶的烘干过程是由于热传递而使水分子激活能增加并超越了水分子束缚能极限而脱离基团,同时在温度场的作用下引起水分或水蒸气浓度的不均匀分布而形成水分梯度,开始质量传递。由于茶叶内部持水方式不同,热气流和物料表面的传质传热过程和物料内部的传质传热的过程和机理也不同,两者在不同干燥阶段起着不同的主导和约束作用而影响物料的干燥进程,因此我们将茶叶的干燥分为增速干燥阶段和匀速干燥阶段。在茶叶的增速干燥阶段要求烘干温度逐渐升高,在茶叶的匀速干燥阶段要求烘干温度保持稳定,这样能够保证很好的烘干效果。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滚筒式茶叶烘干机,包括:第一筒体100和固定在所述第一筒体100内部的第二筒体200;第二筒体200通过支架300固定在第一筒体100上,支架300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筒体100上,支架300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筒体200上,通过支架300将第一筒体100和第二筒体200固定为一体,这样第二筒体200可以随着第一筒体100一起运动。当第一筒体100旋转时,第二筒体200随之一起旋转。
参见图2,所述第二筒体200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筒体100的直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筒体200为热风通道,茶叶放置在第一筒体100和第二筒体200之间,受到第一筒体100的旋转力以及重力,以及热风的作用下从进料口逐渐运动至出料口,同时完成烘干过程。
所述第二筒体200的一端封闭,所述第二筒体200的另一端开放。第二筒体的开放端与热风装置连接,热风从第二筒体的开放端202进入。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筒体200整体为直筒状,第一段筒体210和第二段筒体220的直径相等。将第二筒体200的一端设置为封闭端可以避免茶叶进入第二筒体,同时避免热风逸出,这样可以保证热风的热量完全利用,能够节约茶叶烘干机的能耗,节约能源。
参见图1,所述第二筒体的封闭端201靠近所述第一筒体100的进料口101;所述第二筒体200的第一段筒体210伸出所述第一筒体。其中第二筒体200的封闭端201在第二段筒体220上,第二筒体200的开放端202在第一(二)段筒体210上。所述第二筒体200的第一段筒体210伸出所述第一筒体,这样热风可以在第一段筒体210中混合均匀后再进入第二段筒体220,这样可以保证第二段筒体220的温度均匀,使其形成稳定的温度段,同时便于与热风装置对接。
参见图3,所述第二筒体200的位于所述第一筒体100内部的第二段筒体220上设置有出风孔221。通入第二筒体200内部的热风从出风孔221上逸出至第一筒体。在第二筒体200的第二段筒体220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出风孔221。出风孔221可以均匀分布也可以非均匀分布。出风孔221的直径应当小于1厘米,以避免烘干后的茶叶进入第二筒体。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段筒体220可以采用钉孔板制成。
本实施例中,热风的流动方向与茶叶的运动方向相反,如图1所示,热风的流动方向为从右向左,茶叶的运动方向为从左向右,这样由于热风的温度一般为进风口最高,温度随之降低;因此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的温度是从左向右逐渐升高的,而在第二筒体的靠近开放端的部分由于持续通入热风,其温度基本稳定;并且第二滚筒的筒壁的温度与其中热风的温度一致,都是从左向右逐渐升高。这样在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内部就形成了温度逐渐升高然后稳定的温度梯度。放置在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的茶叶可能随着第一筒体的旋转而落至第二筒体的筒壁上,也可能随着气流的运动悬浮在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由于温度梯度的存在,使得放置在其中的茶叶的烘干形成增速烘干和匀速烘干两个阶段,符合茶叶的烘干规律。并且本实用新型的茶叶烘干机实现温度梯度的方法非常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加热装置,非常方便在现有的设备上进行改进。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茶叶烘干机得到的茶叶品质好,色泽均匀,干湿一致。
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第一筒体的出料口的一端设置有可开合的出口盖,所述出口盖上设置有通孔,第二筒体200穿过该通孔。
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述第二筒体200的封闭端201与所述第一筒体100的进料口101的端面之间的距离L为20厘米至40厘米。设置封闭端与第一筒体的进料口之间有一定距离这样可以方便进料,同时方便茶叶的解块。
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参见图2,所述第一筒体100和所述第二筒体200同轴设置。这样设置方便制造和使用。
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参见图2,所述第一筒体的直径d1和所述第二筒体的直径d2之比为1.5~4:1。这样设置能够同时兼顾烘干温度和茶叶产量。
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参见图5,所述第一筒体包括进料段110和烘干段120,所述进料段110的一端为进料口101,所述进料段110的另一端与所述烘干段120连接,所述进料口101的直径小于所述烘干段120的直径,所述进料段110的直径逐渐增大,进料段110与烘干段120连接的一端的直径与烘干段120的直径相等,烘干段120为直筒形。本实施例中的进料段110为缩口段,进料口101的中心位于第一筒体100的中心轴线上。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的进料段110的截面呈梯形。设置缩口段的进料段有利于进料,并且有利于茶叶进入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避免茶叶滞留在进料口处,保证茶叶的一致性。
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进料段110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固定在所述进料段110上的第一导叶板111,所述第一导叶板111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导叶板111的倾斜度与所述进料段110的倾斜度相同。设置第一导叶板的目的是为了导料,使茶叶均进入烘干段,避免滞留在进料段。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导叶板111为三个,三个导叶板均匀设置在进料段。
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在所述烘干段120上设置有固定在所述烘干段120上的第二导叶板121,且在所述烘干段120的内壁上还固定有若干排柱状物122。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导叶板121用于搅动茶叶,将茶叶引导至第二筒体200的筒壁上从而有利于茶叶的烘干。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导叶板121的靠近进料口101的一端固定在烘干段120的筒壁上。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导叶板可以与第二筒体的中心轴线平行,或者第二导叶板121也可以倾斜设置,即第二导叶板121的自由端靠近第二筒体200。设置柱状物122的目的是用于解块,避免茶叶结块。柱状物可以为铁钉。若干排柱状物122可以均匀设置在烘干段120的内壁上,且柱状物122的位置与第二导叶板间隔设置。柱状物122的高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并且柱状物122与第二筒体200的外壁之间的距离大于1厘米。应当注意的是,第二导叶板与第二筒体的中心轴线平行时,第二筒体应当倾斜设置,这样可以保证茶叶在筒体内的移动,保证茶叶出料。
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参见图5,所述第二筒体200的封闭端201伸入所述进料段110,所述第一筒体100和所述第二筒体200的长度相等或不等。第二筒体200的封闭端201伸入缩口状的进料段110,由于第二筒体200的封闭端201的温度较低,因此将其设置在进料段中,以保证烘干段120的均匀性,同时还可以对进料段的茶叶进行预热。
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参见图4,所述烘干段120的筒壁上设置有若干筛孔123,所述筛孔123的直径小于3毫米。设置筛孔123可以将茶末筛出来,同时还可以使茶叶蒸发产生的蒸汽排出,使茶叶烘干。筛孔123可以均匀或非均匀的设置在烘干段的筒壁上。本实施例中的烘干段可以采用钉孔板制成。
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滚筒式茶叶烘干机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一筒体100旋转的驱动装置。本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可以是电机带动托轮,使用时将第一筒体放置在托轮上即可,一般的,还可以设置一个放置拖轮的底座,第一筒体100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筒体100可以水平放置,也可以倾斜放置,原料从第一筒体100的缩口段进入,热风从第二筒体的开放端进入,再经过第二筒体200上的221吹向第一筒体100的四周,茶叶在第一筒体100和第二筒体200之间,在重力的作用下,与第二筒体200吹出的热风逐渐向第一筒体100的另一端,在第一筒体100的内壁上设置有导叶板、筛孔、柱状物,茶叶在第一筒体100内部围绕第二筒体滚动而完成解块、筛末、烘干过程。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筒体活动连接且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一筒体旋转。
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滚筒式茶叶烘干机还包括能够调节第一筒体倾斜度的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垂直设置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筒体的进料口的一端,通过调节该装置就可以调节第一筒体的倾斜度。本实施例中的调节装置为调节螺杆。当第一筒体放在托轮上时,第一筒体的倾斜度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节,此时只需要在放置第一筒体的托轮底座上的靠近进料口的一端安装一根垂直方向带旋钮的螺杆,螺杆的另一端触地,旋转螺杆即可调整滚筒倾斜度。
更优的,第一筒体100倾斜放置的倾斜度为0度至30度。第一筒体倾斜放置有利于茶叶从进料口向出料口的一端运动。倾斜度过大,茶叶在增速烘干段的停留时间过短,倾斜度过小,则茶叶在增速烘干段的停留时间过长。
更优的,第一筒体的靠近第二筒体的进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端盖,该端盖可以打开。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滚筒式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筒体和固定在所述第一筒体内部的第二筒体;
所述第二筒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筒体的直径;
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封闭,所述第二筒体的另一端开放;所述第二筒体的封闭端靠近所述第一筒体的进料口;
所述第二筒体的第一段筒体伸出所述第一筒体;且所述第二筒体的位于所述第一筒体内部的第二段筒体上设置有出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的封闭端与所述第一筒体的进料口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20厘米至4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的直径和所述第二筒体的直径之比为1.5~4: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滚筒式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包括进料段和烘干段,所述进料段的一端为进料口,所述进料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烘干段连接,所述进料口的直径小于所述烘干段的直径,所述进料段的直径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筒式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段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固定在所述进料段上的第一导叶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筒式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烘干段上设置有固定在所述烘干段上的第二导叶板,且在所述烘干段的内壁上还固定有若干排柱状物。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筒式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的封闭端伸入所述进料段。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滚筒式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段的筒壁上设置有若干筛孔,所述筛孔的直径小于3毫米;
所述第二导叶板倾斜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筒式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式茶叶烘干机还包括驱动装置和调节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筒体活动连接且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一筒体旋转;
所述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筒体的倾斜度,且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筒体的进料口的一端。
CN201420474112.6U 2014-08-21 2014-08-21 滚筒式茶叶烘干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858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74112.6U CN203985894U (zh) 2014-08-21 2014-08-21 滚筒式茶叶烘干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74112.6U CN203985894U (zh) 2014-08-21 2014-08-21 滚筒式茶叶烘干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85894U true CN203985894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26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7411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85894U (zh) 2014-08-21 2014-08-21 滚筒式茶叶烘干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858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3490A (zh) * 2021-05-06 2021-07-20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低温保香速溶红茶粉的生产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3490A (zh) * 2021-05-06 2021-07-20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低温保香速溶红茶粉的生产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64578U (zh) 一种循环带式干燥机
CN107484850A (zh) 茶叶加工装置
CN105258467A (zh) 一种药材烘干机
CN203758196U (zh) 太阳能烘干机
CN205448617U (zh) 一种螺旋式胶丸烘干装置
CN202104186U (zh) 一种茶叶烘焙机
CN104807309A (zh) 一种建筑用竖立螺旋式烘干机
CN105053280A (zh) 茶叶烘干机
CN205300204U (zh) 一种热风循环干燥箱
CN203985894U (zh) 滚筒式茶叶烘干机
CN102321958B (zh) 一种无纺布在线处理的装置
CN201862545U (zh) 一种涂布干燥装置
CN105519712A (zh) 一种滚筒式茶叶自动发酵机
CN110926163B (zh) 一种茶叶用节能型烘干机
CN206207940U (zh) 一种皮革烘干装置
CN204907742U (zh) 茶叶烘干机
CN206019216U (zh) 一种便捷式茶叶烘箱
CN213819664U (zh) 一种茶叶制作用烘干设备
CN210399880U (zh) 一种烘干装置
CN209926770U (zh) 一种电池密封圈的烘干装置
CN208581799U (zh) 一种热风式茶叶滚筒杀青机
CN205361255U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造粒机的脱水装置
CN202202135U (zh) 一种无纺布在线处理的装置
CN216204976U (zh) 隧道窑余热利用
CN205747795U (zh) 新型烘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6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