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72147U - 收集极、净化装置及吊顶净化机 - Google Patents

收集极、净化装置及吊顶净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72147U
CN203972147U CN201420335094.3U CN201420335094U CN203972147U CN 203972147 U CN203972147 U CN 203972147U CN 201420335094 U CN201420335094 U CN 201420335094U CN 203972147 U CN203972147 U CN 2039721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plate
collector
pole plate
coll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3509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侍家庭
魏招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e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e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e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e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3509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721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721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721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收集极、净化装置及吊顶净化机,收集极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端板;至少两个收集极板,设置于端板之间;至少一个排斥极板,设置于收集极板之间,收集极板及排斥极板间隔设置;收集极板连接杆,连接收集极板,收集极板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端板上;排斥极板连接杆,连接排斥极板,排斥极板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端板上,排斥极板连接杆与端板电性绝缘;其中,排斥极板上设置有收集极板连接杆避让部;收集极板上设置有排斥极板连接杆避让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集极,有效地增加了收集极板及排斥极板的数量,进而扩大了净化面积,提高了净化效率。

Description

收集极、净化装置及吊顶净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收集极、净化装置及吊顶净化机。
背景技术
目前,净化装置包括发生极及收集极,空气通过发生极带电,在带电粒子的作用下,将灰尘及杂质吸附于收集极上,完成空气的净化。
如图1所示,图1为一种现有技术中的收集极的结构示意图。
收集极包括端板01、收集极板02及排斥极板03,端板01上设置把手以便于收集极的装卸。但是,由于收集极的长度(垂直于端板01的方向,也为收集极的装卸方向)有限,而收集极板02及排斥极板03均设置于端板01上,这使得收集极板02及排斥极板03的长度受限。使得收集极的净化面积不大,严重影响净化效率。
因此,如何扩大净化面积,提高净化效率,是本技术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收集极,以扩大净化面积,提高净化效率。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收集极的净化装置及吊顶净化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收集极,用于空气净化时吸附带电粒子,包括:
两个相对设置的端板;
至少两个收集极板,设置于所述端板之间;
至少一个排斥极板,设置于所述收集极板之间,所述收集极板及所述排斥极板间隔设置;
收集极板连接杆,连接所述收集极板,所述收集极板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端板上;
排斥极板连接杆,连接所述排斥极板,所述排斥极板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端板上,所述排斥极板连接杆与所述端板电性绝缘;
其中,所述排斥极板上设置有收集极板连接杆避让部;
所述收集极板上设置有排斥极板连接杆避让部。
优选地,上述收集极中,所述收集极板之间具有收集极板垫块,所述收集极板垫块套设于所述收集极板连接杆上;所述排斥极板之间具有排斥极垫块,所述排斥极板垫块套设于所述排斥极板连接杆上。
优选地,上述收集极中,所述收集极板连接杆的数量为多个且相邻三个所述收集极板连接杆呈三角排列,所述排斥极板连接杆的数量为多个且相邻三个所述排斥极板连接杆呈三角排列。
优选地,上述收集极中,所述排斥极板连接杆的端部与所述端板之间设置有陶瓷绝缘件。
优选地,上述收集极中,所述陶瓷绝缘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端板接触的固定支脚,所述固定支脚为三个且呈三角排列;
所述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支脚相配合的开孔。
优选地,上述收集极中,所述陶瓷绝缘件朝向所述端板的一侧设置有中空凹槽。
优选地,上述收集极中,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端板之间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于所述端板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净化装置,包括箱体及可分离的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发生极和收集极,所述收集极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收集极。
优选地,上述净化装置中,所述发生极包括:框架;两个连接杆,设置于所述框架上;电晕丝,设置于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
所述电晕丝的两端均设置有冷压端子,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悬臂弹片,所述冷压端子与所述悬臂弹片连接。
优选地,上述净化装置中,所述冷压端子与所述悬臂弹片的连接处套设有绝缘套。
优选地,上述净化装置中,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绝缘端子,所述绝缘端子具有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上的塑料骨架及包裹于所述塑料骨架上的绝缘橡胶层。
优选地,上述净化装置中,所述绝缘端子用于与所述框架接触的定位端面上设置有三个定位凸起,三个所述定位凸起呈三角排列;
所述框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定位孔。
优选地,上述净化装置中,所述定位端面上具有中空结构。
优选地,上述净化装置中,所述框架的两侧均设置有橡胶绝缘导风板。
优选地,上述净化装置中,所述箱体内具有支撑所述发生极的第一导轨及支撑所述收集极的第二导轨;
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的支撑面上均设置有凸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吊顶净化机,包括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净化装置。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集极,收集极板及排斥极板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即相邻两个收集极板之间设置有一个排斥极板),并且,收集极板及排斥极板均位于两个端板之间。通过收集极板连接杆连接收集极板,且收集极板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端板上;通过排斥极板连接杆连接排斥极板,排斥极板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端板上。在收集极的长度一定的情况下,有效地增加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集极中的收集极板及排斥极板的紧密度,在同体积的收集极中扩大了净化面积,提高了净化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收集极的净化装置及吊顶净化机。由于上述收集极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收集极的净化装置及吊顶净化机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现有技术中的收集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集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集极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陶瓷绝缘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陶瓷绝缘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集极的工作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顶净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生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绝缘端子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沿B-B面的剖切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净化装置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顶净化机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收集极,以扩大净化面积,提高净化效率。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收集极的净化装置及吊顶净化机。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集极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收集极,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端板431;至少两个收集极板432,设置于端板431之间;至少一个排斥极板433,设置于收集极板432之间,收集极板432及排斥极板433间隔设置;收集极板连接杆434,连接收集极板432,收集极板连接杆434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端板431上;排斥极板连接杆435,连接排斥极板433,排斥极板连接杆435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端板431上,排斥极板连接杆435与端板431电性绝缘;其中,排斥极板433上设置有收集极板连接杆避让部;收集极板432上设置有排斥极板连接杆避让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集极,收集极板432及排斥极板433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即相邻两个收集极板432之间设置有一个排斥极板433),并且,收集极板432及排斥极板433均位于两个端板431之间。通过收集极板连接杆434连接收集极板432,且收集极板连接杆434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端板431上;通过排斥极板连接杆435连接排斥极板433,排斥极板连接杆435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端板431上。在收集极的长度一定的情况下,有效地增加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集极中的收集极板432及排斥极板433的紧密度,在同体积的收集极中扩大了净化面积,提高了净化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收集极板432的宽度大于排斥极板433的宽度。优选地,收集极板432的宽度及排斥极板433的宽度均大于100mm,如本实施例中的收集极板432宽度为140mm,排斥极板433的宽度为118.25mm;与现有技术中收集极板的宽度及排斥极板的宽度均小于50mm的结构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收集极板的宽度为38mm,排斥极板的宽度为20mm),进一步扩大了净化面积。可以在一个端板431上设置抻拉扶手,以便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集极的取放。
进一步地,为了确保收集极板432及排斥极板433的间距,收集极板432之间具有收集极板垫块436,排斥极板433之间具有排斥极垫块437。
为了提高垫块的稳定性,收集极板垫块436套设于收集极板连接杆434上,排斥极板垫块437套设于排斥极板连接杆435上。
由于收集极板432仅通过收集极板连接杆434固定,而排斥极板433仅通过排斥极板连接杆435固定。为了确保支撑稳定性,以避免运输及清洗过程中极板变形,收集极板连接杆434的数量为多个且相邻三个收集极板连接杆434呈三角排列,排斥极板连接杆435的数量为多个且相邻三个排斥极板连接杆435呈三角排列。
在图3中,虚线连接的为三个相邻的收集极板连接杆434,点划线连接的为三个相邻的排斥极板连接杆435。在本实施例中,收集极板连接杆434及排斥极板连接杆435的数量均为六个,即分为两组收集极板连接杆组(三个相邻的收集极板连接杆434)及两组排斥极板连接杆组(三个相邻的排斥极板连接杆435),两组收集极板连接杆组分别设置于端板431的两侧,而两组排斥极板连接杆组也分别设置于端板431的两侧,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收集极板连接杆组与排斥极板连接杆组交叉设置,即在一组收集极板连接杆组与一组排斥极板连接杆组对应设置,一组收集极板连接杆组中的相邻两个收集极板连接杆434之间设置有一组排斥极板连接杆组中的一个排斥极板连接杆435。
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确保排斥极板433与端板431相互绝缘,排斥极板连接杆435的端部与端板431之间设置有陶瓷绝缘件438。
在本实施例中,陶瓷绝缘件438上设置有用于与端板431接触的固定支脚4381,三个固定支脚4381呈三角排列;端板431上设置有与固定支脚4381相配合的开孔。通过在陶瓷绝缘件438上设置呈三角排列的固定支脚4381,有效地提高了安装稳定性。
进一步地,陶瓷绝缘件438朝向端板431的一侧设置有中空凹槽4382。以避免不同电位极板之间的打火问题,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集极还包括连接于端板431之间的导流板439,导流板439设置于端板431的端部。通过设置导流板439,有效避免吹风外溢,进一步提高了净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净化装置,包括箱体41及可分离的设置于箱体41内的发生极42及收集极43,收集极43为如上述任一种的收集极。由于上述收集极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收集极的净化装置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如图8和图9所示,发生极42包括框架421、两个相互平行设置于框架421上的连接杆422及设置于两个连接杆422之间的电晕丝423;电晕丝423的两端均设置有冷压端子424,连接杆422上设置有悬臂弹片425,冷压端子424与悬臂弹片425连接。通过设置悬臂弹片425,使电晕丝423在悬臂弹片425的弹性拉伸力的作用下处于一定的张紧状态,避免因电晕丝423松弛而影响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冷压端子424与悬臂弹片425的连接处套设有绝缘套426。以避免电晕丝423的端部向外放电,确保电晕效率,进一步达到了提高净化效率的效果。
如图10和图11所示连接杆422的两端均设置有绝缘端子427,绝缘端子427具有套设于连接杆422上的塑料骨架4271及包裹于塑料骨架4271上的绝缘橡胶层4272。通过将绝缘端子427设置为内层塑料骨架4271外层绝缘橡胶层4272的双层结构,塑料骨架4271确保了绝缘端子427的整体安装强度,并且塑料骨架4271及绝缘橡胶层4272的抗静电及憎水性等要求使其满足在在相对压差4万伏高压电的情况下稳定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端子427用于与框架421接触的定位端面上设置有三个定位凸起4273,三个定位凸起4273呈三角排列;框架421上设置有与定位凸起4273相配合的定位孔。如图10所示,定位凸起4273为弧形凸起,保证抗扭力性能及固定稳定性。
进一步地,定位端面上具有中空结构4274。通过设置中空结构4274,增加了爬电距离,保证了绝缘端子427在高压状态下稳定工作。
如图8所示,框架421的两侧均设置有橡胶绝缘导风板428。即,连接杆422的外侧为两个连接杆422相对远离的一侧,橡胶绝缘导风板428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橡胶绝缘导风板428设置于一个连接杆422远离另一个连接杆422的一侧,另一个胶绝缘导风板428设置于另一个连接杆422远离一个连接杆422的一侧。优选地,橡胶绝缘导风板428相对于电晕丝423倾斜设置,其沿进风方向向靠近电晕丝423的方向倾斜,避免进风外溢,提高经过电晕丝423的风量,进一步提高了净化效率。
如图12所示,箱体41内具有支撑发生极42的第一导轨411及支撑收集极43的第二导轨412;第一导轨411与第二导轨412的支撑面上均设置有凸起413。通过设置凸起413,以减小发生极42与第一导轨411的接触面积及收集极43与第二导轨412的接触面积。
其中,凸起413的数量为多个且沿导轨的延伸方向布置。
如图7及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吊顶净化机,包括净化装置4,净化装置4为如上述任一种的净化装置。由于上述净化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净化装置的吊顶净化机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在本实施例中,吊顶净化机包括用于与楼板1连接的吊筋2、与吊筋2连接的支撑装置3、位于支撑装置3内出风装置7、与出风装置7的出风口对应设置的净化装置4、与出风装置7的进风口连接的吸风装置9及用于与天花板5配合的散流器6,出风装置7的进风口与吸风装置9的送风口91通过柔性连接管道8连通,而吸风装置9的回风口92用于与室内连通,以便于实现循环净化的作用。当然也可以将吸风装置9的回风口92与室外连通,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收集极,用于空气净化时吸附带电粒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相对设置的端板(431);
至少两个收集极板(432),设置于所述端板(431)之间;
至少一个排斥极板(433),设置于所述收集极板(432)之间,所述收集极板(432)及所述排斥极板(433)间隔设置;
收集极板连接杆(434),连接所述收集极板(432),所述收集极板连接杆(434)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端板(431)上;
排斥极板连接杆(435),连接所述排斥极板(433),所述排斥极板连接杆(435)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端板(431)上,所述排斥极板连接杆(435)与所述端板(431)电性绝缘;
其中,所述排斥极板(433)上设置有收集极板连接杆避让部;
所述收集极板(432)上设置有排斥极板连接杆避让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极板之间具有收集极板垫块(436),所述收集极板垫块(436)套设于所述收集极板连接杆(434)上;所述排斥极板之间具有排斥极垫块(437),所述排斥极板垫块(437)套设于所述排斥极板连接杆(435)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极板连接杆(434)的数量为多个且相邻三个所述收集极板连接杆(434)呈三角排列,所述排斥极板连接杆(435)的数量为多个且相邻三个所述排斥极板连接杆(435)呈三角排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斥极板连接杆(435)的端部与所述端板(431)之间设置有陶瓷绝缘件(43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集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绝缘件(438)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端板(431)接触的固定支脚(4381),所述固定支脚(4381)为三个且呈三角排列;
所述端板(431)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支脚(4381)相配合的开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集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绝缘件(438)朝向所述端板(431)的一侧设置有中空凹槽(438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端板(431)之间的导流板(439),所述导流板(439)设置于所述端板(431)的端部。
8.一种净化装置,包括箱体(41)及可分离的设置于所述箱体(41)内的发生极(42)和收集极(43),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极(43)为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收集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极(42)包括:框架(421);两个连接杆(422),设置于所述框架(421)上;电晕丝(423),设置于两个所述连接杆(422)之间;
所述电晕丝(423)的两端均设置有冷压端子(424),所述连接杆(422)上设置有悬臂弹片(425),所述冷压端子(424)与所述悬臂弹片(425)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压端子(424)与所述悬臂弹片(425)的连接处套设有绝缘套(426)。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22)的两端均设置有绝缘端子(427),所述绝缘端子(427)具有套设于所述连接杆(422)上的塑料骨架(4271)及包裹于所述塑料骨架(4271)上的绝缘橡胶层(4272)。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端子(427)用于与所述框架(421)接触的定位端面上设置有三个定位凸起(4273),三个所述定位凸起(4273)呈三角排列;
所述框架(421)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起(4273)相配合的定位孔。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端面上具有中空结构(4274)。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421)的两侧均设置有橡胶绝缘导风板(428)。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1)内具有支撑所述发生极(42)的第一导轨(411)及支撑所述收集极(43)的第二导轨(412);
所述第一导轨(411)与所述第二导轨(412)的支撑面上均设置有凸起(413)。
16.一种吊顶净化机,包括净化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4)为如权利要求8-15任一项所述的净化装置。
CN201420335094.3U 2014-06-20 2014-06-20 收集极、净化装置及吊顶净化机 Active CN2039721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35094.3U CN203972147U (zh) 2014-06-20 2014-06-20 收集极、净化装置及吊顶净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35094.3U CN203972147U (zh) 2014-06-20 2014-06-20 收集极、净化装置及吊顶净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72147U true CN203972147U (zh) 2014-12-03

Family

ID=51969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35094.3U Active CN203972147U (zh) 2014-06-20 2014-06-20 收集极、净化装置及吊顶净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721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3533A (zh) * 2014-06-20 2014-09-17 苏州贝昂科技有限公司 收集极、净化装置及吊顶净化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3533A (zh) * 2014-06-20 2014-09-17 苏州贝昂科技有限公司 收集极、净化装置及吊顶净化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43533A (zh) 收集极、净化装置及吊顶净化机
CN104669221A (zh) 一种绝缘机台、设备及消除静电的方法
CN103721516B (zh) 电离型空气净化器
CN104595978A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03972147U (zh) 收集极、净化装置及吊顶净化机
CN203565196U (zh) 空气净化器及高压发生装置
CN105107630A (zh) 一种静电除尘器
CN203972144U (zh) 发生极、净化装置及吊顶净化机
JP2008503343A (ja) トンネルファン用静電式フィルタ
CN104056722A (zh) 发生极、净化装置及吊顶净化机
CN104437866A (zh) 一种净化除尘器
CN205341044U (zh) 湿雾静电除尘器
CN207262890U (zh) 一种新型电缆干燥装置
CN203710861U (zh) 一种电离型空气净化器
CN208401340U (zh) 一种一体化光伏箱式变电站高压套管装置
CN103878063A (zh) 一种微风电除尘器
CN105597935A (zh) 一种卧式湿电高效放电极及其框架结构
CN211526642U (zh) 穿墙管道隐藏式环形双电压静电场过滤热交换装置
CN208398276U (zh) 一种新风净化设备
CN203916899U (zh) 一种蜂窝式静电除尘器
CN105344474B (zh) 一种均风板
CN202173989U (zh) 玻璃钢洗涤式电除雾器
CN215939495U (zh) 一种新型的可拆卸的空气扩散器
CN204261811U (zh) 一种净化除尘装置
CN210846753U (zh) 一种静电除尘器进气分流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XI'AN ZHONGKE BE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UZHOU BEI'ANG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4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15125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TO: 710000 XI'AN, SHAANXI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424

Address after: 710000, Shaanxi province Xi'an hi tech Zone new 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avenue 18, administra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uilding two, room 222

Patentee after: XI'AN ZHONGKE BE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Xinghu Street Industrial Park of Suzhou city in Jiangsu province 215125 No. 328 15 1 floor

Patentee before: SUZHOU BEIANG TECHNOLOGY 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30

Address after: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25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n Fang Road No. 11

Patentee after: SUZHOU BEIANG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710000, Shaanxi province Xi'an hi tech Zone new 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avenue 18, administra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uilding two, room 222

Patentee before: XI'AN ZHONGKE BE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Collector, purifying device and ceiling purifying machin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1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03

Pledgee: Peoples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Su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ranch

Pledgor: SUZHOU BEIANG TECHNOLOGY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8320010003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000 Building 1, 175 Songbei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Be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1, JinFang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BEIANG TECHNOLOGY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