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57711U - 轮毂单元的外圈 - Google Patents

轮毂单元的外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57711U
CN203957711U CN201420405873.6U CN201420405873U CN203957711U CN 203957711 U CN203957711 U CN 203957711U CN 201420405873 U CN201420405873 U CN 201420405873U CN 203957711 U CN203957711 U CN 2039577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t rolling
annular slot
boss
annular
column conn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0587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QING DEMAN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QING DEMA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QING DEMAN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QING DEMA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0587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577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577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5771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毂单元的外圈。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使用寿命短等技术问题。包括圆环体,在圆环体内壁中部具有向内延伸的环形凸起,在环形凸起上设有第一环形滚槽,在圆环体内壁还设有位于环形凸起一端的第二环形滚槽、位于环形凸起另一端的第三环形滚槽,所述的第一环形滚槽的槽底从第二环形滚槽侧向第三环形滚槽侧倾斜设置,在环形凸起上具有从第一环形滚槽向第二环形滚槽倾斜的第一环形锥面,在环形凸起上还具有从第一环形滚槽向第三环形滚槽倾斜的第二环形锥面,所述的第一环形锥面与第二环形锥面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轮毂单元的外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毂单元的外圈。
背景技术
汽车轮毂是汽车的重要部件,其对汽车的安全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汽车轮毂单元包括芯轴、外圈和内圈,为了能提高轮毂外圈的结构强度和延长使用寿命,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轮毂外圈,[申请号:201320407578.X],包括外圈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圈本体的两侧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凹槽,外圈本体的外表面设有均布的四个凸块,凸块一侧与外圈本体的连接处设有过渡斜面。该方案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轮毂采用的外圈定位较不准确,并且强度较差,从而使用时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等的技术问题。
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储油能力差,导致需要定期进行油补充,其次,还导致在使用时噪声较大,造成磨损严重;另外,整体的结构强度低且不易加工制造,同时该结构还不便于组装和拆卸,生产效率低且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更合理,使用寿命长且易于拆装的轮毂单元的外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汽车轮毂芯轴锻件包括圆环体,在圆环体内壁中部具有向内延伸的环形凸起,在环形凸起上设有第一环形滚槽,在圆环体内壁还设有位于环形凸起一端的第二环形滚槽、位于环形凸起另一端的第三环形滚槽,所述的第一环形滚槽的槽底从第二环形滚槽侧向第三环形滚槽侧倾斜设置,在环形凸起上具有从第一环形滚槽向第二环形滚槽倾斜的第一环形锥面,在环形凸起上还具有从第一环形滚槽向第三环形滚槽倾斜的第二环形锥面,所述的第一环形锥面与第二环形锥面对应设置,在圆环体的外壁设有若干具有内螺孔的柱状连接部,所述的内螺孔轴心线与圆环体轴心线相互平行,在圆环体的外壁还设有若干一一位于相邻的两个柱状连接部之间的凸台,在凸台的一侧与柱状连接部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结构,在凸台的另一侧与柱状连接部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结构,每个凸台分别倾斜设置且凸台的倾斜方向一致,在每个凸台远离圆环体的一端具有定位平面,在每个凸台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的第一环形滚槽连通的通孔。在内螺孔孔壁上制有内螺纹。
在本申请中,设置了第一环形滚槽、第二环形滚槽和第三环形滚槽相结合的结构能提高储油能力,然后进一步结合第一环形滚槽的槽底倾斜设置的结构,能进一步提高储油能力,保证能自行供给和达到自润的目的;设置了通孔可以便于向第一环形滚槽内注入润滑油,然后通过第一环形锥面与第二环形锥面可以使润滑油流动至第二环形滚槽和第三环形滚槽内,从而解决添加润滑油麻烦的技术问题;设置了定位平面可以防止加工通孔时钻头跑偏而无法定位的技术问题,无形中提高了生产效率;设置了柱状连接部和内螺孔相结合的结构能便于拆装,保证生产效率;设置了第一加强结构和第二加强结构可以进一步保证整体的结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轮毂单元的外圈中,所述的通孔为阶梯孔且该通孔的轴心线与定位平面垂直。
在上述的轮毂单元的外圈中,所述的凸台圆周均匀分布。
在上述的轮毂单元的外圈中,所述的第一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凸台的一侧和柱状连接部之间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的第二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凸台的另一侧和柱状连接部之间的第二加强筋。
在上述的轮毂单元的外圈中,所述的第一加强筋与柱状连接部之间设有第一加强块,所述的第二加强筋与柱状连接部之间设有第二加强块。
在上述的轮毂单元的外圈中,所述的第一加强筋厚度为柱状连接部长度的1/3-1/2,第二加强筋厚度为柱状连接部长度的1/3-1/2。
在上述的轮毂单元的外圈中,所述的凸台上设有位于通孔外围的封堵件定位孔。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轮毂单元的外圈的优点在于:1、设计更合理,设置了第一环形滚槽、第二环形滚槽和第三环形滚槽相结合的结构能提高储油能力,然后进一步结合第一环形滚槽的槽底倾斜设置的结构,能进一步提高储油能力,保证能自行供给和达到自润的目的;2、设置了通孔可以便于向第一环形滚槽内注入润滑油,然后通过第一环形锥面与第二环形锥面可以使润滑油流动至第二环形滚槽和第三环形滚槽内,从而解决添加润滑油麻烦的技术问题;3、设置了定位平面可以防止加工通孔时钻头跑偏而无法定位的技术问题,无形中提高了生产效率;设置了柱状连接部和内螺孔相结合的结构能便于拆装,保证生产效率;4、设置了第一加强结构和第二加强结构可以进一步保证整体的结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圆环体1、第一加强筋1a、第二加强筋1b、第一加强块1c、第二加强块1d、第二环形滚槽11、第三环形滚槽12、环形凸起2、第一环形锥面2a、第二环形锥面2b、第一环形滚槽21、柱状连接部3、内螺孔31、凸台4、定位平面41、通孔42、封堵件定位孔4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轮毂单元的外圈包括圆环体1,在圆环体1内壁中部具有向内延伸的环形凸起2,在环形凸起2上设有第一环形滚槽21,在圆环体1内壁还设有位于环形凸起2一端的第二环形滚槽11、位于环形凸起2另一端的第三环形滚槽12,所述的第一环形滚槽21的槽底从第二环形滚槽11侧向第三环形滚槽12侧倾斜设置,在环形凸起2上具有从第一环形滚槽21向第二环形滚槽11倾斜的第一环形锥面2a,在环形凸起2上还具有从第一环形滚槽21向第三环形滚槽12倾斜的第二环形锥面2b,所述的第一环形锥面2a与第二环形锥面2b对应设置;设置了第一环形滚槽、第二环形滚槽和第三环形滚槽相结合的结构能提高储油能力,然后进一步结合第一环形滚槽的槽底倾斜设置的结构,能进一步提高储油能力,保证能自行供给和达到自润的目的。
为了便于拆装,在圆环体1的外壁设有若干具有内螺孔31的柱状连接部3,内螺孔31轴心线与圆环体1轴心线相互平行,在内螺孔31孔壁上制有内螺纹,在圆环体1的外壁还设有若干一一位于相邻的两个柱状连接部3之间的凸台4,该凸台4圆周均匀分布,在凸台4的一侧与柱状连接部3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结构,在凸台4的另一侧与柱状连接部3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结构,每个凸台4分别倾斜设置且凸台4的倾斜方向一致,在每个凸台4远离圆环体1的一端具有定位平面41,在每个凸台4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的第一环形滚槽21连通的通孔42,当通孔42内设置封堵件后,为了保证封堵件的固定牢靠性,在凸台上设有位于通孔外围的封堵件定位孔43,可防止封堵件掉落。优化方案,本实施例的通孔42为阶梯孔且该通孔42的轴心线与定位平面41垂直。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第一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凸台4的一侧和柱状连接部3之间的第一加强筋1a;所述的第二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凸台4的另一侧和柱状连接部3之间的第二加强筋1b;其次,在第一加强筋1a与柱状连接部3之间设有第一加强块1c,在第二加强筋1b与柱状连接部3之间设有第二加强块1d。
其次,第一加强筋1a厚度为柱状连接部3长度的1/3-1/2,第二加强筋1b厚度为柱状连接部3长度的1/3-1/2。
本实施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易于制造,另外,可以自行供给润滑油和真正达到自润滑的目的,同时还能降低噪音和减少摩擦,保证易于拆装的同时还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圆环体1、第一加强筋1a、第二加强筋1b、第一加强块1c、第二加强块1d、第二环形滚槽11、第三环形滚槽12、环形凸起2、第一环形锥面2a、第二环形锥面2b、第一环形滚槽21、柱状连接部3、内螺孔31、凸台4、定位平面41、通孔42、封堵件定位孔4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6)

1.一种轮毂单元的外圈,包括圆环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环体(1)内壁中部具有向内延伸的环形凸起(2),在环形凸起(2)上设有第一环形滚槽(21),在圆环体(1)内壁还设有位于环形凸起(2)一端的第二环形滚槽(11)、位于环形凸起(2)另一端的第三环形滚槽(12),所述的第一环形滚槽(21)的槽底从第二环形滚槽(11)侧向第三环形滚槽(12)侧倾斜设置,在环形凸起(2)上具有从第一环形滚槽(21)向第二环形滚槽(11)倾斜的第一环形锥面(2a),在环形凸起(2)上还具有从第一环形滚槽(21)向第三环形滚槽(12)倾斜的第二环形锥面(2b),所述的第一环形锥面(2a)与第二环形锥面(2b)对应设置,在圆环体(1)的外壁设有若干具有内螺孔(31)的柱状连接部(3),所述的内螺孔(31)轴心线与圆环体(1)轴心线相互平行,在圆环体(1)的外壁还设有若干一一位于相邻的两个柱状连接部(3)之间的凸台(4),在凸台(4)的一侧与柱状连接部(3)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结构,在凸台(4)的另一侧与柱状连接部(3)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结构,每个凸台(4)分别倾斜设置且凸台(4)的倾斜方向一致,在每个凸台(4)远离圆环体(1)的一端具有定位平面(41),在每个凸台(4)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的第一环形滚槽(21)连通的通孔(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单元的外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42)为阶梯孔且该通孔(42)的轴心线与定位平面(41)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单元的外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台(4)圆周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轮毂单元的外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凸台(4)的一侧和柱状连接部(3)之间的第一加强筋(1a);所述的第二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凸台(4)的另一侧和柱状连接部(3)之间的第二加强筋(1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毂单元的外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加强筋(1a)与柱状连接部(3)之间设有第一加强块(1c),所述的第二加强筋(1b)与柱状连接部(3)之间设有第二加强块(1d)。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毂单元的外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加强筋(1a)厚度为柱状连接部(3)长度的1/3-1/2,第二加强筋(1b)厚度为柱状连接部(3)长度的1/3-1/2。
CN201420405873.6U 2014-07-22 2014-07-22 轮毂单元的外圈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577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05873.6U CN203957711U (zh) 2014-07-22 2014-07-22 轮毂单元的外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05873.6U CN203957711U (zh) 2014-07-22 2014-07-22 轮毂单元的外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57711U true CN203957711U (zh) 2014-11-26

Family

ID=51918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05873.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57711U (zh) 2014-07-22 2014-07-22 轮毂单元的外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577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9805A (zh) * 2014-07-22 2014-12-03 德清德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轮毂单元的外圈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9805A (zh) * 2014-07-22 2014-12-03 德清德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轮毂单元的外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70482U (zh) 轮毂轴承外圈
CN204726141U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
CN203957711U (zh) 轮毂单元的外圈
CN203344634U (zh) 带圆弧过渡面的汽车轮毂外圈
CN204194429U (zh) 组合式轧辊结构
CN203051501U (zh) 一种保持架及其圆锥滚子轴承
CN203670481U (zh) 汽车轮毂轴承外圈
CN203157591U (zh) 商用车驱动桥轮毂
CN104179805A (zh) 轮毂单元的外圈
CN104139667A (zh) 汽车轮毂外圈锻件毛坯
CN204452017U (zh) 一种油箱底部结构
CN203948475U (zh) 轮毂单元的外圈锻件
CN206367996U (zh) 全数字化万米绞车用牵引轮
CN203697864U (zh) 汽车轮毂的芯轴
CN203272436U (zh) 倾斜式安装滚轮轴承
CN201648923U (zh) 一种振动压路机可拆分式凸块轮机构
CN203868121U (zh) 平衡轴承
CN203948471U (zh) 车用轴承外圈
CN205588915U (zh) 用于减震器的连接轴承
CN206615930U (zh) 一种重吨位行车轮
CN204623558U (zh) 一种转向驱动桥转向节
CN104132067A (zh) 轮毂单元的外圈锻件
CN204300102U (zh) 一种惰齿轴
CN202913754U (zh) 一种内部设置加强环的大管径杆塔
CN104047961B (zh) 车用轴承外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914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