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50123U - 显影盒 - Google Patents

显影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50123U
CN203950123U CN201420379321.2U CN201420379321U CN203950123U CN 203950123 U CN203950123 U CN 203950123U CN 201420379321 U CN201420379321 U CN 201420379321U CN 203950123 U CN203950123 U CN 2039501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detection
delevoping cartridge
box body
installation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793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海龙
王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esta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Se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Se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Se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7932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501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501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5012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影盒,包括盒体和检测齿轮,所述检测齿轮上设有检测突起,显影盒还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受力部、安装部和施力部,安装部的一端与所述受力部相连,安装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施力部相连,其中,控制组件的安装部与盒体活动连接,控制组件的施力部与检测齿轮的一端面接触,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检测齿轮沿所述检测齿轮的轴向移动,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显影盒的检测件向外突起设置时易与主体其他部件碰撞而造成检测件损坏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显影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显影盒。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设备如图1所示,包含主体,主体包括前盖1b,显影盒可拆卸的安装到主体中,显影盒包含显影剂,当显影盒用完显影剂时,开启前盖1b,显影盒被从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移除,将新显影盒安装到主体中,然后关闭前盖1b。
现有技术中,在显影盒上设置检测件,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显影盒包括检测齿轮2和搅拌器齿轮13,检测齿轮2包括有齿段21、过渡段(无齿段)22和检测件23,检测齿轮2上的有齿段21与搅拌器齿轮13啮合,搅拌器齿轮13驱动检测齿轮2旋转,检测件23随着检测齿轮2的旋转而沿着检测齿轮2的旋转方向移动,当检测齿轮的过渡段22面对搅拌器齿轮13时,搅拌器齿轮13的齿轮齿与检测齿轮的有齿段21脱离(不啮合),检测齿轮2的旋转停止,当搅拌器齿轮13旋转后,检测件23接触到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上的重置开关14时,则显影盒被确定为未用显影盒(新显影盒)。如果已用的(旧的)显影盒被安装到主体,则搅拌器齿轮13的齿轮齿与检测齿轮的有齿段21脱离,并且这种位置一直保持,当搅拌器齿轮13旋转后,检测件23没有接触到重置开关14。所以显影盒安装到主体之后,当搅拌器齿轮13旋转后,检测件23接触到重置开关14时,则显影盒被确定为未用显影盒(新显影盒),当搅拌器齿轮13旋转后,检测件23没有接触到重置开关14,则显影盒确定为已用显影盒(旧显影盒)。
然而现有技术中,为了便于检测过程中重置开关14接触到检测件23,检测齿轮是向外设置的,所以检测齿轮上的检测件23会向外突出,但是当显影盒被安装到主体或者被从主体移除时,由于检测件23向外突出,检测件23很容易与设备主体中的其它部件碰撞或者卡住而造成检测件23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影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显影盒的检测件易与主体其他部件碰撞而造成检测件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影盒,包括盒体和检测齿轮,所述检测齿轮安装与所述盒体上,所述检测齿轮上设有检测突起,还包括:
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受力部、安装部和施力部,所述安装部的一端与所述受力部相连,所述安装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施力部相连,其中,
所述控制组件的安装部与所述盒体活动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的施力部与所述检测齿轮的一端面接触,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检测齿轮沿所述检测齿轮的轴向移动。
如上所述的显影盒,优选的是,所述控制组件为杠杆,所述杠杆包括:第一受力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一施力部,其中,
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盒体上设置的第二定位柱转轴连接;
所述第一施力部与所述检测齿轮朝向所述盒体的端面接触,用于向所述检测齿轮施加推力以使所述检测齿轮向远离所述盒体的方向移动。
如上所述的显影盒,优选的是,所述控制组件为推杆,所述推杆包括:第二受力部、第二安装部和第二施力部,其中,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盒体转轴连接或导轨连接,所述第二施力部与所述检测齿轮朝向所述盒体的端面接触,用于向所述检测齿轮施加推力以使所述检测齿轮向远离所述盒体的方向移动。
如上所述的显影盒,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盒体上设置的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转轴连接,或,
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盒体上设置的导轨相连。
如上所述的显影盒,优选的是,所述推杆还包括第一定位突起和第二定位突起;所述第一定位突起和所述第二定位突起分别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受力部的所述第二安装部上,用于阻止所述推杆绕所述第二安装部旋转。
如上所述的显影盒,优选的是,所述控制组件为摆杆,所述摆杆包括:第三受力部、第三安装部和第三施力部,其中,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盒体转轴连接,所述第三施力部与所述检测齿轮朝向所述盒体的端面上设置的突起接触,用于向所述检测齿轮施加推力以使所述检测齿轮向远离所述盒体的方向移动。
如上所述的显影盒,优选的是,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盒体的盒体上设置的第三定位凹槽和第四定位凹槽转轴连接。
如上所述的显影盒,优选的是,所述摆杆还包括第三定位突起和第四定位突起;所述第三定位突起和第四定位突起分别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三受力部的所述第三安装部上,其中,所述第三定位突起用于对所述摆杆绕所述第三安装部沿旋转方向旋转时进行限位,所述第四定位突起用于对所述摆杆绕所述第三安装部沿所述旋转方向的反方向旋转时进行限位。
如上所述的显影盒,优选的是,所述第三施力部与所述突起接触的接触面为斜面,所述斜面包含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在所述检测齿轮的轴向上存在高度差。
如上所述的显影盒,优选的是,所述第三施力部还包括:
平面,所述平面与所述检测齿轮的端面平行。
如上所述的显影盒,优选的是,还包括:
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垂直设置在盒体上,所述检测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一定位柱上且沿所述第一定位柱的轴向滑动设置;
如上所述的显影盒,优选的是,还包括:
定位件,所述定位件抵顶在所述第一定位柱远离所述盒体的一端,用于对所述第一定位柱上设置的所述检测齿轮限位。
如上所述的显影盒,优选的是,还包括:
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定位件抵接,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检测齿轮抵接,所述弹性元件用于沿所述第一定位柱轴向向所述检测齿轮施加抵顶力。
如上所述的显影盒,优选的是,还包括:
护盖,所述护盖固定设置在所述盒体上,其中,所述护盖与所述定位件一体制成。
如上所述的显影盒,优选的是,所述护盖还包括:
护盖开口,所述护盖开口开设在所述检测齿轮对应的护盖处,以使所述检测突起在所述控制组件作用下伸出所述护盖开口与图像形成设备上设置的重置开关接触来判断所述显影盒是否使用过。
本实用新型提供显影盒,通过将设有检测突起的检测齿轮滑动设置在盒体的第一定位柱上,使用控制组件控制所述检测齿轮在所述第一定位柱的轴向上伸出或缩回,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显影盒的检测件向外突起设置时易与主体其他部件碰撞而造成检测件损坏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显影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中检测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实施例二中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a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实施例二的安装示意图;
图7b为图7a中盒体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实施例二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护盖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0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显影盒装入主体之前的结构示意图A;
图10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显影盒装入主体之前的结构示意图B;
图10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显影盒装入主体之后的结构示意图A;
图10d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显影盒装入主体之后的结构示意图B;
图10e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显影盒装入主体之后的结构示意图C;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实施例三中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控制组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A;
图13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控制组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B;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15a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实施例四中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b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实施例四中检测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控制组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A;
图16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控制组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B;
图16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控制组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C。
具体实施方式
图3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实施例的一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中检测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4所示,显影盒3包括:盒体30,检测齿轮5,检测齿轮5设置在盒体30上,检测齿轮5包括检测突起51、齿轮部(有齿段)52、缺齿部(无齿段)53和安装圆柱54,显影盒3还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受力部、安装部和施力部,其中,安装部的一端与受力部相连,安装部的另一端与施力部相连,控制组件的安装部与盒体活动连接,控制组件的施力部与检测齿轮的一端面接触,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检测齿轮沿所述检测齿轮的轴向移动,其中,检测齿轮5可以设置在盒体30上,也可以设置在盒体30的侧壁上,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检测齿轮5设置在盒体的侧壁300上,具体是通过在侧壁300上设置第一定位柱301,将检测齿轮5通过安装圆柱54套设在第一定位柱301上,通过控制组件控制检测齿轮5沿第一定位柱301的轴向移动,其中,检测突起51位于检测齿轮5背向侧壁300的端面上,控制组件的施力部与检测齿轮5朝向侧壁300的端面接触,本实施例中,控制组件可以为杠杆,也可以为推杆,还可以为摆杆,具体的结构可以参见后续实施例中的具体说明。
本实施例中,显影盒3安装进主体(图1所示)之前,检测齿轮5套设在第一定位柱301上,且检测齿轮5与侧壁300接触,显影盒3安装入主体之后,通过控制组件受力部受力,使控制组件的施力部向检测齿轮5施加一作用力,使检测齿轮5沿第一定位柱301的轴向背向侧壁300的方向移动,检测齿轮5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在其他齿轮的驱动下,开始旋转,检测突起51伴随着检测齿轮5的旋转而转动,若与重置开关(如图2中的14)接触,则检测出显影盒为未用显影盒,若未与重置开关接触,则检测出显影盒为已用显影盒,当显影盒中显影剂使用完后,将显影盒从主体卸载时,控制组件可以对检测齿轮5施加一作用力,将检测齿轮5沿着第一定位柱301朝向侧壁300的方向回缩,本实施例中,在显影盒工作时,控制组件控制检测齿轮5沿着第一定位柱301伸出,进行检测,在显影盒安装或卸载时,控制组件控制检测齿轮5沿着第一定位柱301缩回,这样避免了与图形形成设备的其他部件碰撞或者卡住而造成检测突起损坏的情况。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影盒,通过将设有检测突起的检测齿轮滑动设置在盒体的第一定位柱上,使用控制组件控制所述检测齿轮在所述第一定位柱的轴向上伸出或缩回,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显影盒的检测件向外突起设置时易与主体其他部件碰撞而造成检测件损坏的技术问题。
图5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实施例二中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a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实施例二的安装示意图,图7b为图7a中盒体局部放大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实施例二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护盖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0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显影盒装入主体之前的结构示意图A,图10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显影盒装入主体之前的结构示意图B,图10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显影盒装入主体之后的结构示意图A,图10d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显影盒装入主体之后的结构示意图B,图10e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显影盒装入主体之后的结构示意图C,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显影盒3还包括:定位件6和弹性元件7,其中,定位件6抵顶在第一定位柱301远离盒体30的一端,定位件6用于对第一定位柱301上设置的检测齿轮5限位,定位件6与第一定位柱301之间通过螺纹或卡扣连接,弹性元件7的一端与定位件6抵接,弹性元件7的另一端与检测齿轮5抵接,弹性元件7用于沿第一定位柱301轴向向检测齿轮5施加抵顶力。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图7b所示,控制组件为杠杆8,杠杆8包括:第一受力部81、第一安装部82和第一施力部83,第一安装部82的一端与第一受力部81相连,第一安装部82的另一端与第一施力部83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杠杆8的第一安装部82与盒体的侧壁300上设置的第二定位柱302(图7b所示)卡接,第一安装部82的圆弧末端间距小于第二定位柱302的直径,第一安装部82的圆弧直径大于第二定位柱302的直径,因此卡接后第一安装部82与第二定位柱302间隙配合,即第一安装部82与第二定位柱302转轴连接,第一施力部83与检测齿轮5朝向侧壁300的端面接触,用于向检测齿轮5施加推力以使检测齿轮5沿第一定位柱301向远离侧壁300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如图8-图9所示,显影盒3还包括:护盖4,本实施例中,护盖4通过螺钉固定到盒体30的侧壁300上,用于将侧壁300上设置的器件护住,进一步的,在检测齿轮5对应的护盖4上开设一护盖开口41(如图8所示),检测齿轮5上的检测突起51可以伸出护盖开口41,从而便于与重置开关(如图2所示的14)进行接触,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护盖开口41的结构还可以如图9所示,定位件6与护盖4为一体制成,护盖开口41的形状为检测突起51的移动轨迹(检测齿轮转动过程中,检测突起随着检测齿轮转动的轨迹),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中,护盖4与定位件6是相互独立的,所以定位件6与第一定位柱301之间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而在图9中,护盖4与定位件6是一体制成的,所以当护盖4与盒体30通过螺钉固定到盒体30上后,定位件6可以直接抵在第一定位柱301上,或者定位件6与第一定位柱301之间通过卡扣连接。
本实施例的显影盒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0a-10b所示,显影盒3未装入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中或装入主体中未完全关闭前盖,定位件6和弹性元件7在检测齿轮5轴向上定位检测齿轮5,第一定位柱301在检测齿轮5径向上定位检测齿轮5,弹性元件7的弹性力使检测齿轮5的安装圆柱54紧靠盒体30,检测齿轮5面向侧壁300的端面与杠杆8的第一施力部83接触,使第一施力部83仅在检测齿轮5面向侧壁300的端面和侧壁300之间摆动,此时弹性元件7的长度为L,检测突起51靠近侧壁300,且位于护盖4内(如图10b所示),因此检测突起51不会在装机的过程中意外碰撞而磨损。
如图10c所示,当开始关闭前盖1b时,前盖1b的施力突起1b1与杠杆8的第一受力部81干涉,前盖1b的施力突起1b1对第一受力部81施加力F,使杠杆8绕第二定位柱302旋转,第一施力部83随杠杆8旋转过程中对检测齿轮5面向侧壁的端面施加力F1,检测齿轮5受力F1作用,使检测齿轮5沿第一定位柱的轴向向外移动,远离侧壁300。
如图10d-10e所示,显影盒3装入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后,显影盒3准备工作,当完全关闭前盖1b时,前盖1b的施力突起1b与杠杆8的受力部干涉,前盖1b的施力突起1b1对受力部81施加力F,使杠杆8绕第二定位柱302旋转的趋势,第一施力部83随杠杆8旋转趋势对检测齿轮5面向侧壁的端面施加力F1,检测齿轮5受力F1作用,使检测齿轮5有沿第一定位柱301轴向移动的趋势,此时弹性元件7的长度为L1,即弹性元件7从装机前到完全关闭前盖1b后的弹性变形量为L-L1,弹性变形量L-L1产生的弹性力与F1使检测齿轮5维持在图10d所示位置,检测突起51的伸出量也为L-L1,检测突起51伸出护盖开口41,与重置开关接触,从而当未用显影盒3装机后可被检测,并被判定为新显影盒,在前盖1b施加的外力作用下,显影盒3的检测齿轮5的位置从图10a到图10d所示的位置移动。
当显影盒3中的显影剂用尽或其他意外情况需将显影盒3从主体中取出时,开启前盖1b,此时前盖1b对杠杆8施加的力F撤消,检测齿轮5在弹性元件7的弹性力作用下,使检测齿轮5沿第一定位柱301轴向缩进,从而使弹性元件7的长度回复到L,此时,检测突起51再次靠近侧壁300,且位于护盖4内(如图10b所示),卸载时,检测突起51也不会在卸载的过程中意外碰撞而磨损。
本实施例中检测突起51的伸出量由弹性元件7的弹性系数、力F1和弹性元件长度L确定,F1和F的大小与对应的力臂有关,另盒体30上有足够的空间允许杠杆8旋转,使检测突起51伸出到预定的位置;杠杆的形状可根据受力部的受力位置作相应的改变,本实施例中第一受力部81所受外力为前盖对受力部施加的力,也可以是主体其它部位对受力部施加的力,本实施例中不加以限制。
本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他外力控制检测突起的伸缩,如在盒体对应的第一受力部81处设置一个卡接部,当显影盒装入主体后,用手施加压力给第一受力部81,使卡接部与受力部卡接,从而使检测突起51伸出,且维持在伸出状态,当需要从主体中取出或安装显影盒时,施加外力使受力部与卡接部分离,即可使检测突起缩回。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施力部83与检测齿轮5背向侧壁300的端面接触,此时,弹性元件7设置在检测齿轮5和侧壁300之间,在安装之前,用手沿与力F相反的方向拉动第一受力部81时,第一施力部83沿与F1相反的方向压检测齿轮5,使检测突起缩回,便于显影盒的安装和取出,在显影盒工作时,停止拉动,检测齿轮5在弹性元件7的弹性力作用下,使检测齿轮5沿第一定位柱301轴向伸出,背向侧壁300,检测突起51伸出护盖开口41外,若与重置开关接触,则检测判定为新显影盒,需要说明的是,检测齿轮5在旋转过程中,第一施力部83不与检测突起51干涉。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影盒,通过将设有检测突起的检测齿轮滑动设置在盒体的第一定位柱上,在显影盒使用过程中,通过杠杆推动检测齿轮在第一定位柱的轴向上伸出完成对显影盒的检测,在安装或卸载显影盒时,利用弹性元件的弹力使检测齿轮在第一定位柱的轴向上回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显影盒的检测件向外突起设置时易与主体其他部件碰撞而造成检测件损坏的技术问题。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实施例三中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3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控制组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A,图13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控制组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B,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点在于:本实施例中控制组件为用推杆18,因此显影盒的其它结构本实施例不再详细描述,如图11-12所示,本实施例中推杆18包括:第二受力部181、第二安装部182和第二施力部183,其中,盒体上设置第一定位凹槽303和第二定位凹槽304,第一定位凹槽303和第二定位凹槽304为圆心角大于180℃的圆弧,第二安装部182与第一定位凹槽303和第二定位凹槽304转轴连接,第二施力部183与检测齿轮5朝向侧壁300的端面接触,用于向检测齿轮5施加推力以使检测齿轮5沿第一定位柱301向远离侧壁300的方向移动,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推杆18还包括第一定位突起184和第二定位突起185,第一定位突起184和第二定位突起185分别设置在靠近第二受力部181的第二安装部182上,第一定位突起184和第二定位突起185与盒体接触,用于阻止推杆18绕第二安装部182旋转。
本实施例的显影盒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3a-13b所示,前盖接触到推杆18的第二受力部181,并向第二受力部181施加外力F2,在F2沿轴向的分力的作用下,推杆18沿轴向移动,移动过程中,检测齿轮5在推杆18的第二施力部182推动作用下压缩弹性元件7,检测突起51在检测齿轮5的移动中向外伸出,进而完成检测显影盒3是否使用过。
当显影盒3中的显影剂用尽或其他意外情况需将显影盒3从主体中取出时,开启前盖,此时前盖对推杆18施加的力F2撤消,检测齿轮5在弹性元件7的弹性力作用下,使检测齿轮5沿第一定位柱301的轴向缩回。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推杆18与盒体也可以是导轨连接,盒体上设置有与检测齿轮5轴向平行的导轨,推杆18安装到导轨上,并可沿导轨移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影盒,通过将设有检测突起的检测齿轮滑动设置在盒体的第一定位柱上,在显影盒使用过程中,通过推杆推动检测齿轮在第一定位柱的轴向上伸出完成对显影盒的检测,在安装或卸载显影盒时,利用弹性元件的弹力使检测齿轮在第一定位柱的轴向上回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显影盒的检测件向外突起设置时易与主体其他部件碰撞而造成检测件损坏的技术问题。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15a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实施例四中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5b是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实施例四中检测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6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控制组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A,图16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控制组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B,图16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控制组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C,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点在于:本实施例中控制组件为摆杆28,如图11-15b所示,本实施例中摆杆28包括:第三受力部281、第三安装部282和第三施力部283,其中,盒体上设置第三定位凹槽305和第四定位凹槽306,第三定位凹槽305和第四定位凹槽306为圆心角大于180℃的圆弧,第三安装部282与第三定位凹槽305和第四定位凹槽306转轴连接,本实施例中,检测齿轮15与实施一中的检测齿轮5的区别点在于:本实施例的检测齿轮15除了检测突起151、齿轮部152、缺齿部153、安装圆柱154之外,还包括突起155,第三施力部283与检测齿轮15的突起155接触,且第三施力部283与突起155接触的接触面为斜面,斜面包括第一端283a和第二端283b,第一端283a和第二端283b在检测齿轮15的轴向上有高度差H,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施力部283还包括平面283c,平面283c与检测齿轮15的端面平行,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摆杆28还包括:第三定位突起284和第四定位突起285,第三定位突起284和第四定位突起285分别设置在靠近第三受力部281的第三安装部282上,第三定位突起284用于对摆杆28绕第三安装部282沿旋转方向(如图16a中的旋转方向A)旋转时进行限位,第四定位突起285用于对摆杆28绕第三安装部282沿旋转方向的反方向旋转时进行限位,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摆杆28不同与实施例三中的推杆18只能移动不能旋转,本实施例中的摆杆28是可以旋转的,因此,第三定位突起284和第四定位突起285是用于对摆杆28的旋转位置进行限位。
本实施例的显影盒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6a-16b所示,当斜面的第一端283a与突起155接触时,第四定位突起285与盒体30接触,从而阻止推杆28绕第三安装部282沿旋转方向A的反方向旋转,当显影盒装入主体,且开始关闭前盖时,第三受力部281接受外力F3,使摆杆28沿旋转方向A旋转,由于第三施力部283与突起155的接触面为斜面,摆杆28在外力F3作用下沿旋转方向A旋转的同时第三施力部283与突起155的接触位置沿着斜面的第一端283a向第二端283b移动,随着斜面轴向高度增加,检测齿轮15沿第一定位柱301轴向伸出,直至前盖完全关闭,此时突起155未移动到第二端283b,第三定位突起284与盒体30的接触,从而阻止推杆28绕第三安装部282沿旋转方向A旋转。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显影盒工作过程还可以如图16c所示,当显影盒没有装入主体时,突起155与平面283c接触,此时检测齿轮15对平面283c的支撑力与第一定位柱301的轴向平行,不会使摆杆旋转,此外平面283c与突起155间的摩擦力可进一步约束摆杆沿旋转方向A旋转,从而使检测突起151维持在伸出状态,同时第四突起285与盒体30接触,进而抑制摆杆28沿旋转方向A的反向旋转;
当显影盒准备装入主体时,可以使用手直接施加外力F4到第三受力部281,使摆杆28在外力F4作用下沿旋转方向A旋转的同时突起155从平面283c开始移动到斜面,然后沿着斜面从第二端283b向第一端283a移动,进而检测齿轮15在弹性元件的弹性力作用下,沿着第一定位柱301的轴向缩进,从而避免检测突起151与主体干涉;
当显影盒装入主体完毕后,改变外力F4的方向并克服弹性元件的弹性力,使突起155沿斜面向平面283c移动,从而使检测齿轮15沿着第一定位柱301的轴向伸出,完成对显影盒的检测,本实施例中检测齿轮15旋转时也沿旋转方向A旋转,使检测齿轮15与摆杆28间的摩擦力施加给摆杆28沿旋转方向A相反旋转的力矩,从而使检测突起151在被检测的过程中维持伸出状态,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检测齿轮都是直齿轮。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影盒,通过将设有检测突起的检测齿轮滑动设置在盒体的第一定位柱上,在显影盒使用过程中,利用摆杆第三施力部的斜面推动检测齿轮在第一定位柱的轴向上伸出完成对显影盒的检测,在安装或卸载显影盒时,利用弹性元件的弹力使检测齿轮在第一定位柱的轴向上回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显影盒的检测件向外突起设置时易与主体其他部件碰撞而造成检测件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显影盒的检测齿轮最好为直齿轮,便于控制组件移动检测齿轮,如果选用斜齿轮,当检测齿轮轴向移动时,致使其他齿轮(与检测齿轮啮合的齿轮)轴向移动或绕轴向旋转,从而避让检测齿轮,使检测齿轮可以轴向移动;当然如果检测齿轮及与其啮合的齿轮在显影盒为新显影盒和已用显影盒时都不啮合,那么检测齿轮选用直齿轮或斜齿轮均可;如果检测齿轮及与其啮合的齿轮在显影盒为新显影盒时啮合,那么检测齿轮选用直齿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显影盒,包括盒体和检测齿轮,所述检测齿轮安装于所述盒体上,所述检测齿轮上设有检测突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受力部、安装部和施力部,所述安装部的一端与所述受力部相连,所述安装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施力部相连,其中,
所述控制组件的安装部与所述盒体活动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的施力部与所述检测齿轮的一端面接触,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检测齿轮沿所述检测齿轮的轴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为杠杆,所述杠杆包括:第一受力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一施力部,其中,
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盒体上设置的第二定位柱转轴连接;
所述第一施力部与所述检测齿轮朝向所述盒体的端面接触,用于向所述检测齿轮施加推力以使所述检测齿轮向远离所述盒体的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为推杆,所述推杆包括:第二受力部、第二安装部和第二施力部,其中,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盒体转轴连接或导轨连接,所述第二施力部与所述检测齿轮朝向所述盒体的端面接触,用于向所述检测齿轮施加推力以使所述检测齿轮向远离所述盒体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盒体上设置的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转轴连接,或,
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盒体上设置的导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还包括第一定位突起和第二定位突起;所述第一定位突起和所述第二定位突起分别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受力部的所述第二安装部上,用于阻止所述推杆绕所述第二安装部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为摆杆,所述摆杆包括:第三受力部、第三安装部和第三施力部,其中,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盒体转轴连接,所述第三施力部与所述检测齿轮朝向所述盒体的端面上设置的突起接触,用于向所述检测齿轮施加推力以使所述检测齿轮向远离所述盒体的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盒体上设置的第三定位凹槽和第四定位凹槽转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还包括第三定位突起和第四定位突起;所述第三定位突起和第四定位突起分别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三受力部的所述第三安装部上,其中,所述第三定位突起用于对所述摆杆绕所述第三安装部沿旋转方向旋转时进行限位,所述第四定位突起用于对所述摆杆绕所述第三安装部沿所述旋转方向的反方向旋转时进行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施力部与所述突起接触的接触面为斜面,所述斜面包含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在所述检测齿轮的轴向上存在高度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施力部还包括:
平面,所述平面与所述检测齿轮的端面平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垂直设置在盒体上,所述检测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一定位柱上且沿所述第一定位柱的轴向滑动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位件,所述定位件抵顶在所述第一定位柱远离所述盒体的一端,用于对所述第一定位柱上设置的所述检测齿轮限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定位件抵接,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检测齿轮抵接,所述弹性元件用于沿所述第一定位柱轴向向所述检测齿轮施加抵顶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护盖,所述护盖固定设置在所述盒体上,其中,所述护盖与所述定位件一体制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盖还包括:
护盖开口,所述护盖开口开设在所述检测齿轮对应的护盖处,以使所述检测突起在所述控制组件作用下伸出所述护盖开口与图像形成设备上设置的重置开关接触来判断所述显影盒是否使用过。
CN201420379321.2U 2014-07-09 2014-07-09 显影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501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79321.2U CN203950123U (zh) 2014-07-09 2014-07-09 显影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79321.2U CN203950123U (zh) 2014-07-09 2014-07-09 显影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50123U true CN203950123U (zh) 2014-11-19

Family

ID=51892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7932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50123U (zh) 2014-07-09 2014-07-09 显影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501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0005A (zh) * 2015-12-25 2021-07-1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0005A (zh) * 2015-12-25 2021-07-1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
US11988977B2 (en) 2015-12-25 2024-05-2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861C (zh) 具有自动回撤的柱塞杆的注射器
JP2021074768A (ja) 記憶装置上の部品のハンダ付け補助装置
CN203950123U (zh) 显影盒
CN107450655A (zh) 机械限位装置和机械限位方法
CN104218487A (zh) 一种设置自动手车的开关柜
CN108729845A (zh) 一种高压线架安全爬梯储能转盘的储能方法
CN112202119A (zh) 一种高压电缆绝缘皮破损自动修补设备
CN110561687B (zh) 一种注塑机用模具夹具
CA2900736C (en) Device for mechanically testing a pinion between an internal toothset and an external toothset and/or between two external toothsets at an adjustable angle
CN105242506A (zh) 显影盒
CN204341219U (zh) 一种汽车及其尾门撑杆
ITMI20111681A1 (it) Macchina circolare a doppio cilindro per la produzione di manufatti tubolari a maglia, particolarmente per la produzione di calze o simili.
CN205809765U (zh) 机械限位装置
TWI692572B (zh) 門機結構
CH633647A5 (it) Dispositivo per il comando programmato di sequenze operative in un giranastro a cassetta.
CN112695673B (zh) 一种市政用的设定宽度范围内车辆通过的装置
CN103147735A (zh) 电机驱动式释放器
CN216341483U (zh) 工程机械设备的启动开关装置和工程机械设备
CN104149587A (zh) 全自动汽车车罩的布罩展开机构
CN202037769U (zh) 橡胶制品热空气成型硫化机的密封门自动锁止机构
CN108930473A (zh) 一种门制动器
CN205685679U (zh) 一种利用绝对值编码器的注塑机转盘机构
JP2011059585A5 (zh)
CN207282329U (zh) 令克棒防误闭锁装置
CN209428684U (zh) 一种手动盘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014

Address after: 6, 519075 A District, 4 buildings, 63 North Pearl Road, Zhuhai,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APEX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60 No. 3883, Zhuhai Avenue, Xiangzhou District, Guangdong, Zhuhai

Patentee before: ZHUHAI SEINE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9075, Guangdong District, Xiangzhou, Zhuhai Avenue, No. 01, building 3883, 2 floor, 7 floor, B District, 02, 03, 04, 1, 2, 3, 4, 5, 05, Zhuhai

Patentee after: NINESTAR Corp.

Address before: 6, 519075 A District, 4 buildings, 63 North Pearl Road, Zhuhai,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APEX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