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45250U - 一种数控双面磨床上的送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控双面磨床上的送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45250U
CN203945250U CN201420399610.9U CN201420399610U CN203945250U CN 203945250 U CN203945250 U CN 203945250U CN 201420399610 U CN201420399610 U CN 201420399610U CN 203945250 U CN203945250 U CN 203945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ush rod
pay
slide
numerical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9961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小帅
陈国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Yucheng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Yuche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Yuche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Yuche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9961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45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45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4525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双面磨床上的送料装置,包括沿送料方向滑动的设于机座上的底座、至少两个沿垂直于送料方向滑动的设于底座上的夹具机构、固设在底座上且能够驱动夹具机构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固设在底座上且能够驱动夹具机构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固设在底座上且能够将夹具机构沿送料方向夹紧在底座上的夹紧机构、固设在机座上且能够驱动底座在机座上滑动的第三驱动机构,夹具机构包括可滑动的设于底座上的滑座、固设在滑座上的用于夹持待打磨工件的夹具。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控双面磨床上的送料装置,通过采用多个夹持待打磨工件的夹具,在打磨工件时,能够同时夹持住多个待打磨工件,并轮流进入打磨机构进行打磨,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控双面磨床上的送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双面磨床上的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数控双面磨床在打磨设备时,在送料这一道工序上只能进行手动操作,一些少数的数控双面磨床能通过送料传动装置来进行全自动的加工工序,而这些送料传动装置仅仅具有单个夹持待打磨工件的夹具,在加工时,不能达到高效化生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多个夹持待打磨工件的夹具,能够更加高效省时的加工待打磨工具的数控双面磨床上的送料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数控双面磨床上的送料装置,设于所述数控双面磨床的机座上,所述送料装置包括可沿送料方向滑动地设于所述机座上的底座、可沿垂直于所述送料方向滑动地设于所述底座上的至少两组夹具机构,每组所述夹具机构均包括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滑座、固设在所述滑座上用于夹持待打磨工件的夹具,所有所述夹具机构在所述底座上沿垂直于所述送料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有所述夹具机构朝向所述底座一侧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有所述夹具机构朝向所述底座另一侧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上用于将所述夹具机构沿送料方向压紧在所述底座上的夹紧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底座沿送料方向滑动的第三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夹具机构有两个,所述底座上设有对所述滑座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垂直于送料方向分布,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滑座垂直于送料方向的长度的三倍。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至少有一对。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包括固设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缸体,可相对所述第一缸体沿轴向伸缩的第一推杆,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包括固设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二缸体,可相对所述第二缸体沿轴向伸缩的第二推杆,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均沿水平方向分布且同轴心线的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为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包括固设在所述机座上的第三缸体,可相对所述第三缸体沿轴向伸缩的第三推杆,所述第三推杆沿水平方向分布,所述第三推杆的伸出端连接在所述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夹紧机构为第四液压缸,所述第四液压缸包括固设在所述底座上的第四缸体,可相对所述第四缸体沿轴向伸缩的第四推杆,所述第四推杆沿水平方向分布。
更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推杆的伸出端上还设有用于夹紧所述滑座的夹紧块。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控双面磨床上的送料装置,通过采用多个夹持待打磨工件的夹具,在打磨工件时,能够同时夹持住多个待打磨工件,并轮流进入打磨机构进行打磨,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数控双面磨床上的整机示意图。
其中:1、底座;2、夹具机构;21、滑座;22、夹具;3、第一限位件;4、第二限位件;5、机座;6、第一驱动机构;61、第一缸体;62、第一推杆;7、第二驱动机构;71、第二缸体;8、第三推杆;9、夹紧机构;91、第四缸体;92、第四推杆;93、夹紧块;10、打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上述一种数控双面磨床上的送料装置,设于数控双面磨床的机座5上,包括沿前后方向(这里说的前后方向参考图2,第三推杆的伸出方向为后,第三推杆的缩回方向为前)滑动的设于机座5上的底座1、至少两个沿左右方向滑动的设于底座1上的夹具机构2、固设在底座1左端上且能够驱动该夹具机构2在底座1上向右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6、固设在底座1右端上且能够驱动该夹具机构2在底座1上向左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7、固设在底座1后端上且能够将夹具机构2沿前后方向夹紧在底座1上的夹紧机构9、固设在机座5上且能够驱动底座1在机座5上前后滑动的第三驱动机构。
该夹具机构2包括可沿左右方向滑动的设于底座1上的滑座21、固设在该滑座21上的用于夹持待打磨工件的夹具22。
上述第一驱动机构6为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包括固设在底座1左端上的第一缸体61,可相对第一缸体61沿轴向伸缩的第一推杆62,上述第二驱动机构7为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包括固设在底座1右端上的第二缸体71,可相对第二缸体71沿轴向伸缩的第二推杆,第一推杆62和第二推杆均沿左右方向分布且同轴心线的设置。
上述第三驱动机构为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包括固设在机座上的第三缸体(图中未示出),可相对所述第三缸体沿轴向伸缩的第三推杆8,该第三推杆8的伸出端连接在送料装置的底座1上,第三推杆8沿前后方向分布,该第三驱动机构能够驱动上述底座1在机座5上前后滑动。
上述夹紧机构9为第四液压缸,第四液压缸包括固设在底座后方的第四缸体91,可相对第四缸体91沿轴向伸缩的第四推杆92,第四推杆92沿前后方向分布,第四推杆92的伸出端上还可以设有夹紧块93,通过该夹紧块93可以增加第四推杆92和滑座21的接触面积,使夹紧更为牢固,使用该夹紧机构,可以将夹具机构2夹紧在底座1上,防止其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夹具机构2为两个,底座1的左端设有对滑座21的滑动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件3,底座1的右端设有对滑座21的滑动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件4,该第一限位件3和第二限位件4沿左右方向分布,并且至少有一对。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滑座21的宽度相同,并且第一限位件3和第二限位件4之间的距离为滑座21宽度的三倍。
以下具体阐述下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当需要使用上述数控双面磨床的送料装置对待打磨工件进行加工时,首先将两个待打磨工件分别置于两个夹具22上,然后第一驱动机构6向右推动两个滑座21,当右边的滑座21顶住第二限位件4时停止驱动,此时左边的夹具22对准打磨机构10入口,夹紧机构9驱动第四推杆92将左边的滑座21抵紧在底座1上,然后第一推杆62缩回,之后第三驱动机构驱动底座1整体向前运动,即左边的夹具22朝向打磨机构10运动,当左边的夹具22夹持待打磨工件的前端进入打磨机构10后,第三驱动机构停止驱动,打磨机构10运作将该待打磨工件打磨成型,然后第三驱动机构驱动底座1退出该打磨机构10,夹紧机构9驱动第四推杆92缩回,第二驱动机构7向左推动两个滑座21,当左边的滑座21顶住第一限位件3时停止驱动,此时右边夹具22对准打磨机构10入口,夹紧机构9驱动第四推杆92将右边的滑座21抵紧在底座1上,然后第二推杆缩回,之后第三驱动机构驱动底座1整体向前运动,即右边的夹具22朝向打磨机构10运动,当右边的夹具22夹持待打磨工件的前端进入打磨机构10后,第三驱动机构停止驱动,打磨机构10运作将该待打磨工件打磨成型,打磨过程中可以手工将左边的夹具22上的成型工件取下,并放入下一个待打磨工件,当然这里也可以通过其他自动化设备来完成打磨工件的取放动作,之后第三驱动机构驱动底座1退出该打磨机构10,夹紧机构9驱动第四推杆92缩回。
重复上述步骤,该送料装置通过采用两个夹持待打磨工件的夹具22,在打磨工件时,能够同时夹持住两个待打磨工件,并轮流进入打磨机构10进行打磨,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数控双面磨床上的送料装置,设于所述数控双面磨床的机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包括可沿送料方向滑动地设于所述机座上的底座、可沿垂直于所述送料方向滑动地设于所述底座上的至少两组夹具机构,每组所述夹具机构均包括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滑座、固设在所述滑座上用于夹持待打磨工件的夹具,所有所述夹具机构在所述底座上沿垂直于所述送料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有所述夹具机构朝向所述底座一侧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有所述夹具机构朝向所述底座另一侧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上用于将所述夹具机构沿送料方向压紧在所述底座上的夹紧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底座沿送料方向滑动的第三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双面磨床上的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机构有两个,所述底座上设有对所述滑座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垂直于送料方向分布,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滑座垂直于送料方向的长度的三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控双面磨床上的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至少有一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双面磨床上的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包括固设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缸体,可相对所述第一缸体沿轴向伸缩的第一推杆,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包括固设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二缸体,可相对所述第二缸体沿轴向伸缩的第二推杆,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均沿水平方向分布且同轴心线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双面磨床上的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为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包括固设在所述机座上的第三缸体,可相对所述第三缸体沿轴向伸缩的第三推杆,所述第三推杆沿水平方向分布,所述第三推杆的伸出端连接在所述底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双面磨床上的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为第四液压缸,所述第四液压缸包括固设在所述底座上的第四缸体,可相对所述第四缸体沿轴向伸缩的第四推杆,所述第四推杆沿水平方向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数控双面磨床上的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推杆的伸出端上还设有用于夹紧所述滑座的夹紧块。
CN201420399610.9U 2014-07-18 2014-07-18 一种数控双面磨床上的送料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45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99610.9U CN203945250U (zh) 2014-07-18 2014-07-18 一种数控双面磨床上的送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99610.9U CN203945250U (zh) 2014-07-18 2014-07-18 一种数控双面磨床上的送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45250U true CN203945250U (zh) 2014-11-19

Family

ID=51887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99610.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45250U (zh) 2014-07-18 2014-07-18 一种数控双面磨床上的送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452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7907A (zh) * 2014-07-18 2014-10-29 张家港玉成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双面磨床上的送料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7907A (zh) * 2014-07-18 2014-10-29 张家港玉成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双面磨床上的送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68643B2 (en) Machining device
MX362422B (es) Herramienta mecanica.
CN104149001B (zh) 一种双面磨床
CN103962733A (zh) 激光切割机
CN104325329B (zh) 一种五倒挡拨叉去毛刺夹紧机构
US20170312933A1 (en) Machining device for workpieces and method therefor
CN203125233U (zh) 一种自动伺服铣槽机的送料装置
CN203956657U (zh) 一种双面磨床
CN104117907B (zh) 一种数控双面磨床上的送料装置
CN203945250U (zh) 一种数控双面磨床上的送料装置
CN105290829A (zh) 凸轮曲线铣削加工用铣削工装
CN203804416U (zh) 激光切割机
CN205685047U (zh) 数控机床用柔性夹头
CN106736874B (zh) 一种眼镜镜框加工设备
CN101804484A (zh) 金属带锯机的送料定位结构
CN104338985B (zh) 一种五倒挡拨叉端面平整机
CN204221461U (zh) 换挡拨叉端面修整定位工装
JP2015047685A5 (zh)
CN204366050U (zh) 一种电机壳体加工装置
CN204277034U (zh) 五倒挡拨叉端面平整机
CN203945117U (zh) 轴类套类钻铣镗组合机床
CN204277569U (zh) 五倒挡拨叉去毛刺夹紧机构
CN104400512B (zh) 一种汽车五倒挡拨叉端面去毛刺夹紧工装
CN203725777U (zh) 一种全自动数控车床的夹料结构
CN204858240U (zh) 用于智能碳刷开槽机的夹紧移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420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