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37846U - 轮船倾覆自救攀爬用吸盘臂套 - Google Patents

轮船倾覆自救攀爬用吸盘臂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37846U
CN203937846U CN201420326054.2U CN201420326054U CN203937846U CN 203937846 U CN203937846 U CN 203937846U CN 201420326054 U CN201420326054 U CN 201420326054U CN 203937846 U CN203937846 U CN 2039378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cover
sucker
topples
sucking disc
cone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2605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军年
赵东炎
付铁军
洪哲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2032605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378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378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3784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船倾覆自救攀爬用吸盘臂套,包括臂套、吸盘座和吸盘;所述臂套为布料制成且在布料两端设有用于将臂套紧固在手臂或腿部的连接结构;所述吸盘座包括内置于臂套内的弧形挡板,在弧形挡板上并列固定有至少二个锥阀,锥阀由臂套外表面穿出;所述吸盘与锥阀数量相当且分别卡装在锥阀上;能够在船体倾覆时保证乘员在倾斜船舱内行动自如,争取逃生时间,帮助乘客尽快脱离危险;能够固定在倾斜甲板上以防掉落,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倾覆船体内人员的生还几率;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较低,易于市场化;可适应不同体型人群,适用范围广,而且穿着迅速,携带方便;可用于攀爬各种光滑倾斜面,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

Description

轮船倾覆自救攀爬用吸盘臂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轮船行驶安全救生方面的自救装备,特别涉及一种轮船倾覆自救攀爬用吸盘臂套。
背景技术
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交通工具的发展,尤其是轮船行业的发展。当今社会,各种新技术在轮船领域广泛应用,使轮船性能越来越完善。但是,轮船在方便我们海上出行的同时,也引起了许多沉没事故,导致乘员伤亡,给许多家庭带来重大悲剧,给社会带来严重损失。在各种沉船导致人员伤亡的事故中,很大一部分是由轮船倾覆后,船体倾斜导致乘员无法逃出引起的。有统计数字显示,近几年,每年都会发生数起死亡人数几十至上千的沉船事故,发生这类事故时很大的危险在于船舱内的当事者由于轮船倾斜而无法到达逃生出口,即使会游泳,也由于无法逃出水面逐渐升高的封闭舱室,最终导致乘员溺水身亡。并且随着轮船体积和承载量的逐年增加,船舱内的乘客容纳量也不断上升,因此此类事故已成为沉船导致人员伤亡事故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2014年4月16日,韩国一艘载有470人的“岁月号”客轮在韩国西南海域发生浸水事故而下沉,客轮在短时间内快速下沉倾斜,致使大量乘客被困舱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截至2014年5月15日,“岁月”号事故已有281人确认遇难,尚有23人下落不明。
类似这样的事故损失惨重,但截至目前,国内外还没有针对轮船倾覆后船舱内乘员如何有效逃生展开相关研究,面对已经倾斜的轮船,船舱内的乘员只能外界的救援,浪费了最佳的逃生时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轮船倾覆自救攀爬用吸盘臂套,该臂套能够保证在船体倾覆时使乘员在倾斜船舱内行动自如,从而争取逃生时间,可帮助乘客尽快脱离危险。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轮船倾覆自救攀爬用吸盘臂套,包括臂套、吸盘座和吸盘;所述臂套为布料制成且在布料两端设有用于将臂套紧固在手臂或腿部的连接结构;所述吸盘座包括内置于臂套内的弧形挡板,在弧形挡板上并列固定有至少二个锥阀,锥阀由臂套外表面穿出;所述吸盘与锥阀数量相当且分别卡装在锥阀上。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臂套上设有用于嵌入内置挡板的臂套夹层,所述弧形挡板位于所述臂套夹层内。
作为进一步优选,在臂套夹层的外层对应锥阀处分别设有穿孔,所述锥阀分别由穿孔穿出,在所述穿孔内设有耐磨环,以防止臂套穿孔处的磨损。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结构采用粘扣粘接结构,以适应不同类型人群,便于迅速穿戴。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锥阀依次是由细圆柱段、粗圆柱段和圆锥体三部分构成,锥阀通过细圆柱段一端与弧形挡板固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圆锥体内为空心结构,以增大锥阀前端圆锥体的变形量,提高锥阀与吸盘的密封效果。
作为进一步优选,在所述细圆柱段和粗圆柱段以及二段之间的轴肩上均布有沟槽,以形成空气导入通道,使乘员拔下吸盘时,空气能够快速进入吸盘内腔,减小乘员拔下吸盘的阻力。
作为进一步优选,在弧形挡板的前端位于臂套外部设有防水手电,以使乘员能在黑暗的船舱内找到逃生路线,同时在夜晚救援时,使救援人员及时发现乘员位置,以便及时救援。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吸盘内部由上至下依次为细圆柱孔段、粗圆柱孔段和锥形孔,三段相互连通且锥形孔前端与吸盘前端的吸盘腔连通,所述细圆柱孔段和粗圆柱孔段分别与锥阀的细圆柱段和粗圆柱段间隙配合,锥形孔与锥阀前端的圆锥体过盈配合。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吸盘前端的吸盘腔为椭圆锥形,且沿臂套轴向方向为其吸盘腔的长轴方向,以增大吸盘的吸附力和臂套轴线方向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吸盘结构,使该臂套固定在手臂或腿部上以后具有较大的吸附力,能够在船体倾覆时保证乘员在倾斜船舱内行动自如;通过采用锥阀结构,减小了吸盘拔下时的阻力,从而有效减小了使用者所需体力,进而增加了使用者的行动速度,从而争取逃生时间,帮助乘客尽快脱离危险。
2.将臂套与吸盘结合在一起,使乘员不仅能够在倾覆轮船船舱内行动自如,还能够固定在倾斜甲板上以防掉落,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倾覆船体内人员的生还几率,以一种全新的方案保障了倾覆船体内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
3.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较低,易于市场化。
4.可适应不同体型人群,适用范围广,而且穿着迅速,携带方便。
5.该轮船倾覆自救攀爬用吸盘臂套可用于攀爬各种光滑倾斜面,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投影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臂套轴测投影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臂套正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吸盘座轴测投影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吸盘座正向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吸盘结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手电的分体剖视图。
图中:吸盘1,细圆柱孔段101,粗圆柱孔段102,锥形孔103,吸盘腔104,吸盘座2,臂套3,防水手电4,手电后座401,照明头402,内腔403,粘扣5,臂套夹层6,耐磨环7,弧形挡板8,锥阀9,细圆柱段901,粗圆柱段902,圆锥体903,沟槽1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轮船倾覆自救攀爬用吸盘臂套,包括臂套3、吸盘座2和吸盘1。所述臂套3为布料制成,布料卷绕为类似圆柱形,且有部分重叠,在重叠处即布料两端设有用于将臂套3紧固在手臂或腿部的连接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布料为帆布且所述连接结构采用粘扣5粘接结构,以适应不同类型人群,便于迅速穿戴。在臂套3上沿其纵向设有一个用于嵌入内置挡板的臂套夹层6。
所述吸盘座2包括内置于臂套夹层6内的弧形挡板8,弧形挡板8的弧度略大于人手臂或腿部表面弧度、长度略小于正常人小臂或小腿的长度,在弧形挡板8的外表面上沿其纵向并列固定连接有至少二个锥阀9,本实施例非限制性的以二个为例。在臂套夹层6的外层对应锥阀9处分别设有穿孔,所述锥阀9分别由穿孔穿出。在所述穿孔内镶有耐磨环7,以防止臂套3穿孔处的磨损。
所述锥阀9依次是由细圆柱段901、粗圆柱段902和圆锥体903三部分构成,锥阀9通过细圆柱段901一端与弧形挡板8固接,细圆柱段901直径小于粗圆柱段902直径。所述圆锥体903内为空心结构,以增大锥阀9前端圆锥体903的变形量,提高锥阀9与吸盘1的密封效果。在所述细圆柱段901和粗圆柱段902以及二段之间的轴肩上沿圆周方向均布有沟槽10,用于抬起手臂或腿部时,在锥阀9与吸盘1之间形成空气导入通道,使乘员拔下吸盘1时,空气能够快速进入吸盘腔,减小乘员拔下吸盘1的阻力。
在弧形挡板8的前端位于臂套3外部设有防水手电4,防水手电4是由手电后座401和照明头402两部分组成。所述手电后座401粘接固定在弧形挡板8前端中部且位于臂套夹层6外侧,手电后座401和照明头402通过螺纹连接并形成一个放置电池的内腔403,在照明头402前端设有用于密封的透明塑料端盖,在所述内腔中放置电池便可点亮防水手电4进行照明。以使乘员能在黑暗的船舱内找到逃生路线,同时在夜晚救援时,使救援人员及时发现乘员位置,以便及时救援。
所述吸盘1与锥阀9数量相当且分别卡装在锥阀9上,吸盘1优选硅胶材料制成。所述吸盘1内部由上至下依次为细圆柱孔段101、粗圆柱孔段102和锥形孔103,三段相互连通且锥形孔103前端与吸盘1前端的吸盘腔104连通,所述细圆柱孔段101和粗圆柱孔段102分别与锥阀9的细圆柱段901和粗圆柱段902间隙配合,锥形孔103与锥阀9前端的圆锥体903过盈配合,即锥阀9插入吸盘1后可将其锥形孔103堵死。所述锥阀9的细圆柱段901长度略大于所述吸盘1的细圆柱孔段101长度,所述粗圆柱段902的轴向长度略小于粗圆柱孔段102的轴向长度,以使吸盘1能够在吸盘座2上与锥阀9产生相对位移,从而实现吸盘1的吸附和分离。所述吸盘1前端的吸盘腔104为椭圆锥形,且沿臂套3轴向方向为其吸盘腔104的长轴方向,以增大吸盘1的吸附力和臂套3轴线方向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表述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描述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安装和操作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臂套连接结构采用现有技术,本方案选择大面积粘扣5粘接,但这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描述的臂套3必须采用该连接结构,亦可采用按扣、绑带等现有可调紧度的连接结构,选用其它可调紧度的连接结构同样为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吸盘1、吸盘座2以及臂套3的材料采用现有材料,本方案分别选用硅胶材料、塑料材料和帆布材料,但这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描述的吸盘1、吸盘座2以及臂套3必须采用上述材料,选用其他结构相同,材料不同的方案同样为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零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旦轮船发生事故开始倾覆,乘客可快速将该轮船倾覆自救攀爬用吸盘臂套3固定在小臂和小腿上,当手臂或腿部下压时,锥阀9的阀芯即圆锥体903堵住吸盘锥形孔103,使吸盘腔104密封,下压过程中,由于吸盘腔104中的气体被压出而产生吸附力,人体被固定在光滑倾斜表面上,吸盘1受到与倾斜面平行方向的力,不影响锥阀9的圆锥体903与吸盘锥形孔103之间的密封。
当胳膊或腿部抬起时,由于锥阀9的圆锥体903下部面积很小,因此抬起时所需力量很小,吸盘座2随臂套3被抬起,锥阀9的圆锥体903与吸盘锥形孔103分开,两者之间的缝隙与沟槽10连通形成空气导入通道,将外部空气导入吸盘腔104,吸盘1从光滑倾斜表面脱落,手臂或腿部便可以前移。如此往复,乘客便可在光滑倾斜表面匍匐前移逃生。
若轮船内电路系统停止工作,乘客可将位于两手臂上臂套3前端的防水手电4打开,以供照明;而位于轮船甲板上的乘客,为了防止从倾斜的甲板上掉落,同样可以将臂套3设有吸盘1一侧紧按在甲板上,用以固定;若轮船沉船事故发生夜晚,乘客可将防水手电4打开,使救援人员及时发现其位置,以方便救援行动的展开。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轮船倾覆自救攀爬用吸盘臂套,其特征是:包括臂套、吸盘座和吸盘;所述臂套为布料制成且在布料两端设有用于将臂套紧固在手臂或腿部的连接结构;所述吸盘座包括内置于臂套内的弧形挡板,在弧形挡板上并列固定有至少二个锥阀,锥阀由臂套外表面穿出;所述吸盘与锥阀数量相当且分别卡装在锥阀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船倾覆自救攀爬用吸盘臂套,其特征是:所述臂套上设有用于嵌入内置挡板的臂套夹层,所述弧形挡板位于所述臂套夹层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船倾覆自救攀爬用吸盘臂套,其特征是:在臂套夹层的外层对应锥阀处分别设有穿孔,所述锥阀分别由穿孔穿出,在所述穿孔内设有耐磨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船倾覆自救攀爬用吸盘臂套,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结构采用粘扣粘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船倾覆自救攀爬用吸盘臂套,其特征是:所述锥阀依次是由细圆柱段、粗圆柱段和圆锥体三部分构成,锥阀通过细圆柱段一端与弧形挡板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船倾覆自救攀爬用吸盘臂套,其特征是:所述圆锥体内为空心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船倾覆自救攀爬用吸盘臂套,其特征是:在所述细圆柱段和粗圆柱段以及二段之间的轴肩上均布有沟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船倾覆自救攀爬用吸盘臂套,其特征是:在弧形挡板的前端位于臂套外部设有防水手电。
9.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轮船倾覆自救攀爬用吸盘臂套,其特征是:所述吸盘内部由上至下依次为细圆柱孔段、粗圆柱孔段和锥形孔,三段相互连通且锥形孔前端与吸盘前端的吸盘腔连通,所述细圆柱孔段和粗圆柱孔段分别与锥阀的细圆柱段和粗圆柱段间隙配合,锥形孔与锥阀前端的圆锥体过盈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船倾覆自救攀爬用吸盘臂套,其特征是:所述吸盘前端的吸盘腔为椭圆锥形,且沿臂套轴向方向为其吸盘腔的长轴方向。
CN201420326054.2U 2014-06-18 2014-06-18 轮船倾覆自救攀爬用吸盘臂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378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26054.2U CN203937846U (zh) 2014-06-18 2014-06-18 轮船倾覆自救攀爬用吸盘臂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26054.2U CN203937846U (zh) 2014-06-18 2014-06-18 轮船倾覆自救攀爬用吸盘臂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37846U true CN203937846U (zh) 2014-11-12

Family

ID=51857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2605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37846U (zh) 2014-06-18 2014-06-18 轮船倾覆自救攀爬用吸盘臂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3784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8081A (zh) * 2014-06-18 2014-09-24 吉林大学 轮船倾覆自救攀爬用吸盘臂套
US11529901B2 (en) 2018-09-28 2022-12-20 Ka Group Ag Grab bar assembly for a vehicl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8081A (zh) * 2014-06-18 2014-09-24 吉林大学 轮船倾覆自救攀爬用吸盘臂套
US11529901B2 (en) 2018-09-28 2022-12-20 Ka Group Ag Grab bar assembly for a vehicl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76070U (zh) 一种智能水上应急救生装置
CN108216524B (zh) 一种动力救生圈
CN203937846U (zh) 轮船倾覆自救攀爬用吸盘臂套
CN104058081A (zh) 轮船倾覆自救攀爬用吸盘臂套
CN105292401B (zh) 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
CN108411768A (zh) 一种基于水上桥梁的智能汽车防护系统
CN107472482A (zh) 一种水上救生设备
CN201154767Y (zh) 潜水救生艇外壳
CN203681464U (zh) 一种汽车坠河人员紧急自救装置
CN201176256Y (zh) 多功能游泳圈
CN205891191U (zh) 一种用于救生器材的水下充气控制装置
CN2631935Y (zh) 溺水自动充气报警救生衣
CN210555510U (zh) 一种新型防溺水游泳圈
KR20150019386A (ko) 무인 원격 구조장치
CN211308927U (zh) 一种水上救援设备
CN201309580Y (zh) 夜用多功能救生圈
CN202345896U (zh) 浮力救生舱
CN206704464U (zh) 一种内河航道的救生漂浮航标
CN104816803A (zh) 套叠式救生器
CN111017158A (zh) 一种智能水上救生机器人装置及救生方法
WO2022107585A1 (ja) 水面浮上照明具及び当該水面浮上照明具付き水面浮上用具
CN204969986U (zh) 安全救生背包
CN205098436U (zh) 汽车入水应急救生器
CN202807075U (zh) 一种安全救生圈
CN103170074A (zh) 救生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2

Termination date: 2015061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