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32347U - 一种导流件及具有该导流件的导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流件及具有该导流件的导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32347U
CN203932347U CN201420323960.7U CN201420323960U CN203932347U CN 203932347 U CN203932347 U CN 203932347U CN 201420323960 U CN201420323960 U CN 201420323960U CN 203932347 U CN203932347 U CN 2039323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ng element
mainboard
electric current
connecting portion
insulat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2396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国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mens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merson Network Power Energy Systems Noth Americ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erson Network Power Energy Systems Noth America Inc filed Critical Emerson Network Power Energy Systems Noth America Inc
Priority to CN20142032396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323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32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3234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流件,用于传导主板(100)上待传导的电流,包括第一连接部(301)、第二连接部(30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0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02)之间的主体部(305),所述主体部(305)靠近所述主板(100)的表面上设置有绝缘区,所述绝缘区用于使所述导流件(300)与所述主板(100)之间隔离绝缘。该导流件可以与主板上的金属过孔隔离绝缘,从而避免导流件与主板之间产生安规绝缘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导流件及具有该导流件的导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导流件及具有该导流件的导流结构。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的正常工作需要主板上各器件之间通过电流实现导通互连,而电流的传导是通过主板上的内外层铜箔线路实现的。然而,由于主板自身铜箔的厚度有限(最多5OZ),其承载的电流流量明显受限。因此,有大电流(150~300A,甚至更大)输出需求的产品往往需要通过在主板上增加导流件以增强相应区域的通流能力,从而满足产品大电流输出的有效传导,并保证产品的正常工作。
目前,增加主板上的局部导流能力的实现方式通常包括在主板的相应区域平面贴装导流件。然而,该方式又存在一些缺陷,虽然平面贴装的导流件对主板整体布局的影响较小,但是由于是平面贴装,对于主板上相应区域插装元件的管脚或金属过孔(主要指不同网络属性),导流件的相应位置需要进行开孔避让处理。通常鉴于安规需求,为避免加工时连锡短路,开孔的尺寸相对较大,从而导致导流件自身的有效导流面积减少,进而降低了其载流能力,并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金属汇流条的功能;另外,为保证焊接可靠性,平面贴装的导流件对应主板上相应区域需要进行局部阻焊开窗处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主板的布局空间,降低产品布局密度,同时还会对主板的整体设计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这种平面贴装导流件易与主板上的金属过孔之间产生安规绝缘隐患,不适用于主板上有多个金属过孔的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流件及具有该导流件的导流结构,其中该导流件可以与主板上的金属过孔隔离绝缘,从而避免导流件与主板之间产生安规绝缘隐患。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流件,用于传导主板上待传导的电流,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主板的表面上设置有绝缘区,所述绝缘区用于使所述导流件与所述主板之间隔离绝缘。
上述的导流件中,所述绝缘区中设置有绝缘件。
上述的导流件中,所述绝缘区中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绝缘件的凹槽。
上述的导流件中,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绝缘件的形状相适配。
上述的导流件中,容纳在所述凹槽中的绝缘件的表面与所述主体部的表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导流结构,包括插置在主板上的电流输入管脚和电流输出管脚,以及连接在所述电流输入管脚与电流输出管脚之间的导流件,所述导流件包括分别与所述电流输入管脚和电流输出管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主板的表面上设置有绝缘区,所述绝缘区用于使所述导流件与所述主板之间隔离绝缘。
上述的导流结构中,所述绝缘区中设置有绝缘件。
上述的导流结构中,所述绝缘区中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绝缘件的凹槽。
上述的导流结构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导电孔,所述第一导电孔用于供所述电流输入管脚穿过并通过焊锡将电流输入管脚与所述第一导电孔电连接。
上述的导流结构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二导电孔,所述第二导电孔用于供所述电流输出管脚穿过并通过焊锡将电流输出管脚与所述第二导电孔电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流件与主板之间设置绝缘区,从而与主板上的金属过孔之间隔离绝缘,进而避免导流件与主板之间产生安规绝缘隐患;
进一步地,在绝缘区中增加绝缘件,可以进一步地使得导流件与主板上的金属过孔隔离绝缘,进一步避免导流件与主板之间产生安规绝缘隐患。因此,平面贴装该导流件也可以用于主板上金属过孔较多的场合。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导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导流件移除绝缘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流件与主板之间设置绝缘区,从而与主板上的金属过孔之间隔离绝缘,进而避免导流件与主板之间产生安规绝缘隐患;在绝缘区上增加绝缘件,可以进一步地使得导流件与主板上的金属过孔隔离绝缘,进一步避免导流件与主板之间产生安规绝缘隐患。因此,平面贴装该导流件也可以用于主板上金属过孔较多的场合。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导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导流结构包括插置在主板100上的待传导电流的电流输入管脚200和电流输出管脚(未示出)以及连接在电流输入管脚200与电流输出管脚(未示出)之间的导流件300。该导流件300用于实现电流输入管脚200与电流输出管脚之间的电流传导。导流件300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承载大电流流量的能力,可以为常用的汇流条。
参考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导流件300包括用于与电流输入管脚200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01、用于与电流输出管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302,以及连接在第一连接部301与第二连接部302之间的主体部305,该主体部305靠近主板100的表面上设置有绝缘区(未标号),绝缘区用于使导流件300与主板100之间隔离绝缘。此类结构的优势在于:导流件300通过设置的绝缘区与主板100隔离绝缘,可以使得导流件300与主板100上的金属过孔相隔开,从而避免与金属过孔之间产生安规绝缘隐患。
具体地,第一连接部301上开设有与电流输入管脚200对应的第一导电孔3011,每个电流输入管脚200穿过主板100后插入第一导电孔3011中,并通过焊锡实现电流输入管脚200与第一导电孔3011的电连接,同时,还使导流件300相对电流输入管脚200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孔3011为4个,供4个电流输入管脚200插入,但实际上第一导电孔3011的数量并不局限于图示的4个,而是可以根据主板100上待传导电流的电流输入管脚200的实际数量来确定第一导电孔3011的数量。第一导电孔3011的形状与电流输入管脚200的形状相适配,此类结构可以使得插入的电流输入管脚200与第一导电孔3011之间更适配,以减少焊锡的工作量及锡的消耗。
第二连接部302上开设有与电流输出管脚对应的第二导电孔3021,每个电流输出管脚穿过主板100后插入第二导电孔3021中,并通过焊锡实现电流输出管脚与第二导电孔3021的电连接,同时,还使导流件300相对电流输出管脚200固定。由于电流是从插置在第一导电孔3011中的电流输入管脚200经导流件300传导至插置在第二导电孔3021的电流输出管脚上的,故第二导电孔3021的数量与第一导电孔3011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电流输出管脚的数量也与电流输入管脚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第二导电孔3021的形状与电流输出管脚的形状相适配,此类结构可以使得插入的电流输出管脚与第二导电孔3021之间更适配,以减少焊锡的工作量及锡的消耗。
导流件300通过第一连接部301与电流输入管脚200的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302与电流输出管脚的固定连接相对主板100固定,并位于主板100中电流输入管脚200伸出的一侧上。当焊锡位置分别在电流输出管脚、电流输入管脚200中远离主板100的位置处,这样就可以使得导流件300远离主板100的表面,从而使得导流件300的主体部305与主板100的表面相隔开,因此,这种导流件300与主板100之间的间隙就形成了主体部305的绝缘区,避免了导流件300与主板100之间产生安规绝缘隐患。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在主体部305中靠近主板100一侧的表面上喷涂的绝缘材料以形成绝缘区。
为了进一步防止导流件300与主板100上的金属过孔产生安规绝缘的隐患,则在绝缘区中设置绝缘件303。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区的表面上开设有用于容纳绝缘件303的凹槽304,凹槽304的形状与绝缘件303的形状相适配,从而使绝缘件303嵌合在该凹槽304中。如图所示,绝缘件303由绝缘材料,如塑胶等制成的呈平面几何形状的结构件,如板状、条状、带状等。凹槽304的深度与绝缘件303的厚度相等,即容纳在凹槽304中的绝缘件303的表面与主体部305的表面平齐,此类结构可以使绝缘件303完全嵌合在凹槽304中,并且与导流件300的其他部位位于同一平面上,便于导流件300在主板100上的安装,这种结构使得绝缘件303不会占用主板100上多余的布局空间,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产品的布局密度且对产品的整体设计影响较小。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绝缘件303也可以粘接的方式与绝缘区相结合。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导流件,用于传导主板(100)上待传导的电流,所述导流件包括第一连接部(301)、第二连接部(30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0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02)之间的主体部(30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305)靠近所述主板(100)的表面上设置有绝缘区,所述绝缘区用于使所述导流件(300)与所述主板(100)之间隔离绝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区中设置有绝缘件(3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区中还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绝缘件(303)的凹槽(3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04)的形状与所述绝缘件(303)的形状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流件,其特征在于,容纳在所述凹槽(304)中的绝缘件(303)的表面与所述主体部(305)的表面平齐。
6.一种导流结构,包括插置在主板(100)上的电流输入管脚(200)和电流输出管脚,以及连接在所述电流输入管脚(200)与电流输出管脚之间的导流件(300),所述导流件(300)包括分别与所述电流输入管脚(200)和电流输出管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01)和第二连接部(30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01)与第二连接部(302)之间主体部(30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305)靠近所述主板(100)的表面上设置有绝缘区,所述绝缘区用于使所述导流件(300)与所述主板(100)之间隔离绝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区中设置有绝缘件(30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区中还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绝缘件(303)的凹槽(304)。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01)上开设有第一导电孔(3011),所述第一导电孔(3011)用于供所述电流输入管脚(200)穿过并通过焊锡使所述电流输入管脚(200)与所述第一导电孔(3011)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02)上开设有第二导电孔(3021),所述第二导电孔(3021)用于供所述电流输出管脚穿过并通过焊锡使所述电流输出管脚与所述第二导电孔(3021)电连接。
CN201420323960.7U 2014-06-17 2014-06-17 一种导流件及具有该导流件的导流结构 Active CN2039323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23960.7U CN203932347U (zh) 2014-06-17 2014-06-17 一种导流件及具有该导流件的导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23960.7U CN203932347U (zh) 2014-06-17 2014-06-17 一种导流件及具有该导流件的导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32347U true CN203932347U (zh) 2014-11-05

Family

ID=51828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23960.7U Active CN203932347U (zh) 2014-06-17 2014-06-17 一种导流件及具有该导流件的导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323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5910A (zh) * 2015-12-09 2016-03-23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主板的铜板Busbar设计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5910A (zh) * 2015-12-09 2016-03-23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主板的铜板Busbar设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96303B2 (ja) コネクタ
CN106463853B (zh) 用于电连接的接触元件、用于制造大量的接触元件的铜带
CN203932347U (zh) 一种导流件及具有该导流件的导流结构
US20130284504A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with anti-static protection structure
CN203746628U (zh) 网络变压器
CN202705534U (zh) 一种改进的pcb电镀铜槽阴极v座
CN203932894U (zh) 一种适用于汽车线束的接线盒
CN204272499U (zh) 可拼接式pcb板
CN104485523A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3279346U (zh) 防虚焊单面电路板
CN201774742U (zh) 集成于印刷电路板上的保险单元以及印刷电路板
CN205196091U (zh) 一种方便耐压测试的防雷接地孔
CN103547065B (zh) 一种凸铜结构pcb板及其制造工艺
CN203415713U (zh) 一种变压器油中接线端子
CN204560017U (zh) 一种新型单面铝基银浆跨线板
CN203787650U (zh) 电源线连接件
CN203966782U (zh) 一种电视用变压器
CN103928433A (zh)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法
CN203554784U (zh) 一种凸铜结构pcb板
CN203326124U (zh) 接线器
CN203219614U (zh) 电路板
CN204810671U (zh) 一种新型双面电路板
CN201971909U (zh) 印制电路板电镀整流装置
CN202231954U (zh) 锡膏灌孔双面多层导通线路板
CN204560013U (zh) 一种具有压接孔结构和金属化板边的新型线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510, Kansas Avenue, lureen, Ohio, USA

Patentee after: Walteff energy systems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he United States of Ohio city F Lorain Street No. 1122

Patentee before: Emerson Network Power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0

Address after: Ohio, USA

Patentee after: Dimension Corp.

Address before: No. 1510, Kansas Avenue, lureen, Ohio, USA

Patentee before: VERTIV ENERGY SYSTEMS,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