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29590U - 气液双相流的管道腐蚀模拟实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液双相流的管道腐蚀模拟实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29590U
CN203929590U CN201420176932.7U CN201420176932U CN203929590U CN 203929590 U CN203929590 U CN 203929590U CN 201420176932 U CN201420176932 U CN 201420176932U CN 203929590 U CN203929590 U CN 2039295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gas
liquid
heating zone
analogue experi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7693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屈定荣
蒋秀
刘小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42017693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295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295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2959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液双相流的管道腐蚀模拟实验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模拟气液两相流的管道腐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一种气液双相流的管道腐蚀模拟实验装置,气体储罐(1)通过气相管线(5)与第一加热区(4)相连,液体罐(6)通过第二液体管线(15)和第一液体管线(14)与第二加热区(16)相连,第一加热区(4)、第二加热区(16)的出口与混合区(17)相连,混合区(17)的出口管线上接有至少一个腐蚀试样(8),腐蚀试样(8)后的管线与气液分离罐(10)相连;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腐蚀试样(8)是管道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气液双相流的管道腐蚀模拟中。

Description

气液双相流的管道腐蚀模拟实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液双相流的管道腐蚀模拟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常减压蒸馏是石油炼制一次加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化工分离过程。随着世界范围内原油劣质化,主要表现为酸含量增加,重质原油比重增加。重质原油酸值高、轻组分少、密度和粘度大、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盐含量及重金属含量高,对炼油设备腐蚀严重,特别是原油的一次加工设备,如常减压蒸馏装置直接受到严重的腐蚀冲击,而业界对此办法不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对减压蒸馏过程的特征认识不足。通常认为,影响腐蚀的最主要因素是温度、腐蚀介质含量、设备材质、流体的流速流态等,压力指标一般不加以考虑。基于这一认识,迄今为止有关石油炼制过程中的高温腐蚀研究工作绝大部分是在高压或者常压环境中开展的,比如绝大部分发表论文或工业实验是采用高压釜或者动态高压釜来模拟蒸馏腐蚀实验中的液相腐蚀。
在炼厂中的常压转油线、减压转油线、常压塔、减压塔中,有许多油与油蒸汽共存环境,油气高速流动条件下,对管道、容器壁、塔内件的冲刷腐蚀十分严重。一般来说,实验室通常采用喷射式模拟实验装置模拟冲刷腐蚀。但是喷射式模拟实验装置不能够模拟油气双相流的冲刷腐蚀。
CN201110316961.X涉及了一种高温高流速腐蚀动态模拟试验罐。该发明在所述试验罐的罐体顶部安装一多头喷嘴,正对多头喷嘴的下方设置一装有多个冲蚀试样的冲蚀试样夹具,物料由试验罐的物料进口进入多头喷嘴,冲刷腐蚀所述多个冲蚀试样。冲蚀试样夹具由试样拆装口安装在所述试验罐的罐体侧壁上。试验罐的罐体下部设置一浸泡试样夹具,多个浸泡试样垂直悬挂在所述浸泡试样夹具上。物料的出口管线设置在浸泡试样夹具上方的罐体上,出口管线附近的罐体上安装有液位计及液面界位控制仪。该发明能够同时进行多个平行试样的冲刷腐蚀实验和多个平行试样的浸泡腐蚀实验,减少了试验次数,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但是该发明只能够模拟液相高温冲刷腐蚀,不能够模拟油气双相高速冲刷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无法模拟气液两相流的管道腐蚀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气液双相流的管道腐蚀模拟实验装置。该装置用于气液双相流的管道腐蚀模拟中,具有可以模拟气液两相流的管道腐蚀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液双相流的管道腐蚀模拟实验装置,包括气体储罐(1)、气相管线(5)、第一加热区(4)、液体罐(6)、第二液体管线(15)、第一液体管线(14)、第二加热区(16)、混合区(17)、至少一个腐蚀试样(8)、气液分离罐(10)和气体出口管线(13);气体储罐(1)通过气相管线(5)与第一加热区(4)相连,液体罐(6)通过第二液体管线(15)和第一液体管线(14)与第二加热区(16)相连;第一加热区(4)的出口与第二加热区(16)的出口与混合区(17)相连,混合区(17)的出口管线上接有至少一个腐蚀试样(8),腐蚀试样(8)后的管线与气液分离罐(10)相连,气液分离罐上部设有气体出口管线(13);其中所述腐蚀试样(8)为直管或弯管。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气相管线(5)、第二液体管线(15)、混合区(17)与腐蚀试样(8)之间管线处均设有压力表(2)。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腐蚀试样(8)为直管或弯管。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气体储罐(1)中的气体经减压阀(3)减压后进入第一加热区(4),第一加热区(4)后设有温度计。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液体罐(6)中的液体通过计量泵(7)后进入第二加热区(16),第二加热区(16)后设有温度计。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腐蚀试样(8)后面设有温度计(11)。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腐蚀试样(8)部分与气液分离罐(10)之间的管线部分设有背压阀(9)。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区(4)与混合区(17)之间的管线上设有隔离阀(12)。
本实用新型中,所有与液体、气相接触部分的管线材质选用不锈钢,腐蚀试样(8)部分由被测材料的短管制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实验室中如何模拟气相和液相双相流动条件下的腐蚀模拟问题,可以模拟转油线等气/液双相高速流动条件下的常温到高温所有温度范围内的冲刷腐蚀行为,也可以模拟气/水等多相冲刷腐蚀,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腐蚀反应部分试样连接图。
1.气体储罐
2.压力表
3.减压阀
4.第一加热区
5.气相管线
6.液体罐
7.计量泵
8.腐蚀试样
9.背压阀
10.气液分离罐
11.温度计
12.隔离阀
13.气体流出管线
14.第一液体管线
15.第二液体管线
16.第二加热区
17.混合区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仅限于本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装置主要包括惰性气体输送与控制系统、油(或者水)输送及控制系统、腐蚀试样系统、气液分离系统、温度压力等仪表控制系统。
惰性气体输送与控制系统如下:惰性气体储罐1用于盛装实验用的模拟气体介质,比如氮气、CO2、氦气等惰性气体。惰性气体经过惰性气体储罐1通过不锈钢材质的气相管线 5与压力表2相连,并经过惰性气体减压阀3降低气体压力,进入气体第一加热区4。在气体加热部分通过带控制系统的电加热器加热,控制气体温度达到设定的实验温度,再经过温度计11和隔离阀12到达气/液混合区17。
油(或者水)输送及控制系统如下:储油(水)罐中的液体由不锈钢材质的第二液体管线15经过隔离阀12、计量泵7、压力表2进入油(水)第二加热区16,经过带控制器的电加热器分级加热,逐渐升温到设定的实验温度,经过温度计11,由第一液体管线14进入气液混合处。
经过气液混合区17后的油(水)/气双相流体在高速流动下经过压力表2,然后进入腐蚀试样系统。腐蚀反应部分各腐蚀试样的连接图如图2所示。
气液双相流经过背压阀9后进入气液分离罐10,实现油(水)、气的分离,惰性气体由顶部流出。
本装置中所有与油(水)、气接触的部分均采用不锈钢制作,优选316L,腐蚀试样部分由被测材料的短管制作。
与管状腐蚀试样相连的不锈钢材质管线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与管状腐蚀试样的内径和外径相同,避免产生复杂的管道连接问题。根据不同实验目的,不锈钢导管和管状腐蚀试样可选用不同口径,满足模拟不同工况条件的需要。
本装置的使用温度范围为室温到450℃。装置内部绝对工作压力常压到20Mpa。

Claims (8)

1.一种气液双相流的管道腐蚀模拟实验装置,包括气体储罐(1)、气相管线(5)、第一加热区(4)、液体罐(6)、第二液体管线(15)、第一液体管线(14)、第二加热区(16)、混合区(17)、至少一个腐蚀试样(8)、气液分离罐(10)和气体出口管线(13);气体储罐(1)通过气相管线(5)与第一加热区(4)相连,液体罐(6)通过第二液体管线(15)和第一液体管线(14)与第二加热区(16)相连;第一加热区(4)的出口与第二加热区(16)的出口与混合区(17)相连,混合区(17)的出口管线上接有至少一个腐蚀试样(8),腐蚀试样(8)后的管线与气液分离罐(10)相连,气液分离罐上部设有气体出口管线(13);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腐蚀试样(8)是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液双相流的管道腐蚀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管线(5)、第二液体管线(15)、混合区(17)与腐蚀试样(8)之间管线处均设有压力表(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液双相流的管道腐蚀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试样(8)为直管或弯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液双相流的管道腐蚀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储罐(1)中的气体经减压阀(3)减压后进入第一加热区(4),第一加热区(4)后设有温度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液双相流的管道腐蚀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罐(6)中的液体通过计量泵(7)后进入第二加热区(16),第二加热区(16)后设有温度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液双相流的管道腐蚀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试样(8)后面设有温度计(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液双相流的管道腐蚀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试样(8)部分与气液分离罐(10)之间的管线部分设有背压阀(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液双相流的管道腐蚀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区(4)与混合区(17)之间的管线上设有隔离阀(12)。
CN201420176932.7U 2014-04-11 2014-04-11 气液双相流的管道腐蚀模拟实验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295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76932.7U CN203929590U (zh) 2014-04-11 2014-04-11 气液双相流的管道腐蚀模拟实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76932.7U CN203929590U (zh) 2014-04-11 2014-04-11 气液双相流的管道腐蚀模拟实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29590U true CN203929590U (zh) 2014-11-05

Family

ID=51825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76932.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29590U (zh) 2014-04-11 2014-04-11 气液双相流的管道腐蚀模拟实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2959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9390A (zh) * 2018-01-26 2018-08-31 浙江理工大学 可拆卸环道式单相流冲蚀试验装置
CN113959933A (zh) * 2021-10-14 2022-01-2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深水多相流动动态腐蚀评价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9390A (zh) * 2018-01-26 2018-08-31 浙江理工大学 可拆卸环道式单相流冲蚀试验装置
CN113959933A (zh) * 2021-10-14 2022-01-2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深水多相流动动态腐蚀评价系统及方法
CN113959933B (zh) * 2021-10-14 2024-01-30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深水多相流动动态腐蚀评价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6471B (zh) 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实现多相管流和冲刷腐蚀的试验装置
CN103926191B (zh) 多相流腐蚀及流态模拟实验管路装置及模拟实验方法
CN110702595B (zh) 一种多功能湿气管道顶部腐蚀自动模拟试验装置
CN102445411B (zh) 一种模拟连续蒸馏工业装置的设备腐蚀试验装置
CN107525733B (zh) 井口井下腐蚀速率关联模型算法及使用此算法的井下腐蚀速率在线监测方法
CN202974817U (zh) 管道内挂片法腐蚀监测装置
CN110542649B (zh) 一种多功能液体单相流流动腐蚀测试环道
CN105403503B (zh) 一种油井管屈曲管柱的高温腐蚀和冲蚀试验装置
CN102072405A (zh) 埋地管道动态模拟泄漏检测方法和应用及模拟试验系统
CN102854127A (zh) 一种钢材抗二氧化碳腐蚀性能的对比模拟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04792689B (zh) 一种湿硫化氢环境中的环境腐蚀开裂试验用装置
CN110631987A (zh) 一种多功能沉积物下腐蚀自动模拟试验装置
CN203929590U (zh) 气液双相流的管道腐蚀模拟实验装置
CN107179274A (zh) 模拟管道内腐蚀的实验装置
CN110905457B (zh) Co2气驱井筒结垢的模拟装置和方法
CN209067182U (zh) Co2气驱井筒结垢的模拟装置
CN103954549A (zh) 气液双相流的管道腐蚀实验方法
CN105067509A (zh) 原油储罐腐蚀监测装置
CN205138983U (zh) 一种油井管屈曲管柱的高温腐蚀和冲蚀试验装置
CN203732496U (zh) 一种低速管道内腐蚀和电化学测试的简易模拟装置
CN202854022U (zh) 一种钢材抗二氧化碳腐蚀性能的对比模拟测试装置
CN204789273U (zh) 一种用于测试高温高压环境下气相液相介质浓度的装置
CN211347875U (zh) 一种可拆卸多功能液体单相流流动腐蚀实验测试环道装置
CN204228551U (zh) 油井管柱冲蚀高温腐蚀共同作用测量装置
CN102854124A (zh) 可变入射角模拟测量流体对管道冲刷腐蚀速率的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