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24147U - 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24147U
CN203924147U CN201420288304.8U CN201420288304U CN203924147U CN 203924147 U CN203924147 U CN 203924147U CN 201420288304 U CN201420288304 U CN 201420288304U CN 203924147 U CN203924147 U CN 2039241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ing pile
pile
load
auxiliary girder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8830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英杰
朱文久
吕景权
王殿广
肖京
郑红刚
杨启龙
王海龙
张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Oriental New Star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EW ORIENTAL STAR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EW ORIENTAL STAR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EW ORIENTAL STAR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8830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241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241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2414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用于对基桩进行静载试验,其包括:承重主梁,所述承重主梁跨设在所述基桩的上端;千斤顶,安装在所述承重主梁和所述基桩上端之间;第一、第二承重副梁对称跨设在所述承重主梁两端;至少一根锚桩,至少一根锚桩与所述第一或第二承重副梁的一端连接;至少一组配重块,与所述第一或第二承重副梁的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将配重块连接在第一或第一承重副梁的一端,替代该处的锚桩,进而对锚桩数量没有限制,并且对锚桩位置的对称性要求也大大降低,提高了复合反力装置的工程适应性。

Description

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基静载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
背景技术
桩基静载试验的基本原理就是对桩基进行重量加载,以模拟其将来的工作条件。静载试验的核心所在就是反力装置,因为反力装置充当了未来建筑物压重的模拟性能。静载荷试验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反力装置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反力装置形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四类: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这四种方法在对场地的要求、经济效益及安全可靠上各具优劣、互有长短。在不同的场地条件、工作环境中可以相应选择不同的形式进行试验。但并不是以上四种方法就可以解决全部的问题。
就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而言,传统的方法就是在利用锚桩做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时,试验要求的最大加载量超过了锚桩的抗拔能力,便在横梁上放置或悬挂一定重物,由锚桩和重物共同承担千斤顶加载反力。这一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实用性,但也有相应的局限性和缺陷性,就是需要对称的锚桩数量,且对锚桩的位置要求有良好的对称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以解决现有复合反力装置需要对称的锚桩数量,且对锚桩的位置要求有良好的对称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用于对基桩进行静载试验,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重主梁,所述承重主梁跨设在所述基桩的顶部;
千斤顶,安装在所述承重主梁和所述基桩顶部之间,
至少一根锚桩,至少一根锚桩与所述承重主梁的一端连接;
至少一组配重块,与所述承重主梁的另一端连接。
如上所述的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其还包括,第一承重副梁,所述第一承重副梁跨设在所述承重主梁的一端;
第二承重副梁,所述第二承重副梁跨设在所述承重主梁的另一端;
所述锚桩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锚桩、第二锚桩和第三锚桩;所述配重块数量为一组;
第一锚桩与第一承重副梁的一端连接、第二锚桩与第一承重副梁的另一端连接;第三锚桩与第二承重副梁的一端连接、配重块与第二承重副梁的另一端连接。
如上所述的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其还包括,垫板,所述垫板设置在所述千斤顶和承重主梁之间。
如上所述的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其还包括,传力柱,所述传力柱设置在所述垫板和所述千斤顶之间或者设置在所述基桩上端和千斤顶之间。
如上所述的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进一步,配重块放置在钢平台上,所述钢平台通过钢筋与第二承重副梁的一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将配重块连接在承重梁的一端,替代该处的锚桩,锚桩数量为一根时也可进行桩基静载试验,对锚桩数量没有限制,而现有的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至少要求两根锚桩,分别连接在承重梁的两端。并且对锚桩位置的对称性要求也大大降低,提高了复合反力装置的工程适应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基桩,2、承重主梁,31、第一承重副梁,32、第二承重副梁,41、第一锚桩,42、第二锚桩,43、第三锚桩,51、钢平台,52、配重块,6、千斤顶,61、传力柱,62、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复合反力装置需要对称的锚桩数量,且对锚桩的位置要求有良好的对称性。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用于对基桩1进行静载试验,其包括:承重主梁2,所述承重主梁2跨设在所述基桩1的顶部;千斤顶6,安装在所述承重主梁2和所述基桩顶部之间;至少一根锚桩,至少一根锚桩与所述承重主梁的一端连接;至少一组配重块52,与所述承重主梁的另一端连接。
当锚桩数量为一根时,配重块数量可以为一组,此时分别将锚桩和配重块连接在承重主梁的两端,调节平衡,实现桩基静载试验。本实施例对锚桩数量没有限制,仅有一根时也可进行测试,对测试场地锚桩要求小,实现简单。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示意图,用于对基桩1进行静载试验,其包括:承重主梁2,所述承重主梁2跨设在所述基桩1的顶部;千斤顶6,安装在所述承重主梁2和所述基桩1顶部之间;
第一承重副梁31,所述第一承重副梁31跨设在所述承重主梁2的一端;第二承重副梁32,所述第二承重副梁32跨设在所述承重主梁2的另一端;所述锚桩数量为三根,分别为第一锚桩41、第二锚桩42和第三锚桩43;所述配重块数量为一组;第一锚桩41与第一承重副梁31的一端连接、第二锚桩42与第一承重副梁31的另一端连接;第三锚桩43与第二承重副梁32的一端连接、配重块52与第二承重副梁32的另一端连接。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配重块52放置在钢平台51上,所述钢平台51通过钢筋与第二承重副梁32的一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有效利用已有工程桩(即锚桩)提供部分反力、联合使用堆载配重(即配重块)进行。与传统压重平台反力装置相比,大量减少了堆载配重需求,在堆载配重的制作、运输、吊装、安装等方面节省大量资金,而且在工期进度上优势明显。此外,还能实现锚固与堆载配重同时进行,加快试验进度,减少时间成本。尤其是大吨位的桩基载荷试验上,这一优势体现的更加突出。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的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还包括,垫板62,所述垫板62设置在所述千斤顶6和承重主梁2之间。垫板的作用是均衡承重主梁的受力,使其受力更均匀。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的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还包括传力柱61,所述传力柱61设置在所述垫板62和所述千斤顶6之间或者设置在所述基桩上端和千斤顶6之间。传力柱的作用是填补千斤顶和承重主梁之间的空隙,增加装置的工程适应性,扩大其使用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用于对基桩(1)进行静载试验,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重主梁(2),所述承重主梁(2)跨设在所述基桩(1)的顶部;
千斤顶(6),安装在所述承重主梁(2)和所述基桩顶部之间,
至少一根锚桩,至少一根锚桩与所述承重主梁(2)的一端连接;
至少一组配重块(52),与所述承重主梁(2)的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承重副梁(31),所述第一承重副梁(31)跨设在所述承重主梁(2)的一端;
第二承重副梁(32),所述第二承重副梁(32)跨设在所述承重主梁(2)的另一端;
所述锚桩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锚桩(41)、第二锚桩(42)和第三锚桩(43);所述配重块数量为一组;
第一锚桩(41)与第一承重副梁(31)的一端连接、第二锚桩(42)与第一承重副梁(31)的另一端连接;第三锚桩(43)与第二承重副梁(32)的一端连接、配重块(52)与第二承重副梁(32)的另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板(62),所述垫板(62)设置在所述千斤顶(6)和承重主梁(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力柱(61),所述传力柱(61)设置在所述垫板(62)和所述千斤顶(6)之间或者设置在所述基桩上端和千斤顶(6)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配重块(52)放置在钢平台(51)上,所述钢平台(51)通过钢筋与第二承重副梁(32)的一端连接。
CN201420288304.8U 2014-05-30 2014-05-30 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241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88304.8U CN203924147U (zh) 2014-05-30 2014-05-30 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88304.8U CN203924147U (zh) 2014-05-30 2014-05-30 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24147U true CN203924147U (zh) 2014-11-05

Family

ID=51820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88304.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24147U (zh) 2014-05-30 2014-05-30 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24147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7444A (zh) * 2015-04-21 2016-01-27 河南理工大学 基于多向加载的全机械式桩基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5971033A (zh) * 2016-06-17 2016-09-28 侯伯贵 地基基础管桩试压检测配重的组合水箱和试压检测方法
CN106153443A (zh) * 2016-08-19 2016-11-23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加载配重装置及其加载方法
CN106522287A (zh) * 2016-10-25 2017-03-22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一种边桩竖向承载力检测方法
CN107190791A (zh) * 2017-07-28 2017-09-22 陆剑 反力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和静载检测方法
CN115059124A (zh) * 2022-07-13 2022-09-16 天津市地质工程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用于软土地区高承台基桩抗压静载荷试验装置及实现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7444A (zh) * 2015-04-21 2016-01-27 河南理工大学 基于多向加载的全机械式桩基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5277444B (zh) * 2015-04-21 2018-03-09 河南理工大学 基于多向加载的全机械式桩基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5971033A (zh) * 2016-06-17 2016-09-28 侯伯贵 地基基础管桩试压检测配重的组合水箱和试压检测方法
CN106153443A (zh) * 2016-08-19 2016-11-23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加载配重装置及其加载方法
CN106522287A (zh) * 2016-10-25 2017-03-22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一种边桩竖向承载力检测方法
CN107190791A (zh) * 2017-07-28 2017-09-22 陆剑 反力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和静载检测方法
CN115059124A (zh) * 2022-07-13 2022-09-16 天津市地质工程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用于软土地区高承台基桩抗压静载荷试验装置及实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24147U (zh) 锚桩压重复合反力装置
CN206553864U (zh) 一种道路桥梁裂缝加固装置
CN102505636B (zh) 一种双薄壁墩连续刚构桥0号块施工方法
CN111650047B (zh) 一种大吨位土料载荷试验竖向反力加载装置及其加载方法
CN103452146B (zh) 一种超大吨位静载试验装置
CN203049635U (zh) 锚桩法静载试验快捷链接装置
CN204112242U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吊杆更换专用工具吊杆系统
CN104878786B (zh) 斜直交替群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实验模型
CN204875481U (zh) 一种可平衡主墩推力的拱桥
CN206581130U (zh) 一种道路桥梁用减震支座
CN110656723B (zh) 用于柱面拱壳屋盖滑移施工的轨道支架
CN101949215A (zh) 钢结构支座安装施工方法
CN206971084U (zh) 桥梁盖梁模板的支撑结构
CN202466651U (zh) 一种预应力管桩轴向力试验加载装置
CN206308702U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移动式基础
CN205676784U (zh) 托架反拉加载预压装置
CN204753656U (zh) 斜直交替群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实验模型
CN204959836U (zh) 一种超大吨位压重平台的反力装置
CN201809764U (zh) 强夯机自动脱钩器
CN103185682A (zh) 一种预应力管桩轴向力的加载方法
CN202969379U (zh) 锚杆张拉千斤顶吊装支架
CN202492795U (zh) 设开孔加劲肋方钢管轻质钢纤维混凝土桥墩结构
CN204529121U (zh) 大型桥吊加高装置
CN205046591U (zh) 一种单桩坚向抗拔试验专用连接装置
CN203361019U (zh) 一种用于公路铁路桥梁施工的t梁抬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031

Address after: 102628 B516, 4 floor, 6 building, 15 Jinyuan Road,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ORIENTAL NEW STAR SURVEY AND DESIGN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70 28, seven District, 188 tower, South Fourth Ring Road,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NEW ORIENTAL STAR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