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19598U - 转轴式双色模具 - Google Patents

转轴式双色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19598U
CN203919598U CN201420381704.3U CN201420381704U CN203919598U CN 203919598 U CN203919598 U CN 203919598U CN 201420381704 U CN201420381704 U CN 201420381704U CN 203919598 U CN203919598 U CN 2039195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workspace
rotating shaft
lower bolster
rotary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817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龙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YONGCHENG SHUANGHAI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YONGCHENG SHUANGHAI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YONGCHENG SHUANGHAI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8170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195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195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1959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转轴式双色模具,它包括上模、下模和滑块,模仁远离上模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轴线与模仁远离上模的端面垂直,转轴位于模座外侧的一端连接有推拉机构和定角度转动机构;模仁两端的工作区均设有顶针孔;模仁两端的工作区中一个工作区的顶针孔中设有镶针,所述的镶针一端位于顶针孔中,镶针另一端与凹槽底面连接;模仁两端的工作区中另一个工作区的顶针孔中设有顶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无需工人取放坯料,可连续生产汽车出风口拨轮和风门类产品,工人劳动去强度较低,且人工成本较低,模具生产效率较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转轴式双色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出风口拨轮和风门类产品的转轴式双色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双色模具分为两种,一种是双模结构,另一种是单模双进料结构;前者结构包含两个上模和两个下模,要么是分开在两台普通注塑机上使用,而这样设置后,需要人工取放骨架(坯料),则骨架放置的出错率较大,容易出现漏放和放不到位的情况,造成压模时模具损坏,这就导致了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且还存在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人工成本较高的问题;要么在特定的双色注塑设备上使用,单现有的双色注塑设备对应的动模是整体转动的,通过对换定模来实现的,这类模具均是针对外表面包覆的产品,这类产品在第二次注塑时的第二色只在定模上,而汽车出风口拨轮和风门类产品结构较复杂,在第二次注塑时,第二色还存在定模、动模和滑块上,故现有的双色注塑模具无法生产汽车出风口拨轮和风门类产品;而后者结构是针对的是夹层注塑,虽然生产过程中间也不需要工人取放坯料,但是两种要么是混合注塑,要么是前后间隔进料,而型腔是不变的,故也无法生产汽车出风口拨轮和风门类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无需工人取放坯料,可连续生产汽车出风口拨轮和风门类产品,工人劳动去强度较低,且人工成本较低,模具生产效率较高的转轴式双色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转轴式双色模具,它包括上模、下模和滑块,所述的下模包括模仁、下模板和模座,所述的下模板固定在模座上,所述的下模板上设有容置模仁的凹槽,所述的上模设有二个进胶口,所述的模仁的两端均设有工作区,且模仁两端的工作区对称分布,所述的模仁远离上模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轴线与模仁远离上模的端面垂直,且模仁的中心位于转轴轴线的延长线上;所述的转轴远离模仁的一端依次过下模板和模座,且转轴远离模仁的一端位于模座的外侧,所述的转轴位于模座外侧的一端连接有推拉机构和定角度转动机构;所述的二个进胶口分别与模仁两端的工作区连通,所述的滑块滑动连接在模仁两端工作区附近的下模板上,且下模板上两端的滑块也对称分布,所述的模仁两端的工作区均设有顶针孔;所述的模仁两端的工作区中一个工作区的顶针孔中设有镶针,所述的镶针一端位于顶针孔中,镶针另一端与凹槽底面连接;所述的模仁两端的工作区中另一个工作区的顶针孔中设有顶针,所述的下模板与模座之间设有顶板,且顶针远离模仁的一端过下模板与顶板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二个进胶口、模仁两端的工作区、转轴、推拉机构和定角度转动机构,则在使用时,一个进胶口注塑硬胶,另一个进胶口注塑软胶,在刚开始注塑时,合模后,先进行硬胶注塑,硬胶注塑结束时,上模打开,随后推拉机构通过转轴将模仁推出凹槽,在模仁推出凹槽后,定角度转动机构工作,使得模仁转动180°,随后推拉机构通过转轴将模仁拉回到凹槽内,接着再合模,合模后硬胶和软胶同时注塑,注塑结束后,上模再次打开,顶出机构工作,将注塑了软胶的成品顶出后并复位,随后循环重复模仁推出-模仁转动180°-模仁拉回-合模-硬胶和软胶同时注塑-开模-顶出即可;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只需将顶出的成品拿出即可,劳动强度较低,使得一个工人可兼顾至少两台设备,从而降低人工成本,且生产过程汇总坯料位于模仁上不动,模仁在动,不会出现坯料错放、漏放或放不到位的情况,进而使得二次注塑的精度较高,连续生产能力较好,生产效率和成品率也就随之大幅提升,再者由滑块配合形成的型腔,只需将滑块对应的型腔的面修改即可实现对汽车出风口拨轮和风门类产品结构较复杂的第二色的注塑。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无需工人取放坯料,可连续生产汽车出风口拨轮和风门类产品,工人劳动去强度较低,且人工成本较低,模具生产效率较高的特点。
作为改进,所述的凹槽的底面设有至少一根定位导向柱,所述的模仁上设有与定位导向柱一一对应的通孔,且定位导向柱与通孔滑动连接;则定位导向柱设置后,使得模仁复位时的方向性更好,位置更加准确,可进一步提高模具的精度和稳定性,进而提高产品的成品率。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定位导向柱远离凹槽的一端设有圆台面;则圆台面设置后,使得模仁复位时,定位导向柱更易于插入到通孔中,可有效地防止定位导向柱戳在通孔内壁或通孔开口处的情况,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稳定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下模板与模座之间设有至少一根导柱,所述的顶板上设有与导柱一一对应的导孔,所述的导孔与导柱滑动连接;则导柱设置后,使得顶板顶出时运动的稳定性和方向性均更好,可有效地防止顶板出现偏移的情况,进一步提高顶针顶出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导柱上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位于顶板与下模板之间;则复位弹簧设置后,顶板可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行复位,无需再需要顶出驱动机构将顶板拉回复位,可结束驱动机构拉回顶板的能耗,进而达到本实用新型节能减排的目的,并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推拉机构为气缸或油缸,所述的转轴与气缸或油缸的活塞杆连接;则这种结构的推拉机构结构较简单,使用可靠性较好,维护和安装均较简便,可有效地降低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
作为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定角度转动机构包括齿轮和步进电机,所述的转轴位于模座外侧的外周面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的齿轮滑动套接在转轴位于模座外侧的一端上,且齿轮上设有与限位槽配合周向限位的凸起,所述的齿轮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则这种结构定角度转动机构的结构较简单,零部件较少,使用可靠性较好,维护和安装均较简便,可有效地降低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轴式双色模具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轴式双色模具去除上模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轴式双色模具模仁推出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轴式双色模具的俯视图(上模未示出)。
图5为沿图4中A-A线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1、上模,2、下模,3、滑块,4、模仁,5、下模板,6、模座,7、凹槽,8、进胶口,9、转轴,10、顶针孔,11、镶针,12、顶针,13、顶板,14、定位导向柱,15、通孔,16、导柱,17、导孔,18、复位弹簧,19、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提供一种转轴式双色模具,它包括上模1、下模2和滑块3(当然还包括其它零部件,但由于未涉及本发明创造的发明点,故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的下模2包括模仁4、下模板5和模座6,所述的下模板5固定在模座6上,所述的下模板5上设有容置模仁4的凹槽7,所述的上模1设有二个进胶口8,一般一个进胶口8设置在上模1的端面上,另一个进胶口8设置在上模1的侧面上,且端面上的进胶口8用于注塑硬胶,而侧面上的进胶口8用于注塑软胶;所述的模仁4的两端均设有工作区,一般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每个工作区均设置两个对应型腔结构,每个型腔结构对应两个滑块3,则每个工作区就有四个滑块3,当然每个工作区对应的滑块3的型腔面的结构不同,滑块3的型腔面根据产品的结构来设置,而滑块3一般是通过斜导柱驱动滑块3来回滑动的;且模仁4两端的工作区对称分布,所述的模仁4远离上模1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转轴9,转轴9的轴线与模仁4远离上模1的端面垂直,且模仁4的中心位于转轴9轴线的延长线上;所述的转轴9远离模仁4的一端依次过下模板5和模座6,且转轴9远离模仁4的一端位于模座6的外侧,所述的转轴9位于模座6外侧的一端连接有推拉机构和定角度转动机构(附图中未示出推拉机构和定角度转动机构);所述的二个进胶口8分别与模仁4两端的工作区连通,所述的滑块3滑动连接在模仁4两端工作区附近的下模板5上,且下模板5上两端的滑块3也对称分布,所述的模仁4两端的工作区均设有顶针孔10;所述的模仁4两端的工作区中一个工作区的顶针孔10中设有镶针11,镶针11设置在注塑硬胶工作区对应的位置上,镶针11的作用时防止硬胶注塑时,硬胶进入到顶针孔10中,进而保证在软较注塑后顶针12能顺利的将产品顶出,一般为了便于镶针11的固定和安装,在凹槽7的底面上固定镶针固定板,而镶针固定板设置后,只需将镶针固定板拆卸即可将镶针11拿出进行维护,也便于后期对镶针11的维护;所述的镶针11一端位于顶针孔10中,一般顶针孔10近凹槽7的一端的直径大于顶针孔10远离凹槽7的一端的直径,且顶针孔10的中间为斜面过渡,且顶针孔10近凹槽7的一端的直径大于镶针11和顶针12的直径,而镶针11的直径与顶针12的直径相同,镶针11另一端与凹槽7底面连接;所述的模仁4两端的工作区中另一个工作区的顶针孔10中设有顶针12,顶针12位于软胶注塑工作区的正下方位置上,所述的下模板5与模座6之间设有顶板13,一般模座6上设有对顶板13导向的导向柱,且顶针12远离模仁4的一端过下模板5与顶板13连接,当然顶针12分布与镶针11的分布结构及数量均相同。
所述的凹槽7的底面设有至少一根定位导向柱14(本例为二根,也可为一根、三根或四根等等),所述的模仁4上设有与定位导向柱14一一对应的通孔15,且定位导向柱14与通孔15滑动连接;一般通孔15设置在模仁4的中部位置上,这就可以避开工作区,减少工作区的温度对通孔15热胀冷缩的影响,进而保证通孔15与定位导向柱14滑动配合的稳定性。
所述的定位导向柱14远离凹槽7的一端设有圆台面,即定位导向柱14远离凹槽7的一端端部倒角。
所述的下模板5与模座6之间设有至少一根导柱16(本例为四根,也可为一根、二根、三根、五根或六根等等),所述的顶板13上设有与导柱16一一对应的导孔17,所述的导孔17与导柱16滑动连接。
所述的导柱16上套接有复位弹簧18,所述的复位弹簧18位于顶板13与下模板5之间。
所述的推拉机构为气缸或油缸(本例为油缸,当然也可是气缸),所述的转轴9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一般气缸或油缸设置在双色注塑机上,气缸或油缸的活塞杆通过法兰盘与转轴9连接。
所述的定角度转动机构包括齿轮和步进电机,所述的转轴9位于模座6外侧的外周面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限位槽19,且限位槽19在转轴9远离模仁4的一端端面开口,这样便于将齿轮套接到转轴9上,所述的齿轮滑动套接在转轴9位于模座6外侧的一端上,且齿轮上设有与限位槽19配合周向限位的凸起,所述的齿轮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一般步进电机设置在双色注塑机上,且步进电机与齿轮之间为齿轮传动。
使用时,刚开始第一次注塑时,合模后,只对硬胶进行注塑;硬胶注塑后,上模1打开,此时滑块3在斜导柱的作用下也滑离工作区;接着气缸或油缸工作,将模仁4推出凹槽7;模仁4推出后,步进电机工作,使得转轴9转动180°,此时模仁4也转动180°;随后气缸或油缸再次工作,将模仁4拉回到凹槽7内;模仁4拉回后,上模1再次合模,合模后,硬胶和软胶同时注塑,注塑成型后,上模1再次打开;随后顶板13在双色注塑机推杆的推动下,带动顶针12顶出软胶工作区成型后的产品;产品顶出后重复模仁4推出-模仁4转动180°-模仁4拉回-合模-软硬胶同时注塑-开模-产品顶出的步骤即可。整个注塑过程中下模2不动,只有模仁4在动,模仁4的重量远低于下模2的重量,则模仁4运动时所需的能耗和时间远低于下模2运动时所需的能耗和时间,故节能减排效果较好,且生产周期较短;而本实用新型只有一个上模1和一个下模2,制备成本的也就较低。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允许有其它结构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要求范围内变化的,均属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转轴式双色模具,它包括上模(1)、下模(2)和滑块(3),所述的下模(2)包括模仁(4)、下模板(5)和模座(6),所述的下模板(5)固定在模座(6)上,所述的下模板(5)上设有容置模仁(4)的凹槽(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1)设有二个进胶口(8),所述的模仁(4)的两端均设有工作区,且模仁(4)两端的工作区对称分布,所述的模仁(4)远离上模(1)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转轴(9),转轴(9)的轴线与模仁(4)远离上模(1)的端面垂直,且模仁(4)的中心位于转轴(9)轴线的延长线上;所述的转轴(9)远离模仁(4)的一端依次过下模板(5)和模座(6),且转轴(9)远离模仁(4)的一端位于模座(6)的外侧,所述的转轴(9)位于模座(6)外侧的一端连接有推拉机构和定角度转动机构;所述的二个进胶口(8)分别与模仁(4)两端的工作区连通,所述的滑块(3)滑动连接在模仁(4)两端工作区附近的下模板(5)上,且下模板(5)上两端的滑块(3)也对称分布,所述的模仁(4)两端的工作区均设有顶针孔(10);所述的模仁(4)两端的工作区中一个工作区的顶针孔(10)中设有镶针(11),所述的镶针(11)一端位于顶针孔(10)中,镶针(11)另一端与凹槽(7)底面连接;所述的模仁(4)两端的工作区中另一个工作区的顶针孔(10)中设有顶针(12),所述的下模板(5)与模座(6)之间设有顶板(13),且顶针(12)远离模仁(4)的一端过下模板(5)与顶板(1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式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7)的底面设有至少一根定位导向柱(14),所述的模仁(4)上设有与定位导向柱(14)一一对应的通孔(15),且定位导向柱(14)与通孔(15)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轴式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导向柱(14)远离凹槽(7)的一端设有圆台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式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板(5)与模座(6)之间设有至少一根导柱(16),所述的顶板(13)上设有与导柱(16)一一对应的导孔(17),所述的导孔(17)与导柱(16)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轴式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柱(16)上套接有复位弹簧(18),所述的复位弹簧(18)位于顶板(13)与下模板(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式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拉机构为气缸或油缸,所述的转轴(9)与气缸或油缸的活塞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式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角度转动机构包括齿轮和步进电机,所述的转轴(9)位于模座(6)外侧的外周面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限位槽(19),所述的齿轮滑动套接在转轴(9)位于模座(6)外侧的一端上,且齿轮上设有与限位槽(19)配合周向限位的凸起,所述的齿轮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CN201420381704.3U 2014-07-10 2014-07-10 转轴式双色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195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81704.3U CN203919598U (zh) 2014-07-10 2014-07-10 转轴式双色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81704.3U CN203919598U (zh) 2014-07-10 2014-07-10 转轴式双色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19598U true CN203919598U (zh) 2014-11-05

Family

ID=51815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8170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19598U (zh) 2014-07-10 2014-07-10 转轴式双色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1959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2795A (zh) * 2014-12-22 2015-04-29 昆山市鸿毅达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视镜垫片的注塑模具
CN109624221A (zh) * 2018-12-20 2019-04-16 深圳市利众汇科技有限公司 眼镜框注塑模具
CN114986772A (zh) * 2022-05-31 2022-09-0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热压成型方法、模具及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2795A (zh) * 2014-12-22 2015-04-29 昆山市鸿毅达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视镜垫片的注塑模具
CN109624221A (zh) * 2018-12-20 2019-04-16 深圳市利众汇科技有限公司 眼镜框注塑模具
CN114986772A (zh) * 2022-05-31 2022-09-0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热压成型方法、模具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19598U (zh) 转轴式双色模具
CN204505681U (zh) 一种旋转立式注塑机
CN104626470A (zh) 一种内旋转型芯的双色模
CN206217063U (zh) 一种用于双色模具的镶件旋转机构
CN203919537U (zh) 多工位注塑成型模具
CN204487947U (zh) 一种内旋转型芯的双色模
CN103950143A (zh) 多工位注塑成型模具
CN206374145U (zh) 旋转抽芯模具
CN105538600A (zh) 二次注塑成型模内组装模具
CN201682941U (zh) 一种立体食品成型模具
CN203344261U (zh)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
CN107234774B (zh) 一种转芯式双色模具注塑设备及方法
CN207617012U (zh) 一种高精密单腔双色注塑模具
CN201161447Y (zh) 可供转轴架设的转盘式射出成型机
CN201405486Y (zh) 一种洗发水瓶盖注塑模具的旋转翻盖装置
CN208006117U (zh) 一种三射推芯转模具结构
CN101816316A (zh) 月饼成型机模具
CN203622751U (zh) 用于笔芯的双色模成型装置
CN205439066U (zh) 二次注塑成型模内组装模具
CN207747311U (zh) 一种双色注射成型装置
CN202826384U (zh) 一种注吹一体式开合模系统
CN206765223U (zh) 一种双色剃须刀注塑模具
CN203210616U (zh) 三色成型模具结构
CN203362024U (zh) 旋挖钻、长螺旋钻机共用的动力头
CN207206948U (zh)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5613 Ninghai County, Zhejiang City, west of the store Cai home

Patentee after: NINGBO YONGCHENG SHUANGHAI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5613 Ninghai County, Zhejiang City, west of the store Cai hom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Yongcheng Shuanghai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7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