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11638U - 一种电机及云台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及云台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11638U
CN203911638U CN201420357303.4U CN201420357303U CN203911638U CN 203911638 U CN203911638 U CN 203911638U CN 201420357303 U CN201420357303 U CN 201420357303U CN 203911638 U CN203911638 U CN 2039116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rotating shaft
motor
inner ring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5730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岩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Z DJI Osm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5730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116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116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1163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Bearings Or Other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及云台设备,其中,电机包括:转子、转轴组件、定子座、固定在定子座上的定子,定子座固设于第一连接件上,转轴组件包括转轴、轴承、以及紧固部,转轴的一端固定于第二连接件上;其中:轴承套设在转轴上,转轴的另一端固定于轴承的内圈、轴承的外圈固定于定子座,轴承的内圈能够相对于外圈滚动;紧固部包括:分别套设在转轴上的垫片和弹性元件,垫片的一侧抵靠在轴承的内圈上,弹性元件的一端抵靠在垫片的另一侧,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靠于转子的壳体中设置的与转轴接触的接触件。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较好地消除轴承游隙,操作简单,成本低,使得预紧成功率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提高了电机的转动精度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及云台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及云台设备。
背景技术
电机是一种实现电能和机械能之间转换的装置,其可以通过产生的驱动扭矩来为各类设备提供动力。利用电机的设备中,云台设备是一种可利用电机的转动以完成对其挂载的拍摄器的固定、随意调节拍摄器的姿态(例如:改变拍摄器的高度和/或方向)、以及使拍摄器稳定保持在确定的姿态上,从而实现拍摄器的稳定、流畅,实现多角度拍摄。
在现有的电机中,电机转轴一般由轴承来支撑,轴承存在的游隙对整个电机旋转精度及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现有的电机可以通过定压预紧和定位预紧来消除游隙,其中,定压预紧为给轴承组一定的预紧力的方式来消除游隙,但是无法消除轴向的游隙;定位预紧虽然能够消除轴向游隙和径向游隙,但是对零件尺寸要求很高,很难确保一致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及云台设备,能够低成本地降低电机中轴承游隙对电机带来的不良影响,确保电机的旋转精度及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转子、转轴组件、定子座、固定在所述定子座上的定子,其中:
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轴承、以及紧固部,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固定于所述轴承的内圈、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定子座,所述轴承的内圈能够相对于外圈滚动;
所述紧固部包括:分别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垫片和弹性元件,所述垫片的一侧抵靠在所述轴承的内圈上,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垫片的另一侧,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转子的壳体中设置的与所述转轴接触的接触件。
其中可选地,所述转轴是通过胶粘固定于所述轴承的内圈;其中,所述转轴上与所述轴承的内圈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注入有用于胶粘固定所述轴承内圈的胶水。
其中可选地,所述转轴通过胶粘固定于所述接触件;其中,所述转轴上与所述接触件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注入有用于胶粘固定所述接触件的胶水。
其中可选地,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压缩弹簧或橡胶。
其中可选地,所述电机还包括:与所述定子座固定相连的外壳,所述外壳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转轴通过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外壳;
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壳体轴承;
所述外壳上与所述转轴接触的部分开设有容纳所述壳体轴承的收容槽;
所述壳体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收容槽的底部,所述转轴固定于所述壳体轴承的内圈。
其中可选地,所述转轴是通过胶粘固定于所述壳体轴承的内圈;其中,所述转轴的与所述壳体轴承的内圈接触的第三接触部分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注入有用于胶粘固定所述壳体轴承内圈的胶水。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云台设备,包括:第一连接件、电机以及第二连接件,其中,所述电机包括:转子、转轴组件、定子座、固定在所述定子座上的定子,所述定子座固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轴承、以及紧固部,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其中:
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轴承的内圈、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定子座,所述轴承的内圈能够相对于外圈滚动;
所述紧固部包括:分别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垫片和弹性元件,所述垫片的一侧抵靠在所述轴承的内圈上,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垫片的另一侧,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转子的壳体中设置的与所述转轴接触的接触件。
其中可选地,所述转轴是通过胶粘固定于所述轴承的内圈;其中,所述转轴上与所述轴承的内圈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注入有用于胶粘固定所述轴承内圈的胶水。
其中可选地,所述转轴通过胶粘固定于所述接触件;其中,所述转轴上与所述接触件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注入有用于胶粘固定所述接触件的胶水。
其中可选地,所述电机还包括:与所述定子座固定相连的外壳,所述外壳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转轴通过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外壳;
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壳体轴承;
所述外壳上与所述转轴接触的部分开设有容纳所述壳体轴承的收容槽;
所述壳体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收容槽的底部,所述转轴固定于所述壳体轴承的内圈。
其中可选地,所述转轴是通过胶粘固定于所述壳体轴承的内圈;其中,所述转轴的与所述壳体轴承的内圈接触的第三接触部分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注入有用于胶粘固定所述壳体轴承内圈的胶水。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云台设备,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以及第四连接件,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第三电机,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连,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三连接件相连,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三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所述第三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第四连接件相连,所述第三电机驱动所述第四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三连接件转动;其中:
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第三电机均包括:转子、转轴组件、定子座、固定在所述定子座上的定子,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轴承、以及紧固部;其中: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轴承的内圈、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定子座,所述轴承的内圈能够相对于外圈滚动;所述紧固部包括:分别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垫片和弹性元件,所述垫片的一侧抵靠在所述轴承的内圈上,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垫片的另一侧,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转子的壳体中设置的与所述转轴接触的接触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弹簧、橡胶等弹性材料和垫片组合,并将转轴固定于轴承内圈上,可以较好地通过弹性材料提供的预紧力来消除轴承游隙,操作简单,成本低,使得预紧成功率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并且提高了电机的转动精度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机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电机沿II-II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云台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机转轴固定于所述轴承的内圈,并设置了包括分别套设在电机转轴上的垫片和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的一端通过垫片抵靠一轴承的内圈,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靠在电机转子的壳体上,给该抵靠的轴承一定的预紧力,从而可较好地消除该轴承的游隙。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电机包括转子1、转轴组件、定子座3、固定在所述定子座上的定子4,其中:
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21、轴承22、以及紧固部23,所述轴承22套设在所述转轴21上,所述转轴21固定于所述轴承22的内圈、所述轴承22的外圈固定于所述定子座3,所述轴承22的内圈能够相对于外圈滚动,所述转子固定于所述转轴;
所述紧固部包括23:分别套设在所述转轴21上的垫片231和弹性元件232,所述垫片231的一侧抵靠在所述轴承22的内圈上,所述弹性元件232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垫片231的另一侧,所述弹性元件232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转子1的壳体中设置的与所述转轴接触的接触件5。
其中,所述弹性元件232压缩后,抵靠在所述垫片231和所述转子壳体的接触件5之间,其具体可以为被压缩后的弹簧或橡胶,该弹簧或者橡胶能够通过所述垫片231为所述轴承22提供预紧力。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转轴21固定于所述轴承22的内圈,具体的,所述转轴21是通过胶粘固定于所述轴承22的内圈;其中,所述转轴21上与所述轴承21的内圈接触的第一接触部101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注入有用于胶粘固定所述轴承22内圈的胶水,在转轴21上开设凹槽的方式在工艺实现上更简便。当然,也可以采用在轴承22上开设凹槽的方式来胶粘固定所述转轴21。
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固定方式使转轴和轴承的内圈固定,例如在转轴21上开设收容槽,而在所述轴承的内圈上设置凸起,通过收容槽与凸起过盈配合的方式完成所述转轴21与所述轴承22内圈之间的固定。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转轴21可以通过胶粘固定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接触件5;其中,所述转轴21上与所述接触件5接触的第二接触部102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注入有用于胶粘固定所述接触件5的胶水。当然,也可以采用在所述接触件5上开设凹槽的方式来胶粘固定所述转轴21。
进一步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电机还可以包括:与所述定子座3固定相连的外壳6,所述外壳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转轴21通过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外壳6;
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壳体轴承242;
所述外壳6上开设有容纳所述壳体轴承242的收容槽;
所述壳体轴承242的外圈固定于所述收容槽的底部,所述转轴21固定于所述壳体轴承242的内圈。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转轴21可以通过胶粘固定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壳体轴承242的内圈;其中,所述转轴21在与所述壳体轴承242的内圈接触的第三接触部分103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注入有用于胶粘固定所述壳体轴承242内圈的胶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弹簧、橡胶等弹性材料和垫片组合,并将转轴固定于轴承内圈上,可以较好地通过弹性材料提供的预紧力来消除轴承游隙,操作简单,成本低,使得预紧成功率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并且提高了电机的转动精度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云台设备,该云台设备包括:第一连接件、电机以及第二连接件,其中,所述电机包括:转子、转轴组件、定子座、固定在所述定子座上的定子,所述定子座固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轴承、以及紧固部,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其中:
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轴承的内圈、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定子座,所述轴承的内圈能够相对于外圈滚动;
所述紧固部包括:分别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垫片和弹性元件,所述垫片的一侧抵靠在所述轴承的内圈上,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垫片的另一侧,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转子的壳体中设置的与所述转轴接触的接触件。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转轴是通过胶粘固定于所述轴承的内圈;其中,所述转轴上与所述轴承的内圈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注入有用于胶粘固定所述轴承内圈的胶水。
其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固定方式使转轴和轴承的内圈固定,例如在转轴上开设收容槽,而在所述轴承的内圈上设置凸起,通过收容槽与凸起配合的方式完成所述转轴21与所述轴承22内圈之间的固定。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转轴通过胶粘固定于所述接触件,从而使所述转轴与所述转子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转轴上与所述接触件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注入有用于胶粘固定所述接触件的胶水。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电机还包括:与所述定子座固定相连的外壳,所述外壳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转轴通过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外壳;
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壳体轴承;
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容纳所述壳体轴承的收容槽;
所述壳体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收容槽的底部,所述转轴固定于所述壳体轴承的内圈。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转轴是通过胶粘固定于所述壳体轴承的内圈;其中,所述转轴的与所述壳体轴承的内圈接触的第三接触部分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注入有用于胶粘固定所述壳体轴承内圈的胶水。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云台设备可以为仅提供对摄像装置进行上下或者左右转动的云台设备。当需要控制摄像装置在多个方向上转动时,可以利用多个转动臂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电机进行组合得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各个结构的具体实现与所述图1和图2及其对应实施例的描述相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弹簧、橡胶等弹性材料和垫片组合,并将转轴固定于轴承内圈上,可以较好地通过弹性材料提供的预紧力来消除轴承游隙,操作简单,成本低,使得预紧成功率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并且提高了电机的转动精度和使用寿命。
再请参见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云台设备的具体结构示意图,该云台设备为三轴云台,可以实现俯仰、横滚以及横向的摄像装置转动控制。具体的,所述云台设备包括:第一连接件100、第二连接件300、第三连接件500以及第四连接件700,并包括:第一电机200、第二电机400以及第三电机600,所述第一连接件100通过所述第一电机20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00相连,所述第一电机200可以驱动所述第二连接件300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00转动,所述第二连接件300通过所述第二电机400与所述第三连接件500相连,所述第二电机400可以驱动所述第三连接件500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件300转动,所述第三连接件500通过所述第三电机600与所述第四连接件700相连,所述第三电机600可以驱动所述第四连接件700相对于所述第三连接件500转动;其中:
所述第一电机200、第二电机400以及第三电机600均包括:转子、转轴组件、定子座、固定在所述定子座上的定子,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轴承、以及紧固部;其中: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轴承的内圈、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定子座,所述轴承的内圈能够相对于外圈滚动;所述紧固部包括:分别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垫片和弹性元件,所述垫片的一侧抵靠在所述轴承的内圈上,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垫片的另一侧,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转子的壳体中设置的与所述转轴接触的接触件。
进一步可选地,对于各个所述电机中,所述转轴是通过胶粘固定于所述轴承的内圈;其中,所述转轴上与所述轴承的内圈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注入有用于胶粘固定所述轴承内圈的胶水。
进一步可选地,对于各个所述电机中,所述转轴通过胶粘固定于所述接触件,从而使所述转轴与所述转子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转轴上与所述接触件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注入有用于胶粘固定所述接触件的胶水。
进一步可选地,对于各个所述电机中,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压缩弹簧或橡胶。
进一步可选地,对于各个所述电机中,还包括:与所述定子座固定相连的外壳,所述外壳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转轴通过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外壳;
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壳体轴承;
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容纳所述壳体轴承的收容槽;
所述壳体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收容槽的底部,所述转轴固定于所述壳体轴承的内圈。
进一步可选地,对于各个所述电机中,所述转轴是通过胶粘固定于所述壳体轴承的内圈;其中,所述转轴的与所述壳体轴承的内圈接触的第三接触部分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注入有用于胶粘固定所述壳体轴承内圈的胶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弹簧、橡胶等弹性材料和垫片组合,并将转轴固定于轴承内圈上,可以较好地通过弹性材料提供的预紧力来消除轴承游隙,操作简单,成本低,使得预紧成功率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并且提高了电机的转动精度和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转轴组件、定子座、固定在所述定子座上的定子,其中: 
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轴承、以及紧固部,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固定于所述轴承的内圈、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定子座,所述轴承的内圈能够相对于外圈滚动,所述转子固定于所述转轴; 
所述紧固部包括:分别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垫片和弹性元件,所述垫片的一侧抵靠在所述轴承的内圈上,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垫片的另一侧,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转子的壳体中设置的与所述转轴接触的接触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是通过胶粘固定于所述轴承的内圈;其中,所述转轴上与所述轴承的内圈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注入有用于胶粘固定所述轴承内圈的胶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通过胶粘固定于所述接触件;其中,所述转轴上与所述接触件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注入有用于胶粘固定所述接触件的胶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压缩弹簧或橡胶。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定子座固定相连的外壳,所述外壳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转轴通过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外壳; 
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壳体轴承; 
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容纳所述壳体轴承的收容槽; 
所述壳体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收容槽的底部,所述转轴固定于所述壳体轴承的内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是通过胶粘固定于所述壳体轴承的内圈;其中,所述转轴的与所述壳体轴承的内圈接触的第三接触部分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注入有用于胶粘固定所述壳体轴承内圈的胶水。 
7.一种云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电机以及第二连接件,其中,所述电机包括:转子、转轴组件、定子座、固定在所述定子座上的定子,所述定子座固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轴承、以及紧固部,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其中: 
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轴承的内圈、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定子座,所述轴承的内圈能够相对于外圈滚动,所述转子固定于所述转轴; 
所述紧固部包括:分别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垫片和弹性元件,所述垫片的一侧抵靠在所述轴承的内圈上,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垫片的另一侧,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转子的壳体中设置的与所述转轴接触的接触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云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是通过胶粘固定于所述轴承的内圈;其中,所述转轴上与所述轴承的内圈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注入有用于胶粘固定所述轴承内圈的胶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云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通过胶粘固定于所述接触件;其中,所述转轴上与所述接触件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注入有用于胶粘固定所述接触件的胶水。 
10.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云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还包括:与所述定子座固定相连的外壳,所述外壳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转轴通过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外壳; 
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壳体轴承; 
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容纳所述壳体轴承的收容槽; 
所述壳体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收容槽的底部,所述转轴固定于所述壳体轴承的内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云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是通过胶粘固定于所述壳体轴承的内圈;其中,所述转轴的与所述壳体轴承的内圈接触的第三接触部分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注入有用于胶粘固定所述壳体轴承内圈的胶水。 
12.一种云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以及第四连接件,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第三电机,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连,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三连接件相连,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三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所述第三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第四连接件相连,所述第三电机驱动所述第四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三连接件转动;其中: 
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第三电机均包括:转子、转轴组件、定子座、固定在所述定子座上的定子,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轴承、以及紧固部;其中: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轴承的内圈、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定子座,所述轴承的内圈能够相对于外圈滚动,所述转子固定于所述转轴;所述紧固部包括:分别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垫片和弹性元件,所述垫片的一侧抵靠在所述轴承的内圈上,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垫片的另一侧,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转子的壳体中设置的与所述转轴接触的接 触件。 
CN201420357303.4U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电机及云台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116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57303.4U CN203911638U (zh)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电机及云台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57303.4U CN203911638U (zh)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电机及云台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11638U true CN203911638U (zh) 2014-10-29

Family

ID=51785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5730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11638U (zh)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电机及云台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1163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62780A (zh) * 2014-06-27 2015-05-2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及云台设备
WO2016065624A1 (zh) * 2014-10-31 2016-05-0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横滚轴组件及其使用的云台
CN109953731A (zh) * 2019-03-06 2019-07-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过滤系统和家用电器
WO2020000267A1 (zh) * 2018-06-27 2020-01-02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电机、雷达组件、动力装置、云台及无人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62780A (zh) * 2014-06-27 2015-05-2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及云台设备
WO2015196487A1 (zh) * 2014-06-27 2015-12-30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及云台设备
WO2016065624A1 (zh) * 2014-10-31 2016-05-0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横滚轴组件及其使用的云台
US9885942B2 (en) 2014-10-31 2018-02-06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Roll axis assembly and gimbal platform using same
WO2020000267A1 (zh) * 2018-06-27 2020-01-02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电机、雷达组件、动力装置、云台及无人机
CN109953731A (zh) * 2019-03-06 2019-07-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过滤系统和家用电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11638U (zh) 一种电机及云台设备
CN104662780A (zh) 一种电机及云台设备
US20150364981A1 (en) Rotational movement multiplier
CN203714641U (zh) 一种直流电动滚筒
CN104283344A (zh) 一种转子及其加工装配方法
CN104990040A (zh) 反光板气动旋转装置
CN204179910U (zh) 一种电动工具用无刷电机结构
AU2014224947B2 (en) Device for sexual stimulation having a hollow piston
CN205278284U (zh) 一种谐波减速器
CN203948507U (zh) 一种等速万向节的防尘罩
CN203708344U (zh) 一种摄像头和移动终端
CN203516515U (zh) 一种自调心离合器分离轴承总成
CN202696431U (zh) 一种新型单轴承结构的直流微型电动机
CN203835787U (zh) 一种用于水泵的密封件
CN202326132U (zh) 无气泵的运动方向转换器
CN210016385U (zh) 一种多接式电机动力结构
CN204656425U (zh) 一种橡胶生产用搅拌机
CN203056731U (zh) 一种电机端盖
CN204030844U (zh) 同步电机
CN217580110U (zh) 一种phc管桩的快速连接结构
CN219882528U (zh) 一种两自由度一体化机械臂关节
CN210806270U (zh) 一种旋转供电结构
CN204068514U (zh) 垫片及带有垫片的电机
CN103126315A (zh) 混凝土搅拌机
CN202197179U (zh) 改良端盖的圆柱形三槽铁芯微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26

Address after: 518057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streets south four Road No. 18 building in the West SKYWORTH semiconductor design 12

Patentee after: SZ DJI OSM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Zone South Hing a No. 9 Hongkong, Shenzhen building 6 floor

Patentee before: SZ DJI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