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07783U - 空调器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07783U
CN203907783U CN201420288963.1U CN201420288963U CN203907783U CN 203907783 U CN203907783 U CN 203907783U CN 201420288963 U CN201420288963 U CN 201420288963U CN 203907783 U CN203907783 U CN 203907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chassis
air conditioner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8896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康乐
王锋珂
杨智强
李贤华
钟志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8896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07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07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0778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换热器组件、风道组件以及位于换热器组件以及风道组件下方的冷藏箱单元,冷藏箱单元包括用于冷藏的箱体,还包括支撑箱体的底盘以及固设于底盘上的安装板,安装板围成了室内机两侧壁的两个侧板及室内机后背的基板,风道组件连接到安装板上,基板上部设置有连通风道组件的通风口,基板下部另设供冷藏箱单元散热的通风口。本实用新型中换热器组件、风道组件以及箱体均支撑于底盘上,其中风道组件以及换热器组件通过两个侧板实现支撑,两侧板之间连接有基板,使得安装板比较稳定,同时在基板上部设与风道组件连通的通风口,下部设供冷藏箱单元散热的另一通风口,有效保证室内机内的制冷速率。

Description

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在当今的家庭生活中,空调与冰箱逐渐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但是对于现有家庭来说,室内空间有限,而对于立柜式空调器与冰箱均会占用室内一定的有效面积,为有效优化两者的占用空间,目前出现了一种空冰一体机的理论,将立柜式空调器与冰箱结合为一整体,使其兼具空调器与冰箱两种功能。在这种空冰一体机中,空调器与冰箱多采用一套制冷系统工作,实现比较困难,而对于空调器以及冰箱两部分的安装固定也没有很好的实现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旨在用于解决具有空调器与冷藏两种功能的空调器室内机内风道组件、换热器组件以及冷藏箱的安装固定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换热器组件、风道组件以及位于所述换热器组件以及所述风道组件下方的冷藏箱单元,所述冷藏箱单元包括用于冷藏的箱体,还包括支撑所述箱体的底盘以及固设于所述底盘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围成了室内机两侧壁的两个侧板及室内机后背的基板,所述风道组件连接到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基板上部设置有连通所述风道组件的通风口,所述基板下部另设供所述冷藏箱单元散热的通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组件具有两个第一连接部,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与两所述侧板内侧连接固定。
具体地,每一所述第一连接部均包括由所述换热器组件的换热器延伸出的一个连接座,每一所述侧板上设有与其中一所述连接座配合的安装台,设置一连接件依次穿设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安装台并固定。
具体地,所述风道组件具有两个第二连接部,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两所述侧板内侧连接固定。
具体地,每一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设于所述风道组件的出风框上的连接槽,每一所述侧板上还设有穿设其中一所述连接槽并固定的弯板。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的外表面上安设有第一护板,所述护板上设有若干进风格栅,每一所述通风口正对至少一所述进风格栅
进一步地,于每一所述侧板的外表面均设有第二护板,所述第二护板与所述侧板的外表面扣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以及两个所述侧板围设形成竖直设置的通槽,所述基板正对所述通槽的开口,所述箱体以及所述换热器组件均沿所述开口伸入所述通槽内且固定于两所述侧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通槽还具有相对设置的上端口以及下端口,所述底盘封盖所述下端口,于所述上端口上设有封盖所述上端口的顶盖,所述顶盖的下表面与两所述侧板的顶部以及所述基板的顶部均卡接。
具体地,两所述侧板的下端边均具有插接部以及水平弯折部,所述插接部伸入所述底盘内形成插接,所述水平弯折部抵接于所述底盘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包括换热器组件、风道组件以及冷藏箱单元,以使其兼具空调器与冷藏两种功能,室内机还包括一底盘以及安设于该底盘上的安装板,冷藏箱单元的箱体固定于该底盘上,风道组件以及换热器组件则均固定于安装板上,对此底盘用于支撑箱体,同时还通过安装板支撑风道组件以及换热器组件,安装板则包括两个侧板以及一个基板,两个侧板相对设置用于支撑固定风道组件以及换热器组件,两个侧板之间又采用基板连接,使得整体支撑结构比较稳定,在基板上部设置与风道组件连通的通风口,下部设置供冷藏箱单元散热的另一通风口,使得外界空气由其进入室内机内与换热器组件以及冷藏箱单元的制冷系统接触,起到换热的作用,对于安装板采用钣金件,不但强度较大,而且质量较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爆炸图;
图3为图1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第二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空调器室内机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A-A向剖面图;
图7为图6中B处放大图;
图8为图5中C-C向剖面图;
图9为图8的D处放大图;
图10为图8的E处放大图;
图11为图2中F处放大图;
图12为图5中G-G向剖面图;
图13为图12中H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换热器组件11、风道组件12以及冷藏箱单元2,通过换热器组件11以及风道组件12可以根据需要用于调节周围环境温度,而冷藏箱单元2则可用于食物的冷藏,对此本发明的室内机兼具空调与冷藏两种功能,冷藏箱单元位于换热器组件11以及风道组件12的正下方,换热器组件11用于调节进入风道组件12内空气的温度,风道组件12则是用于将换热器组件11调温后的空气由风道排出室内机,冷藏箱单元2则包括一个用于冷藏食物的箱体21,室内机还包括一底盘3以及安装板4,箱体21以及安装板4均位于底盘3上,通过底盘3实现对箱体21以及安装板4的支撑,安装板4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41以及一个基板42,三者之间采用一体成型支撑,两个侧板41形成室内机的两侧壁,基板42则形成室内机的后背,两个侧板41以及基板42均竖直设于底盘3上,风道组件12与换热器组件11连接固定,且其固定于安装板4的侧板41上,在基板42上部设有与风道组件12连通的通风口421,而在基板42下部则设有供冷藏箱单元散热的另一通风口421。在本实用新型中,换热器组件11与冷藏箱单元2两者独立工作,其采用两套制冷系统进行制冷,两者之间相互独立,具体地,采用换热器组件11的换热器111与室外机(图中未示出)的冷凝器以及压缩机配合形成一套制冷系统,而对于冷藏箱单元2的制冷系统则采用半导体制冷片来实现,且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位于冷藏箱单元2内侧,热端则位于冷藏箱单元22的外侧,由于两套制冷系统单独工作,互不干涉其可有效降低对各套制冷系统的工作要求,而且搬运时比较方便不会产生制冷液回流的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箱体21支撑于底盘3上,换热器组件11以及风道组件12通过安装板4支撑于底盘3上,对此即通过底盘3实现对换热器组件11、风道组件12以及冷藏箱单元2的支撑,且在这种支撑结构中,风道组件12固定于安装板4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41上,换热器组件11与风道组件12连接,两侧板41对换热器组件11以及风道组件12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两侧板41之间又通过基板42进行连接,使得两侧板41形成为一个整体,从而使得整个支撑结构比较稳定,同时对换热器组件11以及风道组件12的安装也比较方便,对于基板42上部设置一通风口421,下部设置另一通风口422,主要用于针对室内机内的两套制冷系统,比如在冷藏箱单元2上方,上方的通风口421为换热器组件11制冷系统的进风口,外界空气通过该通风口421进入室内机与换热器组件11进行换热,而在冷藏箱单元2的制冷系统中,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可以将透过设于下方的通风口421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以使箱体21内具有较好的冷藏温度。本实施例中的安装板4为钣金件,即两个侧板41以及基板42均为钣金件,不但使得安装板4具有较强的强度,自身的质量也较小,不易变形。
基板42作为室内机的背部,对此在安装时换热器组件11位于风道组件12以及基板42之间。在这种结构中,换热器组件11位于内侧,对应地风道组件12位于外侧,换热器组件11靠近基板42,由基板42上通风口421进入的空气直接与换热器组件11中的换热器111进行换热调温,再经由风道组件12排出室内机,换热效率高,同时换热器组件11以及风道组件12均与安装板4连接固定,换热器组件11与风道组件12之间为固定状态,从而可以使得两者在安装板4上的连接比较稳定。
参见图2-图4,进一步地,由于安装板4对室内机的换热器组件11以及风道组件12起到安装支撑作用,对此应在其外侧设置相关的保护结构。具体地在安装板4的基板42外表面安设有第一护板43,并且在第一护板43上开设有若干进风格栅431,每一通风口421至少对应其中一进风格栅431,优选地进风格栅431的设置个数与基板42上的通风口421个数相同,在第一护板43上也设置上下两组进风格栅431,这样第一护板43不但可以起到保护基板42的作用,其上设置的进风格栅431还不会影响两个制冷系统的通风,同时还能够避免外界杂物进入室内机影响两套制冷系统的工作。对于第一护板43与基板42之间的连接,可在基板42的外表面上设置若干卡槽422,在第一护板43上设置若干与各卡槽422对应的卡钩432,将各卡钩432伸入与其对应的卡槽422内卡合,从而形成第一护板43与基板42的卡接。具体地安装板4的两个侧板41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一第二护板44,每一第二护板44与侧板41的外表面之间也为卡接,即在每一侧板41的外表面上设置若干开孔411,在第二护板44的内侧面的每一对应位置处设置凸块441,在将第二护板44安设于侧板41的外表面上时可直接将凸块441伸入与其对应的开孔411内卡合,同时由于重力作用,这种卡接比较稳定。在上述结构中,将第一护板43安设于基板42表面以及两个第二护板44均安设于侧板41外表面后,两个第二护板44与第一护板43之间也应形成接触连接,使得第一护板43与两个第二护板44为一整体,既保证了室内机的外观需要,也保证了三者在安装板4上连接的稳定性,对于第一护板43以及第二护板44。
参见图2、图5-图10,优化上述实施方式,换热器组件11上设置两个第一连接部112,且这两个第一连接部112分别与两侧板41的内侧连接固定。在这种结构中,换热器组件11中的换热器111可呈V字形,在其两个端边上分别设置一个第一连接部112,每一第一连接部112即为由换热器111一端边上延伸出的一个连接座,在侧板41的内侧面上设置一个安装台412,连接座与安装台412贴合后采用一连接件依次穿设两者并进行连接固定,从而将换热器组件11整体固定于安装板4上,对于连接件可采用螺钉或螺栓等,连接比较牢固,换热器组件11同时由两个侧板41进行支撑,换热器组件11位于两个侧板41之间,换热器组件11由两个分开的支撑点进行支撑,不但有利于换热器组件11自身的稳定性,同时使得两个侧板41受到的作用力比较平均,从而保证整个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当然对于第一连接部112还可以采取其它的结构形式,比如其与侧板内侧之间采用卡接的形式等,其也可以起到连接固定的作用。
继续优化上述实施例,风道组件12上具有两个第二连接部122,且这两个第二连接部122分别与两侧板41的内侧连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风道组件12的出风框121上设置两个第二连接部122,每一第二连接部122分别与其中一侧板41的内侧连接,具体地每一第二连接部122为一凸出出风框121的连接槽,在侧板41内侧设置穿设该连接槽连接的弯板413,进而使得侧板41与出风框121之间连接固定。在这种结构中,风道组件12与安装板4之间也具有两个固定支撑点,且两个支撑点位于两个侧板41上,进而有利于风道组件12的固定,而且均化了两侧板41所受到的作用力,两侧板41之间比较平衡,对于风道组件12上的第二连接部122,其还可以采用其它的结构形式,比如直接采用连接螺栓或螺钉等,将出风框121的一侧锁紧于其中一侧板41内侧。结合上述两个侧板41与换热器组件11之间的连接方式,同时换热器组件11与风道组件12之间为固定连接,对此风道组件12与换热器组件11整体与安装板4之间具有四个固定支撑点,将换热器组件12与风道组件11视为一整体,即该整体结构具有四个支撑点,且四个支撑点位于该整体结构的两侧,可以有效均化两个侧板41所受到的支撑力,保证安装板4对两者支撑的稳定性。
参见图3、图4以及图11,优化安装板4的结构,基板42与两个侧板41围设形成竖直设置的通槽45,通槽45具有一开口451,该开口451与基板42正对,在采用安装板4支撑固定换热器组件11以及风道组件12时,换热器组件11以及风道组件12依次沿通槽45的开口451伸入通槽45内且与两侧板41的内侧形成固定。对于通槽45的形状,其可近似呈U字形,两侧板41的端边与基板42的端边连接,并且侧板41与基板42之间的连接角度近似于90度,或者在两者的连接处为圆角,对于这种结构的安装板4其自身的稳定性较强,在底盘3支撑安装板4时,两侧板41的下端以及基板42的下端均固定于底盘3的边沿附近,从而使得侧板41对底盘3的作用点远离底盘3的中心位置,这样在底盘3支撑风道组件11、换热器组件11以及冷藏箱单元2时,其不会因受力不均产生侧翻的可能。
继续优化上述结构,通槽45还具有相对设置的上端口452以及下端口453,由于基板42以及两侧板41均固定于底盘3上,对此通槽45的下端口453由底盘3封盖,而在通槽45的上端口452处则设置一顶盖46,通过该顶盖46封盖通槽45的上端口452,且顶盖46的下表面与两侧板41的顶部以及基板42的顶部之间均卡接。通过基板42、顶盖46以及底盘3,两侧板41具有三个边连接为一个整体,进一步地使得两侧板41为一整体结构,加强两者的支撑稳定性,对于顶盖46与基板42以及两侧板41顶部之间的卡接,可在基板42以及两侧板41的顶部间隔设置若干个连接孔47,在顶盖46的下表面设置与各连接孔47对应的卡合部461,顶盖46封盖通槽45的上端口452后,各卡合部461与各插接孔47之间一一对应卡接,这种连接方式连接方便且为可拆卸。在上述结构中两者之间只有沿通槽45开口451方向的一边处于未连接状态,而在将换热器组件11以及风道组件12均安装于两侧板41上后,还设置一前面板5将两侧板41的未连接边连接为一整体,对此换热器组件11、风道组件12以及冷藏箱单元2位于安装板4、顶盖46、底盘3以及前面板5围设形成的空间内,而对于前面板5的下半部分可直接采用箱体21的开关门211。
进一步地,在箱体21的顶部与风道组件12的底部以及换热器组件11的底部之间均设置间隙,即箱体21与空调器单元1之间为不连接状态,箱体21位于安装板4、底盘3、位于上方的换热器组件11以及风道组件12四者围合形成的空间内,当箱体21位于该空间内时,底盘3与箱体21以及安装板4之间设置限位结构,当解除各限位结构时,箱体21可直接由该空间内抽出,而当箱体21位于该空间内时,通过限位结构可防止箱体21出现晃动。在这种结构形式中,箱体21具有较强独立性,其可脱离室内机单独使用,更加方便。
参见图12以及图13,进一步地,对于两个侧板41的下端边结构,其为每一侧板41的下端边均具有一插接部414以及一水平弯折部415,插接部414可以伸入底盘3上设置的插接孔31内,从而使得侧板41与底盘3之间连接比较稳定,在侧板41插接于底盘3上后,侧板41的水平弯折部415抵接底盘3的上表面32,通过水平弯折部415可以有效增大侧板41下端边与底盘3之间的接触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支撑整个侧板41的作用,保证侧板41在支撑换热器组件11以及风道组件12时的稳定性。而对于基板42的下端边其可以设这种插接结构以及水平弯折结构,有效增强基板42的强度,使得基板42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其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形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换热器组件、风道组件以及位于所述换热器组件以及所述风道组件下方的冷藏箱单元,所述冷藏箱单元包括用于冷藏的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所述箱体的底盘以及固设于所述底盘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围成了室内机两侧壁的两个侧板及室内机后背的基板,所述风道组件连接到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基板上部设置有连通所述风道组件的通风口,所述基板下部另设供所述冷藏箱单元散热的通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组件具有两个第一连接部,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与两所述侧板内侧连接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连接部均包括由所述换热器组件的换热器延伸出的一个连接座,每一所述侧板上设有与其中一所述连接座配合的安装台,设置一连接件依次穿设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安装台并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具有两个第二连接部,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两所述侧板内侧连接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设于所述风道组件的出风框上的连接槽,每一所述侧板上还设有穿设其中一所述连接槽并固定的弯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外表面上安设有第一护板,所述护板上设有若干进风格栅,每一所述通风口正对至少一所述进风格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于每一所述侧板的外表面均设有第二护板,所述第二护板与所述侧板的外表面扣接。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以及两个所述侧板围设形成竖直设置的通槽,所述基板正对所述通槽的开口,所述箱体以及所述换热器组件均沿所述开口伸入所述通槽内且固定于两所述侧板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还具有相对设置的上端口以及下端口,所述底盘封盖所述下端口,于所述上端口上设有封盖所述上端口的顶盖,所述顶盖的下表面与两所述侧板的顶部以及所述基板的顶部均卡接。
10.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侧板的下端边均具有插接部以及水平弯折部,所述插接部伸入所述底盘内形成插接,所述水平弯折部抵接于所述底盘上表面。
CN201420288963.1U 2014-05-30 2014-05-30 空调器室内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07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88963.1U CN203907783U (zh) 2014-05-30 2014-05-30 空调器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88963.1U CN203907783U (zh) 2014-05-30 2014-05-30 空调器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07783U true CN203907783U (zh) 2014-10-29

Family

ID=51782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88963.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07783U (zh) 2014-05-30 2014-05-30 空调器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077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1148A (zh) * 2017-06-29 2017-12-01 王俊霞 一种集成冷柜与空调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1148A (zh) * 2017-06-29 2017-12-01 王俊霞 一种集成冷柜与空调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89027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KR20100046392A (ko) 공기조화기
CN103827587A (zh)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CN102455025A (zh) 窗式空调
CN207702616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US8826689B2 (en) Air conditioner and outdoor unit
CN102393117A (zh) 冰箱
CN104110754B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3907783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9688766A (zh) 一种新型机柜空调
US20200124295A1 (en) Indoor unit for airconditioner
CN204006312U (zh) 空调器室内机
JP2016070614A (ja)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CN203907847U (zh) 立式空调器
CN203907786U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4006313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3907780U (zh) 立柜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7477710B (zh) 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7422398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01639243A (zh) 空调室外机的隔板结构
CN106016503A (zh) 空调器
CN211781463U (zh) 空调内机双直流风机
CN203131987U (zh) 嵌入式空调器
KR100612098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20730736U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的隔开式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