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03201U - 交换箱及用于其堆叠吊装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交换箱及用于其堆叠吊装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03201U
CN203903201U CN201420347276.2U CN201420347276U CN203903201U CN 203903201 U CN203903201 U CN 203903201U CN 201420347276 U CN201420347276 U CN 201420347276U CN 203903201 U CN203903201 U CN 2039032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commuting case
stacking
lock
rect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472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光
高承文
史卫党
夏青
李子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jiang CIMC Smart Specialty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Vehicles Group Co Ltd
Shenzhen CIMC Special Vehic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Vehicles Group Co Ltd, Shenzhen CIMC Special Vehic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472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032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032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032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ackable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换箱及用于其堆叠吊装的装置,其中,该用于交换箱堆叠吊装的装置包括一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四个堆叠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四个吊装件,堆叠件依次相连的连线构成一第一矩形,吊装件依次相连的连线构成一第二矩形,其中,第一矩形的长度大于第二矩形的长度,第一矩形与第二矩形的宽度相同且长边重合,吊装件之间的距离与标准吊具的距离一致。该交换箱包括一箱体、设于箱体顶部四角的角锁盒、设于箱体底部四角的角锁盒、以及设于箱体顶面与箱体顶部的角锁盒连接的用于交换箱堆叠吊装的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堆叠件与吊装件的设置,简单方便地实现了交换箱的堆叠与吊装。

Description

交换箱及用于其堆叠吊装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换箱及用于其堆叠吊装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交换箱通常由载重汽车或其他拖车运输,其与标准集装箱的结构类似,包括一箱体、设于箱体顶部四角位置的角锁盒及设于箱体底部四角位置的角锁盒,该交换箱与标准集装箱的一明显区别特征是交换箱箱体底部还设有四个可相对于箱体水平轴线转动的支腿,在货物卸载置放期间,交换箱通过该支腿将其自身和相应货物所产生的载荷传到下一辆运输装备上,以实现货物的联运。目前,交换箱的该种运输方式在全球的应用愈发广泛,但交换箱的长度大于标准集装箱的长度,导致了交换箱的角锁盒位置与标准集装箱的角锁盒位置不一致,而现行吊具均是按照标准集装箱的角锁盒位置设计的标准吊具,因此造成现行吊具与交换箱的角锁盒位置无法匹配,对交换箱的堆叠和吊装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急需一种新的方式来解决交换箱的堆叠和吊装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换箱及用于其堆叠吊装的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标准吊具与交换箱的角锁盒位置不匹配,导致交换箱堆叠与吊装困难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交换箱堆叠吊装的装置,包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四个堆叠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四个吊装件,所述堆叠件依次相连的连线构成一第一矩形,所述吊装件依次相连的连线构成一第二矩形,其中,所述第一矩形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矩形的长度,所述第一矩形与所述第二矩形的宽度相同且长边重合,所述吊装件之间的距离与标准吊具的距离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横梁及连接于所述两横梁之间的至少一连接杆,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所述堆叠件,所述横梁的两堆叠件之间设有两所述吊装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为两根,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位于不同横梁上的两个吊装件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两连接杆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吊装件一侧面设有铰接座,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吊装件的所述铰接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吊装件包括一嵌设在所述横梁上的本体,所述本体顶面设有一起吊孔,用于与标准吊具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堆叠件包括一锁盒及一角锁,所述锁盒形成一空腔,所述锁盒顶面设有一锁孔,所述角锁设于所述空腔内并向下伸出所述锁盒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角锁包括一锁体、一锁芯、一连接轴及一手柄,所述手柄通过所述连接轴与所述锁芯连接,所述锁芯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锁体内,且通过转动所述手柄以实现所述锁体与所述锁芯之间锁止与开锁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交换箱,包括一箱体、设于所述箱体顶部四角的角锁盒及设于所述箱体底部四角的角锁盒,所述箱体顶面设有与所述箱体顶部的角锁盒连接的如上任一所述的用于交换箱堆叠吊装的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底部还设有四个可相对于所述箱体转动的支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交换箱及用于其堆叠吊装的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堆叠件将该用于交换箱堆叠吊装的装置与交换箱堆叠连接,通过吊装件与标准吊具的起吊配合,简单方便地实现了交换箱的堆叠与吊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交换箱堆叠吊装的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交换箱堆叠吊装的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堆叠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堆叠件的角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吊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吊装件与连接杆铰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交换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用于交换箱堆叠吊装的装置,11堆叠件,111锁盒,1111锁孔,112角锁,1121锁体,1121a圆板座,1121b下定位板,1122锁芯,1122a锁轴,1122b座封板,1122c锁头,1123连接轴,1124手柄,12吊装件,121铰接座,122本体,123起吊孔,13横梁,14连接杆,141铰接板,2交换箱,21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交换箱堆叠吊装的装置1(以下简称堆叠吊装装置)包括一支架、设置在该支架上的四个堆叠件11以及设置在该支架上的四个吊装件12,四个堆叠件11依次相连的连线构成一第一矩形,四个吊装件12依次相连的连线构成一第二矩形,且第一矩形的长度大于第二矩形的长度,第一矩形与第二矩形的宽度相同且在长边重合。具体地,该支架主体大致呈矩形框架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根横梁13及连接于两根横梁13之间的两根连接杆14,四个堆叠件11和四个吊装件12都平分成两组分别设置在两根横梁13上,即四个堆叠件11分别设置在两根横梁13的两端,位于同一横梁13上的两个吊装件12在该横梁13的两个堆叠件11之间,而连接杆14的两端则分别与位于不同横梁13上的两个吊装件12相连,且保持相互平行。
请参阅图3,堆叠件11包括一锁盒111及一角锁112,该锁盒111经由一上板、一底板及四个首尾相接的侧板形成一空腔,该锁盒111顶面即上板处设有一锁孔1111,该角锁112设于由锁盒111形成的该空腔内,并向下伸出锁盒111底面即底板。
请参阅图4,堆叠件11的角锁112包括一锁体1121、一锁芯1122、一连接轴1123及一手柄1124,手柄1124通过连接轴1123与锁芯1122连接,锁芯1122可转动的穿设于锁体1121内,且通过转动手柄1124可以实现锁体1121与锁芯1122之间进行锁止与开锁的操作。具体地,锁体1121包括圆板座1121a及下定位板1121b,锁芯1122包括一锁轴1122a、以及设置在该锁轴1122a两端的座封板1122b与锁头1122c,其中,圆板座1121a及下定位板1121b分别固定在锁盒111底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圆板座1121a、下定位板1121b及锁盒111底板上均设有一供锁轴1122a穿入的穿孔,锁轴1122a的上端向上穿出圆板座1121a与座封板1122b相连,锁轴1122a的下端向下穿出下定位板1121b与锁头1122c相连。锁头1122c为长形结构,其与交换箱角锁盒顶部的长形锁孔相匹配,并通过下定位板1121b的导向作用,方便地将该锁头1122c对应地插入交换箱角锁盒顶部的锁孔内。
该堆叠件11用于将该堆叠吊装装置1安装在交换箱顶面,安装时,先将该堆叠吊装装置1上的四个堆叠件11与交换箱顶部的四个角锁盒相对,将角锁112的手柄1124置于开锁位置上,通过角锁112锁体1121的下定位板1121b的导向作用,将角锁112的锁头1122c插入交换箱的角锁盒的锁孔内(此时锁头的长度方向与锁孔的长度方向相对),旋转角锁112的手柄1124至锁止位置,从而带动与锁芯1122连接的连接轴1123使锁芯1122旋转90度(此时锁头的长度方向与锁孔的宽度方向相对),利用锁头1122c长度方向的两端卡在锁孔的边缘,实现该堆叠吊装装置1与交换箱的锁紧连接。
请参阅图5,吊装件12包括一嵌设在横梁13上的本体122及设置在该吊装件12一侧面的铰接座121,其中,该本体122顶面设有一起吊孔123,用于与标准吊具配合,实现交换箱的起吊操作,该铰接座121则用于与连接杆14的两端进行铰接。
请参阅图6、图7,连接杆14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铰接板141,通过该铰接板141将连接杆14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吊装件12的铰接座121上,此种铰接方式使得该连接杆14可以相对于吊装件12自由转动,从而实现该堆叠吊装装置可折叠,方便其回收携带。
该堆叠吊装装置的组装过程如下:首先完成堆叠件的组焊安装,再将吊装件焊接在横梁上得到吊装件与横梁的组焊件,然后将组装好的堆叠件焊接在该组焊件上,最后再将连接杆的两端铰接在吊装件上,即完成组装。需要注意的是,在吊装件与横梁焊接之前,会根据标准吊具的长度距离,对嵌设于同一横梁两侧的两个吊装件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使之与标准吊具的长度距离匹配,而连接杆的长度则是预先按照标准吊具的宽度距离设计的,因此,四个吊装件之间的距离是与标准吊具的距离一致的,从而解决了标准吊具与交换箱的角锁盒位置不匹配,交换箱吊装困难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该堆叠吊装装置1的支架并不局限于矩形框架结构,连接于横梁之间的连接杆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相互交叉连接于横梁之间的两根连接杆,为了进一步加强支架的固定效果,连接于横梁之间的连接杆还可以是三根甚至更多,相对设置的两横梁也可以为一横向框架,只要该支架的其它变形结构能满足如下条件就可以实现交换箱的堆叠与吊装:设置在该支架上的四个堆叠件依次相连的连线构成一第一矩形,设置在该支架上的四个吊装件依次相连的连线构成一第二矩形,其中,第一矩形的长度大于第二矩形的长度,第一矩形与第二矩形的宽度相同且在长度方向重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一种交换箱,请参阅图8,该交换箱2包括一箱体、设于箱体底部四角的角锁盒、设于箱体底部的四个可相对于该箱体转动的支腿21及设于箱体顶部四角的角锁盒,该交换箱2的顶部还设有上述堆叠吊装装置1,该堆叠吊装装置1通过其上堆叠件11与交换箱箱体顶部的角锁盒连接。
该交换箱2吊装时,通过四个吊装件与标准吊具相配合,实现交换箱与标准吊具的匹配吊装,解决标准吊具与交换箱的角锁盒位置不匹配,吊装困难的问题;堆叠时,通过堆叠件的角锁与下方交换箱顶部的角锁盒锁紧连接,通过堆叠件锁盒顶面设有的一锁孔与上方交换箱底部的角锁盒配合,实现交换箱之间的堆叠操作,在上述锁紧堆叠操作完成后,上下相邻的两个交换箱就被锁紧堆叠,即使运输过程中也不会发生晃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堆叠件锁盒顶面设有的一锁孔来实现上下两个交换箱的堆叠,再通过该堆叠件的角锁与下方交换箱顶角件的锁紧连接使得上下堆叠的交换箱锁紧而不易发生晃动;且将四个吊装件之间的距离设计的与标准吊具的距离一致,并将其嵌设在横梁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标准吊具与交换箱的顶角件位置不匹配的问题,而该吊装件与连接杆的可活动连接方式,使得该堆叠吊装装置可折叠,方便其回收携带;最后再通过该吊装件本体顶面设有的一起吊孔与标准吊具实施起吊配合操作,从而方便地实现了交换箱的堆叠与吊装,与此同时,不需要额外制作吊具专用于交换箱,且标准吊具还能回收循环利用,也有利于节省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交换箱堆叠吊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四个堆叠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四个吊装件,所述堆叠件依次相连的连线构成一第一矩形,所述吊装件依次相连的连线构成一第二矩形,其中,所述第一矩形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矩形的长度,所述第一矩形与所述第二矩形的宽度相同且长边重合,所述吊装件之间的距离与标准吊具的距离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交换箱堆叠吊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横梁及连接于所述两横梁之间的至少一连接杆,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所述堆叠件,所述横梁的两堆叠件之间设有两所述吊装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交换箱堆叠吊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两根,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位于不同横梁上的两个吊装件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交换箱堆叠吊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连接杆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交换箱堆叠吊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件一侧面设有铰接座,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吊装件的所述铰接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交换箱堆叠吊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件包括一嵌设在所述横梁上的本体,所述本体顶面设有一起吊孔,用于与标准吊具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交换箱堆叠吊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件包括一锁盒及一角锁,所述锁盒形成一空腔,所述锁盒顶面设有一锁孔,所述角锁设于所述空腔内并向下伸出所述锁盒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交换箱堆叠吊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锁包括一锁体、一锁芯、一连接轴及一手柄,所述手柄通过所述连接轴与所述锁芯连接,所述锁芯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锁体内,且通过转动所述手柄以实现所述锁体与所述锁芯之间锁止与开锁的操作。
9.一种交换箱,包括一箱体、设于所述箱体顶部四角的角锁盒及设于所述箱体底部四角的角锁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顶面设有与所述箱体顶部的角锁盒连接的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用于交换箱堆叠吊装的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交换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底部还设有四个可相对于所述箱体转动的支腿。
CN201420347276.2U 2014-06-25 2014-06-25 交换箱及用于其堆叠吊装的装置 Active CN2039032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47276.2U CN203903201U (zh) 2014-06-25 2014-06-25 交换箱及用于其堆叠吊装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47276.2U CN203903201U (zh) 2014-06-25 2014-06-25 交换箱及用于其堆叠吊装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03201U true CN203903201U (zh) 2014-10-29

Family

ID=51777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47276.2U Active CN203903201U (zh) 2014-06-25 2014-06-25 交换箱及用于其堆叠吊装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0320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17182A (zh) * 2014-06-25 2016-01-06 深圳中集专用车有限公司 交换箱及用于其堆叠吊装的装置
CN105800191A (zh) * 2014-12-31 2016-07-27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交换箱体及其底架
CN108082754A (zh) * 2016-11-22 2018-05-29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运输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17182A (zh) * 2014-06-25 2016-01-06 深圳中集专用车有限公司 交换箱及用于其堆叠吊装的装置
CN105800191A (zh) * 2014-12-31 2016-07-27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交换箱体及其底架
CN105800191B (zh) * 2014-12-31 2019-02-15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交换箱体及其底架
CN108082754A (zh) * 2016-11-22 2018-05-29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运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03201U (zh) 交换箱及用于其堆叠吊装的装置
US11897564B2 (en) Spatial integration module
CN106542213A (zh) 运输箱
CN107323895A (zh) 折叠式集装箱的组装方法
CN106697022A (zh) 一种船用居住舱室模块的移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1172615Y (zh) 一种构件翻转装置
CN203438925U (zh) 一种应用于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锁紧横梁
CN105217182A (zh) 交换箱及用于其堆叠吊装的装置
CN206014241U (zh) 集装箱吊具
CN206485367U (zh) 一种船用居住舱室模块的移运装置
CN201321244Y (zh) 一种台架式集装箱
CN203486265U (zh) 一种可拆卸周转箱
CN208236058U (zh) 用于托板式汽车搬运机器人的载车板
CN209667620U (zh) 一种可回收堆垛结构电池箱盖容器包装装置
CN101602424B (zh) 一种包装周转架
CN204957408U (zh) 运输箱
CN112573344B (zh) 超大混凝土预制看台板吊装、翻身装置的使用方法
CN204250065U (zh) 钢管集装架
CN204823646U (zh) 一种门式起重机回转吊具
CN204529097U (zh) 可叠加式出海吊笼
CN203974148U (zh) 订箱机辅助承载装置
CN103935881B (zh) 翻转架
CN208200265U (zh) 一种分体式集装箱翻转机
CN101497421B (zh) 一种构件翻转装置
CN206915570U (zh) 一种多用途船用型材吊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30

Address after: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ingshan Town Jinlong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CIMC SPECIAL VEHICLES Co.,Ltd.

Address before: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ingshan Town Jinlong Road No. 1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CIMC SPECIAL VEHICLES Co.,Ltd.

Patentee before: CIMC vehicle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16

Address after: No. 19, Jingjiang Road, Zhenjiang High-tech Zone,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2000

Patentee after: CIMC vehicle terabyte car technology (Zhenji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o.1, Jinlong Avenue, Pingshan Town,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CIMC SPECIAL VEHICL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