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96519U - 一种自发热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发热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96519U
CN203896519U CN201420189321.6U CN201420189321U CN203896519U CN 203896519 U CN203896519 U CN 203896519U CN 201420189321 U CN201420189321 U CN 201420189321U CN 203896519 U CN203896519 U CN 2038965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late
accumulation
heat
hot plate
bui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8932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晓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GREEN WOODEN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GREEN WOODEN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GREEN WOODEN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GREEN WOODEN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8932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965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96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9651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 Floor Fin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发热板,属于电热材料技术领域。该自发热板包括非金属材料的导热面板和蓄热底板,蓄热底板具有至少一组沿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内置电极的安插穿孔,蓄热底板上表面附有沿长度方向延伸且与安插穿孔中内置电极电接触的金属载流条,导热面板和蓄热底板之间通过将载流条嵌入其中的导电发热胶层相互粘连。本实用新型不仅合理采用导电发热胶,而且巧妙设置了导线器件,不增加原料种类,无需改变原有的基本工艺设施,制成的自发热板制作工艺简单,产品结构稳定,导电发热性能良好、热效率高,发热均匀,结合强度高,符合人造板的相关标准,安全可靠,温度控制方便,适用面广,可以用作地板、墙板、装饰板等。

Description

一种自发热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发热板,尤其是一种使用导电发热胶制成的自发热板,属于电热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地暖装修得到迅速普及。申请号为200410052177.2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典型的发热地板,该发热地板以金属为坯体,金属坯体的上、下表面具有一层耐磨涂层,金属坯体的底面具有一层电发热膜。根据实际需要,电发热膜层的底面可加设一层填充料。其存在的问题不仅材料成本高,制作工艺复杂,而且金属坯体散热过快、控温效果欠佳,且无法达到地板的装修效果。
此外,申请号为200620028876.8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面散热取暖的电发热体,虽然其克服了水为热源的地热取暖存在的缺点,但需要由电热丝、保护电热丝的玻璃管、包围玻璃管的导热砂、导热砂外的管状导热外壳构成加热器件,不仅依然结构复杂,制造工艺繁琐,而且无法保证距电发热远近不同的区域发热均匀,且电源线引出结构不便于装修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各种缺点,提出一种通电后发热均匀、控温效果好,并且容易制作、组装快捷方便的自发热板,同时给出其制作工艺方法,从而在保证装饰效果和制暖性能前提下,显著降低成本。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申请人打破传统加热器件的思维定式,从地板制造工艺必备原料角度考虑,寻找到导电发热胶(典型的导电发热胶可以参见申请号201310148749.6的中国专利),由此提出了本实用新型自发热板的基本技术方案:包括非金属材料的导热面板和蓄热底板,所述蓄热底板具有至少一组沿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内置电极的安插穿孔,所述蓄热底板上表面附有沿长度方向延伸且与安插穿孔中内置电极电接触的金属载流条,所述导热面板和蓄热底板之间通过将所述载流条嵌入其中的导电发热胶层相互粘连。
制作本实用新型自发热板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基本步骤:
第一步、板材备料——按所需规格准备长宽相配的导热面板和蓄热底板;
第二步、制安插孔——在蓄热底板上沿长度方向钻出间隔分布的安插穿孔;
第三步、附载流条——将金属载流条沿长度方向附在蓄热底板上表面的安插穿孔上方;
第四步、安插电极——将内置电极安插固定在安插穿孔中,并与金属载流条电接触;
第五步、粘合定形——在蓄热底板上表面涂覆将载流条嵌入其中的导电发热胶层,再与导热面板粘合定形。
上述内置电极的优选结构为由弹性金属片制成,所述弹性金属片具有压持载流条的水平定位面,所述水平定位面的两侧分别朝下弯折出与安插穿孔内径相配的插脚,两插脚的下端分别朝内上方弯折出相对的钩头,两钩头之间楔入具有中心导线芯的卡嵌件,所述卡嵌件的顶部延伸出分别卡入两钩头上端的锁止檐,并包覆使导线芯与内置电极钩头电连接的金属头。这样,内置电极同时起到将载流条和卡嵌件导线芯定位作用,并借助钩头锁定,可靠保持了所需的电连接,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所述导热面板和蓄热底板的材质可以是HDF(高密度纤维板)、MDF(中密度纤维板)、实木单板、竹单板、OSB(定向刨花板)或浸渍胶膜纸等。
本实用新型不仅合理采用导电发热胶,而且巧妙设置了导线器件,不增加原料种类,无需改变原有的基本工艺设施,制成的自发热板制作工艺简单,产品结构稳定,导电发热性能良好、热效率高,发热均匀,结合强度高,符合人造板的相关标准,安全可靠,温度控制方便,适用面广,可以用作地板、墙板、装饰板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工艺过程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的内置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实施例的镶嵌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实施例的卡嵌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自发热板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非金属材料的导热面板2和蓄热底板3,蓄热底板3具有二组沿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内置电极5的安插穿孔6,蓄热底板3上表面附有沿长度方向延伸且与安插穿孔6中内置电极5电接触的金属载流条4(厚度为0.02~0.2mm铝箔、铜箔或其他金属箔),导热面板2和蓄热底板3之间通过将载流条4嵌入其中的导电发热胶层1相互粘连。 
内置电极5的优选结构见图2、图3和图4所示,由弹性金属片制成,弹性金属片具有压持载流条的水平定位面5-1,水平定位面5-1的两侧分别朝下弯折出与安插穿孔6内径相配的插脚5-2,两插脚5-2的下端分别经倒角5-3朝内上方弯折出相对的钩头5-4,两钩头5-4之间楔入具有中心导线芯7的卡嵌件8,卡嵌件8由与安插穿孔6相配的底板8-3、由底板8-3朝上延伸出的柱体8-2、以及柱体8-2的顶部延伸出分别卡入两钩头上端的倒角锁止檐8-1构成,柱体8-2的上部及倒角锁止檐8-1包覆使导线芯7与内置电极钩头电连接的金属头9。 
制作本实施例自发热板的主要步骤为:
第一步、板材备料——按所需规格准备长宽相配的导热面板2和蓄热底板3(参见图1A);
第二步、制安插孔——在蓄热底板3上沿长度方向钻出二排间隔分布的安插穿孔6(参见图1B);
第三步、附载流条——将金属载流条4沿长度方向附在蓄热底板3上表面的安插穿孔6上方(参见图1C);
第四步、安插电极——将内置电极5的弹性金属片两插脚5-2朝下由上至下安插固定在蓄热底板3的安插穿孔6中,压持金属载流条4,并从蓄热底板3另一侧电由下朝上将卡嵌件8插入两插脚5-2之间,使顶部的倒角锁止檐8-1卡入两钩头5-4的上端,保持金属载流条4通过金属头9与导线芯7可靠电接触;
第五步、粘合定形——在蓄热底板3上表面涂覆将载流条4嵌入其中的导电发热胶层1,再与导热面板2粘合定形(参见图1A)。
导热面板和蓄热底板的材质可以按需选择HDF(高密度纤维板)、MDF(中密度纤维板)、实木单板、竹单板、OSB(定向刨花板)或浸渍胶膜纸等。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自发热板基本结构如图5所示,基本结构和工艺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的是,导热面板2的上表面和蓄热底板3下表面分别贴附有浸渍纸材质的装饰层2-1和平衡层3-1。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自发热板基本结构如图6所示,基本结构和工艺与实施例二相同,不同的是,导热面板2的上表面装饰层2-1之上还贴附有耐磨层2-2。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自发热板基本结构如图7所示,基本结构和工艺也与实施例二相同,不同的是,内置电极包括具有中心导线芯7的卡嵌件8,该卡嵌件8(参见图8、图9)穿插中心导线芯7的中心孔具有上端扩口,该扩口延伸出与中心导线芯7电接触的倒八字形弹性金属片5’,由此保证插装后金属载流条4与导线芯7的可靠电接触。
试验证明,以上实施例不仅合理采用导电发热胶,而且巧妙设置了导线器件,不增加原料种类,无需改变原有的基本工艺设施,制成的自发热板制作工艺简单,插装方便,产品结构稳定,可对自发热板进行压贴复合、油漆涂饰、铣切等二次加工,导电发热性能良好、热效率>95%,发热迅速均匀,发热区域的温差<10%,结合强度高,符合人造板的相关标准,安全可靠,温度控制方便,适用面广,可以用作地板、墙板、装饰板等。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自发热板,包括非金属材料的导热面板和蓄热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底板具有至少一组沿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内置电极的安插穿孔,所述蓄热底板上表面附有沿长度方向延伸且与安插穿孔中内置电极电接触的金属载流条,所述导热面板和蓄热底板之间通过将所述载流条嵌入其中的导电发热胶层相互粘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置电极为由弹性金属片制成,所述弹性金属片具有压持载流条的水平定位面,所述水平定位面的两侧分别朝下弯折出与安插穿孔内径相配的插脚,两插脚的下端分别朝内上方弯折出相对的钩头,两钩头之间楔入具有中心导线芯的卡嵌件,所述卡嵌件的顶部延伸出分别卡入两钩头上端的锁止檐,并包覆使导线芯与内置电极钩头电连接的金属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发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插脚的下端分别经倒角朝内上方弯折出相对的钩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发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嵌件由与安插穿孔相配的底板、由底板朝上延伸出的柱体、以及柱体的顶部延伸出分别卡入两钩头上端的倒角锁止檐构成,所述柱体的上部及倒角锁止檐包覆使导线芯与内置电极钩头电连接的金属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电极包括具有中心导线芯的卡嵌件,所述卡嵌件穿插中心导线芯的中心孔具有上端扩口,所述扩口延伸出与中心导线芯电接触的倒八字形弹性金属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自发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面板和蓄热底板的材质是HDF、MDF、实木单板、竹单板、OSB或浸渍胶膜纸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发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面板的上表面和蓄热底板下表面分别贴附有装饰层和平衡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发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面板的上表面装饰层之上还贴附有耐磨层。
CN201420189321.6U 2014-04-17 2014-04-17 一种自发热板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96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89321.6U CN203896519U (zh) 2014-04-17 2014-04-17 一种自发热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89321.6U CN203896519U (zh) 2014-04-17 2014-04-17 一种自发热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96519U true CN203896519U (zh) 2014-10-22

Family

ID=51722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89321.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96519U (zh) 2014-04-17 2014-04-17 一种自发热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9651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6279A (zh) * 2014-04-17 2014-07-02 南京格林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发热板及其制作工艺方法
CN109760247A (zh) * 2019-01-07 2019-05-17 温州华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园林护栏的加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6279A (zh) * 2014-04-17 2014-07-02 南京格林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发热板及其制作工艺方法
CN103906279B (zh) * 2014-04-17 2015-08-19 南京格林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发热板及其制作工艺方法
CN109760247A (zh) * 2019-01-07 2019-05-17 温州华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园林护栏的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57838B2 (ja) 低温発熱天然木複合床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411027B (zh) 一种碳纤维发热板及其生产工艺
CN203896519U (zh) 一种自发热板
CN103423802A (zh) 电发热竹地板
CN103906279B (zh) 一种自发热板及其制作工艺方法
CN106703364B (zh) 一种自发热实木复合地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55766A (zh) 一种pcb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48801A (zh) 一种电加热地板和电加热地板供热系统
CN102689335B (zh) 高、低光相间饰面的人造板制造方法及制造模板
CN104534542A (zh) 一种导热地板
CN201964516U (zh) 一种无钉卡装电热地板
CN103363570A (zh) 一种家用电转换低电压发热地板供暖系统及板块制作方法
CN205012495U (zh) 一种自发热薄板电暖墙体
CN204059866U (zh) 一种快热式室内取暖地板
CN202048620U (zh) 远红外线热能地板
CN105256914B (zh) 一种自发热薄板电暖墙体及其制造方法
CN205609333U (zh) 一种变压器器身压紧垫块
CN102506458A (zh) 电热地板的制造方法及电热地板系统
CN210947576U (zh) 木质电热地板
WO2018191604A1 (en)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within laminate
CN108055767A (zh) 一种pcb及其制造方法
CN202769799U (zh) 一种电加热地板和电加热地板供热系统
CN102679437A (zh) 一种电加热地板和电加热地板供热系统
CN103644593A (zh) 制热地板用导电金属片的植入方法
CN106522506B (zh) 发热地板电路安全快速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819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