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80871U - 风路变换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风路变换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80871U
CN203880871U CN201420074776.3U CN201420074776U CN203880871U CN 203880871 U CN203880871 U CN 203880871U CN 201420074776 U CN201420074776 U CN 201420074776U CN 203880871 U CN203880871 U CN 2038808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take
outlet
blower fan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7477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华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07477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808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80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8087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风路变换器及其应用,风路变换器主要包括机箱(1)、进风入口(2)、进风出口(3)、排风入口(4)、排风出口(5)、电动执行器(6)、传动器(7)、转换板(8)、法兰(9)和/或防雨机壳、净化件(10)和/或空气优化件(11)等,可以与双向流新风机相应的风口对接配套使用,当行使通风换气的功能时,功效与已有技术生产、安装的新风系统完全一样。当室内、外温差很大、或者室外严重污染时,电动执行器(6)经传动器(7)控制转换板(8)移位直至切断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这时,室内空气在新风机的驱动下,经过净化件不断循环流动而不断净化,如同现行市场上流行的空气净化器。

Description

风路变换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换气产品,具体为风路变换器系统。 
背景技术  空气污染影响人体的健康,近年出现了大量有关新风系统的技术和产品,如:挂壁式新风机和管道式新风系统的技术和产品,例如:古耐GN820壁挂式新风机,有进出风口并内置有热交换器;再如:管道式的、松下全热交换新风机系统FY-25LD3C/F等,全热交换新风系统是由热回收新风主机、新风管道、排风管道、新风口、回风口等组成。它属于双向流新新风机,是采用双向换气,把室外新鲜空气(新风)送入室内的同时,也把室内污浊空气(旧风)排向室外。由于新风换气机内设置了空气热交换器,引入室内的空气由于回收了排出空气的部分能量,故而可以节约能源。但在室内外温差很大时,如在高温的夏季以及我国东北地区的冬季,室内外温差很大,即便内置有空气热交换器的新风机系统也补偿不了能量流失、不宜使用,否则不仅抵消了室内空调的作用,甚至室内的温度环境让人无法适应。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克服技术背景中所述的技术与产品的不足,提供一种风路变换器系统,主要包括风路转换器;新风机;新风口;排风口;进风口;回风口;内新风口;内排风口;连接风管;机箱内部的分隔板和/或支撑体;空气滤网;热交换器;控制器;开箱板;进风机;排风机;功能按键和/或显示屏;防雨机壳;外进风口;外排风口。所述的风路变换器主要由机箱、进风入口、进风出口、排风入口、排风出口、电动执行器、传动器、转换板、法兰和/或防雨机壳、净化件和/或空气优化件。所述的机箱为独立完整的构件、或者部分或全部由所配套的新风机的箱体及其内部用于分隔功能区间和安装功能构件的分隔板所构成,以便于风路变换器内置于新风机机体内部。风路变换器的应用前景广阔:可与各种制式、结构或型号的壁挂式、或管道式、或落地式、或窗式双向流新风机进行外接或内置配套,当外接配套时,直接将本实用新型的进风出口、排风入口分别与新风机的新风口和排风口对应连接即可;当内置配套时,新风机在生产制作时对应机体内的内新风口和内排风口设置有安装风路变换器的位置和空间,当风口变换器内置于新风机体内时,其进风出口和排风入口分别对应新风机机体内的内新风口和内排风口设置、进风入口和排风出口朝向新风机的新风口和排风口方向设置;所述的风路变换器内置于新风机机体内时,其机箱或由新风机内部的分隔板组成,从而构成新风机机体内的风路变换器。为适应不同方位的外墙 和/或内墙都能方便地安装新风机,已有技术生产的落地、壁挂式新风机的背面和/或左右两侧、或者单侧设置新风口和排风口,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将风路变换器的进风出口、排风入口分别与新风机机体内的一个内新风口和一个内排风口设置、或者分别与一个新风口和一个排风口外接,其余风口封闭。当室内外温差很大或室外空气污染严重时、可自动或人工设定循环净化功能,新风系统便由单一通风、交换室内外空气的功能,转变为可以实现室内空气的内循环,新风系统转变为空气净化器系统,为多个场所同时进行空气净化,犹如多台空气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风路变换器系统,主要包括风路转换器、新风机、新风口、排风口、进风口、回风口、内新风口、内排风口、连接风管、机箱内部的分隔板和/或支撑体、空气滤网、热交换器、控制器、开箱板、进风机、排风机、功能按键和/或显示屏、防雨机壳、外进风口、外排风口,其中:风路转换器主要包括机箱、进风入口、进风出口、排风入口、排风出口、电动执行器、传动器、转换板、法兰和/或防雨机壳、净化件和/或空气优化件等。机箱内腔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转换板,转换板与电动执行器经传动器连接、且通过移位而分隔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或者横切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即:在电动执行器的控制下移位并打开或切断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切断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时、封闭进风入口和排风出口;机箱内腔包括内腔甲和内腔乙,由进风入口、进风出口、内腔甲构成进风通道,由排风入口、排风出口、内腔乙构成排风通道。所述的风口变换器的进风入口和排风出口同面设置或者异面设置,进风出口和排风入口同面设置或者异面设置。所述的净化件设置在机箱内腔中且位于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之间。综上所述,风路变换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在同面或异面设置有风口的机箱的内腔设置一个或多个可以活动的转换板,当转换板在电动执行器的作用下,将机箱的内腔分隔为内腔甲和内腔乙时,则对应形成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进风通道对应的洞孔称之为进风出口和进风入口,排风通道对应的洞孔称之为排风出口和排风入口;当转换板在电动执行器的作用下移位、横切并封闭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时,被转换板切分在其两侧的内腔甲与内腔乙分别融合、贯通,也即:进风出口与排风入口贯通、进风入口与排风出口贯通;将进风出口与新风机的内新风口或新风口对应设置或连接、排风入口与新风机的内排风口或排风口对应设置或连接,当转换板在电动执行器的作用 下移位、横切并封闭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时,新风机则转换成空气净化器。所述的内新风口是指新风口对应新风机机体内部的风口,内排风口是指排风口对应新风机机体内部的风口。风路变换器与壁挂式、或管道式、或落地式、或窗式双向流新风机外接或者内置配套应用。当行使通风换气的功能时,转换板处于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并行的位置并将二者隔离,这样,进风通道与排风通道互不串通,进风与排风各行其道,功效与已有技术生产、安装的新风系统完全一样。当室内、外温差很大时、或者室外严重污染时,可自动或人工设定为循环净化功能,电动执行器经传动器控制转换板移位、直至切断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使得内腔甲与内腔乙通过透气的净化件而贯通,而通向室外的进风入口和排风出口的通道被关闭,这时,原本从排风入口经内腔乙通向排风出口的室内空气不再流出室外,而是转而从内腔乙流经净化件后再进入内腔甲、最后从进风出口又回经新风机而流回室内,如此,室内空气在新风机的驱动下,经过净化件不断循环流动而净化,该功能与现行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一样。 
所述的防雨机壳是罩盖整个风路变换器的罩体,或者是仅罩盖电动执行器的罩体。当防雨机壳是罩盖整个风路变换器的罩体时,罩体上设置有外进风口和外排风口,其中外进风口上设置有防虫网,将当防雨机壳的外进风口和外排风口对应风路变换器的进风入口和排风出口设置或贯通;当防雨机壳为仅罩盖电动执行器的罩体时,将其设置在电动执行器的外空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所述的新风机采用已有技术生产的双向流新风机,内设有进风机和排风机,包括具有节能功效的全热交换新风机和/或内置有空气净化装置的双向流新风机等;所述的机箱由方形箱体或框体、或者圆形箱或框体、或者多面形箱体或框体构成,或者部分或全部由所配套的新风机的箱体及其内部分隔板所构成;所述的空气优化件设置在机箱内腔的进风通道中靠近进风出口的一侧;所述的净化件是用于空气过滤、杀菌和净化的装置,由过滤网、HEPA过滤层、光触媒、冷触媒、活性炭、静电除尘装置中的一件或多件组合而成,直接安插在机箱内腔中且位于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之间,或者安装在有进/出风口、即:设置有通风孔的箱体内并连同箱体一并安插在风路变换器机箱的内腔中且位于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之间,或者采用已有技术生产的新风净化箱成品安插在机箱内腔中且位于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之间;所述的电动执行器与转换板经传动器相连,设置在机箱内或外表面,包括采用电机、或电磁铁、或者步进式执行器,其中:传动器是电动执行器驱动转换板移位的传动构 件,包括采用转轴、或齿轮、或齿条、或传送带等;所述的法兰是用于机箱在安装时便于与相关的风管连接的构件;所述的空气优化件由负离子发生器、或臭氧发生器、或光触媒、或紫外线杀菌部件组成,或者由它们组合而成;所述的开箱板,是指用于维修和/或更换空气净化部件时便于打开机箱的可装卸的门板或封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本实用新型配置安装的新风机或新风系统不仅具有新风换气功能,更有替代空气净化器的功效,一台新风机同时实现多场所空气净化,方便、节能,是一种全新的节能、环保产品,使现行新风系统的功能具有极大的提升和拓展。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风路变换器的纵剖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转换板位于横切时的风路变换器的纵剖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风路变换器的纵剖示意图; 
图5是已有技术生产的管道式新风机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6是已有技术生产的管道式新风机的纵剖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3中风路变换器与新风机配接安装、应用的纵剖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3中的循环净化功能时的纵剖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4中管道式新风机处于通风换气时的纵剖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4中管道式新风机处于循环净化时的纵剖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5中管道式新风机处于通风换气时的纵剖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5中管道式新风机处于循环净化时的纵剖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6的风路变换器的纵剖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6中转换板位于横切时的风路变换器的纵剖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7中新风机处于通风状态时的纵剖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7中新风机处于循环净化时的纵剖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8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18是实施例8之打开开箱板后的主视示意图; 
图19是实施例8中新风机处于通风换气时的纵剖示意图; 
图20是实施例8中新风机处于循环净化时的纵剖示意图 
图21是实施例9中管道式新风机的纵剖示意图; 
图22是实施例9处于通风换气时的的纵剖示意图; 
图23是实施例9处于循环净化时的纵剖示意图。 
图中:1-机箱,其中:111-内控甲、112-内腔乙;2-进风入口;3-进风出口;4-排风入口;5-排风出口;6-电动执行器;7-传动器;8-转换板;9-法兰;10-净化件,其中:101-通风孔;11-空气优化件;12-新风机;121-新风口;122-排风口;123-进风口;124-回风口;125-内新风口;126-内排风口;13-连接风管;14-墙体;15-分隔板和/或支撑体;16-空气滤网;17-热交换器;18-控制器;19-开箱板;20-进风机;21-排风机;22-功能按键和/或显示屏;23-防雨机壳;24-外进风口;25外排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风路变换器系统,主要包括风路转换器;新风机12;新风口121;排风口122-;进风口123;回风口124;内新风口125;内排风口126;连接风管13;分隔板和/或支撑体15;空气滤网16;热交换器17;控制器18;开箱板19;进风机20;排风机21;功能按键和/或显示屏22;防雨机壳23;外进风口24;外排风口25。所述的风路变换器主要由机箱1、进风入口2、进风出口3、排风入口4、排风出口5、电动执行器6、传动器7、转换板8、法兰9和/或防雨机壳23、净化件10和/或空气优化件11组成;可以与壁挂式、或管道式、或落地式、或窗式双向流新风机外接、或者设置在双向流新风机机体内。所有实施例中重点描述风路变换器及其与已有技术生产的新风机的配套应用,各图中描述的新风机所涉及其内部的构件排列、设置均为示意图,但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与各种型号、类别的新风机的配套应用,因为任何型号、制式的双向流的新风机其风口处基本是一样的,风路变换器在配套应用中均是设置新风机的风口处。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本实施例例举风路变换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风路变换器主要包括机箱1、进风 入口2、进风出口3、排风入口4、排风出口5、电动执行器6、传动器7、转换板8、法兰9、净化件10、空气优化件11,图1是实施例1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风路变换器的纵剖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中转换板位于横切时的风路变换器的纵剖示意图。图中:传动器7是与转换板8连接的转轴;空气优化件11采用负离子发生器并设置在进风通道中;机箱1是方形箱体并设置有进风入口2、进风出口3、排风入口4、排风出口5,其中:进风入口2和排风出口5设置在箱体的同一面上。在实际应用中进风出口3、排风入口4分别通过法兰9对应新风机的新风口和排风口相连接,新风机为公知产品,在此不予赘述。机箱1内设置有一个可移位的转换板8,转换板8通过转动改变位置并将机箱1的内腔分隔成内腔甲111和内腔乙112。进风通道由进风入口2、进风出口3、内腔甲111构成,排风通道由排风入口4、排风出口5、内腔乙112构成,净化件10由活性炭、HEPA过滤层、冷触媒叠加而成,直接安插在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之间。在实际使用中,进风出口3、排风入口4分别对应新风机的进风口和排风口相连接,当图2中的转换板8与电动执行器6经传动器7连接且分隔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时,此时的风路变换器仅表现为为新风机提供进风和排风的通道;当图3中电动执行器6通过转轴控制转换板8旋转至横切并封闭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并同时打开净化件10的通风面、关闭通向室外的进风入口2和排风出口5的通道时,室内污浊的空气在新风机的驱动下,经新风机的排风口进入风路变换器的排风入口4,由于向室外的进风入口2和排风出口5的通道被转换板8横切、关闭,而净化件10的通风面被打开,从排风入口4进入内腔乙112的室内污浊空气转而流向并穿过净化件10再进入内腔甲111,又从内腔甲111流向进风出口3、再经过新风机的风口进入室内。室内空气如此不断循环,使得与之配接的新风机的功能与现行市场上空气净化器完全一样。上述过程中,设置在进风通道中的负离子发生器发出的大量负离子均可随同流经的空气从进入新风机后再进入室内。 
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例举风路变换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风路变换器包括机箱1、进风入口2、进风出口3、排风入口4、排风出口5、电动执行器6、传动器7、转换板8、法兰9、净化件10、空气净化件11等,图4是实施例2的风路变换器的纵剖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中转换板位于横切时的风路变换器的纵剖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净化件10是安装在设置有进、 出风口,即通风孔101的箱体内并连同箱体一并安插在风路变换器的机箱1内的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之间;净化件11采用负离子发生器并设置在进风通道的进风出口3一侧;本实施例机箱1内设置有2个可移位的转换板8和相应的传动器7,传动器7仍然是采用转轴,转换板8仍然通过转动改变位置。进风通道由进风入口2、进风出口3、内腔甲111构成,排风通道由排风入口4、排风出口5、内腔乙112构成,其中:进风入口2和排风出口5设置在箱体的同一面上。在实际使用中,进风出口3、排风入口4分别通过法兰9对应新风机的新风口和排风口相连接,当图4中的2个转换板8紧贴净化件10且封堵其通风孔101,并分隔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此时的风路变换器仅表现为为新风机提供进风和排风的通道;当室内、外温差很大(如冬季到达-5℃)或者室外污染严重时,电动执行器6通过转轴控制2个转换板8同时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并横切和封闭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同时打开净化件10的通风孔101,关闭通向室外的进风入口2和排风出口5的通道,如图5所示。室内污浊空气在新风机的驱动并经新风机的排风口进入风路变换器的排风入口4,由于向室外的进风入口2和排风出口5的通道被转换板8关闭,而净化件10的通风孔101被打开,从排风入口4进入内腔乙112的室内污浊空气转而流入净化件10的通风孔101并穿过净化件10再进入内腔甲111,再从内腔甲111流向进风出口3、再经过新风机的风口进入室内。室内空气如此不断循环,使得与之配接的新风机的功能与现行市场上空气净化器完全一样。上述过程中,设置在进风通道中的负离子发生器发出的负离子经空气流进入室内,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实施例3:本实施例例举风路变换器的应用,将风路转换器与新风机外接配套使用并构成应用系统,在系统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各功能的运行。图5是已有技术生产的管道式新风机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6是已有技术生产的管道式新风机的纵剖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3中风路变换器与新风机配接安装、应用的纵剖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3中的循环净化功能时的纵剖示意图。风路转换器主要包括机箱1、进风入口2、进风出口3、排风入口4、排风出口5、电动执行器6、传动器7、转换板8、法兰9、净化件10、负离子发生器等,新风机为已有技术生产的新风机,新风机12上设置有新风口121,排风口122,进风口123,回风口124。空气优化件11采用负离子发生器并设置在进风通道中靠近进风出口3的位置。传动器7采用 转轴,转换板8通过转轴与电动执行器6相连。风路变换器与新风机安装在卫生间或厨房的吊顶上,进风入口2和排风出口5是朝向外墙上专用的通风孔洞而安装的;连接风管13经法兰9将风路变换器的进风出口3和排风入口4分别与新风机12的新风口121和排风口相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均能认知并会操作,故各图中均未标画出其具体物理安装图。 
下面例举其应用: 
1、通风换气:在新风系统工作为通风换气状态时,系统的控制器控制电动执行器6通过转轴将2个转换板8同时逆时针和顺时针旋转至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之间且将净化件10的通风孔101封闭,这样,进风通道与排风通道互不串通。进风机20使室外空气流入风路变换器的进风入口2并穿过内腔甲111到达进风出口3,再通过连接风管13流入新风口121,再经空气滤网16和热交换器17、并与从室内排向室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后,由进风机20将其从进风口123及其风口或者管道引入室内;同时,室内污浊的空气从新风机的回风口124流入,经过空气滤网16、热交换器17并与从室外流入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后、经由排风机21和排风口122进入连接风管13,再进入风路变换器的排风入口4,然后经排风通道并从排风出口5而排向室外。设置在进风通道中的负离子发生器发出的大量负离子均可随同流经的空气从进入新风机后再进入室内。 
2、循环净化:当室内、外温差很大(如冬季到达-5℃)或者室外污染严重时,可以设定新风系统的控制器控制电动执行器6通过转轴控制2个转换板8同时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至横切并封闭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的位置,同时打开净化件10的通风孔101,关闭通向室外的进风入口2和排风出口5的通道。室内空气在经回风口124流入并穿过空气滤网16和热交换器17,再经排风机21从排风口122穿过连接风管13进入风路变换器的排风入口4,由于通向室外的排风出口5和进风入口2的通道被转换板8关闭,而净化件10的通风孔101被打开,从排风入口4进入内腔乙112的室内空气转而流入净化件10的通风孔101并穿过净化件10再进入内腔甲111,再从内腔甲111流向进风出口3、通过连接风管13流入新风口121,再经空气滤网16和热交换器17,由进风机20将其从进风口123及其风口或者管道引入室内。室内空气如此不断循环,其功能与现行市场上空气净化器完全一样。设置在进风通道中的负 离子发生器发出的大量负离子随同流经的空气从进入室内。 
实施例4:本实施例例举风路变换器的运用,具体是在管道式新风机内置风路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图9是实施例4中管道式新风机处于通风换气时的纵剖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4中管道式新风机处于循环净化时的纵剖示意图。新风机在生产制作时对应机体内的内新风口125和内排风口126设置有安装风路变换器的位置和空间。当风口变换器整体内置于新风机时,其进风出口3、排风入口4分别对应新风机机体内的内新风口125和内排风口126,进风入口2和排风出口5朝向新风机通向机体外的新风口121和排风口122。图中,新风机的外壳包容了这个风路变换器。下面例举其应用: 
1、通风换气:在新风系统工作为通风换气状态时,系统的控制器控制电动执行器6通过转轴将2个转换板8同时逆时针和顺时针旋转至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之间且将净化件10的通风孔101封闭,这样,进风通道与排风通道互不串通。进风机20使室外空气流入风路变换器的进风入口2并穿过内腔甲111到达进风出口3,随即流入对应的内新风口125,再经空气滤网16和热交换器17、并与从室内排向室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后,由进风机20将其从进风口123及其风口或者管道引入室内;同时,室内污浊的空气从新风机的回风口124流入,经过空气滤网16、热交换器17并与从室外流入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后、经由排风机21和内排风口126进入对应的风路变换器的排风入口4,然后经排风通道并从排风出口5而排向室外。设置在进风通道中的负离子发生器发出的大量负离子均可随同流经的空气从进入新风机后再进入室内。 
2、循环净化:当室内、外温差很大(如冬季到达-5℃)或者室外污染严重时,可以设定新风系统的控制器控制电动执行器6通过转轴控制2个转换板8同时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至横切并封闭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的位置,同时打开净化件10的通风孔101,关闭通向室外的进风入口2和排风出口5的通道。室内空气在经回风口124流入并穿过空气滤网16和热交换器17,再经排风机21从内排风口126、随即进入对应的风路变换器的排风入口4,由于通向室外的进风入口2和排风出口5的通道被转换板8关闭,而净化件10的通风孔101被打开,从排风入口4进入内腔乙112的室内空气转而流入净化件10的通风孔101并穿过净化件10 再进入内腔甲111,再从内腔甲111流向进风出口3并随即流入内新风口125,再经空气滤网16和热交换器17,由进风机20将其从进风口123及其风口或者管道引入室内。室内空气如此不断循环,其功能与现行市场上空气净化器完全一样。设置在进风通道中的负离子发生器发出的大量负离子随同流经的空气从进入室内。 
实施例5:继续例举风路变换器的应用,图11是实施例5中管道式新风机处于通风换气时的纵剖示意图,图12是实施例5中管道式新风机处于循环净化时的纵剖示意图。本实施例仍然例举风路变换器内置于管道式新风机时,风路变换器的机箱由新风机内部的分隔板组成,从而构成新风机机体内的风路变换器。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过程以及在通风换气、循环净化运行中进风和排风的风流流动均与实施例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6:本实施例例举风路变换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新风机外接配套使用,或者内置于新风机机体内。风路变换器包括机箱1、进风入口2、进风出口3、排风入口4、排风出口5、电动执行器6、传动器7、转换板8、法兰9。图13是实施例6的风路变换器的纵剖示意图,图14是实施例6中转换板位于横切时的风路变换器的纵剖示意图。机箱上设置有进风入口2、进风出口3、排风入口4、排风出口5,其中:进风入口2和排风出口5异面设置,异面设置的目的在于避免室外进风与排风的风流发生互串和回流;空气优化件采用负离子发生器。本实施例要点是:风路变换器内部没有设置净化件10,但可以与内部设置有高效过滤构件的新风机配套使用,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用:当配套高效过滤新风机时,系统工作在通风换气状态时,则风路变换器仅表现为为新风机提供进风和排风的通道,如图13所示,其工作原理和风流流动与实施例1完全一样,不再赘述;当室内、外温差很大(如冬季到达-5℃)或者室外污染严重时,则新风系统的控制器控制电动执行器6通过转轴控制转换板8旋转至切横并封闭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同时关闭通向室外的进风入口2和排风出口5的通道。室内空气在新风机12的驱动下,从回风口124流入并通过新风机和连接风管13后,进入风路变换器的排风入口4,由于通向室外的进风入口2和排风出口5的通道被转换板8关闭使得从排风入口4进入内腔乙112的室内空气转而直接流入内腔甲111,再从内腔甲111流向进风出口3、然后经连接风管13再进入与之相通的新风机的新风口121,室内空气经过新风机又从进风口123及其风口或者管道回流进入室内。室内空气如此不断循环,使得 与风路变换器配套的新风机实现了空气净化器的功能。设置在进风通道中的负离子发生器发出的大量负离子随同流经的空气从进入室内。 
实施例7: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风路变换器,变换器主要包括机箱1、进风入口2、进风出口3、排风入口4、排风出口5、电动执行器6、传动器7、转换板8、法兰9、防雨机壳23。当将风路变换器组装在防雨机壳内,则可将其安装在室外,并与安装在室内的壁挂式双向流新风机配套使用,其进风出口3、排风入口4分别通过法兰9和连接风管13穿过墙体14对应新风机的新风口121和排风口122相连接。风路变换器安装在室外、与已有技术生产的、内部设置有高效过滤装置的新风机配套使用。图15是实施例7中新风机处于通风状态时的纵剖示意图,图16是实施例7中新风机处于循环净化时的纵剖示意图。机箱1上设置有进风入口2、进风出口3、排风入口4、排风出口5,其中:进风入口2和排风出口5异面设置,即设置在机箱的不同侧面上,传动器7采用转轴,转换板8通过转轴与电动执行器6相连。防雨机壳23是罩盖整个风路变换器的罩体,设置有外进风口24和外排风口25,其中外进风口24上设置的防虫网图中省略未标注,将防雨机壳23的外进风口24和外排风口25对应风路变换器的进风入口2和排风出口5而设置。下面例举其应用: 
1、通风换气:当新风机工作在通风换气状态时,控制器18控制电动执行器6通过转轴将转换板8旋转至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之间并使进风通道与排风通道互不串通。新风机12的运行使室外空气从防雨机壳23的外进风口24流入风路变换器的进风入口2并穿过内腔甲111到进风出口3,再通过通连接风管13流入新风机12的新风口121,再进入新风机12并在其内部过滤后从进风口123进入室内;同时,室内污浊的空气从新风机的回风口124流入,并在其内部过滤后经排风口122和通风管13进入风路变换器的排风入口4,再经内腔乙112并从排风出口5经防雨机壳23的外排风口25而排向室外。 
2、循环净化:当室内、外温差很大(如冬季到达-5℃)或者室外污染严重时,可以设定控制器18控制电动执行器6通过转轴控制转换板8旋转至横切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同时关闭通向室外的进风入口2和排风出口5的通道。室内污浊的空气在新风机12的驱动下,从回风口124进入新风机并经新风机内部的高效过滤构件过滤后,再从排风口122和连接风管13进入风路变换器的排风入口4,由于向室外的进风入口2和排风出口5的通道被转换板8 关闭,使得从排风入口4进入内腔乙112的室内污浊空气转而直接流入内腔甲111,再从内腔甲111流向进风出口3、再经连接风管13进入新风口121以及新风机12及其进风口123而进入室内。室内空气如此不断循环、过滤,与现行市场上空气净化器完全一样。 
实施例8:本实施例例举技术方案2并将风路变换器内置在新风机机体内的应用,图17是落地式新风机的立体外观图,图18是实施例8之打开开箱板后的主视示意图,图19是实施例8中新风机处于通风换气时的的纵剖示意图,图20是实施例中新风机处于循环净化时的纵剖示意图。新风机的工作原理为已有公知技术,不再赘述。图中的进风机20为示意图,其风口朝向开箱板19,开箱板19上设置进风口123;空气滤网16是用于热交换器防尘的过滤网,设置在热交换器17的进风侧。将本实用新型设置在新风机机体内的新风口与排风口处,且将进风出口3和排风入口4分别对应新风机机体内的内新风口125和内排风口126,空气优化件11采用紫外线杀菌灯。下面例举: 
1、通风换气:通过功能按键和/或显示屏22中的功能按键设置新风机通风换气,控制器18控制电动执行器6通过转轴将转换板8旋转至风路变换器的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之间,进风通道与排风通道互不串通。新风机的运行使室外空气流入风路变换器的进风入口2并到达进风出口3、进入内新风口125,然后穿过净化件10、空气滤网16、热交换器17到达并经过紫外线杀菌灯杀菌后,被进风机20吹向室内;同时,室内污浊空气从回风口124进入,通过空气滤网16、热交换器17后由排风机21驱动其从内排风口126进入风路变换器的排风入口4,再流向风路变换器的排风出口5而流向室外。 
2、循环净化:通过功能按键设定,则新风机的控制器18控制电动执行器6通过转轴控制转换板8旋转至横切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同时关闭通向室外的进风入口2和排风出口5的通道。室内污浊的空气在新风机的驱动下,从回风口124进入,通过空气滤网16、热交换器17后由排风机21驱动其进入风路变换器的排风入口4,由于进风入口2和排风出口5已被转换板8关闭,空气流转而从排风入口4流向进风出口3并进入新风机内新风口125,再穿过净化件10、空气滤网16、热交换器17到达并经过紫外线杀菌灯杀菌后,被进风机20吹向室内。室内空气就这样被往复循环并被过滤和净化,新风机表现出空气净化器的功能。 
实施例9:图21是实施例9中管道式新风机的纵剖示意图,图22是实施例9处于通风 换气时的的纵剖示意图,图23是实施例9处于循环净化时的纵剖示意图。本实施例例举风路变换器内置、应用于没有内设热交换器17的双向流新风机,如图21所示,室外新风在进风机20的作用下,从新风口121进入并通过空气滤网16,然后从进风口123直接进入室内,其中,新风通过的风道可理解为内新风口125;室内污浊空气在排风机21的作用下,从回风口124进入、从排风口122排向室外,其中,排风通道可理解为内排风口126。下面例举本实施例应用而构成新风系统: 
1、通风换气:在新风系统工作为通风换气状态时,系统的控制器控制电动执行器6通过转轴将2个转换板8同时逆时针和顺时针旋转至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之间且将净化件10的通风孔101封闭,这样,进风通道与排风通道互不串通。进风机20使室外空气流入新风口121并穿过空气滤网16,进入风路变换器的进风入口2并穿过内腔甲111到达进风出口3,再通过内新风口125,最后由进风机20将其从进风口123及其风口或者管道引入室内;同时,室内污浊的空气从新风机的回风口124流入、经过内排风口126进入对应的风路变换器的排风入口4,然后经排风通道到达排风出口5,最后由排风机21将其从排风口122排向室外。 
2、循环净化:当室内、外温差很大(如冬季到达-5℃)或者室外污染严重时,设定新风系统的控制器控制电动执行器6通过转轴控制2个转换板8同时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至横切并封闭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的位置,同时打开净化件10的通风孔101,关闭通向室外的进风入口2和排风出口5的通道。室内污浊的空气从新风机的回风口124流入、经过内排风口126进入对应的风路变换器的排风入口4,由于通向室外的进风入口2和排风出口5的通道被转换板8关闭,而净化件10的通风孔101被打开,从排风入口4进入内腔乙112的室内空气转而流入净化件10的通风孔101并穿过净化件10再进入内腔甲111,再从内腔甲111流向进风出口3并随即流入内新风口125,最后由进风机20将其从进风口123及其风口或者管道引入室内。室内空气如此不断循环,其功能与现行市场上空气净化器完全一样。 
应该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还可做出其他的变形或改进,如:改变风路交换器的形状结构,增减或变异转换板、传动器等,均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部分目的,但在未改变转换板与电动执行器经传动器连接且在机箱内分隔进风通道和 排风通道、或者横切于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的设计,均视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方案与保护范围。 

Claims (8)

1.风路变换器系统,主要包括风路转换器、新风机(12)、新风口(121)、排风口(122)、进风口(123)、回风口(124)、内新风口(125)、内排风口(126)、连接风管(13)、分隔板和/或支撑体(15)、空气滤网(16)、热交换器(17)、控制器(18)、开箱板(19)、进风机(20)、排风机(21)、功能按键和/或显示屏(22)、防雨机壳(23)、外进风口(24)、外排风口(25),其中:风路变换器包括机箱(1)、进风入口(2)、进风出口(3)、排风入口(4)、排风出口(5)、电动执行器(6)、传动器(7)、转换板(8)、法兰(9)和/或防雨机壳23、净化件(10)和/或空气优化件(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路变换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在同面或异面设置有风口的机箱的内腔内设置一个或多个可以活动的转换板(8),当转换板(8)在电动执行器(6)的控制下,将箱体(1)的内腔分隔为内腔甲(111)和内腔乙(112)时,则对应形成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进风通道对应进风出口(3)和进风入口(2),排风通道对应排风出口(5)和排风入口(4);当转换板(8)在电动执行器(6)的控制下移位、横切并封闭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时,进风出口(3)与排风入口(4)贯通、进风入口(2)与排风出口(5)贯通;将进风出口(3)与新风机的内新风口(125)或新风口(121)对应设置或连接、排风入口(4)与新风机的内排风口(126)或排风口(122)对应设置或连接;当转换板在电动执行器的作用下移位、横切并封闭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时,新风机则转换成空气净化器。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路变换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件(10)是用于空气过滤、杀菌和净化的装置,由过滤网、HEPA过滤层、光触媒、冷触媒、活性炭、静电除尘装置中的一件或多件组合而成,直接安插在机箱(1)内腔中且位于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之间,或者安装在有进/出风口、即通风孔(101)的箱体内并连同箱体一并安插在风路变换器的机箱(1)内腔中且位于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之间,或者采用已有技术生产的新风净化箱成品安插在机箱(1)内腔中且位于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路变换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雨机壳(23)是罩盖整个风路变换器的罩体,或者仅是罩盖电动执行器(6)的罩体,当防雨机壳(23)是罩盖整个风路变换器的罩体时,罩体上设置有外进风口(24)和外排风口(25),其中外进风口(24)上设置有防虫网,将防雨机壳(23)的外进风口(24)和外排风口(25)对应风路变换器的进风入口(2)和排风出口(5)设置或贯通;当防雨机壳为仅罩盖电动执行器(6)的罩体时,将其设置在电动执行器(6)的外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路变换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路变换器的进风入口(2)和排风出口(5)同面设置或者异面设置,进风出口(3)和排风入口(4)同面设置或者异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路变换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路变换器与壁挂式、或管道式、或落地式、或窗式双向流新风机进行外接或内置配套应用,当外接配套时,直接将风路变换器的进风出口(3)、排风入口(4)分别与新风机的新风口(121)和排风口(122)对应连接;当内置配套时,其进风出口(3)和排风入口(4)分别对应新风机机体内的内新风口(125)和内排风口(126)设置、进风入口(2)和排风出口(5)朝向新风机的新风口(121)和排风口(122)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路变换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执行器(6)与转换板(8)经传动器(7)相连,设置在机箱(1)内或外表面,采用电机、或电磁铁、或者步进式执行器,其中:传动器(7)是电动执行器驱动转换板(8)移位的传动构件,采用转轴、或齿轮、或齿条、或传送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路变换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箱(1)由方形箱体或框体、或者圆形箱体或框体、或者多面形箱体或框体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路变换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箱(1)为独立完整的构件、或者部分或全部由所配套的新风机(12)的箱体及其内部的分隔板所构成。 
CN201420074776.3U 2014-02-19 2014-02-19 风路变换器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808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74776.3U CN203880871U (zh) 2014-02-19 2014-02-19 风路变换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74776.3U CN203880871U (zh) 2014-02-19 2014-02-19 风路变换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80871U true CN203880871U (zh) 2014-10-15

Family

ID=51681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7477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80871U (zh) 2014-02-19 2014-02-19 风路变换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8087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8462A (zh) * 2014-02-19 2015-08-19 刘华荣 风路变换器及其应用
CN105020157A (zh) * 2015-07-28 2015-11-04 深圳市净万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单电机双风轮的送风机构及送风系统
CN106016562A (zh) * 2016-05-18 2016-10-1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通风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13932361A (zh) * 2021-10-20 2022-01-14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一种水下潜器用集成式空调处理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8462A (zh) * 2014-02-19 2015-08-19 刘华荣 风路变换器及其应用
CN105020157A (zh) * 2015-07-28 2015-11-04 深圳市净万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单电机双风轮的送风机构及送风系统
CN105020157B (zh) * 2015-07-28 2017-10-27 深圳市净万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单电机双风轮的送风机构及送风系统
CN106016562A (zh) * 2016-05-18 2016-10-1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通风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06016562B (zh) * 2016-05-18 2019-04-30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通风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13932361A (zh) * 2021-10-20 2022-01-14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一种水下潜器用集成式空调处理装置
CN113932361B (zh) * 2021-10-20 2022-09-16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一种水下潜器用集成式空调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86674B (zh) 一种壁挂式新风净化器
CN104676765A (zh) 具有室内外换气功能的室内空气净化器
CN203869252U (zh) 可内循环的通风设备
CN103307696B (zh) 节能型窗台嵌入式空气换气机
CN204806570U (zh) 可内循环的空气净化箱
CN203880871U (zh) 风路变换器系统
CN204084598U (zh) 多功能空调系统
CN204285721U (zh) 一种新风系统
CN105890100B (zh) 窗式空气净化换热器
CN105805849A (zh) 一种壁挂式新风净化换气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3704241U (zh) 一种风口环变器及其应用
CN103743055A (zh) 一种新风和室内空气净化两用机
CN203704238U (zh) 新风机功能调换原理及其应用
CN107062457A (zh) 一种新风与室内空气同步净化的装置及其方法
CN205747156U (zh) 智能新风换气换热净化机
CN107388343A (zh) 一种模块化新风、净化机
CN203893366U (zh) 多功能新风机
CN202253995U (zh) 净化节能换气机
CN104976751A (zh) 一种全热交换器
CN206291310U (zh) 一种模块化新风、净化机
CN206739521U (zh) 一种新风系统转换室内循环风的空气净化装置
CN104390281A (zh) 盘式空气生态箱及其气候性生态化空气调节方法
CN203731589U (zh) 新风空气净化装置
CN104864541A (zh) 一种风口环变器及其应用
CN107327909B (zh) 一种新风、净化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15

Termination date: 202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