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78835U - 一种复合楼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楼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878835U CN203878835U CN201420048274.3U CN201420048274U CN203878835U CN 203878835 U CN203878835 U CN 203878835U CN 201420048274 U CN201420048274 U CN 201420048274U CN 203878835 U CN203878835 U CN 2038788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nes
- muscles
- horizontal
- longitudinal
- concre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楼板,包括空心砖、密肋梁和混凝土填充层,每个空心砖之间均设置有密肋梁,混凝土填充层填充在空心砖和密肋梁的缝隙之间及两者的顶部之上,密肋梁包括固定连接的横向筋骨和纵向筋骨以及将纵向筋骨和横向部分或者全部包覆的混凝土凝固层。其中,密肋梁起到骨架的作用,在制作时,密肋梁和空心砖两者相互依次设置,然后混凝土浇筑在空心砖和密肋梁的上方,填充在空心砖和密肋梁的缝隙之间后,继续浇筑,直到混凝土高过两者的顶部一定高度后,停止浇筑,此时,形成混凝土填充层。由于采用了空心砖,空心砖作为填充块使用,解决了楼板结构自重大、易产生收缩裂缝、隔音差、隔热差等问题,提高了楼板的隔音隔热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楼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楼板。
背景技术
现浇混凝土楼板结构自重大、混凝土用量多、易产生收缩裂缝,而且模板工程复杂、管线安装不方便、适用的跨度小。而普通的钢筋混凝土密肋楼板虽然重量轻、混凝土用量少、承载力高、但模板工程复杂,隔音、隔热、耐火、抗震、节能性能差,影响建筑品质及使用功能,而且,这种普通的钢筋混凝土密肋楼板主要适用于大空间结构,楼板厚度大,对于普通住宅不是很实用。
并且,普通的钢筋混凝土密肋楼板结构体系主要是现浇楼板和以叠合箱、GBF管、模壳等为填充的密肋复合楼板体系。现浇混凝土楼板具有混凝土自重大、空间灵活性差,模板工程量大,易产生收缩裂缝等缺点;以叠合箱、GBF管、模壳等为填充的密肋复合楼板体系具有楼板厚度大,不适用于普通住宅楼板等小空间结构,具有支模复杂等缺点。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复合楼板,以实现提高楼板的隔音隔热性能以及避免收缩裂缝的产生,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楼板,以实现提高楼板的隔音隔热性能以及避免收缩裂缝的产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楼板,包括空心砖、密肋梁和混凝土填充层,每个所述空心砖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密肋梁,所述混凝土填充层填充在所述空心砖和所述密肋梁的缝隙之间及两者的顶部之上,所述密肋梁包括固定连接的横向筋骨和纵向筋骨以及将所述纵向筋骨和所述横向部分或者全部包覆的混凝土凝固层。
优选的,上述密肋梁包括左凸出部、右凸出部和上凸出部,所述空心砖的左右两侧下部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左凸出部设置在位于自身左侧的所述空心砖的右侧下部的凹槽中,所述右凸出部设置在位于自身右侧的所述空心砖的左侧下部的凹槽中。
优选的,上述横向筋骨包括第一横向筋骨、第二横向筋骨、第三横向筋骨和第四横向筋骨、所述纵向筋骨包括第一纵向筋骨、第二纵向筋骨和第三纵向筋骨,其中,所述左凸出部中设置有所述第一横向筋骨,所述右凸出部中设置有所述第二横向筋骨,所述上凸出部设置有所述第三横向筋骨,所述上凸出部、所述左凸出部和所述右凸出部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第四横向筋骨,所述第一纵向筋骨和所述第二纵向筋骨将所述第三横向筋骨和所述第四横向筋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纵向筋骨将所述第一横向筋骨、所述第四横向筋骨和所述第二横向筋骨依次固定连接。
优选的,上述第一纵向筋骨和所述第二纵向筋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横向筋骨和所述第四横向筋骨的两侧。
优选的,上述第一纵向筋骨、所述第二纵向筋骨和所述第三纵向筋骨为一组纵向筋骨组,沿所述第三横向筋骨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组所述纵向筋骨组。
优选的,上述空心砖的左右两侧上部均设置有倾斜面。
优选的,上述横向筋骨、所述纵向筋骨和所述混泥土凝固层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上述混泥土凝固层和所述混凝土填充层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上述的复合楼板还包括钢筋网,所述钢筋网设置在所述空心砖和所述密肋梁的顶部之上且被包覆在所述混凝土填充层中。
优选的,上述空心砖上设置有三个空心通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楼板,包括空心砖、密肋梁和混凝土填充层,每个所述空心砖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密肋梁,所述混凝土填充层填充在所述空心砖和所述密肋梁的缝隙之间及两者的顶部之上,所述密肋梁包括固定连接的横向筋骨和纵向筋骨以及将所述纵向筋骨和所述横向部分或者全部包覆的混凝土凝固层。其中,密肋梁起到骨架的作用,在制作时,密肋梁和空心砖两者相互依次设置,具体表现为每个所述空心砖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密肋梁或者每个密肋梁之间填充有空心砖,然后混凝土浇筑在空心砖和密肋梁的上方,填充在空心砖和密肋梁的缝隙之间后,继续浇筑,直到混凝土高过两者的顶部一定高度后,停止浇筑,此时,形成混凝土填充层。由于采用了空心砖,空心砖作为填充块使用,不仅解决了楼板结构自重大、易产生收缩裂缝、隔音差、隔热差等问题,提高了楼板的隔音隔热性能,而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楼板支模简单,可以大量节约模板用量,适用范围也更广泛,可以应用于大跨度也可以应用于普通住宅楼板。
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楼板在制作时能够提高工效,加快施工进度。其中密肋梁可以采用密肋梁下支模的方案,减少了模板的使用数量,胶合板或者竹胶板使用量减少50%。通过利用密肋梁的模板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满铺胶合板模板,减小了材料的消耗和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心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肋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楼板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1-图3中:
第一横向筋骨1、第二横向筋骨2、第三横向筋骨3、第四横向筋骨4、第一纵向筋骨5、第二纵向筋骨6、第三纵向筋骨7、混凝土凝固层8、空心砖9、空心通孔10、密肋梁11、混凝土填充层12、钢筋网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心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肋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楼板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楼板,包括空心砖9、密肋梁11和混凝土填充层12,每个空心砖9之间均设置有密肋梁11,混凝土填充层12填充在空心砖9和密肋梁11的缝隙之间及两者的顶部之上,密肋梁11包括固定连接的横向筋骨和纵向筋骨以及将纵向筋骨和横向部分或者全部包覆的混凝土凝固层8。其中,密肋梁11起到骨架的作用,在制作时,密肋梁11和空心砖9两者相互依次设置,具体表现为每个空心砖9之间均设置有密肋梁11或者每个密肋梁11之间填充有空心砖9,然后混凝土浇筑在空心砖9和密肋梁11的上方,填充在空心砖9和密肋梁11的缝隙之间后,继续浇筑,直到混凝土高过两者的顶部一定高度后,停止浇筑,此时,形成混凝土填充层12。由于采用了空心砖9,空心砖9作为填充块使用,不仅解决了楼板结构自重大、易产生收缩裂缝、隔音差、隔热差等问题,提高了楼板的隔音隔热性能,而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楼板支模简单,可以大量节约模板用量,适用范围也更广泛,可以应用于大跨度也可以应用于普通住宅楼板。
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楼板在制作时能够提高工效,加快施工进度。其中密肋梁11可以采用密肋梁下支模的方案,减少了模板的使用数量,胶合板或者竹胶板使用量减少50%。通过利用密肋梁11的模板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满铺胶合板模板,减小了材料的消耗和工人的劳动强度。
其中,密肋梁11包括左凸出部、右凸出部和上凸出部,空心砖9的左右两侧下部均设置有凹槽,左凸出部设置在位于自身左侧的空心砖9的右侧下部的凹槽中,右凸出部设置在位于自身右侧的空心砖9的左侧下部的凹槽中。提高密肋梁11和空心砖9的连接强度,密肋梁11可以看做是呈倒T型设置,效果非常好,从图3中可以看到,密肋梁11的左凸出部和右凸出部都填充在自身左侧和右侧的凹槽中,只有上凸出部位于两个空心砖9之间,那么在浇筑混凝土填充层12时,混凝土沿着上凸出部的左右两侧到达左凸出部和右凸出部与两侧的空心砖9的夹缝中进行填充,填充非常充分,密肋梁11与空心砖9得到了非常好的连接强度,而且,上凸出部整体深入到混凝土填充层12中,密肋梁11与混凝土填充层12连接的也非常牢固,同时,混凝土填充层12与空心砖9的上表面和侧表面紧密接触,混凝土填充层12与空心砖9连接也非常牢固,那么复合楼板的整体强度是非常高的,结构设计比较合理,混凝土得到了充分的填充。
其中,横向筋骨包括第一横向筋骨1、第二横向筋骨2、第三横向筋骨3和第四横向筋骨4、纵向筋骨包括第一纵向筋骨5、第二纵向筋骨6和第三纵向筋骨7,其中,左凸出部中设置有第一横向筋骨1,右凸出部中设置有第二横向筋骨2,上凸出部设置有第三横向筋骨3,上凸出部、左凸出部和右凸出部的连接处设置有第四横向筋骨4,第一纵向筋骨5和第二纵向筋骨6将第三横向筋骨3和第四横向筋骨4固定连接,第三纵向筋骨7将第一横向筋骨1、第四横向筋骨4和第二横向筋骨2依次固定连接。这样搭建的密肋梁11的筋骨架非常结实,当然,密肋梁11也可以采用普通的扣件式钢管支架,操作简单。
在上面提到了密肋梁11包括固定连接的横向筋骨和纵向筋骨以及将纵向筋骨和横向部分或者全部包覆的混凝土凝固层8,此处具体说明一下,由于密肋梁11由横向筋骨、纵向筋骨和混凝土凝固层8组成,那么混凝土凝固层8可以是只包覆住左凸出部和右凸出部,上凸出部是裸露着筋骨的,那么上凸出部裸露的筋骨会被混凝土填充层12所包覆,这样的设计能够提高复合楼板的强度,当然,纵向筋骨和横向筋骨也可以全部包覆在混凝土凝固层8中,混凝土凝固层8主要为细石混凝土,此时,可以认为密肋梁11已经是单独制作完成的,能够进行使用,那么由于密肋梁11是预制的,称为预制密肋梁,替代了浇筑梁的过程,能够提高施工进度,表现为,横向筋骨、纵向筋骨和混泥土凝固层8为一体式结构。
当然,在复合楼板制作时,也可以进行密肋梁11的现场浇筑,称为现浇密肋梁,具体为,将固定连接的横向筋骨和纵向筋骨放置好,两侧都放置空心砖,然后开始混凝土浇筑,此时浇筑的混凝土最后形成混泥土凝固层8和混凝土填充层12,包覆横向筋骨和纵向筋骨的称为混泥土凝固层8,而填充在空心砖9和密肋梁11的缝隙之间及两者的顶部之上的称为混凝土填充层12,实际上,混泥土凝固层8和混凝土填充层12为一体式结构。具体的来说,上一段所描述的和本段所描述的密肋梁11具有两种制作方式,那么表现在结构上,就分别称为混泥土凝固层8和混凝土填充层12。
其中,第一纵向筋骨5和第二纵向筋骨6分别设置在第三横向筋骨3和第四横向筋骨4的两侧,有利于提高结构强度。
其中,第一纵向筋骨5、第二纵向筋骨6和第三纵向筋骨7为一组纵向筋骨组,沿第三横向筋骨3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组纵向筋骨组,有利于提高结构强度。
其中,空心砖9的左右两侧上部均设置有倾斜面,提高空心砖9与混凝土填充层12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结构强度。
其中,上述的复合楼板还包括钢筋网13,钢筋网13设置在空心砖9和密肋梁11的顶部之上且被包覆在混凝土填充层12中,有利于提高结构强度。
其中,空心砖9上设置有三个空心通孔10,三个空心通孔10已经能够很好的实现隔音隔热等好处,且能满足复合楼板强度要求,再多个数的话复合楼板强度不能满足。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复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砖、密肋梁和混凝土填充层,每个所述空心砖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密肋梁,所述混凝土填充层填充在所述空心砖和所述密肋梁的缝隙之间及两者的顶部之上,所述密肋梁包括固定连接的横向筋骨和纵向筋骨以及将所述纵向筋骨和所述横向部分或者全部包覆的混凝土凝固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肋梁包括左凸出部、右凸出部和上凸出部,所述空心砖的左右两侧下部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左凸出部设置在位于自身左侧的所述空心砖的右侧下部的凹槽中,所述右凸出部设置在位于自身右侧的所述空心砖的左侧下部的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筋骨包括第一横向筋骨、第二横向筋骨、第三横向筋骨和第四横向筋骨、所述纵向筋骨包括第一纵向筋骨、第二纵向筋骨和第三纵向筋骨,其中,所述左凸出部中设置有所述第一横向筋骨,所述右凸出部中设置有所述第二横向筋骨,所述上凸出部设置有所述第三横向筋骨,所述上凸出部、所述左凸出部和所述右凸出部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第四横向筋骨,所述第一纵向筋骨和所述第二纵向筋骨将所述第三横向筋骨和所述第四横向筋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纵向筋骨将所述第一横向筋骨、所述第四横向筋骨和所述第二横向筋骨依次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筋骨和所述第二纵向筋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横向筋骨和所述第四横向筋骨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筋骨、所述第二纵向筋骨和所述第三纵向筋骨为一组纵向筋骨组,沿所述第三横向筋骨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组所述纵向筋骨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砖的左右两侧上部均设置有倾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筋骨、所述纵向筋骨和所述混凝土凝固层为一体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凝固层和所述混凝土填充层为一体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楼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筋网,所述钢筋网设置在所述空心砖和所述密肋梁的顶部之上且被包覆在所述混凝土填充层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砖上设置有三个空心通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48274.3U CN203878835U (zh) | 2014-01-24 | 2014-01-24 | 一种复合楼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48274.3U CN203878835U (zh) | 2014-01-24 | 2014-01-24 | 一种复合楼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878835U true CN203878835U (zh) | 2014-10-15 |
Family
ID=51679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04827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78835U (zh) | 2014-01-24 | 2014-01-24 | 一种复合楼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878835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47902A (zh) * | 2017-09-21 | 2017-12-08 | 中标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预制拱形空心砖及其小梁现浇整体式楼板结构 |
CN108394013A (zh) * | 2018-03-23 | 2018-08-14 | 中交航局第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码头磨耗层及道路堆场大板预制安装工艺 |
CN113293904A (zh) * | 2021-06-23 | 2021-08-24 | 江西建工第二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混凝土砌块组合保温楼屋面构造及施工方法 |
-
2014
- 2014-01-24 CN CN201420048274.3U patent/CN20387883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47902A (zh) * | 2017-09-21 | 2017-12-08 | 中标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预制拱形空心砖及其小梁现浇整体式楼板结构 |
CN108394013A (zh) * | 2018-03-23 | 2018-08-14 | 中交航局第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码头磨耗层及道路堆场大板预制安装工艺 |
CN113293904A (zh) * | 2021-06-23 | 2021-08-24 | 江西建工第二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混凝土砌块组合保温楼屋面构造及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878747U (zh) | 一种叠合楼板预制板 | |
CN104453093B (zh) | 一种带横向高强混凝土隔板的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梁及施工方法 | |
CN102535711B (zh) | 钢结构建筑用叠合楼板 | |
CN202577704U (zh) | 钢结构建筑用叠合楼板 | |
CN106703269A (zh) | 一种带钢桁架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及制作方法 | |
CN109025017A (zh) | 钢筋混凝土空心叠合双向密肋楼盖及其建造方法 | |
CN104594556A (zh) | 一种带横向钢隔板的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梁及施工方法 | |
CN104594557A (zh) | 一种带横向钢隔板的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梁及施工方法 | |
CN206352357U (zh) | 一种带钢桁架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 |
CN104594555A (zh) | 一种带横向高强混凝土隔板的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梁及施工方法 | |
CN106760101A (zh) | 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板 | |
CN104975677A (zh) | 装配式夹芯保温密肋复合外墙板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7152104A (zh) | 装配式空腔剪力墙水平接缝齿槽式湿式连接结构 | |
CN102661051B (zh) | 一种密肋现浇混凝土楼板预制穿孔型填充模块施工方法 | |
CN203878835U (zh) | 一种复合楼板 | |
CN208056422U (zh) | 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 | |
CN103572874A (zh) | 钢框架房屋的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的建造方法 | |
CN102995805A (zh) | 蜂窝孔式肋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叠合板 | |
CN203049846U (zh) | 一种永久性复合保温外模板现浇轻质混凝土墙体结构 | |
CN201713970U (zh) | 一种轻质密肋板和轻质密肋楼盖结构体系 | |
CN204311649U (zh) | 预制装配盒式带肋加筋外墙板及外墙 | |
CN102912894A (zh) | 稻草保温板夹心墙 | |
CN211774963U (zh) | 一种轻质芯模组合填充的空心楼盖 | |
CN205444514U (zh) | 一种承重轻质保温一体板 | |
CN108374516A (zh) | 一种压型钢板-原竹-混凝土组合楼板及其制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15 Termination date: 2019012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