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64814U - 一种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64814U
CN203864814U CN201420288736.9U CN201420288736U CN203864814U CN 203864814 U CN203864814 U CN 203864814U CN 201420288736 U CN201420288736 U CN 201420288736U CN 203864814 U CN203864814 U CN 203864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handle
panel body
carrier panel
instrument carrier
cylindrical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8873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长宏
徐迎晨
秦昀
祝慧
侯守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42028873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64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64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6481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包括开设有安装孔的仪表板本体,所述机盖拉手穿过所述安装孔,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仪表板本体固接,所述连接件为筒状体,所述筒状体穿过所述安装孔,并通过其一端设置的连接部与所述仪表板本体连接,所述机盖拉手插接在所述筒状体的通孔内。此方案将连接件从仪表板本体的正面装入安装孔中并固定,机盖拉手插接在圆筒状结构的连接件内,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塑料螺母只能从仪表板本体的后面装入而造成的装配困难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具体涉及一种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
背景技术
机盖拉手一般安装于汽车仪表板的左下部,用于控制发舱盖的开启和锁止。现有技术的机盖拉手的安装结构如图1所示。仪表板本体1上设有安装孔,机盖拉手3穿过仪表板本体1的安装孔,塑料螺母2从仪表板本体1的后面穿入机盖拉手3,与机盖拉手3螺纹连接。
现有技术的机盖拉手的安装结构有如下缺陷:在安装塑料螺母2时,需要将手伸到仪表板本体1的后面,由于受到仪表板本体1的遮挡,无法观察安装过程,造成安装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操作简单且便于安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包括开设有安装孔的仪表板本体,所述机盖拉手穿过所述安装孔,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仪表板本体固接,所述连接件为筒状体,所述筒状体穿过所述安装孔,并通过其一端设置的连接部与所述仪表板本体连接,所述机盖拉手插接在所述筒状体的通孔内。
更优地,所述连接部包括外螺纹,所述仪表板本体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更优地,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筒状体外壁上的卡爪和翻边,所述卡爪轴向定位于所述仪表板本体,所述翻边周向定位于所述仪表板本体。
更优地,所述卡爪包括沿所述筒状体径向向外倾斜凸出的第一板,与所述第一板连接并反向弯折的第二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二板的第三板;所述第二板与所述仪表板本体的内侧面抵靠,所述第三板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抵靠。
更优地,所述翻边自所述筒状体的外壁沿径向向外凸出,所述仪表板本体设有定位槽,所述翻边与所述定位槽配合定位。
更优地,所述卡爪至少为两个,各所述卡爪沿所述筒状体的周向均布。
更优地,所述翻边至少为两个,各所述翻边沿所述筒状体的周向均布。
更优地,所述机盖拉手的圆柱端沿周向设有卡槽,所述筒状体内沿周向设有卡接片,所述卡接片与所述卡槽卡接。
更优地,所述卡槽至少为两个,各所述卡槽沿所述圆柱端的轴向均布。
更优地,所述卡接片至少为两个,各所述卡接片沿所述筒状体的周向均布。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包括开设有安装孔的仪表板本体,机盖拉手穿过安装孔,并通过连接件与仪表板本体固接,连接件为筒状体,筒状体穿过安装孔,并通过其一端设置的连接部与仪表板本体连接,机盖拉手插接在所述筒状体的通孔内。此方案将连接件从仪表板本体的正面装入安装孔中并固定,机盖拉手插接在圆筒状结构的连接件内,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塑料螺母只能从仪表板本体的后面装入而造成的装配困难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装配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的一个实施例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仪表板本体;2-塑料螺母;3-机盖拉手;
4-仪表板本体;41-安装孔;42-定位槽;
5-连接件;51-卡爪;511-第一板;512-第二板;513-第三板;52-翻边;
6-机盖拉手;6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介绍。
结合图2-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包括仪表板本体4,连接件5,仪表板本体4设有安装孔41,机盖拉手6穿过安装孔41,并通过连接件5与仪表板本体4固接,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机盖拉手与仪表板本体安装困难这一缺陷,本实用新型对此做出如下技术改进:将连接件5设置为筒状体,连接件5的一端设有连接部,筒状体穿过安装孔41,通过连接部与仪表板本体4连接,机盖拉手6插接在筒状体的通孔内。此方案将连接件5从仪表板本体4的正面装入安装孔41中并固定,机盖拉手6插接在筒状结构的连接件5内,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塑料螺母只能从仪表板本体的后面装入而造成的装配困难的缺陷,且连接件5可先与仪表板本体4连接,再与机盖拉手6连接,也可先于机盖拉手6连接,再与仪表板本体4连接,两种连接顺序均不影响安装效果,操作更加灵活,安装更加方便。
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件5优选圆筒形,其一端的连接部也有多种设置方案,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如方案Ⅰ:连接部包括外螺纹,仪表板本体4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连接部与仪表板本体4螺纹连接。方案Ⅱ:连接部包括凸缘,凸缘设于筒状体的外壁并沿径向向外凸出,凸缘与仪表板本体4粘接。以上两方案均可实现连接部与仪表板本体4的连接,但考虑连接件5的自身强度和安装的简便性,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如下方案Ⅲ:连接部包括设置于筒状体外壁上的卡爪51和翻边52,卡爪51轴向定位于仪表板本体4,翻边52周向定位于仪表板本体4,以此实现两者之间的固接。
具体地,卡爪51包括沿筒状体的径向向外倾斜凸出的第一板511,与第一板511连接并反向弯折的第二板512以及连接第二板512的第三板513,此处为了便于实现第一板511与第二板512之间的折弯,在折弯处设置了通孔514,此结构通过减少材料实现便于成型。第二板512与仪表板本体4的内侧面抵靠,第三板513与安装孔41的内壁抵靠。此方案通过卡爪51实现与仪表板本体4的轴向定位,安装时,连接件5装入安装孔41的方向与第一板511径向距离由小逐渐变大的变化方向一致,随着安装深度的增加,第一板511受安装孔41的内壁的挤压力越来越大,卡爪51逐渐变形并向内收缩,当第一板511穿过安装孔41时,与第一板511反向弯折的第二板512卡于仪表板本体4的内侧面,而第三板513则与安装孔41的内壁抵靠,从而实现了连接件5与仪表板本体4的轴向定位。
进一步地,优选卡爪51至少为两个,且将各卡爪沿筒状体的周向均布,此方案可实现卡接力均衡的作用于仪表板本体4,避免由于卡接力的不均造成连接件5歪斜,卡接可靠性差等缺陷。当卡爪51设置为三个时,此卡接结构最为稳定,且卡爪51数量相对较少,加工简单方便。
连接件5与仪表板本体4的周向定位优选采用翻边52实现,翻边52自筒状体的外壁沿径向向外凸出,仪表板本体4设有定位槽42,翻边52与定位槽42配合定位,定位槽42优选与安装孔41连通,加工工艺简单且安装方便。
进一步地,优选翻边52至少为两个,各翻边沿筒状体的周向均布,此方案可进一步提高翻边52与定位槽42定位的可靠性,避免单个翻边52承受较大的剪切力变形或折断,造成周向定位失效。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机盖拉手组件的安装结构中翻边52承受的剪切力较小,设置两个翻边已经满足使用要求,优选设置翻边52的数量为两个,此方案一方面简化加工工艺,另一方面剪切力也相应减小了一倍,较设置多个翻边相比更优。
机盖拉手6与连接件5的插接方式也有多种设置方案,如在机盖拉手6上设置楔形卡脚,机盖拉手6插入连接件5内并通过楔形卡脚卡在连接件5的环形端面上;再如机盖拉手6与连接件5之间通过过盈配合插接固定。以上方案均可实现两者连接,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机盖拉手6与连接件5卡接固定。具体地,机盖拉手6的圆柱端沿周向设有卡槽61,筒状体的内壁沿周向设有卡接片53,卡接片53沿筒状体的径向向筒状体内伸出,卡接片53与卡槽61配合以实现卡接。
进一步地,优选卡槽61至少为两个,多个卡槽61沿圆柱端的轴向均布,此方案可方便卡接片53的卡入,避免连接件5与机盖拉手6的安装位置的偏差造成卡接片53与卡槽61无法卡接、或造成卡槽61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等缺陷。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卡槽61形成机盖拉手6的齿形端,且齿形端具有方便卡接片53卡入的导向面,导向面的设置进一步方便了卡接片53与卡槽61的卡接。
同上所述,卡接片53也可优选设置至少两个,且各卡接片53沿筒状体的周向均布,其中卡接片53设置数量为三个时卡接结构更加稳定,卡接更加可靠。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以上实施例,而只是受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遍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包括开设有安装孔的仪表板本体,所述机盖拉手穿过所述安装孔,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仪表板本体固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筒状体,所述筒状体穿过所述安装孔,并通过其一端设置的连接部与所述仪表板本体连接,所述机盖拉手插接在所述筒状体的通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外螺纹,所述仪表板本体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筒状体外壁上的卡爪和翻边,所述卡爪轴向定位于所述仪表板本体,所述翻边周向定位于所述仪表板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包括沿所述筒状体径向向外倾斜凸出的第一板,与所述第一板连接并反向弯折的第二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二板的第三板;所述第二板与所述仪表板本体的内侧面抵靠,所述第三板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自所述筒状体的外壁沿径向向外凸出,所述仪表板本体设有定位槽,所述翻边与所述定位槽配合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至少为两个,各所述卡爪沿所述筒状体的周向均布。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至少为两个,各所述翻边沿所述筒状体的周向均布。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盖拉手的圆柱端沿周向设有卡槽,所述筒状体内沿周向设有卡接片,所述卡接片与所述卡槽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至少为两个,各所述卡槽沿所述圆柱端的轴向均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片至少为两个,各所述卡接片沿所述筒状体的周向均布。
CN201420288736.9U 2014-05-30 2014-05-30 一种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64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88736.9U CN203864814U (zh) 2014-05-30 2014-05-30 一种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88736.9U CN203864814U (zh) 2014-05-30 2014-05-30 一种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64814U true CN203864814U (zh) 2014-10-08

Family

ID=51645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88736.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64814U (zh) 2014-05-30 2014-05-30 一种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648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2872A (zh) * 2014-05-30 2014-08-27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2872A (zh) * 2014-05-30 2014-08-27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8182B (zh) 散热风扇
CN204133165U (zh) 电压力锅的内盖组件及电压力锅
CN105449480A (zh) 电连接器
CN203864814U (zh) 一种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
CN204784292U (zh) 离合主缸安装结构
CN102562766B (zh) 一种便于基材安装或拆卸的自锁螺母
CN107990233B (zh) 一种吸顶灯安装结构件
CN204407600U (zh) 密封圈、连接器及电器盒
CN104002872A (zh) 一种机盖拉手的安装组件
US10932324B2 (en) Flange assembly for securing a heating device to a fluid container
CN102493984B (zh) 连接件
CN104566034A (zh) 筒灯
CN204928436U (zh) 用于电机的端盖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
CN105339669A (zh) 泵轴
CN211082402U (zh) 一种风扇的电机轴和法兰盘安装结构
CN212175976U (zh) 一种方便拆装的锁紧机构及智能马桶
CN103096672A (zh) 扣合式锁固装置及应用该扣合式锁固装置的电子装置
CN105621195A (zh) 一种电梯滚轮与梯级部件连接装置
CN205746652U (zh) 便于组装的led灯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led灯
CN214227277U (zh) 一种新型电源插座
CN204598493U (zh) 家电产品装饰件及家电产品
EP3798522A1 (en) Bearing rubber ring assembly and air conditioner having same
CN205419404U (zh) 一种电梯滚轮与梯级部件连接装置
CN205876929U (zh) 一种分体式锁紧螺母
CN215891226U (zh) 一种分水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8

Termination date: 201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