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64051U - 一种水生植物挤压脱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生植物挤压脱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64051U
CN203864051U CN201420294874.8U CN201420294874U CN203864051U CN 203864051 U CN203864051 U CN 203864051U CN 201420294874 U CN201420294874 U CN 201420294874U CN 203864051 U CN203864051 U CN 2038640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ion roller
expression box
gear
squeez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9487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明明
孙阳
张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Delinhai Environment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WUXI DELIN ALGAL WATER SEPARAT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DELIN ALGAL WATER SEPARAT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DELIN ALGAL WATER SEPARAT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9487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640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640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6405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生植物挤压脱水装置,包括压榨箱、双螺旋挤压器、进料口、出渣口、出汁口、以及驱动双螺旋挤压器运转的传动装置;双螺旋挤压器设于压榨箱内,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的外部周向均设有螺纹,第一挤压辊的一端穿过压榨箱与传动装置连接,第二挤压辊的一端与压榨箱的箱壁连接,第一挤压辊外部的螺纹与第二挤压辊外部的螺纹相匹配;进料口开设在压榨箱上,出渣口和出汁口开设在压榨箱的下部。此设计可对打捞上岸的水草进行压榨脱水,达到减容干化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水生植物挤压脱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生植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某些地方随着水质的逐步改善,水域内以菹草为主的水草生长繁殖面积和数量明显增加,水草在夏初温度较高时死亡腐烂,对饮用水源等重要水域造成环境危害,治理水草因此成为新的水环境治理需求。研究和实践证明,直接打捞水草是最为有效的应急措施,但打捞上岸的水草直接堆放容易产生二次污染,也会占用较多土地,因此需对水草进行安全处置或利用。现有类似处理的压榨粉碎设备,如秸秆粉碎机、切草机等,大都用于处理秸秆、稻草、麦草等较干的农作物废料,且功能多是粉碎或剪切,没有脱水和减容减重功能,因而急需一种更为适合水草处理的压榨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生植物挤压脱水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水生植物挤压脱水装置,包括压榨箱、双螺旋挤压器、进料口、出渣口、出汁口、以及驱动双螺旋挤压器运转的传动装置;双螺旋挤压器设于压榨箱内,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的外部周向均设有螺纹,第一挤压辊的一端穿过压榨箱与传动装置连接,第二挤压辊的一端与压榨箱的箱壁连接,第一挤压辊外部的螺纹与第二挤压辊外部的螺纹相匹配;进料口开设在压榨箱上,出渣口和出汁口开设在压榨箱的下部。此设计可对打捞上岸的水草进行压榨脱水,达到减容干化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均为两端粗细不一致的锥形结构,且第一挤压辊的细端朝向与第二挤压辊的细端朝向一致。此设计能将水草能挤压的更细更干。两个挤压辊的粗端之间的缝隙较大,细端之间的缝隙较小,水草进入压榨箱后先在细端之间的缝隙内进行初步挤压,然后随着挤压辊的旋转,旋向粗端之间的缝隙内进行进一步挤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的螺纹齿间距从挤压辊的细端到粗端由大到小渐变。此设计能使水草进入压榨箱后能被逐步挤干和扎碎,且能避免机器的损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动装置包括电动机和传动轴,电动机的转轴通过传动轴与第一挤压辊穿过压榨箱的一端连接。此设计便于放置电机,并便于调解电机与挤压辊之间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齿轮箱,齿轮箱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一挤压辊的端部连接,且二者轴向平行;第二齿轮与第一挤压辊的端部连接,且二者轴向平行;电动机的转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此设计通过齿轮箱内的齿轮组驱动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的转动,使得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转动得更加平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压榨箱靠近第一挤压辊的细端的一段箱壁上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挤压辊的细端穿设于第一轴承内,第二挤压辊的细端穿设于第二轴承内。此设计使得挤压辊的两端都有着力点,使挤压辊的运转轨迹更加稳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底座,底座设于压榨箱的下方,底座上设有与出渣口连通的出渣通道,底座上还设有与出汁口连通的出汁通道。这种设计使得出渣口和出汁口距离地面有足够的空隙,便于水草的汁水和残渣从压榨箱中清除,出渣通道和出汁通道的分开设置使得压榨箱中清理出来的残渣是经过脱水的,便于水草残渣的处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生植物挤压脱水装置,包括压榨箱1、双螺旋挤压器14、进料口11、出渣口12、出汁口13、以及驱动双螺旋挤压器14运转的传动装置2;
其中,双螺旋挤压器14设置在压榨箱1内。具体地说,双螺旋挤压器14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挤压辊141和第二挤压辊142,第一挤压辊141和第二挤压辊142的外部周向均分布有螺纹,第一挤压辊141的一端穿过压榨箱1的箱壁与传动装置2连接,第二挤压辊142的一端与压榨箱1的箱壁连接,第一挤压辊141外部的螺纹与第二挤压辊142外部的螺纹相匹配。
需要注意的是,前述第一挤压辊141外部的螺纹与第二挤压辊142外部的螺纹相匹配是指第一挤压辊141和第二挤压辊142外部的螺纹能够啮合,但又保留缝隙,便于水草既能通过两个挤压辊的互相啮合而被碾碎,又能使碾碎后的水草从两个挤压辊之间掉落。另外,两个挤压辊的螺纹啮合,是指当第一挤压辊141在传动装置2的驱动下转动时,由于螺纹的啮合,能带动第二挤压辊142的转动,此时,两个挤压辊的转动方向是相对的。
进料口11开设在压榨箱1上,出渣口12和出汁口13开设在压榨箱1的下部或者中下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挤压辊141和第二挤压辊142的互相平行,是指二者中轴线的平行。第一挤压辊141和第二挤压辊142可以是形状规则的圆柱体,此种情况下,水草在第一挤压辊141和第二挤压辊142之间的任何一处都能被均匀的挤压。
此外,为了能将水草挤压的更细更干,还可将第一挤压辊141和第二挤压辊142均设计成两端粗细不一致的锥形结构,且第一挤压辊141的细端朝向与第二挤压辊142的细端朝向一致。
为了使水草进入压榨箱1后能被逐步挤干和扎碎,避免机器的损耗,第一挤压辊141和第二挤压辊142的螺纹齿间距从挤压辊的细端到粗端由大到小渐变。此设计中,进料口11可开设在压榨箱1上与挤压辊的粗端相对应的位置,这样水草自进料口11进入压榨箱1后,先落到两个挤压辊螺纹齿间距较大的部位,这样水草能先进行初步挤压,然后随着挤压辊的转动,将被初步挤压过的水草旋向两个挤压辊螺纹齿间距较小的部位进行深度挤压,这是逐步转变的过程。
其中的传动装置2可有多种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传动装置2包括电动机21。
如图2所示,第一挤压辊141和第二挤压辊142平行放置,且粗端与粗端相对应,细端与细端相对应,第一挤压辊141的粗端与电动机21的转轴连接固定,为了便于调整电机的位置,传动装置2还可包括传动轴22,电动机21的转轴通过传动轴22与第一挤压辊141的粗端连接。
为了便于放置电动机21,并便于调解电动机21与挤压辊之间的位置,还可以在电动机21和挤压辊之间设置传动轴22。电动机21的转轴通过传动轴22与第一挤压辊141穿过压榨箱1的一端连接。这里的连接方式均可以是焊接或卡固等。
第二挤压辊142的粗端可通过轴承固定于压榨箱1的箱壁上。其中,轴承焊接或镶嵌在压榨箱1的箱壁上,第二挤压辊142的粗端穿设在轴承内。当第一挤压辊141在传动装置2的驱动下转动时,通过第一挤压辊141和第二挤压辊142的螺纹相互啮合,能带动第二挤压辊142的转动。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第一挤压辊141和第二挤压辊142的位置可以互换,即,并不具体限定第一挤压辊141才能与传动装置2相连,事实上,两个挤压辊中有一个与传动装置2连接即可。另外,当挤压辊是两段粗细不一致的椎体时,也不限定是挤压辊的粗端与传动装置2或压榨箱1的箱壁相连接,即,与传动装置2或压榨箱1箱壁相连接的可以是挤压辊的粗端,也可以是挤压辊的细端。
更进一步,为了使挤压辊的运转轨迹更加稳定,可使第一挤压辊141和第二挤压辊142远离电动机21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51和第二轴承52固定在压榨箱1的箱壁上。具体来说,第一轴承51和第二轴承52通过焊接或镶嵌等方式固定在压榨箱1箱壁上,第一挤压辊141和第二挤压辊142远离电动机的一端端部分别与第一轴承51、第二轴承52固定,其固定方式可以多样,只要达到挤压辊能借助轴承旋转即可。
如图1所示,本设计还可以包括底座3,底座3置于压榨箱1的下方,底座3上开有与出渣口12连通的出渣通道,底座3上还开有与出汁口13连通的出汁通道。这种设计使得出渣口12和出汁口13距离地面有足够的空隙,便于水草的汁水和残渣从压榨箱1中清除,出渣通道和出汁通道的分开设置使得压榨箱1中清理出来的残渣是经过脱水的,便于水草残渣的处置。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方案与实施例1的方案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齿轮箱4,齿轮箱4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第一齿轮41与第一挤压辊141的端部连接,且二者轴向平行;第二齿轮42与第一挤压辊141的端部连接,且二者轴向平行;电动机21的转轴带动第一齿轮41转动。具体来说,第一齿轮41与电动机21的转轴或者传动轴22通过焊接或者卡固等方式实现固定。当电动机21转动时,实现第一齿轮41以电动机21的转轴为轴进行转动。进而,第一齿轮41还与第一挤压辊141的端部连接,使得第一挤压辊141也能以电动机21的转轴为轴线进行转动。此外,第二齿轮42与第一齿轮41啮合,第二挤压辊142的端部与第二齿轮42连接固定,也保证第二挤压辊142以第二齿轮42的轴线为轴进行旋转。进而保证,在电动机21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挤压辊141和第二挤压辊142始终相向旋转,且挤压辊表面的螺纹一直啮合。
以上表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水生植物挤压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榨箱(1)、双螺旋挤压器(14)、进料口(11)、出渣口(12)、出汁口(13)、以及驱动所述双螺旋挤压器(14)运转的传动装置(2);
所述双螺旋挤压器(14)设于所述压榨箱(1)内,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挤压辊(141)和第二挤压辊(142),所述第一挤压辊(141)和所述第二挤压辊(142)的外部周向均设有螺纹,所述第一挤压辊(141)的一端穿过所述压榨箱(1)与所述传动装置(2)连接,所述第二挤压辊(142)的一端与所述压榨箱(1)的箱壁连接,所述第一挤压辊(141)外部的螺纹与所述第二挤压辊(142)外部的螺纹相匹配;
所述进料口(11)开设在所述压榨箱(1)上,所述出渣口(12)和所述出汁口(13)开设在所述压榨箱(1)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植物挤压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辊(141)和所述第二挤压辊(142)均为两端粗细不一致的锥形结构,且所述第一挤压辊(141)的细端朝向与所述第二挤压辊(142)的细端朝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生植物挤压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辊(141)和所述第二挤压辊(142)的螺纹齿间距从挤压辊的细端到粗端由大到小渐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生植物挤压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2)包括电动机(21)和传动轴(22),所述电动机(21)的转轴通过所述传动轴(22)与所述第一挤压辊(141)穿过所述压榨箱(1)的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生植物挤压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齿轮箱(4),所述齿轮箱(4)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
所述第一齿轮(41)与所述第一挤压辊(141)的端部连接,且二者轴向平行;
所述第二齿轮(42)与所述第一挤压辊(141)的端部连接,且二者轴向平行;
所述电动机(21)的转轴带动所述第一齿轮(41)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生植物挤压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榨箱(1)靠近所述第一挤压辊(141)的细端的一段箱壁上设有第一轴承(51)和第二轴承(52),所述第一挤压辊(141)的细端穿设于所述第一轴承(51)内,所述第二挤压辊(142)的细端穿设于所述第二轴承(52)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生植物挤压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3),所述底座(3)设于所述压榨箱(1)的下方,所述底座(3)上设有与所述出渣口(12)连通的出渣通道,所述底座(3)上还设有与所述出汁口(13)连通的出汁通道。
CN201420294874.8U 2014-06-04 2014-06-04 一种水生植物挤压脱水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640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94874.8U CN203864051U (zh) 2014-06-04 2014-06-04 一种水生植物挤压脱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94874.8U CN203864051U (zh) 2014-06-04 2014-06-04 一种水生植物挤压脱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64051U true CN203864051U (zh) 2014-10-08

Family

ID=51645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94874.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64051U (zh) 2014-06-04 2014-06-04 一种水生植物挤压脱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640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2349A (zh) * 2020-05-25 2021-01-12 江苏大学 一种水生植物处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2349A (zh) * 2020-05-25 2021-01-12 江苏大学 一种水生植物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85301B (zh) 一种洗发水原料提取系统
CN202876874U (zh) 蔬菜垃圾处理机
CN204034396U (zh) 一种双层固液分离机
CN217265375U (zh) 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污泥脱水挤压装置
CN102921497A (zh) 一种蔬菜垃圾处理机
CN203864051U (zh) 一种水生植物挤压脱水装置
CN104998731A (zh) 一种自动进料粉碎装置
CN106471975A (zh) 一种农业果树施肥装置
CN202097985U (zh) 一种生物质固体燃料成型机
CN203410055U (zh) 一种变频挤压固液分离机
CN207414000U (zh) 一种大型有机垃圾生化处理机
CN105523700A (zh) 一种畜牧业粪便脱水预处理装置
CN204599302U (zh) 多角度倾斜的新型饲料双轴粉碎加工设备
CN202844742U (zh) 一种禽畜产业固液分离机
CN205368097U (zh) 一种畜牧业粪便脱水预处理装置
CN203876259U (zh) 一种水生植物压榨装置
CN207749027U (zh) 一种滚压式猪粪干湿分离机
CN203750268U (zh) 一种免冲洗无堵塞条筛滚筒式畜禽养殖污水固液分离机
CN204109413U (zh) 一种生活垃圾制棒设备
CN205731521U (zh) 一种秸秆粉碎机
CN211279867U (zh) 一种植物絮凝剂生产用压榨装置
CN205818502U (zh) 一种多级茶油冷榨装置
CN201713425U (zh) 一种污泥深度干化自动化设备
CN220808618U (zh) 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
CN205391904U (zh) 牛粪脱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4000 Jiangsu Lake in Wuxi Province, the water on the Gulf of Taihu on the water off the bay of Yang Yang Station

Patentee after: Wuxi delinhai environment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214000 Jiangsu Lake in Wuxi Province, the water on the Gulf of Taihu on the water off the bay of Yang Yang Station

Patentee before: Wuxi Delin Algal Water Separat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88 Meiliang Road, Binh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000

Patentee after: Wuxi delinhai environment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214000 Yangwan Station for Algae Water Separation in Taihu Lake, Shibawan Lake,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xi delinhai environment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