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63862U - 混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混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863862U CN203863862U CN201420154896.4U CN201420154896U CN203863862U CN 203863862 U CN203863862 U CN 203863862U CN 201420154896 U CN201420154896 U CN 201420154896U CN 203863862 U CN203863862 U CN 2038638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re
- rotating shaft
- rotation
- mixing
-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2211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混料装置,包括表面设置有叶片的旋转轴、与所述旋转轴同轴设置的旋转内筒,所述旋转内筒套设在所述旋转轴的外部,所述旋转轴由驱动装置控制交替的进行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旋转内筒连接处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为当所述旋转轴进行顺时针转动时所述传动装置带动所述旋转内筒顺时针转动,所述旋转轴进行逆时针转动时所述旋转内筒静止不动;或,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为当所述旋转轴进行逆时针转动时所述传动装置带动所述旋转内筒逆时针转动,所述旋转轴进行顺时针转动时所述旋转内筒静止不动;用于盛放物料的内筒能够进行旋转可以将处于内筒底部的物料运送到上方进行混合,使得物料混合更加均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混料装置通常包括卧式和立式两种,而常用的卧式混料装置有包括单卧轴和双卧 轴,单卧轴混料装置与自落式搅拌机的搅拌原理基本相似,其搅拌轴(叶片)的旋转作用是 将原材料提高到一定高度,然后使其自由下落,完成一次搅拌过程。因此,单卧轴混料装置 在使用时,有效工作容积比理论设计容积小,整机高度比双卧轴混料装置大许多,节省安装 空间因此更受到用户的青睐。
[0003] 但是卧轴式混料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搅拌轴不可能与筒体内壁直接接触,因此总 会有物料积留在筒体底部位置造成混料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筒体会间歇性转动的混料装置,周期性 控制筒体旋转使通体底部的物料尽量参与混合提高混料均匀性。
[0005]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 -种混料装置,包括表面设置有叶片的旋转轴、与所述旋转轴同轴设置的旋转内 筒,所述旋转内筒套设在所述旋转轴的外部,所述旋转轴由驱动装置控制交替的进行顺时 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
[0007] 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旋转内筒连接处设置有传动装置;
[0008] 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为当所述旋转轴进行顺时针转动时所述传动装置带动所述旋 转内筒顺时针转动,所述旋转轴进行逆时针转动时所述旋转内筒静止不动;
[0009]或,
[0010] 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为当所述旋转轴进行逆时针转动时所述传动装置带动所述旋 转内筒逆时针转动,所述旋转轴进行顺时针转动时所述旋转内筒静止不动。
[0011]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装置为单向轴承。
[0012]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装置为三相异步电动机,所述驱动装置输出 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旋转轴。
[0013]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三相异步电动机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 述三相异步电动机进行正反转。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内筒外部设置有内筒保护罩。
[0015]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筒保护罩横截面呈半圆型结构。
[0016]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筒保护罩扣设在所述旋转内筒上方。
[0017]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筒保护罩上设置有保护罩进料口,在所述旋转 内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可选择性开启或关闭的内筒进料口以及内筒出料口。
[0018]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筒进料口的位置设置成当所述旋转内筒静止不 动时所述内筒进料口与所述保护罩进料口位置相对应,所述内筒出料口与所述内筒进料口 呈中心对称设置。
[0019]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内筒的轴线呈所述内筒进料口端高所述内筒 出料口端低的倾斜式设置。
[00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用于盛放物料的内筒能够进行旋转可以将处于内筒底 部的物料运送到上方进行混合,使得物料混合更加均匀,不会产生混合死角造成部分物料 无法参与到混料中;将内筒设计成间歇性旋转能够在充分混料的同时节省能源,在内筒外 部设置保护罩能够避免内筒旋转过程中对操作者造成意外伤害。
附图说明
[0021]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混料装置示意图。
[0023] 图中:
[0024] 1、旋转轴;2、叶片;3、旋转内筒;4、单向轴承;5、三相异步电动机;6、内筒保护罩; 7、保护罩进料口;8、内筒进料口;9、内筒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26] 如图1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混料装置,包括表面设置有叶 片2的旋转轴1、与所述旋转轴1同轴设置的旋转内筒3,所述旋转内筒3套设在所述旋转 轴1的外部,所述旋转轴1由驱动装置控制交替的进行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
[0027] 所述旋转轴1与所述旋转内筒3连接处设置有传动装置。
[0028] 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为当所述旋转轴1进行顺时针转动时所述传动装置带动所述 旋转内筒3顺时针转动,所述旋转轴1进行逆时针转动时所述旋转内筒3静止不动。
[0029]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装置采用单向轴承4。所述驱动装置为三相异步电 动机5,所述驱动装置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旋转轴1。
[0030] 所述三相异步电动机5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三相异步电动机5进行 正、反转。
[0031] 所述旋转内筒3的上方扣设有横截面呈半圆形的内筒保护罩6,在内筒保护罩6上 设置有用于使物料进入到旋转内筒3中的保护罩进料口 7,在旋转内筒3的侧壁上设置有可 选择性开启或关闭的内筒进料口 8,所述内筒进料口 8的位置设置成当所述旋转内筒3静止 不动时内筒进料口 8与所述保护罩进料口 7位置相对应。
[0032]所述旋转内筒3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内筒出料口9,所述内筒出料口9与所述内筒进 料口 8呈中心对称设置,且所述内筒出料口 9同样为可选择性开启或关闭的结构。
[0033]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内筒3的轴线呈内筒进料口8端高内筒出料口9端低的倾 斜式设置。
[0034]本实施例所述混料装置的工作过程为,首先使内筒进料口 8与保护罩进料口 7处 于相对应的位置,开启内筒进料口 8与保护罩进料口 7,通过两进料口为旋转内筒3内部供 料,当供料完成后关闭内筒进料口 8以及保护罩进料口 7,通过控制装置控制三相异步电动 机5启动,三相异步电动机5带动旋转轴1进行逆时针转动,通过叶片2对旋转内筒3内的 物料进行搅拌混合。
[0035] 当搅拌一定时间后,控制装置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5反转,此时在单向轴承4的作 用下旋转内筒3随旋转轴1 一同进行顺时针转动,在旋转内筒3的转动过程中积存在旋转 内筒3底部的物料随旋转内筒3上升,当物料上升到一定高度会自行滑落,大部分物料会落 在叶片2上通过叶片2搅动与其它物料进行混合。
[0036] 在其它实施例中传动装置还可以设置为当所述旋转轴1进行逆时针转动时所述 传动装置带动所述旋转内筒3逆时针转动,所述旋转轴1进行顺时针转动时所述旋转内筒 3静止不动。
[0037] 优选的,可以将内筒进料口 8与内筒出料口 9分别设置在旋转内筒3的两端。
[0038]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 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 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 一种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设置有叶片的旋转轴、与所述旋转轴同轴设 置的旋转内筒,所述旋转内筒套设在所述旋转轴的外部,所述旋转轴由驱动装置控制交替 的进行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 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旋转内筒连接处设置有传动装置; 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为当所述旋转轴进行顺时针转动时所述传动装置带动所述旋转内 筒顺时针转动,所述旋转轴进行逆时针转动时所述旋转内筒静止不动; 或, 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为当所述旋转轴进行逆时针转动时所述传动装置带动所述旋转内 筒逆时针转动,所述旋转轴进行顺时针转动时所述旋转内筒静止不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为单向轴承。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三相异步电动机,所 述驱动装置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旋转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异步电动机连接控制器,所 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三相异步电动机进行正反转。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内筒外部设置有 内筒保护罩。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保护罩横截面呈半圆型结 构。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保护罩扣设在所述旋转内 筒上方。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保护罩上设置有保护罩进 料口,在所述旋转内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可选择性开启或关闭的内筒进料口以及内筒出料 □。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进料口的位置设置成当所 述旋转内筒静止不动时内筒进料口与所述保护罩进料口位置相对应,所述内筒出料口与所 述内筒进料口呈中心对称设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内筒的轴线呈所述内筒进 料口端高所述内筒出料口端低的倾斜式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54896.4U CN203863862U (zh) | 2014-04-01 | 2014-04-01 | 混料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54896.4U CN203863862U (zh) | 2014-04-01 | 2014-04-01 | 混料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863862U true CN203863862U (zh) | 2014-10-08 |
Family
ID=51644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154896.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63862U (zh) | 2014-04-01 | 2014-04-01 | 混料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863862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95118A (zh) * | 2014-04-01 | 2014-07-02 | 柏力开米复合塑料(昆山)有限公司 | 混料装置 |
CN106601405A (zh) * | 2016-12-28 | 2017-04-26 | 廊坊京磁精密材料有限公司 | 用于制备钕铁硼永磁体的混粉工艺 |
CN112227680A (zh) * | 2020-10-10 | 2021-01-15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一种铺浆机构及铺浆设备 |
-
2014
- 2014-04-01 CN CN201420154896.4U patent/CN203863862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95118A (zh) * | 2014-04-01 | 2014-07-02 | 柏力开米复合塑料(昆山)有限公司 | 混料装置 |
CN103895118B (zh) * | 2014-04-01 | 2016-08-17 | 柏力开米复合塑料(昆山)有限公司 | 混料装置 |
CN106601405A (zh) * | 2016-12-28 | 2017-04-26 | 廊坊京磁精密材料有限公司 | 用于制备钕铁硼永磁体的混粉工艺 |
CN112227680A (zh) * | 2020-10-10 | 2021-01-15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一种铺浆机构及铺浆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725064U (zh) | 一种卧式饲料搅拌机 | |
CN204746141U (zh) | 一种肥料混合专用搅拌机 | |
CN203863862U (zh) | 混料装置 | |
CN103895118A (zh) | 混料装置 | |
CN104526899A (zh) | 一种混料装置 | |
CN204365178U (zh) | 一种锥体搅拌机 | |
CN204182306U (zh) | 双轴混料装置 | |
CN210021817U (zh) | 一种粉体材料混合机 | |
CN205438891U (zh) | 一种混凝土搅拌罐 | |
CN205340606U (zh) | 多层饲料搅拌机 | |
CN110694514B (zh) | 一种设有外加剂滤网机构的化工颜料制备处理设备 | |
CN209365081U (zh) | 一种酚醛模塑料节能捏合机 | |
CN206406248U (zh) | 一种自动定时定量加水的混凝土搅拌机 | |
CN203090812U (zh) | 一种新型的双螺旋搅拌机 | |
CN203020953U (zh) | 散料与液体智能混合搅拌连续输送一体机 | |
CN206837993U (zh) | 一种钾肥生产用混料装置 | |
CN202778329U (zh) | 搅拌上料机 | |
CN104525023A (zh) | 一种多向塑料混料装置 | |
CN204307546U (zh) | 一种半连续式搅拌机 | |
CN204911283U (zh) | 一种陶粒砂混料机 | |
CN204320172U (zh) | 一种可节约能源的搅拌筒 | |
CN204109147U (zh) | 一种双轴搅拌机 | |
CN103707429A (zh) | 多样螺杆出料捏合机 | |
CN203862160U (zh) | 苍蝇饲料搅拌机 | |
CN203790853U (zh) | 粉尘加湿器绞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817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