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36021U - 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36021U
CN203836021U CN201320780653.7U CN201320780653U CN203836021U CN 203836021 U CN203836021 U CN 203836021U CN 201320780653 U CN201320780653 U CN 201320780653U CN 203836021 U CN203836021 U CN 2038360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relaying
outlet side
radially
drive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806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泰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360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3602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3/00Automatic clutches
    • F16D43/02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 F16D43/04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angular speed
    • F16D43/06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angular speed with centrifugal masses actuating axially a movable pressure ring or the like
    • F16D43/08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angular speed with centrifugal masses actuating axially a movable pressure ring or the like the pressure ring actuating friction plates, cones or similar axially-movable friction surfaces
    • F16D43/12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angular speed with centrifugal masses actuating axially a movable pressure ring or the like the pressure ring actuating friction plates, cones or similar axially-movable friction surfaces the centrifugal masses acting on, or forming a part of, an actuating mechanism by which the pressure ring can also be actuated independently of the mas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12Mechanical clutch-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d outside the clutch as suc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3/00Automatic clutches
    • F16D43/02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 F16D43/20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torque, e.g. overload-release clutches, slip-clutches with means by which torque varies the clutching pressure
    • F16D43/21Automatic clutches actuated entirely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by torque, e.g. overload-release clutches, slip-clutches with means by which torque varies the clutching pressure with friction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75Features relating to adjustment, e.g. slack adjus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12Mechanical clutch-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d outside the clutch as such
    • F16D23/14Clutch-actuating sleeves or bearings; Actuating members directly connected to clutch-actuating sleeves or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1/00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为具有不另外设置阻尼装置的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而在原动侧101输入端依设定转向对中继传动结构驱动时,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本身惯性质量与所相邻作滑动性接触机件间摩擦阻尼的作用作相对位移,以操控与输出侧间的离合装置作耦合或释放的运作特性。

Description

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为具有不另外设置阻尼装置的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而在原动侧101输入端依设定转向对中继传动结构驱动时,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本身惯性质量与所相邻作滑动性接触机件间摩擦阻尼的作用作相对位移,以操控与输出侧间的离合装置作耦合或释放的运作特性。 
背景技术
常用的单向传动装置(single way clutch)(S.W.C.)或过速离合器(over running clutch)(O.R.C.)为有以下传动特性: 
由其中一转向例如顺时钟方向驱动主动侧时为牵动被动侧,反之由被动侧以逆时钟方向驱动时为牵动主动侧。
而以逆时钟驱动主动侧时为不能牵动被动侧,而由被动侧顺时钟方向驱动时为不能牵动主动侧为其传动特性。 
当需要其中一驱动方向例如顺时钟方向驱动主动侧为牵动被动侧作回转输出,而由被动侧作逆时钟方向驱动时为不能牵动主动侧的功能时,传统单向传动装置则无法适用为其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可操控与输出侧间的离合装置作耦合或释放的运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其为具有避免另外设置阻尼装置的中继传动结构总成,而在原动侧输入端依设定转向对中继传动结构驱动时,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本身惯性质量与所相邻作滑动性接触机件间摩擦阻尼的作用作相对位移,以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及所设置的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供与设置在输出侧的输出侧离合结构作闭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并迫紧设置于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与输出侧离合结构间的归位致动弹簧;
在原动侧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归位致动弹簧的作用使中继传动结构总成及所设置的中继输出离合结构归位,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及输出侧离合结构呈释放;
上述依靠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其中继传动结构总成,在原动侧对中继传动结构总成输入回转动能时供形成阻尼,包括;
(一)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的机件被原动侧所驱动作角位移或回转位移而与相对运动结构件;
(二)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设置后段机件被原动侧所驱动而与相邻接触机件间的摩擦形成阻尼;
(三)通过上述(一)、(二)形成阻尼;
通过上述结构以构成依靠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
作为优选方案,其主要构成含: 
原动侧:为由供输入回转动力的回转机构所构成;原动侧为供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所设置的中继耦合结构的中继耦合结构主动侧,原动侧设有限制结构,供对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与原动侧的相对位置作限制;
输出侧:为由供输出回转动能的回转机构所构成,输出侧连接于输出侧离合结构,并接受输出侧离合结构的操控;
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为设置于原动侧与输出侧之间,并作回转驱动及轴向位移,中继传动结构总成设有供接受原动侧所驱动的中继耦合结构,中继耦合结构具有中继耦合结构主动侧以及同轴耦合互动的中继耦合结构被动侧,中继传动结构总成避免另外设置阻尼装置,而在原动侧输入端依设定转向对中继传动结构驱动时,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本身惯性质量与所相邻作滑动性接触机件间摩擦阻尼的作用作相对位移,以驱动设置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的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供与输出侧离合结构作闭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并迫紧归位致动弹簧;而在原动侧对输出侧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归位致动弹簧的释能还原力,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与输出侧离合结构呈释放以及使中继耦合结构被动侧归位的状态;
限制结构:为由供限制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与原动侧间相对位置的机构所构成,供结合于原动侧转动部;
归位致动弹簧:为被压缩蓄能及释能扩张的弹簧装置,供设置于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与输出侧离合结构之间,常态为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及输出侧离合结构呈释放,而在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与输出侧离合结构被驱动闭合时,归位致动弹簧同时接受预压而呈蓄压状态;
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为设置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在原动侧驱动中继耦合结构主动侧时,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接受中继耦合结构的中继耦合结构主动侧所驱动,供与输出侧离合结构作闭合以传输回转动能,而在原动侧对输出侧的驱动力消失时,通过归位致动弹簧的释压弹力,而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与输出侧离合结构呈释放;
输出侧离合结构:为由供与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作闭合传输回转动能,或呈脱离以中断传输回转动能的离合功能结构所构成,输出侧离合结构为供连接于输出侧;
中继输出离合结构及输出侧离合结构的离合结构由摩擦式离合结构、或啮合式离合结构、或同步啮合式离合结构所构成;
通过上述结构以构成依靠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
作为优选方案,中继传动结构总成所设置的中继耦合结构,进一步由螺杆结构及螺帽结构所构成,其主要构成含: 
原动侧:为由供输入回转动力的回转机构所构成;原动侧为供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中,构成中继耦合结构主动侧功能的螺杆结构,原动侧设有限制结构,供对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与原动侧的相对位置作限制;
输出侧:为由供输出回转动能的回转机构所构成,输出侧连接于输出侧离合结构,并接受输出侧离合结构的操控;
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为设置在原动侧与输出侧之间,并作回转驱动及轴向位移,中继传动结构总成设有供接受原动侧所驱动的中继耦合结构,中继耦合结构具有由螺杆结构构成的中继耦合结构主动侧的功能,及由螺帽结构构成的中继耦合结构被动侧的功能,螺杆结构与由螺帽结构呈同轴耦合及互动,上述由螺帽结构构成的中继耦合结构被动侧供结合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中继传动结构总成避免另外设置阻尼装置,而在原动侧输入端依设定转向对中继传动结构驱动时,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本身惯性质量与所相邻作滑动性接触机件间摩擦阻尼的作用,在螺杆结构接受原动侧驱动时,使与螺帽结构结合的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产生相对的轴向位移,以驱动设置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的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供与输出侧离合结构作闭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并迫紧归位致动弹簧;
在原动侧对输出侧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归位致动弹簧的释能还原力,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与输出侧离合结构呈释放以及使螺帽结构归位状态;
限制结构:为由供限制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与原动侧间相对位置的机构所构成,供结合于原动侧转动部;
归位致动弹簧:为被压缩蓄能及释能扩张的弹簧装置,供设置在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与输出侧离合结构之间,常态为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及输出侧离合结构呈释放,而在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与输出侧离合结构被驱动闭合时,归位致动弹簧同时接受预压而呈蓄压状态;
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为设置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在原动侧驱动螺杆结构时,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接受中继耦合结构的螺杆结构所驱动,供与输出侧离合结构作闭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并迫紧归位致动弹簧;而在原动侧对输出侧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归位致动弹簧的释压弹力,而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与输出侧离合结构呈释放;
输出侧离合结构:为由供与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作闭合传输回转动能,或呈脱离以中断传输回转动能的离合功能结构所构成,输出侧离合结构为供连接于输出侧;
中继输出离合结构及输出侧离合结构的离合结构由摩擦式离合结构或啮合式离合结构或同步啮合式离合结构所构成;
通过上述结构以构成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
作为优选方案,中继传动结构总成所设置的中继耦合结构,进一步由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所构成,其主要构成含: 
原动侧:为由供输入回转动力的回转机构所构成,原动侧为供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所设置的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原动侧设有限制结构,供对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与原动侧的相对位置作限制;
输出侧:为由供输出回转动能的回转机构所构成,输出侧连接于输出侧离合结构,并接受输出侧离合结构的操控;
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为设置在原动侧与输出侧两者之间,并作回转驱动及轴向位移,中继传动结构总成设有供构成中继耦合结构功能的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呈同轴套设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与原动侧之间,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的一端供固设于原动侧,供构成中继耦合结构主动侧的功能,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的另一端供固设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供构成中继耦合结构被动侧的功能,中继传动结构总成避免另外设置阻尼装置,而在原动侧输入端依设定转向对中继传动结构驱动时,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本身惯性质量与所相邻作滑动性接触机件间摩擦阻尼的作用,在原动侧对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作旋紧的角位移驱动时产生阻尼作用,旋紧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产生轴向致动力,使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产生相对的轴向位移,进而驱动设置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的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供与输出侧离合结构作闭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并迫紧归位致动弹簧;而在原动侧对输出侧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归位致动弹簧的释能还原力,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与输出侧离合结构呈释放以及使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归位状态;
限制结构:为由供限制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与原动侧间相对位置的机构所构成,供结合于原动侧转动部;
归位致动弹簧:为被压缩蓄能及释能扩张的弹簧装置,供设置在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与输出侧离合结构之间,常态为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及输出侧离合结构呈释放,而在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与输出侧离合结构被驱动而闭合时,归位致动弹簧同时接受预压而呈蓄压状态;
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为设置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在原动侧驱动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时,中继输出离合结构及中继传动结构总成,接受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与原动侧之间,所设置构成中继耦合结构功能的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所驱动,以供与输出侧离合结构作闭合传以输回转动能并迫紧归位致动弹簧;而在原动侧对输出侧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归位致动弹簧的释压弹力,而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与输出侧离合结构呈释放以及使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归位;
输出侧离合结构:为由供与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作闭合传输回转动能,或呈脱离以中断传输回转动能的离合功能结构所构成,输出侧离合结构为供连接于输出侧;
中继输出离合结构及输出侧离合结构的离合结构由摩擦式离合结构或啮合式离合结构或同步啮合式离合结构所构成;
通过由上述结构以构成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
作为优选方案,中继传动结构总成所设置的中继耦合结构,进一步由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的结构所构成,其主要构成含: 
原动侧:为由供输入回转动力的回转机构所构成;原动侧为供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中,构成中继输入耦合结构主动侧功能的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主动侧,原动侧设有限制结,供对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与原动侧的相对位置作限制;
输出侧:为由供输出回转动能的回转机构所构成,输出侧连接于输出侧离合结构,并接受输出侧离合结构的操控;
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为设置在原动侧与输出侧之间,中继传动结构总成设有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构成中继耦合结构的功能,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具有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主动侧,及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被动侧以及中间滚动体,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主动侧与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被动侧之间呈多个锯齿状间隔供置入中间滚动体,而构成过速离合器功能,中继传动结构总成避免另外设置阻尼装置,而在原动侧输入端依设定转向对中继传动结构驱动时,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本身惯性质量与所相邻作滑动性接触机件间摩擦阻尼的作用,在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接受原动侧驱动时产生阻尼作用,由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主动侧,经中间滚动体对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被动侧施加回转驱动转矩,中间滚动体在被迫紧卡止在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主动侧及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被动侧间之前,对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被动侧作轴向迫动位移,进而使设有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的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产生相对的位移,以驱动设置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的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与输出侧离合结构作闭合,并迫紧归位致动弹簧;而在原动侧对输出侧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归位致动弹簧的释能还原力,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与输出侧离合结构呈释放以及使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被动侧归位;
限制结构:为由可供限制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与原动侧间相对位置的机构所构成,供结合于原动侧转动部;
归位致动弹簧:为被压缩蓄能及释能扩张的弹簧装置,供设置在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与输出侧离合结构之间,常态为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及输出侧离合结构呈释放,而在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与输出侧离合结构被驱动闭合时,归位致动弹簧同时接受预压而呈蓄压状态;
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为设置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在原动侧驱动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主动侧时,设置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的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被动侧被作轴向驱动,进而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及设置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的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供与输出侧离合结构作闭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并迫紧归位致动弹簧;而在原动侧对输出侧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归位致动弹簧的释压弹力,而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与输出侧离合结构呈释放以及使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被动侧归位;
输出侧离合结构:为由供与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作闭合传输回转动能,或呈脱离以中断传输回转动能的离合功能结构所构成,输出侧离合结构为供连接于输出侧;
中继输出离合结构及输出侧离合结构的离合结构包括由摩擦式离合结构或啮合式离合结构或同步啮合式离合结构所构成;
通过上述结构以构成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
作为优选方案,中继传动结构总成所设置的中继耦合结构,进一步由具有轴向迫动预力复归的轴向离合传动块的轴向中继离合器所构成,其主要构成含: 
原动侧:为由供输入回转动力的回转机构所构成;原动侧为供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所设置供构成中继耦合结构功能的轴向中继离合器;
输出侧:为由供输出回转动能的回转机构所构成,输出侧连接于输出侧离合结构,并接受输出侧离合结构的操控;
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为设置于原动侧与输出侧之间,中继传动结构总成设有轴向中继离合器,轴向中继离合器主要为由轴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轴向离合传动块、轴向离合传动块归位弹簧、轴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中间滚动体所构成,其中轴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具有中间滚动体供接受原动侧所驱动,中间滚动体与轴向离合传动块呈斜向被迫动面的轴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耦合,轴向离合传动块供设置于轴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轴向离合传动块的一端固设于轴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轴向离合传动块的一端作为传动端,传动端的轴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为呈斜面的被迫动面供与中间滚动体耦合,而传动端的另一面作为轴向离合结构,中继传动结构总成避免另外设置阻尼装置,而在原动侧输入端依设定转向对中继传动结构驱动时,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本身惯性质量与所相邻作滑动性接触机件间摩擦阻尼的作用,在原动侧对设有中间滚动体的轴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施加回转驱动转矩时,使与轴向离合传动块呈斜向的被迫动面的轴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被设置在轴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的中间滚动体迫动,进而移动轴向离合结构供与输出侧的输出侧离合结构耦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在原动侧对输出侧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由轴向离合传动块本身的弹性、及/或通过设置在轴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与中间滚动体间的轴向离合传动块归位弹簧的释能还原力,使轴向离合传动块的轴向离合结构与输出侧的输出侧离合结构呈释放以及使轴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归位;
输出侧离合结构:输出侧离合结构为连接于输出侧供与设置在轴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的轴向离合传动块的传动端的轴向离合结构作闭合传输回转动能或呈释放状态;
轴向离合结构及输出侧离合结构的离合结构由摩擦式离合结构或啮合式离合结构或同步啮合式离合结构所构成;
中间滚动体为滚球或锥状滚筒或球面形或圆弧形凸出块;
通过上述结构以构成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
作为优选方案,中继传动结构总成所设置的中继输出耦合结构,进一步由具有径向迫动预力复归的径向离合传动块飞径向中继离合器所构成,其主要构成含: 
原动侧:为由供输入回转动力的回转机构所构成;原动侧为连接于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供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所设置供构成中继耦合结构功能的径向中继离合器;
输出侧:为由供输出回转动能的回转机构所构成,输出侧的环状内部供设置输出侧离合结构,并接受输出侧离合结构的操控;
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为设置在原动侧与输出侧之间,三者呈同心环状结构,中继传动结构总成设有径向中继离合器,径向中继离合器主要为由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径向离合传动块径向离合传动块归位弹簧、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中间滚动体所构成,其中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的径向耦合面,设有中间滚动体供接受原动侧所驱动,中间滚动体与径向离合传动块呈斜向被迫动面的径向离合中继离合器被动侧耦合,径向离合传动块供设置于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径向离合传动块的一端固设于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径向离合传动块的另一端作为传动端,传动端的径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为呈斜向的被迫动面供与中间滚动体耦合,而传动端的另一面作为径向离合结构,中继传动结构总成避免另外设置阻尼装置,而在原动侧输入端依设定转向对中继传动结构驱动时,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本身惯性质量与所相邻作滑动性接触机件间摩擦阻尼的作用,在原动侧对设有中间滚动体的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施加回转驱动转矩时,使与径向离合传动块呈斜向被迫动面的径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被设置在径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与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间的中间滚动体迫动,进而移动径向离合结构供与输出侧的输出侧离合结构耦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在原动侧对输出侧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径向离合传动块本身的弹性、及/或通过设置于相邻的径向离合传动块边端间的径向离合传动块归位弹簧的释能还原力,使径向离合传动块的径向离合结构与输出侧的输出侧离合结构呈释放以及使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归位;
输出侧离合结构:输出侧离合结构为连接于输出侧,供与设置在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的径向离合传动块的传动端的径向离合结构作闭合传输回转动能或呈释放;
径向离合结构及输出侧离合结构的离合机构由摩擦式离合结构或啮合式离合结构或同步啮合式离合结构所构成;
中间滚动体为滚球或锥状滚筒或以球面形或圆弧形凸出块;
通过上述结构以构成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
作为优选方案,进一步由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取代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供驱动径向离合传动块,其主要构成含: 
原动侧:为由供输入回转动力的回转机构所构成;原动侧为连接于具有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的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供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所设置供构成中继耦合结构功能的径向中继离合器;
输出侧:为由供输出回转动能的回转机构所构成,输出侧的环状内部供设置输出侧离合结构,并接受输出侧离合结构的操控;
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为设置在原动侧与输出侧之间,三者呈同心环状结构,中继传动结构总成设有径向中继离合器,径向中继离合器主要为由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径向离合传动块、径向离合传动块归位弹簧、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所构成,其中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接受原动侧所驱动,与径向离合传动块呈斜向被迫动面的径向离合中继离合器被动侧耦合,径向离合传动块供设置于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径向离合传动块的一端固设于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径向离合传动块的另一端作为传动端,传动端的径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为呈斜向的被迫动面,供与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耦合,而传动端的另一面作为径向离合结构,中继传动结构总成避免另外设置阻尼装置,而在原动侧输入端依设定转向对中继传动结构驱动时,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本身惯性质量与所相邻作滑动性接触机件间摩擦阻尼的作用,径向离合传动块呈斜向被迫动面的径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被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所迫动,进而移动径向离合结构供与输出侧的输出侧离合结构耦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在原动侧对输出侧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径向离合传动块本身的弹性、及/或通过设置在相邻的径向离合传动块边端间的径向离合传动块归位弹簧的释能还原力,使径向离合传动块的径向离合结构与输出侧的输出侧离合结构呈释放以及使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归位;
输出侧离合结构:输出侧离合结构为连接于输出侧,供与设置于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的径向离合传动块的传动端的径向离合结构作闭合传输回转动能或呈释放;
径向离合结构及输出侧离合结构的离合结构由摩擦式离合结构或啮合式离合结构或同步啮合式离合结构所构成;
中间滚动体为滚球或锥状滚筒或球面形或圆弧形滚动块;
通过上述结构以构成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
作为优选方案,进一步由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滚轮结合于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的顶部,以供驱动径向离合传动块,其主要构成含: 
原动侧:为由供输入回转动力的回转机构所构成;原动侧为连接于设有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滚轮的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供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所设置供构成中继耦合结构功能的径向中继离合器;
输出侧:为由供输出回转动能的回转机构所构成,输出侧的环状内部供设置输出侧离合结构,并接受输出侧离合结构的操控;
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中继传动结构总成为设置于原动侧与输出侧之间,三者呈同心环状结构,中继传动结构总成设有径向中继离合器,径向中继离合器主要为由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滚轮、径向离合传动块径向离合传动块归位弹簧、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所构成,其中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滚轮接受原动侧所驱动,与径向离合传动块呈斜向被迫动面的径向离合中继离合器被动侧耦合,径向离合传动块供设置于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径向离合传动块的一端固设于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径向离合传动块的另一端作为传动端,传动端的径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为呈斜向的被迫动面,供与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滚轮耦合,而传动端的另一面作为径向离合结构,中继传动结构总成避免另外设置阻尼装置,而在原动侧输入端依设定转向对中继传动结构驱动时,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本身惯性质量与所相邻作滑动性接触机件间摩擦阻尼的作用,径向离合传动块呈斜向被迫动面的径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被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滚轮所迫动,进而移动径向离合结构供与输出侧的输出侧离合结构耦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在原动侧对输出侧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径向离合传动块本身的弹性、及/或通过设置于相邻的径向离合传动块边端间的径向离合传动块归位弹簧的释能还原力,使径向离合传动块的径向离合结构与输出侧的输出侧离合结构呈释放以及使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归位;
输出侧离合结构:输出侧离合结构为连接于输出侧,供与设置在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的径向离合传动块的传动端的径向离合结构作闭合传输回转动能或呈释放;
径向离合结构及输出侧离合结构的离合结构由摩擦式离合结构或啮合式离合结构或同步啮合式离合结构所构成;
中间滚动体为滚球或锥状滚筒或球面形或圆弧形凸出块;
通过上述结构以构成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
作为优选方案,进一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所组成,而具有被共同驱动的原动侧,包括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呈同离合运作转向的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呈同离合运作转向设置的个别原动侧,被共同作同转向驱动,而其输出侧为呈各别独立运作状态。 
作为优选方案,其包括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呈不同离合运作转向的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呈不同离合运作转向设置的个别原动侧,被共同作同转向驱动,而其输出侧为呈各别独立运作状态。 
作为优选方案,进一步具有双转向离合功能,其构成含:  
通过呈不同离合运作转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呈不同离合运作转向设置的个别原动侧,被共同作同转向的第一转向或第二转向驱动,而输出侧共同设置于同一负载接口结构体,而构成第一转向或第二转的双转向离合功能。
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为具有避免另外设置阻尼装置的中继传动结构总成,而在原动侧输入端依设定转向对中继传动结构驱动时,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本身惯性质量与所相邻作滑动性接触机件间摩擦阻尼的作用作相对位移,以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及所设置的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供与设置于输出侧的输出侧离合结构作闭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并迫紧设置于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与输出侧离合结构间的归位致动弹簧。 
在原动侧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归位致动弹簧的作用使中继传动结构总成及所设置的中继输出离合结构归位,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及输出侧离合结构呈释放。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由具有可作轴向致动螺旋角的螺杆结构1041,及具有可作轴向致动螺旋角的螺帽结构1042,构成设置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的中继耦合结构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由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1043,构成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的中继耦合结构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由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构成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的中继耦合结构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由具有轴向迫动预力复归的轴向离合传动块的轴向中继离合器,构成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的中继耦合结构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5的侧面剖面图;
图7所示为图5的轴向离合结构1077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脱离的状态示意图;
图8所示为图5的轴向离合结构1077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闭合的状态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由具有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1081、中间滚动体1085及径向迫动预力复归的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的径向中继离合器,构成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的中继输入耦合结构及中继输出结构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图9的侧面剖面图;
图11所示为图9改由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1091取代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1081供驱动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2所示为图11的侧面剖面图;
图13所示为图9改由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滚轮1095结合于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1081的顶部,以供驱动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4所示为图13的侧面剖面图;
图15所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100,呈同离合运作转向设置的个别原动侧101,被共同作同转向驱动,而其输出侧102为呈各别独立运作状态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6所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100,呈不同离合运作转向设置的个别原动侧101,被共同作同转向驱动,而其输出侧102为呈各别独立运作状态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7所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100,呈不同离合运作转向设置的个别原动侧101,被共同作同转向的第一转向或第二转向驱动,而其输出侧102为呈共同连接于负载接口结构体200构成第一转向或第二转向的双转向离合运作功能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100: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
101:原动侧
102:输出侧
104:中继传动结构总成
115:限制结构
120:归位致动弹簧
200:负载接口结构体
204:中继耦合结构
1041:螺杆结构
1042:螺帽结构
1043: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
1051:中继输出离合结构
1052:输出侧离合结构
1060: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
1061: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主动侧
1062: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被动侧
1063:中间滚动体
1071:轴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
1072:轴向离合传动块
1073:轴向离合传动块归位弹簧
1074:轴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
1075:中间滚动体
1076:轴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
1077:轴向离合结构
1079:传动端
1081: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
1082:径向离合传动块
1083:径向离合传动块归位弹簧
1084: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
1085:中间滚动体
1086:径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
1087:径向离合结构
1089:传动端
1091: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
1095: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为具有不另外设置阻尼装置的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而在原动侧101输入端依设定转向对中继传动结构驱动时,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本身惯性质量与所相邻作滑动性接触机件间摩擦阻尼的作用作相对位移,以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及所设置的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供与设置于输出侧102的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作闭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并迫紧设置于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间的归位致动弹簧120。 
在原动侧101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归位致动弹簧120的作用使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及所设置的中继输出离合结构归位,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及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 
上述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其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在原动侧101对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输入回转动能时供形成阻尼,包括; 
(一)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的机件被原动侧101所驱动作角位移或回转位移而与相对运动结构件,如轴承或套筒等组件间的摩擦形成阻尼;
(二)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设置后段机件被原动侧101所驱动而与相邻接触机件间的摩擦形成阻尼;
(三)通过上述(一)、(二)形成阻尼;
通过上述结构以构成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100。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如图1所示,其主要构成含: 
原动侧101:为由供输入回转动力的回转机构所构成;原动侧101为供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所设置的中继耦合结构204的中继耦合结构主动侧,原动侧101设有限制结构115,供对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与原动侧101的相对位置作限制。
输出侧102:为由供输出回转动能的回转机构所构成,输出侧102连接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并接受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操控。 
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为设置在原动侧101与输出侧102之间,并可作回转驱动及轴向位移,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设有供接受原动侧101所驱动的中继耦合结构204,中继耦合结构204具有中继耦合结构主动侧以及同轴耦合互动的中继耦合结构被动侧,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不另外设置阻尼装置,而在原动侧101输入端依设定转向对中继传动结构驱动时,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本身惯性质量与所相邻作滑动性接触机件间摩擦阻尼的作用作相对位移,以驱动设置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的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供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作闭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并迫紧归位致动弹簧120;而在原动侧101对输出侧102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归位致动弹簧120的释能还原力,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以及使中继耦合结构被动侧归位的状态。 
限制结构115:为由可供限制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与原动侧101间相对位置的机构所构成,供结合于原动侧101转动部。 
归位致动弹簧120:为可被压缩蓄能及释能扩张的弹簧装置,供设置于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之间,常态为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及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而在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被驱动闭合时,归位致动弹簧120同时接受预压而呈蓄压状态。 
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为设置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在原动侧101驱动中继耦合结构主动侧时,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接受中继耦合结构204的中继耦合结构主动侧所驱动,供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作闭合以传输回转动能,而在原动侧101对输出侧102的驱动力消失时,通过归位致动弹簧120的释压弹力,而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 
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为由供与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作闭合传输回转动能,或呈脱离以中断传输回转动能的离合功能结构所构成,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为供连接于输出侧102。 
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及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离合结构由摩擦式离合结构、或啮合式离合结构、或同步啮合式离合结构所构成。 
通过上述结构以构成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100。 
此项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其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所设置的中继耦合结构204,进一步可由螺杆结构1041及螺帽结构1042所构成。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由具有可作轴向致动螺旋角的螺杆结构1041,及具有可作轴向致动螺旋角的螺帽结构1042,构成设置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的中继耦合结构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其主要构成含: 
原动侧101:为由供输入回转动力的回转机构所构成;原动侧101为供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中,构成中继耦合结构主动侧功能的螺杆结构1041,原动侧101设有限制结构115,供对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与原动侧101的相对位置作限制。
输出侧102:为由供输出回转动能的回转机构所构成,输出侧102连接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并接受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操控。 
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为设置在原动侧101与输出侧102之间,并可作回转驱动及轴向位移,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设有供接受原动侧101所驱动的中继耦合结构,中继耦合结构具有由螺杆结构1041构成的中继耦合结构主动侧的功能,及由螺帽结构1042构成的中继耦合结构被动侧的功能,螺杆结构1041与由螺帽结构1042呈同轴耦合及互动,上述由螺帽结构1042构成的中继耦合结构被动侧供结合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不另外设置阻尼装置,而在原动侧101输入端依设定转向对中继传动结构驱动时,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本身惯性质量与所相邻作滑动性接触机件间摩擦阻尼的作用,在螺杆结构1041接受原动侧101驱动时,使与螺帽结构1042结合的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产生相对的轴向位移,以驱动设置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的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供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作闭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并迫紧归位致动弹簧120。 
在原动侧101对输出侧102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归位致动弹簧120的释能还原力,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以及使螺帽结构1042归位状态。 
限制结构115:为由可供限制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与原动侧101间相对位置的机构所构成,供结合于原动侧101转动部。 
归位致动弹簧120:为可被压缩蓄能及释能扩张的弹簧装置,供设置于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之间,常态为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及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而于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被驱动闭合时,归位致动弹簧120同时接受预压而呈蓄压状态。 
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为设置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在原动侧101驱动螺杆结构1041时,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接受中继耦合结构的螺杆结构1041所驱动,供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作闭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并迫紧归位致动弹簧120;而在原动侧101对输出侧102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归位致动弹簧120的释压弹力,而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 
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为由供与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作闭合传输回转动能,或呈脱离以中断传输回转动能的离合功能结构所构成,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为供连接于输出侧102。 
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及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离合结构由摩擦式离合结构或啮合式离合结构或同步啮合式离合结构所构成。 
通过上述结构以构成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100。 
此项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其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所设置的中继耦合结构,进一步可通过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1043所构成。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由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1043,构成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的中继耦合结构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其主要构成含: 
原动侧101:为由供输入回转动力的回转机构所构成,原动侧101为供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所设置的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1043,原动侧101设有限制结构115,供对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与原动侧101的相对位置作限制。
输出侧102:为由供输出回转动能的回转机构所构成,输出侧102连接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并接受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操控。 
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为设置在原动侧101与输出侧102两者之间,并可作回转驱动及轴向位移,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设有供构成中继耦合结构功能的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1043,呈同轴套设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与原动侧101之间,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1043的一端供固设于原动侧101,供构成中继耦合结构主动侧的功能,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1043的另一端供固设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供构成中继耦合结构被动侧的功能,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不另外设置阻尼装置,而在原动侧101输入端依设定转向对中继传动结构驱动时,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本身惯性质量与所相邻作滑动性接触机件间摩擦阻尼的作用,在原动侧101对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1043作旋紧的角位移驱动时产生阻尼作用,旋紧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1043产生轴向致动力,使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产生相对的轴向位移,进而驱动设置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的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供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作闭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并迫紧归位致动弹簧120;而在原动侧101对输出侧102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归位致动弹簧120的释能还原力,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以及使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1043归位状态。 
限制结构115:为由可供限制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与原动侧101间相对位置的机构所构成,供结合于原动侧101转动部。 
归位致动弹簧120:为可被压缩蓄能及释能扩张的弹簧装置,供设置在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之间,常态为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及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而在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被驱动而闭合时,归位致动弹簧120同时接受预压而呈蓄压状态。 
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为设置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在原动侧101驱动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1043时,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及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接受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与原动侧101之间,所设置构成中继耦合结构功能的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1043所驱动,以供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作闭合传以输回转动能并迫紧归位致动弹簧120;而在原动侧101对输出侧102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归位致动弹簧120的释压弹力,而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以及使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1043归位。 
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为由供与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作闭合传输回转动能,或呈脱离以中断传输回转动能的离合功能结构所构成,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为供连接于输出侧102。 
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及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离合结构由摩擦式离合结构或啮合式离合结构或同步啮合式离合结构所构成。 
通过上述结构以构成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100。 
此项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其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所设置的中继耦合结构,进一步可由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over running clutch)的结构所构成。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由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构成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的中继耦合结构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其主要构成含: 
原动侧101:为由供输入回转动力的回转机构所构成;原动侧101为供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中,构成中继输入耦合结构主动侧功能的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主动侧1061,原动侧101设有限制结构115,供对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与原动侧101的相对位置作限制。
输出侧102:为由供输出回转动能的回转机构所构成,输出侧102连接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并接受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操控。 
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为设置在原动侧101与输出侧102之间,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设有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1060(over running clutch)构成中继耦合结构的功能,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1060具有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主动侧1061,及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被动侧1062以及中间滚动体1063,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主动侧1061与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被动侧1062之间呈多个锯齿状间隔供置入中间滚动体1063,而构成过速离合器功能,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不另外设置阻尼装置,而在原动侧101输入端依设定转向对中继传动结构驱动时,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本身惯性质量与所相邻作滑动性接触机件间摩擦阻尼的作用,在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1060接受原动侧101驱动时产生阻尼作用,由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主动侧1061,经中间滚动体1063对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被动侧1062施加回转驱动转矩,中间滚动体1063在被迫紧卡止于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主动侧1061及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被动侧1062间之前,对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被动侧1062作轴向迫动位移,进而使设有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1060的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产生相对的位移,以驱动设置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的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作闭合,并迫紧归位致动弹簧120;而在原动侧101对输出侧102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归位致动弹簧120的释能还原力,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以及使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被动侧1062归位。 
限制结构115:为由可供限制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与原动侧101间相对位置的机构所构成,供结合于原动侧101转动部。 
归位致动弹簧120:为可被压缩蓄能及释能扩张的弹簧装置,供设置于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之间,常态为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及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而在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被驱动闭合时,归位致动弹簧120同时接受预压而呈蓄压状态。 
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为设置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在原动侧101驱动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主动侧1061时,设置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的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被动侧1062被作轴向驱动,进而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及设置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的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供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作闭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并迫紧归位致动弹簧120;而在原动侧101对输出侧102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归位致动弹簧120的释压弹力,而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以及使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被动侧1062归位。 
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为由供与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作闭合传输回转动能,或呈脱离以中断传输回转动能的离合功能结构所构成,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为供连接于输出侧102。 
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及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离合结构由摩擦式离合结构或啮合式离合结构或同步啮合式离合结构所构成。 
通过上述结构以构成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100。 
此项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其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所设置的中继耦合结构,进一步可由具有轴向迫动预力复归的轴向离合传动块的轴向中继离合器所构成。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由具有轴向迫动预力复归的轴向离合传动块的轴向中继离合器,构成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的中继耦合结构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5的侧面剖面图; 
如图5及图6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含:
原动侧101:为由供输入回转动力的回转机构所构成;原动侧101为供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所设置供构成中继耦合结构功能的轴向中继离合器。
输出侧102:为由供输出回转动能的回转机构所构成,输出侧102连接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并接受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操控。 
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为设置在原动侧101与输出侧102之间,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设有轴向中继离合器,轴向中继离合器主要为由轴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1071、轴向离合传动块1072、轴向离合传动块归位弹簧1073、轴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74、中间滚动体1075所构成,其中轴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1071具有中间滚动体1075供接受原动侧101所驱动,中间滚动体1075与轴向离合传动块1072呈斜向被迫动面的轴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1076耦合,轴向离合传动块1072供设置于轴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74,轴向离合传动块1072的一端固设于轴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74,轴向离合传动块1072的另一端作为传动端1079,传动端1079的轴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1076,为呈斜面的被迫动面供与中间滚动体1075耦合,而传动端1079的另一面作为轴向离合结构1077,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不另外设置阻尼装置,而在原动侧101输入端依设定转向对中继传动结构驱动时,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本身惯性质量与所相邻作滑动性接触机件间摩擦阻尼的作用,在原动侧101对设有中间滚动体1075的轴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1071施加回转驱动转矩时,使与轴向离合传动块1072呈斜向的被迫动面的轴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1076,被设置于轴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1071的中间滚动体1075迫动,进而移动轴向离合结构1077供与输出侧102的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耦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在原动侧对输出侧102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由轴向离合传动块1072本身的弹性、及/或通过设置于轴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74与中间滚动体1075间的轴向离合传动块归位弹簧1073的释能还原力,使轴向离合传动块1072的轴向离合结构1077与输出侧102的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以及使轴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74归位。 
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为连接于输出侧102供与设置在轴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74的轴向离合传动块1072的传动端1079的轴向离合结构1077作闭合传输回转动能或呈释放状态。 
轴向离合结构1077及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离合结构由摩擦式离合结构或啮合式离合结构或同步啮合式离合结构所构成。 
中间滚动体1075可为滚球或锥状滚筒或球面形或圆弧形凸出块。 
图7所示为图5的轴向离合结构1077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脱离的状态示意图。 
图8所示为图5的轴向离合结构1077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闭合的状态示意图。 
通过上述结构以构成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100。 
此项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其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所设置的中继输出耦合结构,进一步可由具有径向迫动预力复归的径向离合传动块的径向中继离合器所构成。 
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由具有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1081、中间滚动体1085及径向迫动预力复归的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的径向中继离合器,构成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的中继输入耦合结构及中继输出结构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图9的侧面剖面图。 
如图9及图10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含: 
原动侧101:为由供输入回转动力的回转机构所构成;原动侧101为连接于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1081,供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所设置供构成中继耦合结构功能的径向中继离合器。
输出侧102:为由供输出回转动能的回转机构所构成,输出侧102的环状内部供设置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并接受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操控。 
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为设置在原动侧101与输出侧102之间,三者呈同心环状结构,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设有径向中继离合器,径向中继离合器主要为由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1081、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径向离合传动块归位弹簧1083、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84、中间滚动体1085所构成,其中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1081的径向耦合面,设有中间滚动体1085供接受原动侧101所驱动,中间滚动体1085与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呈斜向的被迫动面的径向离合中继离合器被动侧1086耦合,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供设置于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84,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的一端固设于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84,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的另一端作为传动端1089,传动端1089的径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1086,为呈斜向的被迫动面供与中间滚动体1085耦合,而传动端1089的另一面作为径向离合结构1087,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不另外设置阻尼装置,而在原动侧101输入端依设定转向对中继传动结构驱动时,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本身惯性质量与所相邻作滑动性接触机件间摩擦阻尼的作用,在原动侧101对设有中间滚动体1085的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1081施加回转驱动转矩时,使与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呈斜向的被迫动面的径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1086,被设置在径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1086与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1081间的中间滚动体1085迫动,进而移动径向离合结构1087供与输出侧102的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耦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在原动侧对输出侧102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本身的弹性、及/或通过设置于相邻的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边端间的径向离合传动块归位弹簧1083的释能还原力,使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的径向离合结构1087与输出侧102的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以及使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84归位。 
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为连接于输出侧102,供与设置在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84的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的传动端1089的径向离合结构1087作闭合传输回转动能或呈释放。 
径向离合结构1087及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离合结构由摩擦式离合结构或啮合式离合结构或同步啮合式离合结构所构成。 
中间滚动体1085可为滚球或锥状滚筒或球面形或圆弧形凸出块。 
通过上述结构以构成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100。 
图11所示为图9改由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1091取代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1081供驱动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2所示为图11的侧面剖面图。 
如图11和图12中所示,其主要构成含: 
原动侧101:为由供输入回转动力的回转机构所构成;原动侧101为连接于具有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1091的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1081,供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所设置供构成中继耦合结构功能的径向中继离合器。
输出侧102:为由供输出回转动能的回转机构所构成,输出侧102的环状内部供设置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并接受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操控。 
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为设置于原动侧101与输出侧102之间,三者呈同心环状结构,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设有径向中继离合器,径向中继离合器主要为由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1091、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径向离合传动块归位弹簧1083、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84所构成,其中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1091接受原动侧101所驱动,与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呈斜向被迫动面的径向离合中继离合器被动侧1086耦合,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供设置于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84,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的一端固设于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84,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的另一端作为传动端1089,传动端1089的径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1086为呈斜向的被迫动面,供与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1091耦合,而传动端1089的另一面作为径向离合结构1087,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不另外设置阻尼装置,而在原动侧101输入端依设定转向对中继传动结构驱动时,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本身惯性质量与所相邻作滑动性接触机件间摩擦阻尼的作用,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呈斜向的被迫动面的径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1086,被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1091所迫动,进而移动径向离合结构1087供与输出侧102的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耦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在原动侧对输出侧102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本身的弹性、及/或通过设置于相邻的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边端间的径向离合传动块归位弹簧1083的释能还原力,使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的径向离合结构1087与输出侧102的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以及使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84归位。 
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为连接于输出侧102,供与设置在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84的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的传动端1089的径向离合结构1087作闭合传输回转动能或呈释放。 
径向离合结构1087及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离合机构由摩擦式离合结构或啮合式离合结构或同步啮合式离合结构所构成。 
中间滚动体1085可为滚球或锥状滚筒或球面形或圆弧形滚动块。 
通过上述结构以构成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100。 
图13所示为图9改由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滚轮1095结合于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1081的顶部,以供驱动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4所示为图13的侧面剖面图; 
如图13和图14所示,其主要构成含:
原动侧101:为由供输入回转动力的回转机构所构成;原动侧101为连接于设有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滚轮1095的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1081,供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所设置供构成中继耦合结构功能的径向中继离合器。
输出侧102:为由供输出回转动能的回转机构所构成,输出侧102的环状内部供设置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并接受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操控。 
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为设置于原动侧101与输出侧102之间,三者呈同心环状结构,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设有径向中继离合器,径向中继离合器主要为由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滚轮1095、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径向离合传动块归位弹簧1083、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84所构成,其中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滚轮1095接受原动侧101所驱动,与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呈斜向的被迫动面的径向离合中继离合器被动侧1086耦合,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供设置于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84,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的一端固设于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84,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的一端作为传动端1089,传动端1089的径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1086为呈斜向的被迫动面,供与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滚轮1095耦合,而传动端1089的另一面作为径向离合结构1087,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不另外设置阻尼装置,而在原动侧101输入端依设定转向对中继传动结构驱动时,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本身惯性质量与所相邻作滑动性接触机件间摩擦阻尼的作用,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呈斜向的被迫动面的径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1086,被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滚轮1095所迫动,进而移动径向离合结构1087供与输出侧102的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耦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在原动侧对输出侧102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本身的弹性、及/或通过设置于相邻的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边端间的径向离合传动块归位弹簧1083的释能还原力,使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的径向离合结构1087与输出侧102的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以及使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84归位。 
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为连接于输出侧102,供与设置在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84的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的传动端1089的径向离合结构1087作闭合传输回转动能或呈释放。 
径向离合结构1087及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离合结构由摩擦式离合结构或啮合式离合结构或同步啮合式离合结构所构成。 
中间滚动体1085可为滚球或锥状滚筒或球面形或圆弧形凸出块。 
通过上述结构以构成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100。 
此项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所组成,而具有被共同驱动的原动侧101,包括: 
(一)通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呈同离合运作转向的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100,呈同离合运作转向设置的个别原动侧101,被共同作同转向驱动,而其输出侧102为呈各别独立运作状态(如图15所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100,呈同离合运作转向设置的个别原动侧101,被共同作同转向驱动,而其输出侧102为呈各别独立运作状态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二)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呈不同离合运作转向的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100,呈不同离合运作转向设置的个别原动侧101,被共同作同转向驱动,而其输出侧102为呈各别独立运作状态(如图16所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100,呈不同离合运作转向设置的个别原动侧101,被共同作同转向驱动,而其输出侧102为呈各别独立运作状态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前述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进一步可具有双转向离合功能,其构成包含: 
通过呈不同离合运作转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100,呈不同离合运作转向设置的个别原动侧101,被共同作同转向的第一转向或第二转向驱动,而输出侧102共同设置于同一负载接口结构体200,而构成第一转向或第二转向的双转向离合功能(如图17所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100,呈不同离合运作转向设置的个别原动侧101,被共同作同转向的第一转向或第二转向驱动,而其输出侧102为呈共同连接于负载接口结构体200构成第一转向或第二转向的双转向离合运作功能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其为具有避免另外设置阻尼装置的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而在原动侧(101)输入端依设定转向对中继传动结构驱动时,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本身惯性质量与所相邻作滑动性接触机件间摩擦阻尼的作用作相对位移,以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及所设置的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供与设置在输出侧(102)的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作闭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并迫紧设置于中继输出离合结构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间的归位致动弹簧(120);
在原动侧(101)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归位致动弹簧(120)的作用使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及所设置的中继输出离合结构归位,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及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
上述依靠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其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在原动侧(101)对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输入回转动能时供形成阻尼,包括;
(一)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的机件被原动侧(101)所驱动作角位移或回转位移而与相对运动结构件;
(二)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设置后段机件被原动侧(101)所驱动而与相邻接触机件间的摩擦形成阻尼;
(三)通过上述(一)、(二)形成阻尼;
通过上述结构以构成依靠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构成含:
原动侧(101):为由供输入回转动力的回转机构所构成;原动侧(101)为供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所设置的中继耦合结构(204)的中继耦合结构主动侧,原动侧(101)设有限制结构(115),供对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与原动侧(101)的相对位置作限制;
输出侧(102):为由供输出回转动能的回转机构所构成,输出侧(102)连接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并接受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操控;
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为设置于原动侧(101)与输出侧(102)之间,并作回转驱动及轴向位移,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设有供接受原动侧(101)所驱动的中继耦合结构(204),中继耦合结构(204)具有中继耦合结构主动侧以及同轴耦合互动的中继耦合结构被动侧,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避免另外设置阻尼装置,而在原动侧(101)输入端依设定转向对中继传动结构驱动时,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本身惯性质量与所相邻作滑动性接触机件间摩擦阻尼的作用作相对位移,以驱动设置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的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供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作闭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并迫紧归位致动弹簧(120);而在原动侧(101)对输出侧(102)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归位致动弹簧(120)的释能还原力,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以及使中继耦合结构被动侧归位的状态;
限制结构(115):为由供限制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与原动侧(101)间相对位置的机构所构成,供结合于原动侧(101)转动部;
归位致动弹簧(120):为被压缩蓄能及释能扩张的弹簧装置,供设置于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之间,常态为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及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而在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被驱动闭合时,归位致动弹簧(120)同时接受预压而呈蓄压状态;
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为设置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在原动侧(101)驱动中继耦合结构主动侧时,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接受中继耦合结构(204)的中继耦合结构主动侧所驱动,供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作闭合以传输回转动能,而在原动侧(101)对输出侧(102)的驱动力消失时,通过归位致动弹簧(120)的释压弹力,而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
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为由供与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作闭合传输回转动能,或呈脱离以中断传输回转动能的离合功能结构所构成,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为供连接于输出侧(102);
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及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离合结构由摩擦式离合结构、或啮合式离合结构、或同步啮合式离合结构所构成;
通过上述结构以构成依靠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所设置的中继耦合结构(204),进一步由螺杆结构(1041)及螺帽结构(1042)所构成,其主要构成含:
原动侧(101):为由供输入回转动力的回转机构所构成;原动侧(101)为供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中,构成中继耦合结构主动侧功能的螺杆结构(1041),原动侧(101)设有限制结构(115),供对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与原动侧(101)的相对位置作限制;
输出侧(102):为由供输出回转动能的回转机构所构成,输出侧(102)连接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并接受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操控;
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为设置在原动侧(101)与输出侧(102)之间,并作回转驱动及轴向位移,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设有供接受原动侧(101)所驱动的中继耦合结构,中继耦合结构具有由螺杆结构(1041)构成的中继耦合结构主动侧的功能,及由螺帽结构(1042)构成的中继耦合结构被动侧的功能,螺杆结构(1041)与由螺帽结构(1042)呈同轴耦合及互动,上述由螺帽结构(1042)构成的中继耦合结构被动侧供结合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避免另外设置阻尼装置,而在原动侧(101)输入端依设定转向对中继传动结构驱动时,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本身惯性质量与所相邻作滑动性接触机件间摩擦阻尼的作用,在螺杆结构(1041)接受原动侧(101)驱动时,使与螺帽结构(1042)结合的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产生相对的轴向位移,以驱动设置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的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供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作闭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并迫紧归位致动弹簧(120);
在原动侧(101)对输出侧(102)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归位致动弹簧(120)的释能还原力,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以及使螺帽结构(1042)归位状态;
限制结构(115):为由供限制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与原动侧(101)间相对位置的机构所构成,供结合于原动侧(101)转动部;
归位致动弹簧(120):为被压缩蓄能及释能扩张的弹簧装置,供设置在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之间,常态为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及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而在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被驱动闭合时,归位致动弹簧(120)同时接受预压而呈蓄压状态;
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为设置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在原动侧(101)驱动螺杆结构(1041)时,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接受中继耦合结构的螺杆结构(1041)所驱动,供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作闭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并迫紧归位致动弹簧(120);而在原动侧(101)对输出侧(102)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归位致动弹簧(120)的释压弹力,而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
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为由供与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作闭合传输回转动能,或呈脱离以中断传输回转动能的离合功能结构所构成,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为供连接于输出侧(102);
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及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离合结构由摩擦式离合结构或啮合式离合结构或同步啮合式离合结构所构成;
通过上述结构以构成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所设置的中继耦合结构,进一步由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1043)所构成,其主要构成含:
原动侧(101):为由供输入回转动力的回转机构所构成,原动侧(101)为供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所设置的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1043),原动侧(101)设有限制结构(115),供对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与原动侧(101)的相对位置作限制;
输出侧(102):为由供输出回转动能的回转机构所构成,输出侧(102)连接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并接受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操控;
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为设置在原动侧(101)与输出侧(102)两者之间,并作回转驱动及轴向位移,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设有供构成中继耦合结构功能的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1043),呈同轴套设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与原动侧(101)之间,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1043)的一端供固设于原动侧(101),供构成中继耦合结构主动侧的功能,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1043)的另一端供固设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供构成中继耦合结构被动侧的功能,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避免另外设置阻尼装置,而在原动侧(101)输入端依设定转向对中继传动结构驱动时,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本身惯性质量与所相邻作滑动性接触机件间摩擦阻尼的作用,在原动侧(101)对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1043)作旋紧的角位移驱动时产生阻尼作用,旋紧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1043)产生轴向致动力,使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产生相对的轴向位移,进而驱动设置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的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供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作闭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并迫紧归位致动弹簧(120);而在原动侧(101)对输出侧(102)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归位致动弹簧(120)的释能还原力,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以及使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1043)归位状态;
限制结构(115):为由供限制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与原动侧(101)间相对位置的机构所构成,供结合于原动侧(101)转动部;
归位致动弹簧(120):为被压缩蓄能及释能扩张的弹簧装置,供设置在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之间,常态为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及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而在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被驱动而闭合时,归位致动弹簧(120)同时接受预压而呈蓄压状态;
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为设置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在原动侧(101)驱动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1043)时,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及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接受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与原动侧(101)之间,所设置构成中继耦合结构功能的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1043)所驱动,以供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作闭合传以输回转动能并迫紧归位致动弹簧(120);而在原动侧(101)对输出侧(102)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归位致动弹簧(120)的释压弹力,而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以及使可旋转松紧作轴向致动的圈状弹簧(1043)归位;
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为由供与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作闭合传输回转动能,或呈脱离以中断传输回转动能的离合功能结构所构成,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为供连接于输出侧(102);
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及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离合结构由摩擦式离合结构或啮合式离合结构或同步啮合式离合结构所构成;
通过由上述结构以构成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所设置的中继耦合结构,进一步由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的结构所构成,其主要构成含:
原动侧(101):为由供输入回转动力的回转机构所构成;原动侧(101)为供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中,构成中继输入耦合结构主动侧功能的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主动侧(1061),原动侧(101)设有限制结构(115),供对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与原动侧(101)的相对位置作限制;
输出侧(102):为由供输出回转动能的回转机构所构成,输出侧(102)连接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并接受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操控;
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为设置在原动侧(101)与输出侧(102)之间,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设有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1060)构成中继耦合结构的功能,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1060)具有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主动侧(1061),及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被动侧(1062)以及中间滚动体(1063),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主动侧(1061)与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被动侧(1062)之间呈多个锯齿状间隔供置入中间滚动体(1063),而构成过速离合器功能,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避免另外设置阻尼装置,而在原动侧(101)输入端依设定转向对中继传动结构驱动时,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本身惯性质量与所相邻作滑动性接触机件间摩擦阻尼的作用,在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1060)接受原动侧(101)驱动时产生阻尼作用,由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主动侧(1061),经中间滚动体(1063)对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被动侧(1062)施加回转驱动转矩,中间滚动体(1063)在被迫紧卡止在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主动侧(1061)及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被动侧(1062)间之前,对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被动侧(1062)作轴向迫动位移,进而使设有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1060)的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产生相对的位移,以驱动设置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的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作闭合,并迫紧归位致动弹簧(120);而在原动侧(101)对输出侧(102)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归位致动弹簧(120)的释能还原力,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以及使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被动侧(1062)归位;
限制结构(115):为由可供限制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与原动侧(101)间相对位置的机构所构成,供结合于原动侧(101)转动部;
归位致动弹簧(120):为被压缩蓄能及释能扩张的弹簧装置,供设置在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之间,常态为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及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而在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被驱动闭合时,归位致动弹簧(120)同时接受预压而呈蓄压状态;
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为设置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在原动侧(101)驱动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主动侧(1061)时,设置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的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被动侧(1062)被作轴向驱动,进而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及设置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的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供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作闭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并迫紧归位致动弹簧(120);而在原动侧(101)对输出侧(102)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归位致动弹簧(120)的释压弹力,而使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以及使轴向迫动式过速离合器被动侧(1062)归位;
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为由供与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作闭合传输回转动能,或呈脱离以中断传输回转动能的离合功能结构所构成,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为供连接于输出侧(102);
中继输出离合结构(1051)及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离合结构包括由摩擦式离合结构或啮合式离合结构或同步啮合式离合结构所构成;
通过上述结构以构成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所设置的中继耦合结构,进一步由具有轴向迫动预力复归的轴向离合传动块的轴向中继离合器所构成,其主要构成含:
原动侧(101):为由供输入回转动力的回转机构所构成;原动侧(101)为供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所设置供构成中继耦合结构功能的轴向中继离合器;
输出侧(102):为由供输出回转动能的回转机构所构成,输出侧(102)连接于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并接受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操控;
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为设置于原动侧(101)与输出侧(102)之间,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设有轴向中继离合器,轴向中继离合器主要为由轴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1071)、轴向离合传动块(1072)、轴向离合传动块归位弹簧(1073)、轴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74)、中间滚动体(1075)所构成,其中轴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1071)具有中间滚动体(1075)供接受原动侧(101)所驱动,中间滚动体(1075)与轴向离合传动块(1072)呈斜向被迫动面的轴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1076)耦合,轴向离合传动块(1072)供设置于轴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74),轴向离合传动块(1072)的一端固设于轴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74),轴向离合传动块(1072)的一端作为传动端(1079),传动端(1079)的轴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1076),为呈斜面的被迫动面供与中间滚动体(1075)耦合,而传动端(1079)的另一面作为轴向离合结构(1077),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避免另外设置阻尼装置,而在原动侧(101)输入端依设定转向对中继传动结构驱动时,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本身惯性质量与所相邻作滑动性接触机件间摩擦阻尼的作用,在原动侧(101)对设有中间滚动体(1075)的轴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1071)施加回转驱动转矩时,使与轴向离合传动块(1072)呈斜向的被迫动面的轴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1076),被设置在轴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1071)的中间滚动体(1075)迫动,进而移动轴向离合结构(1077)供与输出侧(102)的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耦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在原动侧对输出侧(102)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由轴向离合传动块(1072)本身的弹性、及/或通过设置在轴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74)与中间滚动体(1075)间的轴向离合传动块归位弹簧(1073)的释能还原力,使轴向离合传动块(1072)的轴向离合结构(1077)与输出侧(102)的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以及使轴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74)归位;
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为连接于输出侧(102)供与设置在轴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74)的轴向离合传动块(1072)的传动端(1079)的轴向离合结构(1077)作闭合传输回转动能或呈释放状态;
轴向离合结构(1077)及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离合结构由摩擦式离合结构或啮合式离合结构或同步啮合式离合结构所构成;
中间滚动体(1075)为滚球或锥状滚筒或球面形或圆弧形凸出块;
通过上述结构以构成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1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所设置的中继输出耦合结构,进一步由具有径向迫动预力复归的径向离合传动块的径向中继离合器所构成,其主要构成含:
原动侧(101):为由供输入回转动力的回转机构所构成;原动侧(101)为连接于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1081),供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所设置供构成中继耦合结构功能的径向中继离合器;
输出侧(102):为由供输出回转动能的回转机构所构成,输出侧(102)的环状内部供设置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并接受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操控;
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为设置在原动侧101与输出侧(102)之间,三者呈同心环状结构,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设有径向中继离合器,径向中继离合器主要为由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1081)、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径向离合传动块归位弹簧(1083)、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84)、中间滚动体(1085)所构成,其中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1081)的径向耦合面,设有中间滚动体(1085)供接受原动侧(101)所驱动,中间滚动体(1085)与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呈斜向被迫动面的径向离合中继离合器被动侧(1086)耦合,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供设置于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84),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的一端固设于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84),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的另一端作为传动端(1089),传动端(1089)的径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1086),为呈斜向的被迫动面供与中间滚动体(1085)耦合,而传动端(1089)的另一面作为径向离合结构(1087),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避免另外设置阻尼装置,而在原动侧(101)输入端依设定转向对中继传动结构驱动时,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本身惯性质量与所相邻作滑动性接触机件间摩擦阻尼的作用,在原动侧(101)对设有中间滚动体(1085)的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1081)施加回转驱动转矩时,使与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呈斜向被迫动面的径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1086),被设置在径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1086)与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1081)间的中间滚动体(1085)迫动,进而移动径向离合结构(1087)供与输出侧(102)的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耦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在原动侧对输出侧(102)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本身的弹性、及/或通过设置于相邻的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边端间的径向离合传动块归位弹簧(1083)的释能还原力,使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的径向离合结构(1087)与输出侧(102)的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以及使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84)归位;
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为连接于输出侧(102),供与设置在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84)的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的传动端(1089)的径向离合结构(1087)作闭合传输回转动能或呈释放;
径向离合结构(1087)及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离合机构由摩擦式离合结构或啮合式离合结构或同步啮合式离合结构所构成;
中间滚动体(1085)为滚球或锥状滚筒或以球面形或圆弧形凸出块;
通过上述结构以构成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1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由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1091)取代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1081)供驱动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其主要构成含:
原动侧(101):为由供输入回转动力的回转机构所构成;原动侧(101)为连接于具有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1091)的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1081),供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所设置供构成中继耦合结构功能的径向中继离合器;
输出侧(102):为由供输出回转动能的回转机构所构成,输出侧(102)的环状内部供设置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并接受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操控;
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为设置在原动侧(101)与输出侧(102)之间,三者呈同心环状结构,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设有径向中继离合器,径向中继离合器主要为由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1091)、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径向离合传动块归位弹簧(1083)、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84)所构成,其中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1091)接受原动侧(101)所驱动,与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呈斜向被迫动面的径向离合中继离合器被动侧(1086)耦合,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供设置于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84),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的一端固设于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84),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的另一端作为传动端(1089),传动端(1089)的径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1086)为呈斜向的被迫动面,供与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1091)耦合,而传动端(1089)的另一面作为径向离合结构(1087),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避免另外设置阻尼装置,而在原动侧(101)输入端依设定转向对中继传动结构驱动时,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本身惯性质量与所相邻作滑动性接触机件间摩擦阻尼的作用,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呈斜向被迫动面的径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1086),被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1091)所迫动,进而移动径向离合结构(1087)供与输出侧(102)的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耦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在原动侧对输出侧(102)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本身的弹性、及/或通过设置在相邻的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边端间的径向离合传动块归位弹簧(1083)的释能还原力,使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的径向离合结构(1087)与输出侧(102)的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以及使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84)归位;
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为连接于输出侧(102),供与设置于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84)的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的传动端(1089)的径向离合结构(1087)作闭合传输回转动能或呈释放;
径向离合结构(1087)及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离合结构由摩擦式离合结构或啮合式离合结构或同步啮合式离合结构所构成;
中间滚动体(1085)为滚球或锥状滚筒或球面形或圆弧形滚动块;
通过上述结构以构成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10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由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滚轮(1095)结合于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1081)的顶部,以供驱动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其主要构成含:
原动侧(101):为由供输入回转动力的回转机构所构成;原动侧(101)为连接于设有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滚轮(1095)的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牵动凸轮(1081),供驱动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所设置供构成中继耦合结构功能的径向中继离合器;
输出侧(102):为由供输出回转动能的回转机构所构成,输出侧(102)的环状内部供设置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并接受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操控;
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为设置于原动侧(101)与输出侧(102)之间,三者呈同心环状结构,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设有径向中继离合器,径向中继离合器主要为由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滚轮(1095)、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径向离合传动块归位弹簧(1083)、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84)所构成,其中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滚轮(1095)接受原动侧(101)所驱动,与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呈斜向被迫动面的径向离合中继离合器被动侧(1086)耦合,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供设置于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84),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的一端固设于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84),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的另一端作为传动端(1089),传动端(1089)的径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1086)为呈斜向的被迫动面,供与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滚轮(1095)耦合,而传动端(1089)的另一面作为径向离合结构(1087),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避免另外设置阻尼装置,而在原动侧(101)输入端依设定转向对中继传动结构驱动时,通过中继传动结构总成(104)本身惯性质量与所相邻作滑动性接触机件间摩擦阻尼的作用,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呈斜向被迫动面的径向中继离合器被动侧(1086),被径向中继离合器主动侧凸轮顶部滚轮(1095)所迫动,进而移动径向离合结构(1087)供与输出侧(102)的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耦合以传输回转动能,在原动侧对输出侧(102)的回转驱动转矩消失时,通过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本身的弹性、及/或通过设置于相邻的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边端间的径向离合传动块归位弹簧(1083)的释能还原力,使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的径向离合结构(1087)与输出侧(102)的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呈释放以及使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84)归位;
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为连接于输出侧(102),供与设置在径向中继离合器传动板(1084)的径向离合传动块(1082)的传动端(1089)的径向离合结构(1087)作闭合传输回转动能或呈释放;
径向离合结构(1087)及输出侧离合结构(1052)的离合结构由摩擦式离合结构或啮合式离合结构或同步啮合式离合结构所构成;
中间滚动体(1085)为滚球或锥状滚筒或球面形或圆弧形凸出块;
通过上述结构以构成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1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所组成,而具有被共同驱动的原动侧(101),包括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呈同离合运作转向的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100),呈同离合运作转向设置的个别原动侧(101),被共同作同转向驱动,而其输出侧(102)为呈各别独立运作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呈不同离合运作转向的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100),呈不同离合运作转向设置的个别原动侧(101),被共同作同转向驱动,而其输出侧(102)为呈各别独立运作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双转向离合功能,其构成含:  
通过呈不同离合运作转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总成(100),呈不同离合运作转向设置的个别原动侧(101),被共同作同转向的第一转向或第二转向驱动,而输出侧(102)共同设置于同一负载接口结构体(200),而构成第一转向或第二转的双转向离合功能。
CN201320780653.7U 2012-12-06 2013-12-03 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3602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706,558 2012-12-06
US13/706,558 US20140158489A1 (en) 2012-12-06 2012-12-06 Clutch actuated by inertia mass and friction dampi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36021U true CN203836021U (zh) 2014-09-17

Family

ID=4988488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8065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36021U (zh) 2012-12-06 2013-12-03 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
CN201310635071.4A Pending CN103851099A (zh) 2012-12-06 2013-12-03 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35071.4A Pending CN103851099A (zh) 2012-12-06 2013-12-03 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158489A1 (zh)
EP (1) EP2740959A2 (zh)
JP (1) JP2014114959A (zh)
KR (1) KR20140073442A (zh)
CN (2) CN203836021U (zh)
AU (1) AU2013267046A1 (zh)
CA (1) CA2835515A1 (zh)
TW (2) TW201428198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1099A (zh) * 2012-12-06 2014-06-11 杨泰和 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
CN107407367A (zh) * 2015-02-27 2017-11-28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可调节转向柱的锁定装置
CN109185360A (zh) * 2017-08-27 2019-01-11 骆兰珍 一种具有弹性卡片的离合器
CN111615595A (zh) * 2018-01-11 2020-09-01 株式会社F.C.C. 动力传递装置
CN111757997A (zh) * 2018-03-19 2020-10-09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减震装置和扭矩传递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016569A1 (de) * 2014-11-08 2016-05-12 Borgwarner Inc. Drehschwingungstilger
KR20160057674A (ko) 2014-11-14 2016-05-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방 영상 촬영기기
KR102481336B1 (ko) * 2015-06-15 2022-12-26 현대두산인프라코어(주) 플라이휠
CN106816987A (zh) * 2015-11-27 2017-06-09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流体驱动装置、电机组件及其摩擦离合器
KR101657430B1 (ko) * 2016-01-11 2016-09-19 박덕교 로터리 댐퍼
KR101636224B1 (ko) * 2016-01-11 2016-07-04 박덕교 슬라이드 방식의 댐핑 장치
CN211890702U (zh) * 2016-11-04 2020-11-10 米沃奇电动工具公司 用于旋转动力工具的离合器机构
JP6293848B1 (ja) * 2016-11-07 2018-03-14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遠心クラッチ
CN106763269B (zh) * 2017-03-13 2023-09-01 东莞市威力固电路板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传动的锥式离合器
CN107084206B (zh) * 2017-05-31 2019-01-08 象山杰尔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风输送系统装置的离合器
CN109083936A (zh) * 2018-08-09 2018-12-25 宁波华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三角型离合器扭力凸轮联动装置
CN110005563A (zh) * 2019-04-19 2019-07-12 重庆隆鑫发动机有限公司 螺旋型防反拖启动装置及发动机
CN111878521B (zh) * 2020-05-23 2021-10-29 宜兴市信拓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加载式同步带轮传动过载保护及报警装置
DE102021124323B3 (de) * 2021-09-21 2022-11-10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Booster-Kupplung mit einer Rotationsachse für einen Antriebsstra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67870A (en) * 1930-08-29 1932-02-29 Denys Warwick Morley Improved form of free-wheel mechanism for automobile use and for like purposes
US2365877A (en) * 1942-05-07 1944-12-26 Sperry Gyroscope Co Ltd Jamming clutch
US2663397A (en) * 1949-09-24 1953-12-22 Jack & Heintz Prec Ind Inc Centrifugal and one-way clutch
GB1243415A (en) * 1969-05-14 1971-08-18 Trw Inc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ulti-roller brake and clutch construction
US3656597A (en) * 1970-08-20 1972-04-18 Eastman Kodak Co Free-running two way clutch
JPS5884233A (ja) * 1981-11-12 1983-05-20 Hitoshi Masumura 遠心クラツチ
JPS62292926A (ja) * 1986-06-11 1987-12-19 Suzuki Motor Co Ltd シユ−クラツチの切り換え機構
US5560465A (en) * 1995-02-06 1996-10-01 Zindler; Hugh A. Centrifugal clutch
US5582279A (en) * 1995-07-12 1996-12-10 Itt Automotive Electrical Systems, Inc. Acceleration reaction clutch with override capability
JP2004324686A (ja) * 2003-04-22 2004-11-18 Shiida Kensetsu Kk 磁気クラッチ/ブレーキ・ユニット
JP2006112524A (ja) * 2004-10-14 2006-04-27 Ntn Corp 逆入力遮断クラッチ
TW200800715A (en) * 2006-06-16 2008-01-01 Tuan Huei A clutch with high brake torque and stable brake
US8657089B2 (en) * 2010-07-22 2014-02-25 Tai-Her Yang Torque actuated clutch
US8657090B2 (en) * 2010-07-22 2014-02-25 Tai-Her Yang Clutch actuated by initial limit-torque sliding damping
CN102758860B (zh) * 2012-07-27 2015-04-15 重庆大易用机械有限公司 锥形面摩擦式超越离合器
US20140158489A1 (en) * 2012-12-06 2014-06-12 Tai-Her Yang Clutch actuated by inertia mass and friction damping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1099A (zh) * 2012-12-06 2014-06-11 杨泰和 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
CN107407367A (zh) * 2015-02-27 2017-11-28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可调节转向柱的锁定装置
US10293846B2 (en) 2015-02-27 2019-05-21 Thyssenkrupp Presta Ag Locking device for an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9185360A (zh) * 2017-08-27 2019-01-11 骆兰珍 一种具有弹性卡片的离合器
CN111615595A (zh) * 2018-01-11 2020-09-01 株式会社F.C.C. 动力传递装置
CN111757997A (zh) * 2018-03-19 2020-10-09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减震装置和扭矩传递装置
CN111757997B (zh) * 2018-03-19 2022-06-14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减震装置和扭矩传递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8198A (zh) 2014-07-16
CN103851099A (zh) 2014-06-11
KR20140073442A (ko) 2014-06-16
JP2014114959A (ja) 2014-06-26
TWM491750U (zh) 2014-12-11
CA2835515A1 (en) 2014-06-06
US20140158489A1 (en) 2014-06-12
AU2013267046A1 (en) 2014-07-10
EP2740959A2 (en) 2014-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36021U (zh) 通过惯性质量及摩擦阻尼致动的离合器
CN102345687B (zh) 通过初始限转矩滑动阻尼致动的离合器
CN102345688B (zh) 离心力结合滑动阻尼的转矩致动离合器
CN102345690B (zh) 离心力切断滑动阻尼的转矩致动离合器
JP5521056B2 (ja) 連結装置
US9464676B2 (en) Torque-actuated clutch
WO2015123965A1 (zh) 一种旋转式流路切换阀
JP2012026573A5 (zh)
CN102345689B (zh) 转矩致动式离合装置
JP2012026575A5 (zh)
CN106438755B (zh) 一种分体式无弹簧超越离合器
CN207648012U (zh) 一种利用电磁吸力控制的双向超越式离合器
CN104141761B (zh) 储能传动装置
RU2730750C1 (ru) Электропривод с ручным дублером
CN201593574U (zh) 一种电动车用超越离合器
CN203784132U (zh) 单向可控超越离合器
JP2017009089A (ja) 摩擦係合装置
CN101476606A (zh) 惯性涨紧离合器
SK7263Y1 (sk) Hybridná spojk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7

Termination date: 2017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