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18046U - 单向棘轮扳手 - Google Patents

单向棘轮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18046U
CN203818046U CN201420116903.1U CN201420116903U CN203818046U CN 203818046 U CN203818046 U CN 203818046U CN 201420116903 U CN201420116903 U CN 201420116903U CN 203818046 U CN203818046 U CN 2038180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chet
drive rod
clipping block
rotor
ratchet wre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169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水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lliam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lliam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lliam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lliam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169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180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180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1804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单向棘轮扳手,一本体设有一容置孔,该容置孔内壁设有第一内棘齿;一驱动杆穿设于该本体中,该驱动杆一端设有一环形齿;一转动体设于该头部的该容置孔中,该转动体包含有一结合孔与一齿部,该结合孔供一传动杆插置其中,该齿部可与该驱动杆的该环形齿啮合;一第一、第二卡掣块分别具有第一、第二外棘齿,该第一外棘齿与该本体的第一内棘齿啮合,该第二外棘齿与一套管的第二内棘齿啮合;透过一把手驱动该驱动杆的转动,减少元件间的间隙,用户以近乎小角度的方式定位销或螺帽,由此达到无角度的锁固。

Description

单向棘轮扳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扳手结构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单向棘轮扳手。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单向棘轮扳手是配合一套筒以驱转螺丝或螺帽等螺合件,其结构是透过一个内棘轮与一个具有外棘齿的卡掣块单向卡制,当以该螺合件为旋转中心扳动该单向棘轮扳手时,其中一个方向可驱使螺合件转动,反之,另一方向则会空转,由此,使用者不需重复将该套筒与该螺合件分离与套合,具有操作简便之效。然而,现有的单向棘轮扳手因为内棘轮与卡掣块的外棘齿之间存有齿隙,造成该单向棘轮扳手在正式驱动该套筒以驱转螺合件之前,会有一段旋摆的空行程,除此之外,套筒的四角孔与四角棘轮头之间亦存在套合后的间隙,且套筒用以结合如螺丝或螺帽等螺合件的六角型头部的结合孔,在该六角型头部伸入时仍与之有间隙存在,前述因素的组合,再加大该旋摆的空行程,更使得该单向棘轮扳手不适用于狭窄的空间使用。虽然有业者期以增加该内棘轮与该卡掣块的外棘齿的齿数,以减缩齿隙,但,过多齿数的内棘轮与该卡掣块的外棘齿制作不易,徒增成本支出,更容易因齿型细致而衍生结构强度不足致有崩损之虞。因此,利用增加齿数以减缩齿隙的方式,显然并非实用的选择。
为此,一种可消除齿隙的单向棘轮扳手便应运而生,如中国台湾证书号第M311540号具有两种扭力输出的棘轮扳手结构实用新型专利案即是,该专利技术具备一传动杆与二环形齿轮,透过把手带动传动杆的转动来达到消除齿隙的目的,但是上述构件过多,在组装上格外困难,造成付出的人力与时间成本也随之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用于提供一种单向棘轮扳手,该单向棘轮扳手构件减少,可提高组装效率并可降低成本支出。
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单向棘轮扳手包含一本体、一驱动杆、一转动体,至少一第一卡掣块、至少一第二卡掣块以及一把手。其中,该本体包括有相连通的一容置孔与一轴孔,该容置孔内壁设有一第一内棘齿;该驱动杆可转动地穿设于该本体的该轴孔中,该驱动杆一端设有一环形齿,该驱动杆相对该环形齿的另一端为一受驱转部;该转动体可转动地设于该本体的该容置孔中,该转动体包含有一套筒部与一齿部,该套筒部具有一结合孔供一传动杆插置其中,该齿部连接于该套筒部一端,且具有一端面棘齿与该驱动杆的该环形齿啮合;该第一卡掣块设置于该转动体的该套筒部与该容置孔内壁之间,该第一卡掣块包含有一第一外棘齿与该第一内棘齿啮合;该把手是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套设于该驱动杆上,且该把手包括有一套管,该套管内壁设有一第二内棘齿;以及该第二卡掣块设置于该把手的该套管与该驱动杆之间,该第二卡掣块包含有一第二外棘齿与该第二内棘齿啮合。
其中该转动体的结合孔内壁与该传动杆的其中的一者设置一滑槽,该滑槽具有二挡面;一定位销插设于该转动体或该传动杆上,该定位销一端伸至该滑槽中,且该定位销与该滑槽的其中一该挡面接触以限制该传动杆的移动范围。
其中该本体包含有一头部与一柄部,该头部内具有该容置孔,该柄部连接于该头部,且该柄部内具有该轴孔,其中该驱动杆包括有一环形沟,该环形沟位于该环形齿下缘,该本体的该柄部具有一穿孔,该穿孔供一插销插入,且该插销一端突伸至该驱动杆的该环形沟中。
其中该转动体的该套筒部包含有一切槽,该第一卡掣块设于该套筒部的该切槽中。
其中该驱动杆的该受驱转部包含一沟槽,该第二卡掣块设置于该驱动杆的该沟槽中。
其中包含有一第一弹复元件,该第一弹复元件顶推该第一卡掣块,以使该第一外棘齿与该本体的该第一内棘齿啮合。
其中包含有一第二弹复元件,该第二弹复元件顶推该第二卡掣块,以使该第二外棘齿与该套管的该第二内棘齿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用户透过旋转该驱动杆消除该第一卡掣块与第一内棘齿的齿隙,接着扳动该单向棘轮扳手即可转动一螺合件(例如螺丝、螺帽),由此称为无角度的锁固。且该容置孔内的元件数量大幅减少,所以本实用新型在组装上更有效率,并由此降低组装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单向棘轮扳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单向棘轮扳手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的A-A方向剖视图。
图4是图3的B-B方向剖视图。
图5是图4的C-C方向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单向棘轮扳手的局部剖视图,揭示驱动杆与该把手的组合。
符号说明
100单向棘轮扳手
10本体
12头部              122容置孔          122a第一开口
122b第二开口        14柄部             142轴孔
142a第三开口        142b第四开口       144穿孔
16第一内棘齿        18插销
20驱动杆
22环形齿            24受驱转部         242沟槽
26环形沟
30转动体
32套筒部            322结合孔          324切槽
326滑槽             326a挡面           34齿部
342端面棘齿
40第一卡掣块
42第一外棘齿        44第一弹复元件
50第二卡掣块
52第二外棘齿   54第二弹复元件   56定位珠
60把手
62套管         622第二内棘齿    64轴孔
70传动杆
72定位凹槽     722弹性件        724定位珠
74定位孔       742弹簧          76定位销
80垫片
L1第一轴线
L2第二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后,请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单向棘轮扳手100,包括有一本体10、一驱动杆20、一转动体30、二第一卡掣块40、一第二卡掣块50,以及一把手60。
该本体10具有一头部12与一柄部14,该头部12具有一容置孔122,该容置孔122相对应两端具有一第一开口122a与一第二开口122b,该容置孔122的侧壁环绕设置有一第一内棘齿16,该柄部14一端连接该头部12,该柄部14具有一轴孔142,该轴孔142相对应两端具有一第三开口142a与一第四开口142b,该第三开口142a位于该柄部14相对该头部12的一端,该第四开口142b连通该头部12的该第一开口122a。于此定义该容置孔122的中心轴线为一第一轴线L1,定义该轴孔142的中心轴线为一第二轴线L2,且该第一轴线L1与该第二轴线L2垂直交设。
如图2及图4所示,该转动体30可转动地穿设于该头部12的该容置孔122中,该转动体30包含有一体成型的一套筒部32与一齿部34,其中该套筒部32中央具有一结合孔322供一传动杆70插设其中。如图2及图3所示,该套筒部32的外侧壁另具有二相对应设置的切槽324,各该切槽324分别设置有一该第一卡掣块40,每一第一卡掣块40具有一第一外棘齿42,如图3所示,各该第一卡掣块40与相对应的该套筒部32的切槽324间设有一第一弹复元件44,该第一弹复元件44顶推对应的第一卡掣块40,使该第一卡掣块40的该第一外棘齿42与该本体10的该第一内棘齿16啮合。
如图4所示,该转动体30的该齿部34朝向该套筒部32的一面具有一端面棘齿342,当该转动体30的该套筒部32穿设于该容置孔122内时,该齿部34遮蔽该第一开口122a,另有一垫片80设于该套筒部32邻近该第二开口122b的一端,用以遮蔽该容置孔122的该第二开口122b。
该套筒部32的该结合孔322内壁具有一滑槽326,该滑槽326具有相对设置的二挡面326a,该传动杆70包含有二定位凹槽72与一定位孔74,设置于中央的定位孔74供一定位销76插设,该定位孔74中具有一弹簧742顶推该定位销76至该滑槽326中,当该传动杆70在该套筒部32间滑移时,该定位销76通过抵靠其中一该挡面326a以限制该传动杆70的移动范围且无法相对该转动体30分离;另外,各该定位凹槽72内分别设有一定位珠724,各该定位珠724下方设有一弹性件722,当该二定位珠724的其中一个嵌入该滑槽326时,该传动杆70的相对一端突伸于该转动体30外,以便与一套筒(图未示)结合。
如图2及图5所示,该驱动杆20一端具有一环形齿22,另一端具有一受驱转部24,该驱动杆20可转动地穿设于该本体10的该轴孔142,该驱动杆20的该环形齿22的齿面穿出该第四开口142b与该转动体30的端面棘齿342啮合;该环形齿22的下缘设置有一环形沟26,而该本体10的该柄部14具有一穿孔144,该穿孔144供一插销18突伸至该驱动杆20的该环形沟26,使该驱动杆20可转动但无法相对该本体10抽离。
如图2及图6所示,一套管62设置于该把手60的一轴孔64内,该驱动杆20的该受驱转部24穿设于该把手60的该套管62内,该套管62内具有一第二内棘齿622,该受驱转部24具有一沟槽242,该沟槽242供该第二卡掣块50容置,该第二卡掣块50外侧具有一第二外棘齿52,该沟槽242上设有一第二弹复元件54与一定位珠56,该第二弹复元件54顶推该定位珠56与该第二卡掣块50,使该第二卡掣块50的该第二外棘齿52与该套管62的第二内棘齿622啮合。
以下说明该单向棘轮扳手100在极为狭窄的空间中亦能使用。首先,如图1及图2所示,为消除该第一卡掣块40与该第一外棘齿42之间的齿隙,使用者先以该第二轴线L2为中心,以逆时针方向略为转动该把手60,即可透过该套管62带动该第二卡掣块50与该驱动杆20一起旋转,同时该驱动杆20的该环形齿22与该转动体30的该端面棘齿342啮合转动,进而带动该第一卡掣块40位移,且该第一卡掣块40的第一外棘齿42与该第一内棘齿16啮合;如此,即完成消除该第一卡掣块40的该第一外棘齿42与该本体10的该第一内棘齿16之间的齿隙,用以于极狭窄空间中,仍能继续转动把手60而以小扭力输出,或是在小角度的作业环境中,下压该把手60而以大扭力输出,据以进行锁固操作使用。
特别一提的是,在选择以大扭力输出方式而操作该单向棘轮扳手100时,纵然是因为操作习惯或施力姿势的影响,使得该把手60有以顺时针方向转动并导致加大该第一外棘齿42与该第一内棘齿16之间齿隙之虞时,使用者只要先采取上述消除齿隙方式之后,即可因该第二外棘齿52与该第二内棘齿622为单向卡制作用,使得在下压该把手60而产生大扭力输出时,该把手60将相对该驱动杆20空转,而不会有牵动该第一外棘齿42与该第一内棘齿16之间齿隙的问题产生。
本实施例的该单向棘轮扳手100提供使用者不论是选择以小扭力或大扭力输出方式而操作该单向棘轮扳手100时,只要先以上述方式消除该第一外棘齿42与该第一内棘齿16之间的齿隙后,即可于狭窄空间内操作使用。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前述该第一外棘齿42与该第一内棘齿16之间的齿隙可被消除外,该传动杆70与所套接的套筒、以及该套筒与螺合件结合后彼此间所存的间隙,亦可透过转动该把手60而一并获得消除;并且,该单向棘轮扳手100构造简单,简化了组装工序及降低组装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举凡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权利要求范围所为之等效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单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包括有相连通的一容置孔与一轴孔,该容置孔内壁设有一第一内棘齿;
一驱动杆,能转动地穿设于该本体的该轴孔中,该驱动杆一端设有一环形齿,该驱动杆相对该环形齿的另一端为一受驱转部;
一转动体,能转动地设于该本体的该容置孔中,该转动体包含有一套筒部与一齿部,该套筒部具有一结合孔供一传动杆插置其中,该齿部连接于该套筒部一端,且具有一端面棘齿与该驱动杆的该环形齿啮合;
至少一第一卡掣块,设置于该转动体的该套筒部与该容置孔内壁之间,该第一卡掣块包含有一第一外棘齿与该第一内棘齿啮合;
一把手,是以能相对转动的方式套设于该驱动杆上,且该把手包括有一套管,该套管内壁设有一第二内棘齿;以及
至少一第二卡掣块,设置于该把手的该套管与该驱动杆之间,该第二卡掣块包含有一第二外棘齿与该第二内棘齿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转动体的结合孔内壁与该传动杆的其中的一者设置一滑槽,该滑槽具有二挡面;一定位销插设于该转动体或该传动杆上,该定位销一端伸至该滑槽中,且该定位销与该滑槽的其中一该挡面接触以限制该传动杆的移动范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包含有一头部与一柄部,该头部内具有该容置孔,该柄部连接于该头部,且该柄部内具有该轴孔,其中该驱动杆包括有一环形沟,该环形沟位于该环形齿下缘,该本体的该柄部具有一穿孔,该穿孔供一插销插入,且该插销一端突伸至该驱动杆的该环形沟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转动体的该套筒部包含有一切槽,该第一卡掣块设于该套筒部的该切槽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杆的该受驱转部包含一沟槽,该第二卡掣块设置于该驱动杆的该沟槽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第一弹复元件,该第一弹复元件顶推该第一卡掣块,以使该第一外棘齿与该本体的该第一内棘齿啮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第二弹复元件,该第二弹复元件顶推该第二卡掣块,以使该第二外棘齿与该套管的该第二内棘齿啮合。
CN201420116903.1U 2014-03-14 2014-03-14 单向棘轮扳手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180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16903.1U CN203818046U (zh) 2014-03-14 2014-03-14 单向棘轮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16903.1U CN203818046U (zh) 2014-03-14 2014-03-14 单向棘轮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18046U true CN203818046U (zh) 2014-09-10

Family

ID=51473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16903.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18046U (zh) 2014-03-14 2014-03-14 单向棘轮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180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7979A (zh) * 2014-03-14 2015-09-16 特典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单向棘轮扳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7979A (zh) * 2014-03-14 2015-09-16 特典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单向棘轮扳手
CN104907979B (zh) * 2014-03-14 2016-09-21 特典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单向棘轮扳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07996U (zh) 一种旋转棘轮扳手
WO2008142131A3 (en) Split gear for avoiding backlash when engaging a mating gear
TWM439546U (en) Non-return ratchet type torque socket
US8424422B2 (en) Adjustable socket structure
US20070107560A1 (en) Ratchet wrench
US20130126293A1 (en) Ratchet cylinder for a bicycle hub
CN205445168U (zh) 一种锁具离合器
CN203818046U (zh) 单向棘轮扳手
JP2017087413A (ja) 高速回転レンチの軸心固定装置及びこれを適用した高速回転レンチ
CN201711896U (zh) 改良式工具结构
CN202622668U (zh) 一种棘轮螺丝刀的棘轮机构
CN104907979A (zh) 单向棘轮扳手
US20120227548A1 (en) One-Way Wrench
WO2016033711A1 (zh) 棘轮扳手
TWM515935U (zh) 組合式棘輪扳手
CN202241061U (zh) 新型多用高扭力双向棘轮
US20110056335A1 (en) Wrench for Providing Two Operative Modes
TW200812757A (en) Wrench having dual torque outputting
EP2295202B1 (en) Wrench for providing two operative modes
CN201810738U (zh) 可改变回转方向的棘轮机构
CN207289938U (zh) 一种棘轮组件
CN102310383B (zh) 一种内六角扳手助力柄
CN103062244B (zh) 多用高扭力双向棘轮
TWI472409B (zh) 具有第二扭力輸出的棘輪扳手
CN203266531U (zh) 棘轮螺丝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921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