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09464U - 一种间隙自弥补螺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间隙自弥补螺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09464U
CN203809464U CN201420206358.5U CN201420206358U CN203809464U CN 203809464 U CN203809464 U CN 203809464U CN 201420206358 U CN201420206358 U CN 201420206358U CN 203809464 U CN203809464 U CN 2038094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
make
gap
driving spring
thermal ins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063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斌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Jinwei Prof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Jinwei Prof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Jinwei Prof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Jinwei Prof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063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094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094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0946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间隙自弥补螺栓,包括螺帽和螺杆,螺帽内开设一行程腔,行程腔内装设有弹性弥补装置,螺帽与紧固面之间产生间隙时,弹性弥补装置向紧固面移动并弥补螺帽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该螺栓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实现间隙自动弥补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间隙自弥补螺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紧固件连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间隙自弥补螺栓。
背景技术
螺栓,一般属于通用的紧固件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交通工具、设备设施、电子等各个领域,螺栓在结构中不能意外松动或脱落是它的基本要求。
现有技术中,螺栓的紧固方式大多为与紧固面直接连接,或在螺栓下垫设尼龙垫圈,若采用直接连接的方式,当螺栓所在的部件或设备长期处于振动或悬空环境下工作时,紧固面容易变形,使得螺栓与紧固面之间会产生间隙,螺栓容易松动脱落,从而酿成重大安全事故。而在螺栓下垫设尼龙垫圈,会使螺栓拧紧后其紧固面受力均匀,受力面积增大,并且尼龙垫圈具有优异的绝缘、耐蚀、隔热和非磁性能,且重量轻等优点,但由于尼龙垫圈面临较大的温度变化(如受火灾影响)时,较其他部件易出现老化现象,当尼龙垫圈老化失效后,螺栓与紧固面就会产生间隙,螺栓会松动,如不消除间隙有可能因为螺栓的松动而使整个连接失效,从而酿成重大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实现间隙自动弥补的间隙自弥补螺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间隙自弥补螺栓,包括螺帽和螺杆,所述螺帽内开设一行程腔,所述行程腔内装设有弹性弥补装置,所述螺帽与紧固面之间产生间隙时,所述弹性弥补装置向紧固面移动并弥补螺帽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弹性弥补装置包括驱动件和弥补件,所述驱动件一端与螺帽相抵,另一端与弥补件相抵,所述弥补件与紧固面相抵,所述紧固面变形与螺帽之间产生间隙时,所述驱动件抵推所述弥补件、所述弥补件向紧固面移动并弥补螺帽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
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弹簧,所述弥补件为弹性卡环,所述驱动弹簧套装于螺杆上,所述驱动弹簧一端与螺帽相抵,另一端与弥补件相抵,所述螺杆上设有防退凸台,所述防退凸台与螺帽底端平齐,所述弥补件夹设于防退凸台与紧固面之间并紧箍于螺杆外围,所述螺杆于紧箍处设有至少两级进给台阶,所述紧固面变形与螺帽之间产生间隙时,所述驱动弹簧伸展抵推所述弥补件、且所述弥补件沿各级进给台阶逐级收缩并弥补螺帽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
所述螺杆上套设有隔热件,所述弹性弥补装置一端与螺帽相抵,另一端与隔热件相抵,所述隔热件失效消失时,所述弹性弥补装置向紧固面移动并弥补螺帽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
所述弹性弥补装置包括驱动件和弥补件,所述驱动件一端与螺帽相抵,另一端与弥补件相抵,所述弥补件与隔热件相抵,所述隔热件失效消失时,所述驱动件抵推所述弥补件、所述弥补件向紧固面移动并弥补螺帽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
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弹簧和垫片,所述弥补件为弹性卡环,所述驱动弹簧、垫片以及弥补件依次相抵并套装于螺杆上,所述驱动弹簧一端与螺帽相抵,另一端与垫片相抵,所述垫片与弥补件相抵,所述弥补件上设有销孔,所述隔热件上设有与所述销孔配合插接的柱销,所述隔热件失效消失时,所述驱动弹簧伸展并带动垫片抵推所述弥补件至行程腔外、且所述弥补件胀开并弥补螺帽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
所述弥补件上开设有开口。
所述螺帽底端设有第一斜面,所述弥补件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斜面配合滑移的第二斜面。
所述隔热件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斜面配合相抵的第三斜面。
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弹簧,所述弥补件为弹性卡环,所述驱动弹簧套装于螺杆上,所述驱动弹簧一端与螺帽相抵,另一端与弥补件相抵,所述螺杆上设有防退凸台,所述防退凸台与螺帽底端平齐,所述弥补件夹设于防退凸台与隔热件之间并紧箍于螺杆外围,所述螺杆于紧箍处设有至少两级进给台阶,所述隔热件失效消失时,所述驱动弹簧伸展抵推所述弥补件、且所述弥补件沿各级进给台阶逐级收缩并弥补螺帽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
所述进给台阶设有第四斜面,所述弥补件于紧箍侧设有用于与第四斜面配合滑移的第五斜面,所述隔热件失效消失时,所述驱动弹簧伸展抵推所述弥补件、且所述弥补件的第五斜面沿各级进给台阶的第四斜面逐级滑移收缩并弥补螺帽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
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弹簧,所述弥补件包括推板,所述推板周沿弯折有四个弹性扣板,所述螺杆上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位于隔热件与螺帽底端之间,所述导向块上开设有四个凹面,所述推板与驱动弹簧相抵,所述弹性扣板胀开抓压于凹面上,所述隔热件失效消失时,所述驱动弹簧伸展抵推所述推板、且所述弹性扣板沿凹面侧壁滑动收缩并弥补螺帽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
所述凹面于靠近隔热件的一端设第六斜面,所述弹性扣板设有用于与第六斜面配合滑移的第七斜面。
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弹簧,所述弥补件包括推板,所述推板周沿弯折有四个弹性扣板,所述螺杆端头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上开设有四个通槽,所述螺母于一端与螺帽螺纹连接,另一端与隔热件相抵,所述推板与驱动弹簧相抵,四个所述弹性扣板收缩滑设于相应的通槽内并与隔热件相抵,所述隔热件失效消失时,所述驱动弹簧伸展抵推所述推板、且所述弹性扣板沿通槽侧壁滑动胀开并弥补螺帽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
所述行程腔内设有与螺帽相连的导向杆,所述驱动弹簧与推板均套装于所述导向杆外围。
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弹簧,所述弥补件外围箍设有弹性环箍,所述弥补件外围开设有用于与弹性环箍配合的箍槽,所述驱动弹簧和弥补件均套装于螺杆上,所述驱动弹簧一端与螺帽相抵,另一端与弥补件相抵,所述弥补件与隔热件相抵,所述隔热件失效消失时,所述驱动弹簧伸展抵推所述弥补件、且所述弥补件移动弥补螺帽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
所述弥补件包括两块半圆抱箍,所述箍槽设于半圆抱箍外围,两块所述半圆抱箍套于螺杆后通过弹性环箍紧箍于螺杆外围,所述隔热件失效消失时,所述驱动弹簧伸展同时抵推两块半圆抱箍、且两块半圆抱箍移动弥补螺帽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
所述隔热件与螺杆螺纹连接。
所述螺帽与螺杆为一体成型结构或所述螺帽与螺杆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间隙自弥补螺栓,该螺栓包括螺帽和螺杆,即将螺杆与紧固面螺纹连接后,螺帽会直接压紧紧固面以实现紧固连接,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而螺帽内开设一行程腔,行程腔内装设有弹性弥补装置,即在安装状态时,该弹性弥补装置由于自身会在行程腔内产生形变以形成预释放力,当螺帽与紧固面之间产生间隙时,弹性弥补装置会恢复形变而向紧固面移动,并弥补螺帽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确保该螺栓结构不会松动,实现了二次紧固作用,大大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隔热件能起到断桥隔热的效果,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而螺帽内开设一行程腔,行程腔内装设有弹性弥补装置,弹性弥补装置一端与螺帽相抵,另一端与隔热件相抵,即在安装状态时,该弹性弥补装置由于自身会在行程腔内产生形变以形成预释放力,当隔热件失效消失时,该螺栓结构与紧固面之间会产生间隙, 此时,弹性弥补装置会恢复形变而向紧固面移动,从而弥补螺帽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确保该螺栓结构不会松动,实现了二次紧固作用,大大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紧固面变形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紧固面变形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螺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螺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弥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驱动弹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隔热件消失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隔热件消失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隔热件消失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螺帽与螺杆的安装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弥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隔热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驱动弹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垫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隔热件消失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隔热件逐渐消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隔热件消失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螺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螺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弥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驱动弹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隔热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隔热件消失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隔热件消失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隔热件消失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弥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螺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隔热件消失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隔热件消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弥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隔热件消失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隔热件消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中螺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3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中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中半圆抱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螺帽;11、行程腔;12、第一斜面;2、螺杆;21、防退凸台;22、导向块;221、凹面;2211、第六斜面;23、螺母;231、通槽; 3、弹性弥补装置;31、驱动件;311、驱动弹簧;312、垫片;32、弥补件;321、销孔;322、开口;323、第二斜面;324、第五斜面;325、推板;326、弹性扣板;3261、第七斜面;327、半圆抱箍;3271、箍槽;4、隔热件;41、柱销;42、第三斜面;5、进给台阶;51、第四斜面;6、导向杆;7、弹性环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1至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间隙自弥补螺栓的第一种实施例,该螺栓包括螺帽1和螺杆2,即将螺杆2与紧固面螺纹连接后,螺帽1会直接压紧紧固面以实现紧固连接,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而螺帽1内开设一行程腔11,行程腔11内装设有弹性弥补装置3,即在安装状态时,该弹性弥补装置3由于自身会在行程腔11内产生形变以形成预释放力,当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产生间隙时,弹性弥补装置3会恢复形变而向紧固面移动,并弥补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确保该螺栓结构不会松动,实现了二次紧固作用,大大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弹性弥补装置3包括驱动件31和弥补件32,驱动件31一端与螺帽1相抵,另一端与弥补件32相抵,弥补件32与紧固面相抵,紧固面变形与螺帽1之间产生间隙时,驱动件31抵推弥补件32、弥补件32向紧固面移动并弥补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该结构中,弥补件32始终受到来自驱动件31的抵推力,当紧固面变形与螺帽1之间产生间隙时,驱动件31会伸展抵推弥补件32,使弥补件32向紧固面方向移动,从而弥补因紧固面变形而产生的间隙,确保该螺栓结构不会松动,从而实现二次紧固作用,其结构简单、易行实现。
本实施例中,驱动件31包括驱动弹簧311,弥补件32为弹性卡环,驱动弹簧311套装于螺杆2上,驱动弹簧311一端与螺帽1相抵,另一端与弥补件32相抵,螺杆2上设有防退凸台21,防退凸台21与螺帽1底端平齐,弥补件32夹设于防退凸台21与紧固面之间并紧箍于螺杆2外围,螺杆2于紧箍处设有至少两级进给台阶5,紧固面变形与螺帽1之间产生间隙时,驱动弹簧311伸展抵推弥补件32、且弥补件32沿各级进给台阶5逐级收缩并弥补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即在安装状态时,该驱动弹簧311被压缩收紧在行程腔11内,形成了预释放力,而弹性卡环首先处于胀开状态并紧箍于螺杆2外围的第一级进给台阶5上,紧固面变形与螺帽1之间产生间隙时,驱动弹簧311会伸展抵推弹性卡环,使弹性卡环向紧固面方向移动,由于弹性卡环首先处于胀开状态,故弹性卡环会沿各级进给台阶5逐级收缩并弥补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弹性卡环每移动一级后,该级的进给台阶5会限制弹性卡环反向移动,具有防退功能,在紧固面缓慢变形的过程中实现逐级弥补,确保该螺栓结构不会松动,实现了二次紧固作用,大大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实施例2:
图7至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间隙自弥补螺栓的第二种实施例,该螺栓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螺杆2上套设有隔热件4,隔热件4能起到断桥隔热的效果,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弹性弥补装置3一端与螺帽1相抵,另一端与隔热件4相抵,即在安装状态时,该弹性弥补装置3由于自身会在行程腔11内产生形变以形成预释放力,当隔热件4失效消失时,该螺栓结构与紧固面之间会产生间隙, 此时,弹性弥补装置3会恢复形变而向紧固面移动,从而弥补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确保该螺栓结构不会松动,实现了二次紧固作用,大大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弹性弥补装置3包括驱动件31和弥补件32,驱动件31一端与螺帽1相抵,另一端与弥补件32相抵,弥补件32与隔热件4相抵,隔热件4失效消失时,驱动件31抵推弥补件32、弥补件32向紧固面移动并弥补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该结构中,驱动件31会伸展抵推弥补件32,使弥补件32向紧固面方向移动,当弥补件32移动至行程腔11外时,弥补件32刚好弥补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确保该螺栓结构不会松动,从而实现二次紧固作用,其结构简单、易行实现。
本实施例中,驱动件31包括驱动弹簧311和垫片312,弥补件32为弹性卡环,驱动弹簧311、垫片312以及弥补件32依次相抵并套装于螺杆2上,驱动弹簧311一端与螺帽1相抵,另一端与垫片312相抵,垫片312与弥补件32相抵,弥补件32上设有销孔321,隔热件4上设有与销孔321配合插接的柱销41,隔热件4失效消失时,驱动弹簧311伸展并带动垫片312抵推弥补件32至行程腔11外、且弥补件32胀开并弥补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该结构中,垫片312的两侧分别与驱动弹簧311以及弹性卡环相抵,整个驱动释放过程,该垫片312相当于传力部件,增大了整个驱动件31与弹性卡环的接触面积,使弹性卡环受力均匀,提高了驱动释放的平稳性,而通过柱销41与销孔321的插接配合,保证了隔热件4与弹性卡环的连接,隔热件4会受到来自弹性卡环的收缩力而进一步夹紧于螺杆2,保证了隔热件4与弹性卡环以及螺杆2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中,弥补件32上开设有开口322,该有开口322一方面便于弹性卡环在安装状态时收紧于行程腔11内,以形成预释放力,另一方面又便于在预释过程中胀开,保证了自动间隙弥补功能。
本实施例中,螺帽1底端设有第一斜面12,弥补件32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斜面12配合滑移的第二斜面323,通过第二斜面323与第一斜面12的配合滑移,一方面便于弹性卡环的释放胀开,使得整个间隙弥补过程更加稳定快捷,另一方面,保证了弹性卡环移动的唯一性,可防止弹性卡环反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 隔热件4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斜面12配合相抵的第三斜面42,该第三斜面42与第一斜面12配合紧贴,进一步提高了隔热件4与螺帽1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中,隔热件4与螺杆2螺纹连接,使得隔热件4与螺杆2在安装状态时形成统一整体,大大提高了隔热件4与螺杆2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中,螺帽1与螺杆2螺纹连接,即螺帽1与螺杆2为分体式结构,便于整个螺栓结构的装卸工作。
在其它实施例中,螺帽1与螺杆2也可为一体成型结构,以提高整个螺栓结构的强度。
实施例3:
图15至图2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间隙自弥补螺栓的第三种实施例,该螺栓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驱动件31包括驱动弹簧311,弥补件32为弹性卡环,驱动弹簧311套装于螺杆2上,驱动弹簧311一端与螺帽1相抵,另一端与弥补件32相抵,螺杆2上设有防退凸台21,防退凸台21与螺帽1底端平齐,弥补件32夹设于防退凸台21与隔热件4之间并紧箍于螺杆2外围,该防退凸台21与弹性卡环相抵,防止在安装状态时,弹性卡环出现倒退现象,其结构简单可靠,螺杆2于紧箍处设有至少两级进给台阶5,隔热件4失效消失时,驱动弹簧311伸展抵推弥补件32、且弥补件32沿各级进给台阶5逐级收缩并弥补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即在安装状态时,该驱动弹簧311被压缩收紧在行程腔11内,形成了预释放力,而弹性卡环首先处于胀开状态并紧箍于螺杆2外围的第一级进给台阶5上,当隔热件4失效消失时,该螺栓结构与紧固面之间会产生间隙, 此时,驱动弹簧311会伸展抵推弹性卡环,使弹性卡环向紧固面方向移动,由于弹性卡环首先处于胀开状态,故弹性卡环会沿各级进给台阶5逐级收缩并弥补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弹性卡环每移动一级后,该级的进给台阶5会限制弹性卡环反向移动,具有防退功能,在隔热件4缓慢消失的过程中实现逐级弥补,确保该螺栓结构不会松动,实现了二次紧固作用,大大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进给台阶5设有第四斜面51,弥补件32于紧箍侧设有用于与第四斜面51配合滑移的第五斜面324,隔热件4失效消失时,驱动弹簧311伸展抵推弥补件32、且弥补件32的第五斜面324沿各级进给台阶5的第四斜面51逐级滑移收缩并弥补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通过第五斜面324与第四斜面51的配合滑移,便于弹性卡环的逐级进给,提高了自进给弥补的稳定性和快捷性,同时,斜面配合也可防止弹性卡环反向移动,进一步提高了防退效果。
实施例4:
图23至图2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间隙自弥补螺栓的第四种实施例,该螺栓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驱动件31包括驱动弹簧311,弥补件32包括推板325,推板325周沿弯折有四个弹性扣板326,螺杆2上设有导向块22,导向块22位于隔热件4与螺帽1底端之间,导向块22上开设有四个凹面221,推板325与驱动弹簧311相抵,弹性扣板326胀开抓压于凹面221上,这样设置,使得导向块22在周向方形均形成了抓扣力,当隔热件4失效消失时,四个弹性扣板326会同时沿四个凹面221滑动收缩并弥补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即又形成了周向弥补填充,提高了二次紧固的强度,隔热件4失效消失时,驱动弹簧311伸展抵推推板325、且弹性扣板326沿凹面221侧壁滑动收缩并弥补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该结构中,推板325周沿弯折有弹性扣板326,即该弥补件32为折弯件,具有弹性形变的效果,保证了弹性扣板326的收缩弥补功能,而推板325会与驱动弹簧311相抵,增大了驱动弹簧311与整个弥补件32的接触面积,使弹性扣板326受力均匀,提高了驱动释放的平稳性,。
本实施例中,凹面221于靠近隔热件4的一端设第六斜面2211,弹性扣板326设有用于与第六斜面2211配合滑移的第七斜面3261,通过第七斜面3261与第六斜面2211的配合滑移,一方面可保证弥补件32受驱动弹簧311驱动力时更容易滑移至导向块22底端,提高了整个间隙弥补过程的快捷性,另一方面,该第六斜面2211可进一步防止弥补件32倒退,提高了防退功能,使整个二次紧固的过程更为稳定可靠。
实施例5:
图28至图3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间隙自弥补螺栓的第五种实施例,该螺栓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驱动件31包括驱动弹簧311,弥补件32包括推板325,推板325周沿弯折有四个弹性扣板326,螺杆2端头设有螺母23,螺母23上开设有四个通槽231,螺母23于一端与螺帽1螺纹连接,另一端与隔热件4相抵,推板325与驱动弹簧311相抵,四个弹性扣板326收缩滑设于相应的通槽231内并与隔热件4相抵,这样设置,使得螺母23在周向方形均形成了扣紧力,当隔热件4失效消失时,四个弹性扣板326会同时沿四个通槽231滑动胀开并弥补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即又形成了周向弥补填充,提高了二次紧固的强度,隔热件4失效消失时,驱动弹簧311伸展抵推推板325、且弹性扣板326沿通槽231侧壁滑动胀开并弥补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该结构中,推板325周沿弯折有弹性扣板326,即该弥补件32为折弯件,具有弹性形变的效果,保证了弹性扣板326的胀开弥补功能,而推板325会与驱动弹簧311相抵,增大了驱动弹簧311与整个弥补件32的接触面积,使弹性扣板326受力均匀,提高了驱动释放的平稳性。
本实施例中,行程腔11内设有与螺帽1相连的导向杆6,驱动弹簧311与推板325均套装于导向杆6外围,该导向杆6可防止在驱动过程中驱动弹簧311与弥补件32出现歪偏现象,具有导向作用。
实施例6:
图31至图3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间隙自弥补螺栓的第六种实施例,该螺栓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驱动件31包括驱动弹簧311,弥补件32外围箍设有弹性环箍7,弥补件32外围开设有用于与弹性环箍7配合的箍槽3271,该箍槽3271能对弹性环箍7进行定位,可防止弹性环箍7出现箍偏的现象,提高了弹性环箍7的紧箍强度,保证弥补件32不会掉落,驱动弹簧311和弥补件32均套装于螺杆2上,驱动弹簧311一端与螺帽1相抵,另一端与弥补件32相抵,弥补件32与隔热件4相抵,隔热件4失效消失时,驱动弹簧311伸展抵推弥补件32、且弥补件32移动弥补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即在安装状态时,该驱动弹簧311和弥补件32都被压缩收紧在行程腔11内,形成了预释放力,而弹性环箍7紧箍于弥补件32外围,可保证弥补件32与螺杆2外围紧贴,当隔热件4失效消失时,该螺栓结构与紧固面之间会产生间隙, 此时,驱动弹簧311会伸展抵推弥补件32,使弥补件32向紧固面方向移动,由于弥补件32是靠弹性环箍7的紧箍力紧贴于螺杆2外围,而弹性环箍7具有弹性形变功能,故该弥补件32移动过程中能始终与螺杆2外围紧贴,从而弥补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确保该螺栓结构不会松动,实现了二次紧固作用,大大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弥补件32包括两块半圆抱箍327,箍槽3271设于半圆抱箍327外围,两块半圆抱箍327套于螺杆2后通过弹性环箍7紧箍于螺杆2外围,隔热件4失效消失时,驱动弹簧311伸展同时抵推两块半圆抱箍327、且两块半圆抱箍327移动弥补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该结构中,弥补件32为分体式结构,即通过两块半圆抱箍327对接套装于螺杆2外围后,用一弹性环箍7紧箍在两块半圆抱箍327外围,一方面便于弥补件32的安装,另一方面,又能保证弥补件32和移动功能,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间隙自弥补螺栓,包括螺帽(1)和螺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帽(1)内开设一行程腔(11),所述行程腔(11)内装设有弹性弥补装置(3),所述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产生间隙时,所述弹性弥补装置(3)向紧固面移动并弥补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隙自弥补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弥补装置(3)包括驱动件(31)和弥补件(32),所述驱动件(31)一端与螺帽(1)相抵,另一端与弥补件(32)相抵,所述弥补件(32)与紧固面相抵,所述紧固面变形与螺帽(1)之间产生间隙时,所述驱动件(31)抵推所述弥补件(32)、所述弥补件(32)向紧固面移动并弥补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隙自弥补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1)包括驱动弹簧(311),所述弥补件(32)为弹性卡环,所述驱动弹簧(311)套装于螺杆(2)上,所述驱动弹簧(311)一端与螺帽(1)相抵,另一端与弥补件(32)相抵,所述螺杆(2)上设有防退凸台(21),所述防退凸台(21)与螺帽(1)底端平齐,所述弥补件(32)夹设于防退凸台(21)与紧固面之间并紧箍于螺杆(2)外围,所述螺杆(2)于紧箍处设有至少两级进给台阶(5),所述紧固面变形与螺帽(1)之间产生间隙时,所述驱动弹簧(311)伸展抵推所述弥补件(32)、且所述弥补件(32)沿各级进给台阶(5)逐级收缩并弥补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隙自弥补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上套设有隔热件(4),所述弹性弥补装置(3)一端与螺帽(1)相抵,另一端与隔热件(4)相抵,所述隔热件(4)失效消失时,所述弹性弥补装置(3)向紧固面移动并弥补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间隙自弥补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弥补装置(3)包括驱动件(31)和弥补件(32),所述驱动件(31)一端与螺帽(1)相抵,另一端与弥补件(32)相抵,所述弥补件(32)与隔热件(4)相抵,所述隔热件(4)失效消失时,所述驱动件(31)抵推所述弥补件(32)、所述弥补件(32)向紧固面移动并弥补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隙自弥补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1)包括驱动弹簧(311)和垫片(312),所述弥补件(32)为弹性卡环,所述驱动弹簧(311)、垫片(312)以及弥补件(32)依次相抵并套装于螺杆(2)上,所述驱动弹簧(311)一端与螺帽(1)相抵,另一端与垫片(312)相抵,所述垫片(312)与弥补件(32)相抵,所述弥补件(32)上设有销孔(321),所述隔热件(4)上设有与所述销孔(321)配合插接的柱销(41),所述隔热件(4)失效消失时,所述驱动弹簧(311)伸展并带动垫片(312)抵推所述弥补件(32)至行程腔(11)外、且所述弥补件(32)胀开并弥补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间隙自弥补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弥补件(32)上开设有开口(3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间隙自弥补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帽(1)底端设有第一斜面(12),所述弥补件(32)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斜面(12)配合滑移的第二斜面(3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间隙自弥补螺栓,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件(4)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斜面(12)配合相抵的第三斜面(42)。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隙自弥补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1)包括驱动弹簧(311),所述弥补件(32)为弹性卡环,所述驱动弹簧(311)套装于螺杆(2)上,所述驱动弹簧(311)一端与螺帽(1)相抵,另一端与弥补件(32)相抵,所述螺杆(2)上设有防退凸台(21),所述防退凸台(21)与螺帽(1)底端平齐,所述弥补件(32)夹设于防退凸台(21)与隔热件(4)之间并紧箍于螺杆(2)外围,所述螺杆(2)于紧箍处设有至少两级进给台阶(5),所述隔热件(4)失效消失时,所述驱动弹簧(311)伸展抵推所述弥补件(32)、且所述弥补件(32)沿各级进给台阶(5)逐级收缩并弥补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间隙自弥补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台阶(5)设有第四斜面(51),所述弥补件(32)于紧箍侧设有用于与第四斜面(51)配合滑移的第五斜面(324),所述隔热件(4)失效消失时,所述驱动弹簧(311)伸展抵推所述弥补件(32)、且所述弥补件(32)的第五斜面(324)沿各级进给台阶(5)的第四斜面(51)逐级滑移收缩并弥补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隙自弥补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1)包括驱动弹簧(311),所述弥补件(32)包括推板(325),所述推板(325)周沿弯折有四个弹性扣板(326),所述螺杆(2)上设有导向块(22),所述导向块(22)位于隔热件(4)与螺帽(1)底端之间,所述导向块(22)上开设有四个凹面(221),所述推板(325)与驱动弹簧(311)相抵,所述弹性扣板(326)胀开抓压于凹面(221)上,所述隔热件(4)失效消失时,所述驱动弹簧(311)伸展抵推所述推板(325)、且所述弹性扣板(326)沿凹面(221)侧壁滑动收缩并弥补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间隙自弥补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面(221)于靠近隔热件(4)的一端设第六斜面(2211),所述弹性扣板(326)设有用于与第六斜面(2211)配合滑移的第七斜面(3261)。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隙自弥补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1)包括驱动弹簧(311),所述弥补件(32)包括推板(325),所述推板(325)周沿弯折有四个弹性扣板(326),所述螺杆(2)端头设有螺母(23),所述螺母(23)上开设有四个通槽(231),所述螺母(23)于一端与螺帽(1)螺纹连接,另一端与隔热件(4)相抵,所述推板(325)与驱动弹簧(311)相抵,四个所述弹性扣板(326)收缩滑设于相应的通槽(231)内并与隔热件(4)相抵,所述隔热件(4)失效消失时,所述驱动弹簧(311)伸展抵推所述推板(325)、且所述弹性扣板(326)沿通槽(231)侧壁滑动胀开并弥补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间隙自弥补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腔(11)内设有与螺帽(1)相连的导向杆(6),所述驱动弹簧(311)与推板(325)均套装于所述导向杆(6)外围。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隙自弥补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1)包括驱动弹簧(311),所述弥补件(32)外围箍设有弹性环箍(7),所述弥补件(32)外围开设有用于与弹性环箍(7)配合的箍槽(3271),所述驱动弹簧(311)和弥补件(32)均套装于螺杆(2)上,所述驱动弹簧(311)一端与螺帽(1)相抵,另一端与弥补件(32)相抵,所述弥补件(32)与隔热件(4)相抵,所述隔热件(4)失效消失时,所述驱动弹簧(311)伸展抵推所述弥补件(32)、且所述弥补件(32)移动弥补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间隙自弥补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弥补件(32)包括两块半圆抱箍(327),所述箍槽(3271)设于半圆抱箍(327)外围,两块所述半圆抱箍(327)套于螺杆(2)后通过弹性环箍(7)紧箍于螺杆(2)外围,所述隔热件(4)失效消失时,所述驱动弹簧(311)伸展同时抵推两块半圆抱箍(327)、且两块半圆抱箍(327)移动弥补螺帽(1)与紧固面之间的间隙。
18.根据权利要求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间隙自弥补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4)与螺杆(2)螺纹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间隙自弥补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帽(1)与螺杆(2)为一体成型结构或所述螺帽(1)与螺杆(2)螺纹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间隙自弥补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帽(1)与螺杆(2)为一体成型结构或所述螺帽(1)与螺杆(2)螺纹连接。
CN201420206358.5U 2014-04-25 2014-04-25 一种间隙自弥补螺栓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094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06358.5U CN203809464U (zh) 2014-04-25 2014-04-25 一种间隙自弥补螺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06358.5U CN203809464U (zh) 2014-04-25 2014-04-25 一种间隙自弥补螺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09464U true CN203809464U (zh) 2014-09-03

Family

ID=51448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06358.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09464U (zh) 2014-04-25 2014-04-25 一种间隙自弥补螺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094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9448A (zh) * 2014-04-25 2014-07-23 湖南省金为型材有限公司 一种间隙自弥补螺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9448A (zh) * 2014-04-25 2014-07-23 湖南省金为型材有限公司 一种间隙自弥补螺栓
CN103939448B (zh) * 2014-04-25 2016-05-18 湖南省金为型材有限公司 一种间隙自弥补螺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39448B (zh) 一种间隙自弥补螺栓
CN203809464U (zh) 一种间隙自弥补螺栓
CN210686621U (zh) 外箍同心均压式防松螺母
CN103938774A (zh) 防松紧固装置及幕墙
CN108818417B (zh) 用于离合器装配的工装
CN103939452B (zh) 自进给间隙弥补螺栓
CN102913531A (zh) 液压螺栓
CN201496380U (zh) 一种可抗动载荷且具有防松功能的垫圈
CN201129570Y (zh) 法兰联结器
CN203809480U (zh) 自进给间隙弥补螺栓
CN205875752U (zh) 一种防腐型预应力锚具
CN103939445B (zh) 多级自进给间隙弥补螺栓
CN102777598A (zh) 一种高压密封方法及密封圈
CN203809461U (zh) 间隙自动弥补螺栓
CN203808321U (zh) 防松紧固装置及幕墙
CN210240268U (zh) 内锁式止退防松螺母
CN203809460U (zh) 多级自进给间隙弥补螺栓
CN205986010U (zh) 一种新型的电缆管道封堵器
CN206397896U (zh) 一种防松紧固组件及紧固结构
CN211246637U (zh) 样品瓶、夹持结构及机器人
CN209228849U (zh) 一种用于紧固件防松的连接件
CN205166761U (zh) 一种大口径壁厚钢管轴向推进自紧装置
CN202684786U (zh) 一种带压更换法兰片螺栓的夹紧装置
CN205571880U (zh) 一种高效及可靠的密封游动自锁螺母拆分工装
CN108597806B (zh) 一种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安装的加固方法及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518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