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99060U - 用于制作低插入损耗多芯光纤连接器插芯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作低插入损耗多芯光纤连接器插芯的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99060U
CN203799060U CN201420174058.3U CN201420174058U CN203799060U CN 203799060 U CN203799060 U CN 203799060U CN 201420174058 U CN201420174058 U CN 201420174058U CN 203799060 U CN203799060 U CN 203799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mould
hole
lock pin
optical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7405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镐京
李天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17405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990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99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9906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制作低插入损耗多芯光纤连接器插芯的模具,包括:模具外壳;在模具外壳的内部中心位置放置中央支架,中央支架将模具外壳(7)的内部划分为左右对称的左槽体(9)和右槽体(10);并且,在模具外壳(7)的两侧分别固定第一导孔销(11)和第二导孔销(12),在模具外壳(7)的中部固定等间隔排列的若干个光纤孔销(13);第一导孔销(11)、第二导孔销(12)和各个光纤孔销(13)直接穿过中央支架(8)而被中央支架(8)划分为分别位于左槽体(9)和右槽体(10)的两段对称结构。能够同时制作得到两个精准对接的插芯,降低了两个插芯对接的光损耗值;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用于制作低插入损耗多芯光纤连接器插芯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插芯模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作低插入损耗多芯光纤连接器插芯的模具。
背景技术
光纤连接器是光纤通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无源器件,主要用于实现系统设备之间、设备与仪表之间、设备与光纤之间以及光纤与光纤之间的非永久性两个端面的精密对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
光纤连接器通常由三部分组成:插芯A、插芯B以及结合缔结部;通过结合缔结部,将插芯A和插芯B对接固定到一起。如图2所示,为光纤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插芯A、插芯B以及结合缔结部50;将多芯光纤插入到光纤孔51后,为了使光纤固定在插芯内部而注入环氧的环氧注入口52、多芯光缆53在脱皮的状态下插入到插芯内后,保护光纤免受外力变形的橡胶套54、光纤导孔56、以及两个插芯用导向工具55结合后,使结合状态长时间维持的结合缔结部50构成。
以四芯插芯为例,如图3所示,为相互结合的两个多芯光纤用插芯A和插芯B中各光纤引入孔最理想的设计位置。即:插芯A中的光纤引入孔A1、A2、A3、A4向x轴方向各有0.25mm的间距,对于Y轴,则处于相同的线上。因此,假设将位于首位的光纤引入孔A1的位置称为[X(n),Y(n)],向x轴各有0.25mm的间隔时,可得知光纤引入孔A1的位置为[X(n),Y(n)],光纤引入孔A2的位置为[X(n+0.25),Y(n)],光纤引入孔A3的位置为[X(n+0.50),Y(n)],光纤引入孔A4的位置为[X(n+0.75),Y(n)]。对于插芯B,其四个光纤引入孔B1、B2、B3、B4也一样,向x轴方向各有0.25mm的间距,对于Y轴,则处于相同的线上。通过该种设计的插芯A和插芯B,对接时各光纤引入孔在x轴和y轴的二维上交叉时,能够实现精密对接,将光损失降到最低。
目前,在光通信市场上主要作为多芯光缆的光纤连接器为MT(MechanillyTranferable)连接器,其是通过如图1所示的插芯模具结构制作而成。通过图1所示模具首先制作插芯A,然后再制作插芯B;其中,该插芯模具由上侧模具1、核心滑动型芯部3以及下侧模具2构成。如图所示,滑动型芯部3的光纤孔销31固定在光纤孔销导向部21,左导孔销32和右导孔销33放在左导孔销导向部22和右导孔销导向部23的上侧V槽。如果光纤孔销导向部21制作不稳定,则放在上侧的多个光纤孔销31的排列也将变得不稳定,通过上侧模具1的树脂入口4注入的塑料树脂通过树脂移动流体引入槽5内时,由此成型得到插芯产品。由于模具内的温度及因此而来的塑料树脂的热变形,以及模具内流道的结构等引起的树脂的流动状态等多种流动问题,该种模具制作的插芯光纤引入孔常常与图2所示的理想位置不同,如图4所示,为具有孔间误差的两个插芯的孔和孔之间的偏离图;即:形成轻微地向x轴和x轴的前后以及左右方向移动的各种光纤引入孔,由此形成的两个插芯在偏离的状态下连接,因此在连接点上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光损失。
例如,图4是说明按照图3理想制作的两个多芯光纤用插芯相互结合时发生的孔和孔之间的偏离度,图3所示,位于一侧插芯的多个孔的位置[(A1),(A2),(A3),(A4)]与另一侧插芯各个孔的位置[(B1),(B2),(B3),(B4)]精密对准,完全没有孔间偏离,因此如图所示,是原点相同的一个圆。
图5是多芯光纤连接器用插芯未能理想制作时孔的构成图示例,从中可以得知,最理想的产品与四个原点[X(n),Y(n)]、[X(n+0.25),Y(n)]、[X(n+0.50),Y(n)]、[X(n+0.75),Y(n)]不同,向左右或上下偏离。
图6是对图5中成型的两个多芯光纤用插芯按顺向结合时,孔和孔之间的偏离度的示意图。以第一个孔H1和最后一个孔H4为准排列时,中央的两个孔H(2)和H(3)不是由相同的成型用光纤孔销所成型的位置的孔,因此必然会左右或上下移动,孔和孔之间的偏离也必然会大。因此,中央的两个孔H(2),H(3)是向x轴的方向和y轴的方向均偏离的状态下交叉,具有最大的偏离距离31。
图7是对图5中成型的两个多芯光纤用插芯按逆向结合时,孔和孔之间的偏离度的示意图。与顺向不同,基本上相互连接的孔的位置是由相同成型用光纤孔销所成型的位置,因此对于x轴方向偏离的部分,显示几乎相同的偏离误差,但对于y轴,只能发生相当于x轴的2倍的偏离,因此能够得知,以x轴为基准上、下分离。因此,中央的两个孔H(2),H(3)将具有只在向y轴的方向偏离的状态下交叉的偏离距离33。同时,该结合结构至少对于x轴可以忽略偏离损失误差,但对于y轴,由于发生以x轴为准的两倍损失误差,因此需要精密的模具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制作低插入损耗多芯光纤连接器插芯的模具,能够明显降低两个插芯对接的光损耗值。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制作低插入损耗多芯光纤连接器插芯的模具,包括:模具外壳(7);在所述模具外壳(7)的内部中心位置放置中央支架(8),所述中央支架(8)将所述模具外壳(7)的内部划分为左右对称的左槽体(9)和右槽体(10);并且,在所述模具外壳(7)的两侧分别固定第一导孔销(11)和第二导孔销(12),在所述模具外壳(7)的中部固定等间隔排列的若干个光纤孔销(13);所述第一导孔销(11)、所述第二导孔销(12)和各个所述光纤孔销(13)直接穿过所述中央支架(8)而被所述中央支架(8)划分为分别位于左槽体(9)和右槽体(10)的两段对称结构。
优选的,所述光纤孔销(13)设置的数量为4个。
优选的,各个所述光纤孔销(13)之间的间隔为0.25mm。
优选的,在所述模具外壳(7)上还设置有注入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制作低插入损耗多芯光纤连接器插芯的模具,能够同时制作得到两个精准对接的插芯,进而明显降低了两个插芯对接的光损耗值;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插芯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光纤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相互结合的两个插芯A和插芯B中各光纤引入孔最理想的设计位置图;
图4是说明按照图3理想制作的两个多芯光纤用插芯相互结合时发生的孔和孔之间的偏离度示意图;
图5是多芯光纤连接器用插芯未能理想制作时孔的构成图示例;
图6是对图5中成型的两个多芯光纤用插芯按顺向结合时,孔和孔之间的偏离度的示意图;
图7是对图5中成型的两个多芯光纤用插芯按逆向结合时,孔和孔之间的偏离度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制作低插入损耗多芯光纤连接器插芯的模具示意图;
图9为采用图8模具制作得到的插芯A和插芯B的截面图;
图10为理论上的光纤插入孔与有误差的光纤孔之间的预计偏离图;
图11为按顺向结合的MT连接器组装图;
图12为按逆向结合的MT连接器组装图;
图13是顺向结合与逆向结合时发生的MT连接器的光损耗比较表;
图14是将本实用新型制作的两个插芯相结合时,孔和孔之间的偏离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制作低插入损耗多芯光纤连接器插芯的模具,包括:模具外壳7;在模具外壳7的内部中心位置放置中央支架8,中央支架8将模具外壳7的内部划分为左右对称的左槽体9和右槽体10;并且,在模具外壳7的两侧分别固定第一导孔销11和第二导孔销12,在模具外壳7的中部固定等间隔排列的若干个光纤孔销13;第一导孔销11、第二导孔销12和各个光纤孔销13直接穿过中央支架8而被中央支架8划分为分别位于左槽体9和右槽体10的两段对称结构。
其中,中央支架应选择尽量薄的中央支架,通过中央支架将模具划分为左槽体9和右槽体10,然后,通过向左槽体9和右槽体10注入塑料树脂,塑料树脂在左右槽体内通过模具流道填充,从而由左槽体制得插芯A,由右槽体制得插芯B。由于导孔销和光纤孔销贯通中央支架,具有x轴和y轴形成的二维位置,进而使左右槽体分别制作的插芯A和插芯B端面的x轴、y轴的二维结构保持一致,即:使各个光纤的连接点具有相互一定的位置,当插芯A和插芯B对接结合时,对接面的光纤引入孔具有相同的xy二维位置,使两个插芯的光纤引入孔精准对接,实现最佳的低插入损耗多芯光纤连接器插芯。另外,一般应采用在模具内的后端部固定该光纤孔销和导孔销,使其更稳定的固定。
如图9所示,为采用上述模具制作得到的插芯A和插芯B的截面图。对于插芯A,其具有由光纤孔销形成的光纤引入孔14、分别由第一导孔销11和第二导孔销12形成的第一导孔15和第二导孔16;对于插芯B,其具有由光纤孔销形成的光纤引入孔17、分别由第一导孔销11和第二导孔销12形成的第三导孔18和第四导孔19。
如图10所示,为理论上的光纤插入孔与有误差的光纤孔之间的预计偏离图,是用于预测理论上的光纤插入孔和注塑成型制作的光纤孔之间的偏离导致的损失变化,其中,理论上的孔圆(21)的中心(22)的位置为(Xo、Yo);注塑形成的实际孔圆(24)的中心(25)位置为(Xn、Yn),计算出这两个孔之间的偏离所发生的偏离距离26,推算实际连接的连接点上的损失值。
如上所述,槽间的偏离距离26,二维坐标上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毕达哥拉斯公式,按进行计算。
如图11所示,为按顺向结合的MT连接器组装图,即:MT连接器插芯的上侧部的粘合剂注入口朝上,将两个连接器相对着结合的形态。
如图12所示,为按逆向结合的MT连接器组装图,即:MT连接器插芯A的粘合剂注入口朝上,而MT连接器的插芯B的粘合剂注入口朝下结合的形态。
此时,多个光纤引入孔位于左右导向孔的中央,如果光纤导孔和中央光纤引入孔按照设计,制作理想时,图11中顺向发生的结合导致的偏离和图12的逆向发生的结合导致的偏离则相同。
图13是顺向结合与逆向结合时发生的MT连接器的光损耗比较表,本试验的结果表明,对于x轴具有相同二维结构的逆向结合比顺向结合,其光损失更加稳定。
图14是将本实用新型制作的两个插芯相结合时,孔和孔之间的偏离度的示意图。具体的,在左右槽体形成的插芯通过贯通以中央支架为中心使用的光纤孔销和导孔销或使用具有V槽部等的固定支撑部进行固定,由此成型的插芯A和插芯B在各四个孔H1、H2、H3、H4的位置上交叉,这与各个光纤引入孔13(A1)和13(B1)、13(A2)和13(B2)、13(A3)和13(B3)以及13(A4)和13(B4)交叉,形成各相同二维位置(Xn,Yn),实现最佳的低损耗值。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制作低插入损耗多芯光纤连接器插芯的模具,能够同时制作得到两个精准对接的插芯,进而明显降低了两个插芯对接的光损耗值;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用于制作低插入损耗多芯光纤连接器插芯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外壳(7);在所述模具外壳(7)的内部中心位置放置中央支架(8),所述中央支架(8)将所述模具外壳(7)的内部划分为左右对称的左槽体(9)和右槽体(10);并且,在所述模具外壳(7)的两侧分别固定第一导孔销(11)和第二导孔销(12),在所述模具外壳(7)的中部固定等间隔排列的若干个光纤孔销(13);所述第一导孔销(11)、所述第二导孔销(12)和各个所述光纤孔销(13)直接穿过所述中央支架(8)而被所述中央支架(8)划分为分别位于左槽体(9)和右槽体(10)的两段对称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作低插入损耗多芯光纤连接器插芯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孔销(13)设置的数量为4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作低插入损耗多芯光纤连接器插芯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光纤孔销(13)之间的间隔为0.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作低插入损耗多芯光纤连接器插芯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具外壳(7)上还设置有注入孔。
CN201420174058.3U 2014-04-11 2014-04-11 用于制作低插入损耗多芯光纤连接器插芯的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990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74058.3U CN203799060U (zh) 2014-04-11 2014-04-11 用于制作低插入损耗多芯光纤连接器插芯的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74058.3U CN203799060U (zh) 2014-04-11 2014-04-11 用于制作低插入损耗多芯光纤连接器插芯的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99060U true CN203799060U (zh) 2014-08-27

Family

ID=51381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7405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99060U (zh) 2014-04-11 2014-04-11 用于制作低插入损耗多芯光纤连接器插芯的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9906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8488A (zh) * 2016-10-27 2018-05-08 凌国基 光纤连接器的定位模具
CN108008489A (zh) * 2016-10-27 2018-05-08 凌国基 用于光纤连接器的套圈及其定位模具
CN109683247A (zh) * 2019-01-24 2019-04-26 东莞市瑞凯模具有限公司 成对使用的mpo/mt光纤跳线插芯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8488A (zh) * 2016-10-27 2018-05-08 凌国基 光纤连接器的定位模具
CN108008489A (zh) * 2016-10-27 2018-05-08 凌国基 用于光纤连接器的套圈及其定位模具
CN108008489B (zh) * 2016-10-27 2021-12-28 凌国基 用于光纤连接器的套圈及其定位模具
CN109683247A (zh) * 2019-01-24 2019-04-26 东莞市瑞凯模具有限公司 成对使用的mpo/mt光纤跳线插芯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46033B2 (en) Fiber optic connector with adhesive management
US20120237168A1 (en) Optical connector, optical fiber incorporat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quipment
CN203799060U (zh) 用于制作低插入损耗多芯光纤连接器插芯的模具
US8459979B2 (en) Apparatus for molding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US20150202802A1 (en) Method of forming single-mode polymer waveguide array connector
US20110236521A1 (en) Apparatus for molding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CN103823278A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6873094A (zh) 一种用于多通道并行光耦合的光互连结构
US8545204B2 (en) Mold having movable plate-shaped cores
CN102062906B (zh) 一种光纤插芯、制备方法及快速接头
CN103185920A (zh) 光纤耦合连接器
CN105044858B (zh) 光纤连接器插芯及其制造方法
EP2835675A1 (en) Fiber optic connector with adhesive management
CN104678505A (zh) 光纤连接器
TW201142392A (en) Mold for making optical fiber coupling connector
US8246335B2 (en) Apparatus for molding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CN206946033U (zh) 具有非接触透镜的高密度光纤连接器
CN102955204B (zh) 光纤耦合连接器
CN201425642Y (zh) 一种插销式光纤适配器
JP4776093B2 (ja) 光コネクタフェルールの製造方法と成形型
CN205301628U (zh) 一种光纤插芯
WO2018168141A1 (ja) 光コネクタフェルールの製造方法、光コネクタフェルール、及びコネクタ付き光ファイバ
CN205067803U (zh) 光互连接器件
CN102221731B (zh) 光纤耦合连接器及制造方法
CN201425643Y (zh) 一种紧配式光纤适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