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97416U - 光源 - Google Patents

光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97416U
CN203797416U CN201420131586.0U CN201420131586U CN203797416U CN 203797416 U CN203797416 U CN 203797416U CN 201420131586 U CN201420131586 U CN 201420131586U CN 203797416 U CN203797416 U CN 2037974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drive circuit
radiator
supporting station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3158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纳斯鲁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974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9741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因驱动电路而产生的噪声的光源。具备:LED模块(20);载放LED模块(20)的支承台(30);使LED模块(20)发光的驱动电路(40);成为外围且收容驱动电路(40)的框体(60);保持驱动电路(40)的电路保持器(50);从外部接受电力的灯头(70);使LED模块(20)在发光中发生的热散热的散热器(80);以及与散热器(80)连接,以使散热器(80)成为驱动电路(40)中的基准电位的稳定电位线(90),散热器(80)包括具有与支承台(30)的第二面(31b)接触的平面的主体部(81)和与主体部(81)相连且向框体(60)的内部空间延伸的散热片部(82),第二面(31b)是与载放LED模块(20)的第一面(31a)相反一侧的面。

Description

光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例如采用了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的照明用光源等光源。
背景技术
LED等半导体发光元件由于具有小型、高效以及寿命长的特点,因此期待着用作各种制品的光源。其中的灯泡形LED灯(LED灯泡)作为替代以往周知的灯泡形荧光灯或白炽灯的照明用光源正在不断地被研究开发(专利文献1)。并且,伴随着这种光源的研究与进展,用于驱动LED的驱动电路的研究开发也在不断地进展(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1371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7701153号说明书
然而,在这种驱动电路中,在驱动电路进行工作时会产生噪声。因此,在采用这种驱动电路来使LED点灯的情况下,在驱动电路产生的噪声,则会相对应的出现在用于从驱动电路向LED供给电力的布线中。在这种布线中出现的噪声传播到LED灯内的金属部件,并从该金属部件放射到灯的外部。并且,传播向LED灯内的金属部件的噪声,也被传播向安装了LED灯的照明器具。为此,噪声也会从照明器具放射到器具外部。
为了不使被放射到外部的噪声对其他的装置产生电波干扰,因此则需要降低LED灯以及照明器具中的噪声。该噪声例如由CISPR(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Comite International Special des PerturbationsRadioelectriques)的CISPR15标准而被规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这种课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因驱动电路而产生的噪声的光源。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源的一个实施方式为,具备:发光模块;支承台,载放有所述发光模块;驱动电路,用于使所述发光模块发光;框体,收容所述驱动电路,并且在两端具有开口部;保持器,被设置在所述框体的一端的开口部侧,且用于保持所述驱动电路;灯头,被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另一端的开口部侧,且用于从外部接受电力;散热器,使所述发光模块在发光时所产生的热经由所述支承台来散热;以及基准电位线,与所述散热器连接,以使所述散热器成为所述驱动电路中的基准电位,所述支承台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是用于载放所述发光模块的面,所述第二面是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一侧的面,所述散热器具有主体部和散热片部,所述主体部具有与所述支承台的所述第二面接触的平面,所述散热片部与所述主体部相连,并且向所述框体的内部空间延伸。
并且,也可以是,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源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准电位线与所述散热片部连接。
并且,也可以是,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源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散热片部形成有切缺部,所述基准电位线穿过所述切缺部而被卷绕在所述散热片部。
并且,也可以是,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源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准电位线被夹持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支承台之间。
并且,也可以是,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源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承台由金属制成。
并且,也可以是,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源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还具备电容器,该电容器被设置在所述驱动电路中成为基准电位的部位与所述散热器之间,且与所述基准电位线串联连接。
并且,也可以是,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源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电路中的基准电位是所述驱动电路的地电位。
并且,也可以是,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源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还具备引线,该引线用于将所述发光模块发光时所需的电力,从所述驱动电路供给到该发光模块。
并且,也可以是,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源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电路具备:直流电源电路,将被输入到所述光源的第一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并输出;以及高频发生电路,具有包括开关元件、电感器以及电容器的逆变电路,该高频发生电路将从所述直流电源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为比第一交流电压的频率高的第二交流电压,所述引线的电位与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工作同步变动。
并且,也可以是,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源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片部以不与所述框体接触的方式来延伸。
并且,也可以是,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源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电路的电路基板被配置成,与从所述框体的所述一端的开口部朝向所述另一端的开口部的方向上的轴大致平行,所述散热片部为板状,所述散热片部的延伸方向的前端的边的一部分,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平面呈倾斜状态。
并且,也可以是,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源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基板的一侧的主面是形成有规定形状的金属布线的面,所述散热片部的延伸方向的前端的边的一部分,以随着接近所述一侧的主面而该散热片部的宽度逐渐变窄的方式来倾斜。
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抑制因驱动电路而产生的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LED灯的侧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LED灯的分解斜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LED灯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LED灯中的支承台、散热器以及电路保持器的分解斜视图。
图5是示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LED灯中,安装球形罩以及灯头之前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6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LED灯中的散热器、电路保持器以及驱动电路的构成的斜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LED灯中的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LED灯的特征性构成的模式图。
图9是示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LED灯的构成切掉一部分后的剖面图(球形罩未图示)。
图10(a)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LED灯的俯视图(球形罩、LED模块以及支承台未图示),图10(b)是图10(a)的A-A’线处的该LED灯的一部分被切掉后的剖面图(球形罩未图示)。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的概略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以下所要说明的实施方式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一个具体例子。因此,以下的实施方式所示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方式等均为一个例子,并非是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因此,在以下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对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所没有记载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来说明。并且,各个图为模式图,并非是严谨的图示。
以下,作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光源的一个例子,对照明用光源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作为照明用光源的一个例子对灯泡形LED灯(LED灯泡)进行说明。
(LED灯)
首先,利用图1以及图2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LED灯1的全体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LED灯的侧面图。并且,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LED灯的分解斜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LED灯1是成为替代灯泡形荧光灯或白炽灯的替代品的灯泡形LED灯,由球形罩10、框体60以及灯头70构成外围器。
如图2所示,LED灯1具备:球形罩10、LED模块20、载置了LED模块20的支承台30、用于使LED模块20(LED22)发光的驱动电路40、用于保持驱动电路40的电路保持器50、以围住驱动电路40的方式而被构成的框体60、用于从外部接受电力的灯头70、对LED模块20在发光时发生的热进行散热的散热器80、以及稳定电位线90。
以下参照图2并利用图3至图6对LED灯1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详细说明。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LED灯的剖面图。图4是该LED灯中的支承台、散热器以及电路保持器的分解斜视图。图5是安装该灯的球形罩以及灯头之前的状态的斜视图。图6是该LED灯中的散热器、电路保持器以及驱动电路的构成的斜视图。
并且,在图3中,沿着纸面的上下方向描画的点划线表示LED灯的灯轴J(中心轴),在本实施方式中,灯轴J与球形罩轴一致。并且,灯轴J是指,在将LED灯1安装到照明装置(未图示)的灯座时成为旋转中心的轴,与灯头70的旋转轴一致。
[球形罩]
如图3所示,球形罩10是覆盖LED模块20的透光罩,被构成为能够将从LED模块20放出的光取出到灯的外部。因此,入射到球形罩10的内表面的LED模块20的光透过球形罩10,被取出到球形罩10的外部。
球形罩10是具有开口部11的中空的旋转体,在本实施方式中被构成为开口部11缩小的略半球状。如图3所示,球形罩10的开口部11与支承台30抵接。开口部11、支承台30、框体60这三方由硅树脂等粘着剂(未图示)固定。
球形罩10可以为透明,以致于能够目视到内部的LED模块20,并且也可以不为透明,而是使球形罩10具有光扩散功能。在使球形罩10具有光扩散功能的情况下,例如将含有硅石或碳酸钙等光扩散材料的树脂或白色颜料等涂满球形罩10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从而形成乳白色的光扩散膜。
作为球形罩10的材料能够采用硅石玻璃等玻璃材料,或者丙烯酸类树脂(PMMA)、聚碳酸脂(PC)等树脂材料等。并且,作为球形罩10的形状也可以采用与白炽灯相同的形状。
[LED模块]
LED模块20是具有发光元件的发光模块,放出白色等规定的颜色(波长)的光。如图3所示,LED模块20被载置于支承台30,由从驱动电路40供给的电力发光。
如图2以及图3所示,LED模块20具备基板21、以及被安装在基板21的LED22。本实施方式中的LED模块20的构成为采用SMD(Surface MountDevice:表面贴装)型的LED22。
基板21是用于安装LED22的安装基板。基板21例如是氧化铝等陶瓷构成的陶瓷基板、树脂基板或金属为底的基板,能够采用具有规定形状的板状基板。并且,作为基板21的形状,能够采用平面形状大致为矩形或圆形的基板。
基板21的背面以与支承台30的表面为面接触的方式被安装到支承台30。如图2所示,在基板21的表面的两个位置上形成有作为供电部的电极端子23。
并且,虽然没有图示,电极端子23的每一个上焊接有从驱动电路40导出的输出侧引线。并且,在基板21的表面图案形成有用于对电极端子23与多个LED22进行电连接的金属布线。
在基板21的表面上安装有多个LED22。各个LED22是半导体发光元件的一个例子,由规定的电力发光。本实施方式中的LED22是SMD型的发光元件,例如具备:具有凹部的树脂制的容器、安装于凹部内的LED芯片、被封入到凹部内的密封部件(含荧光体树脂)。
作为LED芯片例如能够采用在通电时发出蓝色光的蓝色LED芯片。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密封部件能够采用含有YAG系的黄色荧光体粒子的硅树脂。据此,LED芯片所发出的蓝色光的一部分由密封部件中含有的黄色荧光体粒子被波长变换为黄色光,没有被黄色荧光体粒子吸收的蓝色光与由黄色荧光体粒子被波长变换后的黄色光混合,从而成为白色光而被射出。并且,也可以设置能够覆盖密封部件的半球状的透镜。
[支承台]
支承台30(模块板)是用于支承LED模块20的支承部件,如图3所示,在支承台30载置有LED模块20。并且,支承台30以堵塞框体60的第一开口部60a的方式而被构成。即,框体60的第一开口部60a由支承台30在空间上封闭。
如图3以及图4所示,支承台30具有载置LED模块20的平板部31、以及被竖立设置于该平板部31的侧壁部32。本实施方式中的支承台30是以平板部31为底部、以侧壁部32为周壁部的盖状部件,被构成为覆盖电路保持器50。
如图3所示,平板部31(平面部)具有:作为载置有LED模块20的面(球形罩一侧的面)的第一面31a、以及作为与第一面31a相反一侧的面(灯头一侧的面)的第二面31b。散热器80与第二面31b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平板部31为圆板状,第一面31a以及第二面31b与灯轴J正交。并且,第一面31a以及第二面31b仅以没有凹部的平面构成。据此,能够容易地对支承台30进行加工,因此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来制作支承台30。
并且,如图4所示,第一贯通孔33a以及第二贯通孔33b在平板部31分别设置了两个。电路保持器50的模块基板保持部56穿通第一贯通孔33a。并且,电路保持器50的模块基板限制部57和从驱动电路40导出的输出侧引线穿通第二贯通孔33b。
侧壁部32以从平板部31向驱动电路一侧突出的方式被设置在平板部31的周围。本实施方式中的侧壁部32被构成为整个周壁具有台阶,因此具有直径小的径小部32a以及直径大的径大部32b。即,径小部32a与径大部32b的直径差构成了侧壁部32的台阶。如图3所示,侧壁部32的台面部(径大部32b的上表面)与球形罩10的开口部11抵接。据此,球形罩10的开口部11由支承台30堵塞。
径大部32b是与框体60的第一开口部60a连接的部分。通过径大部32b的外周面与框体60的第一开口部60a的内周面相接,从而支承台30与框体60连接。据此,被传导到支承台30的LED模块20的热能够被直接传导到框体60。并且,通过使径大部32b的外周面与框体60的内周面接触,从而框体60的第一开口部60a由支承台30堵塞。
这样,支承台30也能够作为用于使LED模块20(LED22)所产生的热散热的散热部件(散热器)来发挥作用。并且,为了高效地进行热传导,支承台30最好由金属材料或热传导率高的树脂材料构成,所述金属材料的主要成分例如是铝(Al)、铜(Cu)或铁(Fe)等。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台30由铝构成。
具有上述这种构成的支承台30通过使径大部32b的开口部的端部抵接于框体60的凸部61的上面,从而位置被决定,并被固定在框体60。
[驱动电路]
驱动电路(电路单元)40是用于使LED模块20(LED22)发光(点灯)的点灯电路,将规定的电力供给到LED模块20。本实施方式中的驱动电路40是电源电路,例如将从灯头70供给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该直流电被供给到LED模块20。关于驱动电路40的电路构成待后述。
如图3所示,驱动电路40由电路基板41以及用于驱动LED模块的多个电路元件(未图示)构成。
电路基板41是一个主面(焊接面)由铜箔等金属布线图案化的印刷电路板(PCB基板)。电路元件被安装在与电路基板41的焊接面相反一侧的面(元器件面)。被安装在电路基板41的多个电路元件由金属布线彼此电连接。并且,在电路基板41形成有多个用于电路元件的引线(插脚)插入的贯通孔。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基板41以该电路基板41的主面与灯轴J(从框体60的第一开口部60a朝向第二开口部60b的方向的轴)大致成为平行的姿势被安装在电路保持器50。即,电路基板41在框体60内被纵向配置,以该电路基板41的主面与电路保持器50的平板部51的主面大致垂直的姿势,被保持在电路保持器50。
电路基板41被构成为,即使是纵向配置也能够拥有较大的安装面积,从而从框体60的第二开口部60b朝向第一开口部60a的宽度逐渐变宽。并且,在电路基板41的边缘形成有凸部(台阶部)41a。凸部41a是在将电路基板41的主面视为一个平面时的轮廓线成为台阶状而向横方向突出的部分,并且,凸部41a相对地形成在电路基板41的横方向的两侧。在电路基板41被保持在电路保持器50之时,凸部41a被卡止在电路保持器50中的电路基板保持部54的卡止爪54a。
电路元件(电路部件)例如是电解电容器或陶瓷电容器等电容元件、电阻器等电阻元件、整流电路元件、线圈元件、扼流线圈(扼流变压器)、静噪滤波器、二极管或集成电路元件等半导体元件等。电路元件大多被安装在电路基板41的一侧的主面。
如图5所示,驱动电路40与LED模块20由一对输出侧引线(引线)42a以及42b电连接。并且,驱动电路40与灯头70由一对输入侧引线(引线)42c以及42d电连接。这四条引线例如是合金铜引线,由合金铜构成的芯线(金属芯线)与包覆该芯线的绝缘性的树脂被膜构成。作为一个例子,四条引线是聚氯乙烯线。
一对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是将用于使LED模块20(LED22)点灯的直流电,从驱动电路40供给到LED模块20的导电电线。一对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的一方是高圧侧输出端子线,用于将高电位侧的电压从驱动电路40供给到LED模块20,一对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的另一方是低圧侧输出端子线,用于将低电位侧的电压从驱动电路40供给到LED模块20。例如,能够将输出侧引线42a作为高圧侧输出端子线,将低圧侧输出端子线作为输出侧引线42b。
并且,一对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穿过被设置在支承台30的第二贯通孔33b,被引出到LED模块侧(球形罩10内)。并且,一对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的各自的一端(芯线)与LED模块20的基板21的电极端子23焊接,另一端(芯线)与电路基板41的金属布线焊接。
并且,一对输入侧引线42c以及42d是用于将使LED模块20点灯的电力,从灯头70供给到驱动电路40的导电电线。一对输入侧引线42c以及42d的各自的一端(芯线)与灯头70电连接,另一端(芯线)通过与电路基板41的电力输入部(金属布线)焊接等来电连接。
[电路保持器]
如图2以及图3所示,电路保持器50是用于保持驱动电路40的保持部件,被设置在框体60的第一开口部60a一侧。电路保持器50被固定在框体60。
本实施方式中的电路保持器50由盖状的绝缘部件(绝缘盖部件)构成,如图3以及图4所示,具备:被配置在支承台30以及散热器80与驱动电路40之间的平板部51、被竖立设置在平板部51的侧壁部52、以及在平板部51的侧方设置的切缺部53。具有这种构成的电路保持器50例如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等绝缘性树脂材料等,通过树脂成型而被一体成形。
平板部51(平面部)为板状,将与灯轴J正交的平面作为主面。如图3所示,电路保持器50的平板部51与支承台30的平板部31或散热器80以隔开规定的间隔的方式而被相对配置。
如图3所示,侧壁部52被设置成,从平板部51的边缘向驱动电路一侧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相对的一对侧壁部52而被构成。电路保持器50通过使侧壁部52的驱动电路侧的端部抵接于框体60的凸部61的上面,从而位置被决定。在侧壁部52的外周面设置了卡止在框体60的卡止部62的爪部52a。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的侧壁部52被构成为在外周面具有台阶,因而具有直径小的径小部和直径大的径大部。如图3所示,电路保持器50中的侧壁部52与支承台30中的侧壁部32被配置成各自的台阶部分相组合。据此,能够调整电路保持器50与支承台30的位置,从而能够设置电路保持器50与支承台30之间的间隙。
切缺部53为了使支承台30与框体60的内部空间在空间上连通而被设置。即,通过设置切缺部53,从而能够使电路保持器50(平板部51)和支承台30(平板部31)之间的间隙(空隙)、与从框体60中的电路保持器50开始朝向驱动电路一侧的内部空间(空间区域)在空间上连通。切缺部53是规定形状的一部分被切掉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将有底圆筒形状的盖状部件中的包含周壁部的一部分,相对称地切掉后的两个区域。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切缺部53是平板部51的一周中没有形成侧壁部52的部分,且被设置在相对的两个位置。
根据这样的构成,传导到支承台30的LED模块20的热通过对流而被传导向框体60内的内部空间,从而能够效率良好地对LED模块20所产生的热进行散热。
如图3所示,在平板部51设置了用于保持电路基板41的一对电路基板保持部54、以及用于对被保持的电路基板41在其主面的垂直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的一对电路基板限制部55。
一对电路基板保持部54分别是,例如从平板部51的驱动电路一侧的主面向驱动电路侧突出而设置的突出部。一对电路基板保持部54被构成为,从电路基板41的主面的水平方向,来夹持该电路基板41的侧面。并且,在一对电路基板保持部54的各自的前端被形成有卡止爪54a,卡止爪54a被构成为卡止在电路基板41的凸部41a。
一对电路基板限制部55分别是,例如从平板部51的驱动电路一侧的主面向驱动电路侧突出来设置的凸部。一对电路基板限制部55被构成为,从该电路基板41的主面的垂直方向,来夹持该电路基板41。据此,能够限制电路基板41在其主面的垂直方向上的活动,因此能够抑制被保持在电路保持器50的电路基板41的任意滑动。
并且,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平板部51设置了用于保持LED模块20(基板21)的两个模块基板保持部56、以及用于限制LED模块(基板21)在其水平方向上的活动的两个模块基板限制部57。这样,电路保持器50不仅能够保持电路基板41,而且能够作为用于保持基板21的保持部件来发挥功能。
模块基板保持部56分别被设置成从平板部51在球形罩一侧的主面向球形罩侧突出,在模块基板保持部56分别形成有用于卡止在基板21的一个边的卡止爪56a。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两个模块基板保持部56被设置成夹着基板21的相对的两个边。并且,卡止爪56a被构成为,抵接于基板21的一个边的端部表面。基板21的表面通过由卡止爪56a按压,从而基板21被保持在支承台30。
并且,如图3以及图4所示,模块基板限制部57分别被设置成,从平板部51在球形罩一侧的主面向球形罩侧突出,在模块基板限制部57分别形成有,在基板21被载置于支承台30时,与基板21的侧面抵接的平面部57a。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两个模块基板限制部57被设置成夹着基板21的相对的其他的两个边。通过基板21的侧面由两个平面部57a夹持,从而能够防止基板21任意地滑动。
而且,在模块基板限制部57分别设置了穿通孔,用于将对驱动电路40与LED模块20进行连接的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从电路保持器50的驱动电路一侧引出到球形罩一侧。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一方的输出侧引线42a穿通一方的模块基板限制部57的穿通孔,另一方的输出侧引线42b穿通另一方的模块基板限制部57的穿通孔。
并且,在模块基板限制部57分别设置了两个缝隙57b,该两个缝隙57b作为引线限制部,对穿通插入孔并引出到球形罩一侧的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的活动进行限制。这样,本实施方式中的模块基板限制部57不仅能够防止基板21的任意滑动,而且还具有保持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的功能。
缝隙57b被形成为槽状,并且以能够夹住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的方式而被构成。缝隙57b被构成为,其槽宽比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的线宽仅略小一点。据此,通过将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按入到缝隙57b内,从而能够将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固定到缝隙57b。因此,能够容易地对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与电极端子23的焊接。并且,通过限制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的活动,从而能够大幅度地降低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与电极端子23的焊接部分中的应力负荷,因此能够防止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与电极端子23之间的断线不良。
并且,如图4所示,在平板部51的球形罩一侧的主面上设置了向散热器侧突出的肋部(突起部)58。本实施方式中的肋部58被设置在模块基板限制部57的下部。散热器80被载置于肋部58的上面。这样,散热器80能够以与平板部51之间留有间隙的状态而被连接在电路保持器50。
在将LED模块20保持固定在支承台30的情况下,以将基板21载置于支承台30的第一面31a,将散热器80载置于电路保持器50的状态,将卡止爪56a挂在基板21的一个边的表面,并且使模块基板保持部56贯通支承台30的第一贯通孔33a,同时使平面部57a与基板21的其他的边抵接,并使模块基板限制部57贯通支承台30的第二贯通孔33b。据此,基板21由卡止爪56a而被按压在支承台30,从而被保持固定于支承台30。并且,由于基板21的一个边的侧面与模块基板限制部57的平面部57a相抵接,因此基板21在其主面水平方向的活动由模块基板限制部57限制。
[框体]
如图3所示,框体60以围住驱动电路40、支承台30以及电路保持器50的方式而被构成,在框体60的内部存在规定的空间区域(内部空间)。本实施方式中的框体60是构成外围的外围框体,框体60的外面露出到灯的外部。并且,如图2所示,在框体60被设置了凸部61以及卡止部62。
框体60在灯轴J的轴方向的两端形成有开口部,框体60的构成为包括:作为球形罩侧的开口部的第一开口部60a、作为灯头侧的开口部的第二开口部60b、位于第一开口部60a与第二开口部60b之间的主体部60c。框体60是以灯轴J为轴的漏斗状(喇叭状)的旋转体,并且被构成为第一开口部60a的开口比第二开口部60b的开口大。
第一开口部60a由具有一定的内径以及外径的大致呈圆筒状的部件构成。如图3所示,第一开口部60a是与支承台30的侧壁部32的连接部分,具体而言,第一开口部60a的内周面与侧壁部32(径大部32b)的外周面为面与面接触。据此,在LED模块20产生的热能够经由支承台30而被高效率地传导到框体60。
并且,以第一开口部60a由支承台30堵塞开口的方式而被构成。即,支承台30盖住框体60的第一开口部60a,来封闭第一开口部60a。
第二开口部60b由大致呈圆筒的部件构成,如图3所示,在第二开口部60b外嵌灯头70。据此,框体60的第二开口部60b由灯头70堵塞。
主体部60c由从第一开口部60a一侧朝向第二开口部60b一侧而其内径以及外径逐渐变化的大致呈圆筒状的部件构成。在主体部60c的内表面被设置了三个凸部61和两个卡止部62。
凸部61以从主体部60c的内表面向内部空间突出的方式被形成为肋状。并且,凸部61被形成为台阶状,具有面向第一开口部60a一侧的不同的两个平面。如图3所示,凸部61的一个平面与支承台30的侧壁部32(径大部32b)的开口部端缘相抵接,凸部61的另一个平面与电路保持器50的侧壁部52的端缘相抵接。据此,能够决定支承台30以及电路保持器50与框体60的位置。
卡止部62以卡止电路保持器50的爪部52a的方式而被构成。通过使电路保持器50旋转,并使电路保持器50的爪部52a挂在框体60的卡止部62来卡住,从而电路保持器50被固定到框体60。
具有以上这种构成的框体60例如采用PBT等绝缘性树脂材料等,通过树脂成型而被一体成形。
[灯头]
灯头70是受电部,从灯的外部接受用于使LED模块20(LED22)发光的电力。灯头70例如被安装在照明器具的灯座。据此,灯头70在使LED灯1点灯时,能够从照明器具的灯座接受电力。本实施方式中的灯头70接受交流电(例如商用的交流电)。在灯头70接受的交流电经由一对输入侧引线42c以及42d(图5参照)被输入到驱动电路40的电力输入部。
如图3所示,灯头70被安装在框体60的第二开口部60b。灯头70是有底圆筒形状的金属制的盖状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插入式(卡口式)的灯头。并且,灯头70的种类没有特殊的限定,也可以采用螺纹式(爱迪生螺纹型)的灯头。
[散热器]
散热器80是使LED模块在发光中(点灯中)发生的热,经由支承台30来散热的散热部件。因此,散热器80最好由热传导率高的材料构成,例如能够采用铝等金属材料来构成。本实施方式中的散热器80采用铝板材等,通过进行金属切削加工或弯折加工等金属加工来成形为规定的形状。通过采用散热器80,从而能够效率良好地对传导到支承台30的LED模块20的热进行散热。
如图4所示,散热器80由主体部81、以及与主体部81相连的一对散热片部82构成。具体而言,散热器80由大致呈矩形的板状的主体部81、以及分别设置在主体部81的两端的呈翼状的板状的散热片部82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81与一对散热片部82是通过对被加工成规定的形状的金属板的两个位置弯折90°而形成的,散热器80的截面形状为日文片假名的“コ”的字样。
主体部81是具有与支承台30中的平板部31的第二面31b接触的第一面81a、以及与第一面81a相反一侧的面的第二面81b的板状的金属板,被配置在支承台30与电路保持器50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台30中的第二面31b与散热器80中的第一面81a以面与面接触的方式紧贴。
并且,主体部81载置于被形成在电路保持器50的平板部51的肋部58,主体部81的第二面81b与肋部58的上面接触。主体部81由支承台30和肋部58挟持。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器80通过主体部81被按压在肋部58而被保持在框体60内。这样,散热器80与电路保持器50借助肋部58而被配置,因此,在散热器80(主体部81)与电路保持器50(平板部51)之间形成了与框体60的内部空间连通的间隙(空间区域)。
并且,如图4以及图6所示,在主体部81形成有用于使电路保持器50的一对模块基板限制部57穿过的一对切缺部81c。即,在能够回避散热器80与模块基板限制部57的冲突的同时,还能够尽可能地使主体部81的面积增大。据此,由于能够使主体部81与支承台30的接触面积增大,因此能够使散热器80与支承台30的热电阻减小。因此,能够高效率地将LED模块20所发生的热从支承台30传导到散热器80。
如图4所示,一对散热片部82与主体部81相连,在与主体部81的第二面81b的主面垂直方向上延伸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散热片部82以与电路保持器50的一对切缺部53相对的方式而被形成。即,一对散热片部82被形成为延伸至电路保持器50的切缺部53与支承台30的侧壁部32之间的空间区域。各个散热片部82最好是延伸到框体60的内部空间的低温区域。并且,一对散热片部82在框体60的内部空间中,以与框体60以及电路保持器50不相接触的方式来延伸。
各个散热片部82为板状的金属板,该散热片部的延伸方向的前端的边的一部分相对于主体部81的第一面81a(或第二面81b)呈倾斜状态。即,散热片部82成为在斜方向被剪切的形状。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散热片部82形成了倾斜边82a。倾斜边82a是该散热片部82的延伸方向的前端的边的一部分,以随着接近电路基板41的焊接面而该散热片部82的宽度逐渐变窄的方式来倾斜。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散热片部82呈直线延伸的平面状。据此,能够在框体60内顺利地产生热对流。不过,散热片部82也可以通过一次或多次弯折来构成。据此,能够在有限的框体60的内部空间中尽可能地使散热片部82的面积增大,从而能够提高散热效果。
并且,在一对散热片部82的一方形成有切缺部82b。切缺部82b是为了安装稳定电位线90而被形成的,稳定电位线90的芯线穿过切缺部82b而被卷绕在散热片部82。
这样,通过设置切缺部82b,从而可以不必使用焊接或铆接的方法来对稳定电位线90与散热器80进行接合,而是可以采用简单的连接固定。据此,能够以低成本并在短时间内对稳定电位线90进行简单地连接。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切缺部82b为L字状的缝隙。据此,通过将稳定电位线90卷绕在L字状的深处部分,这样,一旦被安装上就能够抑制稳定电位线90从散热片部82脱落。并且,切缺部82b的形状没有特殊的限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将稳定电位线90安装到散热器80的机构而在散热器80设置了切缺部82b,不过并非受此所限。例如,也可以设置从散热器80的一部分(例如散热片部82的一部分)突出的突出部,来使稳定电位线90卷绕在突出部。在这种情况下,在将一块金属板切断加工成主体部81或散热片部82的形状时,可以采用留出突出部的方式来切断。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在将稳定电位线90卷绕在突出部之后,可以将该突出部的前端部弯折。据此,能够防止稳定电位线90脱落。
[稳定电位线]
稳定电位线90是基准电位线的一个例子,与散热器80连接,以使散热器80成为驱动电路40中的基准电位。具体而言,稳定电位线90的一端与散热器80连接,另一端与作为驱动电路40中的基准电位的一个例子的地电位连接。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金属制的支承台30与散热器80接触,通过稳定电位线90,支承台30也成为驱动电路40中的地电位(基准电位)。
这样,通过将稳定电位线90连接于散热器80,因此能够使在连接稳定电位线90之前为带电的游离端的散热器80以及支承台30成为地电位(基准电位)。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驱动电路40中的“地电位”也有作为驱动电路40的地电位或电路地线来标记的情况。并且,“电连接”是指,两个端子(节点)并非限定于直接连接,在能够实现同样的功能的范围内,也有该两个端子(节点)经由电路元件来连接的情况。
稳定电位线90例如是合金铜引线,由合金铜的芯线和包覆该芯线的绝缘性的树脂被覆构成。作为一个例子,稳定电位线90是聚氯乙烯线。
如图6所示,稳定电位线90的一端(芯线)连接于散热器80的散热片部82。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稳定电位线90的芯线(导电部)穿过切缺部82b来卷绕到散热片部82。具体而言,在切缺部82b与散热片部82的延伸前端的边之间的散热片部82的部分,将稳定电位线90的芯线(导电部)卷绕多次。据此,稳定电位线90与散热器80在电连接的同时被固定。
并且,稳定电位线90的另一端(芯线)与电路基板41的金属地线布线焊接。即,稳定电位线90的另一端(芯线)与驱动电路40中的电路地线连接。例如,在将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与输入侧引线42c以及42d的一方的端部焊接到电路基板41时,稳定电位线90的另一端也被焊接。
[驱动电路的电路构成]
在此,利用图7对驱动电路40的具体的电路构成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驱动电路的电路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电路图。并且,在该图中也示出了将商用电源供给到驱动电路40的AC电源,以及从驱动电路40供给了直流电的LED模块20。
如图7所示,驱动电路40是用于使LED模块20点灯的LED用驱动电路(LED点灯电路),具备:第一整流电路110、逆变器120、逆变器控制电路130、以及第二整流电路140。
驱动电路40具有用于接受交流电压的输入的输入端子P1以及P2。输入端子P1以及P2除了与AC电源连接,而且与第一整流电路110的输入端连接。例如,在驱动电路40的输入端子P1以及P2连接有通过墙壁开关的商用交流电源。并且,商用交流电源是指商用的交流电源,即家庭用的AC电源。并且,输入端子P1以及P2例如是被安装在供给了交流电源的灯座的灯头70(参照图3)。
并且,驱动电路40具有用于输出直流电压的输出端子P3以及P4。输出端子P3以及P4除了与LED模块20连接,而且还与第二整流电路140的输出端连接。高电位侧的输出端子P3与LED模块20的阳极侧连接,低电位侧的输出端子P4与LED模块20的阴极侧连接。LED模块20由从驱动电路40供给的直流电压点灯。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与LED模块20并联连接有电容器C9以及电阻器R9。
以下对驱动电路40的各个构成要素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第一整流电路110进行说明。第一整流电路110(DB1)是由四个二极管构成的桥型全波整流电路,输入侧的两个端子经由输入端子P1以及P2与AC电源连接,输出侧的两个端子与平滑电容器C1以及C2等连接。并且,平滑电容器C1以及C2是为了使第一整流电路110的输出电压稳定而被设置的,例如是电解电容器。并且,在此虽然仅示出了采用两个平滑电容器C1以及C2的例子,一个平滑电容器也可以连接在第一整流电路110的两个输出侧的端子之间。
连接AC电源与第一整流电路110的布线中被串联插入了电流保险丝元件FS(例如15Ω)。并且,第一整流电路110的电压输出端的负端与逆变器控制电路130连接的布线中被插入了用于除去开关噪声的静噪滤波器NF(1mH)。
第一整流电路110例如通过墙壁开关,从商用的交流电源接受交流电压(例如数十Hz),通过对该交流电压进行全波整流而输出直流电压。从第一整流电路110输出的直流电压由平滑电容器C1以及C2被平滑化后成为直流的输入电压Vin。输入电压Vin被供给到逆变器120以及逆变器控制电路130。
接着,对逆变器120进行说明。逆变器120(INV)输出用于驱动LED模块20的电力。在本实施方式中,逆变器120将直流电压转换为频率不同的交流电压。例如,逆变器120将直流电压转换为数十kHz的交流电压。
该逆变器120具备:第一开关元件Q1、与第一开关元件Q1串联连接的第二开关元件Q2、驱动用变压器CT、电感器L1、电容器C5、C6以及C8、电阻器R5、R6、R7以及R8、二极管D2以及D3。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构成是,逆变器120是半桥式的自激逆变器,由交替进行开关工作的第一开关元件Q1和第二开关元件Q2构成的串联电路与直流电源连接。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关元件Q1以及第二开关元件Q2是双极型晶体管。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自激逆变器是指,能够通过驱动用变压器以及多个开关元件来进行反馈的逆变器。
第一开关元件Q1的集电极与第一整流电路110的直流电压输出端的正极以及电容器C5连接。第一开关元件Q1的发射极经由电阻器R5,与第二开关元件Q2的集电极以及驱动用变压器CT的线圈连接。并且,第一开关元件Q1的基极经由电阻器R7与驱动用变压器CT的线圈连接。
第二开关元件Q2的集电极经由电阻器R5,而与第一开关元件Q1的发射极以及驱动用变压器CT的线圈连接。第二开关元件Q2的发射极经由电阻器R6,而与第一整流电路110的直流电压输出端的负极、驱动用变压器CT的线圈、电容器C6以及C8连接。并且,第二开关元件Q2的基极经由电阻器R8而与驱动用变压器CT的线圈连接。
驱动用变压器CT由一次绕组(输入绕组)以及二次绕组(输出绕组)组成的绕组线圈构成。
电感器L1是扼流圈电感器,一端与驱动用变压器CT的输出侧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整流电路140的输入侧连接。并且,电容器C5的一端与第一整流电路110的直流电压输出端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整流电路140的输入侧连接。电容器C6的一端与第一整流电路110的直流电压输出端的负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整流电路140的输入侧连接。电容器C8的一端与第一整流电路110的直流电压输出端的负极连接、另一端与电感器L1的另一端连接。
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一整流电路110的直流电压输出端的正极以及电容器C5连接,阳极经由驱动用变压器CT的线圈以及电阻器R5而与第一开关元件Q1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与驱动用变压器CT的线圈连接,阳极经由第一整流电路110的直流电压输出端的负极以及电阻器R6而与第二开关元件Q2的发射极、驱动用变压器CT的线圈、电容器C6以及C8连接。
具有这种构成的逆变器120在将规定的输入电压Vin印加到第一开关元件Q1以及第二开关元件Q2的串联电路的两端之间(逆变器120的输入端)的同时,由从逆变器控制电路130供给来的起动控制信号(触发信号)来工作。具体而言,通过基于驱动用变压器CT的诱发的自激振荡,第一开关元件Q1与第二开关元件Q2交替地进行接通与断开的工作,据此,能够诱发因电感器L1与电容器C8的串联谐振而产生的交流的二次电压,从而将该电压供给到第二整流电路140。
接着,对用于起动逆变器120的逆变器控制电路130进行说明。逆变器控制电路130(TRG)被构成为能够使逆变器120起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逆变器控制电路130在开始了逆变器120的工作之后停止。由逆变器控制电路130而开始工作的逆变器120,由构成驱动用变压器CT以及构成逆变器120的各个元件来维持工作。具体而言,作为磁饱和电流检测用变压器的驱动用变压器CT按照第一开关元件Q1以及第二开关元件Q2的接通与断开来进行磁饱和,以此来控制第一开关元件Q1以及第二开关元件Q2。因此,逆变器120在由逆变器控制电路130开始工作之后,维持该工作。
逆变器控制电路130具有:电阻器R1、R2以及R3、与该电阻器R1串联连接的电容器C3、以及与电阻器R1和电容器C3的连接点连接的触发二极管TD。
电阻器R1经由电阻器R2,与第一整流电路110的直流电压输出端的正极连接,并且经由电容器C3,与第一整流电路110的直流电压输出端的负极连接。电容器C3是用于控制触发二极管TD的导通的电容器,高电位侧与电阻器R1连接,低电位侧与第一整流电路110的直流电压输出端的负极连接。并且,在逆变器控制电路130,电阻器R1与电容器C3构成了时间常数电路。电阻器R3与电容器C3并联连接。并且,以下会有将第一整流电路110的直流电压输出端的正极记作第一整流电路110的高电位侧直流电压输出端,将第一整流电路110的直流电压输出端的负极记作第一整流电路110的低电位侧直流电压输出端的情况。
并且,触发二极管TD是触发元件,在被印加了超过规定电压(break-over voltage:击穿电压)的电压的情况下导通,电容器C3的电荷被放电到开关元件Q2的基极,并在短时间内使开关元件Q2导通。在本实施方式中,触发二极管TD由电容器C3所保持的电压值击穿,而成为导通状态。并且,触发二极管TD与作为逆变器120的控制端子的第二开关元件Q2的基极连接,通过使触发二极管TD成为导通状态,从而开始逆变器120的工作。
即,只有在第二开关元件Q2由逆变器控制电路130成为导通时,在逆变器120才会开始有电流流动。通过第二开关元件Q2在开启时流过的负荷电流,在驱动用变压器CT的二次线圈诱发电压,从而在维持第二开关元件Q2的导通状态的同时,维持第一开关元件Q1的断开。
在第二开关元件Q2维持导通之时,从第一整流电路110的高电位侧直流电压输出端,经由静噪滤波器NF、电容器C5、第二整流电路140、LED模块20、电感器L1、驱动用变压器CT的一次绕组、第二开关元件Q2、以及电阻器R6,由电感器L1限制的电流流过。由该电流而驱动用变压器CT的磁芯成为磁饱和,其二次绕组输出电压成为零。为此,第二开关元件Q2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蓄积电荷放电。在该蓄积电荷消失时,第二开关元件Q2关断。
在第二开关元件Q2关断时,由于在电感器L1流动的电流,而使被蓄积在电感器L1的能量经由二极管D2放电到电容器C5和LED模块20。通过该放电电流,驱动用变压器CT的磁饱和被解除,并且,在驱动用变压器CT的第一开关元件Q1侧的二次绕组发生使第一开关元件Q1的基极电位为正的电压,同时在驱动用变压器CT的第二开关元件Q2侧的二次绕组发生使第二开关元件Q2的基极为负的电压。
电感器L1的蓄积能量消失时,二极管D2电流消失,并且,电容器C5以及C6的蓄积能量经由第一开关元件Q1放电。并且,电流从第一整流电路110的高电位侧直流电压输出端,经由静噪滤波器NF、第一开关元件Q1、驱动用变压器CT、电感器L1、电容器C8、LED模块20以及电容器C6而流入到第一整流电路110的低电位侧直流电压输出端。
通过该电流,在电感器L1以及电容器C8被蓄积有能量的同时,在驱动用变压器CT的二次绕组发生使第一开关元件Q1维持导通,使第二开关元件Q2维持断开的电压。
之后,在驱动用变压器CT的磁饱和发生时,第一开关元件Q1的蓄积电荷被放电。在该放电结束时,第一开关元件Q1关断。在第一开关元件Q1关断的瞬间的电感器L1的蓄积能量经由驱动用变压器CT、二极管D3、电容器C8、以及LED模块20、电容器C6、C5而被放电,同时解除驱动用变压器CT的磁饱和,并发生使第二开关元件Q2的基极为正,使第一开关元件Q1的基极为负的电压。并且,在电感器L1的蓄积能量消失之后,如以上所述那样,第一开关元件Q1与第二开关元件Q2交替地反复进行导通与断开,并且发生电感器L1与电容器C8的串联谐振,并成为维持振荡的稳定工作。
并且,作为触发二极管TD,例如能够采用电压击穿为28至36V的双向触发二极管。
这样,逆变器控制电路130是用于使逆变器120起动的电路,具有:通过电阻器R1、R2以及R3的分圧比来调整施加在电容器C3的两端的电压的电路,以及通过电容器C3的电压值来进行击穿的触发二极管TD。并且,通过从逆变器控制电路130向逆变器120输入触发信号,从而开始逆变器120的自激振荡。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逆变器控制电路130具有:与电阻器R1串联连接的电阻器R2、以及与电阻器R1并联连接的二极管D1。二极管D1是整流用二极管,二极管D1的阳极侧与电阻器R1和电容器C3的连接点、以及触发二极管TD连接。并且,二极管D1的阴极侧与电阻器R1和电阻器R2的连接点、逆变器120中的第一开关元件Q1(发射极)和第二开关元件Q2(集电极)的连接点、以及电容器C4连接。并且,电容器C4的高电位侧与第一整流电路110的直流电压输出端的正极以及第一开关元件Q1的集电极连接,低电位侧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容器C4为缓冲电容器,适用于使开关元件Q1以及Q2的电压变化速度延缓,以及减少开关损失。
接着,对第二整流电路140进行说明。第二整流电路140(DB2)与第一整流电路110同样,是由四个二极管构成的桥型全波整流电路,输入侧的两个端子与逆变器120的输出侧的两个端子连接,关于输出侧的两个端子,其中高电位侧经由输出端子P3与LED模块20的阳极侧连接,低电位侧经由输出端子P4与LED模块20的阴极侧连接。
第二整流电路140从逆变器120接受交流电压,对该交流电压进行全波整流,并输出整流后的电压,并且将该电压供给到LED模块20。
并且,作为第二整流电路140,例如能够由两组串联连接了两个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的半导体部件组合而成。并且,该第二整流电路140的构成也可以是如下的段结构,即在逆变器L1设置被分割为两个的二次绕组,并在第二整流电路140的输出端分别设置一个。
如以上所述,构成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电路40。
接着,对具有以上这种构成的驱动电路40的工作进行说明。
例如,在为了使LED模块20点灯而用户对墙壁开关进行接通操作时,在输入端子P1以及P2被供给有交流电源,并生成由第一整流电路110被平滑化后的直流的输入电压Vin。输入电压Vin被供给到逆变器120的输入端之间、以及逆变器控制电路130的输入端之间。
据此,逆变器控制电路130以及逆变器120进行工作。即,通过输入电压Vin被供给到逆变器控制电路130,从而逆变器控制电路130的电容器C3被充电,触发二极管TD击穿。这样,触发二极管TD成为导通状态,触发信号(触发脉冲)被供给到逆变器120的第二开关元件Q2的基极,该第二开关元件Q2导通。
在通过触发信号而第二开关元件Q2成为导通时,逆变器120起动,通过基于驱动用变压器CT的诱发的自激振荡,从而第一开关元件Q1以及第二开关元件Q2交替地进行导通与断开工作,从而诱发交流的二次电压。据此,该二次电压由电感器L1与电容器C8的串联谐振而被增高,被增高的交流电压被供给到第二整流电路140。并且,通过第二整流电路140而交流电压被全波整流,经由输出端子P3以及P4,规定的直流电压(順方向电压VF)被供给到LED模块20。据此,LED模块20能够以所希望的亮度来点灯。
接着,在用户想要使LED模块20灭灯而对墙壁开关进行了关断操作时,由于向输入端子P1以及P2的交流电源的供给停止,因此LED模块20灭灯。
如以上所述,驱动电路40将供给到LED灯1的灯头70(输入端子P1以及P2)的交流电转换为规定的直流电,转换后的直流电从输出端子P3以及P4被供给到LED模块20(LED22)。即,驱动电路40经由与一对输入端子P1以及P2连接的一对输入侧引线42c以及42d,将从灯头70供给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将该直流电经由与一对输出端子P3以及P4连接的一对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来供给到LED模块20。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性构成]
以下利用图8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LED灯1的特征性构成以及作用进行说明。图8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LED灯的特征性构成的模式图。并且,在该图中一并示出了,对连接了LED灯1的电源电路网的等效电路进行模式示出的等效电源电路网200、等效电源电路网200的接地阻抗Z、以及被安装了LED灯1的点灯器具的罩300。等效电源电路网200以及罩300例如是CISPR标准规定的模拟电源电路网以及圆锥形金属外壳。
如该图所示,在LED灯1、点灯器具的罩300以及LED灯1的各个构成部件产生静电电容C11至C16以及寄生电阻R11。具体而言,静电电容C11在散热器80与罩300之间产生、静电电容C12在支承台30与罩300之间产生、静电电容C13在支承台30与LED模块20之间产生、静电电容C14在散热器80与大地之间产生、静电电容C15在罩300与大地之间产生、静电电容C16在LED模块20与大地之间产生、寄生电阻R11在支承台30与散热器80之间产生。
在此,关于在散热器80以及支承台30产生的噪声,对上述的驱动电路40的工作进行说明同时来阐述。
如以上所述,在驱动电路40,通过第一开关元件Q1以及第二开关元件Q2交替地进行导通与断开的工作,从而在逆变器120诱发交流的二次电压。此时,这些第一开关元件Q1以及第二开关元件Q2例如以约50kHz来进行开关工作,从逆变器120供给到第二整流电路140的电流的频率也约为50kHz,LED模块20全体相对于地电位的变化也成为约50kHz。
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二整流电路140中,构成二极管桥的四个二极管由从逆变器120供给的50kHz的电流来进行开关工作。这样,在第二整流电路140,例如发生频率为300kHz至700kHz的噪声。
这样,在从驱动电路40供给到LED模块20的规定的直流电压中重叠有频率为300kHz至700kHz的噪声。即,供给到用于从驱动电路40向LED模块20供给直流电压的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的电压中,重叠了接受了50kHz调制的频率300kHz至700kHz的噪声。
在此,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与周围的金属部件静电结合。具体而言,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由作为该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近旁的金属部件的散热器80、静电电容C18a以及C18b而静电结合。
据此,在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产生的噪声被共模化,并经由静电电容C18a以及C18b来传播到散热器80。传播到散热器80的噪声从散热器80经由静电电容C11而传播到罩300。
而且,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分别与作为该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近旁的金属部件的支承台30,由静电电容C19a以及C19b而静电结合。
据此,在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产生的噪声经由静电电容C19a以及C19b而传播到支承台30。传播到支承台30的噪声从支承台30经由静电电容C12传播向罩300。
并且,像这样从散热器80以及支承台30传播向罩300的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的噪声,经由静电电容C15而传播到大地。
并且,传播到散热器80的噪声也经由寄生电容C14来直接传播到大地。而且,由于被供给到LED模块20的直流电压中也重叠了噪声,因此从LED22也会发生噪声。在该LED22发生的噪声经由静电电容C13传播到基板21,并经由静电电容C16传播向大地。
像这样传播到大地的复杂的噪声(尤其是通过静电结合而传播的较低频带的噪声)由于在通常的简正模(normal mode)静噪滤波器、或单纯的共模滤波器不能容易地去除,因此传播到大地以及等效电源电路网200。传播到等效电源电路网200的噪声传播到与该等效电源电路网200连接的LED灯1以外的各种设备以及LED灯1,从而造成不好的影响。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与驱动电路40中的地电位连接的稳定电位线90连接到散热器80。据此,散热器80的电位不会受到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的噪声的影响,而成为驱动电路40中的地电位。换而言之,能够将散热器80的噪声经由稳定电位线90反馈到驱动电路40。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台30由金属制成,与散热器80接触。这样,支承台30的电位也不会受到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的噪声的影响,而成为驱动电路40中的地电位。即,能够将支承台30的噪声经由稳定电位线90反馈到驱动电路40。
据此,能够大幅度地减少从散热器以及支承台30经由其他的部件等而传播到大地的噪声。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台30以及散热器80经由与稳定电位线90串联连接的电容器C17,而与驱动电路40的电路地线连接。
这样,散热器80与驱动电路40的电路地线绝缘。因此,假设以散热器80以及支承台30露出的方式来构成灯1的情况下,在LED灯1点灯时,也能够减少因人触摸到散热器80或支承台30而造成的触电。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电容器C17例如能够使用容量120pF的陶瓷电容器。并且,电容器C17的容量并非受此所限,例如可以是1200pF,只要是通常能够作为Y电容器来使用的容量即可。
并且,作为在LED灯1产生的噪声,除了从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产生的噪声以外,还可以列举出在驱动电路40本身产生的噪声。
如以上所述,通过驱动电路40的工作,从驱动电路40本身发生如下的噪声,即,因第一开关元件Q1以及第二开关元件Q2中的开关工作而发生的例如频率为50kHz的噪声,以及因二极管D2以及D3而发生的例如频率为300至700kHz的噪声。
据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以上所述,散热器80经由稳定电位线90而与驱动电路40中的地电位连接。据此,散热器80的电位不会受到在驱动电路40产生的噪声(即,从驱动电路40放射的噪声)的影响,因此成为驱动电路40中的地电位。换而言之,驱动电路40与散热器80之间产生的经由静电电容(未图示)而传播到散热器80的噪声,能够经由稳定电位线90而被反馈到驱动电路40。
这样,能够抑制从驱动电路40传播到散热器80的噪声直接或者经由罩300等而传播到大地。因此,能够减少从驱动电路40自身发生的噪声。
综上所述,通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LED灯1,通过经由稳定电位线90使散热器80与驱动电路40中的电路地线连接,从而能够减少从散热器80传播到大地的噪声。据此,能够降低LED灯1的端子电压的噪声等级。因此,能够减少LED灯1的噪声。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台30也与驱动电路40中的电路地线连接。这样,也能够减少从支承台30传播到大地的噪声。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LED灯1的噪声。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的LED灯1可以不使用噪声对策用的大电路或特殊的电路或部件,因而能够减少噪声。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稳定电位线90也可以是绞合线。具体而言,稳定电位线90的芯线也可以是绞合线。具体而言,与稳定电位线90的芯线为单线的情况相比,由于能够增加稳定电位线90的芯线与散热器80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噪声。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稳定电位线90虽然被固定在散热片部82,但是并非受此所限。例如图9所示,也可以将稳定电位线90的芯线夹在散热器80的主体部81与支承台30的平板部31之间。
据此,在对散热器80与支承台30进行组合时,能够同时进行稳定电位线90的连接,因此能够更加简单地对稳定电位线90进行固定。并且,通过使散热器80与支承台30来夹持稳定电位线90的芯线,从而不仅能够使稳定电位线90与散热器80直接连接,而且还能够与支承台30直接连接。
并且,在使散热器80与支承台30来夹持稳定电位线90的芯线的情况下,稳定电位线90的芯线最好是绞合线。这样,能够在散热器80的主体部81与支承台30的平板部31之间的平面上铺开稳定电位线90的绞合线,因此能够容易地增加稳定电位线90的芯线与散热器80以及支承台30的接触面积。
接着,利用图10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LED灯1的其他的特征性构成进行说明。图10(a)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LED灯的俯视图(球形罩、LED模块以及支承台未图示),图10(b)是图10(a)的A-A’线处的该LED灯的一部分被切掉的剖面图(球形罩未图示)。
如图10(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散热器80,该散热器80具有与支承台30为面接触的主体部81以及与该主体部81相连的散热片部82,散热片部82被延伸设置在框体60的内部空间。
据此,经由支承台30而传导到散热器80的主体部81的LED模块20(LED22)所发生的热,能够从散热片部82传导到框体60中的内部空间。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台30与框体60的内部空间(内部区域)在空间上连通。具体而言,支承台30中的第二面31b(图3参照)的周边区域(从散热器80的主体部81露出的部分的周边区域)与框体60的内部空间在空间上连通。据此,传导到支承台30的LED模块20(LED22)的热可以不经由散热器80,就能够从支承台30传导到框体60内的内部空间。
这样,从散热器80(散热片部82)以及支承台30传导到框体60的内部空间的热,通过在框体60的内部空间形成的空气的热对流,从而,从框体60内的LED模块侧的高温区域移动向灯头侧的低温区域,进而传导到框体60以及灯头70,并被散热到灯的外部。
综上所述,由于能够效率良好地对LED模块20(LED22)在点灯时发生热进行散热,因此能够抑制LED22的温度的过度上升。这样,能够抑制因LED22的温度的过度上升而导致的劣化,从而能够抑制LED22的寿命减短。因此,能够抑制LED灯1的寿命减少。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片部82以不与框体60接触的方式延伸,延伸方向的前端相对于框体60为自由的状态。据此,能够防止散热器80的散热效果降低。
即,如果散热片部82与框体60接触,则会对散热器80施加某种应力。这样,就会造成散热器80(主体部81)与支承台30的密接性降低,从而散热器80与支承台30之间的热电阻增大。因此,传导到支承台30的LED模块20的热就难于传导到散热器80。
对此,通过使散热片部82以不与框体60接触的方式来延伸,这样就能够防止从框体60对散热器80施加应力,如以上所述,能够防止散热器80(主体部81)与支承台30的密接性的降低。据此,能够防止因散热片部82与框体60的接触而造成的散热器80的散热效果的降低。
而且,如以上所述,通过采用使散热片部82在框体60的内部空间中延伸的构成,从而能够将散热片部82的配置构成有效地应用于框体60的内部空间。据此,能够避开框体60的大型化,从而能够实现小型的替代白炽灯的光源。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台30以与构成外围的框体60接触的方式而被连接。据此,传导到支承台30的LED模块20(LED22)的热从支承台30传导到框体60并散热到灯的外部。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LED模块20(LED22)点灯时所发生的热,能够从支承台30以及散热器80(散热片部82)传导到框体60的内部空间,并通过热对流,不仅能够从框体60散热到灯的外部,而且能够从支承台30直接传导到框体60而被散热到灯的外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并且,如图10(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构成为,支承台30被设置成能够封闭框体60的第一开口部60a,并且,散热器80的主体部81被配置在支承台30与保持器50之间,且与保持器50之间存在与框体60的内部空间连通的间隙(空间区域)。
具体而言,散热器80的主体部81以与支承台30的平板部31为面接触的状态、且与电路保持器50的平板部51隔开规定的间隔的方式而被配置,在散热器80的主体部81与电路保持器50的平板部51之间存在间隙(空隙)。并且,该间隙与框体60的内部空间在空间上连通。
通过此构成,从散热片部82放射到框体60的内部空间的热,在通过对流而传导到框体60以及灯头70之时,能够进一步增大框体60的内部空间中的热对流。这样,传导到散热器80的LED模块20的热能够更加顺利地从框体60内的LED模块侧的高温区域移动到灯头侧的低温区域,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对LED模块20的热进行散热。这样,能够进一步抑制LED22的温度的过度上升。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器80的主体部81被按压在肋部58。
通过此构成,不用另外使用螺钉或粘着剂等固定部件,就能够将散热器80保持固定在支承台30以及电路保持器50的至少一方。据此,能够实现低成本化并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片部82的延伸方向的前端的边的一部分,相对于主体部81的第一面81a(或第二面81b)呈倾斜状态。
通过此构成,能够回避金属板的散热片部82与驱动电路40的电路基板41的焊接面中的充电部或电路元件(电子部件)相接触。这样,在散热片部82与焊接面中的充电部或电路元件(电子部件)之间,能够确保一定的绝缘距离。因此,能够减少因绝缘不良而导致的驱动电路40的电路元件的破损等。
例如,通过将散热片部82的延伸方向的前端的边的一部分形成为,以接近电路基板41的焊接面而该散热片部82的宽度逐渐变小的方式来倾斜,从而能够确保散热片部82与金属图案以及焊接之间的绝缘距离。
(照明装置)
并且,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作为这种LED灯来实现,而且能够作为具备LED灯的照明装置来实现。以下,利用图11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进行说明。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的概略剖面图。
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2例如被安装在室内的天花板来使用,具备上述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LED灯1以及点灯器具3。
点灯器具3具有使LED灯1灭灯以及点灯的功能,具备被安装在天花板的器具主体4、以及覆盖LED灯1的透光性的灯罩5。
器具主体4具有灯座4a。在灯座4a被安装有LED灯1的灯头70。经由该灯座4a电力被供给到LED灯1。
并且,作为照明器具并非受图11所示的构成所限,也能够采用像筒灯或射灯这种被埋入到天花板而被设置的天花板埋入型照明器具等。
(其他)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LED灯以及照明装置进行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受这些实施方式所限。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驱动电路40虽然采用了自激式逆变器的构成,不过并非受此所限。驱动电路40也可以是采用了斩波电路的构成。并且,逆变器120即使不是自激式,他激式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而且,输出侧引线42a以及42b只要能够以比电源频率高的频率来振荡,其他的方式也同样能够得到显著得效果,并且输出电力越大效果就越大。即,能够大幅度地抑制噪声。
并且,也可以是,驱动电路被构成为具有直流电源电路以及高频发生电路,直流电源电路将输入到LED灯1的第一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并输出,高频发生电路具有包括开关元件、电感器以及电容器的逆变电路,并且将从该直流电源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为比第一交流电压的频率高的第二交流电压,输出侧引线的电位与开关元件的开关工作同步来变动电位。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整流电路110以及平滑电容器C1、C2是将第一交流电压(例如50或60Hz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的直流电源电路的一个例子,逆变器120是将第一交流电压转换为第二交流电压(例如50kHz的交流电压)的高频发生电路的一个例子。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基准电位虽然利用了驱动电路40中的电路地线,不过,基准电位并非受电路地线所限,只要是驱动电路40中的稳定电位即可,例如可以是相对于电路地线而只有直流电位不同的电位。而且,基准电位也可以是相对于地电位为稳定电位。并且,即使稍微大一些也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交流电源线之间连接被串联连接的两个电容器,而将他们的中点作为基准电位。即,也可以将串联连接的两个电容器的连接点的电位作为基准电位。
并且,作为稳定电位线90也可以不另外设置新的引线,而是将电容器C17的插脚(引线)用作稳定电位线90。具体而言,也可以构成为将电容器C17的插脚延伸,以便与散热器80连接。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采用了树脂被膜的稳定电位线90,不过,也可以是露出金属芯线的引线。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一对散热片部82中的倾斜边82a虽然被构成为向相同的方向剪切而成为左右对称的形状,不过并非受此所限。也就是说,相对的散热片部82虽然被构成为相同形状的金属板相对,不过并非受此所限。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与电路基板41的焊接面相对的散热片部82最好是被构成为,该散热片部82的宽度随着接近电路基板41而逐渐变窄,因此与电路基板41的元件面相对的一方的散热片部82的剪切方向,只要不同于与电路基板41的焊接面相对的一方的散热片部82的倾斜方向即可。即,与电路基板41的元件面相对的散热片部82只要被构成为,随着接近电路基板41而该散热片部82的宽度逐渐变窄即可。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被构成为一对散热片部82双方均被剪切,不过也可以是仅针对一对散热片部82之中的一方进行剪切。即,也可以仅在一对散热片部82之中的一方形成倾斜边82a。并且,倾斜边82a并非是必需的,一对散热片部82也可以都不设置倾斜边82a。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框体60虽然由树脂构成,不过也可以由铝等金属构成。并且,在使用金属制的框体60的情况下,为了确保驱动电路40的绝缘性,也可以在金属制的框体60的内侧进一步配置能够围住驱动电路40的树脂制的框体(电路外壳)。在使用金属制的框体60的情况下还可以配置围住框体60而被构成的树脂制的框体,以作为外围框体。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LED22虽然采用了被封装的SMD型的LED元件,不过并非受此所限。例如,作为LED22可以采用裸芯片,并通过将多个LED22(裸芯片)直接安装在基板21上来构成COB(Chip OnBoard:板上芯片)结构的LED模块20。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多个裸芯片由含荧光体树脂一并密封。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LED模块20的构成虽然是,由蓝色LED芯片与黄色荧光体来放出白色光,不过并非受此所限。例如为了提高演色性,除了黄色荧光体之外还可以混入红色荧光体或绿色荧光体。并且,也可以不使用黄色荧光体,而是采用含有红色荧光体以及绿色荧光体的含荧光体树脂,并通过与蓝色LED芯片相组合来放出白色光的构成。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LED芯片也可以采用发出蓝色以外的颜色的光的LED芯片。例如,在使用紫外线发光的LED芯片的情况下,能够将发出三原色(红色、绿色、蓝色)的光的各个颜色的荧光体粒子组合,来用作荧光体粒子。而且,也可以采用荧光体粒子以外的波长变换材料,例如作为波长变换材料也可以采用含有像半导体、金属络合物、有机染料、颜料等这种能够吸收某种波长的光,并发出与吸収的光的波长不同的光的物质的材料。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发光元件虽然举例示出了LED,不过也可以采用半导体激光等其他的半导体发光元件、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或无机EL等其他的固体发光元件。
另外,针对各个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够想到的执行各种变形而得到的实施方式、或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对各个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以及功能进行任意地组合来实现的实施方式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内。
符号说明
1  LED灯
2  照明装置
3  点灯器具
4  器具主体
4a 灯座
5  灯罩
10 球形罩
11 开口部
20 LED模块(发光模块)
21 基板
22 LED
23 电极端子
30 支承台
31、51 平板部
31a、81a 第一面
31b、81b 第二面
32、52 侧壁部
32a 径小部
32b 径大部
33a 第一贯通孔
33b 第二贯通孔
40 驱动电路
41 电路基板
41a、61 凸部
42a、42b 输出侧引线(引线)
42c、42d 输入侧引线(引线)
50 电路保持器(保持器)
52a 爪部
53、81c、82b 切缺部
54 电路基板保持部
54a、56a 卡止爪
55 电路基板限制部
56 模块基板保持部
57 模块基板限制部
57a 平面部
57b 缝隙
58 肋部
60 框体
60a 第一开口部
60b 第二开口部
60c、81 主体部
62 卡止部
70 灯头
80  散热器
82  散热片部
82a 倾斜边
90  稳定电位线(基准电位线)
110 第一整流电路
120 变器
130 逆变器控制电路
140 第二整流电路
200 等效电源电路网
300 罩

Claims (12)

1.一种光源,其特征在于,具备:
发光模块;
支承台,载放有所述发光模块;
驱动电路,用于使所述发光模块发光;
框体,收容所述驱动电路,并且在两端具有开口部;
保持器,被设置在所述框体的一端的开口部侧,且用于保持所述驱动电路;
灯头,被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另一端的开口部侧,且用于从外部接受电力;
散热器,使所述发光模块在发光时所产生的热经由所述支承台来散热;以及
基准电位线,与所述散热器连接,以使所述散热器成为所述驱动电路中的基准电位,
所述支承台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是用于载放所述发光模块的面,所述第二面是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一侧的面,
所述散热器具有主体部和散热片部,所述主体部具有与所述支承台的所述第二面接触的平面,所述散热片部与所述主体部相连,并且向所述框体的内部空间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准电位线与所述散热片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散热片部形成有切缺部,
所述基准电位线穿过所述切缺部而被卷绕在所述散热片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准电位线被夹持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支承台之间。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台由金属制成。
6.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还具备电容器,该电容器被设置在所述驱动电路中成为基准电位的部位与所述散热器之间,且与所述基准电位线串联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路中的基准电位是所述驱动电路的地电位。
8.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还具备引线,该引线用于将所述发光模块发光时所需的电力,从所述驱动电路供给到该发光模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路具备:
直流电源电路,将被输入到所述光源的第一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并输出;以及
高频发生电路,具有包括开关元件、电感器以及电容器的逆变电路,该高频发生电路将从所述直流电源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为比第一交流电压的频率高的第二交流电压,
所述引线的电位与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工作同步变动。
10.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片部以不与所述框体接触的方式来延伸。
11.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路的电路基板被配置成,与从所述框体的所述一端的开口部朝向所述另一端的开口部的方向上的轴大致平行,
所述散热片部为板状,
所述散热片部的延伸方向的前端的边的一部分,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平面呈倾斜状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基板的一侧的主面是形成有规定形状的金属布线的面,
所述散热片部的延伸方向的前端的边的一部分,以随着接近所述一侧的主面而该散热片部的宽度逐渐变窄的方式来倾斜。
CN201420131586.0U 2013-03-25 2014-03-21 光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9741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62773A JP2014186971A (ja) 2013-03-25 2013-03-25 光源
JP2013-062773 2013-03-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97416U true CN203797416U (zh) 2014-08-27

Family

ID=51379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3158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97416U (zh) 2013-03-25 2014-03-21 光源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186971A (zh)
CN (1) CN2037974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3562A (zh) * 2019-04-18 2020-10-3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79111A (ja) * 2015-10-19 2017-04-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
JP2022164277A (ja) * 2021-04-16 2022-10-27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光源ユニット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3562A (zh) * 2019-04-18 2020-10-3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86971A (ja) 2014-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20341B2 (en) LED tube lamp having mode switching circuit and auxiliary power module
US7976182B2 (en) LED lamp assembly with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9795001B2 (en) LED tube lamp with overcurrent and/or overvoltage protection capabilities
US10571081B2 (en) LED tube lamp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US20130135852A1 (en) Tube light structure
US11215326B2 (en) Filament lamp lighting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03784682U (zh) 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装置
CN203868734U (zh) 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装置
JP2012038711A (ja) Ledランプ及びledランプ用駆動回路
CN203500909U (zh) 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装置
CN205447333U (zh) Led灯丝球泡灯具
CN203797416U (zh) 光源
US9416921B2 (en) Vapor lamp assembly technique
CN101956905A (zh) 灯具及其发光二极管灯管
KR101547117B1 (ko) 다종류 형광등 안정기 호환형 led 형광등
CN203703691U (zh) 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装置
CN102364218B (zh) 一种可直接代替荧光灯使用的led日光灯
WO2022267248A1 (zh) 一种灯条、led灯及发光装置
US8749161B2 (en) Compact fluorescent lamp and LED light source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in base
CN203963546U (zh) 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装置
CN106838665A (zh) 一种led灯管
CN202327754U (zh) 一种可直接代替荧光灯使用的led日光灯
CN203517403U (zh) 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装置
CN203892916U (zh) 光源
TW201102558A (en) Lamp and driving circuit of LE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

Termination date: 201903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