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95441U - 一种围堰定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围堰定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95441U
CN203795441U CN201320889909.8U CN201320889909U CN203795441U CN 203795441 U CN203795441 U CN 203795441U CN 201320889909 U CN201320889909 U CN 201320889909U CN 203795441 U CN203795441 U CN 2037954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turn
laterally
pile foundation
foundation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8990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满明
李军堂
王东辉
汪芳进
许颖强
胡海波
覃勇刚
张爱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8990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954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954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9544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围堰定位系统,涉及桥梁基础施工设备领域,包括设置于围堰内部的桩基护筒和围堰定位装置,围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横向装置和第一纵向装置,第一横向装置和第一纵向装置均包括2个拉板和设置有动力装置的缆绳,桩基护筒与第一横向装置连接之处设置有转向扣,桩基护筒与第一纵向装置的连接之处设置有转向扣,缆绳的一端与一个拉板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转向扣与另一个拉板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控制钢丝绳的运动方向,进而能够对围堰进行精确定位,桩基护筒和围堰定位单元均采用钢材制成,强度较高,定位装置不容易损坏,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操作比较方便,有效降低了施工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围堰定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基础施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围堰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在桥梁基础施工中,通常在桥梁墩、台基础周围设置围堰,用于防水、围水和支撑基坑的坑壁,为提高围堰施工的质量,需在围堰下放至设计高度的过程中,对围堰进行精确定位,以保证桥梁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 
现有的桥梁施工中采用的定位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定位船通过拉缆与围堰连接进行定位;(2)在桩基护筒的外壁设置一根定位加长杆,定位加长杆通过一根定位杆与围堰连接,进行定位;(3)在围堰的内壁设置固定系统,固定系统通过滚动导向系统与桩基护筒连接,进行定位。 
现有的定位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1)定位船通过拉缆与围堰连接,占用河道的面积较大,施工成本较高,施工时间较长,定位精度较低;在桩基护筒的外壁设置一根定位加长杆,定位加长杆通过一根定位杆与围堰连接,围堰的面积较大,仅通过一根定位杆定位,定位精度较低。 
(2)围堰的内壁设置固定系统,固定系统通过滚动导向系统与桩基护筒连接,固定系统与导向系统固定连接,围堰与桩基护筒在水平方向不能相对移动,定位装置容易损坏,增加了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围堰定位系统,能够控制钢丝绳的运动方向,进而能够对围堰进行精确定位,定位装置不容易损坏,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操作比较方便,有效降低了施工难度。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围堰定位系统,所述围堰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桩基护筒、第二桩基护筒、第二横向缆绳、第四桩基护筒、第五桩基护筒和第六桩基护筒,第一桩基护筒的中心与第二桩基护筒的中心的连线为a,第二横向缆绳的中心与第四桩基护筒的中心的连线为b,第五桩基护筒的中心与第六桩基护筒的中心的连线为c,b在a与c之间、且a∥b∥c;其特征在于:包括2个对称设置的围堰定位装置,每个围堰定位装置均包括第一横向装置和第一纵向装置; 
第一横向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一桩基护筒外侧壁的第一横向转向扣、第二横向转向扣,第一横向转向扣和第二横向转向扣之间的连线d1穿过第一桩基护筒的中心、并且d1与a垂直; 
第一横向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桩基护筒外侧壁的第三横向转向扣、第四横向转向扣和第五横向转向扣,第三横向转向扣和第四横向转向扣之间的连线d2穿过第二桩基护筒的中心,并且d2与a垂直;第三横向转向扣与第二桩基护筒中心之间的距离为S1,第五横向转向扣与第二桩基护筒中心的距离为S2,S2>S1; 
第一横向装置还包括第一横向拉板、第二横向拉板、设置有第一横向动力装置的第一横向缆绳,第一横向缆绳的一端与第一横向拉板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横向转向扣、第三横向转向扣、第五横向转向扣、第四横向转向扣和第二横向转向扣后,与第二横向拉板连接; 
第一纵向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一桩基护筒外侧壁的第一纵向转向扣、第二纵向转向扣,第一纵向转向扣和第二纵向转向扣之间的连线d1'穿过第一桩基护筒的中心,d1'与a平行; 
第一纵向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五桩基护筒外侧壁的第三纵向转向扣、第四纵向转向扣和第五纵向转向扣,第三横向转向扣和第四横向转向扣之间的连线d2'穿过第五桩基护筒的中心,并且d2'与b平行;第三横向转向扣与第五桩基护筒中心之间的距离为S1',第五横向转向扣与第五桩基护筒中心的距离为S2',S2'>S1'; 
第一纵向装置还包括第一纵向拉板、第二纵向拉板、设置有第一纵向动力装置的第一纵向缆绳,第一纵向缆绳的一端与第一纵向拉板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纵向转向扣、第三纵向转向扣、第五纵向转向扣、第四纵向转向扣和第二纵向转向扣后,与第二纵向拉板连接;第一横向缆绳与第一纵向缆绳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每个围堰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二横向装置和第二纵向装置; 
第二横向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二横向缆绳外侧壁的第六横向转向扣、第七横向转向扣,第六横向转向扣和第七横向转向扣之间的连线d3穿过第二横向缆绳的中心、并且d3与b垂直; 
第二横向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四桩基护筒外侧壁的第八横向转向扣、第九横向转向扣和第十横向转向扣,第八横向转向扣和第九横向转向扣之间的连线d4穿过第四桩基护筒的中心,并且d3ˊ与b垂直;第六横向转向扣与第四桩基护筒中心之间的距离为S3,第十横向转向扣与第四桩基护筒中心的距离为S4,S4>S3; 
第二横向装置还包括第三横向拉板、第四横向拉板、设置有第二横向动力装置的第二横向缆绳,第二横向缆绳的一端与第三横向拉板 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六横向转向扣、第八横向转向扣、第十横向转向扣、第九横向转向扣和第七横向转向扣后,与第四横向拉板连接; 
第二纵向装置包括设置于第四桩基护筒外侧壁的第六纵向转向扣、第七纵向转向扣,第六纵向转向扣和第七纵向转向扣之间的连线d3ˊ穿过第四桩基护筒的中心,d3ˊ与b平行; 
第二纵向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六桩基护筒外侧壁的第八纵向转向扣、第九纵向转向扣和第十纵向转向扣,第八横向转向扣和第九横向转向扣之间的连线d4'穿过第六桩基护筒的中心,并且d4'与c平行;第十横向转向扣与第六桩基护筒中心之间的距离为S3',第十横向转向扣与第六桩基护筒中心的距离为S4',S4'>S3'; 
第二纵向装置还包括第三纵向拉板、第四纵向拉板、设置有第二纵向动力装置的第二纵向缆绳,第二纵向缆绳的一端与第三纵向拉板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六纵向转向扣、第八纵向转向扣、第十纵向转向扣、第九纵向转向扣和第七纵向转向扣后,与第四纵向拉板连接;第一横向缆绳与第二纵向缆绳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横向拉板和第二横向拉板沿a对称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纵向拉板和第二纵向拉板沿、第一桩基护筒中心与第五桩基护筒中心的连线对称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三横向拉板、第四横向拉板沿b对称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三纵向拉板、第四纵向拉板沿、第四桩基护筒中心与第六桩基护筒中心的连线对称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横向动力装置、第一纵向动力装置、第二横向动力装置、第二纵向动力装置均包括起重装置和滑 轮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起重装置采用手拉葫芦或者卷扬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围堰定位系统包括围堰定位装置,围堰定位装置通过钢丝绳将桩基护筒与围堰连接,对围堰进行定位,桩基护筒和围堰定位装置均设置于围堰的内部,占用的施工水域面积较小,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桩基护筒和钢丝绳均能够承受较大的拉力,与现有技术中采用滚轮定位和定位杆定位相比,定位装置不容易损坏,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围堰定位系统,桩基护筒与钢丝绳连接之处均设置有转向扣,能够控制钢丝绳的运动方向,进而能够对围堰进行精确定位。 
(3)本实用新型的围堰定位系统,每个定位装置包括均通过钢丝绳与桩基护筒和围堰连接,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动力装置调节钢丝绳的长度,进而对围堰进行定位,操作比较方便,有效降低了施工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围堰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第一桩基护筒,2-第一纵向缆绳,3-第五桩基护筒,4-第二横向缆绳,5-第三桩基护筒,6-第一横向缆绳,7-第二桩基护筒,8-连接杆,9-第六桩基护筒,10-第二纵向缆绳,11-第四桩基护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围堰定位系统,围堰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桩基护筒1、第二桩基护筒7、第二横向缆绳5、第四桩基护筒11、第五桩基护筒3和第六桩基护筒9,第一桩基护筒1的中心与第二桩基护筒7的中心的连线为a,第二横向缆绳5的中心与第四桩基护筒11的中心的连线为b,第五桩基护筒(3)的中心与第六桩基护筒9的中心的连线为c,b在a与c之间、且a∥b∥c;围堰定位系统包括2个对称设置的围堰定位装置,每个围堰定位装置均包括第一横向装置、第一纵向装置、第二横向装置、第二纵向装置; 
第一横向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一桩基护筒1外侧壁的第一横向转向扣、第二横向转向扣,第一横向转向扣和第二横向转向扣之间的连线d1穿过第一桩基护筒1的中心、并且d1与a垂直; 
第一横向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桩基护筒7外侧壁的第三横向转向扣、第四横向转向扣和第五横向转向扣,第三横向转向扣和第四横向转向扣之间的连线d2穿过第二桩基护筒7的中心,并且d2与a垂直;第三横向转向扣与第二桩基护筒7中心之间的距离为S1,第五横向转向扣与第二桩基护筒7中心的距离为S2,S2>S1; 
第一横向装置还包括第一横向拉板、第二横向拉板、设置有第一横向动力装置的第一横向缆绳6,第一横向缆绳6的一端与第一横向拉板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横向转向扣、第三横向转向扣、第五横向转向扣、第四横向转向扣和第二横向转向扣后,与第二横向拉板连接;第一横向拉板和第二横向拉板沿a对称设置。 
第一纵向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一桩基护筒1外侧壁的第一纵向转向扣、第二纵向转向扣,第一纵向转向扣和第二纵向转向扣之间的连线d1'穿过第一桩基护筒1的中心,d1'与a平行; 
第一纵向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五桩基护筒3外侧壁的第三纵向转向扣、第四纵向转向扣和第五纵向转向扣,第三横向转向扣和第四横向转向扣之间的连线d2'穿过第五桩基护筒3的中心,并且d2'与b平行;第三横向转向扣与第五桩基护筒3中心之间的距离为S1',第五横向转向扣与第五桩基护筒3中心的距离为S2',S2'>S1'; 
第一纵向装置还包括第一纵向拉板、第二纵向拉板、设置有第一纵向动力装置的第一纵向缆绳2,第一纵向缆绳2的一端与第一纵向拉板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纵向转向扣、第三纵向转向扣、第五纵向转向扣、第四纵向转向扣和第二纵向转向扣后,与第二纵向拉板连接;第一横向缆绳6与第一纵向缆绳2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第一纵向拉板和第二纵向拉板沿、第一桩基护筒1中心与第五桩基护筒3中心的连线对称设置。 
第二横向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二横向缆绳5外侧壁的第六横向转向扣、第七横向转向扣,第六横向转向扣和第七横向转向扣之间的连线d3穿过第二横向缆绳5的中心、并且d3与b垂直; 
第二横向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四桩基护筒11外侧壁的第八横向转向扣、第九横向转向扣和第十横向转向扣,第八横向转向扣和第九横向转向扣之间的连线d4穿过第四桩基护筒11的中心,并且d3ˊ与b垂直;第六横向转向扣与第四桩基护筒11中心之间的距离为S3,第十横向转向扣与第四桩基护筒11中心的距离为S4,S4>S3; 
第二横向装置还包括第三横向拉板、第四横向拉板、设置有第二横向动力装置的第二横向缆绳4,第二横向缆绳4的一端与第三横向拉板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六横向转向扣、第八横向转向扣、第十横向转向扣、第九横向转向扣和第七横向转向扣后,与第四横向拉板连接;第三横向拉板和第四横向拉板沿b对称设置。 
第二纵向装置包括设置于第四桩基护筒11外侧壁的第六纵向转向扣、第七纵向转向扣,第六纵向转向扣和第七纵向转向扣之间的连线d3ˊ穿过第四桩基护筒11的中心,d3ˊ与b平行; 
第二纵向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六桩基护筒9外侧壁的第八纵向转向扣、第九纵向转向扣和第十纵向转向扣,第八横向转向扣和第九横向转向扣之间的连线d4'穿过第六桩基护筒9的中心,并且d4'与c平行;第十横向转向扣与第六桩基护筒9中心之间的距离为S3',第十横向转向扣与第六桩基护筒9中心的距离为S4',S4'>S3'; 
第二纵向装置还包括第三纵向拉板、第四纵向拉板、设置有第二纵向动力装置的第二纵向缆绳10,第二纵向缆绳10的一端与第三纵向拉板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六纵向转向扣、第八纵向转向扣、第十纵向转向扣、第九纵向转向扣和第七纵向转向扣后,与第四纵向拉板连接;第一横向缆绳6与第二纵向缆绳10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第三纵向拉板和第四纵向拉板沿、第四桩基护筒11中心与第六桩基护筒9中心的连线对称设置。 
第一横向动力装置、第一纵向动力装置、第二横向动力装置、第二纵向动力装置均包括起重装置和滑轮组包括起重装置和滑轮组,起重装置采用手拉葫芦或者卷扬机。 
第一桩基护筒1和第二桩基护筒7之间通过连接杆8连接,第一桩基护筒1和第五桩基护筒3之间通过连接杆8连接;第二桩基护筒7和第六桩基护筒9之间通过连接杆8连接;第五桩基护筒3和第六桩基护筒9之间通过连接杆8连接;第五桩基护筒3和第二横向缆绳5之间通过连接杆8连接;第二横向缆绳5和第四桩基护筒11之间通过连接杆8连接;第四桩基护筒11和第六桩基护筒9之间通过连接杆8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以第一横向装置为例,先将第一横向拉板、第二横向拉板焊接在围堰双壁仓内侧板上,将第一横向转向扣和第二横向转向扣焊接于第一桩基护筒1的对应位置,第三横向转向扣、第四横向转向扣和第五横向转向扣焊接于第二桩基护筒9的对应位置,然后将第一横向缆绳6的一端与第一横向拉板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横向转向扣、第三横向转向扣、第五横向转向扣、第四横向转向扣和第二横向转向扣后与第二横向拉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连接与缆绳上的手拉葫芦或者卷扬机先启动,产生一定的拉力,与手拉葫芦或者卷扬机配合使用的滑轮组将拉力放大,进而拉动围堰,调整位于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桩基护筒之间通过连接杆10相互连接,增加了桩基护筒的稳定性,进而使得围堰定位装置能够实现对围堰的精确定位。 
能够通过第一横向动力装置和第二横向动力装置调节钢丝绳的长度,进而调节与钢丝绳连接的第三侧壁位置,对围堰进行定位;能够通过第一纵向动力装置调节钢丝绳的长度,进而调节与第一纵向定位装置连接的围堰的位置,对围堰进行定位;能够通过第二纵向动力装置调节钢丝绳的长度,进而调节与第二纵向定位装置连接的围堰的位置,对围堰进行定位。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围堰定位系统,所述围堰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桩基护筒(1)、第二桩基护筒(7)、第二横向缆绳(5)、第四桩基护筒(11)、第五桩基护筒(3)和第六桩基护筒(9),第一桩基护筒(1)的中心与第二桩基护筒(7)的中心的连线为a,第二横向缆绳(5)的中心与第四桩基护筒(11)的中心的连线为b,第五桩基护筒(3)的中心与第六桩基护筒(9)的中心的连线为c,b在a与c之间、且a∥b∥c;其特征在于:包括2个对称设置的围堰定位装置,每个围堰定位装置均包括第一横向装置和第一纵向装置; 
第一横向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一桩基护筒(1)外侧壁的第一横向转向扣、第二横向转向扣,第一横向转向扣和第二横向转向扣之间的连线d1穿过第一桩基护筒(1)的中心、并且d1与a垂直; 
第一横向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桩基护筒(7)外侧壁的第三横向转向扣、第四横向转向扣和第五横向转向扣,第三横向转向扣和第四横向转向扣之间的连线d2穿过第二桩基护筒(7)的中心,并且d2与a垂直;第三横向转向扣与第二桩基护筒(7)中心之间的距离为S1,第五横向转向扣与第二桩基护筒(7)中心的距离为S2,S2>S1; 
第一横向装置还包括第一横向拉板、第二横向拉板、设置有第一横向动力装置的第一横向缆绳(6),第一横向缆绳(6)的一端与第一横向拉板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横向转向扣、第三横向转向扣、第五横向转向扣、第四横向转向扣和第二横向转向扣后,与第二横向拉板连接; 
第一纵向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一桩基护筒(1)外侧壁的第一纵向转向扣、第二纵向转向扣,第一纵向转向扣和第二纵向转向扣之间的 连线d1'穿过第一桩基护筒(1)的中心,d1'与a平行; 
第一纵向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五桩基护筒(3)外侧壁的第三纵向转向扣、第四纵向转向扣和第五纵向转向扣,第三横向转向扣和第四横向转向扣之间的连线d2'穿过第五桩基护筒(3)的中心,并且d2'与b平行;第三横向转向扣与第五桩基护筒(3)中心之间的距离为S1',第五横向转向扣与第五桩基护筒(3)中心的距离为S2',S2'>S1'; 
第一纵向装置还包括第一纵向拉板、第二纵向拉板、设置有第一纵向动力装置的第一纵向缆绳(2),第一纵向缆绳(2)的一端与第一纵向拉板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纵向转向扣、第三纵向转向扣、第五纵向转向扣、第四纵向转向扣和第二纵向转向扣后,与第二纵向拉板连接;第一横向缆绳(6)与第一纵向缆绳(2)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堰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围堰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二横向装置和第二纵向装置; 
第二横向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二横向缆绳(5)外侧壁的第六横向转向扣、第七横向转向扣,第六横向转向扣和第七横向转向扣之间的连线d3穿过第二横向缆绳(5)的中心、并且d3与b垂直; 
第二横向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四桩基护筒(11)外侧壁的第八横向转向扣、第九横向转向扣和第十横向转向扣,第八横向转向扣和第九横向转向扣之间的连线d4穿过第四桩基护筒(11)的中心,并且d3ˊ与b垂直;第六横向转向扣与第四桩基护筒(11)中心之间的距离为S3,第十横向转向扣与第四桩基护筒(11)中心的距离为S4,S4>S3; 
第二横向装置还包括第三横向拉板、第四横向拉板、设置有第二 横向动力装置的第二横向缆绳(4),第二横向缆绳(4)的一端与第三横向拉板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六横向转向扣、第八横向转向扣、第十横向转向扣、第九横向转向扣和第七横向转向扣后,与第四横向拉板连接; 
第二纵向装置包括设置于第四桩基护筒(11)外侧壁的第六纵向转向扣、第七纵向转向扣,第六纵向转向扣和第七纵向转向扣之间的连线d3ˊ穿过第四桩基护筒(11)的中心,d3ˊ与b平行; 
第二纵向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六桩基护筒(9)外侧壁的第八纵向转向扣、第九纵向转向扣和第十纵向转向扣,第八横向转向扣和第九横向转向扣之间的连线d4'穿过第六桩基护筒(9)的中心,并且d4'与c平行;第十横向转向扣与第六桩基护筒(9)中心之间的距离为S3',第十横向转向扣与第六桩基护筒(9)中心的距离为S4',S4'>S3'; 
第二纵向装置还包括第三纵向拉板、第四纵向拉板、设置有第二纵向动力装置的第二纵向缆绳(10),第二纵向缆绳(10)的一端与第三纵向拉板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六纵向转向扣、第八纵向转向扣、第十纵向转向扣、第九纵向转向扣和第七纵向转向扣后,与第四纵向拉板连接;第一横向缆绳(6)与第二纵向缆绳(10)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堰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拉板和第二横向拉板沿a对称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堰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拉板和第二纵向拉板沿、第一桩基护筒(1)中心与第五桩基护筒(3)中心的连线对称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围堰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 横向拉板、第四横向拉板沿b对称设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围堰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纵向拉板、第四纵向拉板沿、第四桩基护筒(11)中心与第六桩基护筒(9)中心的连线对称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围堰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动力装置、第一纵向动力装置、第二横向动力装置、第二纵向动力装置均包括起重装置和滑轮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围堰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装置采用手拉葫芦或者卷扬机。 
CN201320889909.8U 2013-12-30 2013-12-30 一种围堰定位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954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89909.8U CN203795441U (zh) 2013-12-30 2013-12-30 一种围堰定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89909.8U CN203795441U (zh) 2013-12-30 2013-12-30 一种围堰定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95441U true CN203795441U (zh) 2014-08-27

Family

ID=51377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89909.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95441U (zh) 2013-12-30 2013-12-30 一种围堰定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954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8142A (zh) * 2013-12-30 2014-04-30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围堰定位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8142A (zh) * 2013-12-30 2014-04-30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围堰定位系统
CN103758142B (zh) * 2013-12-30 2016-02-17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围堰定位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65647B2 (en) Hydroelectric turbine recovery system and a method therefor
EP2641825A1 (en) Ship for installing offshore wind turbines,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offshore wind turbines using same
CN104480865B (zh) 一种大型钢沉井精确定位方法
KR101261860B1 (ko) 플로팅도크 및 이를 이용한 풍력발전기 설치방법
NZ618105A (en) Installing submerged support structures
KR101230357B1 (ko) 방사상 결선 구동식 해상 주상체 설치장치
CN104727336A (zh) 浅海风电场大型单管桩基础施工方法
CN105484267A (zh) 深水大流速定点精确抛填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03795441U (zh) 一种围堰定位系统
CN102826459B (zh) 一种用于海洋平台的水下结构件吊装方法
CN203473191U (zh) 用于浅水浮体双锚对拉定位的辅助装置
CN101864929A (zh) 一种海洋水下勘察基盘
CN210391496U (zh) 一种沉管隧道专用沉放船
CN209290620U (zh) 大型构件起吊运输安装一体船
CN103758142A (zh) 一种围堰定位系统
CN204456106U (zh) 水域沉桩用移动导向定位船
CN202688882U (zh) 深水桥墩双壁钢围堰施工用围堰下放定位平台
CN203544345U (zh) 滑道井字梁水下安装与自动调位一体化装置
CN204022346U (zh) 海上风机吊装设备
CN204788549U (zh) 一种底座式adcp流量自动监测探头支撑系统装置
CN203780778U (zh) 水下探测器支架
CN202578652U (zh) 立管就位辅助支架
CN110132532B (zh) 一种张力腿网箱模型试验装置
CN203822557U (zh)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拉索千斤顶提升安装装置
CN202767033U (zh) 一种混凝土叠梁水下定位调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GROUP CO., LTD., ZHONGTIE DAQIAO BUREAU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INA ZHONGTIE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22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430074 WUHAN, HUBEI PROVINCE TO: 430050 WUHAN, HUBEI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225

Address after: 430050 Hanyang Road, Hanyang District, Hubei, No. 38, No.

Patentee after: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74 Hubei province Wuhan Dongxin East Lake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Road SBI Venture Street No. 6 Building 12 layer

Patentee before: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