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93566U - 油舱溢油缓冲器 - Google Patents

油舱溢油缓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93566U
CN203793566U CN201420137728.4U CN201420137728U CN203793566U CN 203793566 U CN203793566 U CN 203793566U CN 201420137728 U CN201420137728 U CN 201420137728U CN 203793566 U CN203793566 U CN 203793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rt tube
intermediate buffer
steel pipe
oil
cargo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377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欢
夏登柱
蒋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377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935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93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9356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舱溢油缓冲器,其包括有:一中间形成一中空腔体的中间缓冲器,一一端伸入该中间缓冲器内、并且与该中间缓冲器密闭连通的第一短管,一置于该中间缓冲器的底部并与该中间缓冲器密闭连通的第二短管,靠近该中间缓冲器的侧壁上方的位置处开设有若干透气孔,其中,该中间缓冲器的中空腔体的横剖面的面积大于该第一短管、该第二短管的横剖面的面积。采用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地减少油舱内油的向上溢出,因此减小了船体运行时因溢油而对大海造成的污染。

Description

油舱溢油缓冲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船舶油舱空气管上的油舱溢油缓冲器。
背景技术
船舶上的油舱都装设有空气管,其目的是在灌注或抽吸油时使舱内的空气能自由地排出和吸入,避免舱柜内造成超压或负压而损坏舱柜。为满足各类规范对空气管的安装技术要求,我们一般在空气管的开口端均装有各种形式的空气管头。但空气管头虽保证了舱内空气的自由排出和吸入,且能阻止舱外海水进入油舱,但无法阻止舱内油的溢出。在海况较差、油舱较满、船舶摇晃的情况下,油容易溢出,造成危险和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船舶上的油舱内的油容易溢出的缺陷,提供一种能有效减少油舱内油的溢出的油舱溢油缓冲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油舱溢油缓冲器,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有:一中间形成一中空腔体的中间缓冲器,一一端伸入该中间缓冲器内、并且与该中间缓冲器密闭连通的第一短管,一置于该中间缓冲器的底部并与该中间缓冲器密闭连通的第二短管,靠近该中间缓冲器的侧壁上方的位置处开设有若干透气孔,其中,该中间缓冲器的中空腔体的横剖面的面积大于该第一短管、该第二短管的横剖面的面积。
较佳地,该中间缓冲器包括:一钢管,该钢管的两端管口处分别焊接一法兰,该中空腔体为一筒形腔体。
较佳地,该第一短管包括一钢管,该钢管的一端伸入该中间缓冲器内,该钢管的另一端连接一法兰,该法兰与一空气管头相连通。本方案中的空气管头可以是油舱空气管头。
较佳地,该第二短管包括一钢管,该钢管的一端与该中间缓冲器的底部相通,该钢管的另一端焊接一法兰,该法兰与一空气管相连通。本方案中的空气管可以是油舱空气管。
较佳地,该中间缓冲器包括一外部钢管及一置于该外部钢管内部的第三短管,该第三短管位于第一短管、第二短管之间;该第三短管包括一内部钢管,该内部钢管的中心线与该外部钢管、该第二短管、该第一短管的中心线位于同一中心线上,且该内部钢管的管径大于第二短管的内径。本方案中第二短管的内径指的是第二短管的管体的内径。
较佳地,该第三短管还包括两加强板,两加强板分别设于该内部钢管的外壁与该外部钢管的内壁之间。这样,可将第三短管牢固地定位在中间缓冲器的中空腔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当油溢出并向上冲时,由于中间的中间缓冲器位于第一短管的正下方,且中间缓冲器的中空腔体的横截面的大小大于下方的第二短管的内径,因此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完全挡住上冲的油,并抵消其上冲动力。油只能从第三短管的四周往上溢,再加上位于上面的第一短管是插入筒形的中间缓冲器内一定长度的,通过第三短管上溢的油在外面的外部钢管和第一短管的钢管之间将再一次被抵消上冲动力,将再一次被抵消向上的冲动力,从而真正实现溢油缓冲的目的。
由于整个油舱溢油缓冲器的第一短管、第二短管及中间缓冲器均采用钢管带法兰的型式,其安装和后期维护都是非常方便的,可以直接安装在油舱原来的空气管上。
考虑到油溢出的不安全性以及流入大海造成的污染,在所有油舱空气管上安装本装置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使用方便,且能显著地防止溢油,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油舱溢油缓冲器的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油舱溢油缓冲器使用时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短管、2中间缓冲器、201中空腔体、3第二短管、
4第三短管、5加强板、6空气管头、7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油舱溢油缓冲器包括:上下带法兰的第一短管1、第二短管3和位于中间的中间缓冲器2。其中,中间缓冲器2为筒形,且中间缓冲器2的中间形成一中空腔体201,第一短管1的一端伸入该中间缓冲器2的中空腔体内、并且与该中间缓冲器相连通形成一封闭整体,第二短管3置于该中间缓冲器的底部并与该中间缓冲器的中空腔体201相连通,并形成一密闭整体。另外,在靠近该中间缓冲器的侧壁上方的位置处开设有若干透气孔,其中,该中间缓冲器的中空腔体201的横剖面的面积大于该第一短管、该第二短管的截面面积。
为方便溢油缓冲器的安装和维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短管、第二短管均与空气管7采用了法兰连接的方式,这样本实用新型的油舱溢油缓冲器可以很方便的安装在油舱的空气管7上,比如,将位于下面第二短管与空气管连接,将位于上面的第一短管与空气管头6对接相连。
而第一短管、第二短管都是在一段钢管上焊接一个法兰制得的,上面的第一短管1需插入中间缓冲器2内一定的长度,并在中间缓冲器靠上的位置处开几个透气孔,以方便空气的流通。
位于中间缓冲器下方的第二短管3无需插入中间缓冲器内,直接焊接在中间缓冲器的底部并与中空腔体相通即可。
中间筒形缓冲器也包括两部分:位于外面的外部钢管和位于外部钢管内的第三短管4。其中,外部钢管的管体部分形成中空腔体。
如图1所示,第三短管通过两块加强板5固设在中间缓冲器内。外部钢管的上、下管口均焊接有钢板,外部钢管的管径应确保整个筒形的中空腔体具有足够的容积。
中间的第三短管4,也是用内部钢管和钢板焊接而成的,且第三短管4位于下面的第二短管3的正上方,第三短管4的内部钢管的管径大小最好大于第二短管3的钢管的内径。
由图1可清楚的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油舱溢油缓冲器的明显防溢油的工作原理,而图2则是本实用新型油舱溢油缓冲器的使用时的局部剖视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油舱溢油缓冲器安装在船舶油舱的空气管上,上下端都通过法兰连接,下端与原油舱的空气管连接,上端则直接与油舱的空气管头连接。在海况较差、油舱较满、船舶摇晃的情况下,油就会通过空气管往上溢。如果空气管安装了本实用新型油舱溢油缓冲器,则当油溢出并向上冲时,由于中间的第三短管位于第一短管的正下方,且管径大小大于下方的第二短管的内径,可在竖直方向上完全挡住上冲的油,并抵消其上冲动力。因此,油只能从中间的第三短管的四周往上溢,再加上上面的第一短管是插入中间筒形器内一定长度的,通过第三短管上溢的油在外面的外部钢管和第一短管的钢管之间将再一次被抵消上冲动力,并最终回落。通过本实用新型溢油缓冲器的层层缓冲,可以有效避免油溢出油舱造成的危险和污染。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6)

1.一种油舱溢油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中间形成一中空腔体的中间缓冲器,一一端伸入该中间缓冲器内、并且与该中间缓冲器密闭连通的第一短管,一置于该中间缓冲器的底部并与该中间缓冲器密闭连通的第二短管,靠近该中间缓冲器的侧壁上方的位置处开设有若干透气孔,其中,该中间缓冲器的中空腔体的横剖面的面积大于该第一短管、该第二短管的横剖面的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舱溢油缓冲器,其特征在于,该中间缓冲器包括:一钢管,该钢管的两端管口处分别焊接一法兰,该中空腔体为一筒形腔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舱溢油缓冲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短管包括一钢管,该钢管的一端伸入该中间缓冲器内,该钢管的另一端连接一法兰,该法兰与一空气管头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舱溢油缓冲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短管包括一钢管,该钢管的一端与该中间缓冲器的底部相通,该钢管的另一端焊接一法兰,该法兰与一空气管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舱溢油缓冲器,其特征在于,该中间缓冲器包括一外部钢管及一置于该外部钢管内部的第三短管,该第三短管位于第一短管、第二短管之间;该第三短管包括一内部钢管,该内部钢管的中心线与该外部钢管、该第二短管、该第一短管的中心线位于同一中心线上,且该内部钢管的管径大于第二短管的内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舱溢油缓冲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短管还包括两加强板,两加强板分别设于该内部钢管的外壁与该外部钢管的内壁之间。
CN201420137728.4U 2014-03-25 2014-03-25 油舱溢油缓冲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93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37728.4U CN203793566U (zh) 2014-03-25 2014-03-25 油舱溢油缓冲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37728.4U CN203793566U (zh) 2014-03-25 2014-03-25 油舱溢油缓冲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93566U true CN203793566U (zh) 2014-08-27

Family

ID=51375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3772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93566U (zh) 2014-03-25 2014-03-25 油舱溢油缓冲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935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64665A (zh) * 2017-03-31 2017-06-20 江苏大洋海洋装备有限公司 海洋船舶油舱透气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64665A (zh) * 2017-03-31 2017-06-20 江苏大洋海洋装备有限公司 海洋船舶油舱透气装置
CN106864665B (zh) * 2017-03-31 2024-04-05 江苏大洋海洋装备有限公司 海洋船舶油舱透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93566U (zh) 油舱溢油缓冲器
KR20160000477U (ko) 에어 벤트용 오일역류방지장치 및 이를 가지는 선박 또는 해양구조물
CN209719837U (zh) 一种防飞溅泄压式漏斗
CN105692539A (zh) 一种装车鹤管用密封垂管
CN202032179U (zh) 一种用于气密性试验的电缆贯穿件密封装置
CN207191312U (zh) 船用空气瓶泄放缓冲器
CN106864665B (zh) 海洋船舶油舱透气装置
KR20100000010U (ko) 밸러스트 탱크용 에어 벤트 메니폴드
CN205022813U (zh) 一种船舶集管区域软管托架和导缆孔的集成结构
CN106907510A (zh) 一种船舶压载舱用压力真空透气头
JP2013180636A (ja) 船舶のエアパイプ構造およびその製作方法
CN208664949U (zh) 一种新型铝合金油箱
CN212799626U (zh) 航空煤油罐车自动卸油装置
CN205401909U (zh) 防泄漏排气阀
CN202132281U (zh) 一种防倾斜泄漏的液压油箱
KR20150000756U (ko) 플로팅 볼을 이용한 탱크 환기 장치
CN204922178U (zh) 一种船用压力真空阀
CN205426454U (zh) 一种密性试验的压差测量装置
CN204197229U (zh) 船体燃油舱防溢流装置
CN202642535U (zh) 液体储罐
CN206929391U (zh) 一种船舶压载舱用压力真空透气头
CN204434258U (zh) 一种防阻塞的漏斗
CN103921898A (zh) 船体燃油舱防溢流装置
CN204879442U (zh) 一种cng运输船储气瓶的出舱密封结构
CN204265212U (zh) 一种用于安装水下超重构件的浮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

Termination date: 201603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