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86694U - 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86694U
CN203786694U CN201420070236.8U CN201420070236U CN203786694U CN 203786694 U CN203786694 U CN 203786694U CN 201420070236 U CN201420070236 U CN 201420070236U CN 203786694 U CN203786694 U CN 2037866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cker part
touch control
control display
display apparatus
stic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7023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仁祥
张和健
方松盛
高薇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lu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Displ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Display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Display Corp
Priority to CN20142007023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866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866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8669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触控显示模块、一承载件、一第一粘着组件以及一第二粘着组件。触控显示模块具有一触控面板及一显示面板。承载件承载触控面板及显示面板。第一粘着组件设置于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之间,并包含一第一粘着件及邻设于第一粘着件的一第二粘着件,第一粘着件与第二粘着件具有一间隙。第二粘着组件设置于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之间而粘着于承载件,并包含一第三粘着件及一第四粘着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可改善触控显示装置周缘漏光及容易破片问题。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尤其是一种可改善周缘漏光及容易破片问题的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使得各种信息设备不断地推陈出新,例如手机、平板电脑、超轻薄笔记本电脑、及卫星导航等。除了一般以键盘或鼠标输入或操控之外,利用触控式技术来操控信息设备是一种相当直接且受欢迎的操控方式。其中,触控显示装置具有人性化及直觉化的输入操作界面,使得任何年龄层的使用者都可直接以手指或触控笔选取或操控信息设备。
一种外嵌式触控(On cell touch)显示装置是在显示面板之上设置一包含有感测电极层的触控面板,以成为一触控显示模块。于现有技术中,是以设置于周缘的多个粘着件将触控面板对贴而固定在显示面板上,其中,粘着件一般包含模块的Bezel tape(边框胶带)及ABT tape(口字胶)。不过,由于Bezel tape与Bezel tape粘贴时一般会有间隙,这些间隙容易造成触控显示装置周缘处的漏光。另外,贴合的口字胶于贴合处需为平整的平面,若贴合处为非平面(例如因胶带重叠所造成)而存在着高低落差时,则会有按压触控面板容易破片的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型的触控显示装置,可改善周缘漏光及容易破片的问题,已为当前重要的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可改善周缘漏光及容易破片问题的触控显示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触控显示模块、一承载件、一第一粘着组件以及一第二粘着组件。触控显示模块具有一触控面板及一显示面板。承载件承载触控面板及显示面板。第一粘着组件设置于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之间,第一粘着组件包含一第一粘着件及邻设于第一粘着件的一第二粘着件,第一粘着件与第二粘着件具有一间隙。第二粘着组件设置于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之间而粘着于承载件,第二粘着组件包含一第三粘着件及一第四粘着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粘着件与第四粘着件具有一重叠区域,且该重叠区域与前述的间隙对应。
在一实施例中,该间隙沿一第一方向上具有一第一宽度,该重叠区域沿第一方向上具有一第二宽度,且第一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宽度。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粘着件与第三粘着件对应设置,且第二粘着件与第四粘着件对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宽度介于0.2毫米至25毫米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宽度介于0.1毫米至20毫米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粘着件、第二粘着件、第三粘着件及第四粘着件的形状为L形或为长条形。
在一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一背板,其容置触控显示模块及承载件。
在一实施例中,背板具有远离承载件的一突出部,突出部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一第二表面,且第四粘着件由承载件延伸至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粘着组件还包含一第五粘着件,第二粘着组件还包含一第七粘着件,第二粘着件与第五粘着件之间隙沿垂直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上具有一第三宽度,第四粘着件与第七粘着件的重叠区域沿第二方向上具有一第四宽度,且第三宽度大于或等于第四宽度。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触控显示模块、一承载件、一第一粘着组件以及一第二粘着组件。触控显示模块具有一触控面板及一显示面板。承载件承载触控面板。第一粘着组件设置于触控面板的周缘。第二粘着组件设置于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之间,并与第一粘着组件对应设置。
承上所述,因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装置中,第一粘着组件设置于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之间,且第二粘着组件设置于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之间而粘着于承载件。另外,第一粘着组件的第一粘着件与第二粘着件具有一间隙。此外,第二粘着组件的第三粘着件与第四粘着件具有一重叠区域,且重叠区域与间隙对应。借此,与现有技术相较,由于第二粘着组件的第三粘着件与第四粘着件具有一重叠区域,故不会有周缘处漏光的问题。另外,也由于第二粘着组件的重叠区域上并不具有第一粘着组件,借此,使得第一粘着组件的贴合处为平整的平面,进而使得按压触控面板时不会产生破片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装置可改善周缘漏光及容易破片的问题。
另外,在另一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触控显示模块、一承载件、一第一粘着组件以及一第二粘着组件。触控显示模块具有一触控面板及一显示面板。承载件承载触控面板。第一粘着组件设置于触控面板的周缘。第二粘着组件设置于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之间,并与第一粘着组件对应设置。借由第一粘着组件的设置,可用以遮蔽由背光模块发出的光线由承载件与显示面板之间的间隙中射出。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C为图1A中,剖面线A-A的剖视示意图;
图2A及图2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另一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又一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触控显示装置中,触控面板与第一粘着组件的相对示意图。
符号说明:
1、1a、1b、2:触控显示装置
11、21:触控面板
111:触控面
12、22:显示面板
121、221:第一基板
122、222:第二基板
123、124、223、224:光学膜
13、23:承载件
14、24:第一粘着组件
141:第一粘着件
142:第二粘着件
143:第五粘着件
144:第六粘着件
15、25:第二粘着组件
151:第三粘着件
152:第四粘着件
153:第七粘着件
154:第八粘着件
16、16a、26:背板
161:突出部
17、27:背光模块
171:反射片
172:导光板
173、174、175、176:光学膜片
28:遮光件
A-A:剖面线
ASF:功能膜
D1、D2:最小距离
M:对位标志
O:重叠区域
S1:第一表面
S2:第二表面
W1:第一宽度
W2:第二宽度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元件符号加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有实施方式的图示只是示意,不代表真实尺寸与比例。
请参照图1A至图1C所示,其中,图1A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1的俯视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而图1C为图1A中,剖面线A-A的剖视示意图。其中,图1A只显示触控显示装置1的触控面板11、第一粘着组件14及第二粘着组件15,及其相对关系,并未显示触控显示装置1的其它元件。另外,触控显示装置1例如但不限于为一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触控显示装置或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或为具有触控功能的其它形式的触控显示装置。
触控显示装置1包括一触控显示模块(包含一触控面板11及一显示面板12)、一承载件13、一第一粘着组件14以及一第二粘着组件15。
如图1A及图1C所示,触控面板11与显示面板12相对而设。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1具有一触控面111,且沿触控面111的一水平延伸方向被定义为一第一方向X,而于触控面111的平面上,垂直第一方向X的方向被定义为一第二方向Y。
另外,显示面板12可为一液晶显示面板(LCD)或一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OLED),或为其它形式的平面显示面板。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2是以液晶显示面板为例。液晶显示面板(显示面板12)具有一第一基板121、一第二基板122及至少一光学膜。第一基板121与第二基板122相对设置。其中,显示面板12的第一基板121、第二基板122及触控面板11可为一玻璃基板或一塑胶基板,使触控显示装置1达成轻薄化的目的。另外,本实施例的第一基板121为一彩色滤光基板,而第二基板122为一薄膜晶体管基板,不过,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彩色滤光基板上的黑色矩阵(Black matrix)及滤光层也可分别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基板上,使得第二基板122成为一黑色矩阵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基板上的基板,即BOA(BM on array)基板,或成为一彩色滤光层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基板上的基板,即COA(Color filter on array)基板,于此,均不加以限制。此外,显示面板12还可具有一液晶层(图未显示),液晶层是夹置于第一基板121与第二基板122之间。
另外,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2是以具有两个光学膜123、124为例。其中,光学膜123为一上偏光板,而光学膜124为一下偏光板。光学膜123(上偏光板)设置于第一基板121与触控面板11之间,光学膜124(下偏光板)设置于第二基板122远离第一基板121的一侧。于此,光学膜123是位于第一基板121的上侧表面,而光学膜124是位于第二基板122的下侧表面。不过,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若显示面板12为一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时,则光学膜的数量可为一,并例如但不限于为1/4λ的圆偏振片、偏光板或抗反射膜,或其组合,且位于第一基板121与触控面板11之间。另外,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还可包括一功能膜ASF,功能膜ASF设置于触控面板11与光学膜123之间。于此,功能膜ASF为一防爆膜(Anti scatterig film)而具有防爆功能。功能膜ASF的材料可例如但不限于包含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三醋酸纤维(Triacetyl Cellulose,TA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或其组合。由于功能膜ASF位于触控面板11与显示面板12之间,故当触控面板11因故不慎破裂时,可防止破裂的玻璃飞出而伤害触控显示装置1的其它零件或使用者。
承载件13承载触控面板11及显示面板12。在本实施例中,承载件13例如为一胶框,用以承载触控面板11及显示面板12而使两者可相对而设。
第一粘着组件14设置于触控面板11与显示面板12之间,以粘着触控面板11与显示面板12。如图1A所示,第一粘着组件14包含一第一粘着件141及邻设于第一粘着件141的一第二粘着件142。另外,第二粘着组件15设置于触控面板11与显示面板12之间而粘着于承载件13。其中,第二粘着组件15包含一第三粘着件151及一第四粘着件15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粘着组件14及第二粘着组件15分别包含四个粘着件。其中,第一粘着组件14除了第一粘着件141与第二粘着件142之外,还包含一第五黏着件143及一第六粘着件144。于此,第五粘着件143邻设于第二粘着件142、第六粘着件144邻设于第五粘着件143,且第六粘着件144又邻设于第一粘着件141。其中,第一粘着件141、第二粘着件142、第五粘着件143及第六粘着件144为一条胶(例如口字胶),并依序设置于触控面板11与显示面板12的四周侧边,用以将触控面板11贴合于显示面板12上。
另外,第二粘着组件15除了第三粘着件151与第四粘着件152之外,还包含一第七粘着件153及一第八粘着件154。于此,第三粘着件151、第四粘着件152、第七粘着件153及第八粘着件154依序设置于承载件13与显示面板12的四周侧边。其中,第三粘着件151、第四粘着件152、第七粘着件153及第八粘着件154分别例如为一胶带(例如Bezel tape,即边框胶带)。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粘着件141~144的形状为条状,而这些粘着件151~154的形状分别为L形,不过,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这些粘着件151~154的形状也可分别长条形。另外,第一粘着件141与第三粘着件151对应设置,第二粘着件142与第四粘着件152对应设置、第五粘着件143与第七粘着件153对应设置、第六粘着件144与第八粘着件154对应设置,且该些粘着件141~144对应位于该些粘着件151~154之上。
以下,以第一粘着件141、第二粘着件142、第三粘着件151与第四粘着件152为例来说明其相对关系。
如图1B所示,第一粘着件141与第二粘着件142之间具有一间隙,而间隙沿第一方向X上具有一第一宽度W1。另外,第三粘着件151与第四粘着件152沿第一方向X上为重叠而具有一重叠区域O,而重叠区域O沿第一方向X上具有一第二宽度W2。其中,重叠区域O与第一粘着件141与第二粘着件142之间的间隙为对应关系,且第一宽度W1大于或等于第二宽度W2(W1≧W2)。在本实施例中,是以第一宽度W1大于第二宽度W2为例。
其中,第一宽度W1可介于0.2毫米至25毫米之间(0.2≦W1≦25)。较佳者,第一宽度W1还可介于0.5毫米至20毫米之间(0.5≦W1≦20)。另外,第二宽度W2可介于0.1毫米至20毫米之间(0.1≦W2≦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宽度W1例如为2.2mm,第二宽度W2例如为1mm(W1≧W2),而沿第一方向X上,第一粘着件141的一侧与第三粘着件151的一侧的最小距离D1可为0.1mm~5mm之间,例如为0.6mm,而且沿第一方向X上,第二粘着件142的一端与重叠区域O的最小距离D2例如为0.6mm。
此外,粘着件142、143与粘着件152、153、粘着件143、144与粘着件153、154及粘着件144、141与粘着件154、151的相对关系可参照上述粘着件141、142与粘着件151、152的说明,不再赘述。
另外,请再参照图1C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还可包括一背板16及一背光模块17。背板16容置触控面板11、显示面板12、承载件13及背光模块17,而背光模块17与显示面板12相对设置,并可发出光线入射显示面板12,使显示面板12可显示影像。其中,背光模块17由下到上依序包含一反射片171、一导光板172及多个光学膜片173、174、175、176。光学膜片173、174、175、176分别例如但不限于为集光片或扩散片,或其它类型的光学膜片,并无特别限定。背光模块17并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熟知本技艺的技术人员,当可了解其相对设置关系及其功能,本实用新型不再多作说明。不过,当显示面板12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时,由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为自发光面板,故不具有背光模块17。
另外,请分别参照图2A及图2B所示,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另一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装置1a、1b的示意图。
如图2A所示,与图1C的触控显示装置1主要的不同在于触控显示装置1a的背板16a具有远离承载件13的一突出部161,突出部161具有一第一表面S1,而且第四粘着件152是由承载件13延伸而粘贴于第一表面S1上。其中,突出部161可用以承载例如系统B件(图未显示)。
另外,如图2B所示,与图2A的触控显示装置1a主要的不同在于触控显示装置1b的背板16a的突出部161还具有与第一表面S1相对的一第二表面S2,而且第四粘着件152是由承载件13延伸而粘贴于第一表面S1及第二表面S2上。
此外,触控显示装置1a、1b的其它元件的技术特征可参照触控显示装置1的相同元件,不再赘述。
另外,请参照图3A及图3B所示,其中,图3A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又一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装置2的示意图,而图3B为图3A的触控显示装置2中,触控面板21与第一粘着组件24的相对示意图。于此,图3B是仰视触控面板21与第一粘着组件24的方式。
如图3A所示,触控显示装置2包括一触控显示模块、一承载件23、一第一粘着组件24以及一第二粘着组件25。另外,触控显示装置2还可包括一背板26、一背光模块27及一遮光件28。
触控显示模块具有一触控面板21及一显示面板22,触控面板21与显示面板22相对而设。其中,显示面板22具有一第一基板221、一第二基板222及两光学膜223、224。第一基板221与第二基板222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221为一彩色滤光基板,而第二基板222为一薄膜晶体管基板。另外,光学膜223为一上偏光板,而光学膜224为一下偏光板。其中,光学膜223位于第一基板221的上侧表面,而光学膜224位于第二基板222的下侧表面。另外,显示面板22还可具有一液晶层(图未显示),液晶层夹置于第一基板221与第二基板222之间。另外,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2还可包括一功能膜ASF,功能膜ASF设置于触控面板21与光学膜223之间。于此,功能膜ASF为一防爆膜而具有防爆功能。由于功能膜ASF位于触控面板21与显示面板22之间,故当触控面板21因故不慎破裂时,可防止破裂的玻璃飞出而伤害触控显示装置2的其它零件或使用者。
承载件23承载触控面板21,并连接于第一粘着组件24,且第一粘着组件24设置于触控面板21的周缘。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粘着组件24例如为一回字形的粘着件,并环设于触控面板21的下表面的周缘。其中,第一粘着组件24例如为一胶带(可称为Masking tape,即遮蔽胶带),用以遮蔽背光模块27发出的光线由承载件23与显示面板22的间隙中射出。
第二粘着组件25设置于触控面板21与显示面板22之间,并与第一粘着组件24对应设置。于此,第二粘着组件25例如为口字胶(ABT),并粘着于触控面板21与显示面板22之间,且对应于第一粘着组件24设置。
背光模块27与显示面板22相对设置,并可发出光线入射显示面板22,使显示面板22可显示影像。背光模块27可包含反射片、导光板及多个光学膜片。熟知本技艺的技术人员,当可了解背光模块27的结构及功能,本实用新型不再多作说明。
背板26容置触控面板21、显示面板22、承载件23及背光模块27,而遮光件28为一遮光带(例如为Bezel tape),并设置于背板26,且由背板26的下侧表面往上粘贴于背板26的侧面,一直到承载件23的上侧表面,用以固定承载件23与背板26,并可遮光。
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一粘着组件24为回字形的胶带,为了方便自动化设备的运作,使自动化设备可进行对位而将第一粘着组件24快速地贴附于触控面板21上,如图3B所示,可于触控面板21的一切角对应设置一对位标志M(例如为一十字形的标记),以因应触控显示装置2大量生产的需求。
综上所述,因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装置中,第一粘着组件设置于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之间,且第二粘着组件设置于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之间而粘着于承载件。另外,第一粘着组件的第一粘着件与第二粘着件具有一间隙。此外,第二粘着组件的第三粘着件与第四粘着件具有一重叠区域,且重叠区域与间隙对应。借此,与现有技术相较,由于第二粘着组件的第三粘着件与第四粘着件具有一重叠区域,故不会有周缘处漏光的问题。另外,也由于第二粘着组件的重叠区域上并不具有第一粘着组件,借此,使得第一粘着组件的贴合处为平整的平面,进而使得按压触控面板时不会产生破片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装置可改善周缘漏光及容易破片的问题。
另外,在另一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触控显示模块、一承载件、一第一粘着组件以及一第二粘着组件。触控显示模块具有一触控面板及一显示面板。承载件承载触控面板。第一粘着组件设置于触控面板的周缘。第二粘着组件设置于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之间,并与第一粘着组件对应设置。借由第一粘着组件的设置,可用以遮蔽由背光模块发出的光线由承载件与显示面板之间的间隙中射出。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包括: 
一触控显示模块,具有一触控面板及一显示面板; 
一承载件,承载该触控面板及该显示面板; 
一第一粘着组件,设置于该触控面板与该显示面板之间,该第一粘着组件包含一第一粘着件及邻设于该第一粘着件的一第二粘着件,该第一粘着件与该第二粘着件具有一间隙;以及 
一第二粘着组件,设置于该触控面板与该显示面板之间而粘着于该承载件,该第二粘着组件包含一第三粘着件及一第四粘着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粘着件与该第四粘着件具有一重叠区域,且该重叠区域与该间隙对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间隙沿一第一方向上具有一第一宽度,该重叠区域沿该第一方向上具有一第二宽度,且该第一宽度大于或等于该第二宽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粘着件与该第三粘着件对应设置,且该第二粘着件与该第四粘着件对应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宽度介于0.2毫米至25毫米之间。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宽度介于0.1毫米至20毫米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粘着件、该第二粘着件、该第三粘着件及该第四粘着件的形状为L形或为长条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 
一背板,容置该触控显示模块及该承载件。 
9.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板具有远离该承载件的一突出部,该突出部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一第二表面,且该第四粘着件由该承载件延伸至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 
10.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粘着组件还包含一第 五粘着件,该第二粘着组件还包含一第七粘着件,该第二粘着件与该第五粘着件之间隙沿垂直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上具有一第三宽度,该第四粘着件与该第七粘着件的重叠区域沿该第二方向上具有一第四宽度,且该第三宽度大于或等于该第四宽度。 
1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包括: 
一触控显示模块,具有一触控面板及一显示面板; 
一承载件,承载该触控面板; 
一第一粘着组件,设置于该触控面板的周缘;以及 
一第二粘着组件,设置于该触控面板与该显示面板之间,并与该第一粘着组件对应设置。 
CN201420070236.8U 2014-02-18 2014-02-18 触控显示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866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70236.8U CN203786694U (zh) 2014-02-18 2014-02-18 触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70236.8U CN203786694U (zh) 2014-02-18 2014-02-18 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86694U true CN203786694U (zh) 2014-08-20

Family

ID=51322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70236.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86694U (zh) 2014-02-18 2014-02-18 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8669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37635A (zh) * 2015-09-09 2015-1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6325376A (zh) * 2015-07-09 2017-01-11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组装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5376A (zh) * 2015-07-09 2017-01-11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组装方法
CN105137635A (zh) * 2015-09-09 2015-1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14692B2 (en) Touch screen module with protector window
JP558443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9606659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KR20230005081A (ko) 보호 필름 제조 방법 및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CN203386163U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3714743A (zh) 显示模块与手持电子装置
TWI477853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CN203703815U (zh) 一种棱镜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945948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203552209U (zh) 触控板与触控显示板
US11454839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dhesive layer or protective layer that is opaque material for preventing light leakage
US9513735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with first and second adhesive assemblies
US20210223931A1 (en) Touch control display device
KR100519370B1 (ko) 편광판 일체형 터치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CN104571654B (zh) 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
CN203786694U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8107619B (zh) 一种显示模组结构及终端设备
CN203786693U (zh) 触控显示装置
KR102035715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5223720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整合型面板
US20090237344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infrared detection layer and remote control display system with same
CN104425553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4143399U (zh) 触控显示装置
KR20160083310A (ko) 휴대 전자 기기용 커버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 전자 기기
CN204964951U (zh) 背光源组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