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84253U - 减速机及其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减速机及其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84253U
CN203784253U CN201420106591.6U CN201420106591U CN203784253U CN 203784253 U CN203784253 U CN 203784253U CN 201420106591 U CN201420106591 U CN 201420106591U CN 203784253 U CN203784253 U CN 2037842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cooling unit
chassis
interconnecting part
channe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0659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睿
宋玉丹
何凯
尤亦晨
路会龙
陈亮
陈景然
张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lender Transmission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Machinery Drive Systems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Machinery Drive Systems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emens Machinery Drive Systems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0659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842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842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8425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减速机及其冷却装置,所述减速机中的冷却装置包括一底盘,在所述底盘上设有复数个通道,以及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能够彼此分开的复数个冷却管,其中每个冷却管分别具有两个敞开的接口,所述复数个冷却管支撑在所述底盘上并通过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复数个通道依次连通形成一冷却管组件,所述冷却管组件具有一入口和一出口,所述冷却管组件的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分别由一个所述接口形成。由于底盘上可设置复数个冷却管,可增大冷却装置的热交换面积,提升热交换效果。

Description

减速机及其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速机及其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减速机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热量,需要及时散发以确保减速机的正常运行。然而,现有的冷却方式的热交换面积较小,影响减速机的散热效果。此外,现有的冷却方式还存在安装、拆卸不便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面积大的用于减速机的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用于减速机中的冷却装置,包括一底盘;在所述底盘上设有复数个通道;以及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能够彼此分开的复数个冷却管;其中,每个冷却管分别具有两个敞开的接口;所述复数个冷却管支撑在所述底盘上并通过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复数个通道依次连通形成一冷却管组件;所述冷却管组件具有一入口和一出口;所述冷却管组件的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分别由一个所述接口形成。通过采用能够彼此分开的冷却管,能有灵活地对冷却管的数量进行更换。而且在需要时可以以简单的方式设置多组冷却管,由此可增大冷却装置的热交换面积,提升热交换效果。而且通过可以分开的冷却管,能够实现自由、灵活的安装组合,无需专门为不同尺寸的减速器单独设计冷却装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管组件的所述入口和所述口分别也与一个通道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复数个通道中的每一个通道都包括一第一通道和两个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在所述两个第二通道之间延伸并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通道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管组件的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分别与对应通道的第二通道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这样可以使通道与组合的冷却管组件的入口与出口简单地实现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盘包括一底座和复数个连通部;所述底座呈板状;所述复数个冷却管支撑在所述底座的一第一侧上;所述复数个连通部间隔地凸设在所述底座的一第二侧上;所述复数个通道分别形成在所述复数个连通部中。更为优选的是,所述连通部也是能够与所述底座拆卸的。通过设计连通部,进一步帮助将多个冷却管灵活地安装形成一个流体连通的冷却管组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复数个支架;所述复数个支架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一侧上;所述复数个支架和所述复数个连通部间隔且交错排布;所述复数个冷却管分别支撑在所述复数个支架上。通过这种设置方式,能够简单地对冷却管进行支撑,而且由于支架与连通部交错布置,使得结构空间更为紧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复数个支架中的每一支架包括一第一隔板、一第二隔板和复数个梁;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相互平行沿从所述底座伸出的方向延伸;所述复数个梁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的两侧;所述复数个冷却管还分别包括弯管部;所述两个接口分别形成在所述弯管部的两侧;所述弯管部位于对应的所述支架中的所述复数个梁之间;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伸入到对应的所述弯管部中。换句话所,各个隔板分别被插入到弯管部的间隙中。由于可以将隔板插入到弯管部中,能够在提供支撑的同时,使得结构空间更为紧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上分别形成复数个通孔。这些通孔更有利于散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复数个冷却管均由6米长的铜管弯折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减速机,包括上述的冷却装置。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用于减速机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冷却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冷却装置的底部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冷却装置的连通部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包括:
100冷却装置           110底盘                  112底座
1120凹陷部            1121安装孔               1140通道
114、114a、114b、114c、114d连通部              115第一通道
116a/116b1/116b2/116c1/116c2/116d接头
117第二通道           120支架                  121第一隔板
123第二隔板           125梁                    126通孔
130、130a、130b、130c冷却管
131a/131b/131c弯管部  132a/132b/132c第一接口   133a/133b/133c第二接口
150冷却管组件         152入口                  153出口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冷却装置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冷却装置100包括一底盘110、复数个支架120和能够彼此分开的复数个冷却管130。其中,复数个支架120间隔地设置在底盘110上用于安装、支撑冷却管130;冷却管130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支架120中并通过底盘110与相邻的冷却管130连通。
具体地,如图2所示,底盘110包括一底座112和复数个连通部114。
底座112大致呈板状。在底座112的第一侧如顶侧(当冷却装置100处于图2所示位置时)上形成有一凹陷部1120,可用于对支架120起到定位作用。在底座112上还形成有复数个安装孔1121。复数个安装孔1121可间隔地分布在凹陷部1120中并贯穿底座112,可用于连接冷却管130。
复数个连通部114沿着图2中所示的一第一方向D1如横向间隔地凸设在底座112的第二侧如底侧(当冷却装置100处于图2所示位置时)。在一实施例中,连通部114可通过焊接、粘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在底盘110的底侧上。如图3和图4所示,各个连通部114内部形成有一通道1140。通道1140可包括一第一通道115和两个第二通道117。第一通道115和第二通道117的延伸方向大致相互垂直。第一通道115形成在连通部114的内部,并可大致沿着图2中所示的一第二方向D2如竖向延伸并将两个第二通道117连通。第二方向D2大致垂直于第一方向D1。第一通道115大致呈条状,如直条状(如图4所示)或弯曲条状。在将连通部114安装在底座112上时,连通部114上的第二通道117可与对应的安装孔1121对准,以便于与冷却管130连接。此外,连通部114上可设置多个第二通道117以便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选取不同的连接方式;若某连通部114上的第二通道117不需要使用时,可通过一堵头113封堵;当需要使用被封堵的第二通道117时,拆下对应的堵头113即可。这样,可根据不同使用情况选取不同的连管方式,从而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复数个支架120大致沿着第一方向D1间隔地设置在底座112上并分别位于相邻的连通部114之间。换言之,复数个支架120和复数个连通部114在底座112的两侧沿着第一方向D1间隔且交错排布。
支架120包括一第一隔板121、一第二隔板123和复数个梁125。第一隔板121和第二隔板123大致垂直且间隔地设置在底座112上并位于凹陷部1120中。第一隔板121和第二隔板123大致相互平行。第一隔板121和第二隔板123可通过焊接、插接或粘接等方式固定在底座112上并位于凹陷部1120中。第一隔板121和第二隔板123上可分别形成复数个通孔126,既可用于减轻冷却装置100的整体重量,又可增强热交换效果。复数个梁125间隔地设置在第一隔板121、第二隔板123的两侧。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梁125间隔地设置在第一隔板121、第二隔板123的一侧如前侧(当冷却装置100处于图2所示位置时),另两个梁125间隔地设置在第一隔板121、第二隔板123的另一侧如后侧(当冷却装置100处于图2所示位置时)。每个梁125分别与第一隔板121和第二隔板123连接,并大致垂直于第一隔板121、第二隔板123。支架120可对冷却管130起到定位、导向、保护等作用。
复数个冷却管130可以抽屉抽拉的方式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支架120中并通过设置在底盘110上的复数个通道1140依次连通形成一冷却管组件150。在一实施例中,每个冷却管130可由6米长的铜管弯折制成。复数个冷却管13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整。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复数个冷却管130的数量为3个,可分别标记为130a、130b和130c;相应地,复数个连通部114的数量可以为4个,可分别标记为114a、114b、114c和114d。以下以图2所示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冷却管130a/130b/130c均采用了盘管结构,分别包括一弯管部131a/131b/131c和两个敞开的接口如一第一接口132a/132b/132c和一第二接口133a/133b/133c。第一接口132a/132b/132c和第二接口133a/133b/133c可形成在弯管部131a/131b/131c的两侧。弯管部131a/131b/131c可以抽屉抽拉的方式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支架120中,以便于安装及拆卸操作。具体地,将冷却管130a/130b/130c提至对应支架120的上方,令第一隔板121、第二隔板123与弯管部131a/131b/131c之间的预定间隙对准并令弯管部131a/131b/131c位于复数个梁125之间,下放冷却管130a/130b/130c,第一隔板121、第二隔板123伸入到弯管部131a/131b/131c的预定间隙中可对弯管部131a/131b/131c起到定位、导向的作用;同时,弯管部131a/131b/131c在复数个梁125之间朝向连通部114移动,复数个梁125可对弯管部131a/131b/131c起到定位、导向以及保护作用。
当冷却管130a/130b/130c的第一接口132a/132b/132c和第二接口133a/133b/133c与底盘110接触时,第一接口132a/132b/132c和第二接口133a/133b/133c可分别通过一接头116a/116b1/116b2/116c1/116c2/116d与连通部114a/114b/114c/114d连接。
其中,冷却管130a的第一接口132a通过接头116a与连通部114a中的第二通道117连接,从而与连通部114a中的第一通道115连通;冷却管130a的第二接口133a通过一接头116b1与连通部114b中的第二通道117连接,从而与连通部114b中的第一通道115连通。
冷却管130b的第一接口132b通过接头116b2与连通部114b中的另一第二通道117连接,从而与连通部114b中的第一通道115连通;冷却管130b的第二接口133b通过接头116c1与连通部114c中的第二通道117连接,从而与连通部114c中的第一通道115连通。
冷却管130c的第一接口132c通过接头116c2与连通部114c中的另一第二通道117连接,从而与连通部114c中的第一通道115连通;冷却管130c的第二接口133c通过接头116d与连通部114d中的第二通道117连接,从而与连通部114d中的第一通道115连通。
此外,如图4所示,由相互连接各冷却管形成的冷却管组件150具有一入口152和一出口153,用于供冷却液体如水等流入或流出冷却管组件150。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入口152和出口153可分别由上述冷却管的接口中之一如132a、133c形成与对应的通道1140连通。
由于入口152与连通部114a中的第一通道115连通且出口153与连通部114d中的第一通道115连通,因此,冷却液体如水等可从连通部114a中的第一通道115流入到入口152中,并沿着图2中虚线上箭头所示方向流动并从出口153流出,即沿着流动路线:连通部114a中的第一通道115->接头116a(连通部114a中的第二通道117)->入口152->冷却管130a->接头116b1(连通部114b中的一第二通道117)->连通部114b中的第一通道115->接头116b2(连通部114b中的另一第二通道117)->冷却管130b->接头116c1(连通部114c中的一第二通道117)->连通部114c中的第一通道115->接头116c2(连通部114c中的另一第二通道117)->冷却管130c->出口153->接头116d(连通部114d中的一第二通道117)->连通部114d中的第一通道115流动,完成热交换。由于底盘110上设置有多个如3个冷却管130,可增大冷却装置100的热交换面积,提升热交换效果。同时,通过调整连通部114的数量,可简单、方便地调整冷却管130的数量,即调整冷却装置100的热交换面积,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功率的减速机。此外,冷却管130可以抽屉抽拉的方式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支架120中,可便于安装及拆卸操作。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减速机中的冷却装置,包括一底盘;在所述底盘上设有复数个通道;以及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能够彼此分开的复数个冷却管;其中,每个冷却管具有两个敞开的接口;所述复数个冷却管支撑在所述底盘上并通过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复数个通道依次连通形成一冷却管组件;所述冷却管组件具有一入口和一出口;所述冷却管组件的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分别由一个所述接口形成。由于底盘上可设置复数个冷却管,可增大冷却装置的热交换面积,提升热交换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用于减速机中的冷却装置(100),包括一底盘(1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盘(110)上设有复数个通道(1140),以及所述冷却装置(100)还包括能够彼此分开的复数个冷却管(130),其中,每个冷却管(130)分别具有两个敞开的接口(132a、133a;132b、133b;132c、133c);所述复数个冷却管(130)支撑在所述底盘(110)上并通过设置在所述底盘(110)上的复数个通道(1140)依次连通形成一冷却管组件(150),所述冷却管组件(150)具有一入口(152)和一出口(153),所述冷却管组件(150)的所述入口(152)和所述出口(153)分别由一个所述接口(132a、133a;132b、133b;132c、133c)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组件(150)的所述入口(152)和所述出口(153)分别还与一个通道(114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个通道(1140)中的每一个通道(1140)都包括一第一通道(115)和两个第二通道(117),所述第一通道(115)在所述两个第二通道(117)之间延伸并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通道(117)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组件(150)的所述入口(152)和所述出口(153)分别与对应的通道(1140)中的第二通道(117)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115)和所述第二通道(117)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10)包括一底座(112)和复数个连通部(114);
所述底座(112)呈板状;所述复数个冷却管(130)支撑在所述底座(112)的一第一侧上;
所述复数个连通部(114)间隔地凸设在所述底座(112)的一第二侧上;以及
所述复数个通道(1140)分别形成在所述复数个连通部(114)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部(114)是能够与所述底座(112)拆卸的。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冷却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100)还包括复数个支架(120),所述复数个支架(120)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底座(112)的所述第一侧上,所述复数个支架(120)和所述复数个连通部(114)间隔且交错排布,其中所述复数个冷却管(130)分别支撑在所述复数个支架(120)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个支架(120)中的每一支架(120)包括一第一隔板(121)、一第二隔板(123)和复数个梁(125);所述第一隔板(121)和所述第二隔板(123)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底座(112)上并相互平行沿从所述底座(112)伸出的方向延伸;所述复数个梁(125)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121)和所述第二隔板(123)的两侧;
所述复数个冷却管(130)还分别包括弯管部(131a;131b;131c);所述两个接口(132a、133a;132b、133b;132c、133c)分别形成在所述弯管部(131a/131b/131c)的两侧;
所述弯管部(131a;131b;131c)位于对应的所述支架(120)中的所述复数个梁(125)之间;
所述第一隔板(121)和所述第二隔板(123)伸入到对应的所述弯管部(131a;131b;131c)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121)和所述第二隔板(123)上分别形成复数个通孔(126)。
11.一种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100)。
CN201420106591.6U 2014-03-10 2014-03-10 减速机及其冷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842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06591.6U CN203784253U (zh) 2014-03-10 2014-03-10 减速机及其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06591.6U CN203784253U (zh) 2014-03-10 2014-03-10 减速机及其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84253U true CN203784253U (zh) 2014-08-20

Family

ID=51320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0659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84253U (zh) 2014-03-10 2014-03-10 减速机及其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842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4298A (zh) * 2019-03-11 2021-10-29 索尤若驱动有限及两合公司 具有壳体和冷却装置的减速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4298A (zh) * 2019-03-11 2021-10-29 索尤若驱动有限及两合公司 具有壳体和冷却装置的减速器
CN113574298B (zh) * 2019-03-11 2023-11-03 索尤若驱动有限及两合公司 具有壳体和冷却装置的减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84253U (zh) 减速机及其冷却装置
CN108842987A (zh) 一种装配式卫生间防水托盘
CN103217052B (zh) 一种流体分配器
WO2008113603A3 (de) Schaltschrank oder rack mit einer fluid-verteilereinrichtung
CN107192067B (zh) 一种卧式蓄冷罐布水装置
CN204155194U (zh) 计算机刀片服务器散热系统
CN205593238U (zh) 一种流水式制冰板结构
CN209116855U (zh) 一种开式冷却塔全钣金通用耗能器
CN203219120U (zh) 矿用防爆变频调速一体机水冷机构
JP2012052730A (ja) オープンラック式気化器における散水装置
CN208835653U (zh) 一种有线电视控制柜综合布线系统
CN104135115B (zh) 一种用于冷却的彼此热交换的双回路筒体
CN204901082U (zh) 一种换流阀水管和光缆槽支撑结构
CN204154156U (zh)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CN202048809U (zh) 一种方便拆解的散热器
CN102261856B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散热器
CN205138262U (zh) 一种单元式蛇管
CN211625413U (zh) 一种恒温恒湿分集水器
CN205119913U (zh) 一种高压分液系统
CN214852473U (zh) 一种航天起发电机控制器水冷结构
CN203675357U (zh) 中频感应电炉磁轭
CN205228256U (zh) 新型结构换热器
CN202048811U (zh) 一种多功能散热器
CN103813675A (zh) 用于通讯机柜的顶部线缆槽
CN205753001U (zh) 一种可调节低压柜垂直母线通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00400, 18A, Shuang Chen Middle Road, Beiche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ianjin

Patentee after: FLENDER TRANSMISSION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400, 18A, Shuang Chen Middle Road, Beiche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Siemens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Tianjin)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