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79224U - 液性塑料数控综合对刀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性塑料数控综合对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79224U
CN203779224U CN201420170146.6U CN201420170146U CN203779224U CN 203779224 U CN203779224 U CN 203779224U CN 201420170146 U CN201420170146 U CN 201420170146U CN 203779224 U CN203779224 U CN 2037792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vercoat
tool setting
hole
shaft
numerical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701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广强
邢艳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201701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792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792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7922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一种用在数控镗铣类机床上的液性塑料数控综合对刀装置,属于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包括开有一轴向通孔的外套;在所述外套轴向通孔内从上至下依次配合安装有调节螺钉、加力轴、液性塑料和对刀轴;本实用新型利用液性塑料压力作用下保证四个相差900的放置在外套径向通孔中的径向滑柱的外端圆柱面处于同轴线的位置,使径向滑柱处于对刀位置;利用液性塑料压力作用下对刀轴的台肩与端盖表面紧密接触,使对刀轴处于对刀位置。本实用新型一次装夹就能完成工件坐标系的建立,与数控机床坐标位置显示配合也可以完成对工件内外轮廓和深度方向尺寸测量,使用方便,对刀时间短,效率高,而且不受工件上Z坐标轴对刀位置面积大小的限制。

Description

液性塑料数控综合对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在数控镗铣类机床上的液性塑料数控综合对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数控镗铣类机床(加工中心)上,试切对刀主要采用寻边器和高度对刀仪这两个对刀装置,通过两次装夹才能完成工件坐标系的建立,对刀时间长,效率低,而且工件上Z坐标轴对刀位置面积比较小时,使用高度对刀仪对刀也不太方便等。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装夹就能完成工件坐标系建立的液性塑料数控综合对刀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液性塑料数控综合对刀装置,包括开有一轴向通孔的外套;在所述外套轴向通孔内从上至下依次配合安装有调节螺钉、加力轴、液性塑料和对刀轴;在所述调节螺钉和加力轴之间设有弹簧;在外套下端固定有将对刀轴固定在外套轴向通孔内的端盖,端盖中心开有通孔,所述对刀轴下端伸出端盖通孔;在外套侧表面固定有于找正平面,外套侧表面还开设有连通外套轴向通孔的轴向滑槽;在所述轴向滑槽Ⅱ中安装有一端固定在加力轴上的移动销;在外套上与液性塑料相对的位置上开有四个连通外套轴向通孔和外套外部的径向通孔,所述的外套径向通孔位于同一平面且沿外套轴线均匀分布;在外套径向通孔内配合安装有径向滑柱,所述径向滑柱外表面开有一段轴向滑槽Ⅰ,在所述轴向滑槽Ⅰ中安装有一端固定在外套上的限位防转销;
    在所述移动销上固定连接有动触点;在所述动触点上方设有通过回路与动触点连接的静触点Ⅰ,在动触点下方设有通过回路与动触点连接的静触点Ⅱ;在动触点与静触点Ⅰ之间的回路上还依次设有限位指示灯HL2和电源;在动触点与静触点Ⅱ之间的回路上还依次设有控制开关S、对刀指示灯HL1和电源。
    其进一步是:所述的对刀轴包括与外套轴向通孔配合的大直径轴和与端盖通孔配合的小直径轴,对刀轴的台肩与端盖表面紧密接触。
    所述的外套轴向通孔包括上端盲孔、下端盲孔和连接上、下端盲孔的通孔;所述的加力轴包括与外套上端盲孔配合的大直径轴和与外套通孔配合的小直径轴。
本实用新型利用外套内置弹簧给与外套轴向通孔配合的加力轴加力,通过加力轴使液性塑料产生一定压力,在液性塑料压力作用下保证四个相差900的放置在外套径向通孔中的径向滑柱与相应的限位防转销接触,也就保证了四个径向滑柱的外端圆柱面处于同轴线的位置,对应的就是要建立工件坐标系X和Y轴对刀位置,同时在液性塑料压力作用下保证了对刀轴台肩与端盖接触,对应的就是要建立工件坐标系Z轴对刀位置,以上对刀位置采用指示灯或数显等方式来判断,在数控镗铣类机床上,利用四个径向滑柱外端圆柱面完成X和Y轴工件坐标系原点偏置量的确定工作,由对刀轴的下端完成Z轴工件坐标系原点偏置量的确定工作。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在数控镗铣类机床上,把该装置作为基准刀,一次装夹就能完成工件坐标系的建立,与数控机床坐标位置显示配合也可以完成对工件内外轮廓和深度方向尺寸测量,使用方便,对刀时间短,效率高,而且不受工件上Z坐标轴对刀位置面积大小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端盖;2、对刀轴;3、径向滑柱;31、轴向滑槽Ⅰ;4、限位防转销;5、液性塑料;6、加力轴;7、弹簧;8、外套;81、轴向滑槽Ⅱ;9、调节螺钉;10、移动销;11、静触点Ⅰ;12、动触点;13、静触点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述,一种液性塑料数控综合对刀装置,包括开有一轴向通孔的外套8,外套8轴向通孔包括上端盲孔、下端盲孔和连接上、下端盲孔的通孔;在外套8轴向通孔内从上至下依次配合安装有调节螺钉9、加力轴6、液性塑料5和对刀轴2;调节螺钉9以螺栓连接固定在外套8上端盲孔的端部,在调节螺钉9和加力轴6之间设有弹簧7,弹簧7作用是给加力轴6一个向下的力;加力轴6包括与外套8上端盲孔配合的大直径轴和与外套8通孔配合的小直径轴;在外套8下端固定有将对刀轴2固定在外套8轴向通孔内的端盖1,端盖1中心开有通孔,对刀轴2包括与外套8下端盲孔配合的大直径轴和与端盖1通孔配合的小直径轴,对刀轴2的台肩与端盖1上表面紧密接触;在外套8侧表面固定有找正平面14,外套8侧表面还开设有连通外套8轴向通孔的轴向滑槽81;在所述轴向滑槽Ⅱ81中安装有一端固定在加力轴6上的移动销10;在外套8上与液性塑料5相对的位置上开有四个连通外套8轴向通孔和外套8外部的径向通孔,所述的外套8径向通孔位于同一平面且沿外套8轴线均匀分布;在外套8径向通孔内配合安装有径向滑柱3,所述径向滑柱3外表面开有一段轴向滑槽Ⅰ31,在所述轴向滑槽Ⅰ31中安装有一端固定在外套8上的限位防转销4。
    在移动销10上固定连接有动触点12;在动触点12上方设有通过回路与动触点12连接的静触点Ⅰ11,在动触点12下方设有通过回路与动触点12连接的静触点Ⅱ13;在动触点12与静触点Ⅰ11之间的回路上还依次设有限位指示灯HL2和电源;在动触点12与静触点Ⅱ13之间的回路上还依次设有控制开关S、对刀指示灯HL1和电源。
    通过调节螺钉9调节弹簧7的弹力,加力轴6在弹簧7作用下给液性塑料5加力;在液性塑料5压力作用下保证四个相差900的放置在外套8径向通孔中的径向滑柱3与相应的限位防转销4接触,也就保证了四个径向滑柱3的外端圆柱面处于同轴线的位置,使径向滑柱3处于对刀位置,相应的就是要建立工件坐标系X和Y轴对刀位置;在液性塑料5压力作用下对刀轴2的台肩与端盖1上表面紧密接触,使对刀轴2处于对刀位置,用于实现Z轴工件坐标系原点偏置量的确定工作;移动销10可防止加力轴6转动,同时可带有判断对刀位置的显示装置,这里带有动触点12上下移动,使对刀指示灯HL1亮表示正确对刀位置;找正平面14是用来使液性塑料数控综合对刀装置相对数控机床X或Y轴处于正确位置,找正平面14与数控机床X或Y轴在正负大角度范围内,保证液性塑料数控综合对刀装置都有效;对刀指示灯HL1亮说明四个径向滑柱3外端的圆柱面处于同轴线的位置和对刀轴2下端处于确定位置,也是与工件侧面和工件上表面刚好脱开的位置,对应的就是对刀位置。限位指示灯HL2亮表示加力轴6不允许再向上运动。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外套8装入数控加工刀柄中,测量它作为基准刀的长度,然后将刀柄装入数控机床的主轴孔中,并保证找正平面14与数控机床的X或Y轴尽可能的平行,利用图示一个或两个径向滑柱3完成X轴工件坐标系原点偏置量的确定工作。具体是合上开关S,对刀指示灯HL1亮,使机床X坐标轴向径向滑柱3外圆柱面与工件侧面接触方向移动,使径向滑柱3向内径向移动,对液性塑料5加力,在液性塑料5压力的作用下,使加力轴6带动移动销10及动触点12上移,直到对刀指示灯HL1熄灭,然后使机床X坐标轴反向移动,使对刀指示灯HL1微微发亮,液性塑料数控综合对刀装置处于正确的对刀位置,计算出X轴工件坐标系原点偏置量,同理利用与图示相差900另外一个方向上的一个或两个径向滑柱完成Y轴工件坐标系原点偏置量的确定。利用对刀轴2下端对刀,使机床Z坐标轴向轴2下端与工件上表面接触方向移动,在对刀轴2下端作用下,对液性塑料5加力,在液性塑料5压力的作用下,使加力轴6带动移动销10及动触点12上移(用说全),直到对刀指示灯HL1熄灭,然后使机床Z坐标轴反向移动,,使对刀指示灯HL1微微发亮,液性塑料数控综合对刀装置处于正确的对刀位置,计算出Z轴工件坐标系原点偏置量。利用上面的方法,与数控机床坐标位置显示配合也可以完成对工件内外轮廓和深度方向尺寸测量。

Claims (3)

1.一种液性塑料数控综合对刀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开有一轴向通孔的外套(8);在所述外套(8)轴向通孔内从上至下依次配合安装有调节螺钉(9)、加力轴(6)、液性塑料(5)和对刀轴(2);在所述调节螺钉(9)和加力轴(6)之间设有弹簧(7);在外套(8)下端固定有将对刀轴(2)固定在外套(8)轴向通孔内的端盖(1),端盖(1)中心开有通孔,所述对刀轴(2)下端伸出端盖(1)通孔;在外套(8)侧表面固定有找正平面(14),外套(8)侧表面还开设有连通外套(8)轴向通孔的轴向滑槽(81);在所述轴向滑槽Ⅱ(81)中安装有一端固定在加力轴(6)上的移动销(10);在外套(8)上与液性塑料(5)相对的位置上开有四个连通外套(8)轴向通孔和外套(8)外部的径向通孔,所述的外套(8)径向通孔位于同一平面且沿外套(8)轴线均匀分布;在外套(8)径向通孔内配合安装有径向滑柱(3),所述径向滑柱(3)外表面开有一段轴向滑槽Ⅰ(31),在所述轴向滑槽Ⅰ(31)中安装有一端固定在外套(8)上的限位防转销(4);
    在所述移动销(10)上固定连接有动触点(12);在所述动触点(12)上方设有通过回路与动触点(12)连接的静触点Ⅰ(11),在动触点(12)下方设有通过回路与动触点(12)连接的静触点Ⅱ(13);在动触点(12)与静触点Ⅰ(11)之间的回路上还依次设有限位指示灯HL2和电源;在动触点(12)与静触点Ⅱ(13)之间的回路上还依次设有控制开关S、对刀指示灯HL1和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性塑料数控综合对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对刀轴(2)包括与外套(8)轴向通孔配合的大直径轴和与端盖(1)通孔配合的小直径轴,对刀轴(2)的台肩与端盖(1)上表面紧密接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性塑料数控综合对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套(8)轴向通孔包括上端盲孔、下端盲孔和连接上、下端盲孔的通孔;所述的加力轴(6)包括与外套(8)上端盲孔配合的大直径轴和与外套(8)通孔配合的小直径轴。
CN201420170146.6U 2014-04-10 2014-04-10 液性塑料数控综合对刀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792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70146.6U CN203779224U (zh) 2014-04-10 2014-04-10 液性塑料数控综合对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70146.6U CN203779224U (zh) 2014-04-10 2014-04-10 液性塑料数控综合对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79224U true CN203779224U (zh) 2014-08-20

Family

ID=51315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70146.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79224U (zh) 2014-04-10 2014-04-10 液性塑料数控综合对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792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4878A (zh) * 2014-04-10 2014-07-02 江苏师范大学 液性塑料数控综合对刀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4878A (zh) * 2014-04-10 2014-07-02 江苏师范大学 液性塑料数控综合对刀装置
CN103894878B (zh) * 2014-04-10 2016-03-16 江苏师范大学 液性塑料数控综合对刀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53956U (zh) 带有精密刻度的手动四爪卡盘
CN202985113U (zh) 专用机床多工位旋转工作台的定位装置
CN204234843U (zh) 一种cnc铣床连续多面铣削加工装置
CN204673372U (zh) 用于数控车床与数控镗铣类机床的对刀装置
CN201907050U (zh) 磨削加工中心多主轴磨削装置
CN103894878B (zh) 液性塑料数控综合对刀装置
CN202780590U (zh) 一种加工三通阀体的固定装置
CN203779224U (zh) 液性塑料数控综合对刀装置
CN102962741B (zh) 一种管口磨削装置及应用此装置磨削管口的方法
CN203696712U (zh) 大尺寸内孔磨削加工装置
CN104772651B (zh) 用于数控车床与数控镗铣类机床的对刀装置
CN202356660U (zh) 气缸体孔的加工装置
CN203765380U (zh) 斜面数控综合对刀装置
CN203791635U (zh) 回转式同轴加工车床
CN103894879B (zh) 斜面数控综合对刀装置
CN203918438U (zh) 车铣复合数控机床
CN203765056U (zh) 对称键槽简易铣削装置
CN206702653U (zh) 一种凸轮轴端面钻孔夹具
CN203875181U (zh) 一种数控冲床的冲头定心结构
CN209614318U (zh) 一种同向多轴加工斜孔装置
CN202780593U (zh) 一种加工四通阀体的固定装置
CN102615363A (zh) 三坐标数控中心在大型异形件上加工螺纹的方法
CN204711300U (zh) 一种快速铣削圆弧的工装
CN108971530A (zh) 大型车床回转件偏摆找正辅助工具及其方法
CN203579318U (zh) 一种较小深盲孔车削加工和在线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316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