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72783U - 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72783U
CN203772783U CN201420111829.4U CN201420111829U CN203772783U CN 203772783 U CN203772783 U CN 203772783U CN 201420111829 U CN201420111829 U CN 201420111829U CN 203772783 U CN203772783 U CN 203772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coil
exposed surface
insulation course
detection device
damage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1182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运昌
倪建华
许百宏
叶春晖
金显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Fushe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Fushe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Fushe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Fushe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1182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72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72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7278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 Tests Of Circuit Breakers, Generators, And Electric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检测设备。一种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电源,所述检测电源的一端连接第一导线的一端,所述检测电源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导线的一端、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有导电的刷毛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方便地检测出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是否产生破损的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解决了通过眼睛直接观察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是否产生破损的方法所存在的检测费力且漏检率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在中国专利号为93231403、授权公告日为1995年5月11日、名称为“电机”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电机。电机的结构如该专利公开的那样包括外壳、固定于外壳内的定子和位于定子内的转子,定子由铁芯和安装在铁芯中的电机线圈(又称电机绕组线圈)构成。现有的对电机线圈的检测主要有以下几种:1、直流电阻:测试线圈的直流阻抗以及阻抗平衡度;2、耐压:测试线圈和铁芯间的耐电压能力;3、绝缘电阻:测试线圈和铁芯间的绝缘电阻,以确定线圈的绝缘性能;4、线圈脉冲冲击:测试电机线圈中各匝线圈间、相间线圈间的绝缘性能以及漆包线是否存在破损、针孔以及漆包过薄等问题;5、旋向:测试电机旋转磁场方向。因此现有的对电机线圈绝缘层是否破损是通过线圈脉冲冲击装置进行测试的。在中国专利号为2012205049650、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5月1日、名称为“一种在真空状态下进行电机线圈脉冲冲击检测的装置”的专利文件即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检测线圈破损状态的装置。
现有的对线圈破损进行检测的装置只能检测出线圈非裸露部分的破损情况(即线圈中各匝线圈间、相间线圈间、线圈和铁芯间),而对于线圈裸露部分表面(以下称为电机线圈裸露面)的绝缘层是否破损是检测不出的,但是线圈裸露部分绝缘层产生破损时,当将电机线圈安装到电机外壳内后,电机线圈裸露面的破损部位可能会同电机外壳等相邻部件产生接触而影响电机的电气性能和安全性。现有的检测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是否破损的方法为通过目测而观察,但由于线圈为铜丝制作而成,而铜丝的颜色同绝缘层的颜色十分接近,因此不但检测时费力而且经常会不能够发现破损部位、尤其是破损面积较小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方便地检测出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是否产生破损的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解决了通过眼睛直接观察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是否产生破损的方法所存在的检测费力且漏检率高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电源,所述检测电源的一端连接第一导线的一端,所述检测电源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导线的一端、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有导电的刷毛束。使用时,将电机线圈端头去除绝缘层(为绝缘漆)后同第一导线导电性连接在一起,开启检测电源,然后通过刷毛束去刷电机线圈裸露面,如果电机线圈裸露面有破损现象,则刷毛束中的刷毛触碰过破损点时会出现火花,通过观察是否有火花喷出来判断是否有破损。由于通过导电的刷毛束去扫电机线圈裸露面,面积小的破损点也能够发现,可以通过来回多刷几次来进行检测、这样几乎可以不产生漏检现象;通过火花去判断是否破损,观察时省力。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有导电夹,所述导电夹包括一对可自动合拢的夹片,所述夹片设有夹持面。使用时,通过导电夹夹持在电机线圈端头上来实现电机线圈同检测电源的连接。提高了连接时的方便性。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面上设有刮刀片。使用时,使绝缘层没有被刮开的电机线圈端头夹持在导电夹中且同刮刀片接触,通过沿平行于垂直于导电夹开合方向的平面的方向拉动电机线圈端头,电机线圈端头移动时绝缘层被刮刀片刮掉而裸露,从而实现电机线圈端头同导电夹的导电性接触。提高了剥除电机线圈端头上的绝缘层时的方便性。
作为优选,一个夹片上的刮刀片的刃口倾斜朝向另一个夹片上的夹持面。不但剥去电机线圈端头的绝缘层时方便;而且拉动电机线圈端头而剥去绝缘层的过程中,拉动电机线圈端头的力能够使一对夹片产生夹持到电机线圈端头上的力、无需外力来防止导电夹张开,从而提高了剥去绝缘层时的方便性。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面上设有若干限位槽。能够提高导电夹对电机线圈端头的夹持效果,使得导电夹和电机线圈端头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好,连接可靠性好则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同所述刷毛束对齐的放大镜片。使用时透过放大镜片去观察火花,对火花有放大作用,使得破损面积小或检测时间短暂而导致产生的火花较小时也能够被发现,从而起到提高检测时的准确性和精度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设有电机线圈旋转架和刷毛束固定机构。使用时将电机线圈固定在电机线圈旋转架上,通过电机线圈旋转架来转动电机线圈以改变电机线圈同刷毛束的位置,起到提高检测时的方便性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台还设有暗室,所述电机线圈旋转架和刷毛束固定机构都位于所述暗室内,所述暗室设有朝向所述刷毛束的观察窗。设置暗室,使得火花亮度较小时也能够被观察到,从而起到提高检测时的准确性和精度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通过导电的刷毛束去扫过电机线圈裸露面,破损点小时也能够同刷毛接触到而产生打火现象,能够降低漏检率;通过火花去判断是否破损,观察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导电夹的放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通过实施例二中的导电夹去剥除电机线圈端头的绝缘层时的示意图。
图中:检测电源1、第一导线11、第二导线12、导电夹2、一对夹片21、第一夹片21-1、第二夹片21-2、铰轴22、夹持面23、限位槽231、刮刀片232、刮刀片的刃口2321、手柄24、刷毛束3、电机线圈4、电机线圈端头41、电机线圈裸露面42、铁芯43、支撑台5、暗室51、观察窗511、电机线圈旋转架52、底板521、定位柱522、电机523、刷毛束固定机构53、放大镜片5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电源1、导电夹2和刷毛束3。
导电夹2通过第一导线11连接在检测电源1的一端。导电夹2包括一对夹片21。一对夹片21中的两片夹片分别为第一夹片21-1和第二夹片21-2。第一夹片21-1和第二夹片21-2的中部通过铰轴22铰接在一起。一对夹片21中的两片夹片的一端设有夹持面23、另一端设有手柄24。夹持面23上设有若干限位槽231。
导电夹2还包括使第一夹片21-1和第二夹片21-2中的夹持面23合拢在一起(即使夹子合拢)的合夹弹簧(图中没有画出)。合夹弹簧为扭簧且套设在铰轴22上。当然通过使一对夹片以一体结构的方式弹性连接在一起而实现可自动合拢也是可以的。
刷毛束3中的刷毛由导电材料制作而成。刷毛束3通过第二导线12同检测电源1的另一端导电性连接在一起。
通过上述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对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进行检测的方法为:
参见图2,电机线圈4是安装在铁芯43上的,电机线圈4设有电机线圈端头41。
第一步、将电机线圈端头41上的绝缘层去除部分,通过对向挤压第一夹片21-1和第二夹片21-2上的手柄24使导电夹2张开,将电机线圈端头41的绝缘层去除掉了的部分朝向夹持面23的方式使电机线圈端头41位于第一夹片21-1和第二夹片21-2之间,松开对手柄24的压持作用,第一夹片21-1和第二夹片21-2自动合拢而夹持到电机线圈端头41上且同电机线圈端头41的绝缘层去除掉了的部分接触,从而实现线圈端头41的同检测电源1的电连接。
第二步、开启检测电源1,然后通过刷毛束3刷电机线圈裸露面42(即电机线圈4位于定子43外部的部分的表面)。为了提高检测时的准确性,刷毛束3通过来回往复的方式刷电机线圈裸露面42,电机线圈裸露面42的同一个部位至少以一来一回的方式被刷到两次(一来和一回各称为一次,刷两次即来回刷一次)。
第三步、在用刷毛束3刷电机线圈裸露面42的过程中观察刷毛束3和电机线圈4之间是否产生电火花,如果产生电火花则表示电机线圈裸露面42绝缘层有破损。
实施例二,检测装置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
参见图3,还设有支撑台5。支撑台5上设有暗室51。暗室51为罩状结构。暗室51是直接搁置在支撑台5上的,当然也可以设计为固定在一起而设有门的结构形式。支撑台5还设有电机线圈旋转架52和刷毛束固定机构53。刷毛束3固定在刷毛束固定机构53上(刷毛束3还是通过第二导线12同检测电源1电连接在一起的)。刷毛束固定机构53通过万向节连接于暗室51的内部。通过万向节连接能够使得刷毛束3的朝向可以调节。刷毛束2位于暗室51的上端。暗室51设有朝向刷毛束3的观察窗511。观察窗511设有同刷毛束对齐的放大镜片54。支电机线圈旋转架52包括底板521。底板521上设有定位柱522。底板521上设有磁铁。底板521通过电机523支撑在支撑台5上。电机线圈旋转架52位于暗室51内。本段中的朝向和对齐都是指经观察窗能够观察到刷毛束的意思。
参见图4,夹持面23上设有刮刀片232。第一夹片21-1上的刮刀片的刃口2321倾斜朝向第二夹片21-2的夹持面23,第二夹片22-1上的刮刀片的刃口2321倾斜朝向第一夹片21-1的夹持面23。刮刀片232位于夹持面23的靠近铰轴22所在的一端(也即刮刀片232位于夹持面23的靠近一对夹片中的两片夹片的铰接部所在的一端),该设计的有益效果为:即使拉线圈端头的过程中产生使第一夹片21-1和第二夹片21-2分开的力(以下称为分开力)、分开力产生的使导电夹分开的力矩小,从而使得对电机线圈端头剥除绝缘层时的方便性好且省力。
检测装置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
参见图5,第二步中通过电机线圈旋转架52固定电机线圈4和使电机线圈转动来改变电机线圈的同刷毛束3接触的位置。具体操作过程为:将电机线圈4套设在定位柱522上且搁置在底板521上(图中是为了能够看到定位柱522而在底板和电机线圈4的下段之间画出了间隙,实际是没有的),通过底板521上的磁铁将电机线圈4吸附而固定住,调整刷毛束3的位置使刷毛束3同电机线圈裸露面42中位于铁芯43上方的部分同刷毛束3接触。将暗室51罩在电机线圈4上。使电机523正方转动,来实现刷毛束3能够刷到电机线圈裸露面42中位于铁芯43上方的部分的各个部位。第三步中通过放大镜片54观察是否产生火花。
将电机线圈4沿上下方向掉头,通过前述的方法完成对电机线圈裸露面42中位于铁芯43下方的部分的检测。
参见图6,第一步中除去电机线圈端头上的绝缘层的方法为:使电机线圈端头41位于第一夹片21-1和21-2的刮刀片232之间,夹子自动合拢时两片刮刀片232夹持在电机线圈端头41上,然后沿图中A向拉电机线圈端头41,刮刀片的刃口2321将电机线圈端头41上的绝缘层剥除掉。剥除后可以保持电机线圈端头41在当前位置不变、也可以移动到夹持面23中的设有限位槽231的部分上。如果检测电压较高时则采取位于夹持面23中的设有限位槽231的部分上,这样不容易烧坏刮刀片的刃口2321,使得刮刀片的刃口2321能够长期保持锋利。

Claims (8)

1.一种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电源,所述检测电源的一端连接第一导线的一端,所述检测电源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导线的一端、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有导电的刷毛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有导电夹,所述导电夹包括一对可自动合拢的夹片,所述夹片设有夹持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面上设有刮刀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夹片上的刮刀片的刃口倾斜朝向另一个夹片上的夹持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面上设有若干限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所述刷毛束对齐的放大镜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设有电机线圈旋转架和刷毛束固定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还设有暗室,所述电机线圈旋转架和刷毛束固定机构都位于所述暗室内,所述暗室设有朝向所述刷毛束的观察窗。
CN201420111829.4U 2014-03-13 2014-03-13 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72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11829.4U CN203772783U (zh) 2014-03-13 2014-03-13 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11829.4U CN203772783U (zh) 2014-03-13 2014-03-13 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72783U true CN203772783U (zh) 2014-08-13

Family

ID=51289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11829.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72783U (zh) 2014-03-13 2014-03-13 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72783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2320A (zh) * 2014-03-13 2014-09-24 杭州富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105388186A (zh) * 2015-10-29 2016-03-09 珠海市通得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电机嵌线机的漆膜刺破自动检测系统
CN107576688A (zh) * 2017-09-22 2018-01-12 铜陵泽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薄膜电容器精度自动化检测方法
CN107607038A (zh) * 2017-09-22 2018-01-19 铜陵泽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容器的金属化薄膜精度智能化检测系统
CN107677893A (zh) * 2017-09-22 2018-02-09 铜陵泽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薄膜电容器精度自动化检测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2320A (zh) * 2014-03-13 2014-09-24 杭州富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104062320B (zh) * 2014-03-13 2016-11-23 杭州富生电器有限公司 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105388186A (zh) * 2015-10-29 2016-03-09 珠海市通得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电机嵌线机的漆膜刺破自动检测系统
CN105388186B (zh) * 2015-10-29 2018-05-29 珠海市通得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电机嵌线机的漆膜刺破自动检测系统
CN107576688A (zh) * 2017-09-22 2018-01-12 铜陵泽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薄膜电容器精度自动化检测方法
CN107607038A (zh) * 2017-09-22 2018-01-19 铜陵泽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容器的金属化薄膜精度智能化检测系统
CN107677893A (zh) * 2017-09-22 2018-02-09 铜陵泽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薄膜电容器精度自动化检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62320B (zh) 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203772783U (zh) 电机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
CN105259514A (zh) 一种电池电芯短路测试装置与方法
CN205139337U (zh) 一种电池电芯短路测试装置
CN208140753U (zh) 一种改良的钳形电流表
CN113311254A (zh) 一种具有自动漏电感知功能的电气检测仪
CN106546919B (zh) 一种微电机转子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05003212U (zh) 一种10kV手车开关回路电阻测试线夹
CN107576897A (zh) 一种高压电缆绝缘老化测试电路及其测试方法
CN217112576U (zh) 一种用于高压开关柜的局部放电检测装置
CN210051819U (zh) 一种便携式相位检测仪
CN209296869U (zh) 一种带电作业用绝缘垫自动检测装置
CN211928068U (zh) 一种使用效果好的电缆故障定位仪
CN107315146A (zh) 鱼嘴夹
CN203838095U (zh) 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
CN206132946U (zh) 一种微电机转子的辅助测试装置
CN208888277U (zh) 一种电气设备测试用辅助插针
CN209372902U (zh) 端子排接线插头
CN103245812B (zh) 电能表电压测量一体式接线装置
CN202929134U (zh) 一种插头测试装置
CN203339462U (zh) 一种剥线钳
CN109375083A (zh) 一种带电作业用绝缘垫自动检测装置
CN201909820U (zh) 电气柜快速检测装置
CN104111275A (zh) 线圈裸露面绝缘层破损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204011776U (zh) 便捷式三相四线同断同连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1401 Hangzhou, Zhejiang, Dongzhou street, Dongzhou industrial function zone, Road No. nine, No. 1, No.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FUSHE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401 Hangzhou, Zhejiang, Dongzhou street, Dongzhou industrial function zone, Road No. nine, No. 1, No.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FUSHE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