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66551U - 一种汽车电控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电控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66551U
CN203766551U CN201420132834.3U CN201420132834U CN203766551U CN 203766551 U CN203766551 U CN 203766551U CN 201420132834 U CN201420132834 U CN 201420132834U CN 203766551 U CN203766551 U CN 2037665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backrest
switch
screw mandre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3283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立军
吴军
朱沛沛
罗科
张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j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2013283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665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665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6655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控座椅,包括靠背、座椅、靠背调节机构、座椅调节机构及驱动机构,靠背上设有靠背本体齿轮,座椅背侧设有齿条,靠背调节机构包括靠背转轴、靠背驱动齿轮转轴、靠背驱动齿轮及靠背开关,靠背与座椅通过靠背转轴转动连接,靠背驱动齿轮套设在靠背驱动齿轮转轴上,并与靠背本体齿轮常啮合,靠背开关设在座椅的背侧,控制靠背的转动;座椅调节机构包括座椅开关及座椅开关底座,座椅开关控制座椅的前后移动,座椅开关底座用以支撑座椅开关;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与丝杆,丝杆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丝杆同时与靠背开关及座椅开关传动连接,带动靠背开关与座椅开关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灵活性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电控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电控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上的座椅调节方式有手动调节方式与电动调节方式。由于手动调节汽车座椅的前后位置以及座椅靠背的转动很麻烦,因此,现有汽车上手动调节方式的座椅使用越来越少。而目前常用的电动调节方式的座椅,需要用两个电机分别控制座椅的前后移动和靠背的转动,浪费资源,且安装所需空间较大。
申请号为200980128828.2的专利公布了一种汽车座椅,包括:一个通过第一连接杆组件安装在基底上的底座;一个通过第二连接杆组件安装在基底上的靠背;一个用于交替地限制或允许靠背相对于基底移动的锁定机构,该第一连接杆组件包括一个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该第二连接杆组件包含一个前连接杆和一个后连接杆,该座椅能够自由地在标准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移动。但是该座椅结构复杂,且不是电控方式,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灵活性高的汽车电控座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电控座椅,包括靠背与座椅,所述的靠背上设有靠背本体齿轮,所述的座椅背侧设有齿条,汽车电控座椅还包括靠背调节机构、座椅调节机构及驱动机构,
所述的靠背调节机构包括靠背转轴、靠背驱动齿轮转轴、靠背驱动齿轮、靠背开关,所述的靠背与座椅通过靠背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的靠背本体齿轮转动连接在靠背转轴上,所述的靠背驱动齿轮转轴设在座椅的背侧,所述的靠背驱动齿轮套设在靠背驱动齿轮转轴上,并与靠背本体齿轮常啮合,所述的靠背开关设在座椅的背侧,控制靠背的转动;
所述的座椅调节机构包括座椅开关及座椅开关底座,所述的座椅开关设在座椅的背侧,控制座椅的前后移动,所述的座椅开关底座用以支撑座椅开关;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与丝杆,所述的电机提供正反转动动力,所述的丝杆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的丝杆同时与靠背开关及座椅开关传动连接,带动靠背开关与座椅开关转动。
所述的靠背开关为中部开设有长齿轮与短齿轮的圆柱状体,靠背开关两端插入座椅两端的通孔中,并可在通孔内转动,而且可沿靠背开关轴向滑动;靠背开关上的长齿轮与靠背驱动齿轮常啮合,当靠背开关向内推进时,靠背开关的短齿轮与丝杆啮合,当靠背开关向外拉出时,靠背开关的短齿轮与丝杆脱离啮合。
所述的靠背开关的外端设有凸起,所述的座椅外侧的通孔内设有能够卡合凸起的方孔,当靠背开关向外拉出时,凸起与方孔卡合,靠背开关无法转动。
所述的靠背开关的外端设有限制靠背开关不断向内推动的限位挡块,所述的座椅外侧的通孔内设有一限制向外拉动靠背开关距离的限位孔,该限位孔限制靠背开关上的凸起向外移动。
所述的座椅开关为中部开设有长齿轮与短齿轮的圆柱状体,座椅开关穿过座椅外侧开设的滑槽后,两端分别插入座椅开关底座的通孔内,座椅开关可在座椅开关底座内转动,而且可沿座椅开关轴向滑动,座椅开关的短齿轮与齿条常啮合,当座椅开关向内推进时,座椅开关的长齿轮与丝杆啮合,当座椅开关向外拉出时,座椅开关的长齿轮与丝杆脱离啮合。
所述的座椅开关的里端设有凸起,里侧座椅开关底座通孔内设有能够卡合凸起的方孔,当座椅开关向外拉出时,凸起与方孔卡合,座椅开关无法转动。
所述的座椅开关的外端设有限制座椅开关不断向内推动的限位挡块,所述的里侧座椅开关底座通孔内设有一限制向外拉动座椅开关距离的限位孔,该限位孔限制座椅开关上的凸起向外移动。
所述的座椅外侧开设的滑槽与座椅的前后运动方向平行。
所述的丝杆的前后两端插入前后两个丝杆底座中,并分别通过轴肩以及丝杆定位螺母拧紧定位,所述的丝杆底座固定于汽车底板上。
所述的座椅下端开设有可在汽车底板滑槽内滑动的导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位比较自由,且安装方便,座椅前后移动的距离和靠背转动的角度都可通过改变相应零件的尺寸而得到改变,故灵活性高;驾驶员只需控制电机的正转与反转,以及两个开关而方便得调节座椅前后位置和靠背角度,故操作方便;此套装置对汽车本身的结构要求不高,可适用于很多车型,故实用性高;此套装置与当前很多车型的座椅装置比较接近,可以方便地实现改装,故适用性高。
(3)本实用新型对电机要求很低,只需实现正反转即可,故更容易与当前的先进技术融合,以实现更强大的功能。
(4)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调节电机转速,或者设计齿轮传动的传动比,实现座椅位置特定速度的移动以及靠背角度特定角速度的转动。
(5)本实用新型只用一个电机就能实现座椅的前后移动与靠背的转动调节,节省空间,并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电控座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汽车电控座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靠背的示意图;
图4为座椅的示意图;
图5为靠背驱动齿轮的示意图;
图6为丝杆的示意图;
图7为丝杆底座的示意图;
图8为靠背开关的示意图;
图9为座椅开关的示意图;
图10为座椅开关底座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靠背,2为丝杆,3为靠背驱动齿轮,4为靠背开关,5为丝杆底座,6为丝杆定位螺母,7为座椅开关底座,8为座椅,9为座椅开关,10为电机,11为靠背转轴,12为靠背驱动齿轮转轴,13为靠背本体齿轮,14为齿条,15为凸起,16为限位挡块,17为长齿轮,18为短齿轮,19为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汽车电控座椅,如图1、图2所示,包括靠背1与座椅8,靠背1结构如图3所示,靠背1上设有靠背本体齿轮13,座椅8结构如图4所示,座椅8背侧设有齿条14,汽车电控座椅还包括靠背调节机构、座椅调节机构及驱动机构,靠背调节机构包括靠背转轴11、靠背驱动齿轮转轴12、靠背驱动齿轮3、靠背开关4,靠背1与座椅8通过靠背转轴11转动连接,且靠背本体齿轮13转动连接在靠背转轴11上,靠背1的两端两个孔与齿轮孔同轴,以及座椅8的两孔同轴,靠背转轴11穿过五个孔内。靠背驱动齿轮转轴12设在座椅8的背侧,靠背驱动齿轮3套设在靠背驱动齿轮转轴12上,并与靠背本体齿轮13常啮合,靠背驱动齿轮3可绕靠背驱动齿轮转轴12转动,靠背开关4设在座椅8的背侧,控制靠背1的转动;座椅调节机构包括座椅开关9及座椅开关底座7,座椅开关9设在座椅8的背侧,控制座椅8的前后移动,座椅开关底座7用以支撑座椅开关9;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0与丝杆2,电机10提供正反转动动力,丝杆2与电机10的输出轴连接,丝杆2同时与靠背开关4及座椅开关8传动连接,带动靠背开关4与座椅开关9转动。靠背驱动齿轮3结构如图5所示,丝杆2结构如图6所示,丝杆底座5结构如图7所示。
如图8所示,靠背开关4为中部开设有长齿轮17与短齿轮18的圆柱状体,靠背开关4两端插入座椅8两端的通孔中,并可在通孔内转动,而且可沿靠背开关4轴向滑动;靠背开关4上的长齿轮17与靠背驱动齿轮3常啮合,当靠背开关4向内推进时,靠背开关4的短齿轮18与丝杆2啮合,当靠背开关4向外拉出时,靠背开关4的短齿轮18与丝杆2脱离啮合。电机10正转时,带动丝杆2转动,当靠背开关4向内推进时,丝杆2带动靠背开关4转动,靠背开关4带动靠背驱动齿轮3转动,靠背驱动齿轮3带动靠背1转动;电机反转则可实现靠背1向另一个方向的转动。靠背开关4向外拉出时,则传动停止。
靠背开关4的外端设有凸起15,座椅8外侧的通孔内设有能够卡合凸起15的方孔,座椅8上的方孔的尺寸比靠背开关4上的凸起15大一些,当靠背开关4向外拉出时,凸起15与方孔卡合,靠背开关4无法转动,此时靠背驱动齿轮3与靠背开关4的长齿轮17啮合而无法转动,靠背1上的靠背本体齿轮13与靠背驱动齿轮3啮合而无法转动,因而实现靠背1的自锁。
靠背开关4的外端设有限制靠背开关4不断向内推动的限位挡块16,座椅8外侧的通孔内设有一限制向外拉动靠背开关4距离的限位孔,该限位孔限制靠背开关4上的凸起15向外移动。
如图9所示,座椅开关9为中部开设有长齿轮17与短齿轮18的圆柱状体,座椅开关9穿过座椅8外侧开设的滑槽后,两端分别插入座椅开关底座7的通孔内,座椅开关9可在座椅开关底座7内转动,而且可沿座椅开关9轴向滑动,座椅开关9的短齿轮18与齿条14常啮合,当座椅开关9向内推进时,座椅开关9的长齿轮17与丝杆2啮合,当座椅开关9向外拉出时,座椅开关9的长齿轮17与丝杆2脱离啮合。电机10正转时,带动丝杆2转动,当座椅开关9向内推进时,丝杆2带动座椅开关9转动,座椅开关9带动座椅8向某个方向移动;电机反转则可实现座椅向另一方向的移动。座椅开关9向外拉出时,则传动停止。
座椅开关9的里端设有凸起15,如图10所示,里侧座椅开关底座7通孔内设有能够卡合凸起15的方孔19,座椅开关底座7的方孔19的尺寸比座椅开关9上的凸起15大一些,当座椅开关9向外拉出时,凸起15与方孔19卡合,座椅开关9无法转动,此时座椅8下端面的齿条14与座椅开关9的短齿轮18啮合而无法前后移动,因而实现座椅8的自锁。
座椅开关9的外端设有限制座椅开关9不断向内推动的限位挡块16,里侧座椅开关底座7通孔内设有一限制向外拉动座椅开关9距离的限位孔,该限位孔限制座椅开关9上的凸起15向外移动。
座椅8外侧开设的滑槽与座椅8的前后运动方向平行。
丝杆2的前后两端插入前后两个丝杆底座5中,并分别通过轴肩以及丝杆定位螺母6拧紧定位,丝杆底座5固定于汽车底板上。
座椅8下端开设有可在汽车底板滑槽内滑动的导轨。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电控座椅,包括靠背(1)与座椅(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1)上设有靠背本体齿轮(13),所述的座椅(8)背侧设有齿条(14),汽车电控座椅还包括靠背调节机构、座椅调节机构及驱动机构,
所述的靠背调节机构包括靠背转轴(11)、靠背驱动齿轮转轴(12)、靠背驱动齿轮(3)、靠背开关(4),所述的靠背(1)与座椅(8)通过靠背转轴(11)转动连接,且所述的靠背本体齿轮(13)转动连接在靠背转轴(11)上,所述的靠背驱动齿轮转轴(12)设在座椅(8)的背侧,所述的靠背驱动齿轮(3)套设在靠背驱动齿轮转轴(12)上,并与靠背本体齿轮(13)常啮合,所述的靠背开关(4)设在座椅(8)的背侧,控制靠背(1)的转动;
所述的座椅调节机构包括座椅开关(9)及座椅开关底座(7),所述的座椅开关(9)设在座椅(8)的背侧,控制座椅(8)的前后移动,所述的座椅开关底座(7)用以支撑座椅开关(9);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0)与丝杆(2),所述的电机(10)提供正反转动动力,所述的丝杆(2)与电机(10)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的丝杆(2)同时与靠背开关(4)及座椅开关(8)传动连接,带动靠背开关(4)与座椅开关(9)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控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开关(4)为中部开设有长齿轮(17)与短齿轮(18)的圆柱状体,靠背开关(4)两端插入座椅(8)两端的通孔中,并可在通孔内转动,而且可沿靠背开关(4)轴向滑动;靠背开关(4)上的长齿轮(17)与靠背驱动齿轮(3)常啮合,当靠背开关(4)向内推进时,靠背开关(4)的短齿轮(18)与丝杆(2)啮合,当靠背开关(4)向外拉出时,靠背开关(4)的短齿轮(18)与丝杆(2)脱离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控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开关(4)的外端设有凸起(15),所述的座椅(8)外侧的通孔内设有能够卡合凸起(15)的方孔,当靠背开关(4)向外拉出时,凸起(15)与方孔卡合,靠背开关(4)无法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控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开关(4)的外端设有限制靠背开关(4)不断向内推动的限位挡块(16),所述的座椅
(8)外侧的通孔内设有~限制向外拉动靠背开关(4)距离的限位孔,该限位孔限制靠背开关(4)上的凸起(15)向外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控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开关(9)为中部开设有长齿轮(17)与短齿轮(18)的圆柱状体,座椅开关(9)穿过座椅(8)外侧开设的滑槽后,两端分别插入座椅开关底座(7)的通孔内,座椅开关(9)可在座椅开关底座(7)内转动,而且可沿座椅开关(9)轴向滑动,座椅开关(9)的短齿轮(18)与齿条(14)常啮合,当座椅开关(9)向内推进时,座椅开关(9)的长齿轮(17)与丝杆(2)啮合,当座椅开关(9)向外拉出时,座椅开关(9)的长齿轮(17)与丝杆(2)脱离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控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开关(9)的里端设有凸起(15),里侧座椅开关底座(7)通孔内设有能够卡合凸起(15)的方孔(19),当座椅开关(9)向外拉出时,凸起(15)与方孔(19)卡合,座椅开关(9)无法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控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开关(9)的外端设有限制座椅开关(9)不断向内推动的限位挡块(16),所述的里侧座椅开关底座(7)通孔内设有一限制向外拉动座椅开关(9)距离的限位孔,该限位孔限制座椅开关(9)上的凸起(15)向外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控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8)外侧开设的滑槽与座椅(8)的前后运动方向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控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杆(2)的前后两端插入前后两个丝杆底座(5)中,并分别通过轴肩以及丝杆定位螺母(6)拧紧定位,所述的丝杆底座(5)固定于汽车底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控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8)下端开设有可在汽车底板滑槽内滑动的导轨。
CN201420132834.3U 2014-03-21 2014-03-21 一种汽车电控座椅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665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32834.3U CN203766551U (zh) 2014-03-21 2014-03-21 一种汽车电控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32834.3U CN203766551U (zh) 2014-03-21 2014-03-21 一种汽车电控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66551U true CN203766551U (zh) 2014-08-13

Family

ID=51283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32834.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66551U (zh) 2014-03-21 2014-03-21 一种汽车电控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6655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0296A (zh) * 2016-12-16 2017-05-31 智德电机(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座椅靠背调节电机
CN106882087A (zh) * 2017-02-22 2017-06-23 苏州祥弘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方便的新能源汽车专用座椅
CN107521382A (zh) * 2017-08-15 2017-12-29 江苏阳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热功能的座椅的汽车
CN110758188A (zh) * 2019-11-06 2020-02-07 天津盛相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角度调节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0296A (zh) * 2016-12-16 2017-05-31 智德电机(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座椅靠背调节电机
CN106882087A (zh) * 2017-02-22 2017-06-23 苏州祥弘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方便的新能源汽车专用座椅
CN107521382A (zh) * 2017-08-15 2017-12-29 江苏阳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热功能的座椅的汽车
CN107521382B (zh) * 2017-08-15 2019-05-07 江苏阳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热功能的座椅的汽车
CN110758188A (zh) * 2019-11-06 2020-02-07 天津盛相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角度调节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66551U (zh) 一种汽车电控座椅
CN204774722U (zh) 车辆座椅
CN203543724U (zh) 一种汽车驾驶员座椅高度调节装置
CN107447701A (zh) 一种全自动智能车位锁
CN204774719U (zh) 车辆座椅纵向调节装置
CN108891310B (zh) 电机共用的汽车座椅调节系统
CN105383335B (zh) 一种电动汽车座椅及其升降驱动装置
KR101468617B1 (ko) 듀얼 모터 타입의 차량용 전동 시트트랙 장치
CN204020613U (zh) 一种车用电动座椅结构及汽车
CN204774723U (zh) 一种汽车座椅自动调节装置
CN107539170B (zh) 一种具有座位转向调节功能的汽车
CN104886965A (zh) 一种沙发自动伸展装置
CN205144926U (zh) 一种电机驱动式单摇床
CN204323107U (zh) 电动前后调高式汽车座椅座垫
CN203766566U (zh) 汽车座椅腿托机构
CN103784142B (zh) 一种磁共振病床驱动装置
CN206031124U (zh) 高级电动座椅传动装置
CN202046215U (zh) 一种具有记忆功能的汽车座椅
CN202192999U (zh) 一种车用座椅电动调节机构
CN203310059U (zh) 一种车用空调出风口自动摆叶机构
CN206049422U (zh) 一种电动车可调整安全座椅
CN205632181U (zh) 一种电动汽车座椅及其升降驱动装置
CN209008749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可调节座椅
CN204077434U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isofix连接装置的调节机构
CN203010869U (zh) 一种车用空调出风口自动摆叶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