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64476U - 涂覆工具 - Google Patents

涂覆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64476U
CN203764476U CN201420126144.7U CN201420126144U CN203764476U CN 203764476 U CN203764476 U CN 203764476U CN 201420126144 U CN201420126144 U CN 201420126144U CN 203764476 U CN203764476 U CN 203764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hole
passage
bellows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2614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马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micore AG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Umicore AG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micore AG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Umicore AG and Co KG
Priority to CN20142012614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64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64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6447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为了进一步改进整料的涂覆方法,涂覆方法必须被设置为允许在尽可能最短的时间内精确地涂覆所述整料以确保高活性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涂覆工具,包括:第一装置,用于可逆地保持和固定要用涂料涂覆的催化剂整料;第二装置,用于控制涂料向整料内的流入量;所述第二装置被附连至所述第一装置以使得在涂覆过程期间所述第二装置在涂料到达整料之前就跟涂料形成接触;所述第二装置具有包括孔和通道的板的形式,所述孔在使用时具有朝向涂料的入口侧和朝向整料的出口侧,所述通道提供从入口侧到出口侧的连通以供涂料流过;其中所述通道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沿其轴线的不对称通道宽度,即,在涂料入口侧比在通道内的位置更宽。

Description

涂覆工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涂覆单体形载体的工具。所述工具是涂覆工作站的一部分并且用于在进行涂覆时保持和固定单体。
背景技术
减少机动车废气正随着汽车数量特别是在东亚国家的显著增长而益发重要。世界各国的一些空气清洁法令试图将机动车对空气的污染保持在相应的水平。在这方面越来越严格的法律法规迫使汽车生产商和供应商采用减少从机动车内燃机排出的有害污染物的技术。一类技术领域涉及废气污染物在直通型或壁流型的所谓蜂窝单体上或蜂窝单体内的催化燃烧。
通常这样的单体由例如金属或堇青石制成并且必须涂覆一层能够在行驶条件下催化性地破坏废气中有害污染物的活性层。已经通过针对污染物在氧化性或还原性排气氛围下的主反应化学改良催化活性层而实现了重大改进。第二种方法是为了以现有的材料获得尽可能高的活性而应用某些涂覆策略。因此,已有若干专利申请涉及了用于涂覆所述单体式载体的工艺和设备。例如以下选择的专利公开文献分别强调了这些工艺的各个方面,例如涂覆装置、用于涂覆的方法或涂覆工作站的专用单元(WO9947260A1;US4550034;US4039482;WO9748500A1;US6478874B1;US20020178707A1;DE19781838T1;WO2011080525A1;US4191126;US6627257B1;US6548105B2;US20080107806A1;US6149973;US6753294B1)。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进一步改进所述单体(简称为整料)的涂覆方法,涂覆方法必须被设置为允许在尽可能最短的时间内精确地涂覆所述整料以确保高活性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以通过在位于相应涂覆单元的涂覆室内的涂覆工具内施加特定的扩散体来实现。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涂覆工具,包括:第一装置,用于可逆地保持和固定要用涂料涂覆的催化剂整料;第二装置,用于控制涂料向整料内的流入量;所述第二装置被附连至所述第一装置以使得在涂覆过程期间所述第二装置在涂料到达整料之前就跟涂料形成接触;所述第二装置具有包括孔的板的形式,所述孔在使用时具有朝向涂料的入口侧和朝向整料的出口侧以及通道,所述通道提供从入口侧到出口侧的连通以供涂料流过;其中所述通道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沿其轴线的不对称通道宽度,即,在涂料入口侧比在通道内的位置更宽。
优选地,所述不对称孔在涂料出口侧比在通道内的位置更宽。
优选地,其中所述第二装置包括跟第二装置自身的直径相比具有较小直径并与第二装置相连的同心区域;所述区域是穿有孔的盘。
优选地,其中至少一个孔具有不对称通道宽度,即,在涂料入口侧比通道内的位置更宽,并且被制备用于接纳用于监测涂覆过程的执行的传感器指状件。
优选地,其中所述第一装置包括可充气的波纹管,通过给波纹管充气和放气,该波纹管能可逆地保持和固定所述整料。
优选地,其中波纹管通过在上侧和下侧气密性接合到第一装置上而固定至第一装置,同时由此成形的波纹管向第一装置侧开放。
本实用新型能够获得以下效果:
跟标准加工相比具有相同的区域长度容差;
跟标准相比具有类似的轴向/径向涂覆梯度;
跟标准相比具有类似的性能(200℃-500℃的发动机台架测试);
明显改进的循环时间(每次涂覆的时间缩短20%-50%)。
附图说明
图1从整料(出口)侧示出了工具;
图2示出了工具的顶侧视图;
图3示出了工具的底侧视图;
图4示出了工具的底视图;
图5示出了工具的侧面剖视图;
图6示出了优选波纹管区域的放大的侧面剖视图;
图7示出了优选波纹管区域的放大的侧面剖视图;
图8是针对三种不同产品通过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工具而节约的时间;道次1表示整料被涂覆1次;道次2表示涂覆完成2次;
图9示出了带有涂覆室的涂覆工作站的一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涂覆。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涂覆工具包括:
第一装置1,用于可逆地保持和固定要用涂料涂覆的催化剂整料;
第二装置2,用于控制涂料向整料内的流入量;
所述第二装置2被附连至所述第一装置1以使得在涂覆过程期间所述第二装置2在涂料到达整料之前就跟涂料形成接触;
所述第二装置2具有包括孔3和通道的板的形式,所述孔3在使用时具有朝向涂料的入口侧和朝向整料的出口侧,所述通道提供从入口侧到出口侧的连通以供涂料流过;
其中所述通道的至少一部分沿其轴线具有不对称通道宽度,即,在涂料入口侧比在通道内的位置更宽。
通过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的涂覆工具,要涂敷在整料壁上或整料壁内的涂料在接触单体式载体之前首先被迫流过第二装置的不对称孔。不对称孔实现了单体式载体内涂料区域的更加均匀的分布并且能够相当可观地加速涂覆步骤的进展。最终能够在单位规格内生成更多的催化剂,导致单件成本的降低。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二装置2的不对称孔3朝向出口侧表现出特定的形状。所述孔3在涂料出口侧比在通道内的位置更宽。在此而言的出口意味着第二装置2的在使用时朝向整料定向的一侧。第二装置2的入口因此朝向涂料容器定向。因为孔3的宽度在所述第二装置2的出口和入口之间的区域变窄,所以被泵送通过孔3的涂料被加速并且再减速。这种扩散体型动作有助于减弱否则可能会使快速涂覆过程不合需要的湍流。在一个非常优选的实施例中,显现所述孔3的通道的较小直径、也就是比孔3的出口和入口更窄的所述区域至少对于一些孔3来说相对于所述孔的轴线非对称地布置,也就是优选地更加靠近出口而不是入口侧。
出于功能性方面的原因,靠近本实用新型的涂覆工具的下方可以定位有翼片。翼片打开或关闭针对低压容器的连通,在涂覆过程之后过多涂料被吸入该低压容器。翼片可以是圆板。不过在翼片打开时翼片可能会撞击到涂覆工具。为此,涂覆工具在入口侧(朝向翼片)可以具有凹形形状以给打开翼片提供足够的空间(图3)。为此第二装置2的内部范围可以有利地包括盘4。因此,不对称的孔3优选地仅位于第二装置2的外周边(图1)。
由此,所述第二装置2有利地包括跟第二装置2自身的直径相比具有较小直径并与之相连的同心区域,所述区域是优选地穿有均匀孔10的盘4,优选地是扁平穿孔盘。盘区域通过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手段例如通过螺钉或夹具附连至第二装置2或者可以跟第二装置2一起构成一个部件。
如上所述的第二装置2被附连至第一装置1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整料免受涂料影响。在朝向整料泵送时,涂料只能通过第二装置2的孔以及优选地通过扁平盘4的孔[分别是孔3以及优选地还有孔10]进入整料和第二装置2之间的空间,由此通过孔3经历区域性的加速和减速,最终在涂覆室内得到更加均匀的涂料水平并由此用更短的涂覆时间(图8)得到整料内涂覆区域更加均匀的结果。图8显示了针对三个产品利用不同方法进行涂覆的涂覆时间。对于每一个产品,从左到右分别显示了利用标准方式进行一个道次涂覆的涂覆时间、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工具进行一个道次涂覆的涂覆时间、利用标准(常规)方式进行两个道次涂覆的涂覆时间以及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工具进行两个道次涂覆的涂覆时间。
为了获得过程控制的机会,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工具具有至少一个孔3,所述孔具有在涂料入口侧比通道内的位置更宽的不对称通道宽度,并且被制备成接纳用于监测涂覆过程的执行的传感器指状件6。为了获知涂料何时到达探针而测量涂覆工具内的涂料水平;如果需要,将该水平设为零点以用于将涂料按精确的数量泵送到整料内,从而实现待涂覆整料中的涂料区域的精确高度。传感器指状件6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传感器或者选自由电导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和光学传感器构成的群组。传感器被耦合至操控涂覆过程的进展的控制单元。优选地在此使用EP2533901A1中介绍的涂覆工作站。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如何设置软硬件配合工作。
涂覆工具的第一装置1装有用于保持和固定单体式载体的设备。该功能是可逆的,以使得载体在涂覆步骤要开始之前就能安放在第一装置1内并且在涂覆结束之后即可释放。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保持装置应该使得涂料不能从涂覆工具逸出而只能通过单体式载体。为了确保这一点,所述第一装置1包括可充气的波纹管5,通过给波纹管5充气和放气就能可逆地保持和固定单体式载体。波纹管5可以由例如任何不透气的橡胶类材料构成。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波纹管5以这样的方式固定至第一装置1:在充气时一侧压靠第一装置1且另一侧压靠整料,并且通过向可充气波纹管5内侧泵送气体来完成充气,就像给自行车胎打气一样。在涂覆步骤完成之后,给波纹管5放气以允许从涂覆工具释放整料(图6)。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涉及这样的可能性:采用橡胶类材料并通过在上侧7和下侧8气密性接合在第一装置1上而固定至第一装置1同时由此成形的波纹管向第一装置1侧开放。在此当给波纹管充气时气体被泵送到波纹管和第一装置1之间的空间内(图7)。
图9示出了涂覆工作站的一部分。将单体11从一端运送至包括涂覆工具12的涂覆室13,随后再运送至下一个单元(例如称重或干燥单元)。涂料要从下部14向上泵送并通过涂覆工具12,此时整料12被安置在工具12中。在涂覆完成后,单体从涂覆工具中释放并继续送往下一个操作单元。
新型涂覆工具的实施结果:
跟标准加工相比具有相同的区域长度容差;
跟标准相比具有类似的轴向/径向涂覆梯度;
跟标准相比具有类似的性能(200℃-500℃的发动机台架测试);
明显改进的循环时间(每次涂覆的时间缩短20%-50%;图7)。
附图标记:
1第一装置
2第二装置
3具有不对称宽度的孔
4同心区域盘
5波纹管
6传感器指状件
7波纹管附件的上侧
8波纹管附件的下侧
9夹具
10同心区域盘的孔
11在涂覆室内涂覆前后的单体
12应用的涂覆工具
13涂覆室
14上下泵送涂料的空间
15翼片

Claims (6)

1.一种涂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工具包括:
第一装置(1),用于可逆地保持和固定要用涂料涂覆的催化剂整料;
第二装置(2),用于控制涂料向整料内的流入量;
所述第二装置(2)被附连至所述第一装置(1)以使得在涂覆过程期间所述第二装置(2)在涂料到达整料之前就跟涂料形成接触;
所述第二装置(2)具有包括孔(3)和通道的板的形式,所述孔(3)在使用时具有朝向涂料的入口侧和朝向整料的出口侧,所述通道提供从入口侧到出口侧的连通以供涂料流过;
其中所述通道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沿其轴线的不对称通道宽度,即,在涂料入口侧比在通道内的位置更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中不对称的所述孔(3)在涂料出口侧比在通道内的位置更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中所述第二装置(2)包括跟第二装置(2)自身的直径相比具有较小直径并与第二装置相连的同心区域;
所述区域是穿有孔(10)的盘(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中至少一个孔(3)具有不对称通道宽度,即,在涂料入口侧比通道内的位置更宽,并且被制备用于接纳用于监测涂覆过程的执行的传感器指状件(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中所述第一装置(1)包括可充气的波纹管(5),通过给波纹管(5)充气和放气,该波纹管能可逆地保持和固定所述整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具,其中波纹管(5)通过在上侧(7)和下侧(8)气密性接合到第一装置(1)上而固定至第一装置(1),同时由此成形的波纹管向第一装置(1)侧开放。
CN201420126144.7U 2014-03-20 2014-03-20 涂覆工具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64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26144.7U CN203764476U (zh) 2014-03-20 2014-03-20 涂覆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26144.7U CN203764476U (zh) 2014-03-20 2014-03-20 涂覆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64476U true CN203764476U (zh) 2014-08-13

Family

ID=51281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26144.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64476U (zh) 2014-03-20 2014-03-20 涂覆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6447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20381B2 (en) 2014-06-11 2019-03-05 Umicore Ag & Co Kg. Apparatu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US10533918B2 (en) 2014-12-11 2020-01-14 Umicore Ag & Co. Kg Process for leak detection in catalyst production
US10662849B2 (en) 2014-09-29 2020-05-26 Umicore Ag & Co. Kg Fast homogenous coating proces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20381B2 (en) 2014-06-11 2019-03-05 Umicore Ag & Co Kg. Apparatu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US10662849B2 (en) 2014-09-29 2020-05-26 Umicore Ag & Co. Kg Fast homogenous coating process
US10533918B2 (en) 2014-12-11 2020-01-14 Umicore Ag & Co. Kg Process for leak detection in catalyst productio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64476U (zh) 涂覆工具
EP2762230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quantitatively coating catalyst support
CN105089750B (zh) 排气处理装置
RU2698811C2 (ru) Способ быстрого и равномерного нанесения покрытия
CN106401711B (zh) 蜂窝半球开口式尿素混合装置
CN113981546B (zh) 一种封装的生物芯片
CN106401715A (zh) 斜管式旋流尿素混合装置
CN206016937U (zh) 用于尾气后处理中的扰流板结构
CN105381903A (zh) 一种气动微液滴喷射点样装置
JP5867878B2 (ja) 煙道ガスディフューザ・オブジェクト
CN204703990U (zh) 一种催化器总成及汽车
US7550408B2 (en) Exhaust gas purifying catalys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6437968B (zh) 一体波浪式旋流尿素混合装置
CN108150255A (zh) 车用尾气处理用处理液混合装置
CN209589952U (zh) 一种新型scr测试装置
Sochol et al. Continuous flow layer-by-layer microbead functionalization via a micropost array railing system
CN108031500B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内部微流道的疏水性改性方法
CN108197386B (zh) 基于cfd仿真的歧管净化器结构优化方法
CN106404326A (zh) 催化消声器试验测试用工装
CN106437967A (zh) 蜂窝型旋流尿素混合装置
JPH0830407B2 (ja) セラミックハニカム構造体
CN102242663B (zh) 一种车用柴油机选择还原催化转化器
CN202203004U (zh) 车辆发动机的进气管和车辆发动机
US10533918B2 (en) Process for leak detection in catalyst production
CN114563259A (zh)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制备时间分辨冷冻电镜样品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