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60735U - 电连接器组件及电器盒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组件及电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60735U
CN203760735U CN201420153432.1U CN201420153432U CN203760735U CN 203760735 U CN203760735 U CN 203760735U CN 201420153432 U CN201420153432 U CN 201420153432U CN 203760735 U CN203760735 U CN 2037607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electric
electric connector
electric coupler
screw th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5343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军华
杨昱辰
梁德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5343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607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607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6073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及电器盒,其中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电连接器壳体和用于在将电连接器组装到目标物体上时对电连接器进行固定的螺纹连接件,电连接器壳体具有对配面,在对配面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端口,电连接器壳体上能够安装电子部件,端口中能够安装与电子部件形成电连接的对配件,其中电连接器壳体的对配面上还设有开口,螺纹连接件经由开口能够固定连接到电子部件上,并将电连接器通过螺纹连接组装到目标物体上。根据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显著提高电连接器的可靠性,而且能够降低电连接器的成本。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组件及电器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特别是电连接器组件及电器盒。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通常包括模塑成型的电连接器壳体。在壳体内可以安装有电子部件例如印制电路板。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简明起见,以印制电路板为例进行说明。在壳体上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端口,端口中能够安装与印制电路板形成电连接的对配件。在一些应用中,需要将电连接器组装到目标物体上,例如汽车领域中,一些电连接器需要被组装固定到车身上。为此,这类电连接器还需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固定的部件。
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的是通过嵌件成型工艺(insert-molding)在电连接器塑壳上模制出螺母,进而能够通过该螺母将电连接器螺纹连接到目标物体上,实现电连接器的组装。然而,例如当整车厂在组装这种构造的电连接器及其所带的线束时,由于塑壳壳体较薄以及装配力量过大,会导致塑壳螺母处拱起并离开安装于壳体内的印制电路板,继而产生印制电路板上的连接端子(例如公端子)与连接器壳体上的连接端子(例如母端子)之间的有效接触长度不足并产生间歇性功能不良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对电连接器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将螺纹连接件设置成能够与电连接器壳体内的印制电路板相连接,而非固定在电连接器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电连接器壳体和用于在将电连接器组装到目标物体上时对电连接器进行固定的螺纹连接件,电连接器壳体具有对配面,在对配面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端口,电连接器壳体上能够安装电子部件,端口中能够安装与电子部件形成电连接的对配件,其中电连接器壳体的对配面上还设有开口,螺纹连接件经由开口能够固定连接到电子部件上,并将电连接器通过螺纹连接组装到目标物体上。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螺纹连接件在固定连接到电子部件上并且装配到电连接器壳体中的状态下穿过开口向外突出。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螺纹连接件与开口之间为间隙配合。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开口居中地设置于对配面上。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开口设置于一个端口内。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一个端口和电子部件分别设置在对配面的两侧。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螺纹连接件焊接到电子部件上。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螺纹连接件具有第一支承部、第二支承部以及连接在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之间的中间部,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用于连接到电子部件上,中间部上设置有螺纹携载部,螺纹形成于螺纹携载部上。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螺纹携载部居中地设置于中间部上。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支承部、中间部和第二支承部共同形成倒U型构造。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螺纹携载部垂直于中间部并与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同向地延伸,螺纹为内螺纹。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支承部的自由端和第二支承部的自由端上分别形成有“凹”型构造,“凹”型构造的位于两侧的凸起部分能够插装到电子部件上的相应对配孔槽中,“凹”型构造的位于中间的下凹部分用作插装止挡部。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凹”型构造在第一支承部的自由端和第二支承部的自由端上相对称地形成。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螺纹连接件在经由第一支承部的自由端和第二支承部的自由端插装到电子部件上之后能通过焊接进一步加以固定。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螺纹连接件为冲压件,通过对金属薄板冲压、折弯而一体地形成第一支承部、中间部和第二支承部。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螺纹携载部由构成中间部的金属薄板部分经抽孔而形成。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螺纹由螺纹携载部经攻丝而形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器盒,包括印制电路板和如上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中,印制电路板作为电子部件安装在电连接器壳体上,螺纹连接件固定连接在印制电路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由于印制电路板上面会组装许多端子等元件,故其刚度会比塑壳大得多,更不易发生拱起变形;另一方面,即使印制电路板也因为组装连接器而微微拱起,也不会存在公母端子有效接触长度不足的风险,这是因为印制电路板的拱起变形使得印制电路板上的连接端子朝向而非远离电连接器壳体上的对配端子运动。因而能够显著提高电连接器的可靠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无需对电连接器壳体采用嵌件成型工艺来形成螺纹连接件这种昂贵的方案,取而代之的是在印制电路板上多设置一个金属螺纹连接件,这不会在现有工艺上明显增加工时和人力,从而能够降低电连接器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壳体;
图2a至图2d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螺纹连接件的示例性制造过程,图2e示意性示出了图2d中的螺纹连接件的轴向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螺纹连接件连接到印制电路板上的示意图;
图4是如图3所示的结构组装到如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壳体中的示意图;
图5是沿着图4中的线A-A的剖视立体图;
图6是沿着图4中的线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说明,而非用于对其作出任何限制。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壳体10。
如图1所示,电连接器壳体10具有对配面100,在对配面100上设有多个端口101,用于安装电器元件。在电连接器壳体10上能够安装电子部件30,如印制电路板30(如图3、5、6所示,下面将进一步描述)。在端口101中安装的电器元件可与电子部件30对配,形成电连接。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图中示出的端口101只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相应地设置端口101的具体数量(例如可以仅设置一个端口)、构造及布局。举例而言,可以将一些端口101设置成可直接插拔式端口,以便于对配件的插入和拔出;也可以将一些端口101设置成用于在其内部固定地嵌入接线端子。
仍参看图1,电连接器壳体10的对配面100上还设有开口102,开口102优选大致居中地位于对配面100上,该开口102的具体作用将在下面进行描述。但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这样的开口,而是通过嵌件成型工艺在电连接器塑壳上一体地模制出螺母,以用于通过该螺母将电连接器螺纹连接到目标物体上。
现在参看图2a至图2e,其中图2a至图2d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螺纹连接件20的示例性制造过程,而图2e则进一步示意性示出了螺纹连接件20的轴向剖视图。
所示出的螺纹连接件20为冲压件。首先,可通过冲压来形成具有图2a所示形状的金属薄板200,其中在其两短边上对称设置有缺口,或者说这两个短边上分别形成有“凹”型构造206。接着,将金属薄板200在其长度的例如大约1/3和2/3处分别折弯,形成如图2b所示的一体式倒U型构造,包括第一支承部201、中间部203和第二支承部202。然后,在中间部203上优选居中地经抽孔形成螺纹携载部204,如图2c所示,螺纹携载部204垂直于中间部203并与第一支承部201和第二支承部202同向地延伸。最后,通过在螺纹携载部204的内壁攻丝而形成内螺纹205,至此形成了螺纹连接件20,如图2d和图2e所示。
具体参看图2d和图2e,对于上面提及的“凹”型构造206,也就是分别位于第一支承部201的自由端和第二支承部202的自由端上的”凹”型构造206,该”凹”型构造206的位于两侧的凸起部分207能够插装到印制电路板30(在图3中示出)上的相应对配孔槽中,而”凹”型构造206的位于中间的下凹部分208可用作插装止挡部。
这里描述的螺纹连接件20的具体构造及制造工艺只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合进行相应的结构和工艺调整,例如螺纹携载部204也可以设置成与第一支承部201和第二支承部203在相反的方向上延伸,螺纹可采用外螺纹,而且”凹”型构造206也可以省略,此时螺纹连接件20可以直接焊接到印制电路板30上。
图3示出了螺纹连接件20连接到电子部件30上的示意图。在以下的示例中,电子部件30以印制电路板30为例进行描述。为了简洁起见,图3中未示出设置在印制电路板30上的一些元器件。螺纹连接件20优选大致居中地连接到印制电路板30上,这样可以使得后续将电连接器固接到目标物体上时印制电路板30的受力较均衡。螺纹连接件20经由开口102能够固定连接到印制电路板30上。另外,螺纹连接件20与印制电路板30之间可以直接通过焊接的方式来连接,也可以先通过形状配合插装到一起,再通过焊接加以固定。
将图3所示的结构组装到如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壳体10中,便得到如图4所示的电器盒。图5是沿着图4中的线A-A的剖视立体图;图6是沿着图4中的线A-A的剖视图。
参看图4至图6,螺纹连接件20穿过电连接器壳体10上的开口102向外突出(如图中向上突出),从而便于通过螺纹连接件20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将电连接器组装到目标物体上。螺纹连接件20与开口102之间可以为间隙配合。即,螺纹连接件20的第一支承部201和第二支承部202与对配面100上的开口102之间形成间隙配合。因此,在电连接器通过螺纹连接件20组装到目标物体上后,电连接器壳体10上的对配面100不再受力拱起。这里,可以理解的是,螺纹连接件20并非必须要穿过电连接器壳体10上的开口102向外突出,这只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实只要经由开口102能够与螺纹连接件20进行螺纹连接操作即可。换言之,只要利用螺纹连接件20经由开口102能够将电连接器通过螺纹连接组装到目标物体上即可。
另外,从图4至图6中还可以看出,开口102可设置于一个端口101内。而且所述一个端口101和印制电路板30可分别设置在对配面100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组装结构,即使印制电路板30因为组装连接器而微微拱起,此时印制电路板30的拱起变形使得印制电路板30上的连接端子朝向而非远离电连接器壳体10的对配面100上的对配端子运动。因而不会存在公母端子有效接触长度不足的风险,从而显著提高了电连接器的可靠性。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壳体10与螺纹连接件20可以作为组件来供应,与印制电路板30组装成电器盒。
上面描述的以及图中所示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具体形状和构造都仅仅是示例性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进行各种改变或变型,所有这些变型都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电连接器壳体(10)和用于在将电连接器组装到目标物体上时对电连接器进行固定的螺纹连接件(20),所述电连接器壳体(10)具有对配面(100),在所述对配面(100)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端口(101),所述电连接器壳体(10)上能够安装电子部件,所述端口(101)中能够安装与所述电子部件形成电连接的对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壳体(10)的所述对配面(100)上还设有开口(102),所述螺纹连接件(20)经由所述开口(102)能够固定连接到所述电子部件上,并将电连接器通过螺纹连接组装到目标物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连接件(20)在固定连接到所述电子部件上并且装配到电连接器壳体(10)中的状态下穿过所述开口(102)向外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连接件(20)与所述开口(102)之间为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02)居中地设置于所述对配面(10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02)设置于一个所述端口(10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端口(101)和所述电子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对配面(100)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连接件(20)焊接到所述电子部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连接件(20)具有第一支承部(201)、第二支承部(20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承部(201)和所述第二支承部(202)之间的中间部(203),所述第一支承部(201)和所述第二支承部(202)用于连接到所述电子部件上,所述中间部(203)上设置有螺纹携载部(204),螺纹(205)形成于所述螺纹携载部(204)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携载部(204)居中地设置于所述中间部(20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部(201)、所述中间部(203)和所述第二支承部(202)共同形成倒U型构造。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携载部(204)垂直于所述中间部(203)并与所述第一支承部(201)和所述第二支承部(202)同向地延伸,所述螺纹(205)为内螺纹。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部(201)的自由端(201a)和所述第二支承部(202)的自由端(202a)上分别形成有“凹”型构造(206),所述“凹”型构造的位于两侧的凸起部分(207)能够插装到所述电子部件上的相应对配孔槽中,所述“凹”型构造的位于中间的下凹部分(208)用作插装止挡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构造(206)在所述第一支承部(201)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二支承部(202)的自由端上相对称地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连接件(20)在经由所述第一支承部(201)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二支承部(202)的自由端插装到所述电子部件上之后能通过焊接进一步加以固定。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连接件(20)为冲压件,通过对金属薄板冲压、折弯而一体地形成所述第一支承部(201)、所述中间部(203)和所述第二支承部(202)。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携载部(204)由构成所述中间部(203)的金属薄板部分经抽孔而形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205)由所述螺纹携载部(204)经攻丝而形成。
18.一种电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印制电路板和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印制电路板作为所述电子部件安装在所述电连接器壳体(10)上,所述螺纹连接件(20)固定连接在所述印制电路板上。
CN201420153432.1U 2014-03-31 2014-03-31 电连接器组件及电器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607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53432.1U CN203760735U (zh) 2014-03-31 2014-03-31 电连接器组件及电器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53432.1U CN203760735U (zh) 2014-03-31 2014-03-31 电连接器组件及电器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60735U true CN203760735U (zh) 2014-08-06

Family

ID=51255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5343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60735U (zh) 2014-03-31 2014-03-31 电连接器组件及电器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607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53848B2 (en) Connector
US9277658B2 (en) Electronic controll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electronic controller
US9559509B2 (en) Power supply control device
TW200629671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P3376598A1 (en) A contact carrier, electrical contact unit and a method of producing a ready-made cable
JP4851243B2 (ja) コンデンサ内蔵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US9318824B2 (en)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terminal fitting and substrate
US20170040743A1 (en) Usb plug capable of being inserted face up and face down
US8614399B2 (en) Electric junction box
US9774118B2 (en) Substrate terminal and substrate with terminal
WO2011065461A1 (ja) 回路構成体及び電気接続箱
CN112600004A (zh) 端子配件
CN203760735U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电器盒
US9570825B2 (en) Substrate terminal
CN105048225B (zh) 同轴连接器
JP2007134553A (ja) 制御機器の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06085960A (ja) 多極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1082390A (ja)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JP5144793B2 (ja) コンデンサ内蔵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CN112470555B (zh) 电子控制装置
KR102148179B1 (ko) 커넥터 어셈블리
WO2020085131A1 (ja) 制御装置
KR101283277B1 (ko) 2열의 각진 핀 커넥터
JP2012191710A (ja) 電気接続箱用の回路板
JP5074962B2 (ja) 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

Termination date: 2019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