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59403U - 镜头装置及相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镜头装置及相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59403U
CN203759403U CN201420074893.XU CN201420074893U CN203759403U CN 203759403 U CN203759403 U CN 203759403U CN 201420074893 U CN201420074893 U CN 201420074893U CN 203759403 U CN203759403 U CN 2037594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erture
polarizing filter
lens
light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7489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冈雅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Pr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59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5940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locking Light For Camera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Diaphragms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装置及相机装置,提供一种可防止反射干扰光造成的画质下降的镜头装置及相机装置。相机装置的镜头装置具有摄像元件以及将光导光到摄像元件的透镜部。透镜部具有:透镜主体;设置在透镜与摄像元件之间的光圈部。因此,来自被摄体的反射光(光轴BM)经过透镜,通过光圈部被调节光量,由摄像元件受光而变换为电信号。此时,由于设置了与光圈部联动的偏振滤光器,因此通常在白天等确保了充分光量的环境下,偏振滤光器发挥作用而减少光量,能够避免小光圈模糊。并且,偏振滤光器使反射干扰光减光,因此能够防止画质的下降。并且,在夜间等低照度环境下,反射干扰光产生影响的可能性较小,偏振滤光器不起作用,因此能够抑制照度(光量)的下降,能够防止画质的下降。

Description

镜头装置及相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调节入射光量的光圈部的镜头装置及相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摄像机等相机装置中,设有调节入射光量的光圈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如图12所示,专利文献1所述的摄像装置100具有多个透镜101A~101D沿着光轴L排列的镜头光学系统101。在透镜101B和透镜101C之间配置有上下一对光圈叶片102、103。并且,在光圈叶片102、103的前面即入射光一侧可出入地配置有具有滤光功能的ND滤光器(减光滤光器)104。
光圈叶片102、103由光圈驱动装置105驱动,光圈驱动装置105通过来自CPU106的信号被驱动控制。光圈叶片102、103通过光圈位置检测装置107检测光圈位置。来自该光圈位置检测装置107的信号输出到CPU106。
并且,ND滤光器104通过ND滤光器出/入驱动装置108向镜头光圈叶片102、103的入射光侧进行出入动作。
在镜头光学系统101中,经过光圈叶片102、103入射的被摄体图像由CCD摄像元件109成像而变换为电信号。然後,通过信号处理电路110检测出光量,并由CPU106计算光圈量,以使其光量为一定量。根据该计算值,CPU106驱动光圈驱动装置105,开闭控制光圈叶片102、103。
另一方面,光圈叶片102、103的光圈的位置被光圈位置检测装置107一直监视。此外,在该例中,通过位置控制方式来控制光圈叶片102、103的位置,除此之外,也包括与光量成比例地使光圈叶片102、103动作的光量控制方式。
其中,当光圈位置变为超过了规定位置的小光圈状态时,发生衍射现象,镜头分辨率急剧下降。
因此,由光圈位置检测装置107检测变为小光圈状态的时刻,通过来自CPU106的信号驱动ND滤光器出/入驱动装置108,将ND滤光器104插入到光圈叶片102、103的前面。
其结果是,入射到CCD摄像元件109的光量下降。根据该入射光量,通过来自CPU106的信号,驱动装置105被驱动,将光圈叶片102、103控制到开放侧。
这样一来,小光圈状态被解除,能够避免所谓小光圈模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64921号公报(图1)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在象专利文献1所述的摄像装置100一样使用ND滤光器104的情况下,减少光量来能够避免小光圈模糊。
但是,在存在被地面、地板等反射的反射光的情况下,无法去除它们,所以画质下降。
因此,可考虑使用具有去除反射效果的偏振滤光器,但当常期使用偏振滤光器时,因为仅透过与结晶方向一致的振幅成分的光,所以存在光量下降、画质恶化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反射干扰光造成的画质下降的镜头装置及相机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镜头装置具有:摄像元件;以及透镜部,将光导光到上述摄像元件,上述透镜部具有:透镜主体;光圈部,设置在上述透镜主体和上述摄像元件之间;以及偏振滤光器,与上述光圈部联动。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镜头装置是,上述偏振滤光器以于相对上述透镜部的光轴平行的线为中心能够转动。
还有,本实用新型的镜头装置是,上述光圈部具有:一对光圈板,可相互靠近离开;以及光圈用电机,安装在可移动地支撑上述一对光圈板的底座上。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镜头装置是,在上述底座上具有使上述偏振滤光器旋转的偏振滤光器用电机,控制上述偏振滤光器用电机,使上述偏振滤光器不随着上述光圈部的移动而旋转。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镜头装置是,将使上述偏振滤光器旋转的偏振滤光器用电机设置在上述光圈板之上。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相机装置具有上述镜头装置和相机主体。
实用新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与光圈部联动的偏振滤光器,因此通常在白天等可确保充分光量的环境下,偏振滤光器发挥作用而减少反射干扰光,能够防止画质下降。并且,在夜间等低照度环境下,反射干扰光产生影响的可能性较小,偏振滤光器不起作用,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具有抑制照度(光量)下降的效果的镜头装置及相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第1实施方式的相机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镜头装置及相机装置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第1实施方式的镜头装置中的光圈部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第1实施方式的镜头装置中的光圈部的俯视图。
图5是使光圈板靠近时的图3中的Ⅴ-Ⅴ位置的截面图。
图6的(A)是表示偏振滤光器的中立状态的光圈部的俯视图;(B)是使偏振滤光器用电机向(A)中A1方向旋转时的俯视图;(C)是使偏振滤光器用电机向(A)中B1方向旋转时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第2实施方式的镜头装置中的光圈部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第2实施方式的镜头装置中的光圈部的俯视图。
图9的(A)是表示偏振滤光器的中立状态的光圈部的俯视图;(B)是使偏振滤光器用电机向(A)中A1方向旋转时的俯视图;(C)是使偏振滤光器用电机向(A)中B1方向旋转时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第3实施方式的镜头装置中的光圈部的立体图。
图11的(A)是表示偏振滤光器的变形例的概要图;(B)是表示偏振滤光器的其他变形例的概要图。
图12是表示现有的相机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用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第1实施方式的镜头装置及相机装置。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实施方式的相机装置10A通过安装工具40安装在作为安装面的天花板面11,例如可使用于重视灵敏度的监视相机等中。
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将天花板面11侧作为“上”、将与天花板面11相反侧作为“下”。并且,在相机装置10A中,将摄影对象侧作为“前”,将相反侧作为“后”。
安装工具40具有:圆板状的底座41,安装于天花板面11;以及棒状的支撑部42,从底座41向下方延伸。
在底座41的周边部设置有多个贯通孔411,通过螺丝412安装到天花板面11上。此外,在此虽然设置有3个贯通孔411,但其中的一个可以是向底座41的外侧开口的形状。这样一来,底座41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
在支撑部42的前端(下端)安装有内部具有球面状轴承部(省略图示)的安装部43。轴承部向安装部43的下方开口(开口431)。安装部4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前端可贯通到球面状轴承部的夹紧螺丝432。
在安装部43的下侧安装有用于安装相机装置10A的紧固部44。紧固部44在一端具有收容于安装部的轴承部的球状的卡止部441,在下端具有安装于相机装置10A的固定螺丝442。
如图1及图2所示,相机装置10A具有:矩形箱状的主体部12;以及镜头装置13A,设置在主体部12前侧。
在镜头装置13A中设有透镜15、16、及透镜15、16之间的光圈部20A。还有,在透镜16的后方设有光学滤光器17及摄像元件18。
因此,由被摄体反射的光(光轴BM)经过透镜15、16及光圈部20A,入射到光学滤光器17,在摄像元件18上成像而变换为电信号。
如图3及图4所示,光圈部20A具有矩形板状的底座21。此外,在光圈部20A的说明中,将前表面211侧作为上、将后表面212侧作为下来进行说明(参照图3)。
在底座21的长度方向一个端部(图3中左端部)附近设置有使光通过的圆形的开口213。
在底座21的长度方向的开口213的两侧,沿着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有光圈板22A及光圈板23。
光圈板22A整体呈矩形板状,靠近光圈板23一侧的端部被切口成V字形状而形成透光部221。
同样,光圈板23整体呈矩形板状,靠近光圈板22A一侧的端部被切口成V字形状而形成透光部231。
这样一来,通过使两个光圈板22A、23靠近/离开,在开口213的中心调节使光通过的空间的大小。
如图5所示,光圈板22A的前端部(光圈板23一侧端部)下表面的、到光圈板22A的厚度的中途为止设置有切口222。切口222中收容有圆板状的偏振滤光器24,偏振滤光器24由光圈板22A以相对于光轴BM平行的旋转轴241为中心可旋转地支撑。
切口222可以是比以旋转轴241为中心的偏振滤光器24大的圆形。
此外,切口222的深度是偏振滤光器24的下表面不从光圈板22A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大小。
如图3及图4所示,光圈板22A上设置有以旋转轴241为中心的部分圆弧状的长孔223,偏振滤光器24上安装的突起242从长孔223向上方突出。
在底座21的前表面211中,在与光圈板22A、23相反侧的端部安装有光圈用电机25及偏振滤光器用电机26。光圈用电机25及偏振滤光器用电机26通过控制部30(参照图4)的控制旋转。
在光圈用电机25的旋转轴251上固定有转臂252的中心。转臂252的两个前端上,分别可旋转地安装有第1臂部253的一端及第2臂部254的一端。第1臂部253的另一端安装在光圈板22A上。并且,第2臂部254的另一端安装在光圈板23上。
因此,如图4所示,若使光圈用电机25旋转,则转臂252转动,使第1臂部253及第2臂部254分别向长度方向相反方向移动。
例如,在图4所示的光圈板22A、23打开的状态下,若使光圈用电机25向箭头A1方向旋转,则第1臂部253向箭头A2方向移动的同时,第2臂部254向箭头A3方向移动。其结果是,一对光圈板22A、23沿着长度方向靠近并重叠,从而缩小透光部221、231(关闭)。
并且,若使光圈用电机25向与箭头A1相反的方向旋转,则一对光圈板22A、23沿着长度方向离开,从而扩大透光部221、231(打开)。
在偏振滤光器用电机26的旋转轴261上固定有转臂262的端部。在转臂262的前端可旋转地安装有臂部263A的一端。臂部263A的另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偏振滤光器24的突起242上。
因此,若使偏振滤光器用电机26旋转,则转臂262旋转,使臂部263A向长度方向移动。臂部263A使突起242绕旋转轴241移动,因此偏振滤光器24旋转。
例如,若在图6的(A)所示的中立状态下使偏振滤光器用电机26向图6的(A)中箭头A1方向旋转,则臂部263A向箭头A2方向移动。这样一来,偏振滤光器24向箭头A3方向旋转,从而成为图6的(B)所示的状态。
并且,若在图6的(A)所示的状态下使偏振滤光器用电机26向图6的(A)中箭头B1方向旋转,则臂部263A向箭头B2方向移动。这样一来,偏振滤光器24向箭头B3方向旋转,从而成为图6的(C)所示的状态。
此外,通过由光圈用电机25使光圈板22A、23靠近/离开,偏振滤光器24也移动。
此时,偏振滤光器24的突起242经由臂部263A与偏振滤光器用电极26连接,因此即使不使偏振滤光器用电机26动作,偏振滤光器24也旋转。
因此,为了在使光圈板22A、23靠近/离开时使偏振滤光器24不旋转而保持一定角度,控制部30一边同时控制光圈用电机25及偏振滤光器用电机26,一边控制偏振滤光器24的角度。
作为此时的偏振滤光器用电机26的控制方法,提前将偏振滤光器用电机26的旋转角相对于光圈用电机25的旋转角做成表而存储在控制部30中。然后,控制部30根据该表同时控制光圈用电机25和偏振滤光器用电机26。
或者,计算相对于光圈用电机25的旋转角的、光圈板22A的移动量即第1臂部253的移动量、和相对于偏振滤光器用电机26的旋转的、偏振滤光器24的突起242的移动量。然后,也可控制偏振滤光器用电机26,以使偏振滤光器24的突起242的移动量与第1臂部253的移动量相等。
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镜头装置13A的作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镜头装置13A具有:摄像元件18;以及透镜部,将光导光到摄像元件18。透镜部具有:透镜15、16、设置在透镜15、16与摄像元件18之间的光圈部20A。
因此,来自被摄体的反射光(光轴BM)经过透镜15、16,通过光圈部20A被调节光量,由摄像元件18受光而变换为电信号。
此时,由于设置了与光圈部20A联动的偏振滤光器24,因此通常在白天等确保了充分光量的环境下,偏振滤光器24发挥作用而减少光量,从而能够避免小光圈模糊。并且,由于偏振滤光器24使反射干扰光减光,因此能够防止画质的下降。并且,在夜间等低照度环境下,反射干扰光产生影响的可能性较小,偏振滤光器24不起作用,因此能够抑制照度(光量)的下降,能够防止画质的下降。
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镜头装置13A,偏振滤光器24以相对于透镜部的光轴BM平行的线为中心能够转动。
因此,通过调节相对于地面、水面等反射面的偏振滤光器24的角度,能够调节反射干扰光的截止程度。
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镜头装置13A,由于具有可相互靠近离开的一对光圈板22A、23、使一对光圈板22A、23移动的光圈用电机,因此易于调节光圈。
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镜头装置13A,通过使一对光圈板22A、23靠近离开,偏振滤光器24联动,但控制偏振滤光器用电机26,以使偏振滤光器24不旋转。
这样一来,能够不改变偏振滤光器24的偏振角度而使一对光圈板22A、23靠近离开。
还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相机装置10A,设置有与光圈部20A联动的偏振滤光器24,因此通常在白天等确保了充分光量的环境下,偏振滤光器24发挥作用而减少光量,从而能够避免小光圈模糊。并且,偏振滤光器24使反射干扰光减光,因此能够防止画质的下降。并且,在夜间等低照度环境下,反射干扰光产生影响的可能性较小,偏振滤光器24不起作用,因此能够抑制照度(光量)的下降,能够防止画质的下降。
(第2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第2实施方式的镜头装置及相机装置。
此外,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镜头装置13A及相机装置10A共同的部位,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7及图8所示,在第2实施方式的相机装置10B中,在镜头装置13B的光圈部20B中的光圈板22B上搭载了偏振滤光器用电机26。
因此,偏振滤光器24与偏振滤光器用电机26一体移动。
即,若在图9的(A)所示的中立状态下使偏振滤光器用电机26向图9的(A)中箭头A1方向旋转,则臂部263B向箭头A2方向移动。这样一来,偏振滤光器24向箭头A3方向旋转,成为图9的(B)所示的状态。
并且,若在图9的(A)所示的状态下使偏振滤光器用电机26向图9的(A)中箭头B1方向旋转,则臂部263B向箭头B2方向移动。这样一来,偏振滤光器24向箭头B3方向旋转,成为图9的(C)所示的状态。
此外,偏振滤光器24的旋转不由光圈用电机25的旋转所左右,因此控制部30仅控制光圈用电机25而控制偏振滤光器24的角度。
如上所述,根据第2实施方式的镜头装置13B及相机装置10B,能够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镜头装置13A及相机装置10A相同的作用、效果。
还有,将使偏振滤光器24旋转的偏振滤光器用电机26设置在光圈板22B上,因此即使使一对光圈板22B、23靠近离开,偏振滤光器24也不旋转。
因此,无需控制偏振滤光器用电机26,所以能够容易地将偏振滤光器24的角度保持一定。
(第3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第3实施方式的镜头装置及相机装置。
此外,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镜头装置13A及相机装置10A共同的部位,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0所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镜头装置13C及相机装置10C中的光圈部20C中,不进行偏振滤光器24的旋转控制。
即,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镜头装置13A及相机装置10A中的光圈部20A中是未设置偏振滤光器用电机26、转臂262、臂部263A的结构。
因此,无需在光圈板22A上设置长孔223,也无需在偏振滤光器24上设置突起242。
还有,无需可旋转地安装偏振滤光器24,只要固定即可。并且,偏振滤光器24的形状也可是圆形以外。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第3实施方式的镜头装置13C及相机装置10C,由于不进行偏振滤光器24的旋转控制,所以结构变得简单,并且控制也容易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相机装置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可适当变形、改良等。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例了仅在一个光圈板22A、22B上设置有偏振滤光器24的情况。此外,本实用新型也可如图11的(A)及图11的(B)所示,在两个光圈板22A(22B)、23上设置偏振滤光器24、27。这种情况下,需要设置使光圈板23侧的偏振滤光器27旋转的电机。
并且,如图11的(A)所示,可使两个偏振滤光器24、27的朝向正交。或者如图11的(B)所示,可使两个偏振滤光器24、27的朝向平行。
这样一来,偏振滤光器24、27的角度调节的自由度增加。
并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例了控制光圈板的位置的位置控制方式的情况,此外,也可适用于与光量成比例地使光圈板动作的光量控制方式。
产业可利用性
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具有调节入射光量的光圈部的相机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0A、10B、10C 相机装置;
13A、13B、13C 镜头装置;
15 透镜(透镜主体);
18 摄像元件;
20A 光圈部;
22A、22B、23 光圈板;
21 底座;
24 偏振滤光器;
25 光圈用电机;
26 偏振滤光器用电机;
BM 光轴。

Claims (6)

1.一种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摄像元件;以及
透镜部,将光导光到上述摄像元件,
上述透镜部具有:透镜主体;光圈部,设置在上述透镜主体与上述摄像元件之间;以及偏振滤光器,与上述光圈部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偏振滤光器以相对于上述透镜部的光轴平行的线为中心能够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圈部具有:一对光圈板,可相互靠近离开;以及光圈用电机,安装在可移动地支撑上述一对光圈板的底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底座上具有使上述偏振滤光器旋转的偏振滤光器用电机,
上述偏振滤光器用电机,使得上述偏振滤光器不随着上述光圈部的移动而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使上述偏振滤光器旋转的偏振滤光器用电机设置在上述光圈板之上。
6.一种相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镜头装置;以及
相机主体。
CN201420074893.XU 2013-02-20 2014-02-20 镜头装置及相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5940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30983A JP6241778B2 (ja) 2013-02-20 2013-02-20 レンズ装置およびカメラ装置
JP2013-030983 2013-02-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59403U true CN203759403U (zh) 2014-08-06

Family

ID=51254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7489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59403U (zh) 2013-02-20 2014-02-20 镜头装置及相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41778B2 (zh)
CN (1) CN20375940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6964A (zh) * 2019-03-27 2020-10-09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摄像头模块遮蔽装置、电子设备
WO2022135081A1 (zh) * 2020-12-23 2022-06-30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可变光圈装置及摄像模组、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8099A (zh) * 2020-12-10 2021-03-26 易思维(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有效防止环境光干扰的来车触发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22848A (ja) * 1994-10-19 1996-05-17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光量調節器
JPH0961885A (ja) * 1995-08-29 1997-03-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車載用カメラ装置
JP3941098B2 (ja) * 2001-12-17 2007-07-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調光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3577718B2 (ja) * 2002-05-10 2004-10-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調光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2004032497A (ja) * 2002-06-27 2004-01-2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3802870B2 (ja) * 2002-12-20 2006-07-26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光量調節装置
JP2006208714A (ja) * 2005-01-27 2006-08-10 Sony Corp 撮像装置
JP4744964B2 (ja) * 2005-07-22 2011-08-10 Hoya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08257028A (ja) * 2007-04-06 2008-10-23 Olympus Corp 入射光調節装置
JP4653206B2 (ja) * 2008-09-25 2011-03-16 日本精密測器株式会社 絞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6964A (zh) * 2019-03-27 2020-10-09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摄像头模块遮蔽装置、电子设备
WO2022135081A1 (zh) * 2020-12-23 2022-06-30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可变光圈装置及摄像模组、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60180A (ja) 2014-09-04
JP6241778B2 (ja) 2017-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51197U (zh) 半球型摄像机
EP3030934B1 (en) Camera apparatus and filter unit
CN203759403U (zh) 镜头装置及相机装置
US7872666B2 (en) Automatic polarizer for CCTV applications
EP2747414B1 (en) Monitoring method and camera
EP2978209B1 (en) Apparatus for light intensity adjustment
NZ601178A (en) Tracking and monitoring camera device and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same
CN207266153U (zh) 一种带偏振滤光器的多摄像头模组及摄像装置
CN206878992U (zh) 一种联动的车载全景摄像机
CN109996042B (zh) 一种智能监控系统
US11102410B2 (en) Camera parameter setting system and camera parameter setting method
CN106657932A (zh) 全景观察仪
CN105075238A (zh) 摄像机装置以及控制摄像机装置的方法
JP2012014019A5 (ja) 光学機器、撮像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CN104796590A (zh) 一种公路高速运动成像仪
CN204009185U (zh) 一种新型滤光装置
KR101319838B1 (ko) 감시카메라 시스템
CN205647698U (zh) 双摄像头监控摄像设备
US20090115848A1 (en) Multidirectional traffic image captur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police system
CN202995217U (zh) 一种能够切换滤光片的摄像机
WO2019183808A1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成像系统、飞行器和存储介质
JPH11308487A (ja) カメラ装置
CN208248509U (zh) 无人机双镜头机构和无人机
KR20140078166A (ko) 원격 교체가 가능한 멀티 옵티컬 필터를 구비한 체인저
CN101963739B (zh) 滤光镜自动切换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21

Address after: Fukuoka, Japan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i-pro sensor solutions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Fukuoka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i-PRO sensor solution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i-PRO sensor solutions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6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i-PRO sensor solutions Co.,Ltd.

Address before: Fukuo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i-PRO sensor solution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