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58200U - 脱水干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脱水干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58200U
CN203758200U CN201320830075.3U CN201320830075U CN203758200U CN 203758200 U CN203758200 U CN 203758200U CN 201320830075 U CN201320830075 U CN 201320830075U CN 203758200 U CN203758200 U CN 203758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lling
wet
helical blade
polymer
urceol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3007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轰麻优子
吉野利忠
北村秀树
作山晃
木村太一
根本义德
原健二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reh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re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reha Corp filed Critical Kureha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58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5820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Screw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脱水干燥装置(1)具备离心脱水机(2)、回旋气流干燥机(5)、湿粉供给机(4)。湿粉供给机(4)具备:外筒(41);投入口(42);螺旋叶片(43),将湿粉搬送至回旋气流干燥机(5);滑动基座(46),具有固定螺旋叶片(43)的轴的一端的螺旋固定部(45);及滑轨(44),供滑动基座(46)沿螺旋叶片(43)的轴的方向进行滑动。

Description

脱水干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水干燥装置及聚合物的制造方法,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对包含聚合物的水性介质进行脱水及干燥的脱水干燥装置、及使用该脱水干燥装置的聚合物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在水溶剂中利用悬浮聚合法获得的聚合物,在聚合结束后通常使用纯水等进行清洗,其后经过脱水机的脱水步骤、及干燥机的干燥步骤而以粉体形态被回收。
进行了清洗处理及脱水处理的所述聚合物虽然含有水分,但由于所获得的聚合物为疏水性,所以该水分大部分为表面附着水。因此,在脱水处理后的干燥处理中,如果有足以除去表面附着水的加热气体,则能以较短的时间将水分量降低至目标含水率。
对于用以在清洗处理后进行固液分离的脱水处理而言,一般会使用离心脱水机。在干燥处理时,可使用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回旋气流干燥机或流动槽干燥机。此外,关于定量地将湿粉供给至干燥机的装置,可使用如专利文献2所示的具备外筒及螺旋叶片的单轴螺旋输送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专利申请公开“WO97/24570”,国际公开日1997年7月10日。
专利文献2:日本实用新型登录公告“第3044092号公报”,1997年12月12日发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当进行上述的脱水处理及干燥处理时,若是分开而单独地设置脱水机及干燥机,就需要一定程度的占地面积。此外,由于是分开而单独地设置脱水机及干燥机,所以将完成了脱水处理的湿粉从脱水机向干燥机搬送时的搬送通道也有可能会是较长的距离。因此,在搬送通道内,湿粉有可能会使所述通道堵塞。此外,当使用气流干燥机或流动层干燥机时,视粉体的处理量而需要大型且复杂的机器。大型且复杂的机器有难以清洗机器内部的情况,这可能会导致粉体的滞留。如果粉体滞留在机器内,则会产生滞留残渣,因此当使用同一机器生产其他品物时,有混入不同品物而发生污染的顾虑。
此外,在上述的单轴螺旋输送机中,由于湿粉的形成粒径比较细,因此外筒与螺旋叶片的间隙通常设计为2~3mm。当切换供给至干燥机的品种时,需在将所述单轴螺旋输送机拆卸而进行清洗之后再次加以组装。当进行该再组装时,如果外筒的中心与螺旋叶片的中心轴偏移,外筒与螺旋叶片就会相互接触。一般来说,由于外筒为金属制,因此如果外筒与螺旋叶片相互干涉,外筒内部就会被螺旋叶片切削而产生金属粉。因此,当将湿粉供给至干燥机时,所产生的金属粉就有可能混入至聚合物。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所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且能以同一装置进行多品物的生产,并容易在品物切换时进行拆卸及清洗的脱水干燥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脱水干燥装置是对聚合物与水性介质的混合物进行脱水及干燥的脱水干燥装置,且具有下述结构。即,具备:脱水机,对所述聚合物与水性介质的混合物进行脱水;干燥机,对经所述脱水机脱水后的所述聚合物进行干燥;湿粉供给机,将经所述脱水机脱水后的所述聚合物供给至所述干燥机,且具有轴的一端被固定的螺旋叶片,所述干燥机设置在所述湿粉供给机的所述螺旋叶片的所述轴的另一端侧,所述湿粉供给机具备:外筒;投入口,设置在所述外筒上,且用以将经所述脱水机脱水后的所述聚合物投入至所述湿粉供给机内;所述螺旋叶片,设置在所述外筒的内部,且将从所述投入口投入的所述聚合物搬送至所述干燥机;滑动基座,具有对所述螺旋叶片的轴的所述一端进行固定的螺旋固定部;滑轨,供所述滑动基座沿所述螺旋叶片的所述轴的方向进行滑动。
[实用新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脱水干燥装置中,在脱水机下方具备了易于进行拆卸及再组装的湿粉供给装置,由此能容易地进行品物切换时的拆卸及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脱水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脱水干燥装置所具备的湿粉供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脱水干燥装置所具备的离心脱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脱水干燥装置
11-供给管
12-投入管
2-离心脱水机(脱水机)
20-湿粉排出口
21-浆料供给口(供给口)
22-脱水槽
23-旋转轴
24-分散板
25-筛(固液分离膜)
26-刮取机(刮取单元)
27-固定具
28-壳体
29-排水口
3-湿粉贮槽
4-湿粉供给机
41-外筒
42-投入口
43-螺旋叶片
44-滑轨
45-螺旋固定部
46-滑动基座
5-回旋气流干燥机
51-湿粉供给口
52-排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离心脱水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脱水干燥装置用以在经悬浮聚合反应而制造了聚合物后,对含有聚合物的水性介质(以下称为浆料)进行脱水和干燥,从而从浆料中回收聚合物。
此处,关于经悬浮聚合法而获得的聚合物,可列举偏二氟乙烯聚合物、偏二氯乙烯聚合物、氯乙烯聚合物、乙酸乙烯酯聚合物、苯乙烯聚合物、及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等。另外,偏二氟乙烯聚合物并不限是偏二氟乙烯均聚物,还包括偏二氟乙烯共聚物。关于供形成偏二氟乙烯共聚物的除偏二氟乙烯以外的共聚单体,可列举六氟丙烯、三氟氯乙烯、四氟乙烯、及全氟代烷基乙烯基醚(perfluoroalkyl vinyl ether)等。同样,偏二氯乙烯聚合物并不限是偏二氯乙烯均聚物,还包括偏二氯乙烯共聚物。关于供形成偏二氯乙烯共聚物的除偏二氯乙烯以外的共聚单体,可列举氯乙烯、丙烯腈、乙酸乙烯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及衣康酸烷基酯等。其中,本实施方式的脱水干燥装置可较好地适用于偏二氟乙烯聚合物及偏二氯乙烯聚合物。
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纯水等对经悬浮聚合法而获得的偏二氟乙烯聚合物进行清洗,并将清洗后而得的浆料供给至脱水处理步骤及干燥处理步骤。但本实用新型的脱水干燥装置的使用并不限定于此,可应用于上述的聚合物。此处,浆料中所含的水性介质指的是水,优选是离子交换水。但水性介质也可包含作为链转移剂的有机溶剂、或作为聚合引发剂的溶剂的卤化烃溶剂。
〔关于脱水干燥装置1〕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脱水干燥装置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脱水干燥装置1具备离心脱水机(脱水机)2、供给管11、湿粉贮槽3、投入管12、湿粉供给机4、及回旋气流干燥机(干燥机)5。
(离心脱水机)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离心脱水机作为脱水机,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
如图1所示,离心脱水机2在沿铅垂方向的上侧(以下称“铅垂上方”)具备浆料供给口21,且在沿铅垂方向的下侧(以下称“铅垂下方”)连接有供给管11。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离心脱水机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离心脱水机2在其壳体28内具备:旋转轴23;脱水槽22,安装在旋转轴23上;筛25,沿着脱水槽22的内壁配置;及分散板24,设置在脱水槽22的内部,且使所供给的浆料朝向筛25分散。浆料供给口21以朝分散板24供给浆料的方式设置。此外,在脱水槽22的内部设置着刮取机26,该刮取机26刮取被分散板24分散而附着在筛25上的物质。
脱水槽22是安装在旋转轴23上的有底圆筒状槽,其以旋转轴23为中心来旋转。脱水槽22的侧面设置着用以使液体成分向脱水槽22的外部流出的多个小孔。在脱水槽22的侧面的内壁,安装着使浆料中的固体成分与液体成分分离的筛25。筛25的详细情况将在后文中叙述。此外,在脱水槽22的底面,设置着湿粉排出口20。通过离心脱水机2的脱水步骤而获得的湿粉,经由湿粉排出口20被供给至供给管11。
旋转轴23是使脱水槽22旋转的轴,其旋转由未图示的驱动装置来控制。旋转轴23贯通至脱水槽22内,因此其上端位于脱水槽22内。在旋转轴23的上端,通过固定具27而安装着分散板24。本实施方式的离心脱水机2,能够以例如1100rpm的旋转速度进行脱水。但旋转速度并无限制,可以视脱水对象的浆料来适当决定。
浆料供给口21是将所要脱水的浆料从脱水槽22的铅垂下方,供给至脱水槽22内的供给口。浆料供给口21设置在旋转轴23的大致正上方,且对着铅垂下方开口。在旋转轴23的上部安装着分散板24,因此浆料从浆料供给口21而被供给至分散板24。
分散板24,是使从浆料供给口21供给的浆料向周围分散的部件,其通过固定具27而安装在旋转轴23的上端。因此,分散板24通过旋转轴23旋转而旋转。本实施方式中的分散板24是具有以下构造的部件:垂直截面为向下侧扩展的锥形状。具体而言,分散板24具有锥台形状。分散板24只要可使供给至分散板24的浆料朝筛25分散,则其构造并不限定于是锥台。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垂直截面是指沿铅垂方向截下而成的切割面。
固定具27将分散板24固定在旋转轴23上,且安装在分散板24的上表面中央部。此外,固定具27的上方部分为:在铅垂上方拥有顶点的锥体形状。因此,从浆料供给口21向大致正下方投入的浆料首先是接触到固定具27,然后沿着锥体的侧面,在分散板24上自固定具27而分散至周围全体。由此,可使从分散板24向脱水槽22的内壁供给的浆料得以更好的分散。此外,固定具27的锥体的侧面与分散板24的倾斜面可相互连续,也可不连续。此外,固定具27与分散板24也可一体成形。另外,只要不阻碍向分散板24的供给浆料,则固定具27的形状也不限于是锥体,例如也可为平板状。
筛25用以在脱水槽22的内壁利用离心力使浆料中的固体成分与液体成分分离,即是进行离心过滤的固液分离膜。筛25设置在脱水槽22的侧面的内壁全体上。本实施方式中的筛25是金属制的筛,更具体而言是不锈钢筛。如果采用聚丙烯的毛毡等筛,则有滤布绽开而导致绽开的滤布混入制品(偏二氟乙烯聚合物)之忧患,但金属制的筛就不会产生这种问题。此外,即便万一金属制的筛的一部分破损而混入至制品中,也可例如根据颜色的差异等而相比于混入有聚丙烯毛毡等筛的情况更容易地发现混入物。
筛25的网眼大小及织网形状,可根据所要脱水的浆料中包含的偏二氟乙烯聚合物的粒径来适当设定。这里的织网形状是指,筛25为平纹织物还是斜纹织物。所谓平纹织物是指:形成筛25的经线及纬线以固定间隔,并按照逐条交叉的方式编织而成的形状。此外,所谓斜纹织物是指:形成筛25的经线与纬线在相互保持固定间隔的同时,经线及纬线的至少一方按照穿梭两条以上另一方的方式来编织而成的形状。
经悬浮聚合法而获得的偏二氟乙烯聚合物的粉体的平均粒径(中值粒径)若为20μm~500μm,则优选使用网眼为20~150μm的平纹织物筛,特别优选使用50~150μm的平纹织物筛。如果网眼过大,则聚合物也与液体成分会一同穿过筛,从而聚合物的回收会出现损失。此外,如果网眼过小,则排水性差,不能适当地完成脱水。此外,即便网眼为20~150μm,若是使用斜纹织物筛,那么与使用同样网眼大小的平纹织物筛的情况相比,聚合物在筛25上的附着会更不均一,其结果是容易产生异常振动。因此,筛25的织物形状优选平纹织物。另外,在通过脱水处理而于筛25的表面上形成了聚合物的滤饼层后,即便是粒径小于网眼的聚合物,其大部分也被筛25捕获。
如上所述,脱水槽22通过旋转轴23而旋转,并可通过离心力而将供给至脱水槽22内部的浆料按压到沿内壁配置的筛25上。通过离心力而按压在筛25上的浆料被筛25分为作为固体成分的聚合物、以及液体成分。液体成分穿过筛25,而固体成分滞留在筛25上,由此实现脱水处理。
此处,脱水槽22中设置有分散板24,要被实施脱水处理的浆料从浆料供给口21而被供给至分散板24。分散板24能使供给过来的浆料朝筛25分散。由此,可避免浆料仅附着到筛25的某特定一处,从而可适当地保持脱水槽22在旋转时的重量平衡。
排水口29将经脱水处理而产生的液体向外部排出。
在使用了离心脱水机2的脱水步骤中,浆料得以脱水并被分成作为固体成分的偏二氟乙烯聚合物、以及液体成分。分离出的液体成分从排水口29排出。
刮取部26沿着筛25而朝铅垂下方进行移动,由此刮取滞留在筛25上的固体成分。刮取部26朝铅垂下方移动,从而从筛25刮取滞留在筛25上的固体成分,并将该固体成分挤到湿粉排出口20。
此外,作为固体成分的偏二氟乙烯聚合物并非完全与液体成分发生分离,而是含有少许水分的湿粉。该湿粉中含有的水分大部分为表面附着水。为了降低含水量而使所述湿粉的含水率达到目标含水率,并以粉体的方式来加以回收,进而需要进行干燥处理步骤。
供给管11将通过离心脱水机2的脱水步骤而获得的湿粉,供给至设置在供给管11的铅垂下方的湿粉贮槽3。
用离心脱水机2经过脱水步骤而脱水并滞留在筛25上的湿粉,被刮取部26刮取而被挤向湿粉排出口20,并经由连接在铅垂下方的供给管11而贮藏到设置在供给管11的铅垂下方的湿粉贮槽3。
(湿粉贮槽)
湿粉贮槽3贮藏经离心脱水机2完成了脱水步骤而脱水后的湿粉。如图1所示,在湿粉贮槽3的铅垂下方连接着投入管12。投入管12用以将贮藏在湿粉贮槽3的湿粉投入至湿粉供给机4。贮藏在湿粉贮槽3的湿粉经由投入管12而被投入至湿粉供给机4。湿粉贮槽3受到控制,从而将经由投入管12投至湿粉供给机4的、每单位时间的湿粉投入量控制成固定量。
(湿粉供给机)
湿粉供给机4是螺旋输送机,其将自湿粉贮槽3投入过来的湿粉,供给至对着湿粉供给机4的横轴方向设置的回旋气流干燥机5。如图1的单点划线内所示,湿粉供给机4包括外筒41、螺旋叶片43、滑轨44、及设置有螺旋固定部45的滑动基座46。
外筒41是在内部具有圆筒形空洞的筒,且螺旋叶片43容纳在圆筒形空洞中。在外筒41的上部设置着投入口42。作为优选,投入口42设置在外筒41的上部,且设置在以外筒41的长轴方向中心部为基准时的、与回旋气流干燥机5的设置侧相反的一侧。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在外筒41的内部确保用以搬送湿粉的充足的搬送空间。
投入口42供将经由投入管12而贮藏在湿粉贮槽3的湿粉,投入至外筒41的内部。投入至外筒41内部的湿粉,通过设置在外筒41内部的螺旋叶片43的旋转运动而被供给至对着外筒41的横轴方向设置的回旋气流干燥机5。
(关于螺旋叶片43)
螺旋叶片43的结构中包含轴、以及螺旋状地安装在该轴周围的叶片部。螺旋叶片43以其轴呈水平的方式设置在外筒41的内部,并以自身中心为旋转轴来进行旋转运动,从而将投入至外筒41内部的湿粉供给至回旋气流干燥机5。此外,螺旋叶片43的轴的一端通过滑动基座46所具备的螺旋固定部45而得以固定,由此实现轴固定。通过所述结构,螺旋叶片43通过自身的旋转运动而将投入至外筒41内部的湿粉供给至设置在螺旋叶片43头端(与被施以了轴固定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侧的回旋气流干燥机5。
一般来说,在具备轴两端得以轴固定的螺旋叶片的螺旋输送机中,搬送对象物是向与螺旋叶片的轴方向垂直的方向排出的。另一方面,通过采用上述具备了轴一端被施以轴固定的螺旋叶片的结构方案,可将搬送对象物(湿粉)沿螺旋叶片的轴方向排出。
关于螺旋叶片43的形状,螺旋叶片43的长轴方向长度L相对于螺旋叶片43的直径D的比率、即L/D的值优选大于5且小于15,更优选为10左右。另外,所谓螺旋叶片43的直径D,不仅包含螺旋叶片43的轴直径,还包含叶片部的外径。
当L/D的值大于5时,便可获得将湿粉供给至回旋气流干燥机5的充分的搬送空间。此外,由于螺旋叶片43的轴的一端被施以了轴固定,因此若L/D的值小于15,就能抑制螺旋叶片43的头端因自重而弯曲,从而抑制外筒41与螺旋叶片43相接触。
因此,通过将L/D的值设为10左右,便既能在湿粉供给机4的外筒41内部确保将湿粉搬送给回旋气流干燥机5的充分的空间,又能抑制螺旋叶片43的头端的弯曲。
本实施方式中的螺旋叶片43为单轴螺旋叶片,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使用双轴螺旋叶片、或多条纹螺旋叶片。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即便是使用搬送性明显差的湿粉,湿粉供给机4也能将湿粉顺利地供给至回旋气流干燥机5。
(关于滑动基座及滑轨)
图2是用以更详细说明湿粉供给机4的结构的图。通过使滑动基座46在滑轨44的长轴方向(图2中双向箭头A所示的方向)上滑动,而使螺旋叶片43移动。如图2所示,在滑动基座46的上表面具备有螺旋固定部45,螺旋固定部45固定在滑动基座46上。此外,螺旋固定部45对螺旋叶片43的轴的一端施以轴固定。螺旋固定部45具备马达等未图示的旋转控制部,从而控制得以了轴固定的螺旋叶片43的旋转方向及旋转速度。
如图1所示,在需要使用湿粉供给机4时,以螺旋叶片43全部收纳在外筒41内部的方式使滑动基座46滑动。此外,滑动基座46具备未图示的基座固定部。在湿粉供给机4的使用过程中,滑动基座46通过基座固定部而固定在滑轨44上,因此不会因螺旋叶片43的旋转运动而导致滑动基座46的位置产生偏移。另外,螺旋固定部45与外筒41借助未图示的凸缘部而相互固定。
此外,当需要拆卸湿粉供给机4来进行清洗时,使滑动基座46如图2所示般滑动。即,使滑动基座46沿着螺旋叶片43的旋转轴的方向,且朝螺旋叶片43的得以轴固定的一端侧进行滑动,从而使螺旋叶片43从外筒41的一端露出。此时,优选设定滑动基座46的工作范围来满足以下条件:从外筒41露出的螺旋叶片43的头端、与外筒41的所述一端之间的距离d为10cm~50cm。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滑动基座46的工作范围设定成以下方式:从外筒41露出的螺旋叶片43的头端、与外筒41的所述一端之间的距离d为30cm。
通过将距离d设为10cm以上,便能确保对湿粉供给机4的外筒41内部进行清洗作业的充分空间。此外,通过将距离d设为50cm以下,不会导致脱水干燥装置1大型化。此外,一般来说,距离d越大,滑动基座46越容易向与滑动方向不同的水平方向发生位置偏移。即,因增大距离d,而使得螺旋叶片43的轴与外筒41的中心容易产生偏移。
因此,通过按照距离d为10cm~50cm的方式来设定滑动基座46的工作范围,能确保对湿粉供给机4所具备的外筒41的内部进行清洗的充分空间。此外,可抑制脱水干燥装置1大型化,并且可使螺旋叶片43的轴与外筒41的中心难以产生偏移。
当清洗完湿粉供给机4而再次组装湿粉供给机4时,以螺旋叶片43全部收纳在外筒41内部的方式使滑动基座46滑动。
如此,通过采用具备了滑轨44、对螺旋叶片43进行固定的螺旋固定部45、以及在滑轨44上滑动的滑动基座46的结构,进行清洗时的装置拆卸就变得容易。此外,可抑制有可能在装置再组装时产生的、螺旋叶片43的轴与外筒41的中心之间的位置偏移。
(回旋气流干燥机)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回旋气流干燥机作为干燥机,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将流动槽干燥机或多层式干燥机等用作干燥机。
回旋气流干燥机5对从湿粉供给机4供给过来的湿粉进行干燥,其包括:筒状容器,具有同心圆状的内部空间;导入管,连接在所述筒状容器的下部,用以导入加热气体;及回旋机构,使从所述导入管导入的加热气体在所述筒状容器内形成回旋上升气流。供给至回旋气流干燥机5的湿粉,通过在筒状容器内形成的回旋上升气流而从筒状容器内的下方向上方移动。湿粉在其移动途中,从回旋上升气流不仅获得上升力还受到离心力,因此得以碎解而以良好的分散状态得以干燥。此外,越是湿而密度高的湿粉,其从所述回旋上升气流受到的离心力就越强,因此可长时间地在筒状容器的内周壁面附近进行回旋。因此,湿粉在筒状容器内部的滞留时间变长,所以干燥状态可变得良好,并且能实现均匀的干燥。
如图1所示,回旋气流干燥机5具备湿粉供给口51、排出口52。湿粉供给口51将从湿粉供给机4供给过来的湿粉供给至回旋气流干燥机5的内部。排出口52是将干燥完的湿粉排出的排出口。从排出口52排出的粉末以粉体状态得以回收。
在本实施方式的脱水干燥装置1中,通过离心脱水机2对浆料进行脱水,并将已脱水的湿粉贮藏到设置在铅垂下方的湿粉贮槽3,并进而投入至设置在铅垂下方的湿粉供给机4。湿粉供给机4采用以下结构:将投入过来的湿粉供给至对着水平方向设置的回旋气流干燥机5,并通过回旋气流干燥机5来使湿粉干燥。
回旋气流干燥机5一面产生回旋上升气流,一面使成为干燥对象的物质干燥。因此如图1所示,通过采用回旋气流干燥机5作为干燥机,可使脱水干燥处理对象物的移动方式按下降移动、水平移动、上升移动的顺序变化。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脱水干燥装置1的占有面积较小,能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使用多层式干燥机时)
以下,作为参考例,对使用多层式干燥机时的情况进行说明。关于除干燥机以外的其他结构,均与所述脱水干燥装置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本参考例的多层式干燥机的高度为650cm,具有直径为355cm的圆筒形状。
所述多层式干燥机的内部具备了多层体,所述多层体包括可旋转的26个积层的圆盘状层板,湿粉通过该层板上设置的开口部而落至铅垂下方的层板。此外,对各个层板,还具备用以刮取积层的聚合物的挡板。从多层式干燥机的投入口连续地投入湿粉,并使圆盘状的层板缓慢地旋转。通过使层板旋转,积层在层板上的湿粉被挡板刮取,并经由该层板的开口部而移动至铅垂下方的层板。所述多层式干燥机是通过重复进行该步骤来使湿粉滞留、干燥的装置。
为了使经干燥处理而获得的粉体的含水量满足规定的含水量,需要从干燥机的铅垂下方送入120℃的热风,并将排出口的热风温度控制在80℃。
当清洗多层式干燥机的内部时,是沿着筒体方向,通过以固定间隔设置的开口部来进行清洗的。但由于是具有多个层板及多个挡板的构造,因此在清洗作业后,有可能会出现湿粉残留在多层式干燥机的内部的情况。如果湿粉残留在多层式干燥机的内部,那么当进行不同种类的湿粉的干燥处理时,可能会混入残留的湿粉而产生污染。
此外,多层式干燥机是一面使湿粉向铅垂下方移动一面进行干燥处理的构造,因此当使用多层式干燥机作为干燥机时,脱水干燥装置1在铅垂方向上的尺寸就会大型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脱水干燥装置1中,通过使用回旋气流干燥机5作为干燥机,能实现装置的小型化。进而,由于回旋气流干燥机5的构造相比于本比较例的多层式干燥机更简单,因此容易清洗。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脱水干燥装置是对聚合物与水性介质的混合物进行脱水及干燥的脱水干燥装置,且具备:脱水机,对所述聚合物与水性介质的混合物进行脱水;干燥机,对经所述脱水机脱水后的所述聚合物进行干燥;湿粉供给机,将经所述脱水机脱水后的所述聚合物供给至所述干燥机,且具有轴的一端被固定的螺旋叶片。所述干燥机设置在所述湿粉供给机中所述螺旋叶片的所述轴的另一端侧。所述湿粉供给机具备:外筒;投入口,设置在所述外筒上,且用以将经所述脱水机脱水后的所述聚合物投入至所述湿粉供给机内;所述螺旋叶片,设置在所述外筒的内部,且将从所述投入口投入的所述聚合物搬送至所述干燥机;滑动基座,具有对所述螺旋叶片的轴的所述一端进行固定的螺旋固定部;滑轨,供所述滑动基座沿所述螺旋叶片的轴的方向进行滑动。
根据上述的方案,聚合物与水性介质的混合物经脱水机的脱水后而获得的湿粉被从设置在湿粉供给机外筒上的投入口,投入至湿粉供给机的内部。此外,轴的一端得以固定的螺旋叶片以所述轴成为水平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外筒的内部。投入至所述湿粉供给机内部的湿粉通过所述螺旋叶片的旋转运动,而向设置在所述螺旋叶片的轴的另一端侧的干燥机供给。供给至所述干燥机的湿粉通过所述干燥机得以干燥,并以粉体的形态被加以回收。
此处,所述湿粉供给机具备滑动基座及滑轨。所述螺旋叶片的所述轴的所述一端,被固定在所述滑动基座所具有的螺旋固定部。通过使所述滑动基座沿所述滑轨滑动,能以所述螺旋叶片从所述外筒的一端露出的方式滑动。即,能以所述螺旋叶片的所述轴与所述外筒的中心不偏移的方式来使滑动基座滑动。因此,所述湿粉供给机易于拆卸和再组装。
因此,根据上述的方案,通过在脱水机下方设置易于拆卸和再组装的湿粉供给装置,能容易地在品物切换时进行拆卸和清洗。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脱水干燥装置中,所述螺旋叶片的长轴方向长度相对于所述螺旋叶片的直径的比率大于5且小于15。
通过上述的方案,能进而发挥以下效果:能在所述湿粉供给机内确保用以将湿粉向所述干燥机搬送的充分空间,并能抑制轴一端被固定的所述螺旋叶片的另一端发生弯曲。
此外,优选如下方案:以所述螺旋叶片从所述外筒的一端露出的方式,所述滑动基座朝得以轴固定的所述一端侧,且沿所述螺旋叶片的所述轴的方向在所述滑轨上滑向所述滑轨的一端,且当所述滑动基座滑动到了所述滑轨的所述一端时,从所述外筒露出的所述螺旋叶片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外筒的所述一端的距离为10cm~50cm。
根据上述的方案,进而发挥以下效果:能确保对所述湿粉供给机所具备的外筒进行清洗的充分空间,并能抑制所述脱水干燥装置的大型化。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脱水干燥装置中,优选所述湿粉供给机设置在所述脱水机的铅垂下方,且所述螺旋叶片以其轴成为水平的方式设置。
通过上述的方案,能实现所述脱水干燥装置的小型化。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脱水干燥装置中,作为优选,还具备湿粉贮槽,所述湿粉贮槽贮藏经所述脱水机脱水后的所述聚合物,且将所述聚合物投入至所述湿粉供给机;所述湿粉贮槽位于所述脱水机的铅垂下方,且位于所述湿粉供给机的铅垂上方。
根据上述的方案,经所述脱水机脱水后的所述聚合物被贮藏至所述湿粉贮槽之后,被从所述湿粉贮槽投入至所述湿粉供给机。因此能将向所述湿粉供给机投入的每单位时间的湿粉投入量大致保持为恒量。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脱水干燥装置中,所述投入口设置在所述外筒的上部,且是设置在以所述外筒的长轴方向中心部为基准时的、与所述干燥机的设置侧相反的一侧。
根据上述方案,能在外筒的内部确保用以搬送湿粉的充分搬送空间。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脱水干燥装置中,优选所述滑动基座还具备将所述滑动基座固定在所述滑轨上的基座固定单元。
根据上述方案,能抑制因螺旋叶片的旋转运动而导致滑动基座的位置产生偏移。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脱水干燥装置中,优选所述湿粉供给机还具备用以将所述外筒与所述螺旋固定部固定到一起的凸缘。
根据上述方案,能进一步抑制因螺旋叶片的旋转运动而导致滑动基座的位置产生偏移。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脱水干燥装置中,所述干燥机优选是回旋气流干燥机。
根据上述方案,进而发挥能使所述脱水干燥装置进一步得以小型化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脱水干燥装置中,所述脱水机优选是离心脱水机。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脱水干燥装置中,所述螺旋叶片优选是单轴螺旋叶片。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脱水干燥装置中,所述螺旋叶片优选是双轴螺旋叶片或多条纹螺旋叶片。
根据上述的方案,进而发挥以下效果:即便使用搬送性明显差的湿粉,所述湿粉供给机也能将所述聚合物顺利地供给至所述干燥机。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脱水干燥装置中,优选所述回旋气流干燥机具备:筒状容器,具有同心圆状的内部空间;加热气体的导入管,连接在所述筒状容器的下部;回旋机构,使从所述导入管导入的所述加热气体在所述筒状容器内成为回旋上升气流。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脱水干燥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离心脱水机具备:旋转轴;脱水槽,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固液分离膜,沿所述脱水槽的内壁配置;供给口,用以从所述脱水槽的铅垂上方将所述聚合物与水性介质的混合物供给至所述脱水槽内;分散板,设置在所述脱水槽内,且使从所述供给口供给的所述聚合物与水性介质的混合物向所述固液分离膜分散;刮取单元,刮取经所述分散板的分散而附着在所述固液分离膜上的所述聚合物;所述供给口以对着所述分散板供给所述聚合物与水性介质的混合物的方式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聚合物制造方法包括通过悬浮聚合法获得聚合物的聚合步骤,且还包括:将经聚合步骤而得的聚合物与水性介质的混合物,供给至用权利要求1所述脱水干燥装置进行脱水干燥处理的脱水干燥步骤。
根据上述方案,由于使用易于在品物切换时进行拆卸和清洗的所述脱水干燥装置,因此能抑制制造品种不同的聚合物时的不同品物的混入(污染)。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聚合物制造方法中,所述聚合物可以是偏二氟乙烯聚合物。
根据上述方案,在偏二氟乙烯聚合物的制造中能获得所述制造方法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聚合物制造方法中,所述聚合物可以是偏二氯乙烯聚合物。
根据上述方案,在偏二氯乙烯聚合物的制造中能获得所述制造方法的效果。
[实施例]
以下,对实际使用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脱水干燥装置1时的例子进行说明。
(脱水干燥处理)
从离心脱水机2的浆料供给口21,供给每100g水中含55g的平均粒径为175μm的粒状偏二氟乙烯聚合物的浆料,以最大为1100r/min的转速,进行了30秒钟的脱水处理。通过脱水处理获得了每100g聚合物中含20g水的湿粉。经由湿粉贮槽3,把用离心脱水机2进行脱水处理而获得的湿粉投入至湿粉供给机4。
所使用的湿粉供给机4的螺旋叶片43的直径为90mm,螺旋叶片43的长轴方向长度为900mm,L/D的值为10。
将湿粉供给机4的螺旋叶片43的转速设定为20r/min,将自离心脱水机2供给的湿粉,连续地供给至回旋气流干燥机5。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具备直径35cm、高165cm的圆筒形状的回旋气流干燥机5。以2000Nm3/hr的方式,对回旋气流干燥机5供给140℃的热风,且将排出口52处的风温设定为50℃以上。如此设定的理由在于:回旋气流干燥机5的排出口52处的风温若小于50℃,干燥后的粉体的含水率便为0.1%以上,这不满足所要求的制品品质。
回旋气流干燥机5的入口热风被管理为固定温度且被管理为固定风量。当将控制成规定含水率的湿粉投入至回旋气流干燥机5的内部时,随着湿粉投入量的增多,热风所具有的热量的消耗量也会增加。因此,随着向回旋气流干燥机5的湿粉投入量的增加,排出口52处的热风温度会降低。在本实施例中,如果排出口52处的热风温度变为50℃以下,所排出的湿粉的含水率就会超过0.1%。
实际使用回旋气流干燥机5来进行干燥处理后,获得了含水率小于0.1%的粉体。
(拆卸清扫)
在干燥处理结束后,为了清洗脱水干燥装置1,按以下顺序进行了湿粉供给机4的分解清洗。
拆开用以固定外筒41与螺旋固定部45的凸缘部。继而,使滑动基座46滑动而将螺旋叶片43从外筒41拔出。至将螺旋叶片43从外筒41拔出为止,两个人花费了15分钟。
之后,除去残留在螺旋叶片43上及外筒41内的湿粉,并进行清洗。然后使滑动基座46滑动,以清洗完的螺旋叶片43收纳到外筒41内部的方式组装,并利用凸缘部固定了螺旋固定部45与外筒41。自螺旋叶片43的组装起,至利用凸缘部进行固定之前为止,两个人花费了15分钟。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螺旋叶片43的轴通过滑动基座46而得以固定,因此螺旋叶片43的轴与外筒41的中心未发生相互偏移。
(比较例)
继而,作为比较例,对使用不具备滑动基座及滑轨的湿粉供给机时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关于除滑动基座及滑轨以外的其他构成,与实施例所示的脱水干燥装置1相同。与实施例同样地进行了脱水干燥处理。
在干燥处理结束后,为了清洗脱水干燥装置,按以下顺序进行了湿粉供给机4的分解清洗。拆开用以固定外筒41与螺旋固定部45的凸缘部。继而,使用吊车将螺旋叶片43吊住,并且一面调整螺旋叶片43不与外筒碰触,一面将螺旋叶片43从外筒41抽出。至将螺旋叶片43从外筒41抽出为止,两个人花费了60分钟。
之后,除去残留在螺旋叶片43上及外筒41内的湿粉,并进行清洗。然后,使用吊车吊住清洗完的螺旋叶片43,以螺旋叶片43收纳到外筒41内部的方式组装,且以使螺旋叶片43的轴与外筒41的中心对齐的方式进行了调整。最后,利用凸缘部固定了螺旋固定部45与外筒41。
自螺旋叶片43的组装起,至利用凸缘部进行固定之前为止,两个人花费了180分钟。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脱水干燥装置1由于具备滑轨44及滑动基座46,因此容易拆卸、清洗,因此相比于本比较例能大幅缩短脱水干燥装置1的拆卸、清洗、再组装的所需时间。
(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此外,通过使用易于拆卸及清洗的脱水干燥装置1来进行脱水干燥处理,能抑制不同品物的混入,因此能稳定地进行脱水干燥处理。因此,如下的聚合物制造方法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中。即,所述聚合物制造方法包括:聚合步骤,通过悬浮聚合法来获得聚合物;以及脱水干燥步骤,将经聚合步骤而得的聚合物与水性介质混合而成的混合物,供给至本实用新型的脱水干燥装置来进行脱水处理。
关于通过本制造方法中的聚合步骤来制造的聚合物,只要是能通过悬浮聚合法来获得的聚合物,则无特别限定,可列举所述偏二氟乙烯聚合物、偏二氯乙烯聚合物、氯乙烯聚合物、乙酸乙烯酯聚合物、苯乙烯聚合物、及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等。其中,优选偏二氟乙烯聚合物及偏二氯乙烯聚合物。
(附记事项)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是所述各实施方式,可在技术方案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各自揭示的技术方案加以适当组合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实用新型能用于聚合物的制造。

Claims (14)

1.一种脱水干燥装置,对聚合物与水性介质的混合物进行脱水及干燥,其特征在于:
具备:脱水机,对所述聚合物与水性介质的混合物进行脱水;
干燥机,对经所述脱水机脱水后的所述聚合物进行干燥;
湿粉供给机,将经所述脱水机脱水后的所述聚合物供给至所述干燥机,且具有轴的一端被固定的螺旋叶片,
所述干燥机设置在所述湿粉供给机的所述螺旋叶片的所述轴的另一端侧,
所述湿粉供给机具备:
外筒;
投入口,设置在所述外筒上,且用以将经所述脱水机脱水后的所述聚合物投入至所述湿粉供给机内;
所述螺旋叶片,设置在所述外筒的内部,且将从所述投入口投入的所述聚合物搬送至所述干燥机;
滑动基座,具有对所述螺旋叶片的所述轴的所述一端进行固定的螺旋固定部;
滑轨,供所述滑动基座沿所述螺旋叶片的所述轴的方向进行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叶片的长轴方向长度相对于所述螺旋叶片的直径的比率大于5且小于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螺旋叶片从所述外筒的一端露出的方式,所述滑动基座朝所述螺旋叶片的得以轴固定的所述一端侧,且沿所述螺旋叶片的所述轴的方向在所述滑轨上滑向所述滑轨的一端;
当所述滑动基座滑动到了所述滑轨的所述一端时,从所述外筒露出的所述螺旋叶片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外筒的所述一端的距离为10cm~5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湿粉供给机设置在所述脱水机的铅垂下方;
所述螺旋叶片以其轴成为水平的方式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湿粉贮槽,所述湿粉贮槽贮藏经所述脱水机脱水后的所述聚合物,且将所述聚合物投入至所述湿粉供给机;
所述湿粉贮槽位于所述脱水机的铅垂下方,且位于所述湿粉供给机的铅垂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入口设置在所述外筒的上部,且是设置在以所述外筒的长轴方向中心部为基准时的、与所述干燥机的设置侧相反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基座还具备将所述滑动基座固定在所述滑轨上的基座固定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湿粉供给机还具备用以将所述外筒与所述螺旋固定部固定到一起的凸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机为回旋气流干燥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机为离心脱水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为单轴螺旋叶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为双轴螺旋叶片或多条纹螺旋叶片。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脱水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旋气流干燥机具备:
筒状容器,具有同心圆状的内部空间;
导入管,连接在所述筒状容器的下部,且导入加热气体;
回旋机构,使从所述导入管导入的所述加热气体在所述筒状容器内成为回旋上升气流。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脱水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心脱水机具备:
旋转轴;
脱水槽,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
固液分离膜,沿所述脱水槽的内壁配置;
供给口,用以从所述脱水槽的铅垂上方将所述聚合物与水性介质的混合物供给至所述脱水槽内;
分散板,设置在所述脱水槽内,且使从所述供给口供给的所述聚合物与水性介质的混合物向所述固液分离膜分散;
刮取单元,刮取经所述分散板的分散而附着在所述固液分离膜上的所述聚合物,
所述供给口以对着所述分散板供给所述聚合物与水性介质的混合物的方式设置。
CN201320830075.3U 2012-12-17 2013-12-16 脱水干燥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5820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75147A JP2014119192A (ja) 2012-12-17 2012-12-17 脱水乾燥装置およ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2012-275147 2012-12-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58200U true CN203758200U (zh) 2014-08-06

Family

ID=509071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88337.1A Active CN103868337B (zh) 2012-12-17 2013-12-16 脱水干燥装置及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CN201320830075.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58200U (zh) 2012-12-17 2013-12-16 脱水干燥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88337.1A Active CN103868337B (zh) 2012-12-17 2013-12-16 脱水干燥装置及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119192A (zh)
CN (2) CN10386833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8337A (zh) * 2012-12-17 2014-06-18 株式会社吴羽 脱水干燥装置及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CN104390430A (zh) * 2014-11-21 2015-03-04 嘉兴溢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食物残渣的风干分离装置
CN112718110A (zh) * 2020-12-16 2021-04-30 安徽省蒙城县恒瑞面粉有限公司 一种面粉生产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1233A (zh) * 2016-09-12 2016-12-21 新疆广汇中化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转式辐射床
CN108061429A (zh) * 2017-11-29 2018-05-22 铜陵市宏达家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效气流干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44092U (zh) * 1989-09-07 1991-04-24
CN1078866A (zh) * 1992-05-19 1993-12-0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技术开发公司 啤酒糟粕蛋白饲料加工工艺及设备
CN1096601C (zh) * 1995-12-30 2002-12-18 株式会社奈良机械制作所 粉粒体的干燥方法及干燥装置
JP3044092U (ja) * 1997-06-06 1997-12-12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スクリューコンベア
JP4824962B2 (ja) * 2005-07-25 2011-11-30 越後製菓株式会社 遠心分離脱水装置
JP3145857U (ja) * 2008-08-11 2008-10-23 高山 實好 高速乾燥システム
JP2014119192A (ja) * 2012-12-17 2014-06-30 Kureha Corp 脱水乾燥装置およ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8337A (zh) * 2012-12-17 2014-06-18 株式会社吴羽 脱水干燥装置及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CN103868337B (zh) * 2012-12-17 2016-03-09 株式会社吴羽 脱水干燥装置及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CN104390430A (zh) * 2014-11-21 2015-03-04 嘉兴溢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食物残渣的风干分离装置
CN104390430B (zh) * 2014-11-21 2016-04-27 嘉兴溢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食物残渣的风干分离装置
CN112718110A (zh) * 2020-12-16 2021-04-30 安徽省蒙城县恒瑞面粉有限公司 一种面粉生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68337A (zh) 2014-06-18
CN103868337B (zh) 2016-03-09
JP2014119192A (ja) 2014-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58200U (zh) 脱水干燥装置
CN107976054B (zh) 一种1,3-环己二酮闭路循环两级干燥方法及干燥装置
CN208091171U (zh) 一种制备科本耐特回转滚筒烘干机
CN104457201B (zh) 用于湿粉料的干燥分散装备
CN206868594U (zh) 一种大米筛选装置
CN208244386U (zh) 分离装置
CN111426175A (zh) 颗粒物料多级分离干燥脱水机
CN202623048U (zh) 一种造粒机
CN208349697U (zh) 一种橡胶脱水振动筛
CN212320219U (zh) 一种酒石酸用流化床干燥机
CN203316270U (zh) 离心脱水装置
CN212457754U (zh) 颗粒物料多级分离干燥脱水机
CN112745006B (zh) 干燥造粒装置
CN204255030U (zh) 防沉积粉料除湿机
CN208678522U (zh) 一种涂料制造设备的双层过滤网
CN102172563A (zh) 复合型帘式浆料除铁机
CN205948508U (zh) 一种基于氧化铝为载体的空气过滤滤料制备装置
CN208375688U (zh) 一种用于生产再生纤维的环保纺丝生产线
CN104329924A (zh) 具有多个单元室的传流干燥器
CN206315930U (zh) 双级活塞推料离心机密封结构
RU2497789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сферического пороха
CN209699647U (zh) 一种造粒机的离心干燥系统
CN104406389B (zh) 多筛盘式干燥设备
CN116428828B (zh) 一种多粒度颗粒物料烘干装置
CN213363151U (zh) 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塑料颗粒原料干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309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