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58017U - 加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加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58017U
CN203758017U CN201420017416.XU CN201420017416U CN203758017U CN 203758017 U CN203758017 U CN 203758017U CN 201420017416 U CN201420017416 U CN 201420017416U CN 203758017 U CN203758017 U CN 203758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water
communicated
heat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1741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节昌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I SEMICONDUCTOR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I SEMICONDUCTO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I SEMICONDUCTO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I SEMICONDUCTOR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1741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58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58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5801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加热系统,包括加热槽、水泵、管道和储液槽。所述加热槽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水泵和所述加热槽的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管道的一端和所述水泵连通,所述管道的另一端和所述加热槽的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管道设置于所述储液槽内。上述加热系统,使用加热槽将水加热后,通过水泵将加热后的水连续运送到设置于储液槽内的管道,管道中的循环流动的热水将热量通过管道传导到储液槽内的液体,从而将储液槽内的液体加热。上述加热系统通过在储液槽内设置管道,通过管道内的热水和储液槽内的液体进行热交换,即可对储液槽内的液体进行加热,使用较安全。

Description

加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需要对酸液或碱液进行加热后利用。传统的,酸液或碱液通常放置在玻璃缸内。将酸液或者碱液进行加热时,通常会在玻璃缸体外缠绕加热丝进行加热,从而使酸液或者碱液升温后使用。
然而,这种在玻璃缸外缠绕电热丝的方法,容易造成加热不均匀,导致玻璃缸炸裂出现危险,使用时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安全的加热系统。
一种加热系统,包括:
加热槽,所述加热槽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和所述加热槽的所述出水口连通的水泵;
管道,所述管道的一端和所述水泵连通,所述管道的另一端和所述加热槽的所述进水口连通;
储液槽,所述管道设置于所述储液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分水盒、进水管、集水盒和出水管;
所述分水盒开设有第一进水孔和第一出水孔;
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和所述水泵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进水孔和所述分水盒连通;
所述集水盒开设有第二进水孔和第二出水孔;
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和所述加热槽的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出水孔和所述集水盒连通;
所述管道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出水孔和所述分水盒连通,所述管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进水孔和所述集水盒连通;
所述管道、所述第一出水孔和所述第二进水孔的数量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道为聚四氟乙烯管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四氟乙烯管道的壁厚为0.5mm~1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四氟乙烯管道的壁厚为0.6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道为螺旋状管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加热槽的温度的控温器。
上述加热系统,使用加热槽将水加热后,通过水泵将加热后的水连续运送到设置于储液槽内的管道,管道中的循环流动的热水将热量通过管道传导到储液槽内的液体,从而将储液槽内的液体加热。上述加热系统通过在储液槽内设置管道,通过管道内的热水和储液槽内的液体进行热交换,即可对储液槽内的液体进行加热,使用较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一实施方式的加热系统100,包括加热槽10、控温器20、水泵30、分水盒40、进水管50、集水盒60、出水管70、管道80和储液槽90。
加热槽10开设有进水口12和出水口14。加热槽10内设有电热丝(图未示)。加热槽10用于将水进行加热。水从出水口14流出加热槽10,从进水口12流入加热槽10。
控温器20用于控制加热槽10的温度。控温器20可以调节加热槽10内的水的温度,从而使达到调节储液槽90内待加热液体温度的目的。可以理解,控温器20可以省略。此时,可以采用温度计测量加热槽10内的水的温度,从而调节加热槽10内的水的温度。
加热槽10的出水口14通过水泵30与分水盒40连通。分水盒40开设有第一进水孔42和第一出水孔44。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出水孔44的数量为两个。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出水孔44的数量也可以更多。
水泵30和分水盒40之间通过进水管50连通。具体的,进水管50的一端和水泵30连通,进水管50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进水孔42和分水盒40连通。
集水盒60开设有第二出水孔62和第二进水孔64。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进水孔64的数量为两个。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二进水孔64的数量也可以更多。集水盒60和加热槽10的进水口14之间通过出水管70连通。具体的,出水管70的一端和加热槽10的进水口14连通,出水管7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出水孔62和集水盒60连通。
管道80、第一出水孔44和第二进水孔64的数量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管道80的数量为两根。管道80间隔且均匀设置在储液槽90内。每根管道80的一端和分水盒40的一个第一出水孔44连通,每根管道80的另一端和集水盒60的一个第二进水孔64连通。分水盒40用于将加热后的热水从进水管50流入两根管道80。集水盒60用于将两根管道80内进行热交换后的水汇聚到出水管70。可以理解,进水管50的内径要大于管道80的内径。出水管70的内径也大于管道80的内径。管道80设置于储液槽90内。加热槽10内加热后的水在管道80内和储液槽90内和待加热的液体进行热交换。储液槽90可以为玻璃缸体。储液槽90用于放置待加热的液体。在其他实施例中,管道80的数量可以只有一根、三根、四根或者更多较多。管道80的数量较多时,管道80间隔并均匀设置在储液槽90内,能够均匀加热储液槽90内的液体,并且加热速度较快。
管道80可以为螺旋状管道。螺旋状管道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管道80内的热水能够更快的将热量传送到储液槽90的液体内,从而使储液槽90内的液体加热速度更快。
待加热的液体是酸液或者碱液时,管道80可以为聚四氟乙烯管道。聚四氟乙烯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酸耐碱,不易腐蚀,还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等优点。聚四氟乙烯管道的壁厚可以为0.5mm~1mm。当聚四氟乙烯管道的壁厚可以为0.5mm~1mm时,可以克服了铁氟龙材料导热系数低的缺点,使其总传热系数可达150W/(m2·K)~300W/(m2·K),传热快,减少资源浪费。优选的,聚四氟乙烯管道的壁厚为0.6mm。
上述加热系统100工作时,电热丝对加热槽10内的水进行加热,然后通过水泵30将热水运送到分水盒40。热水通过分水盒40流入储液槽90内均匀排布的各个管道80。管道80内的热水和储液槽90内的待加热的液体进行热交换,从而将热水中的热量传送给待加热的液体,使储液槽90内的液体的温度升高。管道80内的热水进行热交换后温度降低,通过集水盒60流入加热槽10内再次进行加热,从而进行循环利用。
可以理解,分水盒40和进水管50可以省略。此时,直接将管道80和水泵30连通即可。加热槽10内的热水直接通过水泵30输送到管道80。集水盒60和出水管70也可以省略。此时,直接将管道80和加热槽10的进水口14连通即可。管道80内经过热交换的水直接流入加热槽10内进行再次加热,循环利用。
上述加热系统,使用加热槽10将水加热后,通过水泵30将加热后的水连续运送到设置于储液槽90内的管道80,管道80中的循环流动的热水将热量通过管道80传导到储液槽90内的液体,从而将储液槽90内的液体加热。上述加热系统通过在储液槽90内设置管道80,通过管道80内的热水和储液槽90内的液体进行热交换,即可对储液槽90内的液体进行加热,使用较安全,储液槽90不会出现炸裂危险。并且上述加热系统,用水作为传热介质,价格便宜,管道80均匀分布在储液槽90内,导热均匀,通过控温器20控制加热槽10内热水的温度,从而使储液槽90内的液体达到合适的温度,方便控制。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槽,所述加热槽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和所述加热槽的所述出水口连通的水泵;
管道,所述管道的一端和所述水泵连通,所述管道的另一端和所述加热槽的所述进水口连通;
储液槽,所述管道设置于所述储液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分水盒、进水管、集水盒和出水管;
所述分水盒开设有第一进水孔和第一出水孔;
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和所述水泵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进水孔和所述分水盒连通;
所述集水盒开设有第二进水孔和第二出水孔;
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和所述加热槽的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出水孔和所述集水盒连通;
所述管道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出水孔和所述分水盒连通,所述管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进水孔和所述集水盒连通;
所述管道、所述第一出水孔和所述第二进水孔的数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为聚四氟乙烯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管道的壁厚为0.5mm~1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管道的壁厚为0.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为螺旋状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加热槽的温度的控温器。
CN201420017416.XU 2014-01-10 2014-01-10 加热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58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17416.XU CN203758017U (zh) 2014-01-10 2014-01-10 加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17416.XU CN203758017U (zh) 2014-01-10 2014-01-10 加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58017U true CN203758017U (zh) 2014-08-06

Family

ID=51253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17416.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58017U (zh) 2014-01-10 2014-01-10 加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580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2147A (zh) * 2018-11-02 2019-01-29 河南昊化黎明智能清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润滑用水的温度控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2147A (zh) * 2018-11-02 2019-01-29 河南昊化黎明智能清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润滑用水的温度控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58017U (zh) 加热系统
CN105059767A (zh) 工业蜡储存加热装置
CN104261010A (zh) 一种液体原料预处理装置
CN204485897U (zh) 一种外循环式水浴装置
CN203090860U (zh) 一种带加热装置的混合设备
CN203425954U (zh) 一种无溶剂涂料喷涂设备
CN205340779U (zh) 一种双反应釜液体加热循环系统
CN204555754U (zh) 一种模组式管板换热器
CN204051648U (zh) 反应釜的热水持温装置
CN204399832U (zh) 一种利用高温气体加热的大型储罐预热装置
CN204409549U (zh) 一种粘稠物料在线连续加热装置
CN204555758U (zh) 一种模组式管板换热器
CN103528411B (zh) 一种非接触电加热固体液体混合储热装置
CN209323334U (zh) 沥青冷补液生产设备加温系统
CN203447996U (zh) 增塑剂溶解装置
CN203298498U (zh) 双通道电热管
CN207688705U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相变蓄能箱
CN204393272U (zh) 一种粘稠调味品在线连续煮制装置
CN203743654U (zh) 一种塑料造粒用阻燃剂远距恒温输送管
CN203957326U (zh) 带有供热装置的塑料挤出机
CN203695002U (zh) 用于涂料搅拌的恒温加热装置
CN103552178A (zh) 一种玻璃钢制品的成型模具
CN204214135U (zh) 一种用于搪瓷夹套式蒸发釜的导热油循环加热系统
CN203828650U (zh) 电子自动保温控温包膜油融化釜
CN204294456U (zh) 一种用于制备防腐蚀涂层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