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56289U - 用于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56289U
CN203756289U CN201320792262.7U CN201320792262U CN203756289U CN 203756289 U CN203756289 U CN 203756289U CN 201320792262 U CN201320792262 U CN 201320792262U CN 203756289 U CN203756289 U CN 2037562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rea
pipeline
overflow
nozzle
aqueous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922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红义
王长明
秦国强
尹升智
马燕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kou Gener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kou Baitong Environmental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kou Baitong Environmental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kou Baitong Environmental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9226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562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562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5628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该喷射系统包括尿素桶(1)、隔膜泵(2)、溢流平衡阀(4)和喷嘴(5);所述隔膜泵(2)通过第一管路(11)与所述尿素桶(1)连通;所述喷嘴(5)通过第八管路(18)与所述隔膜泵(2)连通;所述溢流平衡阀(4)通过第四管路(14)与所述尿素桶(1)连通;所述溢流平衡阀(4)通过第九管路(19)与所述喷嘴(5)连通;所述溢流平衡阀(4)通过第七管路(17)与排气管(9)连通;所述喷嘴(5)设于靠近排气管(9)处,且所述喷嘴(5)与排气管(9)相连通。所述喷射系统通过溢流平衡阀的控制实现尿素水溶液与排气的压强差保持不变,进一步实现喷嘴喷出的尿素雾滴的流速保持不变,使得喷嘴能够根据自身的开启频率和占空比实现对所喷射的尿素水溶液的精确计量和精确控制。

Description

用于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排气净化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内燃机尤其是柴油内燃机的排气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PM,Particulate Matter)和氮氧化物,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不符合现行的以及今后将颁布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现有技术中,用于内燃机排气处理的方法存在一个缺点,即对PM和氮氧化物的净化处理无法同时实现,二者之间相互冲突。例如,采用废气再循环(EGR,Exhaust Gas Recycle)技术净化处理内燃机排气,可以实现排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大幅度降低,但排气中PM的含量反而升高,且燃油成本提高;采用高压喷射技术净化处理内燃机排气,有利于降低排气中PM的含量,但往往会使排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升高。
近年来,技术人员又开始关注柴油机均质混合气压燃(HCCI,Homogeneous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技术,希望从内燃机内同时降低PM和氮氧化物的含量,但HCCI技术适用的工况范围有限,内燃机模式切换控制复杂,且降低排气中PM和氮氧化物含量的效果不明显。
随着人类对大气保护意识的增强,国内外陆续颁布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逐步趋于严格化。对此,技术人员不得不采用后处理技术来净化处理内燃排气。
SCR后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向内燃机排气中喷射燃油或者另外添加还原剂,利用合适的催化剂促使还原剂与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氮气(N2),同时抑制还原剂与氧气的非选择性氧化反应。例如,以氨(NH3)为还原剂的SCR后处理技术处理排气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4NH3+4NO+O2→4N2+6H2O;
2NH3+NO+NO2→2N2+3H2O;
8NH3+6NO2→7N2+12H2O;
2NO2+2NH3→NH4NO3+N2+H2O。
由于氨具有较高的腐蚀性,液氨和氨水的储存和运输都很困难,因而氨不能直接用于车载SCR后处理系统。
针对氨作为还原剂的上述缺陷,技术人员通常采用尿素水溶液来提供还原剂。实践表明,浓度为32.5%的尿素水溶液具有最低的凝固点,其凝固点为-11℃,故国际上普遍采用浓度为32.5%的尿素水溶液来提供SCR后处理技术的还原剂,并将其命名为AdBlue。
采用SCR后处理技术净化处理内燃机排气,如果采用尿素水溶液来提供还原剂,需要将尿素水溶液喷射向排气。向排气中喷射尿素水溶液时,需要综合考虑氮氧化物的浓度、催化剂的工作状况和氨的泄漏量等因素。具体地,向排气中喷射尿素水溶液时需要精确控制尿素水溶液的喷射量的要求,使得在氨的泄漏量最高不超过25ppm、平均不超过10ppm的条件下,氮氧化物的转化效率最高。因此,对SCR后处理技术来说,如何实现尿素水溶液的精确计量和精确控制成为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用于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包括尿素桶、隔膜泵、溢流平衡阀和喷嘴;
所述隔膜泵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尿素桶连通;所述喷嘴通过第八管路与所述隔膜泵连通;所述溢流平衡阀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尿素桶连通;所述溢流平衡阀通过第九管路与所述喷嘴连通;所述溢流平衡阀通过第七管路与排气管连通;所述喷嘴设于靠近排气管处,且所述喷嘴与排气管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喷射系统还包括过滤液轨;所述过滤液轨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隔膜泵连通,所述喷嘴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过滤液轨连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喷射系统还包括喷嘴座;所述喷嘴座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过滤液轨连通;所述喷嘴座的内部中空,所述喷嘴设于所述喷嘴座的内部空腔中;且所述喷嘴中的尿素水溶液的通道与所述喷嘴座中的尿素水溶液的通道相分离。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喷射系统还包括冷却器,所述冷却器通过第五管路与喷嘴座连通;所述溢流平衡阀通过第六管路与所述冷却器连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喷射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隔膜泵、所述过滤液轨、所述溢流平衡阀和所述喷嘴电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溢流平衡阀包括阀座、阀盖、弹簧、弹簧底座、膜片、活动件和溢流座;所述阀盖的一侧与阀座固定连接,所述阀盖的另一侧设有进气口;所述阀盖内设有储气腔;所述阀座内设有依次相连通的第一储液腔、液体通道和第二储液腔;所述阀座的背向所述阀盖的一侧设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储液腔相连通;所述溢流座设于所述阀座的所述第一出液口的内侧;所述溢流座内设有溢流孔;所述活动件设于所述阀座与所述阀盖的连接处,所述活动件位于所述溢流座的背向所述第一出液口的一侧,且所述活动件与溢流座之间设有狭缝;所述第一出液口通过溢流孔与第二储液腔相连通;所述活动件的背向所述溢流座的一端依次设有膜片和弹簧底座;所述膜片的一端与所述活动件固定连接,所述膜片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阀盖与所述阀座的连接处,使得所述膜片将所述第二储液腔与所述储气腔分隔开;所述弹簧设于所述储气腔内,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弹簧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阀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第六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第四管路相连通;所述进气口与第七管路相连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喷射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阀座的背向所述阀盖一侧的第一加热带。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喷射系统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阀座的背向所述第一进液口的一侧;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第一密封圈与所述阀座气密连接,且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储液腔相连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过滤液轨包括过滤座体、定位端盖、滤网、外衬和内衬;所述过滤座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过滤座体内设有第一过滤腔;所述第一过滤腔的一端开口,其另一端封闭;所述第一过滤腔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的截面积;所述滤网内设有第二过滤腔;所述滤网设于所述过滤座体的所述第一过滤腔内;所述滤网两端分别与内衬和外衬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端盖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腔的开口端,且所述定位端盖与所述过滤座体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端盖的一端与外衬接触;所述定位端盖的与所述外衬接触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第二进液口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过滤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液口与所述第二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液口与所述第三管路相连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过滤液轨还包括设于所述过滤液轨的背向所述第二进液口一侧的第二加热带。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所述喷射系统通过溢流平衡阀的控制实现尿素水溶液与排气的压强差保持不变,进一步实现喷嘴喷出的尿素雾滴的流速保持不变,使得喷嘴能够根据自身的开启频率和占空比实现对所喷射的尿素水溶液的精确计量和精确控制;
(2)所述喷射系统通过过滤液轨过滤去除尿素水溶液中的颗粒污染物,从而能够避免尿素水溶液中的颗粒污染物堵塞喷嘴;
(3)所述喷射系统的喷嘴的周围设有喷嘴座,喷嘴座内的尿素水溶液能够吸收喷嘴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以及排气管内的排气传导给喷嘴座的热量,避免排气管内的排气的热量向喷嘴传导,从而有效地降低喷嘴的温度,延长喷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的溢流平衡阀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的过滤液轨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用于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包括尿素桶1、隔膜泵2、过滤液轨3、溢流平衡阀4、喷嘴5、喷嘴座6、控制器(ECM)7和冷却器8。
隔膜泵2通过第一管路11与尿素桶1连通。过滤液轨3通过第二管路12与隔膜泵2连通。喷嘴5和喷嘴座6通过第三管路13与过滤液轨3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喷嘴座6的内部中空(图中未示出),喷嘴5设于喷嘴座6的内部空腔中(图中未示出),且喷嘴5中的尿素水溶液的通道与喷嘴座6中的尿素水溶液的通道相分离。喷嘴5和喷嘴座6都设于靠近排气管9处,且喷嘴5与排气管9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喷嘴5的方向与排气管9相垂直。溢流平衡阀4通过第四管路14与尿素桶1连通。冷却器8通过第五管路15与喷嘴座6连通。溢流平衡阀4通过第六管路16与冷却器8连通。溢流平衡阀4通过第七管路17与排气管9连通。排气管9的一端与内燃机(图中未示出)连通;排气管9的另一端与催化剂总成10连通。ECM7分别与隔膜泵2、过滤液轨3、溢流平衡阀4和喷嘴5电连接,用于控制隔膜泵2、过滤液轨3、溢流平衡阀4和喷嘴5的开启和关闭。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尿素桶1用于容纳尿素水溶液;隔膜泵2用于经第一管路11抽取尿素桶1内的尿素水溶液并将其加压后经第二管路12输送到过滤液轨3;过滤液轨3用于过滤去除尿素水溶液中的颗粒污染物,以避免尿素水溶液中的颗粒污染物堵塞下游的喷嘴5;经过滤液轨3过滤后的尿素水溶液经第三管路13分别流向喷嘴5和喷嘴座6;第三管路13中的尿素水溶液的压强标记为P1;喷嘴5将尿素水溶液以雾滴形式喷向排气管9内,喷向排气管9内的尿素雾滴与内燃机排气混合后流向催化剂总成10;喷嘴座6内的尿素水溶液能够吸收喷嘴5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以及排气管9内的排气传导给喷嘴座6的热量,避免排气管9内的排气的热量向喷嘴5传导,从而有效地降低喷嘴5的温度,延长喷嘴5的使用寿命;喷嘴座6内的尿素水溶液经第五管路15流向冷却器8;冷却器8用于使尿素水溶液冷却降温;经冷却器8冷却降温后的尿素水溶液经第六管路16流向溢流平衡阀4;排气管9内的排气经第七管路17流向溢流平衡阀4;排气管9内的排气的压强标记为P0;当尿素水溶液的压强P1升高,使得尿素水溶液与排气的压强差(P1-P0)大于压强差阈值时,溢流平衡阀4开启,溢流平衡阀4内的尿素水溶液经第四管路14回流入尿素桶1内,从而导致尿素水溶液的压强P1开始降低;当排气管9内的排气压强P0升高,使得尿素水溶液与排气的压强差(P1-P0)小于压强差阈值时,溢流平衡阀4关闭,溢流平衡阀4内的尿素水溶液停止向流入尿素桶1内回流,第六管路16内的尿素水溶液继续流向溢流平衡阀4内,从而导致尿素水溶液的压强P1再次开始升高,通过溢流平衡阀4的控制实现尿素水溶液与排气的压强差(P1-P0)保持不变;根据流体伯努利方程,当尿素水溶液与排气的压强差(P1-P0)保持不变时,即可实现喷嘴5喷出的尿素雾滴的流速保持不变,从而使得喷嘴5能够根据自身的开启频率和占空比实现对所喷射的尿素水溶液的精确计量和精确控制。
如图2所示,溢流平衡阀4包括阀座401、阀盖402、弹簧403、弹簧底座404、膜片405、活动件406、溢流座407、第一加热带408和压力传感器409。阀盖402的一侧与阀座401固定连接,阀盖402的另一侧设有进气口418。阀盖402内设有储气腔419。阀座401内设有依次相连通的第一储液腔412、液体通道413和第二储液腔414。阀座401的背向阀盖402的一侧设有第一进液口411和第一出液口417。第一进液口411与第一储液腔412相连通。溢流座407设于阀座401的第一出液口417的内侧。优选地,溢流座407与第一出液口417的位置正对。溢流座407内设有溢流孔416。活动件406设于阀座401与阀盖402的连接处,活动件406位于溢流座407的背向第一出液口417的一侧,且活动件406与溢流座407之间设有狭缝415。第一出液口417通过溢流孔416与第二储液腔414相连通。优选地,活动件406与溢流座407的位置正对。活动件406的背向溢流座407的一端依次设有膜片405和弹簧底座404。弹簧底座404用于固定和支撑弹簧403。膜片405的一端与活动件406固定连接,膜片40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阀盖402与阀座401的连接处,使得膜片405将第二储液腔414与储气腔419分隔开。弹簧403设于储气腔419内,且弹簧403的一端与弹簧底座404固定连接,弹簧403的另一端与阀盖402固定连接。第一加热带408设于阀座401的背向阀盖402的一侧。压力传感器409设于阀座401的背向第一进液口411的一侧,压力传感器409通过第一密封圈410与阀座401气密连接,且压力传感器409与第一储液腔412相连通。
溢流平衡阀4的第一进液口411与第六管路16相连通;溢流平衡阀4的第一出液口417与第四管路14相连通;溢流平衡阀4的进气口418与第七管路17相连通。
溢流平衡阀4的工作原理为:第六管路16内的尿素水溶液经溢流平衡阀4的第一进液口411流入第一储液腔412内;第一储液腔412内的尿素水溶液经液体通道413流入第二储液腔414内;第七管路17内的排气经溢流平衡阀4的进气口418进入储气腔419内;活动件406的朝向储气腔419的一侧承受弹簧403的弹力和储气腔419内排气的压力,活动件406的朝向第二储液腔414的一侧承受第二储液腔414内的尿素水溶液的压力,活动件406在上述弹簧403的弹力、排气的压力、尿素水溶液的压力以及自身重力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在储气腔419和第二储液腔414内运动;当第二储液腔414内的尿素水溶液的压强P1升高,使得第二储液腔414内的尿素水溶液与储气腔419内的排气的压强差(P1-P0)大于压强差阈值时,活动件406带动膜片405向储气腔419方向运动,活动件406与溢流座407之间的狭缝415逐渐变宽,第二储液腔414内的尿素水溶液依次经溢流孔416和第一出液口417流出,实现溢流平衡阀4的开启,从而导致第二储液腔414内的尿素水溶液的压强P1开始降低;当储气腔419内的排气压强P0升高,使得第二储液腔414内的尿素水溶液与储气腔419内的排气的压强差(P1-P0)小于压强差阈值时,活动件406带动膜片405向第二储液腔414方向运动,活动件406与溢流座407之间的狭缝415逐渐变窄,当活动件406运动到与溢流座407接触时,溢流孔416被活动件406封闭,第二储液腔414内的尿素水溶液停止向溢流孔416和第一出液口417流出,实现溢流平衡阀4的关闭,从而导致第二储液腔414内的尿素水溶液的压强P1再次开始升高;通过活动件406在第二储液腔414与储气腔419之间的往复运动实现第二储液腔414内的尿素水溶液与储气腔419内的排气的压强差(P1-P0)保持不变。
溢流平衡阀4的压力传感器409用于实时监测第一储液腔412内的尿素水溶液的压强变化情况,进而实现对所述喷射系统的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压力传感器409的监测结果还可以作为SCR后处理系统的在线诊断信号(OBD)。溢流平衡阀4的第一加热带408用于当环境温度低于尿素水溶液的结晶温度时给溢流平衡阀4加热,从而实现溢流平衡阀4的化冻。
如图3所示,过滤液轨3包括过滤座体301、定位端盖302、滤网303、外衬304、内衬305和第二加热带306。过滤座体30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进液口309和第二出液口313。过滤座体301内设有第一过滤腔311,且第一过滤腔311的一端开口,第一过滤腔311的另一端封闭。优选地,第一过滤腔311的截面积大于第二管路12和第三管路13的截面积。滤网303呈圆筒形,滤网303内设有第二过滤腔312。滤网303设于过滤座体301的第一过滤腔311内,滤网303的一端与内衬305固定连接,滤网303的另一端与外衬304固定连接。内衬305和外衬304用于固定滤网303。定位端盖302设置于第一过滤腔311的开口端,且定位端盖302与过滤座体301固定连接。定位端盖302的一端与外衬304接触,定位端盖302的另一端与过滤座体301的开口端齐平。定位端盖302用于固定外衬304。优选地,定位端盖302与过滤座体301螺纹连接,定位端盖302的背向外衬304的一端设有卡口314,卡口314用于夹持扳手例如六角扳手,以方便定位端盖302的安装和拆卸。定位端盖302的与外衬304接触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通孔310。第二进液口309通过通孔310与第二过滤腔312相连通。定位端盖302的与外衬304接触的一端通过第二密封圈307与过滤座体301气密连接。外衬304通过第三密封圈308与过滤座体301气密连接。第二加热带306设于过滤液轨3的背向第二进液口309的一侧。
过滤液轨3的第二进液口309与第二管路12相连通;过滤液轨3的第二出液口313与第三管路13相连通。
过滤液轨3的工作原理为:第二管路12内的尿素水溶液依次经第二进液口309和通孔310流入滤网303的第二过滤腔312内;第二过滤腔312内的尿素水溶液能够透过滤网303流入过滤座体301的第一过滤腔311内,滤网303用于过滤去除尿素水溶液中的颗粒污染物;第一过滤腔311内的过滤后的尿素水溶液经第二出液口313流入第三管路13内。由于经滤网303过滤后的尿素水溶液中不再含有颗粒污染物,从而能够避免尿素水溶液中的颗粒污染物堵塞下游的喷嘴5。此外,由于第一过滤腔311的截面积大于第二管路12和第三管路13的截面积,第二过滤腔312和第一过滤腔311内的尿素水溶液的流速低于第二管路12内的尿素水溶液的流速,即第二过滤腔312和第一过滤腔311内的尿素水溶液的流速减缓。当尿素水溶液经喷嘴5喷出时,第一过滤腔311能够容纳一定量的尿素水溶液,使得第三管路13和喷嘴5内的尿素水溶液的压强波动减弱。
过滤液轨3的第二加热带306用于当环境温度低于尿素水溶液的结晶温度时给过滤液轨3加热,从而实现过滤液轨3的化冻。
本实施例的所述喷射系统通过溢流平衡阀的控制实现尿素水溶液与排气的压强差保持不变,进一步实现喷嘴喷出的尿素雾滴的流速保持不变,使得喷嘴能够根据自身的开启频率和占空比实现对所喷射的尿素水溶液的精确计量和精确控制。本实施例的所述喷射系统通过过滤液轨过滤去除尿素水溶液中的颗粒污染物,从而能够避免尿素水溶液中的颗粒污染物堵塞喷嘴。本实施例的所述喷射系统的喷嘴的周围设有喷嘴座,喷嘴座内的尿素水溶液能够吸收喷嘴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以及排气管内的排气传导给喷嘴座的热量,避免排气管内的排气的热量向喷嘴传导,从而有效地降低喷嘴的温度,延长喷嘴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包括尿素桶1、隔膜泵2、溢流平衡阀4和喷嘴5。
隔膜泵2通过第一管路11与尿素桶1连通。喷嘴5通过第八管路18与隔膜泵2连通。喷嘴5设于靠近排气管9处,且喷嘴5与排气管9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喷嘴5的方向与排气管9相垂直。溢流平衡阀4通过第九管路19与喷嘴5连通。溢流平衡阀4通过第四管路14与尿素桶1连通。溢流平衡阀4通过第七管路17与排气管9连通。排气管9的一端与内燃机(图中未示出)连通;排气管9的另一端与催化剂总成10连通。
本实施例的用于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的溢流平衡阀4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的所述喷射系统通过溢流平衡阀的控制实现尿素水溶液与排气的压强差保持不变,进一步实现喷嘴喷出的尿素雾滴的流速保持不变,使得喷嘴能够根据自身的开启频率和占空比实现对所喷射的尿素水溶液的精确计量和精确控制。
应当理解,以上借助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详细说明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基础上可以对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用于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喷射系统包括尿素桶(1)、隔膜泵(2)、溢流平衡阀(4)和喷嘴(5);
所述隔膜泵(2)通过第一管路(11)与所述尿素桶(1)连通;所述喷嘴(5)通过第八管路(18)与所述隔膜泵(2)连通;所述溢流平衡阀(4)通过第四管路(14)与所述尿素桶(1)连通;所述溢流平衡阀(4)通过第九管路(19)与所述喷嘴(5)连通;所述溢流平衡阀(4)通过第七管路(17)与排气管(9)连通;所述喷嘴(5)设于靠近排气管(9)处,且所述喷嘴(5)与排气管(9)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系统还包括过滤液轨(3);所述过滤液轨(3)通过第二管路(12)与所述隔膜泵(2)连通,所述喷嘴(5)通过第三管路(13)与所述过滤液轨(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系统还包括喷嘴座(6);所述喷嘴座(6)通过第三管路(13)与所述过滤液轨(3)连通;所述喷嘴座(6)的内部中空,所述喷嘴(5)设于所述喷嘴座(6)的内部空腔中;且所述喷嘴(5)中的尿素水溶液的通道与所述喷嘴座(6)中的尿素水溶液的通道相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系统还包括冷却器(8),所述冷却器(8)通过第五管路(15)与喷嘴座(6)连通;所述溢流平衡阀(4)通过第六管路(16)与所述冷却器(8)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系统还包括控制器(7);所述控制器(7)分别与所述隔膜泵(2)、所述过滤液轨(3)、所述溢流平衡阀(4)和所述喷嘴(5)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平衡阀(4)包括阀座(401)、阀盖(402)、弹簧(403)、弹簧底座(404)、膜片(405)、活动件(406)和溢流座(407);
所述阀盖(402)的一侧与阀座(401)固定连接,所述阀盖(402)的另一侧设有 进气口(418);所述阀盖(402)内设有储气腔(419);所述阀座(401)内设有依次相连通的第一储液腔(412)、液体通道(413)和第二储液腔(414);
所述阀座(401)的背向所述阀盖(402)的一侧设有第一进液口(411)和第一出液口(417);所述第一进液口(411)与所述第一储液腔(412)相连通;
所述溢流座(407)设于所述阀座(401)的所述第一出液口(417)的内侧;所述溢流座(407)内设有溢流孔(416);
所述活动件(406)设于所述阀座(401)与所述阀盖(402)的连接处,所述活动件(406)位于所述溢流座(407)的背向所述第一出液口(417)的一侧,且所述活动件(406)与溢流座(407)之间设有狭缝(415);所述第一出液口(417)通过溢流孔(416)与第二储液腔(414)相连通;
所述活动件(406)的背向所述溢流座(407)的一端依次设有膜片(405)和弹簧底座(404);所述膜片(405)的一端与所述活动件(406)固定连接,所述膜片(40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阀盖(402)与所述阀座(401)的连接处,使得所述膜片(405)将所述第二储液腔(414)与所述储气腔(419)分隔开;
所述弹簧(403)设于所述储气腔(419)内,且所述弹簧(403)的一端与所述弹簧底座(404)固定连接,所述弹簧(403)的另一端与所述阀盖(402)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进液口(411)与第六管路(16)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口(417)与所述第四管路(14)相连通;所述进气口(418)与第七管路(17)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阀座(401)的背向所述阀盖(402)一侧的第一加热带(40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系统还包括压力传感器(409);所述压力传感器(409)设于所述阀座(401)的背向所述第一进液口(411)的一侧;所述压力传感器(409)通过第一密封圈(410)与所述阀座(401)气密连接,且所述压力传感器(409)与所述第一储液腔(412)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液轨(3)包括过滤座体(301)、定位端盖(302)、滤网(303)、外衬(304)和内衬(305);
所述过滤座体(30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进液口(309)和第二出液口(313);所述过滤座体(301)内设有第一过滤腔(311);所述第一过滤腔(311)的一端开口,其另一端封闭;所述第一过滤腔(311)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管路(12)和所述第三管路(13)的截面积;
所述滤网(303)内设有第二过滤腔(312);所述滤网(303)设于所述过滤座体(301)的所述第一过滤腔(311)内;所述滤网(303)两端分别与内衬(305)和外衬(304)固定连接;
所述定位端盖(302)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腔(311)的开口端,且所述定位端盖(302)与所述过滤座体(30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端盖(302)的一端与外衬(304)接触;所述定位端盖(302)的与所述外衬(304)接触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通孔(310);所述第二进液口(309)通过所述通孔(310)与所述第二过滤腔(312)相连通;
所述第二进液口(309)与所述第二管路(12)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液口(313)与所述第三管路(13)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液轨(3)还包括设于所述过滤液轨(3)的背向所述第二进液口(309)一侧的第二加热带(306)。
CN201320792262.7U 2013-12-04 2013-12-04 用于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562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92262.7U CN203756289U (zh) 2013-12-04 2013-12-04 用于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92262.7U CN203756289U (zh) 2013-12-04 2013-12-04 用于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56289U true CN203756289U (zh) 2014-08-06

Family

ID=51251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9226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56289U (zh) 2013-12-04 2013-12-04 用于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56289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2229A (zh) * 2015-12-17 2016-03-23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scr氨气喷射计量系统及方法
CN106388728A (zh) * 2016-09-14 2017-02-15 深圳星鸿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过滤装置
CN108518262A (zh) * 2018-03-21 2018-09-11 武汉洛特福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加压渗水清洗功能的尿素泵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10374727A (zh) * 2019-09-03 2019-10-25 湖北农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柴油机后处理系统的尿素喷射系统
CN114934856A (zh) * 2022-06-02 2022-08-23 江苏科技大学 船用引射器余热回收系统
CN110374727B (zh) * 2019-09-03 2024-05-31 武汉洛特福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柴油机后处理系统的尿素喷射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2229A (zh) * 2015-12-17 2016-03-23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scr氨气喷射计量系统及方法
CN106388728A (zh) * 2016-09-14 2017-02-15 深圳星鸿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过滤装置
CN106388728B (zh) * 2016-09-14 2024-02-13 深圳市心花路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水过滤装置
CN108518262A (zh) * 2018-03-21 2018-09-11 武汉洛特福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加压渗水清洗功能的尿素泵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8518262B (zh) * 2018-03-21 2019-07-30 武汉洛特福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加压渗水清洗功能的尿素泵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10374727A (zh) * 2019-09-03 2019-10-25 湖北农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柴油机后处理系统的尿素喷射系统
CN110374727B (zh) * 2019-09-03 2024-05-31 武汉洛特福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柴油机后处理系统的尿素喷射系统
CN114934856A (zh) * 2022-06-02 2022-08-23 江苏科技大学 船用引射器余热回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26974B1 (en) Exhaust gas purification device
US11441502B2 (en) Start-up method for a vehicle with a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
US9593614B2 (en) Exhaust gas purification system and exhaust gas purification method
EP2843225B1 (en) Intake manifold having a mixing duct and an EGR flow measurement system integrally formed into the intake manifold
CN203756289U (zh) 用于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
US20100205944A1 (en) Exhaust emission control device
CN203756290U (zh) 一种用于scr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水溶液的喷射系统
CN105518266B (zh) 用于燃机排放气体净化系统中的输送模块
CN112112717B (zh) 一种矿用防爆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
CN102966413A (zh) 后处理系统
CN204239029U (zh) 用于scr尾气后处理系统的集成式尿素泵
CN204239030U (zh) 一种用于scr尾气后处理系统的自循环冷却式尿素注射装置
US20080041041A1 (en) Method for Exhaust-Gas Treatment for Diesel Engines or the Like,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This Method
US10704442B2 (en) Method for optimizing the consumption of reducing agent in a motor vehicle exhaust line
EP4043707A1 (en) Exhaust gas after-treatment system
CN213270019U (zh) 矿用防爆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
CN102400747B (zh) 用于尿素还原剂剂量的标定方法
CN108757108A (zh) 柴油机排放处理系统
CN211950638U (zh) 以40%甲胺水溶液为还原剂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装置
ES2586487T3 (es) Procedimiento de control de las emisiones contaminantes de un motor de combustión
CN203130212U (zh) 用于尿素泵的气液单向混合装置
CN204239028U (zh) 用于scr尾气后处理系统的尿素泵
CN208441907U (zh) 柴油机非冷却egr排放处理系统
CN208396779U (zh) 柴油机排放处理系统
CN103089374A (zh) 用于颗粒物过滤器再生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14

Address after: 075000 Zhangjiakou City, Hebei Province Xishan industry cluster zone Konglu Shen North

Patentee after: Zhangjiakou General Machinery Co., Ltd.

Patentee after: Zhangjiakou Baitong Environmental &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075000 Zhangjiakou City, Hebei Province Xishan industry cluster zone Konglu Shen North

Patentee before: Zhangjiakou Baitong Environmental & 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

Termination date: 201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