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48122U - 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 - Google Patents

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48122U
CN203748122U CN201420081499.9U CN201420081499U CN203748122U CN 203748122 U CN203748122 U CN 203748122U CN 201420081499 U CN201420081499 U CN 201420081499U CN 203748122 U CN203748122 U CN 2037481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cleaning wheel
cleaning
unit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8149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添吉
林佳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fun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RHARNQ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RHARNQ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RHARNQ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8149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481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481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4812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包含一个框架单元,及一个第一清洁轮单元,该框架单元包括一个前端板、一个后端板、一个入口、一个出口,及一个容置空间,该第一清洁轮单元包括一对上清洁轮,及一对下清洁轮,该对上清洁轮及该对下清洁轮分别具有数个间隔设置的滚筒部,及数个介于相邻滚筒部之间的沟槽,且所述沟槽分别沿一条送料方向互相对齐,该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还包含:一个第一防卷轮单元,及一个第一传动单元,该第一防卷轮单元包括三个上防卷轮,及三个下防卷轮,所述上防卷轮及所述下防卷轮分别具有数个间隔设置的圆碟,且伸入相对应的该对上清洁轮及该对下清洁轮的所述沟槽内。因此,能避免因磨耗而产生粉尘且便于拆装。

Description

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板清洁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软板清洁机,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407530号所揭示的具改良构造的软板清洁机,包含一个除尘胶轮组、一个集尘胶带,及设置于该机台外的一个工作平台。该除尘胶轮组的所述除尘胶轮之间套设数条时规皮带,以便该软板行经该除尘胶轮组时,能有效防止该软板被该除尘胶轮组卷入而偏离行进路线,确保该软板清洁机的正常运作。
这样的设计虽然能达到防止该软板被所述除尘胶轮卷入的功效,但当该除尘胶轮组于维修或更换作业时,操作者若需更换时规皮带时还需额外进行复杂的拆除程序,这将造成操作上的不便。且于长时间使用下时规皮带易出现老化、断裂或松脱等现象,进而影响输送的功能及造成后续维修上的不方便。
因此,现有一种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19090号所揭示的软板清洁机的除尘胶轮组,虽然内容所揭露的传动方式是利用齿轮带动数个除尘轮及数个防卷轮转动,借此改进了使用时规皮带所造成的缺点,但齿轮长时间使用后将因磨耗而产生粉尘,严重者将影响清洁功能。此外,由于空间使用上较为紧密壅塞,还需搭配一容易拆装维修的结构设计,才能便于操作者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利用磁环避免因磨耗而产生粉尘,且能便于拆装的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
本实用新型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包含一个框架单元,及一个第一清洁轮单元,该框架单元包括沿一条轴向相对设置的一个前端板、一个后端板、沿一条垂直于该轴向的送料方向相对设置的一个入口及一个出口,及一个界定于该前端板、该后端板、该入口及该出口之间的容置空间,该第一清洁轮单元沿该轴向枢设于该前端板及该后端板之间,并包括一对上清洁轮,及一对设置于该对上清洁轮下方的下清洁轮,该对上清洁轮及该对下清洁轮能同步运转使一个工件由该入口穿过该对上清洁轮及该对下清洁轮之间且朝该出口移动,该对上清洁轮及该对下清洁轮沿该轴向分别具有数个间隔设置的滚筒部,及数个介于相邻滚筒部之间的沟槽,所述沟槽分别沿该送料方向互相对齐。
该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还包含:一个第一防卷轮单元,及一个第一传动单元。
该第一防卷轮单元沿该轴向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并包括三个上防卷轮,及三个设置于所述上防卷轮下方的下防卷轮,所述上防卷轮配置于该对上清洁轮的两侧及中间,所述下防卷轮配置于该对下清洁轮的两侧及中间,所述上防卷轮及所述下防卷轮沿该轴向分别具有数间隔设置的圆碟,且伸入相对应的该对上清洁轮及该对下清洁轮的所述沟槽内。
该第一传动单元包括数个设置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的驱动磁环,及数个设置于该第一防卷单元的从动磁环,所述驱动磁环能非接触地带动所述从动磁环。
本实用新型所述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该第一防卷轮单元还包括二个沿该轴向设置于两相反侧的支架组,所述支架组分别具有一能供所述上防卷轮及所述下防卷轮转动枢设的主架、一个贴靠在该主架外侧的跨架,及二个形成于该跨架的跨设弧部,所述跨设弧部对应该对下清洁轮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该第一清洁轮单元还包括数个沿该轴向枢转设置于该对下清洁轮两相反侧且对应所述支架组的轴承件,该第一防卷轮单元能借由所述支架组的所述跨设弧部承靠设置于所述轴承件上,并利用该主架沿该轴向顶抵限位。
本实用新型所述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该支架组的该主架具有一对沿该轴向间隔设置的间隔板,该第一防卷轮单元还包括数个分别固定于所述上防卷轮及所述下防卷轮上,且位于所述间隔板之间的连动轮,所述从动磁环设置于所述上防卷轮,且能借由所述连动轮同步驱动所述下防卷轮。
本实用新型所述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框架单元还包括一个沿该轴向形成于该前端板及该后端板的容置槽,该容置槽具有二个沿该轴向贯穿设置于该前端板及该后端板之间的第一槽部,该第一清洁轮单元还包括数个沿该轴向相间隔设置在该对上清洁轮且容置于相对应的第一槽部内的上枢接件,及数个沿该轴向相间隔设置在该对下清洁轮且能容置于相对应的第一槽部内的下枢接件,所述上枢接件分别具有一个设置于内部且能供该对上清洁轮枢转设置的轴承,所述下枢接件分别具有一个设置于内部且能供该对下清洁轮枢转设置的轴承。
本实用新型所述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该容置槽还具有数个沿该送料方向形成于所述第一槽部顶端的两相反侧的第一弹簧槽部,所述下枢接件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槽部内,所述上枢接件还具有二个分别沿该送料方向设置于两相反侧的限位凸缘、二个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弹簧槽部内的弹簧,及一个沿该送料方向朝两相反侧凸设于该第一弹簧槽内,且压设于所述弹簧上的压销。
本实用新型所述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还包含一个输送轮单元,该输送轮单元包括二个沿该轴向枢设于该前端板及该后端板之间,且分别位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两侧的下输送轮,所述下输送轮能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同步运转,并使一工件由该入口朝该出口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该输送轮单元还包括一个设置于该上输送轮的带动轮,及一个邻近该带动轮设置于相对应的下输送轮的主动轮,该主动轮能带动该带动轮转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还包含一个第二清洁轮单元、一个第二防卷轮单元,及一个第二传动轮单元,该第二清洁轮单元沿该送料方向设置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与该出口之间,并包括一对上清洁轮,及一对设置于该对上清洁轮下方的下清洁轮,该对上清洁轮及该对下清洁轮能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同步运转,该对上清洁轮及该对下清洁轮沿该轴向具有数个间隔设置的滚筒部,及数个介于相邻滚筒部之间的沟槽,该对上清洁轮及该对下清洁轮的所述沟槽分别沿该送料方向互相对齐,且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的该对上清洁轮及该对下清洁轮的所述沟槽彼此交错间隔设置,该第二防卷轮单元沿该送料方向设置于该第一防卷轮与该出口之间,并包括三个上防卷轮,及三个设置于所述上防卷轮下方的下防卷轮,所述上防卷轮及所述下防卷轮沿该轴向分别具有数个间隔设置的圆碟,且伸入相对应的该对上清洁轮及该对下清洁轮的所述沟槽内,该第二传动单元包括数个设置于该第二清洁轮单元的驱动磁环,及数个设置于该第二防卷单元的从动磁环,所述驱动磁环能非接触地带动所述从动磁环。
本实用新型所述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该输送轮单元包括沿该轴向枢设于该前端板及该后端板之间的三个下输送轮及一个上输送轮,所述下输送轮分别位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及该第二清洁轮单元的两侧及中间,该上输送轮位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及该第二清洁轮单元中间,且位于所述下输送轮的上方,该上输送轮及所述下输送轮能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及该第二清洁轮单元同步运转,并使一工件由该入口穿过该上输送轮及所述下输送轮之间且朝该出口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效果在于:借由该第一传动单元的所述驱动磁环及所述从动磁环,能非接触的驱动该第一防卷轮单元,避免因摩擦接触而产生的磨耗,且磁环于安装时无需考虑齿隙啮合的问题,因此便于拆装。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具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关系;
图2是一个组合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组合后的状态;
图3是一个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适用于一个工件时的位置关系;
图4是一个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输送轮单元与一个框架单元的位置关系;
图5是一个上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组装位置关系;
图6是一个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第一清洁轮单元的示意图;
图7是一个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第一防卷轮单元的示意图;
图8是一个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该防卷轮单元借由一个支架组跨设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的较佳实施例适用装设在一个基板清洁机(图未示,可参考申请人的中国台湾M400178号专利案),且用于清洁一个工件10,并包含一个框架单元1、一个第一清洁轮单元2、一个第一防卷轮单元3、一个第一传动单元4、一个第二清洁轮单元5、一个第二防卷轮单元6、一个第二传动单元7,及一个输送轮单元8。
该框架单元1包括沿一条轴向L1相对设置的一个前端板11及一个后端板12、一个沿该轴向L1形成于该前端板11及该后端板12上的容置槽13、一个连接设置于该前端板11与该后端板12之间且具有二个横杆141的框杆组14、一个连接设置于该前端板11的前拖组15、沿一条垂直于该轴向L1的送料方向L2相对设置的一个入口16及一个出口17,及一个界定于该前端板11、该后端板12、该入口16及该出口17之间的容置空间18。
如图2及图4所示,该容置槽13具有二个沿该轴向L1贯穿设置于该前端板11及该后端板12之间且邻近该入口16的第一槽部131、二个沿该轴向L1贯穿设置于该前端板11与该后端板12之间且邻近该出口的第二槽部132、数个沿该送料方向L2形成于所述第一槽部131顶端的两相反侧的第一弹簧槽部133,及数个沿该送料方向L2形成于所述第二槽部132顶端的两相反侧的第二弹簧槽部134。
该前拖组15具有一个借由数个延伸杆151连接设置于该前端板11的面板152、一个设置于该面板152的把手153,及一对分别连接设置于所述横杆141的滑轨154。操作者能借由施力于该把手153,进而拖动本较佳实施例沿所述滑轨154移动。
如图4、图5及图6所示,该第一清洁轮单元2沿该轴向L1设置于该容置空间18内,且受一个外部传动机构(图未示)的驱动而转动,并包括一对枢设于该容置槽13的所述第一槽部131内的上清洁轮21、一对设置于该对上清洁轮21下方的下清洁轮22、四个沿该轴向L1相间隔枢设于该对上清洁轮21的两相反侧的上枢接件23、四个沿该轴向L1相间隔枢设于该对下清洁轮22的两相反侧的下枢接件24,及四个沿该轴向L1枢转设置于该下清洁轮22的轴承件25。该对上清洁轮21及该对下清洁轮22能同步运转使该工件10(如图3所示)由该入口16穿过该对上清洁轮21及该对下清洁轮22之间且朝该出口17移动。
该对上清洁轮21分别具有数个沿该轴向L1相间隔设置的滚筒部211,及数个介于相邻滚筒部211之间的沟槽212。该对上清洁轮21的所述沟槽212分别沿该送料方向L2互相对齐。
该对下清洁轮22分别具有数个沿该轴向L1相间隔设置的滚筒部221,及数个介于相邻滚筒部221之间的沟槽222。该对下清洁轮22的所述沟槽222分别沿该送料方向L2互相对齐。
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该对上清洁轮21的所述沟槽212与该对下清洁轮22的所述沟槽222是沿该送料方向L2互相对齐。该对上清洁轮21的所述沟槽212也能不与该对下清洁轮22的所述沟槽222互相对齐,而是交错的方式设置。
所述上枢接件23容置在相对应的第一槽部131内,并分别具有一个设置于内部且能供该对上清洁轮21枢转设置的轴承231、二个分别沿该送料方向L2设置于两相反侧的限位凸缘232、二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槽部133内的弹簧233,及一个沿该送料方向L2朝两相反侧凸设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弹簧槽部133内,且压设在所述弹簧233上的压销234。
该对上清洁轮21能借由所述限位凸缘232上下移动的限位装设于该容置空间18内。借由所述弹簧233及该压销234能使该对上清洁轮21恒向上顶抵,并于该对上清洁轮21与该对下清洁轮22之间形成一能供该工件10进入的间距(如图3所示)。
所述下枢接件24容置在相对应的第一槽部131内,并分别具有一个设置于内部且能供该对下清洁轮22枢转设置的轴承241。
所述轴承件25分别设置于该对下清洁轮22的两相反侧,且邻近所述下枢接件24。
该对上清洁轮21及该对下清洁轮22的转动方式,请参考本申请人于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95082号所揭示的基板清洁机的错轴式磁性传动机构。利用该传动机构能驱动该对下清洁轮22,再进而导引传动该对上清洁轮21转动。
如图3、图5及图7所示,该第一防卷轮单元3沿该轴向L1设置于该容置空间18内,并包括二个沿该轴向L1相间隔设置于两相反侧的支架组31、三个枢设于所述支架组31之间的上防卷轮32、三个枢设于所述支架组31之间且位于所述上防卷轮32下方的下防卷轮33,及数连动轮34。
所述支架组31分别具有一个能供该上防卷轮32及该下防卷轮33转动枢设且具有一对沿该轴向L1间隔设置的间隔板312的主架311、一个贴靠在该主架311外侧的跨架313,及二个形成于该跨架313的跨设弧部314。所述跨设弧部314对应该第一清洁轮单元2的所述轴承件25(如图6所示)设置。
该第一防卷轮单元3能借由所述支架组31的所述跨设弧部314承靠设置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2的所述轴承件25上,并利用所述间隔板312沿该轴向L1抵靠限位(如图8所示)。
所述上防卷轮32配置于该对上清洁轮21的两侧及中间,并分别具有数个间隔设置的圆碟321。所述圆碟321伸入相对应的该对上清洁轮21的所述沟槽212内。
所述下防卷轮33配置于该对下清洁轮22的两侧及中间,并分别具有数个间隔设置的圆碟331,所述圆碟331伸入相对应的该对下清洁轮22的所述沟槽222内。
所述连动轮34的数量为十二,且分别固定在所述上防卷轮32及所述下防卷轮33的两相反侧,并位于该主架311的所述间隔板312之间。
于本较佳实施例中,上下相邻设置的所述连动轮34是借由摩擦接触而彼此带动滚动。惟带动方式也能是利用磁环而达到非接触带动。
该第一传动单元4包括二个设置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2的驱动磁环41,及三个设置于该第一防卷轮单元3的从动磁环42。所述驱动磁环41能非接触地带动所述从动磁环42。
于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磁环41分别设置于该对下清洁轮22(如图6所示),且沿该轴向L1设置在两相反侧,也就是说,其中一个驱动磁环41邻近该前端板11设置于其中一个下清洁轮22,另一个驱动磁环41邻进该后端板12设置于其中另一个下清洁轮22。所述从动磁环42分别设置于所述上防卷轮32(如图7所示),且分别邻近所述驱动磁环41设置。当该对下清洁轮22受动力组件的驱动而转动时,设置于该对下清洁轮22上的所述驱动磁环41能非接触带动所述从动磁环42,进而枢转所述上防卷轮32,接着再借由所述连动轮34便能同步驱动所述下防卷轮33转动。
再如图1、图4及图5所示,该第二清洁轮单元5沿该送料方向L2设置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2与该出口17之间,并包括一对枢设于该容置槽13的所述第二槽部132内的上清洁轮51、一对设置于该对上清洁轮51下方的下清洁轮52、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2结构相同的数个上枢接件53、数个下枢接件54,及数个轴承件55。
该对上清洁轮51借由所述上枢接件53能上下移动的限位装设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槽部132内,并分别具有数个沿该轴向L1相间隔设置的滚筒部511、数个介于相邻滚筒部511之间的沟槽512。该对上清洁轮51的所述沟槽512分别沿该送料方向L2互相对齐。
该对下清洁轮52借由所述下枢接件54能上下移动的限位装设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槽部132内,并分别具有数个沿该轴向L1相间隔设置的滚筒部521、数个介于相邻滚筒部521之间的沟槽522。该对下清洁轮52的所述沟槽522分别沿该送料方向L2互相对齐。
所述轴承件55分别设置于该对下清洁轮52的两相反侧,且邻近所述下枢接件54。
该对上清洁轮51及该对下清洁轮52能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2同步运转。其传动方式请参考上述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95082号所揭示的基板清洁机的错轴式磁性传动机构。
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清洁轮单元5的该对上清洁轮51的所述沟槽512与该对下清洁轮52的所述沟槽522是沿该送料方向L2互相对齐。
为了达到完整覆盖清洁该工件10(如图3所示)的功效,该第二清洁轮单元5的该对上清洁轮51的所述沟槽512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2的该对上清洁轮21的所述沟槽212彼此交错间隔设置,该第二清洁轮单元5的该对下清洁轮52的所述沟槽522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2的该对下清洁轮22的所述沟槽222彼此交错间隔设置。
如图1、图3图5所示,该第二防卷轮单元6沿该送料方向L2设置于该第一防卷轮单元3与该出口17之间,并包括与该第一防卷轮单元3结构相同的二个支架组61及数个连动轮62、三个枢设于所述支架组61之间的上防卷轮63,及三个枢设于所述支架组61之间且位于所述上防卷轮63下方的下防卷轮64。
所述上防卷轮63配置于该第二清洁轮单元5的该对上清洁轮51的两侧及中间,并分别具有数个间隔设置的圆碟631,且伸入相对应的该对上清洁轮51的所述沟槽512内。
所述下防卷轮64配置于该第二清洁轮单元5的该对下清洁轮52的两侧及中间,并分别具有数个间隔设置的圆碟641,且伸入相对应的该对下清洁轮52的所述沟槽内522。
该第二传动单元7包括与该第一传动单元4结构相同的数个驱动磁环71,及数个从动磁环72。所述驱动磁环71能非接触地带动所述从动磁环72。
于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磁环71分别设置于该对下清洁轮52,所述从动磁环72分别设置于所述上防卷轮63。
如图3及图4所示,该输送轮单元8包括沿该轴向L1枢设于该前端板11及该后端板12之间的三个下输送轮81及一个上输送轮82、一个设置于该上输送轮82的带动轮83,及一个邻近该带动轮83设置于相对应的所述下输送轮81的主动轮84。借由该下输送轮81受该传动机构的驱动而同步转动该主动轮84,进而带动枢转该带动轮83,能达到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2及该第二清洁轮单元5同步运转,且使该工件10由该入口16穿过所述下输送轮81及该上输送轮82之间且朝该出口17移动的作用。
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该带动轮83及该主动轮84是磁环。所述下输送轮81分别位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2及该第二清洁轮单元5的两侧及中间,该上输送轮82位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2及该第二清洁轮单元5中间,且设置于该位于中间的下输送轮81的上方。
该第一清洁轮单元2的该对上清洁轮21与该对下清洁轮22、该第一防卷轮单元3的所述上防卷轮32与所述下防卷轮33、该第二清洁轮单元5的该对上清洁轮51与该对下清洁轮52、该第二防卷轮单元6的所述上防卷轮63与所述下防卷轮64,及该输送轮单元8的所述下输送轮81与该上输送轮82于转动时具有相同的线速度。
本实用新型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也能不设置该第二清洁轮单元5、该第二防卷轮单元6,及该第二传动单元7,此时,该输送轮单元8的下输送轮81的数量为二,且分别位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2的两侧,该上输送轮82则无需设置。
当本较佳实施例于维修保养时,操作者能先拆卸该上输送轮82,再取出该第一清洁轮单元2的该对上清洁轮21及该第二清洁轮单元5的该对上清洁轮51,接着便能顺利的将该第一防卷轮单元3及该第二防卷轮单元6自该容置槽13取出。于组装时,操作者仅需反向操作上述步骤便能快速完成组装程序。
综上所述,借由该第一传动单元4的所述驱动磁环41与所述从动磁环42以及该第二传动单元7的所述驱动磁环71与所述从动磁环72,能非接触的驱动该第一防卷轮单元3及该第二防卷轮单元6,进而达到减少磨耗与污染的功效。此外,磁环于安装时无需考虑齿隙啮合的问题,而能达到快速安装的功效,故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Claims (10)

1.一种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包含一个框架单元,及一个第一清洁轮单元,该框架单元包括沿一条轴向相对设置的一个前端板、一个后端板、沿一条垂直于该轴向的送料方向相对设置的一个入口及一个出口,及一个界定于该前端板、该后端板、该入口及该出口之间的容置空间,该第一清洁轮单元沿该轴向枢设于该前端板及该后端板之间,并包括一对上清洁轮,及一对设置于该对上清洁轮下方的下清洁轮,该对上清洁轮及该对下清洁轮能同步运转使一个工件由该入口穿过该对上清洁轮及该对下清洁轮之间且朝该出口移动,该对上清洁轮及该对下清洁轮沿该轴向分别具有数个间隔设置的滚筒部,及数个介于相邻滚筒部之间的沟槽,所述沟槽分别沿该送料方向互相对齐;其特征在于:该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还包含:
一个第一防卷轮单元,沿该轴向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并包括三个上防卷轮,及三个设置于所述上防卷轮下方的下防卷轮,所述上防卷轮配置于该对上清洁轮的两侧及中间,所述下防卷轮配置于该对下清洁轮的两侧及中间,所述上防卷轮及所述下防卷轮沿该轴向分别具有数间隔设置的圆碟,且伸入相对应的该对上清洁轮及该对下清洁轮的所述沟槽内;及
一个第一传动单元,包括数个设置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的驱动磁环,及数个设置于该第一防卷单元的从动磁环,所述驱动磁环能非接触地带动所述从动磁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防卷轮单元还包括二个沿该轴向设置于两相反侧的支架组,所述支架组分别具有一能供所述上防卷轮及所述下防卷轮转动枢设的主架、一个贴靠在该主架外侧的跨架,及二个形成于该跨架的跨设弧部,所述跨设弧部对应该对下清洁轮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还包括数个沿该轴向枢转设置于该对下清洁轮两相反侧且对应所述支架组的轴承件,该第一防卷轮单元能借由所述支架组的所述跨设弧部承靠设置于所述轴承件上,并利用该主架沿该轴向顶抵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支架组的该主架具有一对沿该轴向间隔设置的间隔板,该第一防卷轮单元还包括数个分别固定于所述上防卷轮及所述下防卷轮上,且位于所述间隔板之间的连动轮,所述从动磁环设置于所述上防卷轮,且能借由所述连动轮同步驱动所述下防卷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框架单元还包括一个沿该轴向形成于该前端板及该后端板的容置槽,该容置槽具有二个沿该轴向贯穿设置于该前端板及该后端板之间的第一槽部,该第一清洁轮单元还包括数个沿该轴向相间隔设置在该对上清洁轮且容置于相对应的第一槽部内的上枢接件,及数个沿该轴向相间隔设置在该对下清洁轮且能容置于相对应的第一槽部内的下枢接件,所述上枢接件分别具有一个设置于内部且能供该对上清洁轮枢转设置的轴承,所述下枢接件分别具有一个设置于内部且能供该对下清洁轮枢转设置的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容置槽还具有数个沿该送料方向形成于所述第一槽部顶端的两相反侧的第一弹簧槽部,所述下枢接件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槽部内,所述上枢接件还具有二个分别沿该送料方向设置于两相反侧的限位凸缘、二个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弹簧槽部内的弹簧,及一个沿该送料方向朝两相反侧凸设于该第一弹簧槽内,且压设于所述弹簧上的压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还包含一个输送轮单元,该输送轮单元包括二个沿该轴向枢设于该前端板及该后端板之间,且分别位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两侧的下输送轮,所述下输送轮能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同步运转,并使工件由该入口朝该出口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输送轮单元还包括一个设置于该上输送轮的带动轮,及一个邻近该带动轮设置于相对应的下输送轮的主动轮,该主动轮能带动该带动轮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还包含一个第二清洁轮单元、一个第二防卷轮单元,及一个第二传动轮单元,该第二清洁轮单元沿该送料方向设置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与该出口之间,并包括一对上清洁轮,及一对设置于该对上清洁轮下方的下清洁轮,该对上清洁轮及该对下清洁轮能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同步运转,该对上清洁轮及该对下清洁轮沿该轴向具有数个间隔设置的滚筒部,及数个介于相邻滚筒部之间的沟槽,该对上清洁轮及该对下清洁轮的所述沟槽分别沿该送料方向互相对齐,且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的该对上清洁轮及该对下清洁轮的所述沟槽彼此交错间隔设置,该第二防卷轮单元沿该送料方向设置于该第一防卷轮与该出口之间,并包括三个上防卷轮,及三个设置于所述上防卷轮下方的下防卷轮,所述上防卷轮及所述下防卷轮沿该轴向分别具有数个间隔设置的圆碟,且伸入相对应的该对上清洁轮及该对下清洁轮的所述沟槽内,该第二传动单元包括数个设置于该第二清洁轮单元的驱动磁环,及数个设置于该第二防卷单元的从动磁环,所述驱动磁环能非接触地带动所述从动磁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还包含一个输送轮单元,该输送轮单元包括沿该轴向枢设于该前端板及该后端板之间的三个下输送轮及一个上输送轮,所述下输送轮分别位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及该第二清洁轮单元的两侧及中间,该上输送轮位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及该第二清洁轮单元中间,且位于所述下输送轮的上方,该上输送轮及所述下输送轮能与该第一清洁轮单元及该第二清洁轮单元同步运转,并使工件由该入口穿过该上输送轮及所述下输送轮之间且朝该出口移动。
CN201420081499.9U 2014-02-25 2014-02-25 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481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81499.9U CN203748122U (zh) 2014-02-25 2014-02-25 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81499.9U CN203748122U (zh) 2014-02-25 2014-02-25 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48122U true CN203748122U (zh) 2014-07-30

Family

ID=51347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8149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48122U (zh) 2014-02-25 2014-02-25 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481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1035A (zh) * 2020-10-30 2021-03-26 佛山市坦斯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aoi输送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1035A (zh) * 2020-10-30 2021-03-26 佛山市坦斯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aoi输送机
CN112551035B (zh) * 2020-10-30 2022-04-15 佛山市坦斯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aoi输送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2123979A3 (en) Solar panel cleaning apparatus
CN108082896A (zh) 一种工厂用移动式输送带表面清扫装置
CN109292368A (zh) 一种胶合板生产加工用输送装置
CN203748122U (zh) 基板清洁机的防卷清洁轮模组
CN203471515U (zh) 抛光机
CN102962214B (zh) 一种用于空调室外机换热器的除尘机构
CN105517719A (zh) 滚轧机轧边器
CN102951421B (zh) 输送装置
CN205416686U (zh) 印刷纸条的送料装置
CN202805973U (zh) 印油辊组件及滚印盖章装置
CN205953139U (zh) 一种防止铝卷偏移的传送机
CN211140752U (zh) 一种可自动转向的高速整层平台
CN108163457A (zh) 一种具备存储功能的皮带输送机构
CN208577222U (zh) 一种退卷机
CN207511328U (zh) 一种旋转辊床
CN102862387A (zh) 一种喷墨印刷设备
CN206951832U (zh) 一种整型设备
CN205369852U (zh) 一种连续自动布料水泥布料装置
CN205098546U (zh) 一种药版块输送链条钩机构
CN113251777A (zh) 一种彩色毛毡纤维烘干处理工艺及设备
CN208689859U (zh) 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led显示屏
CN205110194U (zh) 一种屏幕清洁器
CN204866210U (zh) 一种新型移动电极清灰刷装置
CN206885976U (zh) 带防护板的成品酒输送装置
CN206530119U (zh) 一种立体车库履带式链条拽引横移驱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aipei City, Taiwan, China

Patentee after: OFUN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Taipei City,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DARHARNQ INDUSTRY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