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47550U - 一种通风罩及采用该通风罩的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风罩及采用该通风罩的电动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747550U CN203747550U CN201320673817.6U CN201320673817U CN203747550U CN 203747550 U CN203747550 U CN 203747550U CN 201320673817 U CN201320673817 U CN 201320673817U CN 203747550 U CN203747550 U CN 2037475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channel
- cold air
- plate
- inlet
- hot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108091006146 Channel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3
- 239000000356 contamin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5 non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罩及采用该通风罩的电动机。该通风罩(20)安装于所述电动机的外壳(10)的顶部,其中,所述通风罩(20)具有内腔,该内腔中设有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其中冷风通道具有与大气连通的入口(31)和与外壳进风口(15)连通的出口(32),热风通道具有与外壳出风口(14)连通的入口(33)和与大气连通的出口(34),冷风通道的入口(31)和出口(32)分别设置于通风罩(20)的第一侧板(25)和底板(22),所述热风通道的入口(33)和出口(34)分别设置于通风罩(20)的底板(22)和第二侧板(26),所述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电动机包括上述的通风罩。相比现有技术,该通风罩对电动机具有更好的防护和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电配件,具体而言,其涉及一种通风罩及包括这种通风罩的电动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动机或者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巨大的热量。这些热量有一部分可以通过电动机自身的自然冷却而被散发出去。但是,如果电动机工作时间较长或者电动机的工作环境并不利于电动机自然冷却,热量将逐渐积聚在电动机内部从而使得电动机温度越来越高。此外,高温还会造成电动机零部件的机械强度下降,使润滑油失去作用等,从而影响电动机的工作性能,并对电动机的各个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电动机上一般均布置有辅助冷却装置,比如水冷系统或者风冷系统。相比而言,风冷系统因为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而广泛地运用于各种电动机的辅助冷却。
具体地,电动机的风冷系统通常包括布置于电动机外壳的其中一端的进风口和另一端的出风口,同时在电动机的外壳内布置有离心风扇,该离心风扇可布置在电动机的转轴上。当电动机工作时,离心风扇因为被电动机转轴驱动而使外界的冷空气通过电动机外壳上的进风口被吸入外壳内并流经电动机内的转子和定子等发热元件,之后从电动机外壳上的出风口排出,从而将电动机内的热量排出至外界。基于电动机的整机设计上的考虑,电动机外壳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一般被布置在电动机的顶部。为此,需要同时在电动机的顶部布置一个用于罩住该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通风罩,以防止各种污染物比如水等从进风口和出风口进入电动机内部。
图5以纵向剖面图的形式示出了一种现有技术的通风罩20,其安装于电动机的顶部。该电动机包括外壳10,该外壳10用于容纳电动机的转子、定子、离心风扇等零部件(为了简明起见,未示出)。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通风罩20包括由板体限定出的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其中冷风通道的入口31与在电动机外壳10的两个端部之间的凹槽连通,冷风通道的出口32与位于电动机外壳10的一个端部上方的外壳进风口连通,热风通道的入口33与位于电动机外壳10的一个相对端部的上方的外壳出风口连通,热风通道的出口34位于通风罩的侧面。 电动机工作室,在电动机内部的离心风扇的作用下,外界的冷风将通过冷风通道进入电动机内部,在和电动机内部高温部件换热后,冷风变成了热风并从通风罩的热风通道排出至外界。从图中可以看出,通风罩的热风出口与入口距离较远,从而使得外界的如水滴等污染物无法直接落入热风入口,同时,由于通风罩的冷风通道的顶板相对水平面倾斜,以倾斜方向进入热风出口的污染物也不会流入热风入口并进入电动机内部,所以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
但是,上述通风罩中的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之间具有过大的换热面积,从热风通道流过的热风会明显地加热冷风通道内的冷空气,从而降低电动机冷却效果。此外,该通风罩的结构设置使得其在整体尺寸尤其是高度尺寸过大,在使用时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并且浪费材料,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通风罩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电动机的通风罩。该通风罩具有如下特征:
一种用于电动机的通风罩,所述电动机包括外壳,该外壳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的顶部设置有外壳出风口,该第二端部的顶部设置有外壳进风口,该通风罩安装于所述外壳的顶部,其中,所述通风罩具有由相对的顶板和底板、相对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限定出内腔,该内腔内设有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其中冷风通道具有与大气连通的入口和与外壳进风口连通的出口,热风通道具有与外壳出风口连通的入口和与大气连通的出口,所述冷风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置于通风罩的第一侧板和底板,所述热风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置于通风罩的底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优选地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所述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沿水平方向并排布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罩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明显的优点。例如,因为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沿水平方向并排布置,与现有技术的通风罩相比,针对相同宽度和长度的通风罩,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罩在竖向上的尺寸缩小近一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罩的优点还在于,因为通风罩的冷风通道入口设置于通风罩的第一侧板上,而热风通道的出口位于通风罩的相对的第二侧板上,也就是说,通风罩的冷风通道入口与热风通道出口正好位于通风罩的相反的两个方向,可以有效地预防从热风通道排出的热风再次被吸入冷风通道,保证了电动机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罩内设置有隔板以将该内腔分割成所述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优选 地,所述隔板从通风罩的第一侧板延伸至第二侧板。此外,由于通风罩的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沿水平方向并排布置,用于将通风罩的内腔分割成该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的隔板的尺寸与在现有技术中的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之间的隔板的尺寸相比也减小许多。因为隔板尺寸被明显减小,故减小了从热风通道通过隔板传递至冷风通道的热量,进而保证了电动机冷却效果。
更优选地,所述隔板相对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成一个夹角地延伸。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罩内的隔板被设置呈相对侧板成一个夹角或者说倾斜,也就是说,隔板与侧板并不垂直,可以使得冷风通道入口和热风通道出口可以被尽可能大地被设置在通风罩的侧板上,从而减少通风罩对冷却气流的风阻,以增加电动机的冷却效率。进一步地,设置在通风罩的两个相对的侧板上的冷风通道入口和热风通道出口大致呈长方形开口形式,并且每个开口内布置有支撑杆,以增加通风罩在所述开口处的强度,从便将开口布置得尽可能大。
进一步地,所述冷风通道的底板上设置有从第一侧板延伸至第二侧板的冷风通道防护板。进一步地,所述热风通道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一侧板延伸至第二侧板的热风通道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设置可以增强通风罩对电动机的防护功能,因为该防护板可以防止外界污染物通过冷风通道或热风通道进入电动机内部。优选地,两个侧板上的冷风入口和热风出口均没有延伸至靠近防护板的上夹角处,或者说每个方形开口在靠近防护板的上夹角处形成有挡板,该挡板用于防止污染物倾斜地从该夹角处直接越过防护板进入电动机。
进一步地,所述热风通道的出口布置有防护网。进一步地,所述冷风通道的入口布置有防护网。该防护网的设置可以增强通风罩对电动机的防护作用,以防止异物或污染物直接通过冷风通道或热风通道进入电动机。当然,该防护网也可以替代为其他形式的防护装置,比如防护栅格。同时,防护装置的材料可以根据相应的使用情形采用金属、塑料或者无纺布。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通风罩的电动机。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罩所适用的电动机的透视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罩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通风罩在除去顶板后的立体示意图,主要示出通风罩的内部结构;
图4为图2和图3所示通风罩被安装至电动机上后的纵向剖视示意图;和
图5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一种发动机通风罩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外壳 | 11-第一端 | 12-第二端 | 13-中间部 |
14-外壳出风口 | 15-外壳进风口 | 16-凹槽 | 20-通风罩 |
21-顶板(顶部) | 22-底板(底板) | 23-第一端板 | 24-第二端板 |
25-第一侧板 | 26-第二侧板 | 27-隔板 | 28-冷风通道防护板 |
29-热风通道防护板 | 30-支撑杆 | 31-冷风通道入口 | 32-冷风通道出口 |
33-热风通道入口 | 34-热风通道出口 | 35-挡板 | 40-吊耳 |
50-防护网 |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具体的描述,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及其优点。应当明白,其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条件下进行各种改变或者替换,这些改变和替换均落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通风罩所适用的一种具体的电动机的外壳10,该外壳10用于容纳电动机的转子、定子、离心风扇等零部件(为了简明起见,未示出)。该外壳10整体上呈长方体形状,包括分别位于两端的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之间的中间部13。其中,所述第二端12的顶部设置有外壳进风口15,所述第一端11的顶部设置有外壳出风口14,所述中间部13设有从其顶部分别向两侧壁延伸的两个外壳凹槽16。应当明白的是,图中示出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风罩所适用的一种示例的电动机,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罩的电动机类型有很多,只要符合以下条件即可:该电动机包括外壳,该外壳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位于该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部,该第一端部的顶部设置有外壳进风口,该第二端部的顶部设置有外壳出风口。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罩20的一个具体实例的立体视图。该通风罩20主要包括:相对的顶板21和底板22、相对的第一端板23和第二端板24和相对的第一侧板25和第二侧板26。该通风罩20整体上呈长方体形状,从而在被安装至图1所示发动机外壳10上时,正好与该发动机外壳10的形状基本适配。当然,该通风罩20也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 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被构造成其他的形状或结构。但是,通风罩的形状优选与所使用的发动机外壳形状匹配,从而在通风罩被安装至发送机外壳上后两者呈现出完整而紧凑到构型。通风罩的两个侧板上分别设置有开口(下文将对此开口做进一步说明),同时开口上布置有防护网50,该防护网50用于防止在使用时有物体从该开口进入通风罩内。此外,通风罩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用于方便提抬该通风罩的吊耳40。
图3示出了与上述图2中的通风罩20,只是其中第一侧板25上的防护网50以及顶板21均已被去除,以能清楚地看出该通风罩20的内部结构。从图3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该通风罩20的由所述顶板21、底板22以及相对的第一侧板25和第二侧板26、相对的第一端板23和第二端板24限定组成的内腔内设有隔板27,该隔板27在两个侧板25和26之间延伸,同时也在所述顶板21和底板22之间延伸,以将该内腔分成两个相互隔绝的腔室,其中一个腔室为通风罩的冷风通道,另一个腔室为通风罩的热风通道。冷风通道的入口31和出口32分别设置在通风罩20的第一侧板25和底板22上,而热风通道的入口33和出口34分别设置在通风罩20的底板22和第二侧板26上。所述顶板21、底板22、第一侧板25、第二侧板26、第一端板23和第二端板24之间可以以各种合适的形式相互连接,比如铆接、焊接等等,还可以相互之间一体的形成。所述顶板、底板、侧板和端板可以采用多种合适的材料制成,只要具备相应的强度和耐高温性质即可,优选所述顶板、底板、侧板和端板均由铁片制成。
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是沿水平方向并排布置的,这使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罩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众多的优点。首先,与图5所示的通风罩相比,其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减少了接近一半。在图5所示的通风罩中,其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是沿竖直方向叠加布置的,其中热风通道位于冷风通道上方,所以通风罩的整体高度是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两者的高度之和。而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沿水平方向并排布置,通风罩20的整体高度就是冷风通道或者热风通道的高度。此外,由于通风罩的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沿水平方向并排布置,用于将通风罩20的内腔分割成该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的隔板27的尺寸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之间的隔板的尺寸也减少了很多。从图5可以看出,其隔板沿着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的整个长度延伸。较小的隔板尺寸可以减小从热风通道通过隔板传递至冷风通道的热量,进而保证了电动机的冷却效果。
可以明白,将冷风通道的入口和热风通道的出口设置得尽可能大是十分有利的,因为这可以减小从中经过的气流的阻力。为此,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通风罩20内的隔板27被设置呈相对侧板倾斜,也就是说,隔板与侧板并不垂直。该隔板以这样倾斜的方式进行布置, 可以使得冷风通道入口和热风通道出口可以被尽可能大地被设置在通风罩的侧板上,从而减少通风罩对冷却气流的风阻,以增加电动机的冷却效率。此外,在图3中可以看出,设置在通风罩的两个相对的侧板25和26上的冷风通道入口31和热风通道出口34大致呈长方形开口形式,并且每个开口内布置有支撑杆30,以增加通风罩20在所述开口处的强度,从便将开口布置得尽可能大。
从图3中还可以看出,通风罩20的冷风通道入口31设置于通风罩20的第一侧板25上,而热风通道的出口34位于通风罩20的相对的第二侧板26上。由于通风罩20的冷风通道入口31与热风通道出口34正好位于通风罩20的相反的两个方向,所以可以有效地预防从热风通道排出的热风再次被吸入冷风通道,保证了电动机的冷却效果。
此外,为了增强通风罩对电动机的防护功能,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在底板22上分别设置有向上突起的冷风通道防护板28和热风通道防护板29。所述防护板用于防止外界污染物通过冷风通道或热风通道进入电动机内部。两个侧板上的冷风入口31和热风出口34均没有延伸至靠近防护板的上夹角处,或者说每个方形开口在靠近防护板的上夹角处形成有挡板,该挡板用于防止污染物倾斜地从该夹角处直接越过防护板进入电动机。
图4示出了图3所示通风罩20在被安装至电动机上后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其中,电动机仅仅示出了其外壳10,而其内部的定子、转子等部件被省去以便更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如图所示,通风罩20安装在电动机的外壳10顶部,此时,通风罩20的冷风通道的入口31与大气连通,而其出口32与电动机的外壳进风口15连通;同时,通风罩20的热风通道的入口33与电动机的外壳出风口14连通,而其出口34与外界连通。从而,在发动机工作时,电动机内的离心风扇随转子转动而在电动机外壳内形成负压,从而外界的冷空气从电动机外壳的侧面上的凹槽通过冷风通道进入电动机内部,经与电动机内部的各个高温零部件换热变成热风后,从外壳出风口经热风通道排出至外界。
上述通风罩可以对电动机进行有效的防护。如图所示,由于冷风通道的入口31和热风通道的出口34均设置在通风罩20的侧板上,所以可以有效地防止比如雨水等污染物直接落入冷风通道或热风通道并进入电动机内部。而对于倾斜地落入冷风通道或热风通道内的污染物,可以被设置在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内的防护板28和29挡住,以防止其进一步进入电动机内部。
如上文所述,通风罩的第一侧板上的冷风通道入口31布置有防护网50。可以想到的是,为增强通风罩对电动机的防护作用,在冷风通道的入口31和热风通道的出口4上均可以布置防护网,以防止异物或污染物直接通过冷风通道或热风通道进入电动机。当然,该防护网也 可以替代为其他形式的防护装置,比如防护栅格。同时,防护装置的材料可以根据相应的使用情形采用金属、塑料或者无纺布。
在本文中,关于方位的术语,比如上、下、背面、正面、前、后、竖直和水平等,其使用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而并不是对方案本身的限制。应当明白,这些术语可以以其他的表述进行代替,只要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本意。
应当理解,虽然上文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其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权利要求书中的权项予以确定,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为了例示本实用新型欲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或特征,这些实施例无意用于代替各个权项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体现的技术方案,同时还包括上文没有列出的与本实用新型不相背离的其他实施例。
Claims (11)
1.一种通风罩(20),所述通风罩(20)具有由相对的顶板(21)和底板(22)、相对的第一侧板(25)和第二侧板(26)和相对的第一端板(23)和第二端板(24)限定出的内腔,该内腔中设有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其中冷风通道具有与大气连通的冷风通道入口(31),和冷风通道出口(32);热风通道具有热风通道入口(33)和与大气连通的热风通道出口(34),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风通道入口(31)和出口(32)分别设置于通风罩(20)的第一侧板(25)和底板(22),所述热风通道入口(33)和出口(34)分别设置于通风罩(20)的底板(22)和第二侧板(26),所述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并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罩(20)内设置有隔板(27)以将所述内腔分割成所述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7)从通风罩(20)的第一侧板(25)延伸至第二侧板(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7)相对第一侧板(25)和第二侧(26)板成一个夹角地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通道的底板(22)上设置有从第一侧板(25)延伸至第二侧板(26)的冷风通道防护板(28)。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通道的底板(22)上设置有从第一侧板(25)延伸至第二侧板(26)的热风通道防护板(29)。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通道的入口(31)布置有防护网(5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通道的入口(31)布置有支撑杆(3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通道的入口(31)在靠近冷风通道防护板(28)一侧的上夹角处形成有挡板(3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
11.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673817.6U CN203747550U (zh) | 2013-10-29 | 2013-10-29 | 一种通风罩及采用该通风罩的电动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673817.6U CN203747550U (zh) | 2013-10-29 | 2013-10-29 | 一种通风罩及采用该通风罩的电动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747550U true CN203747550U (zh) | 2014-07-30 |
Family
ID=51347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67381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47550U (zh) | 2013-10-29 | 2013-10-29 | 一种通风罩及采用该通风罩的电动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74755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47248A (zh) * | 2017-04-27 | 2017-09-08 |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发电机散热回收系统 |
-
2013
- 2013-10-29 CN CN201320673817.6U patent/CN20374755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47248A (zh) * | 2017-04-27 | 2017-09-08 |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发电机散热回收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66672B (zh) | 窗机空调 | |
CN107110001B (zh) | 车辆用送风装置 | |
CN103929929B (zh) | 一种大功率户外机柜散热风道结构 | |
CN208349374U (zh) | 抽油烟机 | |
CN204678510U (zh) | 窗机空调 | |
CN104061632A (zh) | 空调器室外机 | |
US7879122B2 (en) | Air filter and fan device for vehicle ventilation systems | |
CN203747550U (zh) | 一种通风罩及采用该通风罩的电动机 | |
CN203147930U (zh) | 空调器室外机 | |
CN106276446B (zh) | 电梯控制装置 | |
CN203607987U (zh) | 用于电动机的通风罩 | |
CN202310421U (zh) | 一种电控柜的散热装置 | |
CN202231527U (zh) | 一种高防护等级发电机防护罩 | |
CN214223451U (zh) | 一种泳池热泵机 | |
CN211345586U (zh) | 空调室外机的外壳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 |
JP5617931B2 (ja) | エレベータの冷却装置 | |
JP4274598B2 (ja) | エンジンヒートポンプの室外機 | |
EP3124767A1 (en) | Package-storage-type engine power generator | |
CN206317644U (zh) | 车载空调 | |
CN207093334U (zh) | 矿用空压机的箱体结构和空压机 | |
CN111735116A (zh) | 移动空调 | |
CN205191730U (zh) | 空调器 | |
CN206322754U (zh) | 电池包 | |
CN206322752U (zh) | 电池包 | |
CN205064195U (zh) | 带隔层的风力发电机组机舱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