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44094U - 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44094U
CN203744094U CN201420123366.3U CN201420123366U CN203744094U CN 203744094 U CN203744094 U CN 203744094U CN 201420123366 U CN201420123366 U CN 201420123366U CN 203744094 U CN203744094 U CN 2037440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econdary cell
main body
emitting component
ligh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2336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富山和也
井上优
辻俊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440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4409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能对主体更容易地装卸二次电池并能降低成本。单元部具有发光元件和透镜,并且安装于主体内。二次电池与单元部分体设置,并且从主体的一端侧沿着发光元件的光射出方向相对于主体可装卸。点灯单元具备电路基板、监视器以及检修开关。电路基板沿发光元件的光的射出方向而设。监视器以及检修开关安装于电路基板的端部并与主体的一端侧面对。点灯单元在非停电时通过来自外部电源的供电对二次电池充电,在停电时或检查时,通过外部电源或二次电池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的供电进行动作而使发光元件点亮。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具备二次电池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具有二次电池的照明装置,已知例如应急照明装置、应急灯或安全出口指示灯等。作为这种照明装置的光源,以往使用例如卤素灯等白炽灯,通过反射板等控制配光。所以,在从主体卸下二次电池时,需要卸下光源以及反射体等,更换二次电池需要较长工时。
近年来,作为上述的照明装置,例如有将发光二极管(LED)等发光元件用作光源的装置。而且,通过构成为:在覆盖主体下部的开口的支承部件的下部设置发光元件和覆盖该发光元件的光学控制部件,并且在该支承部件上一体地支承二次电池,经由该支承部件,使二次电池与发光元件以及光学控制部件一起相对于主体移动而进行装卸,从而减少二次电池的更换工时,并防止发光元件与光学控制部件的位置偏移。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2-84324号公报
但是,若要使光源(发光元件)与二次电池一起相对于主体移动,发光元件与主体的热连接结构变得复杂,不容易确保充分的散热性,不利于发光元件的发光效率的维持。
此外,设置显示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的充电监视器等时,例如,如果采用将安装有充电监视器的基板一体地支承于支承部件的结构,则结构会变复杂,如果使基板与支承部件分开设置,则在充电监视器与支承部件之间还另外需要用于将充电监视器的显示传递至支承部件的下方的反射部件等部件,因而不易于成本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想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相对于主体能够容易装卸二次电池,并且还能够降低成本的照明装置。
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具有:主体、单元、二次电池和点灯单元。主体的一端侧开口。单元具有发光元件和光学控制部件,并且安装于主体内。发光元件设于主体的一端侧。光学控制部件控制发光元件的配光。二次电池与单元分体设置,并且可从主体的一端侧沿着发光元件的光射出方向相对于主体进行装卸。点灯单元具有电路基板和功能部。电路基板沿着发光元件的光射出方向设置。功能部安装于电路基板的端部,并与主体的一端侧面对。点灯单元容纳于单元中,并在非停电时通过来自外部电源的供电对二次电池充电,在停电时和检查时中的某一情况下通过来自外部电源与二次电池的至少一个的供电来点亮发光元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期待无需从主体卸下或移动发光元件,就能将二次电池相对于主体容易装卸,并且能减少功能部用的部件等,从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及图1b是示意性地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说明剖视图,图1a表示安装有二次电池的状态,图1b表示卸下了二次电池的状态。
图2a及图2b是从安装面侧示意性地示出该照明装置的说明平面图,腿2a表示安装有支承构造物的状态,图2b表示卸下了支承构造物的状态。
图3是表示该照明装置的电路结构的框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说明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照明装置;15:主体;16:作为单元的单元部;17:二次电池;18:外部电源;31:作为散热体的框体;32:发光元件;34:作为光学控制部件的透镜;35:点灯单元;43:电路基板;44:作为功能部的监视器;45:作为功能部的检修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
在图1a、图1b以及图2a、图2b中,11表示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11为例如在停电等紧急情况下点亮的应急灯,是埋入设置于走廊或通道等的上方的安装面即天花板面12的埋入型照明器具。
该照明装置11具备:主体15、容纳于该主体15的作为单元的单元部16、应急电源即二次电池(蓄电池)17、与外部电源18(图3)连接的端子台19、作为支承构造物的装饰框20。
另外,照明装置11能适用于以二次电池17作为电源的室内或室外的所有的照明装置,例如具有常用点灯电路的安全出口指示灯等。此外,不限于天花板埋入型,也可以是用直接安装型、悬吊型等以其它设置方式进行设置的装置。
主体15例如由铝等金属形成,呈为在作为一端的下端部具备被装饰框20覆盖的开口25的大致有盖圆筒状。此外,在该主体15的一侧部(外周部)开有使端子台19露出的侧部开口26。而且,在该主体15的与侧部开口26的开口方向交叉(正交)的方向的两侧部,分别安装有作为用于将主体15固定于天花板面12的被设置部件27上的固定构件的未图示的安装弹簧。
单元部16例如具备:由合成树脂或金属等形成的框体31、具有向下方射出光的发光元件32的光源33、作为控制从该光源33(发光元件32)射出的光的配光的光学控制部件的透镜34,并将正常状态下使二次电池17充电,紧急状态或检修时将该充电的二次电池17作为电源而使光源33(发光元件32)点亮的点灯单元35容纳于框体31。
框体31紧固于主体15内。这里,框体31(单元部16)紧固于主体15是指相对于主体15无法简单拆下框体31(单元部16)的状态,例如,是指框体31(单元部16)相对于主体15被螺纹固定,或用粘着剂粘着。此外,该框体31形成为在与主体15的下端部的开口25相对的下端部具备平面状的安装面部36的箱状。安装面部36例如具有:沿主体15的内周面的大致半周的半圆弧状的外缘部36a、从该外缘部36a的两侧部沿着主体15的径向朝主体15的中心轴方向直线状地延伸的直线部36b、36b、和连结于该直线部36b、36b之间并相对于外缘部36a朝相反方向鼓出的半圆弧状的突出部36c。此外,在该安装面部36上,多个露出开口36d例如沿着直线部36b、36b、即沿着主体15的径向排列成直线状且开设在光源33的两侧。
发光元件32例如使用发光二极管或激光二极管等半导体发光元件,或有机EL元件(OLED)等,例如将白色光向下方射出。在将发光二极管用作该发光元件32的情况下,例如构成为蓝色发光二极管芯片被受该蓝色发光二极管芯片激发的黄色的荧光体覆盖。
光源33具备光源基板41,在该光源基板41上安装有多个上述发光元件32。而且,该光源33一体地固定于单元部16的框体31的安装面部36。
光源基板41例如由金属形成为沿着框体31的安装面部36的突出部36c的形状的圆形状,以外缘部沿着该突出部36c的外周的方式配置。
透镜34用于使从光源33(发光元件32)射出的光扩散,并且由例如玻璃或具有耐热性的聚碳酸酯等合成树脂等、具有透光性的(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形成,以覆盖光源33(发光元件32)的方式配置。该透镜34构成为:呈外周部沿着框体31的安装面部36的突出部36c的形状的圆形状,作为使光射出的射出面的下部以球面状(圆顶状)向下方鼓出,使来自光源33(发光元件32)的光扩散以便符合由应急灯的规定规格所规定的配光特性。另外,该透镜34也可以是在合成树脂的表面设置玻璃的透镜。
点灯单元35具有:构成有各种电路的四边形平板状的电路基板43、安装于该电路基板43的作为功能部的通知构件即各种监视器44、以及作为功能部的检修构件即检修开关45等。
电路基板43在主体15的中心轴近旁的位置沿着该中心轴即沿着上下方向容纳于框体31,例如沿着该框体31的安装面部36的直线部36b、36b。即,该电路基板43配置成沿着光源33(发光元件32)的光射出方向具有安装面。
监视器44是通知二次电池17的充电状态的充电监视器、以及通知光源33(发光元件32)的状态的光源监视器等,例如由发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构成,通过其点亮状态来进行各种通知。这些监视器44在电路基板43的下端部,朝向下方即朝向安装面部36或装饰框20安装,并且面对露出开口36d可从装饰框20的下方观察到。
检修开关45用于进行法令等所规定的检修,面对露出开口36d,并且具有从该露出开口36d向装饰框20的下方引出的拉绳或按钮开关等,可以在照明装置11的外部进行操作。而且,该检修开关45通过拉绳或按钮开关的操作,例如切断外部电源18而从二次电池17向点灯单元35等供给电源,检查光源33(发光元件32)是否正常发光等,能检查二次电池17的充电状态、点灯单元35的各种电路的状态、以及光源33(发光元件32)的状态等。另外,该检修开关45还可以是从外部接收检修开始信号的接收部。
二次电池17是例如镍镉电池、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等可充电的电池,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例如4个)电池装入电池框体47内而构成电池组(组电池)48,从开口25可装卸地容纳于主体15。这里,电池框体47形成为:将各二次电池17与长度方向互相平行地进行容纳,与连结二次电池17的两极的轴正交的面即水平面上的剖面沿着框体31的安装面部36的突出部36c的形状弯曲成圆弧凹状。因此,单元部16和电池组48(二次电池17)容纳于主体15中在上下方向即光源33(发光元件32)的光射出方向不相重叠的位置上。此外,在电池框体47上设置有与各二次电池17电连接的未图示的连接器部,在电池组48(二次电池17)容纳于主体15内的状态下,二次电池17经由该连接器部与单元部16电连接。
外部电源18(图3)例如可以为商用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等任意的电源。
端子台19经由未图示的电线将外部电源18与单元部16的点灯单元35电连接,配置成与主体15的侧部开口26相对。即,该端子台19隔着点灯单元35的电路基板43配置于二次电池17(电池组48)的相反侧。换言之,在主体15内,二次电池17和端子台19夹着电路基板43(点灯单元35)配置。而且,在该端子台19上配置有连接电线的连接开口以及未图示的解除按钮并在侧部开口26露出,对于连接开口能从主体15的侧方(与光源33(发光元件32)的光的射出方向交叉(正交)的方向)将电线插入连接,并且能够从侧方操作解除按钮来解除插入连接到连接开口的电线的保持。另外,该端子台19例如可以在主体15内配置于单元部16的框体31的外部或内部,也可以替代侧部开口26而配置于主体15的外部。
装饰框20例如与主体15同样由铝等金属一体地形成,具备:作为覆盖主体15的开口25的大小的圆形板状的支承构造物主体的装饰框主体51、从该装饰框主体51突出的安装片部52。
装饰框主体51是从下方支承二次电池17(电池组48)的部分,是在安装于主体15的状态下与单元部16的框体31的安装面部36的下部重叠的部分。在该装饰框主体51中,在中央部开有供透镜34插入以使透镜34向下方突出的圆形的开口部55,并且在该开口部55,沿着径向直线状开有能够从下方观察监视器44,并且用于使检修开关45向下方突出的孔部56。即,各孔部56形成为在将装饰框20安装于主体15的状态下与各露出开口36d重叠,换言之,形成在与各露出开口36d的下方对置的位置。
安装片部52呈与装饰框主体51形成为同心状的圆环状,截面呈L字状。而且,该安装片部52例如相对于主体15的开口25从下方插入,从主体15的侧方经由未图示的螺丝等的固定部件而固定于主体15。
接下来,说明照明装置11的电路结构。
如图3所示,在照明装置11中,端子台19分别与停电检测构件61以及充电电路62等连接。
停电检测构件61与作为点灯控制构件的点灯控制部64电连接,当检测到施加于端子台19的外部电源18的电压在预定时间内处于预定值以下时,向点灯控制部64提供表示外部电源18停电的停电检测信号。
充电电路62将外部电源18转换为预定电压的直流,向二次电池17供给,使该二次电池17充电。另外,也可以是构成为,例如,当二次电池17成为充满电的状态时,点灯控制部64检测出二次电池17的满充电,点灯控制部64使监视器44点亮。
二次电池17上连接有应急点灯电路66。该应急点灯电路66是在外部电源18停电等紧急时刻,将二次电池17作为电源,用恒定电流点亮光源33(发光元件32)的电路。而且,该应急点灯电路66经由点灯控制部64与光源33(发光元件32)电连接。
点灯控制部64在外部电源18停电等紧急时刻,接收来自检测该停电的停电检测构件61的停电检测信号,通过应急点灯电路66使光源33(发光元件32)点亮预定时间以上。
停电检测构件61上连接有作为控制构件的控制部68。该控制部68上连接有检修开关45以及接收部69。而且,如果下拉检修开关45的拉绳或按下按钮开关,则控制部68检测拉绳的操作,并发出如下指令:该指令使点灯控制部64向充电电路62发出二次电池17的充电中止指令,并且使应急点灯电路66通过来自二次电池17的电力供给对光源33(发光元件32)进行点亮控制。此外,从与照明装置11分开设置的未图示的遥控器通过红外线指示开始检修时,经由接收部69接收检修开始信号,然后进行与操作检修开关45时相同的动作。
而且,点灯单元35由停电检测构件61、充电电路62、二次电池17、点灯控制部64、应急点灯电路66、控制部68、接收部69、监视器44以及检修开关45等构成。
接下来,说明照明装置11的动作。
在从外部电源18进行电力供给的正常状态下,二次电池17通过充电电路62充电。另外,二次电池17的充电状态,例如二次电池17充满电时,可以通过监视器44进行通知。
在外部电源18停止电力供给的紧急状态下,停电检测构件61检测外部电源18的电力供给的停止,点灯控制部64向应急点灯电路66发出通过二次电池17的电力供给点亮光源33(发光元件32)的指令,应急点灯电路66根据二次电池17的电力供给开始对光源33(发光元件32)的点亮控制。
另一方面,接收部69接收了从遥控器发送的检修开始信号、或操作了检修开关45而进行检修时,控制部68检测接收部69对检修开始信号的接收或检修开关45的操作,向点灯控制部64发出停止充电电路62对二次电池17的充电的指令,点灯控制部64使充电电路62对二次电池17的充电停止。接下来,控制部68向点灯控制部64发出使电流从点灯控制部64流向二次电池17的指令,点灯控制部64将电流输入给二次电池17。此时,优选对二次电池17输入10秒左右的大电流。接下来,点灯控制部64检测电流流动时的二次电池17的阻抗。而且,该点灯控制部64向控制部68发送检测到的二次电池17的阻抗的值即检测值。控制部68接收从点灯控制部64发送的检测值,并与存储于控制部68的阈值进行比较,根据其比较结果判断二次电池17的寿命。进而,控制部68根据该二次电池17的寿命的判断结果,向点灯控制部64发出对监视器44进行点亮控制的指令,并且对点灯控制部64发出重新开始充电电路62对二次电池17的充电的指令,充电电路62对二次电池17进行充电。
另外,在接收部69接收到从遥控器发送来的用于中止检修的检修中止信号、或者为了中止检修而操作了检修开关45的情况下,当检修中止操作发生在充电电路62对二次电池17的充电停止之前时,控制部68向点灯控制部64发出使充电电路62继续对二次电池17充电的指令,充电电路62不中断充电而继续二次电池17的充电。另一方面,当检修中止操作发生在充电电路62对二次电池17的充电停止之后、并且是从点灯控制部64向二次电池17输入电流之前或之后时,控制部68向点灯控制部64发出重新开始充电电路62对二次电池17的充电的指令,充电电路62重新对二次电池17进行充电。而且,当检修中止操作发生在点灯控制部64检测到电流流动时的二次电池17的阻抗之后时,控制部68可以向点灯控制部64发出重新开始充电电路62对二次电池17的充电的指令,或者根据存储于控制部68的阈值与检测值的比较结果,判断二次电池17的寿命,并在点灯控制部64根据该判断结果对监视器44进行点亮控制之后,重新开始充电电路62对二次电池17的充电。
在更换二次电池17时,图1b所示,从如图1a所示的状态将装饰框20从主体15下部卸下,并解除连接二次电池17与单元部16的连接器部的连接,从而将二次电池17(电池组48)从主体15的开口25,以滑向光源33(发光元件32)的光射出方向即下方的方式卸下。此时,单元部16与主体15紧固,配置于该单元部16的框体31的安装面部36的光源33(发光元件32)以及透镜34,维持原来的位置。
如上所述,根据上述第1实施方式,无需卸下光源33(发光元件32)即可卸下二次电池17,所以能以较少的工时容易地更换二次电池17。
通过例如将发光二极管用作发光元件32,能使光源33以及透镜34小型化而集中配置于狭窄的空间,所以在主体15能够形成无需卸下光源33就可以仅卸下二次电池17的空间。
在将发光二极管用作发光元件32的情况下,发光二极管一般具有40000小时左右的寿命,所以几乎不需更换。因此,即使通过单元部16的框体31将光源33(发光元件32)固定于主体15,也不会降低使用便利性。
通过将电路基板43沿着光源33(发光元件32)的光射出方向配置成垂直状,能够在电路基板43的下端部配置监视器44、检修开关45。因此,不需要从下方观察监视器44所需的反射体等其它部件,可以通过装饰框20直接从下方观察,能够提高可见性,并且能进一步降低成本。
此外,应急用照明装置11要求大范围的配光,而用作发光元件32的发光二极管的配光窄,所以需要通过透镜34来大幅扩大配光,并且在地面上需要确保预定的照度(1勒克司),且需要确保预定的应急点亮时间(至少30分)。因此,为了得到充分的配光以及照度,需要提高光源33(发光元件32)和透镜34的配置精度,为了得到充分的散热时间,需要确保充分的散热性以提高光源33(发光元件32)的发光效率。所以,如以往的那样,若采用可装卸光源的结构,用于得到上述配置精度的各光学系部件的固定构造不容易,并且用于得到可靠的散热性的热连接结构也复杂,将不利于发光效率的维持(散热设计)。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将具备光源33(发光元件32)以及透镜34的单元部16紧固于主体15、且在卸下二次电池17等时也不卸下的结构,所以能够提高光源33和透镜34的配置精度,并且无需采用复杂的热连接结构即可通过例如框体31对来自点亮时的光源33(发光元件32)的热进行有效的散热,所以有利于配光以及散热设计。
并且,端子台19相对于朝向侧方开口的连接开口装卸电线,所以灰尘难以从上方进入,能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进而,端子台19中,用于解除电线的保持的解除按钮位于主体15的侧方,所以无需从主体15卸下安装于主体15内的各部件即可轻松地卸下电线。
此外,由于将端子台19容纳于电路基板43侧(框体31),所以能够在主体15内确保二次电池17的容纳空间,能实现照明装置11的尺寸的小型化。
接下来,参照图4说明第2实施方式。另外,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以及作用,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单元部16的框体31是由例如铝等散热性优越的材质(金属)形成的散热体,光源33的光源基板41相对于框体31的安装面部36热连接,并且点灯单元35(电路基板43等)以及二次电池17(电池框体47)相对于框体31热连接。此外,端子台19相对于电路基板43(点灯单元35)配置于与二次电池17(电池组48)相同的一侧。
而且,在从外部电源18供给电力的正常状态下,对二次电池17充电的点灯单元35的充电电路62的发热以及二次电池17的发热分别传递至框体31,该热量经由框体31以及主体15而被散热。
另一方面,在外部电源18停止电力供给的紧急状态下,来自点亮的光源33(发光元件32)的热经由光源基板41传递至框体31的安装面部36,该热量经由框体31以及主体15被散热。
如此,以往,为了确保二次电池的额定寿命,在正常状态下需要使二次电池的表面温度在一定温度以下,并且也需要点灯单元的散热构造,而在应急点亮时则需要光源(发光元件)的散热构造。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应急用的照明装置11在正常情况下不点亮光源33(发光元件32),不需要对光源33(发光元件32)散热,另一方面,由于具备对二次电池17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62的点灯单元35会发热,所以能够有效地通过框体31对作为热源的点灯单元35散热,能够将二次电池17的电池表面温度容易地控制在一定温度以下。另一方面,在停电等紧急情况下,光源33的发光元件32点亮,成为主要的热源,而该光源33(发光元件32)为了得到适当的地面照度,需要散热,所以通过与光源33(发光元件32)热连接的框体31,光源33(发光元件32)的散热变得有利。
另外,在上述的第2在实施方式中,将框体31自身作为了散热体,但也可以另外设置散热板等散热体,并对该散热体分别热连接框体31(点灯单元35)、光源33(发光元件32)以及二次电池17,从而使正常情况下的点灯单元35以及二次电池17的散热、和紧急情况下的光源33(发光元件32)的散热成为可能。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功能部,不只有监视器44和检修开关45,可以使用具备各种功能的构件。
以下,说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第1变形例)
以往,二次电池安装于主体内,通过点灯单元与二次电池的组合,根据负载的大小,分别对充电电流以及放电电流进行最优的设计。但是,由于二次电池的容量以及电池单元数根据应急点亮时间30分钟、60分钟等预定的分类进行选择,所以如果分别进行最优化,则对例如应急点亮时间为60分钟的需求较少的结构而言,成本将会升高。另一方面,最近的防灾用的照明装置,例如地下层、大规模建筑物的防灾照明中,需要长时间的应急点亮时间,需求比以前高。因此,可以在点灯单元35等单元部16侧具备连接了点灯单元35与二次电池17时检测二次电池17的电压的检测构件,例如控制部68等根据该电压识别二次电池17的容量,根据该识别的容量从预先存储的应急点亮时间之中选择并决定最适合的应急点亮时间,点灯控制部64根据该应急点亮时间决定二次电池17的放电电流,由此,通过二次电池17的安装能够自动地选择期望的应急点亮时间。其结果,无需根据建筑物的特征改变点灯单元35等的主体15侧,仅通过选择二次电池17就能改变应急点亮时间(与不同的应急点亮时间对应),能够提供低价且应急点亮时间长的照明装置11用作应急灯。
(第2变形例)
以往,应急用的照明装置11有二次电池内置型(二次电池搭载型)和另外具有二次电池等的电源另置型,但没有监视多个电池的照明装置。例如,对二次电池内置型而言,应急点亮时间被二次电池的容量所限定,所以在紧急时刻安全地进行避难或进行作业的时间受到约束。因此,在具备正常状态下通过来自外部电源18的供电点亮光源33(发光元件32)的常用点灯电路的应急灯、安全出口指示灯等所谓的兼用型的照明装置11中,还可以设置外部电源18被切断时切换到应急用电源(电池)的切换装置、具有监视二次电池17的充电状态等状态(充电电压)的功能的监视构件、根据内置的二次电池17和设于主体15的外部的另外的二次电池的多个二次电池的各个充电状态(充电电压)来切换应急用电源的切换构件。在这种情况下,在监视构件检测到内置的二次电池17为放电终止电压时,通过切换构件将电源切换连接于设置于主体15的外部的二次电池设备,从而能够延长应急点亮时间。其结果,由于能使应急点亮时间持续得较长,即使是大规模建筑物等,也能提供更安心的防灾照明系统。
(第3变形例)
作为以往的应急灯或安全出口指示灯等应急用的照明装置的自动检修系统,只有通知二次电池的寿命末期(寿末)将尽的系统,在实施了自动检修并通知了二次电池的寿命而进行维护时,需要及早准备更换用的二次电池。因此,除了自动检修中的二次电池17的寿命判定的检测值之外,也可以设定比二次电池17的寿命判定高的检测值,通知二次电池17的寿命的阶段水平。即,可以将阈值设置成比自动检修中的二次电池17的寿命判定值高一些,当作为二次电池17的寿命判定值没有问题,但低于二次电池17的寿命将尽判定值时,虽然未到马上更换二次电池17的水平,但通知二次电池17接近寿命将尽的内容。这样,除了自动检修中的二次电池17的寿命判定的检测值之外,通过设定比二次电池17的寿命判定高的检测值,通知二次电池17的寿命的阶段水平,由此能够在下一次检修之前准备更换用的二次电池17。另外,在该系统中,优选使用例如远程控制器(遥控器)。即,优选采用如下系统:照明装置11的接收部69接收到从远程控制器输出的检修指令时进行该检修,并且在照明装置11中设置发送部(发信模块),使其与远程控制器双向通信,从而向远程控制器通知。即,如果利用照明装置11自身的监视器44等通知二次电池17的寿命将尽,则有可能与二次电池17的寿命末期的通知混淆,因此通过不在监视器44等上通知,而例如在施工管理者持有的专用远程控制器上通知,从而能够避免上述那样的混淆,并且施工管理者能用专用的远程控制器收集信息,管理日志。
(第4变形例)
以往,在照明装置以及二次电池中,将其制造编号、样式等显示于铭板。此外,光源利用监视器显示寿命时间,但未显示照明装置以及二次电池的使用期间(使用开始时期以及使用期间等)。所以,要想确认照明装置以及二次电池的使用期间,需要确认照明装置及内置的二次电池的铭板,确认作业费时。因此,可以在照明装置11中设置发送部(发信模块),使其具有发送该照明装置11、光源33以及二次电池17的信息的功能。具体而言,可以使照明装置11对照明装置11、光源33(发光元件32)以及二次电池17的使用期间(安装于主体15的时间)进行计时并发送,或发送确定照明装置11以及二次电池17的制造编号(型号等)。此外,优选使用远程控制器(遥控器)来进行这些信息的发送接收。即,优选采用如下系统,当照明装置11的接收部69接收到从远程控制器输出的确认指令时,从照明装置11的发送部向远程控制器发送信息。其结果,无需确认铭板的显示而通过远程控制器就能容易地确认照明装置11以及二次电池17的信息,所以维护变得更容易。此外,由于通过远程控制器的操作确认照明装置11、光源33(发光元件32)以及二次电池17的使用期间,因此容易创建照明装置11的更新计划、光源33(发光元件32)或二次电池17的更换计划。此外,在照明装置11中可以设置用于对该照明装置11、光源33(发光元件32)以及二次电池17等的使用开始计时的使用开始开关(更换开关)。而且,通过在光源33(发光元件32)、二次电池17等的更换时开启使用开始开关,能够确认下一次的更换。进而,该使用开始开关也可以设于远程控制器,在这种情况下,维护作业变得更容易。进而,也可以通过移动电话、平板PC或智能手机等通用的通信终端或设置于建筑物等的集中控制装置等进行与远程控制器同样的操作。例如使用通信终端时,根据从例如照明装置11发出的制造编号,对更换部件进行网络订购等服务变得容易,维护作业变得容易,在使用了集中控制装置时,建筑物整体的维护作业变得更容易。
(第5变形例)
以往的应急用的照明装置大致分类为二次电池内置型和电源另置型,二次电池内置型由于分别搭载有二次电池,所以安全性高,电源另置型可以对外部的统一电源进行集中管理,所以维护以及对其它设备的应用便利性高。最近,太阳电池、DC供电等设施越来越发达。因此,在具备常用点灯电路的应急灯、安全出口指示灯等的所谓的兼用型照明装置11中,在正常点亮用的外部电源18被切断时的紧急状态下,如果从外部的DC电源供电,则可以不对二次电池17充电,使用常用点灯电路,利用来自该DC电源的供电对光源33(发光元件32)进行点亮控制。具体而言,通过对常用点灯电路,除了设置电源监视电路之外,还设置判断电源是外部电源18(AC电源)还是DC电源的电路,从而即使是从外部供给的DC电源的备用电源也能应急点亮。此外,如此,在紧急时刻利用来自DC电源的供电通过常用点灯电路将光源33(发光元件32)点亮时,优选使常用点灯电路侧的调光功能无效,进行固定的应急点亮。进而,在来自外部的DC电源被切断时,优选用内部的二次电池17进行应急点亮。其结果,能够提供如下应急用的照明装置11:该照明装置不管是由外部的DC电源提供紧急时的备用电源的电源另置型系统,还是在各个照明装置11上搭载备用电源的二次电池内置型,在停电时可应急点亮以及外部应急电源也可应急点亮、且维持更好的安全性。
(第6的变形例)
以往,有仅进行应急用的照明装置的状态监视的系统,但通知二次电池的寿命的监视器只进行闪烁或点亮,所以难以详细把握二次电池的更换时机和充电状态。因此,也可以设置监视二次电池17的容量的同时根据二次电池17的残量状况控制充电的单元。特别是,近年来,作为二次电池17采用锂离子电池的情况下,放电曲线的预测比以往的电池(镍氢电池)更容易,所以能更容易监视以及管理二次电池17的状态。此外,为了用数值显示二次电池17的容量的监视结果,例如也可以具备有机EL监视器等显示构件。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具体把握二次电池17的充电程度。进而,也可以设置对二次电池17的容量为空的状态到充满电的时间进行计时,并监视二次电池17的充电状态的差异的监视构件。其结果,在正常时或检修时根据需要能够准确地把握二次电池17的状态,能够进行恰当的更换维护,所以能够提供稳定的防灾系统。
(第7的变形例)
在作为光源的发光元件使用发光二极管的近年来的照明装置中,需要检测发光二极管模块的短路等,所以开始需求对光源(发光元件)的状态进行监视的系统。因此,在具备常用点灯电路的应急灯、安全出口指示灯等所谓的兼用型的照明装置11中,也可以利用例如通用的DALI(DigitalAddressable Lighting Interface,数字可寻址照明接口)信号控制常用点灯电路。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该DALI的协议,监视常用点亮时与应急点亮时的状态,并且能够利用DALI容易地赋予地址,所以能进一步简化以往的用于应急用的照明装置11自动检修系统的地址赋予,能够提供低价且能够监视常用点亮时和应急点亮时两者的应急用检修系统。
(第8的变形例)
以往,在JISC61000-3-2中规定了电源输入高频,在作为电容器输入电路的应急灯电源中,难以满足高频规格级别C。作为抑制高频电流的最简单的方法,可以考虑追加有源滤波电路,但价格昂贵,部件数也会增加。此外,通过降低作为电容器输入的电容器自身的容量,能够改善高频电流,但对与大范围的电源电压对应的所谓的自由电压型的照明装置而言,电源电压如果使用100V系,则次级侧有纹波或者初级侧的电解电容器的充放电时的电压差变大,会对电解电容器造成应力。因此,在具备常用点灯电路的应急灯、安全出口指示灯等的所谓的兼用型的照明装置11中,关于紧急时刻的电源,也可以设置监视电源电压的电源监视构件、和根据由该电源监视构件监视到的电源电压切换整流用的电容器的容量的容量切换构件。而且,通过以100V系和200V系切换作为电容器输入的应急灯电源的电容器容量,能够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具体而言,在100V系的情况下,电源的输入电流变得比200V系大,所以不必太过抑制高频电流,所以选择比较大容量的整流用电容器。另一方面,在200V系的情况下,电源的输入电流减小,所以选择容量相对较小的整流用电容器。该电容器的容量的切换如下:用电源监视构件监视电源电压,例如使用半导体开关用作容量切换构件来切换容量。其结果,无需追加有源滤波电路,在自由电压型的照明装置11中,也能够以简单的电路结构容易地对高频电流进行切换、抑制。另外,电源监视构件可以共用切换常用时和应急点亮的切换电压电路。
而且,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无需从主体15卸下或移动光源33(发光元件32),就能将二次电池17相对于主体15容易地装卸。此外,能够减少从下方观察监视器44所需的反射体等部件等,从而降低成本。
以上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示的,并不意味着对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它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改变。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均包含于实用新型的范围及要旨中,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及与其等同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一端侧开口的主体;
安装于所述主体内的单元,具有设于该主体的一端侧的发光元件和控制该发光元件的配光的光学控制部件;
与该单元分体设置并且从所述主体的一端侧沿着所述发光元件的光的射出方向相对于所述主体可装卸的二次电池;以及
具有沿所述发光元件的光射出方向设置的电路基板和安装于该电路基板的端部并与所述主体的一端侧相对的功能部,并且容纳于所述单元,在非停电时通过来自外部电源的供电对所述二次电池充电,在停电时和检修时中的任意一种情况下,通过来自外部电源和所述二次电池中的至少一个的供电点亮所述发光元件的点灯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元紧固于所述主体,
所述二次电池无需将所述发光元件从所述主体卸下即可相对于所述主体装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控制部件是使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扩散的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容纳于所述主体,在非停电时对来自点灯单元侧的热进行散热,并在所述发光元件发光时对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热进行散热的散热体。
CN201420123366.3U 2013-09-25 2014-03-18 照明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4409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98973 2013-09-25
JP2013198973A JP6132099B2 (ja) 2013-09-25 2013-09-25 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44094U true CN203744094U (zh) 2014-07-30

Family

ID=51343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2336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44094U (zh) 2013-09-25 2014-03-18 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132099B2 (zh)
CN (1) CN2037440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6039A (zh) * 2016-01-27 2018-09-04 全升元 照明灯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98118B2 (ja) * 2015-08-31 2019-10-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非常用照明装置
JP2018073601A (ja) * 2016-10-28 2018-05-10 岩崎電気株式会社 停電灯用電源装置、停電灯装置及び停電灯制御システム
JP6876954B2 (ja) * 2016-12-28 2021-05-2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
JP6974946B2 (ja) * 2017-01-25 2021-12-01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JP7329987B2 (ja) * 2019-06-27 2023-08-21 コイズミ照明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
JP6886627B2 (ja) * 2020-02-13 2021-06-16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JP7462215B2 (ja) * 2020-04-20 2024-04-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79845B2 (ja) * 2006-02-10 2010-11-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非常用照明器具
JP4803054B2 (ja) * 2007-01-31 2011-10-26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非常用照明器具
JP5578363B2 (ja) * 2010-10-08 2014-08-27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6039A (zh) * 2016-01-27 2018-09-04 全升元 照明灯装置
CN108496039B (zh) * 2016-01-27 2023-07-28 全升元 照明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32099B2 (ja) 2017-05-24
JP2015065076A (ja) 2015-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44094U (zh) 照明装置
US20200245434A1 (en) Emergency lighting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system
US9485834B2 (en) LED illumination device for fluorescent light fixture
KR100904792B1 (ko) 발광다이오드 조명등 및 그를 채용한 발광다이오드 조명장치 관리 시스템
US8878435B2 (en) Remote thermal compensation assembly
CN105981481A (zh) 测试调光照明系统的方法
JP2014124081A (ja) 外部給電機能付照明装置
CN206439648U (zh) 一种智能型led应急灯
JP5026606B1 (ja) 街路灯用照明器具
KR101484913B1 (ko) 조명등의 네트워크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206442561U (zh) 一种应急灯控制电路
US9307591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roviding a luminaire inductively coupled to a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JP5832333B2 (ja) 蛍光灯型led照明装置
CN101706079A (zh) 一种应急led日光灯
JP3168977U (ja) 街路灯用照明器具
JP6590230B2 (ja) 照明装置
CN206439786U (zh) 一种智能化cob应急灯
CN207486645U (zh) 一种智能控制的led工矿灯
CN106641999A (zh) 一种停电延时照明灯具
JP6338130B2 (ja) 照明装置
KR200374776Y1 (ko) 엘이디를 사용한 비상 조명등
CN202403149U (zh) 设有备用电源的水晶灯
JP2011199963A (ja) 発光装置
KR20130006428U (ko) 휴대it기기 충전장치가 구비된 다목적 가로등
CN214627451U (zh) 混合灯具,应急配电柜,以及混合智能应急照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Termination date: 2018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