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40451U - 下滑轨道 - Google Patents
下滑轨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740451U CN203740451U CN201420065839.9U CN201420065839U CN203740451U CN 203740451 U CN203740451 U CN 203740451U CN 201420065839 U CN201420065839 U CN 201420065839U CN 203740451 U CN203740451 U CN 2037404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ke
- emulsion sheet
- side plate
- deceleration
- gli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Bulkheads Adapted To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减速的轨道,现有下滑轨道很难减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减速,并且对不需要减速时的下滑影响不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受约束下滑轨道,包括下滑板(2)和侧板(1),其特征是:两个侧板(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减速桩(3),且减速桩(3)被覆盖片(4)遮盖;覆盖片(4)的一端和侧板(1)连接,且连接端位于下滑方向的上游,另一端越过减速桩(3)并向下游方向延伸直至遮住下游相邻覆盖片(4)和侧板(1)的连接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需要减速的时候减速,并且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滑轨道,尤其涉及含有减速部件的下滑轨道。
背景技术
受约束的下滑轨道包括儿童滑梯,飞机救生滑梯。这些轨道都有一个不足:需要减速的时候无法或者很难减速。如突然发现轨道最底端坍塌,就需要减速至停止;比如,发现轨道下游有障碍物,也需要减速;比如,速度过快,下滑者感到害怕,也需要减速。
发明人想到了小时候的水井:井壁很光滑,但是,内壁有凹陷(也可以称为凹坑,或者直接称为坑),人可以沿着凹陷爬上爬下,当然,这要有一个前提:人的肢体(至少是下肢或者上肢)要向井壁扩张,倘若不扩张,人就会掉到井底。
倘若在下滑轨道侧壁也设置凹坑,就可以用于减速。
但是,设置大的凹坑,就会硌伤人,设置小的凹坑,对减速没有明显的作用。
发明人由此设计:下滑时侧壁有小凹坑----对减速影响不大;需要减速的时候,人扩张就会出现大凹坑----用于减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受约束下滑轨道,本实用新型可以使下滑者在轨道内需要减速的时候及时减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受约束下滑轨道,包括下滑板2、两个相对的侧板1,其特征是:两个侧板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垂直于侧板1的减速桩3,且减速桩3被覆盖片4遮盖;
沿着侧板1的下滑方向平行设置有多个减速桩3及其对应的覆盖片4;
覆盖片4的一端和侧板1连接,且连接端位于下滑方向的上游,另一端越过减速桩3并向下游方向延伸直至遮住下游相邻覆盖片4和侧板1的连接端,
且侧板1还设置有滑槽41。
2,一种受约束下滑轨道,包括下滑板2、两个相对的侧板1,其特征是:两个侧板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垂直于侧板1的减速桩3,且减速桩3被覆盖片4遮盖;
沿着侧板1的下滑方向平行设置有多个减速桩3及其对应的覆盖片4;
覆盖片4的一端和侧板1连接,且连接端位于下滑方向的上游,另一端越过减速桩3并向下游方向延伸直至遮住下游相邻覆盖片4和侧板1的连接端,
且:所述减速桩3在平行于下滑板2所属平面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是这样的:减速桩3和覆盖片4接触的那一端,减速桩3有突起31,且突起31距离减速桩上游侧面32的长度是距离下游侧面33的一半,且突起31和上游侧面32、下游侧面33平滑连接。
3,一种受约束下滑轨道,包括下滑板2、两个相对的侧板1,其特征是:两个侧板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垂直于侧板1的减速桩3,且减速桩3被覆盖片4遮盖;
沿着侧板1的下滑方向平行设置有多个减速桩3及其对应的覆盖片4;
覆盖片4的一端和侧板1连接,且连接端位于下滑方向的上游,另一端越过减速桩3并向下游方向延伸直至遮住下游相邻覆盖片4和侧板1的连接端,
且:覆盖片4和侧板1的连接方式是这样的:侧板1设置有滑槽41,滑槽41内有用于沿着滑槽滑动的滑块42,滑块42上游方向设置有一个连接桩44,所述连接桩44固定连接于侧板1,弹簧43连接滑块42和连接桩44,滑块42还固定连接穿过槽口46的滑板421,滑板421固定连接用于安装覆盖片4的连接片45。
4,一种受约束下滑轨道,包括下滑板2、两个相对的侧板1,其特征是:两个侧板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垂直于侧板1的减速桩3,且减速桩3被覆盖片4遮盖;
沿着侧板1的下滑方向平行设置有多个减速桩3及其对应的覆盖片4;
覆盖片4的一端和侧板1连接,且连接端位于下滑方向的上游,另一端越过减速桩3并向下游方向延伸直至遮住下游相邻覆盖片4和侧板1的连接端,
且:所述减速桩3在平行于下滑板2所属平面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是这样的:减速桩3和覆盖片4接触的那一端,减速桩3有突起31,且突起31距离减速桩上游侧面32的长度是距离下游侧面33的一半,且突起31和上游侧面32、下游侧面33平滑连接,
且:覆盖片4和侧板1的连接方式是这样的:侧板1设置有滑槽41,滑槽41内有用于沿着滑槽滑动的滑块42,滑块42上游方向设置有一个连接桩44,所述连接桩44固定连接于侧板1,弹簧43连接滑块42和连接桩44,滑块42还固定连接穿过槽口46的滑板421,滑板421固定连接用于安装覆盖片4的连接片45。
5,一种受约束下滑轨道,包括下滑板2、两个相对的侧板1,其特征是:两个侧板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垂直于侧板1的减速桩3,且减速桩3被覆盖片4遮盖;
沿着侧板1的下滑方向平行设置有多个减速桩3及其对应的覆盖片4;
覆盖片4的一端和侧板1连接,且连接端位于下滑方向的上游,另一端越过减速桩3并向下游方向延伸直至遮住下游相邻覆盖片4和侧板1的连接端,
覆盖片4由橡胶制成,并且覆盖片内部嵌有多根用于给覆盖片4定形的钢丝401。
本实用新型在下滑者减速时不易受伤,并且,在需要减速的时候才减速,不需要减速的时候,仍然在下滑板上滑动,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板,2-下滑板,3-减速桩,31-突起,311-突起上曲面,312-突起下曲面,32-上游侧面,33-下游侧面,4-覆盖片,41-滑槽,42-滑块,421-滑板,43-弹簧,44-连接桩,45-连接片,46-槽口,401-橡胶,402-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和使用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这样的下滑轨道,人员下滑时很难减速。现有技术有一种可以减速的轨道,这种轨道设置了多个用于抓握的手柄,需要减速的时候,人抓住手柄用于减速,然而,这样的手柄,不易被抓握住,即使抓住了,造成的结果就是:猛的减速,人胳膊或者手容易受伤。
实施例一。
参见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受约束下滑轨道,包括下滑板2、两个相对的侧板1,其特征是:两个侧板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垂直于侧板1的减速桩3,且减速桩3被覆盖片4遮盖;
沿着侧板1的下滑方向平行设置有多个减速桩3及其对应的覆盖片4;
覆盖片4的一端和侧板1连接,且连接端位于下滑方向的上游,另一端越过减速桩3并向下游方向延伸直至遮住下游相邻覆盖片4和侧板1的连接端。
为了使读图者看的清楚,附图1仅画出了一个减速桩3和一个覆盖片4。为了使读图者看的清楚,附图2画出了一面的减速桩3和覆盖片4,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看了本说明书,应当知晓两个侧板1都设置有减速桩3和覆盖片4。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这样的:人正常滑下的时候,沿着下滑板2下滑,也可能会触及设置在侧板1的覆盖片4,但是,覆盖片4层叠设置,且顺着下游方向叠压,所以,人员正常下滑的时候,覆盖片4下滑的影响不大。
倘若没有覆盖片4,人员下滑的时候,撞击到减速桩3,可能会受到伤害。这也是覆盖片4存在的理由之一。
需要减速的时候,人用脚或者手或者身体的其他部位(简单起见,以下都称为手或肢体),向外扩张,这时候,人的手把覆盖片4压变形,并且人手受到减速桩3的影响,而使人减速,需要停止的时候,人也可以停止下来。
减速桩3既可以通过人向外扩张的方式起到减速或者停止的作用,还可以用手抓握的方式起到减速或停止的作用。
因为有减速桩3,所以,覆盖片4在人扩张或者抓握的时候,覆盖片4发生形变,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覆盖片4应该有适宜的厚度、强度、摩擦系数。覆盖片4太厚或者太硬,会导致覆盖片4形变太小,对减速效果不佳,并且形变太小会造成形变量太小,导致减速力量太小,覆盖片4太薄,会使正常下滑时下滑者若触及减速桩就会很疼或者受伤。
需要强调的是:人不是直接抓住减速桩3,人直接接触的是覆盖片4。因为覆盖片4可以形变,而且在覆盖片4下方有一个减速桩3形成的空穴,并且,这个空穴的边缘即减速桩3的上游侧面32可以施加摩擦力和弹力,相应的,覆盖片4发生形变,陷入这个空穴,形成新的空穴(也可以称为凹陷或者凹坑),所以,人可以利用覆盖片4和这个空穴减速。
还需要解释的有:人可以擦着侧板1下滑(或者说擦着覆盖片4下滑)和覆盖片4能够用来减速并不矛盾。人只有在需要减速的时候,才会把四肢向侧板1方向扩张,然后,减速。在正常下滑的时候,人的四肢并不积极向侧板1扩张,也就不会减速。
覆盖片可以选用厚度为3mm---6mm的橡胶垫制成。
为了清楚的表述实施例一,也可以参考图3和图4。
覆盖片4的一端和侧板1连接,且连接端位于下滑方向的上游,另一端越过减速桩3并向下游方向延伸直至遮住下游相邻覆盖片4和侧板1的连接端。这一技术特征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个技术特征的作用并不是为了减速,而是为了不需要减速的时候,不要给下滑者造成太大阻力和伤害。理由如下:倘若覆盖片4仅仅遮住减速桩3,没有向下游方向延伸足够多,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正常下滑的时候,下滑轨道的侧面有很明显的凹陷,于是下滑者就会反复碰撞覆盖片,下滑者会由此感到疼痛,并且这样也会使下滑加速度不够大。
也就是说,覆盖片4的延伸,是加速的需要,是使侧壁在下滑状态时尽可能小形变的需要。
也可以理解为:需要用于减速的“凹陷”时,四肢就扩张,就可以形成凹陷;不需要减速的时候,凹陷尽可能少,人继续加速下滑。
实施例二:
参见附图5,附图5着重表现减速桩3的形状。
所述减速桩3在平行于下滑板2所属平面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是这样的:减速桩3和覆盖片4接触的那一端,减速桩3有突起31,且突起31距离减速桩上游侧面32的长度是距离下游侧面33的一半,且突起31和上游侧面32、下游侧面33平滑连接。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
1,进一步保护下滑者:倘若减速桩3有明显的棱角,人隔着覆盖片4也可能被弄伤或弄疼。
2,便于覆盖片4在需要的时候,形成更大的形变量,也就是说形成的凹陷更大,减速的效果更好。为什么这样设计可以形成更大的凹陷呢?理由a:覆盖片4在人施加的压力作用下,顺着突起上曲面1向侧板1方向弯曲,由此形成更大的凹陷;理由b:倘若没有突起上曲面1的存在-------也就是说减速桩3是一个直角,那么,人施加的压力,在直角处形成很大的压强,这会导致覆盖片4被这个棱角压出一个凹槽-----不要忘记覆盖片4是由易于形变的材料制成的,尽管这个凹槽可能是肉眼都难于发现的,但是,这个凹槽会让覆盖片4向侧板1方向弯曲变的困难。
因为有突起31的存在,所以,减速桩3有突起下曲面2。突起下曲面2的作用还包括:可以不让下滑者被磕碰受伤。
突起31距离减速桩上游侧面32的长度是距离下游侧面33的一半,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考虑到人肢体的形状,倘若突起31距离减速桩上游侧面32的长度和距离下游侧面33相等,不便于人肢体施力。利用本说明书背景技术中谈到的井打个比方来说,井壁上的凹坑,其纵截面形状不宜是半圆,而是上方曲率半径较大、下方曲率半径较小的凹坑。
本实用新型较好的方式是:侧板1距离突起4cm,减速桩3厚度3cm,减速桩3高度和侧板高度基本一致或者一致,相邻减速桩3的距离为15cm-----20cm。
需要说明的有:相邻减速桩3的距离和井中的凹坑间距不同,井中凹坑的间距往往较大,这是考虑到人肢体适宜的上下距离,是人体工程学的需要,而本实用新型的减速桩3距离较小,这是因为:1,间距太大,导致相邻两个减速桩之间速度增加太多,以至减速很慢。2,距离太小,会导致形变所形成的凹坑太小,人的肢体不便于施力。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二不是减速的必要技术特征,而是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
实施例三:
参见附图6和附图7,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的视角是垂直指向下滑板2所在平面的视角。附图7的视角是和侧板1同一平面的视角。
本说明书已经谈到:“现有技术有一种可以减速的轨道,这种轨道设置了多个用于抓握的手柄,需要减速的时候,人抓住手柄用于减速,然而,这样的手柄,不易被抓握住,即使抓住了,造成的结果就是:猛的减速,人胳膊或者手容易受伤。”
按照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下滑者在减速时相比利用“用于抓握的手柄”减速,减速方式已经得到了改进,但是,还存在一个问题:当下滑者速度太快或者下滑者肢体力量不够时,需要连续受到多个凹陷的影响才可以让速度减小很多或者停下,对体验者来说,停下来的过程就是受到多次顿挫然后停下的过程。
发明人希望降低这种顿挫感。由此提出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重点在于改进覆盖片4和侧板1的连接方式。
覆盖片4和侧板1的连接方式是这样的:侧板1设置有滑槽41,滑槽41内有用于沿着滑槽滑动的滑块42,滑块42上游方向设置有一个连接桩44,所述连接桩44固定连接于侧板1,弹簧43连接滑块42和连接桩44,滑块42还固定连接穿过槽口46的滑板421,滑板421固定连接用于安装覆盖片4的连接片45。
下滑者需要减速的时候,肢体扩张,由此造成的影响不但有减速,而且覆盖片4会牵引连接片45,连接片45又牵引滑板421,滑板421又牵引滑块42,需要说明的是:覆盖片4、连接片45、滑板421、滑块42是固定连接的,滑块42被弹簧43牵拉,弹簧4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桩44。因为弹簧形变需要一定的距离和时间,所以,在实施例三的这样设计下,下滑者减速的顿挫感会少很多。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三不仅仅是减少减速的顿挫感,还具有这样的技术效果: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凹陷更大,对减速效果更好。理由为:人的肢体扩张,使覆盖片4在接触减速桩3的那一端向上游方向缩进,进而使覆盖片4向上游侧面32靠拢,由此形成凹陷,但是,某些极端情况下,覆盖片4可能不会贴着减速桩3缩进,这里说的极端情况是指:人的压力大的一定程度,并且角度在某个范围,并且与覆盖片4、减速桩3两者贴合程度也有一定关系。
接着上段继续说明:在极端情况下,覆盖片4可能不会贴着减速桩3缩进,所以,凹坑也不可能大,减速效果自然受到影响,有了实施例三的设计,就不担心这种极端情况出现,因为弹簧可以发生形变,随着连接片45的移动,覆盖片4的另一端,也就是覆盖片4和侧板1连接的那一端,会向下游滑动,并且靠近减速桩3,由此形成大的凹坑,从而提升减速效果。
实施例三并不是减速的必要技术特征,而是针对改善顿挫、克服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凹坑不够大的不足做的进一步优化。
实施例四:
为了让覆盖片4具有一定的形状,可以在覆盖片内部添加用于成型的钢丝402,参见附图8和附图9,用于说明覆盖片的结构。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钢丝402嵌在橡胶401中,覆盖片4的形状在其内部钢丝401的影响下,会发生弯曲。
为什么希望覆盖片4弯曲呢?理由是这样的:覆盖片4的一端和侧板1连接,覆盖片4的另一端悬空,发明人希望这个悬空端能够稍微向侧板1方向弯曲,这样可以不妨碍下滑者下滑。
总结实施例四:覆盖片4由橡胶制成,并且覆盖片内部嵌有多根用于给覆盖片4定形的钢丝401。
进一步总结为:覆盖片4由橡胶制成,并且覆盖片内部嵌有多根用于给覆盖片4定形的钢丝401,且覆盖片4的悬空端向侧板1方向弯曲。
多根,是指3根以上。
用薄的钢片也可以起到定形的作用,但是为什么不用钢片呢?理由是这样的:人的肢体形状复杂,肢体和覆盖片4接触时,为了有较好的减速效果,希望覆盖片4能发生贴合肢体的形变,如果用钢片嵌入其中,很难发生贴合肢体的形变,用钢丝401嵌入其中,就可以让覆盖片4尽可能发生贴合肢体的形变。钢丝和钢丝之间的橡胶也易于形变,而钢片只易于在一个方向上弯曲。
实施例一作为减速的必要技术特征,可以和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分别或者一起组合使用。
Claims (1)
1.下滑轨道,包括下滑板(2)、两个相对的侧板(1),其特征是:两个侧板(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垂直于侧板(1)的减速桩(3),且减速桩(3)被覆盖片(4)遮盖;
沿着侧板(1)的下滑方向平行设置有多个减速桩(3)及其对应的覆盖片(4);
覆盖片(4)的一端和侧板(1)连接,且连接端位于下滑方向的上游,另一端越过减速桩(3)并向下游方向延伸直至遮住下游相邻覆盖片(4)和侧板(1)的连接端,
且侧板(1)还设置有滑槽(4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65839.9U CN203740451U (zh) | 2014-02-13 | 2014-02-13 | 下滑轨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65839.9U CN203740451U (zh) | 2014-02-13 | 2014-02-13 | 下滑轨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740451U true CN203740451U (zh) | 2014-07-30 |
Family
ID=51340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06583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40451U (zh) | 2014-02-13 | 2014-02-13 | 下滑轨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74045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76404A (zh) * | 2014-09-29 | 2015-01-14 | 无锡明珠钢球有限公司 | 一种缓冲式输送线 |
CN105129311A (zh) * | 2015-08-24 | 2015-12-09 | 长治市永华机械有限公司 | 弹簧方式防速滑阻尼机构 |
-
2014
- 2014-02-13 CN CN201420065839.9U patent/CN20374045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76404A (zh) * | 2014-09-29 | 2015-01-14 | 无锡明珠钢球有限公司 | 一种缓冲式输送线 |
CN105129311A (zh) * | 2015-08-24 | 2015-12-09 | 长治市永华机械有限公司 | 弹簧方式防速滑阻尼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54555B (zh) | 一种受约束下滑轨道 | |
CN203740451U (zh) | 下滑轨道 | |
CN203740452U (zh) | 一种下滑轨道 | |
CN204401956U (zh) | 一种减震消音锁扣木塑地板 | |
CN201393720Y (zh) | 桌面自动滑落、抽斗上翻并可形成防护空间的防震桌 | |
CN203001768U (zh) | 可组合式瑜伽垫 | |
CN104612366A (zh) | 一种减震消音锁扣木塑地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7346961U (zh) | 一种电梯门板下部防脱装置 | |
CN107762059A (zh) | 一种消音墙体型材结构 | |
CN205224768U (zh) | 一种轿厢坠落缓冲装置 | |
CN208660219U (zh) | 一种武术教学安全平台 | |
CN206940318U (zh) | 手拉葫芦的手拉链导链装置 | |
CN205763499U (zh) | 一种钢轨加工用手动式安全防护栏 | |
CN207070892U (zh) | 一种点手套的加料装置 | |
CN203345886U (zh) | 一种叶板凸型减震防滑导轨 | |
CN206345569U (zh) | 一种电梯用双向安全钳及其电梯装置 | |
CN203361608U (zh) | 一种脚手架踏板 | |
CN205360529U (zh) | 一种提高安全性溜冰鞋 | |
CN203269266U (zh) | 直行电梯缓冲导轨 | |
CN202279614U (zh) | 扶梯梳齿板紧固结构 | |
CN202820824U (zh) | 儿童活动垫 | |
CN203555224U (zh) | 安全头盔的铝合金帽壳 | |
CN104587656A (zh) | 适合花式踢法的毽子 | |
CN107747183A (zh) | 一种电控摆动静电式服装护理装置 | |
CN207346962U (zh) | 一种电梯门板上部防脱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Termination date: 20150213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