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19045U - 空调电控盒组件和具有其的变频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电控盒组件和具有其的变频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19045U
CN203719045U CN201420077195.5U CN201420077195U CN203719045U CN 203719045 U CN203719045 U CN 203719045U CN 201420077195 U CN201420077195 U CN 201420077195U CN 203719045 U CN203719045 U CN 2037190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refrigerant pipe
electric control
upper cover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7719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振标
苏炳超
韩宇
陈明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7719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190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190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1904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电控盒组件和具有其的变频空调器,所述空调电控盒组件包括:电控盒,所述电控盒具有发热元件;基板,所述基板与所述发热元件相连;以及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与所述基板相连;下盖板,所述下盖板与所述上盖板相连;冷媒管,所述冷媒管设在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之间;以及绝缘件,所述绝缘件设在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之间并将所述冷媒管与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绝缘。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电控盒组件,通过在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设置绝缘件并使冷媒管与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绝缘,使得冷媒管与电控盒之间电绝缘,当电控盒发生漏电时,电不会通过冷媒管向外传递至其他部件,使用安全性提高。

Description

空调电控盒组件和具有其的变频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空调电控盒组件和具有其的变频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变频空调在行业内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在变频空调器的室外电控盒控制系统中,变频模块发热大,在高温环境下限制了压缩机高频运行。大部分使用的电控盒散热方式,多为金属散热片通过空气对流进行散热。但在高温的室外环境下,该散热方式散热较差,无法达到及时降低电控盒模块温度的要求。
为了保护变频模块,使其不至于因温度过高而烧坏,可采用降低压缩机运转频率从而降低电控盒发热来保护变频模块。但降低压缩机运转频率极大的影响了变频空调器的制冷效果,影响用户使用舒适性。
为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可采用新的散热结构方式----散热装置接入到冷媒循环系统之中。其中,可采用两块散热基板固定铜管,一个基板用于固定电控盒元器件,另一个基板或压板压紧铜管。此结构方式需要保证两块基板及铜管加工的精度及一致性,否则造成铜管与基板没有完全接触或两基板将铜管压扁损坏而造成散热效果差。
与此同时,当室外机电控盒结构通过螺钉将变频模块压紧固定在金属散热器上时,为了防止变频模块表面绝缘封装破损后高压电传到室外机其它外围结构件上,通常将散热器与室外机其它导电结构件分隔开。当然还可以采用将散热装置通过铜管接入冷媒循环系统中时,此时,铜管便与室外机的冷凝器相连通,而冷凝器在室外机外侧且其自身与其它外围结构件也互相连接在一起。
当采用上述散热方式时,变频模块表面绝缘封装破损后,高压电便可通过散热器上的铜管直接传递到机器外侧(即发生漏电事故),当人接触到机器时便有可能触电受伤,因此空调器的结构存在需要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性高的空调电控盒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空调电控盒组件的变频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空调电控盒组件,包括:电控盒,所述电控盒具有发热元件;基板,所述基板与所述发热元件相连;以及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与所述基板相连;下盖板,所述下盖板与所述上盖板相连;冷媒管,所述冷媒管设在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之间;以及绝缘件,所述绝缘件设在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之间并将所述冷媒管与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绝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电控盒组件,通过在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设置绝缘件并使冷媒管与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电绝缘,使得冷媒管与电控盒之间电绝缘,当电控盒或其上的部件发生漏电时,高压电不会通过冷媒管向外传递至其他部件,大大提高了空调电控盒组件的使用安全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电控盒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绝缘件包括设在所述冷媒管与所述上盖板之间的上绝缘板和设在所述冷媒管与所述下盖板之间的下绝缘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的至少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冷媒管适配的凹槽,所述上绝缘板和下绝缘板分别为柔性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绝缘板和下绝缘板分别为导热绝缘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热绝缘片为导热硅胶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媒管的截面形成为圆形,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冷媒管结构适配的凹槽,每个所述凹槽的截面形成为半圆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媒管形成为U形管,所述凹槽形成为直线形,所述冷媒管的直管部分安装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冷媒管的弧形管部分延伸出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直线段凹槽的长度等于所述冷媒管的直管部分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形成为平面,所述基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发热元件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盖板的上表面形成为平面,所述上盖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基板的下表面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变频空调器,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空调电控盒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电控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电控盒组件的散热器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电控盒组件的散热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频空调器的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电控盒组件100;室外机200;
电控盒10;
基板20;
散热器30;上盖板31;下盖板32;冷媒管33;直管部分331;弧形管部分332;绝缘件34;上绝缘板34a;下绝缘板34b;凹槽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电控盒组件100。
如图1至图3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电控盒组件100包括电控盒10、基板20以及散热器30。具体而言,电控盒10上具有发热元件,基板20与发热元件相连。散热器30包括上盖板31、下盖板32、冷媒管33以及绝缘件34。上盖板31与基板20相连,下盖板32与上盖板31相连。冷媒管33设在上盖板31与下盖板32之间,绝缘件34套设在上盖板31与下盖板32之间并将冷媒管33与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绝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电控盒组件100,通过在上盖板31与下盖板32之间设置绝缘件34并使冷媒管33与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绝缘,使得冷媒管33与电控盒10之间电绝缘,当电控盒10或其上的部件发生漏电时,高压电不会通过冷媒管33向外传递至其他部件,大大提高了空调电控盒组件100的使用安全性。
具体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绝缘件34包括设在冷媒管33与上盖板31之间的上绝缘板34a和设在冷媒管33与下盖板32之间的下绝缘板34b。由此,冷媒管33与上盖板31之间可通过上绝缘板34a电绝缘,冷媒管33与下盖板32之间可通过下绝缘板34b电绝缘;上绝缘板34a与下绝缘板34b的尺寸较大时,上盖板31与下盖板32之间也能够绝缘,使用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的至少一个上设有与冷媒管33适配的凹槽35。由此,冷媒管33可装配在上盖板31和/或下盖板32之间的凹槽35内,安装方便且准确。其中,上绝缘板34a和下绝缘板34b可分别为柔性件。
此时,上绝缘板34a和下绝缘板34b具有一定的弹性,当冷媒管33放置在凹槽35内时,上绝缘板34a和下绝缘板34b在压力挤压下可产生变形,使冷媒管33的安装更容易,并使上绝缘板34a和下绝缘板34b紧密贴合在冷媒管33与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之间,换热效果提高;上绝缘板34a和下绝缘板34b还可以消除上盖板31和/或下盖板32与冷媒管33之间因加工精度差而造成的间隙,使两者之间的连接更紧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电控盒组件100在装配时,可首先将下绝缘板34b放置在下盖板32上,然后将冷媒管33放置在下绝缘板34b上,下压冷媒管33,下绝缘板34b可发生变形,从而使冷媒管33位于凹槽35内;再将上绝缘板34b放置在冷媒管33上,最后将上盖板34放置其上并紧压固定上盖板35。
此时,冷媒管33、上绝缘板34a、上盖板31、下绝缘板34b和下盖板32紧密相连形成一体式的散热器30,其中可以采用螺钉或铆钉等紧固方式连接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接着可将基板20固定在电控盒10上并与发热元件相连,最后将散热器30与基板20相连即可完成空调电控盒组件100的装配。
其中,电控盒10上的发热元件可为变频控制模块,当空调器运行时,变频控制模块通过高速运算来控制压缩机正常运转,此时,变频控制模块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采用强制手段对其进行散热。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上绝缘板34a和下绝缘板34b分别为导热绝缘片。
由此,上绝缘板34a和下绝缘板34b具有较好的导热性,冷媒管33可分别通过上绝缘板34a和下绝缘板34b顺畅地与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交换热量,进而与基板20和电控盒10上的发热元件交换热量。当制冷剂流过冷媒管33时,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会传递给基板20,进而传递给上盖板31及其上的冷媒管33,并与冷媒管33内的制冷剂发生热交换,使发热元件上的热量传递给冷媒管33内的制冷剂,最终离开空调电控盒组件100,使发热元件得以散热降温。
同时,将上绝缘板34a和下绝缘板34b设置为片状,在绝缘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加快热量传递。且片状的上绝缘板34a与下绝缘板34b用材更少,制备更容易,使生产效率有所提高。该结构的空调电控盒组件100不仅具有防止漏电,安全性高的优点,还具有散热效果好的优点。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导热绝缘片可以为导热硅胶片。其中,导热硅胶片可含有导热绝缘填料,导热绝缘填料为选自氧化铝、氧化镁、氮化硼、氮化铝、氧化铍和石英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地,上绝缘板34a和下绝缘板34b可采用导热硅胶片。导热硅(橡)胶片是以硅胶为基材,添加金属氧化物等各种辅材,通过特殊工艺而合成的一种导热介质材料,其中,为了使其具有导热性能,其中填充有导热粉体。导热硅胶片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因其里面添加了提高其性能的特殊填充剂(复合材料)使该材料具有弹性,可与上盖板31、下盖板32以及冷媒管33紧密接合在一起形成散热模组,从而发挥优越的导热和散热效果。
该导热硅胶片主要包含基础原料、绝缘导热填料以及阴燃剂等材料。基础原料为有机硅树脂,绝缘导热填料可为氧化铝、氧化镁、氮化硼、氮化铝、氧化铍、石英等,阴燃剂为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另外,可根据粘接性能要求添加交联剂,根据工艺成型要求添加催化剂,还可添加无机着色剂以进行颜色区分。
其相关技术参数如下:
颜色:深蓝色、浅红棕色;
厚度:0.45mm;
热传导系数:1.1~1.9;
密度:2.2~2.5;
硬度:80~90A;
介电强度:10~15kV(0.45MM);
耐电压:5~9kV;
体积电阻率:1~1.2;
阻燃性:UL94V-0。
另外,散热器30上的冷媒管33可采用铜管或铝管等金属管,上盖板31的下盖板32可采用铝板等金属板,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冷媒管33的截面形成为圆形,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上分别设有与冷媒管33结构适配的凹槽35,每个凹槽35的截面形成为半圆形。由此,当上盖板31与下盖板32贴合在一起时,上盖板31上的凹槽35与下盖板32上的凹槽35可形成完整的圆形凹槽35,截面为圆形的冷媒管33可位于此凹槽35内。由此,上盖板31与下盖板32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大,连接更紧密,散热器30的结构更紧凑。
可以理解的是,凹槽35的具体形状可根据冷媒管33的形状进行设置,可选地,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冷媒管33形成为U形管,凹槽35形成为直线形,冷媒管33的直管部分331安装在凹槽35内,冷媒管33的弧形管部分332延伸出上盖板31与下盖板32外。U形的冷媒管33可以使冷媒管33在上盖板31与下盖板32之间的体积加大,接触面积加大,且制冷剂在上盖板31与下盖板32之间的流程变大,使换热效果提高。同时,将凹槽35设置为直线形可以降低加工难度,简化工艺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直线形凹槽35之间的距离应等于U形冷媒管33的两个直管部分331之间的距离,以使冷媒管33可方便容易地放置在凹槽35内,而无需再对其进行弯折变形以适应凹槽35。进一步地,直线段凹槽35的长度等于冷媒管33的直管部分331的长度。由此,冷媒管33的直管部分331可完全位于直线段凹槽35内,冷媒管33与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且冷媒管33内制冷剂的流程更长,换热效果更好。
在此,冷媒管33形成为U形且凹槽35形成为直线形仅作为示例进行描述,其具体结构并不仅限与此,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冷媒管33可形成为W形等,凹槽35则可形成为与之匹配的形状。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发热元件的冷却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基板2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形成为平面,基板20的上表面与发热元件贴合。此时,基板20与发热元件的接触面积较大,换热效果更好,对发热元件的冷却效果较好。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上盖板31的上表面形成为平面,上盖板31的上表面与基板20的下表面贴合。由此可进一步提高散热器30与基板20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基板20与散热器30之间的换热效果提高,进而对发热元件的冷却效果提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变频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空调电控盒组件100。其中,变频空调器可具有室外机200,空调电控盒组件100可设在室外机200上,如图4所示。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电控盒组件100具有上述有益的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频空调器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即使用安全性高。
具体地,当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频空调器在通电后,当电控盒10或其上的发热元件因破损等原因发生漏电时,绝缘件34可使冷媒管33与电控盒10电绝缘,从而使高压电不会通过冷媒管33传递至与之相连的冷凝器等外侧其他部件上,防止人发生触电危险,使用安全性提高。
同时,由于电控盒10的散热器30上的冷媒管33与制冷系统的冷凝器相连,当冷凝器上散热流出的温度适中的制冷剂流过冷媒管33时可带走电控盒10的发热元件上的热量,达到对电控盒10及其上的发热元件进行冷却降温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频空调器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都是已知的,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空调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控盒,所述电控盒具有发热元件;
基板,所述基板与所述发热元件相连;以及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
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与所述基板相连;
下盖板,所述下盖板与所述上盖板相连;
冷媒管,所述冷媒管设在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之间;以及
绝缘件,所述绝缘件设在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之间并将所述冷媒管与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绝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包括设在所述冷媒管与所述上盖板之间的上绝缘板和设在所述冷媒管与所述下盖板之间的下绝缘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的至少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冷媒管适配的凹槽,所述上绝缘板和所述下绝缘板分别为柔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板和下绝缘板分别为导热绝缘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绝缘片为导热硅胶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管的截面形成为圆形,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冷媒管结构适配的凹槽,每个所述凹槽的截面形成为半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管形成为U形管,所述凹槽形成为直线形,所述冷媒管的直管部分安装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冷媒管的弧形管部分延伸出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段凹槽的长度等于所述冷媒管的直管部分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形成为平面,所述基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发热元件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的上表面形成为平面,所述上盖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基板的下表面贴合。
11.一种变频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电控盒组件。
CN201420077195.5U 2014-02-21 2014-02-21 空调电控盒组件和具有其的变频空调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190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77195.5U CN203719045U (zh) 2014-02-21 2014-02-21 空调电控盒组件和具有其的变频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77195.5U CN203719045U (zh) 2014-02-21 2014-02-21 空调电控盒组件和具有其的变频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19045U true CN203719045U (zh) 2014-07-16

Family

ID=51158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77195.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19045U (zh) 2014-02-21 2014-02-21 空调电控盒组件和具有其的变频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1904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8206A (zh) * 2014-02-21 2014-06-18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电控盒组件和具有其的变频空调器
CN105048116A (zh) * 2015-08-12 2015-11-11 昆山高健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出pin搭接连接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8206A (zh) * 2014-02-21 2014-06-18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电控盒组件和具有其的变频空调器
CN103868206B (zh) * 2014-02-21 2017-01-25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电控盒组件和具有其的变频空调器
CN105048116A (zh) * 2015-08-12 2015-11-11 昆山高健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出pin搭接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17469B (zh) 一种ptc电热元件、电加热装置以及电动车
CN20831650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用散热装置
CN103868206A (zh) 空调电控盒组件和具有其的变频空调器
CN203718974U (zh) 空调电控盒组件和具有其的变频空调器
CN203719045U (zh) 空调电控盒组件和具有其的变频空调器
CN108151187A (zh) 一种电器盒冷媒散热结构及空调室外机
CN207219278U (zh) 一种电气设备及其散热结构
CN206640923U (zh) 散热器以及具有散热器的电动汽车控制器
CN203416434U (zh) 绝缘型大功率汽车空调的ptc加热器
CN204478325U (zh) 电控板散热器、电控模块及空调器室外机
CN208285207U (zh) 一种用于开关电源的外壳
CN205026987U (zh) 一种新型车载电子空调装置
CN110631248A (zh) 防凝露电器盒、变频压缩机以及变频空调
CN207820437U (zh) 一种车机散热系统
CN203718983U (zh) 空调电控组件及具有它的空调
CN207299271U (zh) 电控盒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CN104659878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器
CN107477712A (zh) 电控盒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CN204141642U (zh) 电磁炉及用于电磁炉的散热组件
CN204629918U (zh) 空调电控盒组件和具有其的变频空调器
CN203718988U (zh) 空调电控盒组件和具有其的变频空调器
CN203718975U (zh) 空调电控盒组件和具有其的变频空调器
CN103542525B (zh) 一种电加热装置以及电动车
CN215360846U (zh) 具有igbt辅助压紧结构的新能源汽车用空气加热器
CN201706620U (zh) 一种电暖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