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13702U - 一种车辆智能辅助驾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智能辅助驾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13702U
CN203713702U CN201320884624.5U CN201320884624U CN203713702U CN 203713702 U CN203713702 U CN 203713702U CN 201320884624 U CN201320884624 U CN 201320884624U CN 203713702 U CN203713702 U CN 2037137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onnect
circuit
ground connection
integrated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8462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优春
宋永生
吴强
林春亮
郭忠岳
张寅生
赵浩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du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IYANG CITY KEDU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IYANG CITY KEDU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IYANG CITY KEDU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8462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137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137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1370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智能辅助驾驶装置,是前视热成像单元、倒车后视单元、前视图像采集存储单元、报警单元分别连接导航及显示单元,报警单元还分别连接警音喇叭、电子狗,本实用新型将非制冷红外热成像、可见光CCD图像传感器成像、DSP图像处理、北斗导航定位、无线传输、通信、防盗报警等技术进行了高度优化集成,具有雾天图像的高清显示、会车时强光不刺眼、车况实时掌控、集图像存储、免提通话、行车导航、车辆定位、短信报警等功能为一体、提高车辆在行驶和管理的安全性、为用户出行提供全方位安全保障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智能辅助驾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智能驾驶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智能辅助驾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常备交通工具。据权威部门统计,到2012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1.2亿辆,年增长1510万辆;据分析,未来10年,我国汽车和驾驶员数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居高不下,交通安全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据统计,2012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其中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同比上升13.3%;2012年在雨、雪、雾、冰等恶劣天气条件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上升12.7%。交通事故已成为造成人员死亡的第一杀手,而恶劣天气条件是影响公路路网安全运行的首要因素。同时,近年来交通事故的发生呈现“意外性”、“恶意性”等特点,故意与机动车辆碰撞,骗取赔偿,肇事后逃逸等现象屡屡发生,因缺乏有效依据,事故责任认定、保险理赔等工作时常陷入被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而且车辆被盗的数量也逐年上升,担心车辆被盗,成为困扰每一位汽车用户的难题,人们对车辆防盗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载安全辅助技术应运而生,已经逐步形成规模化的市场需求。
目前,国外高档汽车品牌厂商“奔驰”为解决夜间行车安全问题,配备了安全防护夜视设备,虽然增强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但是其产品功能单一,且价格昂贵,市场普及率极低。与国外相比,国内车载安全辅助系统还尚在自主研发阶段,而且国内外车辆夜视、导航、通信、防盗等技术处于分散状态,集众多功能于一体的车载智能化安全辅助系统尚处于空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将非制冷红外热成像、可见光CCD图像传感器成像、DSP图像处理、北斗导航定位、无线传输、通信、防盗报警等技术进行了高度优化集成,实现了雾天图像的高清显示、会车时强光不刺眼、车况实时掌控、集图像存储、免提通话、行车导航、车辆定位、短信报警等功能为一体、提高车辆在行驶和管理的安全性、为用户出行提供全方位安全保障的车辆智能辅助驾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智能辅助驾驶装置,其特点是前视热成像单元、倒车后视单元、前视图像采集存储单元、报警单元分别连接导航及显示单元,报警单元还分别连接警音喇叭、电子狗。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所述的导航及显示单元是前视热成像单元、倒车后视单元、前视图像采集存储单元采集的图像传递给连接的切换电路,切换电路连接DSP图像处理电路,经过DSP图像处理电路处理的图像输出到导航仪,报警单元连接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分别连接切换电路、闪光报警电路。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所述的报警单元是重力加速度传感器连接滤波电路,滤波电路、振动检测电路、断电监测电路连接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遥控信号接收电路连接解码电路,解码电路连接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北斗模块、GSM无线模块连接双4选1电子开关,双4选1电子开关、摘挂机键、紧急拨号键、拨号电路连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GSM无线模块接收用户查询位置的指令短信,向定位服务器发送车辆经纬度位置的短信和向用户发送报警短信,电源转换电路为本系统提供电源。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所述的图像采集存储单元是CCD摄像机连接SD卡录像电路、导航及显示单元中的切换电路,SD卡录像电路连接控制电路及导航及显示单元中的切换电路。
所述导航及显示单元中的切换电路是集成电路U21的1脚接+3.3V电源,2、3、4、5脚空,6脚接地,7脚接视频图像无线接收设备U27的9脚并连接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中的电容C73和电阻R100的公共端,8脚接电阻R91后接地并连接电阻R94后接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中集成电路U26的10脚,9脚接集成电路U22的10脚,10脚接接线座J17的2脚;集成电路U22的1脚接+3.3V电源,2、9脚互连,3脚接DSP图像处理电路中接线座J13的7脚,4脚接电阻R93后接地并经电阻R96接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中集成电路U26的8脚,5脚接视频图像无线接收设备U28的9脚并连接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中电容C78和电阻R109的公共端,6脚接地,7脚接接线座J14的3脚并连接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中电容C75和电阻R103的公共端,8脚接电阻R92后接地并连接电阻R95后接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中集成电路U26的9脚,10脚接集成电路U21的9脚;视频图像无线接收设备U27为前视热成像单元1的视频图像无线接收设备,其1、2、3、4、7、8脚空,5、10、11、12、13脚接地,6脚接+5V电源并接电容C71后接地,9脚接集成电路U21的7脚并接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的电容C73和电阻R100的公共端;视频图像无线接收设备U28为倒车后视单元视频图像无线接收设备,其1、2、3、4、7、8脚空,5、10、11、12、13脚接地,6脚接+5V电源并接电容C76后接地,9脚接集成电路U22的5脚并接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中电容C78和电阻R109的并联端;集成电路U23的1脚接地,2脚接电容C69、C66、C70的并联端,输出+3.3V电源,电容C69、C66、C70的另一端接地,3脚接电容C68后接地并接电阻R97后接二极管D21、D22、电容C65、C67并联端;集成电路U20的1脚接二极管D20后接地并接电容C60后接3脚,并接电感L10后输出+5V电源及接电容C63和电阻R114的并联端,电容C63另一端接地,电阻R114的另一端接6脚,2脚接+12V电源并接电容C62、C61的并联端,电容C62、C61另一端接地,4脚接地,6脚接电阻R90后接地并接电阻R114后接+5V电源,5、7脚空;接线座J17为前视热成像单元1采用有线方式传输时的接口,1脚接地并接热成像设备电源负极,2脚接集成电路U21的10脚并接热成像设备的视频输出端,3脚接+12V电源并接热成像设备电源正极,4脚空接;接线座J14对应连接报警单元5中电源转换电路中接线座J3,并且1脚接+12V电源,2脚接二极管D21的正极并接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中电阻R98的一端,3脚接集成电路U22的7脚并接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中电容C75和电阻R103的公共端,4脚空接,5脚接地。
所述的导航及显示单元中DSP图像处理电路中接线座J13是DSP图像处理设备接口,其1、2脚接+12V电源及接DSP图像处理设备的电源正极,并通过电容C64接地,3、4、6、8脚接地并接DSP图像处理设备的电源负极,5脚接切换电路41中接导航仪中接线座J15的4脚及接DSP图像处理设备的视频输出端,7脚接切换电路中集成电路U22的3脚及接DSP图像处理设备的视频输入端。
所述的导航及显示单元中导航仪中接线座J15是外接导航仪接口,1脚接+5V电源及接外接导航仪的电源正极,2、3脚接地及接外接导航仪的电源负极,4脚接DSP图像处理电路中接线座J13的5脚及接外接导航仪的视频输入端。
所述的导航及显示单元中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是集成电路U26的1脚接集成电路U29的4脚并串接电阻R108后接+3.3V电源,2脚接电阻R98和R101的并联端,电阻R101另一端接地,电阻R98另一端接切换电路中接线座J14的2脚、二极管D21的正极,3脚接电阻R104后接+3.3V电源并接按键S22后接地,4脚接电阻R110接+3.3V电源并接电容C80接地,5、6脚接地,7、11脚空,8、9、10脚分别接切换电路中的电阻R96、R95、R94,12、13、14脚接闪光报警电路中电阻R111、R112、R113,15、16脚接+3.3V电源,17脚接晶振X10和电容C79的并联端,18脚接晶振X10和电容C81的并联端,电容C79、C81的另一端接地,19脚接集成电路U25的4脚及接电阻R102后接+3.3V电源,20脚接集成电路U24的4脚及接电阻R99后接+3.3V电源;集成电路U24的1脚串接电容C73后通过电阻R100接地并连接切换电路中集成电路U21的7脚、视频图像无线接收设备U27的9脚,2、3脚接地,4脚接集成电路U26的20脚并接电阻R99后接+3.3V电源,5脚接+3.3V电源并接电容C72后接地;集成电路U25的1脚串接电容C75后通过电阻R103接地并连接切换电路41中集成电路U22的7脚、接线座J14的3脚,2、3脚接地,4脚接集成电路U26的19脚并接电阻R102后接+3.3V电源,5脚接+3.3V电源并接电容C74后接地;集成电路U29的1脚串接电容C78后通过电阻R109接地并接切换电路中视频图像无线接收设备U28的9脚、U22的5脚,2、3脚接地,4脚接集成电路U26的1脚并接电阻R108后接+3.3V电源,5脚接+3.3V电源并接电容C77后接地。
所述的导航及显示单元中的闪光报警电路是三色发光二极管LED1-LED12的1脚并联端接电阻R107接三极管Q23的C极,Q23的E极接地,B极接电阻R113后接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中集成电路U26的14脚,三色发光二极管LED1-LED12的2脚并联端接二极管D1、D2、电容C65、C67、电阻R97的并联端,三色发光二极管LED1-LED12的3脚并联端接电阻R106接三极管Q21的C极,三极管Q21的E极接地,B极接电阻R112后接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中集成电路U26的13脚,三色发光二极管LED1-LED12的4脚并联端接电阻R105接三极管Q20的C极,三极管Q20的E极接地,B极接电阻R11后接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中集成电路U26的12脚。
所述的报警单元中重力加速度传感器是集成电路U13的1、2脚分别串接电阻R11、R7后接地,3脚接+3.3V电源并连接电容C24后接地,4脚接地,5、6、7、8、9、10、11、16脚空,12脚接+3.3V电源,13、14、15脚分别接滤波电路52中的电阻R84、R83、R82一端。
所述的报警单元中滤波电路是电阻R82、R83、R84的一端分别接重力加速度传感器电路中集成电路U13的15、14、13脚,另一端分别串接电容C33、C26、C25接地并连接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中集成电路U2的19、20、2脚。
所述的报警单元中振动检测电路是传感器L1的1脚串接电阻R55后接电源VDD并接电容C1的一端,2脚接电阻R51一端及接地,电阻R51的另一端接电容C1的一端及集成电路U5的2脚,集成电路U5的1脚接电阻R52、滑动电阻VR1的并联端,滑动电阻VR1的另一端接电阻R16,2脚接电容C1,3脚接电阻R52、R6的中间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4、电阻R4和电阻R15的并联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VDD,二极管D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5的另一端接电阻R54及集成电路U5的12脚,电阻R16的另一端接电阻R53、电容C3、电阻R40的并联端,电阻R53、电容C3的并联另一端接地,电阻R40的另一端接集成电路U5的13脚,电阻R54的另一端接集成电路U5的14脚及电阻R56的一端,集成电路U5的4脚接VDD,11脚接地,电阻R56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11、电容C20的并联端及集成电路U5的10脚,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1的另一端接电阻R60、R49、二极管D13的并联端及集成电路U5的8脚,电阻R60的另一端串接发光二极管D15后接地,电阻R49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3后接地及连接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中集成电路U2的1脚,二极管D13的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57后接电阻R59、电容C22的并联端及集成电路U5的9脚,电阻R59的另一端接VDD,电容C22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报警单元中断电监测电路是电阻R35、R33的并联端接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中集成电路U2的4脚,电阻R35另一端接地,电阻R33另一端接+12V电源。
所述的报警单元中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是集成电路U2的1脚接振动检测电路中电阻R3、R49的并联端,2脚接滤波电路中电阻R84,3脚接电阻R9和二极管D16负极的并联端,电阻R9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6的正极连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中的处理器U11的10脚,4脚接断电监测电路中电阻R35、R33并联端,5、6脚接地,7脚接二极管D9、D5的并联端,二极管D9另一端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中处理器U11的27脚,二极管D5另一端接解码电路中集成电路U1的12脚,8脚串接二极管D17后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中处理器U11的11脚及串接电阻R5接地,9脚串接电阻R8、发光二极管D2后接地,10脚串接电阻R27后接三极管Q3的B极,11脚连接解码电路中集成电路U1的8脚及接电阻R46后接地,12脚接解码电路中集成电路U1的9脚及接电阻R39后接地,13脚接解码电路中集成电路U1的10脚及接电阻R38后接地,14脚接解码电路中集成电路U1的11脚及接电阻R34后接地,15、16脚接+3.3V电源,17脚接晶振X2和电容C35的并联端,18脚接晶振X2和电容C38的并联端,电容C35、C38的另一端接地,19、20脚分别接滤波电路52中电阻R82、R83的一端,三极管Q3的E极接地,C极串接电阻R50后接电阻R37与三极管Q6的B极的并联端,电阻R37另一端、三极管Q6的E极接+12V电源,三极管Q6的C极串接二极管D10后接接线座J2的1脚及电源转换电路中接线座J3的2脚,接线座J2的2、3、4脚空接,5脚接地,接线座J2用于外接警笛等声光报警设备,接线座J3用于连接导航及显示单元。
所述的报警单元中遥控信号接收电路是遥控信号接收设备JS1的1脚接+3.3V电源及电容C18、C23的并联端,电容C18、C23的并联另一端接地,2脚接解码电路中集成电路U1的13脚,3、4脚接地,5脚接天线L2。
所述的报警单元中解码电路是集成电路U1的1脚接+3.3V电源及接电容C5后接地,2脚接按键S2、电阻R29的并联端,按键S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9的另一端接+3.3V电源,3脚串接电阻R44、发光二极管D12后接地,4脚串接电阻R28后接+3.3V电源及连接电容C40后接地,8脚接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中集成电路U2的11脚及连接电阻R46后接地,9脚接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中集成电路U2的12脚及连接电阻R39后接地,10脚接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中集成电路U2的13脚及连接电阻R38后接地,11脚接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中集成电路U2的14脚及连接电阻R34后接地,12脚接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中二极管D5的正极后接U2的7脚及连接电阻R30后接地,13脚接遥控信号接收电路中遥控信号接收设备JS1的2脚,5、6、7、14脚接地。
所述的报警单元中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是处理器U11的1脚接电阻R31的一端及双4选1电子开关中集成电路U7的13脚,2、3、4、5脚分别接电阻R74、R73、R72、R70后接地及接拨号电路中按键S5、S6、S7的并联端、按键S8、S9、S10的并联端、按键S11、S12、S13的并联端、按键S14、S15、S16的并联端,6脚接地,7脚接电阻R31、R32的并联端及+4V电源,9脚接双4选1电子开关中集成电路U7的10脚,10脚接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中二极管D16的正极,11脚接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中二极管D17和电阻R5的并联端,16脚接数据存储芯片U12的5脚及连接电阻R12后接电源+4V,17脚接数据存储芯片U12的6脚及连接电阻R13后接电源+4V,18脚接串接R25后接电源+4V及并连接电容C27后接地,19、20、21脚分别连接电阻R68、R67、R66后接地及分别连接拨号电路中按键S5、S8、S11、S14的并联端、按键S6、S9、S12、S15的并联端、按键S7、S10、S13、S16的并联端,23脚、24脚分别接GSM无线模块63中J4的32脚、41脚,27脚接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中二极管D9,28脚接+4V电源,29脚接电容C36、C37的并联端并接地,30脚接晶振X1和电容C36的并联端,31脚接晶振X1和电容C37的并联端,电容C36、C37的另一端接地,35脚接串接摘挂机键中电阻R22后接+4V电源及连接按键S4后接地,36脚串接紧急拨号键中电阻R2后接+4V电源及连接按键S3后接地,38脚串接电阻R1、发光二极管D1后接地,40脚接GSM无线模块中集成电路U4的1脚,41脚串接电阻R65后接+4V电源及连接按键S1后接地,43脚、44脚分别接双4选1电子开关中的集成电路U7的9脚、3脚,处理器U11的其他脚空接;数据存储芯片U12的1、2、3、4、7脚接地,5脚串接电阻R12后接+4V电源及接处理器U11的16脚,6脚串接电阻R13后接+4V电源并接处理器U11的17脚,8脚接+4V电源及接电容C19后接地。
所述的报警单元中拨号电路是按键S5、S6、S7的一端并联后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中处理器U11的2脚,按键S8、S9、S10的一端并联后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中处理器U11的3脚,按键S11、S12、S13的一端并联后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中处理器U11的4脚,S14、S15、S16一端并联后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中处理器U11的5脚,按键S5、S8、S11、S14的另一端并联后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中处理器U11的19脚,按键S6、S9、S12、S15的另一端并联后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中处理器U11的20脚,按键S7、S10、S13、S16的另一端并联后接中处理器U11的21脚。
所述的报警单元中双4选1电子开关是集成电路U7的1脚串接电阻R78后接电源+4V及接GSM无线模块中的电阻R77,3脚串接电阻R32后接电源+4V并连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中的处理器U11的44脚,5脚接北斗模块中双通道数字隔离器U14的3脚并连接电阻R81后接+4V电源,9脚串接电阻R21后接地并连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中处理器U11的43脚,10脚串接电阻R62后接地并连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中理器U11的9脚,12脚串接电阻R79后接+4V电源并接GSM无线模块中J4的15脚,13脚串接电阻R31后接+4V电源并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中的处理器U11的1脚,14脚接北斗模块中双通道数字隔离器U14的2脚并连接电阻R80后接+4V电源,16脚接+4V电源,2、4、11、15脚空接,6、7、8脚接地。
所述的报警单元中北斗模块是北斗定位设备U10的1脚与双通道数字隔离器U14的7脚连接及串接电阻R85接+3.3V电源,2脚与双通道数字隔离器U14的6脚连接及串接电阻R88接+3.3V电源,6脚接+3.3V电源,10脚接看门狗集成电路U15的3脚,16脚接天线,18脚接电阻R87后接19脚,3、4、5、8、9、11、12、20、21、22、23、24、25、26、27、28脚空接,7、13、14、15、17接地;双通道数字隔离器U14的1脚接+4V电源,2脚接电阻R80后接+4V电源并连接双4选1电子开关中集成电路U7的14脚,3脚接电阻R81后接+4V电源并连接双4选1电子开关中的集成电路U7的5脚,4、5脚接地,6脚接电阻R88后接+3.3V电源,7脚接电阻R85后接+3.3V电源,8脚接+3.3V电源;看门狗集成电路U15的1脚接+3.3V电源,2脚接地,3脚接北斗定位设备U10的10脚。
所述的报警单元中GSM无线模块是接线座J4的1脚、2脚、3脚、4脚、5脚分别接SIM卡U17的3脚、1脚、6脚、2脚、5脚,15脚接双4选1电子开关中集成电路U7的12脚,17脚经电阻R77后接双4选1电子开关中集成电路U7的1脚,32脚、41脚分别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中的处理器U11的23脚、24脚,45脚接电容C29、C39、电阻R20的并联端,46脚接电容C50、C39、电阻R23的并联端,电容C50、C2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3、R20的另一端接受话器MK1的两个端点,49脚串接电阻R24后接电容C52、C51、C13的并联端,50脚串接电阻R48后接电容C52、C53、C12的并联端,电容C51、C53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3另一端接电阻R19,电容C12另一端接电阻R61,26、27、28、29、30、31脚接+4V电源,7、9、10、11、12、13、14、16、18、19、20、33、34、35、36、37、38、39、40、43、44、47、48脚空接,6、8、21、22、23、24、25、42脚接地;集成电路U4的1脚接电阻R18后接+4V电源及连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中的处理器U11的40脚,2脚接电阻R17和电容C16的并联端,3脚接电阻R17、R61的并联端,电容C16另一端接地,电阻R61另一端接电容C12,4脚串接电阻R19后接电容C13并连接电阻R14后接5脚,5脚、8脚接扬声器LS1的两个端点,6脚接+4V电源并连接电容C15后接地,7脚接地;SIM卡U17的1脚、2脚、3脚、6脚分别串接电容C30、C48、C47、C49后接地,4脚接地,7、8脚空,GSM无线通信设备通过接线座J4接入电路中。
所述的报警单元中电源转换电路是集成电路U6的1脚接三极管Q1的C极并接电阻R42后接电阻R45和二级管D8负极的并联端,三极管Q1的E极接地,B极接电阻R41后接电阻R36接地及接集成电路U8的5脚,2脚接电阻R45后接电阻R42和二极管D8的并联端,3脚接电容C31后接地并接电阻R26后接三极管Q2的B极并接二极管D7的负极;集成电路U8的1脚接三极管Q2的E极,三极管Q2的B极接电阻R26,C极接二极管D8的负极、电容C32、C14的正极、集成电路U3的3脚、电阻R58、电容C8、C7、集成电路U9的1、2脚,2脚接地,3脚接空,4脚接电容C11后接5脚,5脚接电容C11及接电阻R36、R41的并联端;集成电路U3的1脚接地,2脚输出+3.3V电源,接电容C6后接地,3脚接二极管D8的负极、三极管Q2的C极、电容C32、C14的正极、电阻R58、电容C8、C7及集成电路U9的1、2脚;集成电路U9的1、2脚并联,并接二极管D8的负极、三极管Q2的C极、电容C32、C14的正极、电阻R58、集成电路U3的3脚、电容C8、C7、C32、C14的另一端接地,集成电路U9的3脚接地,4脚输出+4V电源,并接电阻R47后接5脚及接电阻R43接地,并接电容C28、C9的并联端,电容C28、C9的并联端另一端接地;电阻R58的另一端输出电源VDD,并接电容C2、C21的并联端及接振动检测电路中电阻R55;开关K1的1、4、5、8空接,2脚接+7.2V电源并接电阻R10、发光二极管D6后接地,3脚接电池正极,电池负极接地,6脚接接线座J1的1脚,接线座J1的2、3脚接地,7脚接接线座J5的1脚并接二极管D3、D7的正极并联端,接线座J5的2脚接地,二极管D3的负极作为+12V电源输出并接断电监测电路中电阻R33及接接线座J3的1脚;接线座J3的1脚+12V电源,2脚接J2的1脚,3、4脚空,5脚接地;接线座J1车辆电源供电接口,J5为备用电源接口,可接电子狗等设备。
所述图像采集存储单元的CCD摄像机是接线座J36为外接CCD摄像机接口,1脚接+12V电源并接外接CCD摄像机的电源正极,2脚接地并接外接CCD摄像机的电源负极,3脚接外接CCD摄像机的视频输出端,并接SD卡录像电路中接线座J35的3脚及控制电路中的集成电路U35的7脚。
所述图像采集存储单元的SD卡录像电路是接线座J30接SD卡录像设备的串口,1脚接+3.3V电源并接SD卡录像设备串口的电源正极,2脚接控制电路中集成电路U34的7脚及SD卡录像设备串口TXD端,3脚接控制电路中集成电路U34的8脚及SD卡录像设备串口RXD端,4脚接地及接SD卡录像设备串口的接地端;接线座J35接SD卡录像设备的视频输入端,1脚接+12V电源及接SD卡录像设备视频输入端的电源正极,2脚接地及接SD卡录像设备视频输入端的电源负极,3脚接CCD摄像机中接线座J36的3脚、控制电路中集成电路U35的7脚及接SD卡录像设备视频输入端的视频信号输入端,4脚空接;接线座J34接SD卡录像设备视频输出端,即1脚接+12V电源并接SD卡视频输出端电源正极,2脚接地并接SD卡视频输出端电源负极,3脚接控制电路中集成电路U35的10脚及接SD卡录像设备视频输出端的视频信号输出端,4脚空接。
所述图像采集存储单元的控制电路是集成电路U34的1、2脚空接,3脚接电阻R316接地并接按键S34的1端,4脚接电容C309接地并接电阻R306后接+3.3V电源,5脚接地,6脚串接电阻R305后接电阻R320及集成电路U35的8脚,7脚接电阻R307后接电源+3.3V并接SD卡录像电路中接线座J30的2脚,8脚接电阻R308后接电源+3.3V并接SD卡录像电路中接线座J30的3脚,9、10脚分别连接电阻R309、R310后接地及接按键S38、S39的一端,11、12、13脚分别接电阻R311、R312、R313后接地并接按键S37、S36、S35的一端及按键S33、S32、S31的一端,14脚接+3.3V电源,15脚接晶振X31和电容C313的并联端,16脚接晶振X31和电容C312的并联端,电容C313、C312另一端接地,17脚接按键S35、S36、S37、S38、S39的并联端,18脚接按键S31、S32、S33、S34的并联端;集成电路U35的1脚接+3.3V电源,2、3、4、5脚空接,6脚接地,7脚接SD卡录像电路中接线座J35的3脚及接CCD摄像机31中接线座J36的3脚,8脚接电阻R305、R320的公共端,R320另一端接地,9脚接接线座J33的3脚,10脚接SD卡录像电路中接线座J34的3脚;集成电路U31的1脚接地,2脚接电容C304后接地,作为+3.3V电源输出,3脚接电容C302后接地,并接电阻R301后接接线座J31的1脚及接电容C301后接地,SD卡录像设备通过接线座J30、J35、J34接入电路。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嵌入式DSP芯片中实现视频的增透处理,使视频图像更适合人类的观察,解决了在雨、雾、雪、霾等恶劣天气下可视距离短的问题,使用户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通过对视频的实时分析,自适应的调整算法的权重和参数,使其在各种天气和光照情况,图像在动态范围压缩、边缘增强和颜色恒常三方面达到平衡;依托北斗卫星定位技术、GSM无线通信技术、智能信息收发系统实现了车辆状态信息的手机短信实时查询,满足了车主随时查询车辆位置的需要,及车辆丢失后快速查询定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应用了北斗卫星定位服务系统,使用北斗卫星定位设备接收北斗卫星信号,分析出自身所处的经纬度数据。查询位置时,用户使用手机向本系统发送“定位查询命令”,本系统的微控制器通过串口从卫星定位设备读取经纬度数据,然后发送AT指令控制GSM无线通信设备向定位服务器发送短信,请求查询地理位置,定位服务器收到坐标后,利用电子地图匹配技术,分析出本系统所在的地理位置,然后发短信回复至车主手机。北斗卫星定位设备的应用和定位服务器系统的开发,解决了车辆远程定位、防盗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综合运用振动传感器检测技术和三轴重力加速度传感器检测技术对车辆状态进行检测,振动传感器检测技术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灵敏度高,三轴重力加速度传感器检测技术采用的集成电路谐振频率在10kHz左右,可有效避免声波谐振造成的误报,同时,在加速度传感器输出端和单片机输入端设计了由1kHz的金属膜电阻和1uF陶瓷电容构成一阶RC无源低通滤波器,其截止频率为100Hz,滤除加速度传感器的高频响应和电路引入的其它高频干扰,提高系统工作可靠性,当车辆在某些情况下,如大型车辆经过、燃放烟花爆竹、打雷等,不会发出报警信号,三轴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的综合检测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准确检测出包括整车拖运在内的盗窃信息,扩大了检测范围,弥补了现有车辆报警设备的不足,而且避免声波干扰和车辆经过造成的误报,与现阶段普遍仅仅采用振动传感器检测技术相比,具有误报率低、及时准确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依托GSM无线通信网络,采用短信报警方式,当车辆被非法敲击、侵入后,报警系统自动读取数据存储芯片中预先存储的电话号码,然后以AT指令控制GSM无线通信设备,通过无线网络将短信内容发送到目标手机上,并在3秒后再向车主自动拨打电话,重复两遍,提示车主查看短信,避免误判。短信远程报警打破了传统的车载防盗系统声光报警距离有限、易受地形限制的技术瓶颈,解决了声音严重扰民的问题,具有报警准确、实时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视图像采集存储单元的一种电子线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航及显示单元的一种电子线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报警单元的一种电子线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重力加速度传感器、滤波电路的一种电子线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振动检测电路的一种电子线路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断电检测电路、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的一种电子线路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遥控信号接收电路、解码电路的一种电子线路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摘挂机键、紧急拨号键、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的一种电子线路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拨号电路的一种电子线路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北斗模块的一种电子线路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GSM无线模块的一种电子线路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双4选1电子开关的一种电子线路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切换电路的一种电子线路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DSP图像处理电路的一种电子线路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导航仪的一种电子线路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的一种电子线路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闪光报警电路的一种电子线路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电源转换电路的一种电子线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车辆智能辅助驾驶装置,参照图1,是前视热成像单元1、倒车后视单元2、前视图像采集存储单元3、报警单元5分别连接导航及显示单元4,报警单元5分别连接警音喇叭6、电子狗7,这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
实施例2,一种车辆智能辅助驾驶装置,参照图1、图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导航及显示单元4是前视热成像单元1、倒车后视单元2、前视图像采集存储单元3采集的图像传递给连接的切换电路41,切换电路41连接DSP图像处理电路42,经过DSP图像处理电路42处理的图像输出到导航仪43,报警单元5连接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44,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44分别连接切换电路41、闪光报警电路45;
所述的图像采集存储单元3是CCD摄像机31连接SD卡录像电路32、导航及显示单元4中的切换电路41,SD卡录像电路32连接控制电路33及导航及显示单元4中的切换电路41;
所述的报警单元5是重力加速度传感器51连接滤波电路52,滤波电路52、振动检测电路53、断电监测电路54连接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55,遥控信号接收电路56连接解码电路57,解码电路57连接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55,北斗模块62、GSM无线模块63连接双4选1电子开关64,双4选1电子开关64、摘挂机键58、紧急拨号键59、拨号电路61连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65,GSM无线模块63接收用户查询位置的指令短信,向定位服务器发送车辆经纬度位置的短信和向用户发送报警短信,电源转换电路66为本系统提供电源,其他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3,一种车辆智能辅助驾驶装置,参照图1-图20,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导航及显示单元4是前视热成像单元1、倒车后视单元2、前视图像采集存储单元3采集的图像传递给连接的切换电路41,切换电路41连接DSP图像处理电路42,经过DSP图像处理电路42处理的图像输出到导航仪43,报警单元5连接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44,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44分别连接切换电路41、闪光报警电路45;
所述的图像采集存储单元3是CCD摄像机31连接SD卡录像电路32、导航及显示单元4中的切换电路41,SD卡录像电路32连接控制电路33及导航及显示单元4中的切换电路41;
所述的报警单元5是重力加速度传感器51连接滤波电路52,滤波电路52、振动检测电路53、断电监测电路54连接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55,遥控信号接收电路56连接解码电路57,解码电路57连接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55,北斗模块62、GSM无线模块63连接双4选1电子开关64,双4选1电子开关64、摘挂机键58、紧急拨号键59、拨号电路61连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65,GSM无线模块63接收用户查询位置的指令短信,向定位服务器发送车辆经纬度位置的短信和向用户发送报警短信,电源转换电路66为本系统提供电源;
所述导航及显示单元4的切换电路41是集成电路U21的1脚接+3.3V电源,2、3、4、5脚空,6脚接地,7脚接视频图像无线接收设备U27的9脚并连接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44中的电容C73和电阻R100的公共端,8脚接电阻R91后接地并连接电阻R94后接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44中集成电路U26的10脚,9脚接集成电路U22的10脚,10脚接接线座J17的2脚;集成电路U22的1脚接+3.3V电源,2、9脚互连,3脚接DSP图像处理电路42中接线座J13的7脚,4脚接电阻R93后接地并经电阻R96接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44中集成电路U26的8脚,5脚接视频图像无线接收设备U28的9脚并连接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44中电容C78和电阻R109的公共端,6脚接地,7脚接接线座J14的3脚并连接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44中电容C75和电阻R103的公共端,8脚接电阻R92后接地并连接电阻R95后接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44中集成电路U26的9脚,10脚接集成电路U21的9脚;视频图像无线接收设备U27为前视热成像单元1的视频图像无线接收设备,其1、2、3、4、7、8脚空,5、10、11、12、13脚接地,6脚接+5V电源并接电容C71后接地,9脚接集成电路U21的7脚并接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44的电容C73和电阻R100的公共端;视频图像无线接收设备U28为倒车后视单元视频图像无线接收设备,其1、2、3、4、7、8脚空,5、10、11、12、13脚接地,6脚接+5V电源并接电容C76后接地,9脚接集成电路U22的5脚并接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44中电容C78和电阻R109的并联端;集成电路U23的1脚接地,2脚接电容C69、C66、C70的并联端,输出+3.3V电源,电容C69、C66、C70的另一端接地,3脚接电容C68后接地并接电阻R97后接二极管D21、D22、电容C65、C67并联端;集成电路U20的1脚接二极管D20后接地并接电容C60后接3脚,并接电感L10后输出+5V电源及接电容C63和电阻R114的并联端,电容C63另一端接地,电阻R114的另一端接6脚,2脚接+12V电源并接电容C62、C61的并联端,电容C62、C61另一端接地,4脚接地,6脚接电阻R90后接地并接电阻R114后接+5V电源,5、7脚空;接线座J17为前视热成像单元1采用有线方式传输时的接口,1脚接地并接热成像设备电源负极,2脚接集成电路U21的10脚并接热成像设备的视频输出端,3脚接+12V电源并接热成像设备电源正极,4脚空接;接线座J14对应连接报警单元5中电源转换电路66中接线座J3,并且1脚接+12V电源,2脚接二极管D21的正极并接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44中电阻R98的一端,3脚接集成电路U22的7脚并接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44中电容C75和电阻R103的公共端,4脚空接,5脚接地;
所述导航及显示单元4的DSP图像处理电路42中接线座J13是DSP图像处理设备接口,其1、2脚接+12V电源及接DSP图像处理设备的电源正极,并通过电容C64接地,3、4、6、8脚接地并接DSP图像处理设备的电源负极,5脚接切换电路41中接导航仪43中接线座J15的4脚及接DSP图像处理设备的视频输出端,7脚接切换电路41中集成电路U22的3脚及接DSP图像处理设备的视频输入端;
所述导航及显示单元4的导航仪43中接线座J15是外接导航仪接口,1脚接+5V电源及接外接导航仪的电源正极,2、3脚接地及接外接导航仪的电源负极,4脚接DSP图像处理电路42中接线座J13的5脚及接外接导航仪的视频输入端;
所述导航及显示单元4的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44是集成电路U26的1脚接集成电路U29的4脚并串接电阻R108后接+3.3V电源,2脚接电阻R98和R101的并联端,电阻R101另一端接地,电阻R98另一端接切换电路41中接线座J14的2脚、二极管D21的正极,3脚接电阻R104后接+3.3V电源并接按键S22后接地,4脚接电阻R110接+3.3V电源并接电容C80接地,5、6脚接地,7、11脚空,8、9、10脚分别接切换电路41中的电阻R96、R95、R94,12、13、14脚接闪光报警电路45中电阻R111、R112、R113,15、16脚接+3.3V电源,17脚接晶振X10和电容C79的并联端,18脚接晶振X10和电容C81的并联端,电容C79、C81的另一端接地,19脚接集成电路U25的4脚及接电阻R102后接+3.3V电源,20脚接集成电路U24的4脚及接电阻R99后接+3.3V电源;集成电路U24的1脚串接电容C73后通过电阻R100接地并连接切换电路41中集成电路U21的7脚、视频图像无线接收设备U27的9脚,2、3脚接地,4脚接集成电路U26的20脚并接电阻R99后接+3.3V电源,5脚接+3.3V电源并接电容C72后接地;集成电路U25的1脚串接电容C75后通过电阻R103接地并连接切换电路41中集成电路U22的7脚、接线座J14的3脚,2、3脚接地,4脚接集成电路U26的19脚并接电阻R102后接+3.3V电源,5脚接+3.3V电源并接电容C74后接地;集成电路U29的1脚串接电容C78后通过电阻R109接地并接切换电路41中视频图像无线接收设备U28的9脚、U22的5脚,2、3脚接地,4脚接集成电路U26的1脚并接电阻R108后接+3.3V电源,5脚接+3.3V电源并接电容C77后接地;
所述导航及显示单元4的闪光报警电路45是三色发光二极管LED1-LED12的1脚并联端接电阻R107接三极管Q23的C极,Q23的E极接地,B极接电阻R113后接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44中集成电路U26的14脚,三色发光二极管LED1-LED12的2脚并联端接二极管D1、D2、电容C65、C67、电阻R97的并联端,三色发光二极管LED1-LED12的3脚并联端接电阻R106接三极管Q21的C极,三极管Q21的E极接地,B极接电阻R112后接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44中集成电路U26的13脚,三色发光二极管LED1-LED12的4脚并联端接电阻R105接三极管Q20的C极,三极管Q20的E极接地,B极接电阻R11后接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44中集成电路U26的12脚;
所述报警单元5的重力加速度传感器51是集成电路U13的1、2脚分别串接电阻R11、R7后接地,3脚接+3.3V电源并连接电容C24后接地,4脚接地,5、6、7、8、9、10、11、16脚空,12脚接+3.3V电源,13、14、15脚分别接滤波电路52中的电阻R84、R83、R82一端;
所述报警单元5的滤波电路52是电阻R82、R83、R84的一端分别接重力加速度传感器电路51中集成电路U13的15、14、13脚,另一端分别串接电容C33、C26、C25接地并连接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55中集成电路U2的19、20、2脚;
所述报警单元5的振动检测电路53是传感器L1的1脚串接电阻R55后接电源VDD并接电容C1的一端,2脚接电阻R51一端及接地,电阻R51的另一端接电容C1的一端及集成电路U5的2脚,集成电路U5的1脚接电阻R52、滑动电阻VR1的并联端,滑动电阻VR1的另一端接电阻R16,2脚接电容C1,3脚接电阻R52、R6的中间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4、电阻R4和电阻R15的并联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VDD,二极管D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5的另一端接电阻R54及集成电路U5的12脚,电阻R16的另一端接电阻R53、电容C3、电阻R40的并联端,电阻R53、电容C3的并联另一端接地,电阻R40的另一端接集成电路U5的13脚,电阻R54的另一端接集成电路U5的14脚及电阻R56的一端,集成电路U5的4脚接VDD,11脚接地,电阻R56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11、电容C20的并联端及集成电路U5的10脚,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1的另一端接电阻R60、R49、二极管D13的并联端及集成电路U5的8脚,电阻R60的另一端串接发光二极管D15后接地,电阻R49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3后接地及连接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55中集成电路U2的1脚,二极管D13的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57后接电阻R59、电容C22的并联端及集成电路U5的9脚,电阻R59的另一端接VDD,电容C22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报警单元5的断电监测电路54是电阻R35、R33的并联端接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55中集成电路U2的4脚,电阻R35另一端接地,电阻R33另一端接+12V电源;
所述报警单元5的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55是集成电路U2的1脚接振动检测电路53中电阻R3、R49的并联端,2脚接滤波电路52中电阻R84,3脚接电阻R9和二极管D16负极的并联端,电阻R9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6的正极连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65中的处理器U11的10脚,4脚接断电监测电路54中电阻R35、R33并联端,5、6脚接地,7脚接二极管D9、D5的并联端,二极管D9另一端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65中处理器U11的27脚,二极管D5另一端接解码电路57中集成电路U1的12脚,8脚串接二极管D17后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65中处理器U11的11脚及串接电阻R5接地,9脚串接电阻R8、发光二极管D2后接地,10脚串接电阻R27后接三极管Q3的B极,11脚连接解码电路57中集成电路U1的8脚及接电阻R46后接地,12脚接解码电路57中集成电路U1的9脚及接电阻R39后接地,13脚接解码电路57中集成电路U1的10脚及接电阻R38后接地,14脚接解码电路57中集成电路U1的11脚及接电阻R34后接地,15、16脚接+3.3V电源,17脚接晶振X2和电容C35的并联端,18脚接晶振X2和电容C38的并联端,电容C35、C38的另一端接地,19、20脚分别接滤波电路52中电阻R82、R83的一端,三极管Q3的E极接地,C极串接电阻R50后接电阻R37与三极管Q6的B极的并联端,电阻R37另一端、三极管Q6的E极接+12V电源,三极管Q6的C极串接二极管D10后接接线座J2的1脚及电源转换电路66中接线座J3的2脚,接线座J2的2、3、4脚空接,5脚接地,接线座J2用于外接警笛等声光报警设备,接线座J3用于连接导航及显示单元4;
所述报警单元5的遥控信号接收电路56是遥控信号接收设备JS1的1脚接+3.3V电源及电容C18、C23的并联端,电容C18、C23的并联另一端接地,2脚接解码电路57中集成电路U1的13脚,3、4脚接地,5脚接天线L2;
所述报警单元5的解码电路57是集成电路U1的1脚接+3.3V电源及接电容C5后接地,2脚接按键S2、电阻R29的并联端,按键S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9的另一端接+3.3V电源,3脚串接电阻R44、发光二极管D12后接地,4脚串接电阻R28后接+3.3V电源及连接电容C40后接地,8脚接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55中集成电路U2的11脚及连接电阻R46后接地,9脚接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55中集成电路U2的12脚及连接电阻R39后接地,10脚接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55中集成电路U2的13脚及连接电阻R38后接地,11脚接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55中集成电路U2的14脚及连接电阻R34后接地,12脚接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55中二极管D5的正极后接U2的7脚及连接电阻R30后接地,13脚接遥控信号接收电路56中遥控信号接收设备JS1的2脚,5、6、7、14脚接地;
所述报警单元5的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65是处理器U11的1脚接电阻R31的一端及双4选1电子开关64中集成电路U7的13脚,2、3、4、5脚分别接电阻R74、R73、R72、R70后接地及接拨号电路61中按键S5、S6、S7的并联端、按键S8、S9、S10的并联端、按键S11、S12、S13的并联端、按键S14、S15、S16的并联端,6脚接地,7脚接电阻R31、R32的并联端及+4V电源,9脚接双4选1电子开关64中集成电路U7的10脚,10脚接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55中二极管D16的正极,11脚接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55中二极管D17和电阻R5的并联端,16脚接数据存储芯片U12的5脚及连接电阻R12后接电源+4V,17脚接数据存储芯片U12的6脚及连接电阻R13后接电源+4V,18脚接串接R25后接电源+4V及并连接电容C27后接地,19、20、21脚分别连接电阻R68、R67、R66后接地及分别连接拨号电路61中按键S5、S8、S11、S14的并联端、按键S6、S9、S12、S15的并联端、按键S7、S10、S13、S16的并联端,23脚、24脚分别接GSM无线模块63中J4的32脚、41脚,27脚接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55中二极管D9,28脚接+4V电源,29脚接电容C36、C37的并联端并接地,30脚接晶振X1和电容C36的并联端,31脚接晶振X1和电容C37的并联端,电容C36、C37的另一端接地,35脚接串接摘挂机键58中电阻R22后接+4V电源及连接按键S4后接地,36脚串接紧急拨号键59中电阻R2后接+4V电源及连接按键S3后接地,38脚串接电阻R1、发光二极管D1后接地,40脚接GSM无线模块63中集成电路U4的1脚,41脚串接电阻R65后接+4V电源及连接按键S1后接地,43脚、44脚分别接双4选1电子开关64中的集成电路U7的9脚、3脚,处理器U11的其他脚空接;数据存储芯片U12的1、2、3、4、7脚接地,5脚串接电阻R12后接+4V电源及接处理器U11的16脚,6脚串接电阻R13后接+4V电源并接处理器U11的17脚,8脚接+4V电源及接电容C19后接地;
所述报警单元5的拨号电路61是按键S5、S6、S7的一端并联后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65中处理器U11的2脚,按键S8、S9、S10的一端并联后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65中处理器U11的3脚,按键S11、S12、S13的一端并联后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65中处理器U11的4脚,S14、S15、S16一端并联后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65中处理器U11的5脚,按键S5、S8、S11、S14的另一端并联后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65中处理器U11的19脚,按键S6、S9、S12、S15的另一端并联后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65中处理器U11的20脚,按键S7、S10、S13、S16的另一端并联后接中处理器U11的21脚;
所述报警单元5的双4选1电子开关64是集成电路U7的1脚串接电阻R78后接电源+4V及接GSM无线模块63中的电阻R77,3脚串接电阻R32后接电源+4V并连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65中的处理器U11的44脚,5脚接北斗模块62中双通道数字隔离器U14的3脚并连接电阻R81后接+4V电源,9脚串接电阻R21后接地并连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65中处理器U11的43脚,10脚串接电阻R62后接地并连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65中理器U11的9脚,12脚串接电阻R79后接+4V电源并接GSM无线模块63中J4的15脚,13脚串接电阻R31后接+4V电源并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65中的处理器U11的1脚,14脚接北斗模块62中双通道数字隔离器U14的2脚并连接电阻R80后接+4V电源,16脚接+4V电源,2、4、11、15脚空接,6、7、8脚接地;
所述报警单元5的北斗模块62是北斗定位设备U10的1脚与双通道数字隔离器U14的7脚连接及串接电阻R85接+3.3V电源,2脚与双通道数字隔离器U14的6脚连接及串接电阻R88接+3.3V电源,6脚接+3.3V电源,10脚接看门狗集成电路U15的3脚,16脚接天线,18脚接电阻R87后接19脚,3、4、5、8、9、11、12、20、21、22、23、24、25、26、27、28脚空接,7、13、14、15、17接地;双通道数字隔离器U14的1脚接+4V电源,2脚接电阻R80后接+4V电源并连接双4选1电子开关64中集成电路U7的14脚,3脚接电阻R81后接+4V电源并连接双4选1电子开关64中的集成电路U7的5脚,4、5脚接地,6脚接电阻R88后接+3.3V电源,7脚接电阻R85后接+3.3V电源,8脚接+3.3V电源;看门狗集成电路U15的1脚接+3.3V电源,2脚接地,3脚接北斗定位设备U10的10脚;
所述报警单元5的GSM无线模块63是接线座J4的1脚、2脚、3脚、4脚、5脚分别接SIM卡U17的3脚、1脚、6脚、2脚、5脚,15脚接双4选1电子开关64中集成电路U7的12脚,17脚经电阻R77后接双4选1电子开关64中集成电路U7的1脚,32脚、41脚分别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65中的处理器U11的23脚、24脚,45脚接电容C29、C39、电阻R20的并联端,46脚接电容C50、C39、电阻R23的并联端,电容C50、C2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3、R20的另一端接受话器MK1的两个端点,49脚串接电阻R24后接电容C52、C51、C13的并联端,50脚串接电阻R48后接电容C52、C53、C12的并联端,电容C51、C53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3另一端接电阻R19,电容C12另一端接电阻R61,26、27、28、29、30、31脚接+4V电源,7、9、10、11、12、13、14、16、18、19、20、33、34、35、36、37、38、39、40、43、44、47、48脚空接,6、8、21、22、23、24、25、42脚接地;集成电路U4的1脚接电阻R18后接+4V电源及连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65中的处理器U11的40脚,2脚接电阻R17和电容C16的并联端,3脚接电阻R17、R61的并联端,电容C16另一端接地,电阻R61另一端接电容C12,4脚串接电阻R19后接电容C13并连接电阻R14后接5脚,5脚、8脚接扬声器LS1的两个端点,6脚接+4V电源并连接电容C15后接地,7脚接地;SIM卡U17的1脚、2脚、3脚、6脚分别串接电容C30、C48、C47、C49后接地,4脚接地,7、8脚空,GSM无线通信设备通过接线座J4接入电路中;
所述报警单元5的电源转换电路66是集成电路U6的1脚接三极管Q1的C极并接电阻R42后接电阻R45和二级管D8负极的并联端,三极管Q1的E极接地,B极接电阻R41后接电阻R36接地及接集成电路U8的5脚,2脚接电阻R45后接电阻R42和二极管D8的并联端,3脚接电容C31后接地并接电阻R26后接三极管Q2的B极并接二极管D7的负极;集成电路U8的1脚接三极管Q2的E极,三极管Q2的B极接电阻R26,C极接二极管D8的负极、电容C32、C14的正极、集成电路U3的3脚、电阻R58、电容C8、C7、集成电路U9的1、2脚,2脚接地,3脚接空,4脚接电容C11后接5脚,5脚接电容C11及接电阻R36、R41的并联端;集成电路U3的1脚接地,2脚输出+3.3V电源,接电容C6后接地,3脚接二极管D8的负极、三极管Q2的C极、电容C32、C14的正极、电阻R58、电容C8、C7及集成电路U9的1、2脚;集成电路U9的1、2脚并联,并接二极管D8的负极、三极管Q2的C极、电容C32、C14的正极、电阻R58、集成电路U3的3脚、电容C8、C7、C32、C14的另一端接地,集成电路U9的3脚接地,4脚输出+4V电源,并接电阻R47后接5脚及接电阻R43接地,并接电容C28、C9的并联端,电容C28、C9的并联端另一端接地;电阻R58的另一端输出电源VDD,并接电容C2、C21的并联端及接振动检测电路53中电阻R55;开关K1的1、4、5、8空接,2脚接+7.2V电源并接电阻R10、发光二极管D6后接地,3脚接电池正极,电池负极接地,6脚接接线座J1的1脚,接线座J1的2、3脚接地,7脚接接线座J5的1脚并接二极管D3、D7的正极并联端,接线座J5的2脚接地,二极管D3的负极作为+12V电源输出并接断电监测电路54中电阻R33及接接线座J3的1脚;接线座J3的1脚+12V电源,2脚接J2的1脚,3、4脚空,5脚接地;接线座J1车辆电源供电接口,J5为备用电源接口,可接电子狗等设备;
所述图像采集存储单元3的CCD摄像机31是接线座J36为外接CCD摄像机接口,1脚接+12V电源并接外接CCD摄像机的电源正极,2脚接地并接外接CCD摄像机的电源负极,3脚接外接CCD摄像机的视频输出端,并接SD卡录像电路32中接线座J35的3脚及控制电路33中的集成电路U35的7脚;
所述图像采集存储单元3的SD卡录像电路32是接线座J30接SD卡录像设备的串口,1脚接+3.3V电源并接SD卡录像设备串口的电源正极,2脚接控制电路33中集成电路U34的7脚及SD卡录像设备串口TXD端,3脚接控制电路33中集成电路U34的8脚及SD卡录像设备串口RXD端,4脚接地及接SD卡录像设备串口的接地端;接线座J35接SD卡录像设备的视频输入端,1脚接+12V电源及接SD卡录像设备视频输入端的电源正极,2脚接地及接SD卡录像设备视频输入端的电源负极,3脚接CCD摄像机31中接线座J36的3脚、控制电路33中集成电路U35的7脚及接SD卡录像设备视频输入端的视频信号输入端,4脚空接;接线座J34接SD卡录像设备视频输出端,即1脚接+12V电源并接SD卡视频输出端电源正极,2脚接地并接SD卡视频输出端电源负极,3脚接控制电路33中集成电路U35的10脚及接SD卡录像设备视频输出端的视频信号输出端,4脚空接;
所述图像采集存储单元3的控制电路33是集成电路U34的1、2脚空接,3脚接电阻R316接地并接按键S34的1端,4脚接电容C309接地并接电阻R306后接+3.3V电源,5脚接地,6脚串接电阻R305后接电阻R320及集成电路U35的8脚,7脚接电阻R307后接电源+3.3V并接SD卡录像电路32中接线座J30的2脚,8脚接电阻R308后接电源+3.3V并接SD卡录像电路32中接线座J30的3脚,9、10脚分别连接电阻R309、R310后接地及接按键S38、S39的一端,11、12、13脚分别接电阻R311、R312、R313后接地并接按键S37、S36、S35的一端及按键S33、S32、S31的一端,14脚接+3.3V电源,15脚接晶振X31和电容C313的并联端,16脚接晶振X31和电容C312的并联端,电容C313、C312另一端接地,17脚接按键S35、S36、S37、S38、S39的并联端,18脚接按键S31、S32、S33、S34的并联端;集成电路U35的1脚接+3.3V电源,2、3、4、5脚空接,6脚接地,7脚接SD卡录像电路32中接线座J35的3脚及接CCD摄像机31中接线座J36的3脚,8脚接电阻R305、R320的公共端,R320另一端接地,9脚接接线座J33的3脚,10脚接SD卡录像电路32中接线座J34的3脚;集成电路U31的1脚接地,2脚接电容C304后接地,作为+3.3V电源输出,3脚接电容C302后接地,并接电阻R301后接接线座J31的1脚及接电容C301后接地,SD卡录像设备通过接线座J30、J35、J34接入电路;
上述实施例中,集成电路U1为PIC16F630,集成电路U2为PIC16F819,集成电路U3、U23、U31为AMS1117-3.3,集成电路U4为LM4819,集成电路U5为LM324,集成电路U6为LM317,集成电路U7为MC14052B,集成电路U8为LM3420-8.4,集成电路U9为MIC29302WU,北斗定位设备U10为TD3020C,处理器U11为PIC16F74,数据存储芯片U12为24LC04,集成电路U13为MMA7260,双通道数字隔离器U14为ADUM1201,看门狗集成电路U15为MAX809,集成电路U20为LM22676TJ-ADJ,集成电路U21、U22为ISL84684IU,集成电路U24、U25、U29为MAX7461EUK,集成电路U26为PIC16F819-I/SS,视频图像无线接收设备U27、U28为RX6788,集成电路U34为PIC16F628A,集成电路U35为ISL84684IU,遥控信号接收设备JS1为RXB8-V2.0,热成像设备为M300,DSP图像处理设备为KD-C20,GSM无线通信设备为EM310,开关K1为MS23D18G2,CCD摄像机为SC-650,SD卡录像设备为FN-MK01A,导航仪为V50,其他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流程是:
1、遥控器布撤防:遥控信号接收设备JS1接收遥控器发送的射频信号后,对射频信号解码,由2脚输出特定编码的加密数据至解码电路57,解码电路57对编码数据进行破译,若破译后的数据有效则解码电路57中的集成电路U1的12脚输出高电平,8脚、9脚、10脚、11脚是四个数据输出端,当对应的遥控器按键按下,则与遥控器按键对应的8脚、9脚、10脚、11脚中的一个脚会输出高电平,对应的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55中集成电路U2的11脚、12脚、13脚、14脚检测到高电平信号后,则根据程序设定响应振动和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发送的信号即布防,或不响应,即撤防。
2、感器检测、短信报警、声光报警:在布防状态下,当车辆被碰触时,振动检测电路53中传感器L1能检测到车辆的振动,并引起集成电路比较放大器U5的2脚发生微弱的电平信号,电平信号经集成电路U5芯片内的三个放大器三次放大后输出到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55中集成电路U2的1脚。
在布防状态下,车辆被碰触时,重力加速度传感器51中集成电路U13的三个轴向,即第15(Xout)、14(Yout)、13(Zout)引脚输出不同的电平信号,三路输出信号分别经过滤波电路52中由电阻、电容组成的一阶RC无源低通电路滤除干扰信号后,输出到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55中集成电路U2的19(RA0)、20(RA1)、2(RA3)引脚。
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55中集成电路U2检测振动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并对其记录和判断,当符合报警条件时,集成电路U2的8脚、9脚、10脚输出高电平作为报警信号输出。
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65中的处理器U11的11脚接收到集成电路U2的8脚发送的报警信号后,处理器U11的16、17脚模拟I2C总线通信方式,从数据存储芯片U12中读取预先存储的电话号码,处理器U11的1脚、44脚为通信串口,处理器U11通过此串口向GSM无线通信设备发送AT指令、报警信息、电话号码等内容,GSM无线通信设备收到指令和报警信息后向指定的电话号码发送报警短信。
集成电路U2的10脚输出高电平报警信号,使三极管Q3、Q6饱和导通,J2连接的警笛或其它声光报警设备通电工作进行报警,J3的2脚连接的导航及显示电路单元4中的J14的2脚,经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44中电阻R98、R101分压后输入到U5的2脚,U5的2脚检测到报警信号后,U5的12、13、14脚按照程序设定依次变为高电平,使三极管Q21、Q21、Q23依次饱和导通,三色LED发光二极管通电工作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行闪光报警。
3、短信定位车辆位置:查询位置时,用户使用手机向SIM卡发送指令短信,收到短信命令后,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65中处理器U11自动分析输出用户的手机号码,并通过9脚、43脚控制双4选1电子开关64中的集成电路U7的地址端,选通处理器U11的1脚、44脚与北斗模块62中双通道数字隔离器U14之间的连接,1脚、44脚为U11的通信串口,处理器U11通过串口发出控制指令,经双4选1电子开关64传输、双通道数字隔离器U14完成电平转换后,传输到北斗模块62中的北斗定位设备U10,从而实现处理器U11与北斗定位设备U10之间的通信,处理器U11从北斗定位设备U10中读取经纬度数据,读取数据后,U11再通过9脚、43脚控制双4选1电子开关64的地址端,选通与GSM无线模块63中GSM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U11通过串口经双4选1电子开关64向GSM无线模块63中GSM无线通信设备发送AT指令、经纬度数据、用户的手机号码,GSM无线通信设备接收到命令后向GIS定位服务器发送包含经纬度数据和用户手机号码的短信,请求查询地理位置,GIS定位服务器收到短信后,利用电子地图匹配技术,分析出经纬度数据所体现的具体地理位置,然后发短信回复至用户手机,从而实现了用户直接使用短信查询车辆位置的目的。
4、免提通话:紧急拨号键59中按键S3被按下后,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65中处理器U11的36脚检测到电平由高跳变为低,处理器U11的16、17脚模拟I2C总线通信方式,从数据存储芯片U12中读取预先存储的1组电话号码,并通过9脚、43脚控制双4选1电子开关64中的集成电路U7的地址端,选通U11的1脚、44脚与GSM无线模块63中的J4的15、17脚之间的连接,1脚、44脚为处理器U11的通信串口,J4的15、17脚为GSM无线通信设备的通信串口,处理器U11通过1脚、44脚通信串口向GSM无线通信设备发送AT指令、电话号码等内容,GSM无线通信设备收到指令和电话号码后将拨打此号码,GSM无线通信设备通过J4的49脚、50脚输出音频信号耦合至音频功率放大器集成电路U4的3、4脚,经放大后在5脚、8脚输出至扬声器LS1播放,电话接通后声音通过受话器MK1将声音信号通过J4的45、46脚耦合到GSM无线通信设备。
5、视频图像采集、存储与显示:前视图像采集存储单元3中CCD摄像机31采集的视频信号经接线座J36输入到SD卡录像电路32中的SD卡录像设备中存储起来,并输入集成电路U35的7脚,集成电路U35为双路模拟开关,集成电路U34的6脚出低电平,控制集成电路U35的8脚为低电平,则集成电路U35的7脚与9脚连通,视频信号接入接线座J33的3脚,接线座J33连接导航与显示单元43中接线座J14,视频信号进入导航及显示单元43的接线座J14的3脚,J14的3脚与导航与显示单元43中集成电路U22的7脚相连,此时集成电路U26的9脚为低电平,则双路模拟开关集成电路U22的7脚与9脚相通,9脚与2脚相连,集成电路U26的8脚为高电平,2脚与3脚连接相通,双路模拟开关集成电路U22的3脚与接线座J13的7脚相连,将视频信号送入DSP图像处理电路42中进行处理,处理后的视频图像信号经接线座J13的5脚输出至导航仪显示。
前视热成像单元1采集的热成像图像可使用有线和无线两种传输方式。
前视热成像单元1采集的热成像图像采用无线方式传输时,导航及显示单元4中的视频图像无线接收设备U27接收前视热成像单元1发射的视频信号,并经U27的9脚传输到双路模拟开关集成电路U21的7脚,集成电路U26的10脚为低电平控制集成电路U21的7脚与9脚相通,双路模拟开关集成电路U21的9脚与集成电路U22的10脚相连,集成电路U26的9脚输出高电平控制双路模拟开关集成电路U22的10脚与9脚相通,9脚与2脚相连,集成电路U26的8脚为高电平,控制2脚与3脚连接相通,双路模拟开关集成电路U22的3脚与接线座J13的7脚相连,将视频信号送入DSP图像处理电路42中进行处理,处理后的视频图像信号经接线座J13的5脚输出至导航仪显示。
前视热成像单元1采集的热成像图像采用有线方式传输时,导航及显示单元4中的接线座J17为前视热成像单元的接口,热成像视频信号经接线座J17的2脚进入到双路模拟开关集成电路U21的10脚,集成电路U26的10脚输出高电平控制集成电路U21的10脚与9脚相通,双路模拟开关集成电路U21的9脚与集成电路U22的10脚相连,集成电路U26的9脚输出高电平控制双路模拟开关集成电路U22的10脚与9脚相通,9脚与2脚相连,集成电路U26的8脚为高电平,控制2脚与3脚连接相通,双路模拟开关集成电路U22的3脚与接线座J13的7脚相连,将视频信号送入DSP图像处理电路42中进行处理,处理后的视频图像信号经接线座J13的5脚输出至导航仪显示。
倒车后视单元2采集的图像采用无线方式传输,导航及显示单元4中的视频图像无线接收设备U28接收倒车后视单元2发射的视频信号,并经过U28的9脚传输到双路模拟开关集成电路U22的5脚,集成电路U26的8脚为低电平,则双路模拟开关集成电路U22的5脚与3脚相通,双路模拟开关集成电路U22的3脚与接线座J13的7脚相连,将视频信号送入DSP图像处理电路42中进行处理,处理后的视频图像信号经接线座J13的5脚输出至导航仪显示。

Claims (3)

1.一种车辆智能辅助驾驶装置,其特征是前视热成像单元(1)、倒车后视单元(2)、前视图像采集存储单元(3)、报警单元(5)分别连接导航及显示单元(4),报警单元(5)还分别连接警音喇叭(6)、电子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智能辅助驾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导航及显示单元(4)是前视热成像单元(1)、倒车后视单元(2)、前视图像采集存储单元(3)采集的图像传递给连接的切换电路(41),切换电路(41)连接DSP图像处理电路(42),经过DSP图像处理电路(42)处理的图像输出到导航仪(43),报警单元(5)连接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44),视频信号切换控制器(44)分别连接切换电路(41)、闪光报警电路(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智能辅助驾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报警单元(5)是重力加速度传感器(51)连接滤波电路(52),滤波电路(52)、振动检测电路(53)、断电监测电路(54)连接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55),遥控信号接收电路(56)连接解码电路(57),解码电路(57)连接传感器检测与报警控制电路(55),北斗模块(62)、GSM无线模块(63)连接双4选1电子开关(64),双4选1电子开关(64)、摘挂机键(58)、紧急拨号键(59)、拨号电路(61)连接短信和通话控制电路(65),GSM无线模块(63)接收用户查询位置的指令短信,向定位服务器发送车辆经纬度位置的短信和向用户发送报警短信,电源转换电路(66)为本装置提供电源。
CN201320884624.5U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车辆智能辅助驾驶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137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84624.5U CN203713702U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车辆智能辅助驾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84624.5U CN203713702U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车辆智能辅助驾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13702U true CN203713702U (zh) 2014-07-16

Family

ID=51152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84624.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13702U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车辆智能辅助驾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1370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9379A (zh) * 2013-12-31 2014-06-25 莱阳市科盾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车辆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CN105035322A (zh) * 2015-07-07 2015-11-11 范充 汽车搭载用飞行装置
CN107284378A (zh) * 2017-06-07 2017-10-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汽车驾驶状态的监控方法
CN108022437A (zh) * 2017-12-20 2018-05-11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十字路口智能交通疏导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9379A (zh) * 2013-12-31 2014-06-25 莱阳市科盾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车辆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CN103879379B (zh) * 2013-12-31 2017-02-15 科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CN105035322A (zh) * 2015-07-07 2015-11-11 范充 汽车搭载用飞行装置
CN107284378A (zh) * 2017-06-07 2017-10-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汽车驾驶状态的监控方法
CN107284378B (zh) * 2017-06-07 2019-08-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汽车驾驶状态的监控方法
CN108022437A (zh) * 2017-12-20 2018-05-11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十字路口智能交通疏导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7003B (zh) 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及其终端
CN102985277B (zh) 基于综合状态检测的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及其决策方法
CN203713702U (zh) 一种车辆智能辅助驾驶装置
CN207173533U (zh) 一种车载智能视频监控及人脸识别防盗报警系统
CN202093585U (zh) 一种与后台监控系统配套使用的汽车行驶记录仪
CN107336669A (zh) 车辆安全防护系统及其方法
CN107323414A (zh) 一种汽车车载防盗报警系统
CN103634402A (zh) 智能车载安全防护系统
CN201932117U (zh) 基于模式识别的汽车防盗抢网络系统
CN103879379A (zh) 一种车辆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CN104890621A (zh) 一种基于can控制的无线通信实时监控车载安防系统
CN103871250A (zh) 一种电子车牌监控装置
CN204586679U (zh) 一种windows ce系统车联网智能车内后视镜
CN204452225U (zh) 一种多功能车联网车内后视镜
CN103693014B (zh) 一种汽车防盗装置
CN201804422U (zh) 智能无线传输视频汽车防盗器
CN203805846U (zh) 一种汽车防盗装置及系统
CN104527579A (zh) 一种车载防盗监控系统
KR101613501B1 (ko) 주행 이동식 또는 고정식 일체형 차량번호 인식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단속 시스템
CN202491765U (zh) 一种基于td-lte网络的智能汽车监控系统
CN201784574U (zh) 一种导航多功能车载装置
CN203294063U (zh) 一种汽车防盗系统
CN114466333B (zh) 一种基于eSIM和5G的车联网控制系统
CN203910019U (zh) 一种安全防盗的出租车电子站牌
CN201472308U (zh) 基于3g网络的汽车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KEDUN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LAIYANG KEDU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5200, No. four, No. 2, the Yellow Sea food industry park, Yantai, Shandong, Laiyang

Patentee after: KEDUN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5200, No. four, No. 2, the Yellow Sea food industry park, Yantai, Shandong, Laiyang

Patentee before: LAIYANG KEDU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