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11796U - 连铸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铸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11796U
CN203711796U CN201420115918.6U CN201420115918U CN203711796U CN 203711796 U CN203711796 U CN 203711796U CN 201420115918 U CN201420115918 U CN 201420115918U CN 203711796 U CN203711796 U CN 2037117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inuous casting
casting heat
collector pipe
lower collector
pip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159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立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1159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117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117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1179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铸热回收装置,包括两根并列的下集管,所述两根下集管之间的上方同向设置有一根上集管,所述两根下集管的侧壁分别通过两排纵向连管与上集管的侧壁连接形成罩形结构,所述两排连管分别形成了罩形结构的两侧壁,所述连管的上端与上集管相连通,所述连管的下端与相应的下集管相连通,所述两根下集管分别与两根进水管相连通。该连铸热回收装置通过连管内的冷水对连铸钢胚进行余热回收,冷水受热后蒸发成用于发电的蒸汽,充分利用能源,不仅节省了吨钢成本,而且可以大幅改善连铸机周围的工作环境,对发展低碳经济有积极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Description

连铸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铸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系统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工业企业积极响应,取得了较大成果。其中,钢铁企业系统节能潜力巨大,如烧结余热发电、高炉煤气TRT发电及BPRT系统、炼钢一次干法除尘等使用,极大降低了吨钢成本。为了进一步进行余热回收,目前国内除大型钢企连铸连轧外,大部分钢企尚未对连铸钢胚进行热回收,而让连铸钢胚的高温余热直接释放到空气中;由于这部分热量较大,以四机四流150×150方坯连铸为例,小时热负荷达9000kW左右,这样不仅能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而且使得连铸机周围的工作环境恶化,影响了工人的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节约能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连铸钢胚进行高效热回收的连铸热回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铸热回收装置,包括两根并列的下集管,所述两根下集管之间的上方同向设置有一根上集管,所述两根下集管的侧壁分别通过两排纵向连管与上集管的侧壁连接形成罩形结构,所述两排连管分别形成了罩形结构的两侧壁,所述连管的上端与上集管相连通,所述连管的下端与相应的下集管相连通,所述两根下集管分别与两根进水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上集管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两根下集管水平或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两根下集管之间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两排连管均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连管。
优选的,所述连管的上端与上集管交叉连通,所述连管的下端与相应的下集管交叉连通。
优选的,所述连管为弯管。
优选的,所述罩形结构呈倒U形或倒V形。
优选的,所述罩形结构内穿设有钢胚,所述钢胚由多个辊筒或托辊支撑传送。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与相应的下集管交叉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连铸热回收装置由下集管、连管和上集管组成了罩在连铸钢胚外侧的罩形结构,并通过连管内的冷水从二冷室三段至钢胚切割前对连铸钢胚进行余热回收,冷水受热后蒸发成0.7-0.8Mpa饱和蒸汽,然后进入蒸汽型螺杆膨胀机和ORC螺杆膨胀机进行发电,可产生1200kW·h左右,经计算吨钢成本可节约10元/吨,且可以大幅改善连铸机周围的工作环境,充分利用能源,对发展低碳经济有积极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构造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C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下集管,2-上集管,3-连管,4-进水管,5-钢胚,6-辊筒,7-托辊。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连铸热回收装置,包括两根并列的下集管1,所述两根下集管1之间的上方同向设置有一根上集管2,所述两根下集管1的侧壁分别通过两排纵向连管3与上集管2的侧壁连接形成罩形结构,所述两排连管3分别形成了罩形结构的两侧壁,所述连管3的上端与上集管2相连通,所述连管3的下端与相应的下集管1相连通,所述两根下集管1分别与两根进水管4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为了防止上集管2汽阻时由于气泡处没有水流冷却而高温破裂漏水,所述上集管2与水平呈15°夹角倾斜设置,水蒸汽顺着上集管2往上走,不会形成汽阻,有效地防止了上集管2高温爆裂和系统震动,安全可靠;当然,所述上集管2也可以水平设置。为了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所述上集管2外侧可包覆有保温层。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如图1~3所示,所述两根下集管1水平设置,所述罩形结构内的中间穿设有水平输送的钢胚5,所述钢胚5由多个辊筒6支撑传送,所述罩形结构位于两个辊筒6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如图4~5所示,所述两根下集管1倾斜设置,所述罩形结构内的中间穿设有倾斜输送的钢胚5,所述钢胚5由多个二冷段托辊7支撑传送,所述罩形结构位于两个托辊7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所述两根下集管1之间相互平行,所述两排连管3均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连管3,此时连管3的布置空间利用率最高且数量最多,各排连管3内的多根连管3之间可以用厚度为6mm钢板焊牢联接成一体;当然,两根下集管1之间也可以不平行,各排连管3内的多根连管3也可以不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所述连管3的上端与上集管2交叉连通,两排连管3的上端延长线相互垂直,所述连管3的下端与相应的下集管1交叉连通,例如呈T形状的垂直交叉连通,但并不局限于此,两排连管3的下端延长线相互平行。所述连管3为中上部向外凸出的弯管,所述弯管的弯曲段与两直通段为45°圆弧平滑过渡;当然,所述弯管的弯曲段也可以向内凸出。
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所述罩形结构呈倒U形或倒V形,所述罩形结构的两侧连管3和下集管1关于上集管2的纵向半剖面对称,保证两侧的连管3受热均匀;当然,所述罩形结构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是其它轴对称形状或不对称形状等。
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为了快速且较为均匀地进水,所述进水管4的出水端与相应的下集管1中部交叉连通,例如呈T形状的垂直交叉连通,水从下集管1的中部进入后流向两端,使得每根连管3都可以较快地进水。
 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两根进水管4分别向两根下集管1进水,两根下集管1分别为两排纵向连管3供水,位于罩形结构内的钢胚5通过与连管3的热传递将连管3内的水加热成水蒸汽,水蒸汽汇集到上集管2内并由上集管2输出利用,实现了连铸热回收,环保节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铸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并列的下集管,所述两根下集管之间的上方同向设置有一根上集管,所述两根下集管的侧壁分别通过两排纵向连管与上集管的侧壁连接形成罩形结构,所述两排连管分别形成了罩形结构的两侧壁,所述连管的上端与上集管相连通,所述连管的下端与相应的下集管相连通,所述两根下集管分别与两根进水管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集管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铸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下集管水平或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铸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下集管之间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排连管均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连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连铸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管的上端与上集管交叉连通,所述连管的下端与相应的下集管交叉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连铸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管为弯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形结构呈倒U形或倒V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连铸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形结构内穿设有钢胚,所述钢胚由多个辊筒或托辊支撑传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与相应的下集管交叉连通。
CN201420115918.6U 2014-03-14 2014-03-14 连铸热回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117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15918.6U CN203711796U (zh) 2014-03-14 2014-03-14 连铸热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15918.6U CN203711796U (zh) 2014-03-14 2014-03-14 连铸热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11796U true CN203711796U (zh) 2014-07-16

Family

ID=51150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1591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11796U (zh) 2014-03-14 2014-03-14 连铸热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117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2726A (zh) * 2019-03-22 2019-08-09 张英华 半固态轧钢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2726A (zh) * 2019-03-22 2019-08-09 张英华 半固态轧钢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15898A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
CN103644648B (zh) 一种强制水循环的大容量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
CN203711796U (zh) 连铸热回收装置
CN203223281U (zh) 一种防爆柴油机排气装置
CN203454817U (zh) 一种熔铝炉余热回收机构
CN103894561B (zh) 连铸热回收系统及方法
CN202216226U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器
CN108796155B (zh) 高炉出铁场渣铁水余显热回收节能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
CN202733872U (zh) 一种用于h型鳍片省煤器的防磨瓦
CN202993186U (zh) 一种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风水冷渣器
CN203785235U (zh) 一种铸铁锅炉
CN202902241U (zh) 一种镀锌热处理炉余热锅炉
CN103968376B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冷却工艺
CN202065978U (zh) 轧钢加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的锅炉
CN203923256U (zh) 一种转炉煤气低温换热器
CN205299577U (zh) 一种除二噁英装置
CN202836246U (zh) 燃气罩式退火炉节能型燃烧系统
CN102865751A (zh) 燃气罩式退火炉节能型燃烧系统
CN201611223U (zh) 电熔镁余热锅炉
CN205535708U (zh) 一种组合式烟气蒸汽发生器
CN205138223U (zh) 冶炼炉的水冷烟道结构
CN203360524U (zh) 一种轧钢加热炉
CN203657517U (zh) 一种石灰窑余热回收装置
CN203642499U (zh) 燃气热水器排气管热量再回收利用装置
CN203657509U (zh) 矿热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Termination date: 2017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