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位吹塑球自动切余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多工位吹塑球自动切余机。
背景技术
[0002] 吹塑球在完成吹塑工艺后,便要进行去除余料。
[0003] 传统的去除余料办法,一般是先用手工方法削去多数余料,然后用砂轮手工打磨合模线附近的余料,或用车床切削合模线附近的余料。手工打磨不但费工,而且质量难有保证;用车床切削合模线附近的余料,吹塑球定位困难,切削位置常常不准确,质量难有保证。
[0004]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多工位吹塑球自动切余机。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新型多工位吹塑球自动切余机,其特征是在吹塑球自动定位后用冲压的办法去除多数余料,然后吹塑球高速转动,再用浮动刀具靠近吹塑球,浮动刀具的球托可保证切削位置的正确性,从而保证切削质量;操作一次,可自动完成全部工艺,而且可多工位同时动作。由此生产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闻。
[0007]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机身I是一张桌子,桌面下方固定下托架20,桌面上方固定主机架30,冲压切余定位架40斜向与主机架30固定,传动架50与主机架30、机身I的桌面固定,车削刀架60的下方与机身I的桌面固定;下托导柱21与下托架20固定,升降气缸24与下托架20固定,下托板22可在升降气缸24的推杆推动下沿下托导柱21的方向上下运动,升降球托23可随下托板22上下运动,升降球托23的上端有球形凹槽,球形凹槽的曲率与吹塑球71的曲率相近;截面为圆形的冲压切余刀25固定在机身I的桌面上,升降球托23在其中穿过并可转动或上下移动;冲压切余定位气缸41固定在冲压切余定位架40上,冲压切余定位气缸41的推杆可推动余料定位杆42斜向上下运动;冲压气缸31固定在主机架30上方,冲压导柱33固定在主机架30上,冲压气缸31的推杆可推动冲压传动板32沿冲压导柱33方向上下运动,从而推动冲压旋转杆34上下运动,冲压旋转杆杆头35与冲压旋转杆34连成一体,其下有球形凹槽,球形凹槽的曲率与吹塑球71的曲率相近;电机51的外壳与传动架50固定,电机51转动时带动传动皮带52同时运转,冲压旋转杆杆头35可在传动皮带52的带动下高速旋转;车削刀架滑杆61固定在车削刀架60上,车削刀架滑台62可在车削刀架滑杆61导引下前后移动;车削进刀气缸63固定在机身I的桌面上,车削进刀气缸63的推杆可通过第一浮动弹簧641推动车削刀架滑台62前后移动;第一浮动定位孔661和第二浮动定位孔662都是扁长孔,车削刀架滑台62可通过第二浮动弹簧642推动车削刀座65前后移动;第一车削刀座导柱671和第二车削刀座导柱672分别与车削刀架滑台62固定,第一车削刀座导柱671与第一浮动定位孔661松配合,第二车削刀座导柱672与第二浮动定位孔662松配合,因此车削刀座65可以上下浮动;第二浮动定位孔662的孔径大于第一浮动定位孔661的孔径,因此车削刀座65可以在水平面内小范围摆动;车削刀座65的前端有球托68,球托68的凹槽面为球形,球形凹槽的曲率与吹塑球71的曲率相近;车削刀头69固定在车削刀座65的前端中央,车削刀头69的曲率与吹塑球71的曲率相近。
附图说明
[0008]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控制电路和气缸气管没有在图中画出。
[0009]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控制电路和气缸气管没有在图中画出。
[0010]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示意图,控制电路和气缸气管没有在图中画出。
[0011]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车削刀座等的示意图。
[0012]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工工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工位吹塑球自动切余机。其结构如上所述,附图中所示的是一种双工位结构,根据上述结构原理可以设计出更多工位的机器。加工工件放入是手工的,其余动作都是自动连续完成的,每加工一组工件,按一次电钮。自动控制由PLC指挥。
[0014] 下面描述的是在电源和压缩气源状态正常、被加工工件已放入(吹塑球71放在冲压切余刀25上方)、手工按一次电钮后,一次自动化动作的全过程:
[0015] 1、冲压气缸31进气,冲压气缸31的推杆快速向下冲压,吹塑球71与余料72因冲压切余刀25的作用快速脱离,冲压气缸31的推杆向上运动。
[0016] 2、冲压切余定位气缸41进气,余料定位杆42下移,顶住余料72。
[0017] 3、升降气缸24进气,升降气缸24的推杆上移,下托板22和升降球托23、吹塑球71上移到预定位置。
[0018] 4、冲压气缸31进气,冲压气缸31的推杆向下移动到预定位置,致使冲压旋转杆34、冲压旋转杆杆头35下移,冲压旋转杆杆头35紧紧地压住吹塑球71。
[0019] 5、电机51通电,传动皮带52转动并带动冲压旋转杆34、冲压旋转杆杆头35快速转动,并由此带动吹塑球71、升降球托23 —起转动。
[0020] 6、车削进刀气缸63进气,车削进刀气缸63的推杆向前移动,推动第一浮动弹簧641,车削刀架滑台62向前移动,推动第二浮动弹簧642,推动车削刀座65向前移动,由此可使车削刀头69在前后方向上对吹塑球71形成适度的压力进行切削;如前所述,车削刀座65可以上下浮动和在水平面内小范围摆动,从而保证球托68的球形凹槽与吹塑球71的外形尽可能地贴近,确保获得正确的切削位置。
[0021] 7、切削结束,上述动作反序进行一次,回复到初始状态。
[0022] 8、吹塑球71自动脱离,手工取出吹塑球71和余料72。
[0023] 以上所述,对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